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也就点了头,成就了这段姻缘。

第281章

    周业中了进士之后没考中庶吉士,但因为与侯府结了亲,倒也使了法子留在京城做了个小官,只等着将来若是有了合适的机会,再谋外放。

    却不想,前些时日立了太子,周业却被选中做了詹事府左春坊的左中允,虽只是正六品,但入了詹事府就能算得上是太子属臣了,总有机会与太子接触,等到将来太子登基,谁知道他又会有怎样的造化?

    也因此,周家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双喜临门,这次礼哥儿满月当然也就要好好操办一番了。

    一早,徐玉见就随着府里的女眷一起往了周家去。

    周业家境贫寒,就算居于京中,但也只置了个两进的宅子住着,徐家众人一上门,倒显然格外的有些拥挤起来。

    不过,周业前来迎客时,面上倒没有任何的羞愧,反而一片坦然。

    爷们儿随着周业去了书房,徐玉见等女眷则被徐玉华迎进了内宅。

    刚出了月子,徐玉华的身材比从前倒是丰腴了许多,又因为月子里没有什么让她操心与不快的糟心事,整个人的精神却是极好,脸颊红润,两眼有神。

    倒是叫吴氏看了松了口气。

    因为何氏的事,吴氏自小年那天之后就被老太太勒令好好在院子里反省,直到今天徐玉华出月子,老太太才松了口让她出门。

    这两个月来,吴氏倒是比以前憔悴也沉默了许多。

    好在,现在总算是有件喜事了,她的面上倒也多了几分笑容。

    徐玉华面上带着笑,但心里却有些疑惑,不知道吴氏为何会如此。

    何氏的事情被闹出来的时候,徐玉华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临盆了,自然没有人会将这样的污秽之事传到她的耳朵里,因而却是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她也没有立即就开口相询,而是笑着将娘家人都请进屋,然后让丫鬟将礼哥儿抱了上来。

    才满了月的婴儿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了,两丸乌黑的眼睛看过来时直叫人心都要被看化了一般,可别提有多可爱了。

    众人围着礼哥儿你一言我一语,倒也热闹。

    不多时,徐玉瑶、徐玉容一起到了,徐玉瑶还带着再过两个月就满三岁的晖哥儿,屋里便又热闹了几分。

    徐玉初这次却没来。

    徐玉初现在已经有了八个月的身孕,她怀的双胎,身子本就比普通有孕的妇人要笨重许多,而且太医言双胎多是要早产的,东宁伯府因此早早的就将稳婆接到了府里,随时预备着徐玉初生产,她当然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四处走动了。

    虽然不能亲自前来,但徐玉初却也备了礼让人送来。

    在周家热热闹闹的呆了大半天,徐玉见才随着长辈们一起回府。

    不过,才到了周家门外,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徐玉见就看到了正守在门外的沈熙。

    徐玉见看到了,其他人当然也看到了,徐玉瑶、徐玉华、徐玉容于是都抿了唇轻笑,就是老太太等人,这时也都有些忍俊不禁。

    端郡王将恬姐儿看得这么紧,想来恬姐儿以后嫁过去之后定会过得极好吧?

    沈熙倒是非常大方的任众人打量着,她朝着老太太等长辈行了礼打了招呼之后,这才说起自己的来意,“……宫里的皇后娘娘又赏了些东西,母亲道这些东西都适合小姑娘,便嘱了我给五姑娘送过来,知道五姑娘今天会来这里,正巧顺路,也就顺道送过来了……”

    说着话,他还指了指身后的那辆马车。

    礼哥儿满月,安阳郡主虽然没有亲至,却也是备了礼送来的,谁都知道这是安阳郡主在给徐玉见做脸面。

    不过……

    沈熙这说起瞎话来可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周业因为无甚积蓄,这宅子的位置却是极偏的,从端郡王府出来,不管去哪里,总也不会顺路就是了。

    沈熙这是笃定没有人会拆穿他的瞎话罢了。

    徐玉华抿唇笑了笑,然后却是决定给沈熙行个方便,“祖母,您看要不要再坐一会儿,咱家的礼哥儿方才知道您要走,可是哭了好一会儿呢……”

