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琪花玉树-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抿住嘴,强笑道:“我怎么可能认识,我就是听说,具体如何,我也不清楚。”

    崔四娘很失望,低低哦了声,缩了回去。

    林琪看了她两眼,从她的脸色里可以断定,刘五娘定然知道这人,或许她未必与之相熟,但肯定知道身份。

    林琪在心里暗叹了声可惜,看多嘴多舌的崔四娘就更不顺眼了。

    送回顾清菲,林琪让止儿跑趟繁楼,把话给李甲带过去,让他多小心些,既然是高门大户的,跟前必定少不了护卫打手一类。

    又过几天,京城里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一方面,文武乡试开始了,王家一家的籍贯都被林琪放了,韩远之特地找了衙司,将他们落在京都。

    因此这次的考试他不必远赴千里之外。

    另一方面,因着迎秋一事,文官们暗生揣测,人心不稳。

    皇帝似乎一无所知的每日往返于朝堂和归云观之间,但在朝事上的处理,一改往日怀柔做派。

    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朝官们果然收敛几分。

    八月十五,人月两团圆,但莲妃离世,皇帝心有触动,便下令简办。

    皇后当真贤良,只在福宁宫边上的秋莲阁里摆了十分简单的家宴。

    六皇子身为亲子,也是要出席的。

    林琪担心他在席上吃得不合,便留了可止腹泻和能催吐的香牌,叮嘱慧明,一定要等六皇子回来,并确定他没事才行。

    慧明见林琪十分严肃,便郑重保证。

    第二天,林琪过来道观,一进来,就见慧明迎过来,他很是服气的问她,“你是怎么知道慧浩会不舒服的?”

    林琪心头一跳,道:“他怎么了?”

    慧明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不知道吃错了什么,难受得不行,后来吐出来也就好了。”

    林琪表情微沉。

    想来这就是莲妃和崔硒的担忧。

    他们不是怕她们害他性命,而是怕他成了别人利用,去攻击别人的工具。

    “他这会儿醒了吗?”

    林琪和慧明便往里走,边问。

    “醒了,”慧明道:“刚才我看他出去,应该是去前殿做早课了。”

    能做早课,那就是真没事了。

    又过两天,到了放榜的时候。

    王正琨院里的小子天还没亮就跑去贡院门口,就这样,那里还挤满了人。

    好在几个小子灵巧,在人群里好似个泥鳅样的,没一会儿就挤到前面。

    等到差官过来贴榜文,他们各自占了一角,趴在上面仔细辨别,没多会儿就找到王正琨三个大字。

    小子们欢呼着挤了出去,一溜小跑的回去报喜。

    六子先是跟着跑了一阵,后来反应过来,一个弯道改去韩府。

    顾氏听到喜讯,极为高兴,打发芸心厚厚的赏了六子,又去叫正忙活早饭的黄嬷嬷,让她赶紧的和王大叔一块过去小院。

    黄嬷嬷正在蒸甜糕,听了这信,人都呆住了。

    另一边,雪姣笑嘻嘻的给丹霞报喜。

    丹霞羞得脸颊红红,扯着衣角,恨不能躲到帐幔里面。

    林琪知道她心里惦记,就让她和黄嬷嬷一块过去,让雪姣去开库房,拿些好料子,再拿些交子过去。

    如今他好歹也是举人,总不能还想以前那样不修边幅。

    再说他好事将近,总要有些余钱才行。

    黄嬷嬷正好进来,听了这话,赶忙拦下。

    林琪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好强求,只是坚持带上料子。

    等两人走了,她让雪姣多拿些交子,让她赶紧去找李甲,在小院附近挑个好些的二进院子,买下来。

    雪姣早前曾听林琪说过要送她们这些跟前的每人一个院子做嫁妆。

    可当时只是说笑。

    而且,江宁的房价也没有多贵,不像京都,寸土寸金,就算只是普通的小院,也要几百交,好些的就要上千。

    雪姣磨蹭着,不肯挪步。

    “还不快去?”林琪便嗔她。

    “姑娘,这边的院子太贵,我不要,估计丹霞也不会要,不如就别买了吧,”雪姣吞吐着道。

    林琪摇头,大抵是她不关心生意上的事,她跟前每一个管钱的都特别有紧迫感。

    早前丹霞也是这样,如今又换成雪姣。

    “你不说李甲是钱篓子吗,有他在,我就不能缺钱,你还怕什么?”

