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玉见一时之间都看愣了。

    沈熙被徐玉见眼中的惊艳给取悦了,当然不会出声扰了她。

    而其他人多少也是有眼色的,也都噤声不语。

    所以,徐玉见好一会儿之后才回过神来。

    看着沈熙眼里那淡淡的笑意,又意识到自己竟然盯着一名男子发神,徐玉见只瞬间就觉得耳根发起热来。

    她轻咳了一声,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能让自己不那么尴尬。

    沈熙也不是那么不识情趣的,见状便握了拳头放在嘴边,轻轻咳了一声,“原来是五姑娘来了。对了,你们先前在说什么呢,怎么吵吵嚷嚷的?”

    徐玉见正愁没话说呢,闻言连忙瞪向元宵,“郡王爷,你可看看,就这么一只小鸽子元宵都不肯放过,还说要抓了来炖汤给你喝!”

    她自己都没有发觉,在与沈熙说话的时候,她的语气带了些淡淡的控诉。

    沈熙听得眼中微亮。

    他觉得,他这次追着徐玉见到庄子上来,又是装受伤又是真生病的,好像还真的有了些作用。

第191章 踩

    沈熙心里喜滋滋的。

    不过,他也不敢太表露出来,万一将这好不容易才对他卸下了一点心防的小姑娘又吓得缩回了蜗牛壳里,那他可不得哭死?

    所以,沈熙也没有声张,只在心里偷偷乐了一会儿,就看了扑扑一眼。

    轻轻咳了一声,沈熙瞪了元宵一眼,“元宵,你也太不应该了,这么可爱的小鸽子,你怎么能忍心拿它炖汤?你就是炖了汤,难不成我还能喝吗?”

    沈熙说得痛心疾首的。

    元宵和汤圆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嘴角微抽。

    要不是他们早就知道扑扑是谁养的,只怕还真的会被沈熙这么副义正辞严的模样给骗过去。

    尤其是猜中了其中内情的元宵。

    不过,这次本来就是元宵主动替沈熙打圆场的,这时他自然要接着圆下去。

    元宵很是惭愧的低下头,“郡王爷,王姑娘,元宵错了,以后再看到这些可爱的小鸟,一定再不打这样的歪主意了。”

    徐玉见点头。

    她心里其实还有着淡淡的怪异感,不过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想出来哪里有问题,最后便也只能作罢了。

    元宵要抓了扑扑炖汤这件事,也就这样揭过去了。

    这时沈熙才看向徐玉见,“五姑娘里面请,元宵,汤圆,还不赶快将茶水点心送上来?”

    元宵和汤圆自然应声下去准备茶水点心了。

    徐玉见跟着沈熙去了书房。

    坐下之后,徐玉见开门见山地道:“我与祖母明儿就要回京了,不知郡王爷……”

    没等徐玉见将话说完呢,沈熙就斩钉截铁地道:“正好,我也准备明天回京的,倒是能与五姑娘和老太太一起作伴!”

    说完还两眼紧紧地盯着徐玉见,唯恐徐玉见会拒绝。

    徐玉见一时倒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

    屋里于是安静下来。

    沈熙斜着眼看着立于徐玉见身后的锦年和锦华,觉得这两个人怎么就这么没眼色呢,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也知道,这是徐玉见的丫鬟,可不是他能够使唤得动的。

    再说了,就算是能使唤动,沈熙也不可能去使唤锦年和锦华啊。

    正在这相顾无言的时候,沈熙突然觉得脚下传来一阵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正是他养了五年的那只兔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躲到了椅子下,被沈熙垂下来的衣裳给挡住了。

    看到这只兔子,沈熙心里便计上心来。

    他弯腰,一边伸手去抱这只兔子,一边放柔了声音唤道:“恬恬……”

    安静的屋里突然响起这么一声“恬恬”,直让徐玉见一个激零。

    她瞪向沈熙,正要说上一句“你乱喊什么呢”,就看到了已经被沈熙抱在了膝上的兔子,那双红通通的眼睛还正好对着她。

    于是,徐玉见原本想说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

    她是知道的,这只兔子也叫恬恬。

    要是真的问沈熙什么,人家一句是在叫兔子就能给遮掩过去,那她岂不是太尴尬了?

