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斗?开什么玩笑,就你几艘小虾米也想到迎战秦军的巨无霸,那不是厕所里打灯笼,打死嘛。

    几艘武装商船一炮不发,争先恐后地升起了白旗,埃非尔男爵不禁痛心疾首,他原先虽然也是一炮未发,但他至少开了几枪啊。不象这些胆小鬼,连一枪都不放,直接就投降了。

    被喻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曾几何时变得如此窝囊?

    这一刻,埃非尔男爵心中有些悲凉,他隐约看到了荷兰正在没落,正在慢慢失去海洋霸主的地位。

    海如风轻松占领巴拉迪布港之后,立即派陆战队指挥使胡大海率领五百人马,沿着莫哈讷迪河南岸,向克塔克城扑去。

    克塔克城原是奥特拉人建立的小国的首都,城中有居民四万余人,被荷兰人控制已经近三十年,就坐落于浩浩泱泱的莫哈讷迪河南岸。

    奥特萨国一向被誉为最纯粹的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又被称为“神圣之国”,“可以赎罪的地方。”

    克塔克被被荷兰人占领后,奥特萨国退到了西面山区,以普尔巴尼为临时都城,这三十年来,奥特萨人从未放弃过夺回克塔克的努力,尽管他们联合了周边一些同样信奉印度教的小国,可惜对面荷兰人的长枪大炮,他们的努力一次次被挫败。

    现在莫卧儿王朝又兴大军来来犯,灭国在即,更没有余力来夺回“圣地”了。

    胡大海带着五百陆战队,用了半个时辰时间,轻松地推进到克塔克城下。

    克塔克城坐落在河边,周围青山绿水环绕,成片的稻田,山边散布着三三两两的村庄,多是些茅草房。

    克塔克城里的荷兰人加上仆从军,也不过八百人,四门都建有炮台,整座城长约两里,宽约一里半,墙高却只有一丈三尺左右,外面有三丈宽的护城河。

    副将廖上志带人侦察了一番,把情况向指挥使胡大海一一汇报后,问道:“将军,您说吧,这仗怎么打?”

    胡大海嘿嘿一笑,说道:“怎么打无所谓,本将只有一个要求,别让航空兵那些兔崽子笑话咱们,记住,咱们也要弄得艺术一点,优美一点,他娘的,老子怎么觉得有点别扭”

    “将军,这可不好办,敌人在每个城门上都安了火炮,也不是吃素的,咱们要不还是等到晚上再攻城吧。”

    廖上志刚说完,就听到士兵传来骚动声,他与胡大海回头一望,不禁大惊

    *************************

    PS:今天首先要祝各位女同胞节日快乐,世界因为你们而美丽。

    也祝各位男同胞节日快乐,是你们的辛勤和汗水,把少女都变成了妇女,你们也功不可没。

    最后祝所有的光棍快乐,你们默默的忍耐,时刻准备着献身的精神,使在岗的男同胞有了忧患意识,使妇女的地位有一巨大的提高。而最终你们又以顽强的毅力,巨大的克制,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让天朝可以光荣地宣布:我们是礼仪之邦,中国不会变成印度。

    好了,今天表扬了这么多人,其实我真的不是想求月票,不是的,不是的(未完待续……)

第951章 玛丽卡…莎曼纱

    ***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海如风曾在扶苏城头喊出的这句话,再次在克塔克城上空响起。

    陆战队指挥使胡大海正在计划着,如何把夺取克塔克成的战争上演得更艺术一点,回头看到天空中飞来的一群“鸟人”,不禁破口大骂。

    百总韦安从他头顶掠过,听了他的叫骂声,笑得更加灿烂,他们表演似的,飞到克塔克城上空盘旋了一周,城里的印度人以为是神灵现身,哗啦啦了跪满了大街,拼命地叩拜着。

    城头的荷兰人仰着脖子看着他们,枪打不到,只能傻傻地流口水。

    胡大海想要的艺术,再次被韦安他们演绎得如此轻松,一道道火焰从天而降,带着绚烂的尾焰,狠狠地扎在城门楼上。

    巨大的爆炸声,让本来只是跪在地上的印度人全趴下了,五体投地,五体投地啊!