    “他的确能赚钱,”雪姣道:“可再能赚,也不能立马就赚个院子。咱们匣子里的钱不多了,姑娘,咱们还是省着些花吧。”

    “怎么不多了,”林琪被她沉重的语气逗笑了。

    “我要没记错,少说也还有两万,一个院子能花多少?”

    林琪道:“正琨哥那个院子不大,房间是有数的,那些孩子,加上王大叔黄嬷嬷,这样就很挤了。你忍心看着丹霞跟他们挤着?”

第五百一十三章 秋风起

    中元的第二天便是立秋。

    六皇子虽贵为天潢贵胄,但既然入了道门就要守道门的规矩。

    慧明几人去尚舍局和尚衣局领了秋天的衣物回来,止儿手脚利索,帮着挂上,也算应景。

    将近午时,几人一块用饭。

    慧达见气氛沉闷,便拿了刚才听到的事情八卦。

    今天跟着官家去西郊迎秋的是大皇子,期间不见三皇子踪影,几个尚局里都在议论是不是官家属意大皇子是大位人选。

    林琪才刚补了一个时辰的觉,这会儿困得睡意迷蒙。

    迷糊间,她忆起那日皇帝的态度,暗道争斗恐怕又要再度上演,而且这次只会比前次更加激烈,也更加白热化。

    晚上回府,她叫了芸心几个针线好的,赶制厚些的被褥和挡风的帐幔等物。

    京都这边四季分明,才一入秋,白天虽热,晚上却能感觉到凉意。

    六皇子身子弱,体温比常人低上一些,再盖得单薄,非得闹病不可。

    芸心动作不慢,还有彩桥、杏儿梨儿等人帮忙,没两天就把东西赶制出来,连带的还备出云阳子和其他师兄的份。

    林琪颠颠的拿去云阳子跟前,本想博个称赞,没想到云阳子反倒说她贪图享受,勒令四个身强体健的徒弟不许受。

    林琪见机不妙,忙说她和六皇子体弱,还请师傅怜惜云云。

    云阳子上下打量她一圈,末了摆手准了。

    于是,林琪顶着师兄羡慕的眼神,挂上厚重挡风的帐幔,铺上厚厚软绵的被褥。

    秋风乍起,吹散酷热,也带来了热闹丰收的秋季活动。

    贵胄之家的女眷在沉寂了一个来月之后,逐渐活跃起来。

    崔十一陆续收到了几个帖子,因着莲妃的事,崔家不好太过张扬,于是她便回了摆宴热闹的,只应了素与她交好的吕六娘之情,去观里上香。

    想到早前与顾清菲相约,她便也递了帖子,也给林琪递去一份。

    林琪这些日子正忙着王正琨秋闱一事。

    为了鼓舞士气,林琪一早给丹霞放了假,又让黄嬷嬷跟着一起去小院帮忙张罗。

    雪姣过去送完东西,回来说沈震和薛大等人也每日过去教考,还为特地去找相熟的友人打听武举的事情,据说只要王正琨正常发挥,考个举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听了这些,林琪稍微安心,也有心情赏叶闲游,顺带看看比归云观更负盛名的上清宫。