    沈熙见自己的计谋得逞了,心里更得意了几分,得寸进尺地道:“恬恬小乖乖,来,让我好好抱抱……”

    他从来没有如此得意过,当初给这兔子起了这个名字。

    而徐玉见,她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沈熙如今十七岁,声音里还能听得出来淡淡的稚嫩,但当他刻意放柔了声音,一声声的唤着“恬恬”时,其中透出来的甜意,简直要将人溺毙在其中。

    还有,那让人很容易就听出来的亲昵,更是让听到他声音的人都会毫不怀疑,他与那个“恬恬”定是极亲近的。

    徐玉见只听了几声,就已经面红耳赤的了。

    偏偏,她还不好去呵斥沈熙。

    难不成她还能说沈熙根本不是叫的兔子,而是在叫她吗?

    沈熙还在摸着小兔子继续道:“恬恬,我的心肝宝贝儿……”

    听到这里,徐玉见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立起来了。

    不管那“恬恬”是在叫她还是叫小兔子,徐玉见都再也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郡王爷,祖母说了,明儿辰正准时出发,我就先告辞了……”

    说完就要往外走。

    沈熙急了。

    他就故意拿了这只小兔子做挡箭牌,以此逗徐玉见呢,若是徐玉见这就走了,那他倒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与徐玉见一起坐着呢。

    着急之下,沈熙也跟着站起身,一句话就这样脱口而出,“恬恬,你别急着走啊,关于回京的事咱们还得好好商量一番嘛……”

    徐玉见猛地顿住。

    她回过身,两眼微微眯起,看向沈熙,“你叫谁恬恬?”

    沈熙一怔,然后干笑着将手里抱着的小兔子举到跟前,“我叫它……”

    勾起一双红唇,徐玉见挑了挑眉,“那,你就好好与你的小兔子商量回京的事吧!”

    话说完,到底有些意不平,徐玉见趁着沈熙不注意,一脚狠狠踩在沈熙的脚背上,还来回摩擦了两下。

    为了应景,徐玉见今天穿的鞋子上了绣了一朵栩栩如生的金黄的菊花,花蕊的正中间还缀了一粒浑圆的珍珠,因为脚尖儿不住在沈熙的脚背上摩擦,那粒珍珠便也跟着左右晃动着,发出极轻微的声音来,整朵菊花也因徐玉见的动作而在沈熙衣裳的下摆掩映中时隐时现,看着倒是格外的灵动。

    徐玉见几乎是用上了自己所有的力气了。

    这样的行止,虽然与她自幼所习的规矩相悖,却让徐玉见的心里莫名的痛快,打从沈熙叫出第一声“恬恬”之后,心里那股子郁气总算是散尽了。

    许久之后,徐玉见才算是泄了恨。

    这时她才注意到,在她踩人脚背又狠狠磨来磨去的这段时间,沈熙倒是一语未发。

    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徐玉见只觉浑身的气血都涌向了双颊,脸上烫得只怕是能将鸡蛋都煮熟了。

    再一回头……

    锦年和锦华都微张着嘴,正一脸的不敢置信。

    若只是锦年和锦华倒也罢了,她们都是徐玉见的人,就算看到了什么总也不会如何,但偏偏,这里可不是徐玉见的地盘,先前被沈熙支使着去准备茶水点心的汤圆和元宵,也正站在门口目光呆滞地看向徐玉见。

第192章

    徐玉见就像是踩到了一块烧得正旺的炭一般,飞快的将脚收了回来。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方才都做了什么。

    她自觉自己也不是什么沉不住气的人,方才明明都已经打算要离开了,为什么还会做出这样的意外之举呢?