    城头的仆从军瞬间崩溃,哇哇地叫着逃下城头,东门的城门楼在爆炸声中,化为灰烬,炮台上的两门火炮被炸飞到护城河里,激起两道高高的水柱,如蛟龙翻滚。

    这不是战争,至少没有“争”,这是航空兵的艺术表演,气得城外的陆战队指挥使胡大海怒发冲冠。

    对于他来说,就象是自己抬着花轿,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去迎接新娘子,结果到了地头上,却发现新娘子被别人先上了。

    这事儿,他心里别提多晦气了。

    副将廖上志也跟着大骂了一阵,然后晦气地说道:“将军,新娘子被人先上了,看来咱们只好冲进去找小姨子了。”

    五百陆战队听了这一句,个个抱着肚子笑得东歪西倒。

    胡大海吸了吸鼻子,大吼道:“笑什么笑?立正!”

    刷!五百陆战队员顿时挺胸收腹,如同一根根笔挺的标枪。只是有些人脸上象是抽筋了,腮邦扭曲得利害。

    “冲!”胡大海再次咆哮起来。

    五百陆战队立即呐喊着冲向东门,只是呐喊声中,夹杂着些刺耳的声音,“快,冲进去找小姨子!”

    西方列强,强在海上,就陆战而言,他们实在不怎么样,仗的只是武器先进才能四处殖民。但现在秦军的六九式燧发步枪比他们使用的滑膛枪先进得多。更别提还有威力更惊人的火箭弹了。

    胡大海冲进克塔克城成,只用一个时辰,便把城中肃清。然后派人回巴拉迪布港向海如风报捷。

    三天之后,克塔克城的王宫里,宽敞的堂中,海如风穿着一袭白色的中衣,领口开着,正在享受着一个荷兰女子的摩擦。

    这个叫玛丽的荷兰女子长得还可以,皮肤很白。金发碧眼,唯一的缺陷是皮肤没有东方女子那么细腻;

    据说西洋女子,除了沙俄这边的,以及接近中亚地区的外。其他欧洲女子的皮肤多数都相对粗糙一些,没有东方女子的那么细腻柔滑。

    海如风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其实也不错,皮肤还是挺滑的。作为战俘的玛丽尽量挤出一抹笑容,任由他的手在自己的脸颊上游动,直到勃子上。

    肌肤很有弹性。手感不错,嗯,长长的脖子上的皮肤也比较细腻,玛丽那湛蓝的眸子泛上一层水雾,显得有些迷离。

    海军征战在外,从来不缺女人,形形色色,只看你喜不喜欢而已;

    这个玛丽是荷兰驻克塔克参赞的女儿,年轻漂亮,身材凹凸有致,曲线妖娆,而且还是未经人事的处子,当然,这只是在海如风到来之前,在昨天晚上,她就不再是处子了。

    海如风对玛丽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已经决定留她在身边侍候一阵子,至于以后,那以后再说,高兴就留着做房小妾也未尝不可。

    印度的气候有些湿热,从窗房吹进来的风,带着一些海洋的咸味,殿外绿树荫,没有因为中秋已过而变黄。

    海如风刚在玛丽身上揩两下,门来就传来亲兵的声音:“提督大人,奥特萨国王曼陀派人来了,在外头求见提督大人。”

    海如风坐起身来,扬声说道:“把人带进来吧,客气一点。”

    “是,大人。”

    海如风起身,向玛丽示意,玛丽拿来外套给他穿上,然后退到后殿去。

    过了片刻,亲兵引着一行人进来,海如风一看,不禁有些愣神,他以为奥特萨国王曼陀的使者一定是个男人,万万没想到,这一行人中,领头的竟是一个妙龄女子;

    她头上披着轻纱,远看看不清容貌,但那高挑的身材,高耸的双峰,细长的腰肢,肥臀长腿,光是这火爆的身材,就不禁让人怦然心动。

    她的皮肤虽然比中原女子略黑,但又比普通的印度女子白得多,露在外的一小截腰肢,在走路时就如同水蛇在扭动,带着一动自然的韵律,听说印度女子擅长跳肚皮舞,如果这个女子跳起皮肤舞来

    “这就是我们海提督,提督大人,奥特萨使者带到。”

    “好,你们先退下吧,去把翻译官找来。”

    “是,将军。

    这时那个曼妙动人的女子盈盈一拜,说道:“奥牧萨使者玛丽卡。莎曼纱拜见海提督。”

    “咦。”海如风惊咦一声,“你会说汉语?”