    待到那日一早,林琪来小院接顾清菲。

    还没走近,就看到架骡车堵在二门。

    走过去,才看到车厢上篆写的陈字。

    想来是大舅母娘家来人。

    本打算在车里等着的林琪下了车,想着既然来了,总得过去打了招呼。

    靠近游廊边的耳房里,草浦脚步匆匆的托着茶盘走出。

    看到林琪过来忙行礼。

    林琪摆手,看了眼托盘,见是上好的白茶,不由挑眉。

    这规格可不低。

    草浦看出林琪未说意味,略微苦笑的福了福,转身进门。

    片刻,茶栀笑盈盈的出来迎她进去。

    进了次间,陶氏笑说,“真是不抗念叨,才说起你就来了。”

    陶氏过来牵林琪的手,把她带到个陌生的妇人跟前,笑道:“大舅母,这位便林娘子了。”

    又跟林琪道:“这位是婆母时常提起的大舅母。”

    林琪字正腔圆的喊了声大舅母,仪态端方的行礼。

    陈刘氏笑着递给林琪个荷包,而后上下端量。

    样貌倒也的确如小姑所说,礼仪也还周全,就是这身份……

    若她记入韩府,再加上她如今拜入皇观的身份,倒也堪配。

    陈刘氏反复权衡利弊,到底觉得林琪的身份不佳,不是十分满意。

    陈刘氏的作为没有半分遮掩,这种看货物的眼神让林琪十分别扭。

    可她又不能翻脸,只能求助的看像陶氏。

    陶氏心里微恼,忙笑着让她过去一边坐下。

    陈刘氏的目光便也跟了过去。

    一旁的顾清菲实在忍无可忍,直接起身道:“嫂子,时辰不早了,我和琪姐儿还跟旁人有约,就不陪大舅母了。”

    陶氏嗔了顾清菲一眼,忙笑着道:“崔家小娘子跟她们一早就约好去上清宫,如今也不好推了。”

    陈刘氏本来已经沉了脸,听了陶氏的解释,眼睛一亮,道:“可是清河崔家?”

    “正是,”陶氏笑着点头。

    “既是约好,那就快去,咱们是自家人,有什么陪不陪的。”

    陈刘氏笑呵呵的回道,心里顿时盘算,那天是不是撺掇陶氏半个饮茶宴,将人一并请来。

    顾清菲和林琪快步出门。

    转出游廊,顾清菲吐了口气,抱歉的道:“让你受委屈了。”

    她道:“其实早前大舅母也不这样,就是四表哥中了进士,她有点找不着自己位置了。”

    “没事,”林琪浅笑。

    心里暗自决定,以后过来,定要打听清楚,只要这位陈家舅母来访,她是绝不会登门。

    出了二门,两人准备上车。

    “五妹,怎么这个时候还没出门?”

    角门外,顾明旭诧异问道,身边还有个面容稚嫩,头戴靛青色头巾的少年。

    顾清菲放下撩起的长裙,笑道:“舅母难得过来,我和琪姐儿陪着说了会儿话。放心我是掐着时辰的,这会儿出门也不算晚。”

    “好,你有理,”顾明旭笑着侧身,道:“山治,这就是我那聪慧巧手的表妹,”他又道:“表妹,这是我早前说起的不及弱冠便高中一甲的表弟,陈四郎。”

    “四表哥,”林琪敛襟行礼。

    “表妹,”陈四郎脸色涨红,一副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样子,眼神却不受控制的瞟向这个从打那次的惊鸿一瞥之后,便时常出现在他梦里的女孩。

    林琪实在受够被人打量的目光,略斜过身,隐在顾清菲身后,顺带扯她一下。

    顾清菲立刻配合赶人,上车。

    车帘遮挡了外面的一切,林琪轻吁了口气。

    顾清菲笑眯眯的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这样花容月貌,还不许别人多看两眼。”

    林琪翻了个白眼。

    这还是未出阁的小娘子说的话吗?

    不过想到她的丰功伟绩,也就释然了。

第五百一十四章 悄打听

    “你说得轻巧,”林琪瞪她,“你看你舅母那样,我这家道中落的商贾孤女能入她法眼?”