    徐玉见百思不得其解。

    心里想着这些,也不妨碍她的行动。

    收回脚,转身,大步离开……

    这一串的动作一气呵成。

    锦年和锦华也从呆滞中回过神来,对视一眼之后连忙跟了上去。

    而汤圆和元宵,两人看着正低头看着自己靴子上那个小巧的鞋印儿的沈熙,不知道为什么,都觉得现在最好不要让沈熙看到他们的出现。

    于是,端着手里的茶水点心就飞一般的离开了。

    等到沈熙略带着遗憾的回过神来时,屋里已经只剩了他一个人。

    回想着之前徐玉见的意外之举,沈熙面上的笑容是怎么也压不下去。

    虽然被踩了一脚,但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为与徐玉见更亲近了一点而高兴。

    甚至还有些遗憾。

    能与恬恬亲密接触,就算是被踩,他也宁愿那样的时间再长一些啊。

    然后,他又看向手里正划拉着四条小短腿的兔子。

    嗯,今天恬恬可是立了大功了,得多奖它几根胡萝卜!

    沈熙想。

    ……

    徐玉见一路冲回了庄子上。

    这大概是她跑得最快的一次了,这一路上她都能听到自己耳边传来的呼呼风声了。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跑热了,一直到回了庄子上,徐玉见的脸颊仍是红通通的。

    老太太这时正歇了会儿觉,才刚刚起身,见着徐玉见双颊通红的回来,略有些惊讶地道:“恬姐儿,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外面太热沾了暑气?”

    老太太是知道徐玉见是去了隔壁庄子的。

    不过……

    她往院子里看了一眼。

    早就入了秋,如今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就是在外面走了这一会儿,又如何会觉着热?

    徐玉见一边接过锦年递过来的浸了温水的帕子擦着脸,一边若无其事地道:“祖母,我没事儿,就是回来的时候走快了些。”

    老太太有些莫名,不过也没追问。

    “端郡王可要与我们一起回京?”老太太问。

    虽然是问句,但老太太的语气却分明是极笃定的。

    徐玉见点头。

    提到沈熙,她好不容易才退了热的脸蛋儿又隐隐有些发烫了。

    老太太哪里能看不出来异常,不过她也是过来人,再想着沈熙追着自家孙女跑的腻乎劲儿,便也就这样揭过了这个话题。

    徐玉见之后便自回了自个儿的院子。

    直到进了屋,她才想起来方才走得急,倒是将扑扑也给一块儿带了回来。

    将在她肩头安了家的扑扑放到手上,照例先喂了扑扑吃食,然后徐玉见同以前一样往扑扑脚上绑着的竹筒里取字条,却发现这竹筒里竟是空无一物的。

    咦?

    怎么会没有呢?

    徐玉见有些惊讶。

    这几年来扑扑每一次到她这里来,都无一例外的会带了一张字条,或是对方出的算学题,或是一些稀松寻常的闲谈,怎的这次扑扑来了却没带信来?

    “难不成你家主人饿着你了,你才会投奔我来着?”徐玉见轻轻抚着扑扑的羽毛,笑着低声道。

    扑扑很无辜地瞠着绿豆眼,“咕咕”叫了两声。

    徐玉见便也没再多想。

    后来都到了晚上,也不见扑扑有要离开的样子,徐玉见想着自己反正明天就要回京了,到时候再让扑扑离开,它总能找着回去的路的。

    便这样毫无负担的将扑扑留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徐玉见就是被扑扑的叫声吵醒的。

    外面天色已经微白,但还没到徐玉见平时起身的时辰,徐玉见睁开眼,就见着扑扑正站在床沿上朝着她“咕咕”叫,还时不时的在徐玉见放在薄被外的掌心轻轻啄着。

    大抵是饿了。

    徐玉见以手掩唇,极秀气的打了个哈欠。

    她还没睡醒,但今儿要回京,本就要比平时起得早一点,再加上扑扑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不停的在徐玉见耳边叫,徐玉见纵是还想睡一会儿,那睡意也得被磨得没有了。