    “让海提督见笑了,不瞒海将军,正因为我会一些汉语,我父王才让作为使者来拜见海提督。”

    海如风忍不住又多看了她两眼,透过白色的轻纱,可以隐约看到她美丽的容颜,鼻子比较高,眼睛大大的象是会说话。脸型也比中原女子长一点,有一种天生的媚态。

    海如风的目光又下意识地落在了她的胸前,没办法,只要是男人,估计都会忍不住多看上一眼,因为她的胸部实在是太丰满了,加上腰肢又是那么的小,这么一衬,就衬出双峰怒拔,高耸入云,衣领下一道玉沟深不见低。

    “那再好不过,再好不过。”海如风微笑着作请,“免得我再叫翻译官了,贵使请坐。”

    “海提督太客气了,请叫我莎曼纱就可以了。”

    海哪风记起她提到“父王”之语,那必是奥特萨国王之女了,便再说作请道:“莎曼纱公主请坐。”

    “多谢海提督。”

    在海如风掌握的资料中,奥特萨国王曼陀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只是事前他实在没有想到,曼陀会派自己的女儿来,一时间倒让海如风不知说些什么了。

    他利用下人上茶的时间,理了理思路,才说道:“莎曼纱公主,我大秦皇帝这次派我们前来,对贵国并无恶意,只是为了追击曾侵犯我大秦的红毛鬼子,才来到此处。

    这几天,我听说贵国正联合切蒂斯格尔、马哈拉斯特拉等国,在抗击莫卧儿大军的入侵。不知可有此事?”

    提起莫卧儿大军入侵之事,玛丽卡。莎曼纱不禁浮上一抹异色:“海提督说得没错,莫卧儿大军正在大举侵犯我们,他们兵强马壮,不过,我们也不怕他,迟早会把入侵者赶出我们的土地。”

    玛丽卡。莎曼纱带着任务而来,肯定不能在海如风面前显弱,如果告诉海如风莫卧儿大军正咄咄逼人,奥特萨等国联军节节败退,那还怎么和海如风谈判。

    海如风也不急着揭破她,微笑地问道:“那不知莎曼纱公主这次来,目的何在?”

    “不瞒海提督,我这次是来,是想请海将军把克塔克还给我们奥特萨,这里有我们神圣的太阳神庙。是我们所有印度教众的圣地。希望海提督看在我们上千万印度教众的面子上,把它还给我们。”(未完待续……)

第952章 试探

    ***

    印度教的教众有没有一千万,海如风不知道。就算真有,那又怎么样呢?

    玛丽卡。莎曼纱搬出所有的印度教众来施压,让海如风不禁莞尔,不知该笑这位风韵妖娆的莎曼纱公主天真,还是该笑她太天真。

    “据我所知,克塔克一带,荷兰人已经统治很久了,现在我们从荷兰人手上夺取了这片地区,按照惯例,这片地区就应该属于我们的了。

    我们希望能和贵国交朋友,我们也尊重印度教的信仰,不希望彼此成为敌人,莎曼纱公主,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明白,怎么不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不给了。

    “海提督,你可知道,你现在住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我们奥特萨的皇宫,我的父王就出生在这里,只是因为莫卧儿大军入侵,我们一时没有精力夺回;

    即使海提督不来,等过阵子打败了莫卧儿大军,我们也会自己把克塔克从荷兰侵略者手下夺回的。

    海提督,我再次郑重的告诉你,这里真的是我们印度教的圣地,是上千万印度教徒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如果海将军不把它还给我们,恐怕所有印度教徒都不会答应,到时会有无数的大军开过来。”

    海如风终于忍不住笑了,和如此妖娆动人的公主聊天,虽然算是一种享受,但听了她这番话,海如风还是忍不住咧嘴露出了一口白牙。

    “莎曼纱公主,不是本官不想把克塔克还给贵国,只是你知道,我们数千大军,不远万里前来,耗费无数钱粮,几番大战,牺牲了大批战士。才打败了此地的荷兰人,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克塔克,要是就这么送给贵国,只怕本官手下的将士不答应啊。”

    “海提督放心,我们给您准备了一些礼物,作为你们还回克塔克的补偿,还请将军笑纳。”

    玛丽卡。莎曼纱说到这,对随从稍一示意,随从便抬上一个箱子,箱盖一打开。顿时一屋珠宝气,箱子里是满满的金银财宝。

    海如风略扫了一眼,便不再多看。

    玛丽卡。莎曼纱见了心房不禁一紧,奥特萨的处境她自个心里清楚,莫卧儿大军节节获胜,各个信奉印度教的小国损兵折将,局势一团糟,他们自顾不暇,哪有能力能威胁秦军。

    再说了。当初莫卧儿大军没有入侵之前,他们也打过不荷兰人,现在秦军轻易就把荷兰人打败了,实力自然更加强大。她们又怎么打得过秦军?