    “这倒是,”顾清菲点头,抱怨道:“你不知道,从打放榜之后,媒人都快把她家门槛踏破了,可到现在也没见她有个准信,估摸是挑花眼了。”

    “所以呀,你就别乱掺和了,”林琪生怕她多嘴说什么,警告一句,快速转移话题:“我哥最近怎么样?那腿有起色吗?”

    “有,”顾清菲道:“脚掌已经能感觉到冷热了,胡先生说,等到明年春天,差不多能拄着拐走动了。”

    “真的,”林琪十分高兴,她拉着顾清菲的手,感激的道:“多谢你了,我都听说了,哥哥那边,你没少跟着操心。”

    “没事,”顾清菲小脸羞红,好在车里光线不明,遮掩了许多。

    “咱们什么关系,你还跟我客气。再说他也是我表哥,我帮着,还不是应该的。”

    林琪点头,也就当真没客气。

    “胡先生有没有说哥哥的脑伤几时能好?”

    顾清菲摇头,迟疑片刻,道:“其实我早前听先生跟大哥商量,问能不能想办法让表哥接触以前熟悉的人和事,说这样或许能刺激他想起什么。”

    “要回福州?”

    “我考虑一下吧,”林琪蹙着眉头道。

    “其实你要不方便也没事,”顾清菲道:“不是还有我和大哥吗?”

    “我们陪着一道,顺便也可以看看你家漂亮的大宅。”

    “那怎么行,”林琪道:“两位表哥开春就要入闱,此时正是努力用功的时候。”

    林琪一口拒绝,心里有些乱。

    实在不行,就只能跟阿娘说,到时再定该怎么办。

    车子穿街过巷,很快停在了高大的牌楼下。

    亮白色的大石垒砌成的台阶从牌楼一直砌到最上面的正殿。

    林琪一路数下来,竟然是四百九十个台阶。

    她最近缺乏运动,等她站在据说是可以坐下大半个胤朝道士的空地,已是气喘如牛。

    好在大殿不远,缓口气,没多远便是。

    小道士过来迎客,听说是找崔娘子,便说已经去了后山,两人便先入殿参拜。

    林琪如今愿望简单,只求哥哥安好,为此她愿意捐上丰厚香油。

    知客很少见到林琪这个年纪,还这么大方的居士,自然极为热情。

    林琪与之寒暄了几句,转头就见顾清菲表情古怪。

    “你怎么了?”

    林琪跟知客示意了下,走过来道。

    “没什么,”顾清菲拢了下袖口,笑道:“你完事了?咱们去找十一娘吧。”

    林琪瞄了眼被挪了位置的签筒,便知怎么回事。

    上清宫这里,除了是开国皇帝誓师之地外,还有个与别个道观不同的地方,据说这里的签卦很灵,尤其是姻缘签。

    五表姐虽然口口声声说着不想成亲,可到底是适龄娘子,又没有遁入空门的念头,怎么会没有想法。

    知客将两人带去后山,道:“娘子可自行前去,崔娘子一早就招呼过了,今日后山不招待男宾。”