    无奈之下,徐玉见也只能手一撑就坐了起来。

    “真是拿你没办法。”

    然后起身下床,先抓了把豌豆喂了扑扑,这才堵住了它的嘴。

    弄出了这样一番动静,自然惊动了外面值夜的锦华,她在外面轻声道:“姑娘,您可起了?”

    反正也是睡不成了,徐玉见于是扬声道:“进来吧。”

    锦华于是进了屋,见着徐玉见已经自己穿好了衣裳,便先将床铺收拾了,就这一会儿的功夫,锦年也端着一盆温水进来了。

    两人服侍着徐玉见梳洗了,这才起去了老太太那里。

    这时已经快至辰时,老太太定的是辰正就要出发,用了早膳再收拾一通倒也正好。

    事实上,该收拾的早就有下面的人已经收拾妥当了,徐玉见才到了老太太的院子里,就看到了珊瑚两个以及孙氏派来的丫鬟婆子来来往往的将要带走的东西都装了车,只等老太太和徐玉见用晚了早膳随时都可以出发。

    徐玉见冲着珊瑚和琥珀点了点头,踏进了老太太房里,“祖母,您……”

    话还没说完呢,就见着了正立在屋里正中央的沈熙。

    没有任何准备就见着这意料之外的人,吓得徐玉见踏进门槛的一只脚都差点收回来。

    沈熙这时正神色恭敬的与老太太说话呢,听到徐玉见的声音回过头去,却是没有看徐玉见的脸,而是下意识的就往徐玉见的脚上看了过去。

    不是昨儿那双鞋。

    大家闺秀最讲究个走不露脚了,也亏的徐玉见这时正在往门槛里迈,才让沈熙见着了她的绣鞋。

    被沈熙这样一看,徐玉见脚上就像是着了火一般,反射性的进屋站好,将自己的双脚都在裙子下藏好,然后才努力忽视了沈熙那当着老太太也一点都不避讳的视线,定了定神向老太太道:“祖母。”

第193章 撑

    老太太朝着徐玉见招了招手,“恬姐儿,快来用早膳了。”

    说着话,想起沈熙这一大早的就到了她们这里,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过早膳,老太太便又多问了一句,“郡王爷可用过早膳了?”

    沈熙一本正经地道:“未曾。”

    听了这话,守在了门外的元宵额头上狠狠跳了跳。

    元宵现在发现了,只要是碰着徐家五姑娘的事,自家主子就格外的……不要脸?

    明明今儿一早,主子就已经喝了两大碗的碧梗粥,再加上两笼灌汤包,吃得饱饱的才出的门,现在倒是说着未曾用过早膳的话。

    主子也不怕撑得慌?

    沈熙可不知道元宵在想着什么。

    当然了,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

    男人嘛,为了早些让看中的姑娘成为自家媳妇,脸皮厚些又算得了什么?

    嗯,就算撑得肚子快涨了,这也是算不得什么的。

    沈熙早就有了这样的觉悟。

    老太太闻言便连忙招呼:“正巧老身与恬姐儿要用早膳,郡王爷若是不嫌弃,不如就与我们一起用些?”

    沈熙哪有不应的。

    朝着老太太略施一礼,“多谢老太太。”

    顿了顿,又道:“老太太,我本就是晚辈,您可别一口一个郡王爷的叫,唤我的名字也就行了。”

    只一句话就将老太太哄得喜笑颜开的。

    老太太当然不可能直呼沈熙的名字,但这并不代表她就不因此而而高兴了。

    至少,沈熙这态度是表达出来了。

    再然后……

    沈熙虽然是吃饱了才出门的,但在老太太热情的招呼下,以及徐玉见时不时的就拿了一种“还是个习武的男子呢,饭量倒比我还小”的眼神看着,他不得不又硬生生的喝下了两小碗粥,并一些小食小菜。

    等到丫鬟们终于将早膳撤下,沈熙在心里可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

    他真是万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用过早膳再出门,饿着肚子过来,他的小姑娘还能不管他一顿饭吗?