    老太太也从善如流地点头。

    若是他们都上了马车,只留着恬姐儿与端郡王说话,被这么多人等着,他们定是说不了几句的。

    不过,若是换了他们在外面等老太太他们,想来他们也就能多说几句话了。

    在这大门口的,总也不至于有人说他们乱了礼法。

    老太太觉得,自己这个做祖母的为了替孙女和未来孙女婿着想,也算是费尽了心思了。

    一行人于是又转头回了周家。

    等到只有徐玉见和沈熙的时候,徐玉见这才忍不住瞪了沈熙一眼。

    这人就喜欢这样叫人猝不及防的出现在她跟前。

    沈熙忙道:“恬恬,这不是母亲叫我给你送东西么,你可不能生我的气。”

    徐玉见本也不是真的生气,被沈熙哄了几句,便也就揭过这件事不提。

    她转而问起皇后赏赐的事。

    “皇后娘娘怎的会往郡王府送东西?”徐玉见问。

    江皇后这些年来稳坐中宫,就算景泰帝这么多年都没有立储,也从来没有任何的急躁,更鲜少这样一点也不避讳的表达对哪一府的态度,是以她如今之举倒也确实有些叫人侧目了。

    徐玉见就知道,这好像还不是江皇后第一次往端郡王府赏赐东西。

    沈熙闻言笑了笑,伸出一指指了指天上,“当然是因为……”

    景泰帝按下立储之事二十多年,这次会下了决心立储,也是因为二皇子竟然与沈兆临一起试图将沈熙攥在手里以谋其他。

    有这件事做引子,立储之事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江皇后与太子,大概也是知道了这其中因由,所以江皇后才会再三的有赏赐吧。

    徐玉见于是了然。

    不得不说,无论是江皇后还是如今的太子,这些年都是极沉得住气的,太子身为嫡长的皇子,只要他自己没有出错,不管是大梁朝的礼法,还是朝中那些老臣,怎会拥着他一步步前行,也确实用不着再去走那些歪路。

    话是如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耐心的。

第282章

    听沈熙这样一说,徐玉见便也恍然了。

    前面几世里,印象之中她每次重生的时候,景泰帝都还没下决心立谁为太子,而这一世……

    沈熙因为她的相救而留得性命,沈兆临与二皇子才能打沈熙的主意,倒是叫景泰帝因此事而下了决心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一连串的事下来,倒是颇有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

    沈熙又与徐玉见说了会儿话便很是识趣的告辞离开了。

    他当然还想与徐玉见多呆一会儿,不过老太太这些长辈都因为想要给他行个方便,走到门口都又回了周家去,他要是再故意拖延时间,那得有多不知趣了?

    反正……

    再有三个来月,就是他与徐玉见的婚期。

    三个多月嘛,他能等的。

    因为想到婚期将近,沈熙走的时候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

    之后,徐玉见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进了周家,请了各位长辈一起回府。

    众人看到她时,面上都带着笑意,却也没人打趣什么。

    回到侯府,老太爷将徐兴兄弟几人都叫了过去,老太太则领着女眷回后宅。

    才入了垂花门,留在府里的琥珀又迎了上来,先是看了众人一眼,然后低声道:“老太太,慧小姐先前醒了,这会儿正哭闹着……”

    自上次何氏的所为被发现了之后,何氏被押回了甘华院,没有老太太的点头不得外出一步,只等她将孩子生下来再另行处置。

    吴氏也被老太太罚了禁足,徐承文这段时间也比以往要老实了许多。

    其他人,比如何氏身边的彩云和彩月,吴氏身边的采蓝,都直接被老太太让人发卖了出去。

    而慧姐儿,老太太思考了一晚之后,却是让人抱到了荣寿堂去。

    慧姐儿并不是老太太的亲重孙女,从前也不得老太太的注意,但老太太如今年纪大了,一颗心本就比年轻的时候要柔软许多,在何氏这件事被揭出来之后,老太太对慧姐儿这么小就受到亲生母亲如此对待亦是心生怜惜,会动了心思将慧姐儿放到身边照应着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反正,有乳娘,也有那么多的丫鬟婆子,老太太其实并不需要自己亲手做些什么。

    就当是……

    养个孩子在身边逗趣也好。

    对老太太来说是如此,但对于慧姐儿来说可就不同了。

    慧姐儿是侯府庶出二房的姑娘,这样的出身自然是算不得高的,将来她长大了到了适婚的年龄,只怕都得被那些夫人们挑剔,但现在老太太作主将慧姐儿抱到荣寿堂里养着,以后说出去这也是被侯府太夫人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身份自然也就高了一等。

    当然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

    慧姐儿先前在何氏手里受了那么多的苦,刚到荣寿堂的时候老是半夜里惊醒,还是过了好几日之后才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对老太太也表现出了格外的依赖。

    今儿礼哥儿满月,老太太想着慧姐儿前段时间受了这么大的罪,身子都还没完全养好,这才没有领着她一起出门,却不想这就闹起来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就往荣寿堂去。

    徐玉见等人因老太太并没有唤她们跟着,便也各自回了府,只有吴氏,作为亲祖母,这会儿听到慧姐儿有些不好,哪里能不去看一看?