    林琪笑着谢过,拉着顾清菲拾阶而上。

    顾清菲明显心不在焉,几次都踩了空处。

    林琪怕她有事,便让止儿紧跟着。

    一直到半山腰的亭子,再往上走,山势就有些陡了,林琪便让紫霜去跟崔十一传话,她们就在这儿等。

    巧月将一早备好的茶点拿出,两人临风对坐,周边不时飘落被秋风吹红了的树叶,远处坐落着成片屋舍和宽阔街道。

    坐着车里遥遥望去,还能看到人潮在其中游走。

    倒是个闹中取静的绝佳地方。

    林琪心里一动,但没等成型,就很快就打消。

    且不提六皇子如今拜入师父门下,就说他的年纪和身体,便是知道这里不会有人怠慢,官家也不会同意他来。

    何况还有个不愿意他踏出宫门的崔硒,她这想法必定不成。

    只是,转了年,他就七岁了,也总不能一直用道经开蒙吧。

    山道上,崔十一和几位小娘子过来,林琪忙收了心思,和顾清菲走到亭边相迎。

    崔十一笑着介绍与她并肩的吕四娘给林琪和顾清菲认识。

    吕四娘与崔十一相熟,对擅长分茶,更会调香的林琪闻名已久,看到真人,她自然不能放过。

    落后半步的刘五娘见吕四娘一改之前的敷衍,顿时不忿。

    她不屑的扯了扯嘴角,嘀咕了的“旁门左道,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崔二娘离她不远,听了这话,很不赞同。

    但她素来温婉,便是不认同也不会出言反驳。

    崔四娘心里有着小盘算,当下笑吟吟的挽着她胳膊道:“刘家姐姐才气过人,不论多难的文章都信手拈来,自然不需摆弄那些打发时间的小玩意。”

    刘五娘被捧得舒坦,不由一笑。

    崔二娘瞟了两人一眼,笑着上前请崔十一介绍顾清菲。

    崔十一忙告罪,又把后面的刘五娘和崔四娘介绍一番。

    众人落座,吃了些茶点,便闲聊起来。

    林琪看似无意的把话题往李甲提到的心性骤变上引。

    三皇子除了正妃之外,还有一侧妃,两个妾室,这些人都是林琪的怀疑对象。

    崔十一才来京都不久,对这些不了解,林琪主要的目标是放在另外几个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士身上。

    崔二娘不喜道人是非,便笑着道:“女大十八变,若半点也不长进,怕是教养嬷嬷要愁死了。”

    林琪笑着称是,忽的看向顾清菲,眼神戏谑。

    顾清菲狠狠瞪了一眼,羞赧的扯了帕子,佯作擦汗。

    崔十一跟顾清菲相识已久,明了林琪的意思,便因着此时还有旁人在,她便抿了口茶,借着擦嘴掩笑。

    吕四娘倒是知道一个,不过只是听说,想着传闻不可尽信,便没有提。

    林琪等了片刻,心里一叹。

    文官家的女眷规矩太严,看来她也只能去贵胄那边试一试了。

    场面一时有些冷。

    刘五娘环顾一圈,轻咳一声。

    这声音不大,却成功的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过来。

    刘五娘心里得意,偏要慢悠悠喝了口甜橘水,方才开口。

    “我倒是知道有个一个人,只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

第五百一十八章 母子情

    与平氏闲话完,顾氏慢悠悠的回了听涛阁。

    林琪从里面出来,陪着笑脸。

    看到她,顾氏有些惊讶,细一想,好像今天也不是什么日子,便道:“怎么你没去道观吗?”

    “我跟师父请了假,今天留在家里陪你。”

    顾氏随着林琪的步子进了次间。

    女儿难得的殷勤非但没让顾氏欣喜,反而感觉古怪。

    她斜着林琪道:“不对,你肯定有事。”

    “说吧,我听着,只要不过分我就答应。”

    这是顾氏的一贯态度。

    依照从前的规律,女儿就该立马巴过来,笑嘻嘻的提要求了。

    顾氏好整以暇。

    不想林琪微微苦笑,表情难看。

    “阿娘,我跟你说件事,你听了别急。”

    顾氏点头,心道莫不是女儿在外面惹祸了?

    林琪看她精神状态不错,才道:“哥哥没死,孟大叔把他带回来了。”

    顾氏瞪大眼,整个人呆若木鸡。

    将近两息之后,她嗤笑了声,道:“你这孩子怕不是睡癔症了吧,我去叫小夜过来看看,”她起身就要往外走。

    “阿娘,”林琪跳下软榻,揪着她袖子道:“我很清醒,哥哥是真的,活生生的回来了,我没有说话,而已不是发神经。”

    顾氏背对着她,没有动。

    林琪垂下眼,低声道:“其实一开始我也不信,可我看到他就知道,他就是哥哥。”

    顾氏的身体微微颤动,莹润的珍珠耳坠左摇右摆,就好似她此时的心情。

    “他在哪儿?”