    说得埋汰点,沈熙觉得自己现在走动的时候动作稍大点,胃里撑得满满的饭菜就得从他的嗓子眼儿里给喷出来。

    活了这么多年,沈熙受过饿肚子的苦,但什么时候受过这吃撑了难受的苦?

    不过……

    再怎么难受,那也得自己受着呀。

    自己说的谎,胃撑破了也得圆下去。

    沈熙表面上清风朗月的,心里泪流满面。

    老太太和徐玉见都有用膳之后多走动以消食的习惯,沈熙都厚着脸皮吃撑了,当然也能厚着脸皮挤到徐玉见跟前,美其名曰与她们一起消食。

    这样走动一番之后,到辰正一行人准备动身时,沈熙的肚子倒也真的好受了些。

    老太太和徐玉见当然仍是乘了马车回京,沈熙却是骑了一匹极为神骏的马,马儿通身雪白,只四只马蹄像是乌云一般。

    见徐玉见盯着马儿,沈熙自然又乐颠颠的凑过去,“这是踏云。”

    徐玉见往老太太那里瞄了瞄,见老太太没有注意到这边,这才冲着沈熙勾了勾唇。

    沈熙只以为这是徐玉见对他笑呢,那只一个心花怒放呢。

    然后就听徐玉见轻声道:“郡王爷,吃饱了撑的,这感觉不错吧?”

    沈熙一窒。

    他瞪大了眼看着徐玉见。

    所以说,徐玉见根本就是知道他是用了早膳才过来的?

    那她只要一见着自己吃慢了,就拿了那种极惊异,就似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的眼神看着自己,其实根本就是故意的?

    沈熙简直欲哭无泪了。

    徐玉见当然是故意的。

    她这个人啊,就是鼻子灵,虽然沈熙用完早膳之后收拾洗漱过,但徐玉见还是一踏进屋子就闻到了味儿,她甚至都能闻出来,沈熙早膳吃的还是灌汤包!

    哼,叫他说谎,活该被撑得走不动。

    徐玉见很是得意的伸手在踏云的颈间拍了拍,得来踏云一声响鼻作回应,然后再不看沈熙一眼,就由锦年和锦华扶着上了马车。

    沈熙在后面都看傻了。

    但最后,他抚了抚自己那还撑得鼓鼓的肚子,倒是极有趣地笑了笑。

    这是自家未来媳妇儿,他可不就该得让着些吗?

    一行人就这样上马车的上马车,上马的上马,一路回了京城。

    辰正出发,回到侯府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午膳时间了,老太太在门口下了马车,看着极利落的翻身下马的沈熙,别有意味地道:“多谢郡王爷一路护送,老身也没有什么别的能作感谢,一顿茶饭却是怎么也得招待的,还请郡王低不要嫌弃。”

    沈熙早上相当于吃了两顿饭,这一路上肚子好歹是舒服了些,现在可是一点也没觉得饿。

    但,既然老太太都开口相邀了,就算是不饿,只要能与他的小姑娘再一起用一顿饭,沈熙又哪里能舍得拒绝?

    顶多,这次他悠着点儿,不要吃撑了也就是了。

    当然了,沈熙的盘算最后还是落空了。

    为什么?

    徐家平日里很少所有人聚在一起用膳,除了早膳都是由着各房的女眷们陪着老太太一起用,就只有年节时才会聚在荣寿堂里热闹一下。

    今儿是老太太回府的日子,在府里的主子当然要替老太太接风了。

    原本只有自家人的话,徐家倒也从来没有男女分席,都是大家围在一起坐个几桌也就是了,但今天不是有沈熙这个极有分量的客人到了么?