    她只不过是博秦军初来乍到,不了解实情,唬一唬海如风而已,如今海如风不为金银财宝所动。这可如何是好。

    “海提督若是嫌少,我们可以再加一点,希望海提督能看到我印度上千万教众的面子上。把克塔克还给我们,咱们双方互不伤和气,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说实话,海如风很佩服玛丽卡。莎曼纱的汉语水平,说得真顺溜,比唱的还好听,呃海如风的目光又不禁从她身上扫过,脑海中浮现出她唱歌的情景

    啧啧,都说印度人比较黑,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妖物。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说实话,莎曼纱公主的美丽,让我惊叹。”

    “海提督,你这是什么意思?”

    玛丽卡。莎曼纱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其实这次由她来,未尝没有凭借自己的美丽打动海如风之意。

    印度一直以来,对在原王朝的感观都比较好,中华是礼仪之邦,想来不会象西洋人那么蛮横无理。

    加上位于莫哈讷迪河下游的克塔克地区,是奥特萨最富裕的地区,奥特萨现在要抵抗莫卧儿大军,每天要消耗大量粮草,处境艰难。

    如果这时能拿回富裕的克塔地区,对奥特萨而言,将有无比巨大的帮助。

    玛丽卡。莎曼纱心中思绪万千,海如风却是笑而不答,端起茶来细细品味着,他不急,有什么好急的。

    “海提督,你若是若是”

    “莎曼纱公主有话不妨直说。”

    玛丽卡。莎曼纱心思突然地转,接着说道:“海提督若是愿意把克塔克还给我们,我们感激不尽,奥特萨向大秦称臣,做大秦蕃属国。”

    “莎曼纱公主,你们想做大秦的附属国,起码首先要真诚吧。”

    “海提督,我是怀着十分的诚意而来的”

    “好了。”海如风打断她,目光灼灼,直视着她说道,“莎曼不公主也不必欺瞒本官,奥特萨与各国联军在莫卧儿大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败亡在即,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莎曼纱公主极力掩饰,岂不知纸是包不住火的。

    克塔克南部的太阳神庙是印度教众的圣地,这一点我们也很清楚,我大秦是礼仪之邦,向来秉承睦邻友好的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我们没有侵犯奥特萨的想法,但克塔克是我们牺牲了许多将士的性命,才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的。岂能任公主几句话,就让出去?”

    玛丽卡。莎曼纱为之气结,你们牺牲了许多将士?据我所知,你们一个人也没有死,有个倒霉蛋扭了脚,还是追荷兰女人时扭伤的。这也叫牺牲了许多将士?

    被海如风那灼热的目光注视着,玛丽卡。莎曼纱那怒耸的酥胸上下起伏,脸上也有些发烫,海如风的目光让她感觉自己象没穿衣服一般。

    她大概能猜到眼前的男人想要什么,只是

    海如风随后端茶送客,玛丽卡。莎曼纱被送离了本应该属于她们家的王宫,送她出去的亲兵还无意中向她透露了一个消息,大秦不希望看到伊斯兰教无限的扩张。

    她没有立即离开克塔克,在城中暂时安顿下来后,立即招集随行的人商议对策。

    她对随行的人员说道:“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很重要的消息,秦国人不喜欢伊斯兰教。他们有巨大的战舰,和强大的武力,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一同对抗莫卧儿大军,咱们就有希望了。”

    护送她来的将领哈努说道:“公主,怎么样才能得到秦国的帮助呢?”

    哈努这么一问,玛丽卡。莎曼纱不禁想起海如风看她是毫不掩饰的目光,但她也知道,光凭自己的美色,不可能将这支秦军拖入与莫卧儿大军的全面战争中去的,更不可换取秦国全力支持。

    从海如风那灼热却又清澈的目光中,她能感觉到他是个非常理智的人,否则也不会这样把她送出来了。

    现在形势逼人,奥朗则布率领的莫卧儿大军正在不断向普尔巴尼推进,再这样下去,别说获得克塔克地区了,奥特萨亡国也是时间的问题。

    玛丽卡。莎曼纱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情关系到包括我们奥特萨在内的各国的存亡,你现在就赶回普尔巴尼,把情况向我父王说明,然后让我父王招集各邦首领商议,咱们不妨先答应向秦国称臣纳供,并给秦国一定的好处,换取他们出兵帮我们抵抗莫卧儿大军。