    回到碧水阁,徐玉见才知道,原来慧姐儿可不是无缘无故的就哭闹。

    慧姐儿打从出生之后就极为乖巧,平时很少哭闹,在受了那些罪之后更是胆子小,在老太太屋里也是安安静静的。

    今天徐玉见等人出门之后不久,彩云的娘赵氏就哭哭啼啼的到了荣寿堂。

    说起来,慧姐儿这件事之所以被撞破,还就是因为彩云的娘。

    彩云一家都是家生子,彩云的爹在府里做了个小管事,赵氏则因为腿脚不好而没有什么正式的差事,平时有空了就帮各房的主子们跑个腿做些小活计之类的。

    就比如,何氏在折腾慧姐儿的时候,就会唤了她来看着院门。

    会叫赵氏来看守院门,不是因为何氏有多信任赵氏,而是因为赵氏不是府里哪个院子的人,更因为赵氏是彩云的娘,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为着彩云着想,她也定不会将这件事声张了出去。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赵氏守了这么多次门,又哪里可能一点端倪都看不出来?

    但就如何氏所想的那般,就算知道何氏在做什么,为了不叫彩云受牵连,赵氏就算心惊与不忍,但最后到底还是管住了自己的嘴,一个字也没往外说。

    腊月二十三那日,何氏在取慧姐儿的血时,照例又将院子里的丫鬟婆子都遣了下去,另唤了赵氏在院门口守着。

    赵氏其实并不是个恶毒之人,对自己的儿女更是极为疼爱,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因为顾忌着彩云而没将何氏这件事给揭出来。

    但也正因为赵氏不是像何氏这样能对自己的女儿下毒手的人,她在保守秘密的同时,心里亦经受着折磨。

    毕竟,慧姐儿这么小的人儿,见天儿的喊着疼,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听下去的。

    这样的不忍,在小年这天达到了极至。

    那天,赵氏又听到屋里传来慧姐儿的哭声。

    因前一天吃了些隔夜饭,赵氏正有些闹肚子,这时又听到慧姐儿一声声的喊着“疼”,也不知道是真的受不住肚子疼,还是因为心里那隐隐想要让人发现了何氏正在做什么,好将慧姐儿解脱出来的想法,赵氏犹豫了一会儿,后来便自去了茅房。

    她想着,茅房离得也不远,她快去快回,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总不能就这么巧的叫人闯了进来吧?

    她守了这么多次门,可还没有一次中间有人来的。

    但事情偏偏就这么巧,先是采蓝,再是珊瑚,就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就叫两个人闯了进去。

    大概,这就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吧。

    小年那日,老太太念及赵氏本就腿脚不便,年纪也大了,彩云的爹也是府里几十年的老人,倒也没有将赵氏怎么样,只是再不允她在府里走动了,却不想这次她就又冲了进来。

第283章

    赵氏是来求老太太饶了彩云的。

    彩云上次就被老太太发话发卖了出去,像她这样做错了事的奴婢,再发卖出去当然不可能被什么好人家买去,赵氏哪里舍得叫自己的女儿沦落到这种境地,因而拿了自己手里所有的银子,好歹才将彩云给赎了回来。

    这一来,彩云好歹也得了个自由身。

    彩云也就十七八岁,按说这样年纪的姑娘家,长得也清秀可人,想要说个好婆家也是容易的,但谁叫彩云帮着何氏做了这样的事?

    虽然因为老太太下的封口令,府里也不是谁都知道何氏做了什么,但老太太因此而震怒,甚至将彩云彩月都给发卖了,还将正有着怀孕的何氏禁了足,这却是谁都知道的。

    有了这么一出,私底下可有不少不好的传言,都道彩云这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这些流言在先,彩云找婆家当然也就成了难题。

    不好找婆家,短时间里嫁不出去,彩云当然不能天天呆在家里被娘老子养着不是?