    于是……

    女眷们仍在荣寿堂里一起用午膳,但府里的爷们儿少爷们,却引了沈熙一起去了外院。

    沈熙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这也直接导致了,沈熙接下来这一顿饭的功夫都冷着一张脸,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有谁借了他的米还了他的糠一般,还叫徐家的爷们儿都在心里暗自纳罕,自家是不是有哪里招待得不周呢。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并不如何美丽的误会。

    沈熙在武定侯府用完午膳就自回了端郡王府,徐玉见亦是如此。

    出了荣寿堂,徐玉见就被姜氏拉着去了丝竹苑。

    半个多月没见着自家女儿,姜氏可真是想坏了,自然要拉着她问问这半个多月以来在庄子上的情况。

第194章 虎毒

    母女俩携手坐到罗汉床上。

    姜氏半个多月没见着自家女儿,自然想得紧,拉着徐玉见的手上上下下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才笑着道:“恬姐儿,庄子上住得可还舒心?”

    徐玉见笑着点头,“母亲放心,庄子上很好,什么时候母亲得了空,女儿再陪着母亲一起去庄子上小住几日如何?”

    姜氏闻言眼中俱是满足。

    徐玉初出嫁,允哥儿大部分时间又都在书院里,这几年时常陪在徐玉见身边的,倒只有徐玉见了,如今徐玉见有这个孝心,姜氏又哪里有不高兴的?

    “好好好,母亲等着恬姐儿陪着一起去庄子上小住。”姜氏拍着徐玉见的手,然后问起了沈熙,“端郡王为何会与你们一起回来?”

    徐玉见一顿。

    “母亲,隔壁庄子前段时间正好易了主,新主人便是端郡王,端郡王这段时间也住到了庄子上,又正好碰到了同一天回来,这才一起结了伴。”她道。

    姜氏虽然觉得有点怪异,但也没有多想。

    因为提到了沈熙,姜氏还多说了几句,“这半个月来京里关于成国公府和端郡王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端郡王倒也宽心,竟住到了庄子上。”

    徐玉见听了有些惊讶,“母亲,成国公府和端郡王的事?”

    姜氏这才想起来这些都是徐玉见去了庄子上之后才发生的,于是便解释道,“恬姐儿,说起来,你和老太太其实倒是不用特意为了躲着成国公夫人而去庄子上的,你们去了庄子上的没几日,大概就是重阳节之后吧,成国公夫人就已经没有精力见天儿的往咱们府里来了。”

    徐玉见未离京之前,成国公夫人王氏隔三岔五的就要往侯府来,为的就是说服徐玉见去趟成国公府那滩浑水。

    没成想,徐玉见才以侍疾的名义去了庄子上,几日之后过了重阳节,伴着满京城的菊花香,就有了关于沈熙的流言传出来。

    在那流言之中,沈熙在成国公府的生活可以说是水生火热的,不仅不得祖父母的喜爱,就连亲生父亲都对其置之不理的。

    更有甚者,穆宗一脉这唯一的一点骨血,在成国公府里不仅没有被人好生照顾,反而还连生命安全都没办法得到保障,五年前更是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就遭遇了两次生命危机。

    若只是这样的话,倒也算不得太过。

    沈熙的身份特殊,有人会打他的主意以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其实并不奇怪,但偏偏,在这流言之中,亲手将沈熙送到危险的边缘的,竟然是沈熙的至亲,也就是成国公府的三老爷沈兆临!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京城可算是炸了锅了。

    虎毒尚且不食子呢,成国公府的这位三老爷平日里看着风光霁月的再是儒雅不过,又怎么会是这样一个冷血无情之人?