    你要告诉我父王,如果不能抵抗住莫卧儿大军,咱们就什么也没有了,各国迟早都得亡国,因此让大家作些取舍,不管如何,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生存机会了,一定不能轻易错过。”

    “公主,你为什么不亲自回去?你留在这里,万一”

    “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我要留在这里,多打听一些消息,把秦国人的底细再了解清楚一些,为将来的谈判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可是,公主,万一秦国人对公主你”(未完待续……)

第953章 医保

    ***

    在长相上,明月更多地传承了她母亲卞玉京的美丽。碧瑶则是秦牧、宋美人两者各接一半,而且良好的融合,粉嘟嘟的小脸蛋总让人忍不住想掐一下。

    由于明月和碧瑶的年龄都还小,还没有正式的册封,宫里的嫔妃美人便习惯叫她们明月公主,碧瑶公主。

    此刻的坤宁宫里,碧瑶正乖乖地坐在软椅上,手里拿着一块根糖甜甜地含着,在她前面,懂事的明月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一样一样摆出来,逗着妹妹。

    站在偏殿门口看着了宋美人,已经紧张得手足无措,来回地绞着手上的帕子,把手绞得手指都发白了。

    皇后杨芷含笑安慰道:“妹妹不用担心,一会儿就好,破虏已经接上了,你也看到了的,没事的。”

    “皇后娘娘,你说真的会没事吗?”宋美人还是有些不放心。

    “你呀,也不想想,太医院也果没有把握,敢给破虏他们接种吗?这事是陛下吩咐的,陛下总不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不是皇后娘娘言重了,妾身不是那个意思。”

    “妹妹的心情我理解,说实话,昨天给破虏接种时,我心里也紧张,今天破虏不是好了嘛,没事的,妹妹安心看着吧。”

    侧殿里,太医院的女太医李紫萱带着两个女护士,在细心地准备着,先是用新研制出来的酒精,仔细地给手术刀反复消毒,两个护卫则把准备接种的牛痘疫苗小心地拿出来备用。

    她们接种牛痘疫苗已经不知接种了多少,但这回不一样,接种的对象可是碧瑶公主,岂能有丝毫差错。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紫萱走出来,微笑着对明月说道:“明月公主。好了,请公主出去一下好吗,让我来跟你妹妹玩一下吧。”

    明月乖巧地说道:“那好吧,但是”明月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道,“但是你不让妹妹哭哦。”

    “明月公主放心,我会的。”

    “这是我最喜欢的狗狗,妹妹也喜欢,她要是哭了,你就拿这个给她,她就不哭了。记得哦。”

    见明月如此乖巧懂事。李紫萱真想抱她亲一下,但现在不行,她微笑着让明月回到皇后杨芷那边后,才上去哄碧瑶:“来,碧瑶公主乖啦,让我看看你的手臂好吗?”

    小碧瑶只是看了看她,没吭声,继续吃着自己的糖果,李紫萱让两个护士出来。一边哄着小碧瑶,一边卷起她的衣袖,露出白嫩的手臂来。

    三人配合默契,由一个女护士抱起小碧瑶。一个拿酒精在她小手臂上消毒,然后用布条扎住碧瑶的手臂,还没等小碧瑶挣扎,站在背后的李紫萱。就用手术刀迅速而娴熟地在小碧瑶的手臂上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然后把准备好的牛痘疫苗挑进伤口里。

    这个过程虽快,但多少有些痛。碧瑶张嘴大哭,外头的宋美人听得心房都收紧了,明月也想跑进去哄自己的妹妹,幸好杨芷把她拉住了。

    秦业、秦靖、明月都接种痘苗过,按说是不怕再被感染的,但这个时候总不能让明月进去的。

    幸好里面的碧瑶只是哭了几声,就被李紫萱又逗笑了,伤口很小,不是很痛,李紫萱用的法宝就是明月的那只木狗,木狗摇头摆脑,发出真的小狗一样的叫声,逗得小碧瑶咯咯直笑。

    接种的当夜,李紫萱带着两个女护士,留在宫里观察,碧瑶只是微微有些不适,身体有轻微的低烧,这是接种牛痘后的的正常现象。

    这一夜,碧瑶公主因为身体不适,微微有些低烧,但只哭闹了一盏茶功夫,哭累了便睡了。

    第二天起来,小碧瑶一切恢复如常,和哥哥姐姐玩乐,咯咯笑个不停,丝毫没再有不适感。至此,李紫萱和两个护士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其实接种牛痘疫苗对她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是因为这次接种的对象特殊,才会如此紧张,仿佛是自己去鬼门关走了一趟。