    像她这样的家生子,打从一出生就被打上了侯府的烙印,除了在侯府里当差,也想不出来任何其他的出路了,因而赵氏才会又求到老太太这里来,希望老太太能再网开一面,只要能叫彩云在府里做些差事就行,却不想倒是将慧姐儿给吵醒了。

    虽然过去了两个月,但慧姐儿对赵氏也还是有印象的,没见着她的面,只是听到她的声音,就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

    这才有了后面这一出。

    徐玉见听完之后也摇了摇头。

    这赵氏,老太太当初没有处置她,一来是因为她在这件事里并没有怎么沾手,二来也是看在她男人在侯府里几十年都勤勤恳恳的份上,却不想倒叫她因此而看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老太太又如何会因为她的哭求就松口?

    确认这一点,徐玉见便也没再关心这件事。

    这之后,一转眼便又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进了三月之后,老太太和姜氏每天便都有些心神不宁。

    这当然是因为徐玉初即将生产了。

    徐玉初腹中的胎儿已经到了第九个月上,她怀的双胎,本就有极大的可能会早产,进了三月之后更是随时都有可能生产,老太太和姜氏本就是最疼爱徐玉初的人,自然也就时时都牵挂着。

    好在,徐玉初自从出了前三个月,就一直严格按着太医所言经常在府里走动,就是身子最重的时候也没有只躺在床上不动,因而身子骨却是养得健壮,就连太医也说她安全生产当是无虞的。

    这也叫老太太和姜氏都放心了些。

    到了三月十九这天,一大早,侯府众人才到了荣寿堂,东宁伯府就来了人,道是今天早上天亮的时候徐玉初就破了水发动了。

    老太太和姜氏都担心坏了。

    但她们都是娘家人,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女儿生产了娘家人去夫家等着的说法,因而就算再怎么担心,也只能在府里坐立不安,心里更是将满天神佛都求了个遍,只求神佛能保佑徐玉初平安生下孩子。

    徐玉见倒是一点也不担心。

    虽然她的重生让这一世的许多事都被改变了,但徐玉初的生活轨迹却与前面几世没有任何的变化,不管是与姜伯羡成亲还是如今生子,便是时间与时辰都没有一点的差错。

    既然前面几世徐玉初都能平安生下龙凤胎,那这一次,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例外。

    见老太太和姜氏都担心得在这样还带着些寒凉的天气里出了一脑门儿的汗,徐玉见连忙安慰道:“祖母,母亲,您们就放心吧,姐姐以后可还有享不完的福呢,这次定能顺顺利利的生下孩子……”

    这时已经是下午了。

    距离徐玉初发动已经过去了快五个时辰。

    徐玉见这安慰的话才说出来没多久,东宁伯府那里便又有人送来消息,徐玉初产下一对龙凤胎,母子均安。

    老太太和姜氏这才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两人于是又一脸喜意的商量起洗三的时候要带些什么东西去伯府了。

    徐玉见在旁边看得有些好笑。

    这对婆媳,原先这么多年都没有像这样和睦相处过,如今却是因为徐玉初而将以前的一切都完全撇开了。

    徐玉初生下的这对龙凤胎,老大是儿子,乳名承哥儿,小的是女儿,乳名元姐了。

    因为徐玉初和蕊姐儿当初都信誓旦旦的说徐玉初这一胎是龙凤胎,因而老太太和姜氏这几个月在准备这些婴儿用的东西时,也下意识的就按着龙凤胎来准备,如今倒是真的全都用上了。

    东宁伯府有后了,贺氏和程氏一下得了一对的重孙、孙儿,当然是非常高兴的,因而承哥儿和元姐儿的洗三办得热热闹闹的,伯府上下都能见着喜气。

    洗三之后,再一转眼就是承哥儿和元姐儿满月的日子。

    四月下旬的天气已经渐渐变暖,徐玉见今天出门也就穿了一件水红的襦裙,倒是一点也不觉得冷。

    承哥儿和元姐儿的出生,伯府上下都高兴不已,满月酒更是大办了,几乎将伯府所有的亲朋都请了过来。

    徐家众人到得早,那时伯府还没有什么宾客上门,程氏和徐玉初都亲自到了门口相迎。

    老太太和姜氏才下了马车就往徐玉初身上看过去,见着徐玉初面色红润眼含喜色,身子也养得大好了,这才算是完全放下心来。

    趁着还没有什么客人上门,徐玉初领着娘家人去了自家院子,也看看承哥儿和元姐儿。

    一家人围着两个小家伙逗一逗说说话,这时间过得倒也极快。

    徐玉初看着被众人围着的承哥儿和元姐儿,却是突然对徐玉见道:“恬姐儿,谢谢你。”