    顾氏声音短促,但已是她用了全部力气才能发出。

    “在小院,”林琪道:“和表哥他们住在一起。”

    “去备车,”顾氏已经带出了哭音,却倔强的不肯哭出声来。

    “好,”林琪急忙往边上使个眼色,雪姣扯着已经傻住的曲嬷嬷、芸心,以及江嬷嬷等人一起出门。

    坐在车上,林琪吞吐的道:“阿娘,你看到哥哥可别着急,他如今有些不妥。”

    “他怎么了?”

    顾氏两眼泛红。

    “也没怎么,”林琪小心的握着她冰冷颤抖的手道:“哥哥当时受了大罪,腿上受了一刀,脑袋也被打了下,如今有些不记事,腿脚不太灵活。”

    “但胡先生说,哥的腿不是大事,记忆也总能恢复,”见顾氏眼睛红红,林琪急忙补充。

    顾氏别过脸,用力咬着嘴唇,好久才道:“只要人活着就好。”

    林琪微微点头。

    大抵做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她实在是苛求了。

    车子很快停在小院门口。

    书香正准备去巷子口迎胡先生,见到孟大郎便笑着迎过来,结果看到被芸心扶着下来的顾氏,他顿时呆住了。

    林琪下来,低声问他,“表哥和哥哥都在里面吗?”

    书香点头,傻傻看林琪,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这下主子可要被埋怨了。

    他急忙往里跑。

    庭院里顾明旭绞尽脑汁的想把被林困住的大龙重新盘活,就见书香跌撞过来道:“主子,不好了,姑奶奶过来了。”

    顾明旭一怔,扭过头就见顾氏正疾步走向这边。

    林琪歉疚望来,顾明旭摇摇头。

    古人说,女子难养,这话果然不假。

    顾氏没理会两人的短暂交流,她从一进来就盯着香樟树下,正面对自己的少年。

    疏朗俊秀的眉眼,极为肖似林父的挺拔鼻梁和那张与自己几乎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嘴唇。

    虽然他面容消瘦,神情不如从前那般飞扬,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那就是她养育里十几年的儿子林。

    “哥儿,”顾氏嘴唇剧烈颤抖,身形一歪,险些摔倒。

    林琪急忙扶了一下,顾氏稳住身形,脚下如飞。

    少年似乎也生出感应,在顾氏眼眶微湿之时,他抬眼望了过来,身体在他反应过来之前,已颤颤的站了起来。

    “小心,”顾氏见他身形踉跄,不由担心的低唤了声,眼泪再也止不住。

    少年用力的撑着小川的手,想要过来,却寸步难行。

    顾氏忙提着裙摆,朝少年奔去。

    林琪怕顾氏摔倒,忙紧跟着。

    但以她的速度,也还是落后几步。

    等她跑到跟前,就见顾氏已拉着少年的手,泣不成声的喊“哥儿”。

    少年有些局促,抽了帕子,递到她手里,乌黑澄净的眼睛里都是关切。

    顾氏一手擦泪,一手扯着他不放。

    “姑母你先坐,”顾明旭拖了自己刚才坐着的藤椅,放在顾氏身后,又示意一直撑着小川的林也坐下。

    顾氏拖着往林跟前靠了靠,怜惜的道:“这些年你受苦了,珍珍说你受伤了,如今可还疼?”