    这下好了,宫里的几个皇子、公主都接种完了,至少今年不用再这么担惊受怕了。

    皇后杨芷自然免不了赐下许多东西,说来当初杨芷还准备把她接入宫来给秦牧做嫔妃呢,只是秦牧没有那个意思,杨芷才作罢。

    如今的李紫萱身份非同一般,她不但常常出入皇宫给嫔妃看病,深得皇后喜欢。

    在医科学院里,院长秦良玉也喜欢这个医术高明,美丽贤惠的女子,并干脆收她做了干女儿。

    如今南京城里的高官显贵之家,托媒向李家提亲的不知有多少,只是最后不知道谁家有幸娶到这个好媳妇了。

    如今的大秦,接种天花疫苗的工作正在全面铺开,各州各县的官立医院,负责走村串户,一家一家地接种,并且都是免费接种,此举自然是得到了万千百姓赞颂。

    由此事,秦牧想到了医保制度。

    华盖殿里,秦牧招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太医院的吴有性等人,就实行医保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秦牧说道:“很多普通百姓之家,本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可一但家里有人染病,尤其是染上一些重病之后,往往就是倾家荡产,苦不堪言。

    有鉴于此,朕有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个医疗保险制度,大致是这样,普通的百姓之家每年上缴一些保险费用,朝廷将这些款项列为专款,并发给缴费的百姓一本医疗证。

    百姓若是病了,就可以凭借官府发的医疗证到医院免费冶病。这样的话,百姓之家就算有人不幸患上了重症,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在场的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受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政策,但一经秦牧提出,他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

    大理寺卿杨慎点头道:“陛下所言,实为良策,只是具体操作起来,涉及面大,其中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每人一年具体缴费多少,缴多了,百姓不情愿,少了这笔专款恐怕又不够用于医疗;

    如果需要国库大额补贴,国库能否承担得起。还有缴医疗保险费后,是不是大病小病都一律免费。如果一律免费,是否合适?”

    吴有性接口道:“这还涉及到所有民间药铺、医馆,如果人人都缴了医疗保险,人人都到官立医院免费治疗,一来,现有的官立医院肯定应付不过来;二来,民间的药铺和医馆将面临无人买药,无人就医,全部倒闭的可能。”

    吴有性之后,李源、邵华、杨超等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顾虑,众人殿开了热烈的讨论。

    总体而言,大家都不否认秦牧提出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创举,是一个为百姓好的政策。但直要实施起来,难题却是不少,而且有些问题一时还很难解决。

    司马安沉吟道:“臣以为,此策可放到朝堂上,群策群力加以讨论,把存在的问题逐一加以解决,然后找一些州县加以试点,最后再看看有无全国铺开的条件。”

    秦牧也知道此事涉及面广,关系重大,急不来。政策提出了,问题找出来的,这是好事,只要群策群力,总能找到办法把存在的问题解决掉的。

    他想了想对吴有性说道:“吴卿,就由你把各位大臣提到的实施难点整理一下,明天交到朝会上去讨论。各位大臣回去之后,也多想想解决的办法,朕之心意,本是为了给万千百姓之家一个保障,可别最后反成了害民之政才好。”

    “臣等遵旨。”

    大臣们散去之后,秦牧想了想又单独召见翰林学士王夫之,让他把医保的政策和实施难点刊登到大秦时报上,让举国有识之士一起加以探讨,以便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

    ***********************

    PS:今天的月票突然很疲软啊,兄弟姐妹们,还差十来票就满百了,满百加更,满百加更,各位亲请踊跃投票,求月票喽!(未完待续……)

第954章 还是先试点吧

    ***

    南京城包含外廓,共分为两个县,北边是江宁县,南边是上元县。

    城中百姓习惯上把上元县的外郭称为南乡。

    这一天秦牧带着侍卫,微服走仿了南乡一些生活相对贫困的人家。然后从首牛山顺着秦淮河的柳堤回城。

    自从他提出医疗保险制度,并在《大秦时报》刊出向民间广求意见后,引起巨大的反响,民众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民间初具雏形的智库和有识之士为此献计献策,当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好高骛远的大有人在。

    但而实际情况是,下层百姓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