    徐玉见莫名。

    辛苦生下承哥儿和元姐儿的是徐玉初自己,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徐玉初见状也只笑了笑,并不多言。

    大概是那时的印象太深刻,一直到现在,徐玉初都将自己能得了这对龙凤胎归功于徐玉见当初在放生池那里的随口一说,更是因此而对徐玉见心怀感激。

第284章

    虽然徐玉见不认她的感激,但徐玉初却将这份感激记在了心里。

    姐妹俩又说了会儿话,来伯府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徐玉初身为东宁伯府的世子夫人,在这样的场合当然不可能只陪着娘家人说笑,与老太太等人打了声招呼,便也去了前面招呼客人去了。

    徐玉见于是便又回去坐到了姜氏身边,一起逗着承哥儿和元姐儿。

    “两个小家伙长得就跟你姐姐小时候一模一样。”姜氏满脸笑意地道。

    徐玉见也含笑将两个小家伙仔细打量了一番,才满了月的孩子,又哪里能看出来到底像谁了,但她也没有反驳姜氏的话,只顺着姜氏的意思点了头。

    说着话,徐玉见眼角的余光往门口的方向扫了一眼。

    这一扫,就见着门口正有人往屋里张望,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徐玉见看了过去,那人转身就往外走,脚步显得极为匆忙。

    徐玉见一愣。

    能出现在这里,那人当然只会是女子,她穿了一身粉红的褙子,只看背影的话倒是叫徐玉见觉得有几分熟悉。

    是谁呢?

    然后,徐玉见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想到了这人的身份。

    是姜季宁!

    徐玉见于是下意识的就追了出去。

    才出了流云阁的院门,她就见着姜季宁正站在离着院门不远处的一颗树下站着。

    姜季宁显然也没想到徐玉见会追出来,见着徐玉见倒是先就愣了一下,转身想要走却又有些不甘的样子,重新扭过头来狠狠瞪了徐玉见一眼。

    “你追过来做什么?”姜季宁只说了这么一句话,眼眶就有些泛红,“我就是想看看承哥儿和元姐儿,难不成这还是什么大错吗,值得你巴巴的追出这么远来?”

    一边说着话,还一边很是委屈地扁了扁嘴。

    这叫徐玉见有些意外。

    这几年她都没怎么见过姜季宁,在她的印象中,姜季宁因为是伯府唯一的姑娘,为人是有些骄纵的,又何曾像现在这样是个动不动就红眼睛的模样?

    见徐玉见不说话,姜季宁又横了她一眼,“还是说,你也像大伯母那样,只将我当作了要对承哥儿和元姐儿不利的恶毒之人?”

    听姜季宁这样一说,徐玉见倒有些明白了。

    六年前,严氏被娘家嫂子胁迫着帮着桃姨娘算计徐玉初的清白,这件事被揭出来之后,贺氏和程氏原本还想着饶了严氏这一回,但没想到严氏的娘家嫂子唯恐严氏会将自己咬出来,竟然直接就将严氏当初在闺中时的事给捅了出来,最后闹得严氏被怒极的姜振愉给休了。

    严氏被休,姜振愉这个做父亲的又哪里懂得这些内宅之事,可想而知姜季宁这六年来在伯府的日子只怕是不怎么好过的。

    姜季宁比徐玉见还要大两个月,现在已经满了十七岁,但因为没有母亲操持着,婚事到现在都没有什么着落。

    事实上,姜季宁有一个被休的母亲,在亲事上只怕要格外的艰难些。

    不只是她,就是姜叔远亦是如此。

    将来严氏被休一事虽然是严氏自己咎由自取,但说起来也是与徐玉初有些关系的,程氏之所以不叫姜季宁靠近承哥儿和元姐儿,应该也是担心姜季宁会因为严氏之事而迁怒了徐玉初,进而对承哥儿和元姐儿做些什么不好的事吧。

    承哥儿和元姐儿得来不易,也不怪程氏会如此小心了。

    不过……

    看到姜季宁从当初那个有些张扬的小姑娘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徐玉见也在心里暗暗叹息一声。

    虽是如此,但她也没想着要领了姜季宁去看承哥儿和元姐儿。

    程氏的担心,其实也不无道理。

    朝着姜季宁笑了笑,徐玉见道:“表姐说笑了。”