    但那流言又实在是太过逼真了一些,就犹如是人亲眼目睹的一般,叫人都有些不得不信了。

    于是,大部分人立刻就倒向了沈熙这边。

    要知道,先前因为沈熙明明回京了去一直不肯回成国公府,就连家中年迈的祖父母再三让人相请都置之不理,京城里可有许多人都在暗地里嘀咕着沈熙不孝呢。

    而现在,京城百姓们可算是明白沈熙为何宁愿被人议论成不孝,也不肯踏进成国公府一步了。

    这样一个连亲生父亲都时刻为了利益而算计着自己性命的家,换了谁也不乐意回啊。

    就算沈兆临是沈熙的生父,但沈熙还是皇室血脉呢,更是穆宗一脉唯一的骨血,论起身份贵重,沈兆临一个并无官职在身的成国公府三老爷,可是远不及沈熙的。

    在这个流言之后,成国公府现在可不就成了京城百姓眼中的狼窟与虎穴了么?

    徐玉见听了心中惊讶不已。

    重阳之后,那也就是沈熙被她踹入水中生病的那两日了。

    而沈熙当年遇险之事……

    第一次,也就是徐玉见重生那日发生的事,当是桃姨娘做的无疑。

    那么,这流言之中沈兆临算计沈熙一事,应当是指的第二次,也就是徐玉见在五年前的七夕灯会上碰巧救了沈熙的那一次。

    原来,竟是沈兆临所为?

    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很是奇异的,徐玉见却并点也没有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可是,沈兆临无论如何说也是沈熙的亲生父亲,纵是再没什么父子情,又何至于就要让自己的亲生儿子陷入那样的危险之中?

    徐玉见想起在庄子上时时都表现出一副痞痞的模样,往自己跟前凑的沈熙,心里不知为何有些微微的疼。

    “母亲,虎毒尚且不食子,沈家三老爷为何会如此狠心?”徐玉见问。

    姜氏又哪里能知道沈兆临为何会做这种事。

    不过……

    听徐玉见如此一问,姜氏面上便微微一动,“其实,那流言还不只这些……”

    话才说了一半,姜氏就按住了话头。

    她突然想了起来,另外那些不知真假的流言,可不适合徐玉见这种未出阁的小姑娘听。

    便也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了。

    徐玉见虽然看出来姜氏的神色有异,但她也知道,姜氏不想与她说的话,她是怎么也套不出来的,也就没再继续追问。

    真想知道,她也可以差了丫鬟去打听便也是了。

    笑着将这个话题揭过,徐玉见又问起了徐玉初的情况,“母亲,您这段时间可去看过二姐姐了?”

    姜氏摇了摇头。

    自从上次程氏四十生辰之后,姜氏这段时间倒也没有去东宁伯府探望徐玉初。

    虽然姜氏自己就是姜家女,但她毕竟已经出嫁了,若是回去得太频繁,而且还是为了看徐玉初,难保不会让程氏觉得姜氏这是信不过自己能照顾好徐玉初。

    为了不引起什么不必要的矛盾,姜氏就算心里念着徐玉初,也顶多就是写信勤了些,再隔三岔五的给徐玉初送东西。

    徐玉见自然能理解姜氏的心思,于是道:“母亲您且宽心,二姐姐是个有福气的,定能好好的,等过上几日,女儿陪您一起去看二姐姐可好?”

第195章

    姜氏自然是点头应好的。

    母女俩随后又说了会儿闲话。

    徐玉见说起在庄子上的这半个多月的日子,姜氏则谈及徐玉见和老太太不在府里的这段时间,府里的一些琐事。

    比如说,这段时间,徐玉见的长嫂文氏,就被孙氏极为严厉的折腾得快没了人形。

    也正因为有了文氏分担着,庄姨娘和徐玉蕊的日子倒比以前要好过了许多,也不知道对她们来说这算不算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据说,文氏这段时间下来,看着倒比以前要端凝沉稳了一些了。

    徐玉见倒是没见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