    “不疼了,”林道:“当初也只是疼了小半年,后来就好了。”

    “苦了你了,”顾氏摸摸他鬓角,儿子从小养护极好,收了这样的伤,又没有人在跟前伺候,定是吃了不少的苦。

    “也没有,”林温柔浅笑。

    顾氏歪着头,看着林,怎么看也看不够。

    二门里,陶氏和顾清菲得了信,也都急忙过来。

    陶氏本以为姑母肯定会怪罪官人,一番疾走,鬓角都松散了。

    不想进来却看到母子相见,官人正傻呆呆的立在一边。

    她走过去,拉着顾明旭,摆手示意正要走出来的顾明跟着,再拉着小姑,悄悄回了二门。

    将这一小片庭院留给经历死别又重相聚的三人。

    顾氏从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儿子,她拉着儿子的手,关切的问着他这几年的遭遇,可有受什么委屈等等。

    林本想搪塞过去,可顾氏见他这般,便以为他是受了许多磨难,泪珠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

    林虽然没有了记忆,但他从前积年累月的习惯让他本能的妥协。

    于是,顾氏便很详细的知道他从打被救醒那天之后,每一天日子都是怎么过的。

    听着他说每日都只能和青菜和栗米熬的稀粥,还只是一天一顿之后,顾氏掩面低泣。

    林琪也很难过,但看到林无奈又不得不妥协的表情时,莫名的有了喜感。

    她好像又看到了从前的那个哥哥。

    不过此时让他头疼的对象换成了阿娘。

第五百一十六章 豁出命

    雪姣的确不愿意,在省钱和姐妹的幸福之间抉择片刻,还是去了繁楼。

    李甲听完雪姣的话,惊奇的道:“这么说,以后你们每一个都会陪嫁个小院?”

    雪姣嘟嘴。

    李甲摸着下巴。

    看来他得琢磨着把院子都买到一起。

    干脆直接买下一条巷子好了,大家以后走动照应也方便。

    王正琨那院东边似乎有条巷子就挺合适。

    雪姣看他嘴角带着坏笑,就觉得他没打好主意,顿时凶巴巴的道:“你就帮丹霞买一个就行,不许多花钱,地方也要好。”

    而后她带着气吞山河的阵势,大步流星的走了。

    王家小院里,四邻都来道喜。

    正应了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昔日见了面都绕着走的人,而今都提着点东西,巴巴过来道喜。

    小子们不客气的要赶人,被才刚赶过来的黄嬷嬷制止。

    笑着请了众人进去喝茶,打发几个小子去买米面糖油,等到众人告辞时,又送糖糕回礼。

    平民大众的爱恨,在没有实质性牵扯时,都是朴实的,称赞也是必然的。

    黄嬷嬷想要的也正是这点。

    姑娘对儿子的期许很高,她不知道能否达成,但只要名声好,便是不成,去府衙某个差事也能容易些。

    林琪趁着丹霞这几天在小院忙活,让雪姣帮着张罗丹霞定亲事宜。

    雪姣动作不慢,只两个早上就把需要的东西置办齐整。

    一直挂心的事落定,林琪盘算该怎么跟顾氏说哥哥的事,尤其是她因着哥哥病情,还隐瞒了一段时间。

    她反复踟蹰,不知道怎么开口。

    就在这时,荣禧堂里,齐氏正在跟韩老太君提过嗣的事。

    韩老太君目光沉沉,连问了两遍,可想好了。

    齐氏点头,道:“有件事,我没跟你老说。”

    “伯爷这些天一直觉得身子不舒服,我劝伯爷去城外庄子里休养,可他不肯,还镇日出去,昨儿晚上,他忽的头痛,今早起来,左手有些不太灵便了。”

    “什么,”韩老太君一惊,忙起身。

    却因动作过猛,险些晕厥过去。

    欢颜和妙语正立在跟前,急忙扶稳了她。

    韩老太君紧掐着欢颜的手指,哑着嗓子道:“可请了太医?”

    齐氏道:“我请了杜家老太爷过来看诊,说没有大碍,只是需得好生养着,粗茶淡粥,方能减轻症状。”

    老太君身体一松,杜老太爷早年在太医署做太医令,有他这话,儿子多半不会有大事。

    齐氏道:“我想着,凡事都有个万一,未雨绸缪才是上策。只是如今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