    姜季宁之后也没再说话,又瞪了徐玉见一眼,这才转身离开了。

    徐玉见跟着就又回了流云阁。

    她将先前姜季宁在门外往里面偷看的事与姜氏说了,姜氏也跟着叹了口气,“不管怎么说,当初的事与宁姐儿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两人之后也没有再提姜季宁的事。

    在东宁伯府热热闹闹的吃了满月酒,徐家众人又在伯府呆了大半天,看了好几出戏,这才向程氏告辞。

    临走之前,姜氏还特地拉了程氏在旁边去低声说了些什么。

    回去的时候,徐玉见与姜氏坐了同一辆马车,徐玉见有些好奇地问:“母亲,您先前与舅母说的什么悄悄话呢?”

    姜氏也没瞒着徐玉见,“我与你舅母提了宁姐儿的事,二房到现在也没有个主母,宁姐儿和远哥儿的婚事当然也就没人管,这件事最后到底还是要落到你舅母的头上,既是如此,与其等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倒不如现在就替宁姐儿挑个人家嫁过去……”

    程氏应下了。

    事实上,自从六年前的事发生之后,虽然明知道那件事是严氏私下里做的,与姜叔远与姜季宁没有什么关系,但心里总是有那么个疙瘩在的。

    谁知道这兄妹俩会不会就将严氏被休一事算到徐玉初头上去?

    这样的担忧,在徐玉初有了身孕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这一年以来,程氏时时都提点着下面的人,从来都没让姜季宁靠近过徐玉初。

    如今承哥儿和元姐儿出生了,当然也不会叫姜季宁接近。

    姜氏向程氏提这件事,是因为她心里对姜季宁还是有些不忍,但程氏会干脆的就应了下来,却是想着与其一直这样防着,倒不如将姜季宁嫁出去才能放心。

    姜氏也能大概猜到程氏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姜季宁的婚事总是有人管了,这倒能算件好事。

    徐玉见也点了点头。

    之后,程氏果然就开始留意起和姜叔远和姜季宁的婚事,这些都是后话了。

    承哥儿和元姐儿满月之后,天气就开始变暖。

    而随着夏季一点点接近,武定侯府也开始渐渐热闹了起来。

    这原因嘛……

    当然是因为徐玉见和沈熙的婚期,也眼看着就一天天的接近了。

第285章 备嫁

    徐玉见和沈熙的婚期定在了六月初六,刚好是徐玉见十七岁生辰的第二日。

    接下来的这一个多月,姜氏忙得团团转的同时,徐玉见也没有闲着,不是让她试嫁衣,就是让她看看新打出来的首饰合不合她的心意,再有陪嫁的一应物件儿等等。

    其实前面几世里,徐玉见也是经历过这些的,但那时她只觉得累。

    这一次,大概是因为她第一次对嫁人这件事有了期待,在累的同时,心里却是有着淡淡的喜意的。

    除了这些之外,陪嫁丫鬟与陪房人选亦是重中之重。

    锦年和锦华当然是要跟着徐玉见一起去端郡王府的,除了她们之外,姜氏还从徐玉见房里的二等丫鬟里面挑了两个得用的提作了一等,同样作为陪嫁丫鬟。

    在侯府里,府里的姑娘房里是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其他的小丫鬟并粗使婆子不定数。

    但郡王府里的份例,却是主子身边是四个大丫鬟,八个二等,其他小丫鬟粗使婆子还不在其列,却是侯府主子的两倍之数了。

    既是如此,姜氏自然也要考虑得周到才行。

    还有陪房。

    姜氏考虑了好些日子,这才挑了几房精明能干,本性又忠耿的陪房拨给了徐玉见。

    总之,为了这些事,姜氏因为思虑过多,就连脸色都比以前要憔悴了许多。

    初五这日是徐玉见的生辰。

    虽然不是及笄这等重要的生辰,但因为这是徐玉见在侯府过的最后一个生辰,因而侯府上下都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

    而且,出嫁的头一天娘家的亲朋本就要给出嫁女添箱的,因而几个已经出嫁的姐姐,再加上亲朋故旧的女眷们,侯府的内宅倒是再热闹不过了。

    徐玉初将承哥儿和元姐儿都带过来。

    因为要带两个小家伙,随行的丫鬟婆子就不用说了,就是乳娘都有两个,倒是有些浩浩荡荡的。

    姐妹几个一起逗了会儿孩子,等到乳娘将两个孩子都抱下去喂奶,徐玉初才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