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欢恬喜嫁-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

    毕竟,徐玉见如今的年纪可也不小了。

    “不错,倒也确实似模似样的。”老太太含笑道。

    照顾着老太太的脚程,两人走得并不快,等到两人进了老太太住的院子时,珊瑚和琥珀已经将屋子里布置妥当了。

    庄子里的院子当然比不得荣寿堂,但因为屋子里无论是床上的薄被还是摆设等都与荣寿堂一般无二,因而倒也并未给人以陌生感。

    这时其实已经到了午膳时间,张管事夫妇也已经将午膳都准备好了。

    不过,老太太的精神有些不好,徐玉见便也吩咐了张管事将午膳时间推后,等老太太小睡之后再用午膳。

    老太太只是因为坐久了马车才有些乏,只是小憩了一会儿便也就缓过来了,倒也并未有别的不适。

    这让徐玉见总算是放下心来了。

    毕竟,这次也是因着她的事才让老太太到了庄子上,若是老太太还因此而有个什么不妥,徐玉见就该心生愧疚了。

    用过午膳之后,老太太和徐玉见便在庄子里安顿了下来。

    庄子虽然离京城极近,但民风却明显要淳朴了许多,大概是注意到庄子上来了人,附近有不少村民都围在了庄子外面朝里看。

    这些村民大多都是庄子上的佃户,在知道这是主家的老太太和小姐到了,便都略带了些怯意的散开了。

    倒惹来老太太一阵笑。

    庄子上虽然没有京城的繁华与热闹,却风景秀丽,而且空气极为清新,显然要比京城更适合居住。

    张管事夫妇也打听到了老太太喜爱菊花,立即就着了人上了灵华山采了开得最好的野菊送到了老太太房里,倒也算是有心了。

第174章 邻居

    第二天,徐玉见睡到了自然醒。

    平时在侯府里,因为要去荣寿堂请安,每天都是早早的就起身了,像这样睡到自然醒却是极难得的事。

    因为睡得好,是以当徐玉见听着外面的鸟叫声悠悠醒转的时候,只觉神清气爽的格外舒坦。

    从床上坐起来,徐玉见扬声唤了锦年和锦华进来服侍。

    “姑娘,您醒了。”

    锦年笑着捧了徐玉见今天要穿的衣裳进来,锦华则端着盛了温水的铜盆。

    “老太太起身了吗?怎的不早些叫醒我?”徐玉见一边伸手穿衣裳,一边道。

    锦华递上浸了温水的湿毛巾,“姑娘,老太太已经起了,是老太太特意吩咐了奴婢们不要叫醒您,让您多睡一会儿呢。”

    锦年也点了点头,“老太太说,现在不是在府里,用不着守那么多的规矩,老太太还说过几日就是重阳呢,让姑娘您带了我们一起去登灵华山呢!”

    两个丫鬟眼里都亮晶晶的,显然对这登山之行很是期待。

    徐玉见看了忍不住笑着摇头。

    待徐玉见梳洗完毕,就有人将早膳送进了屋。

    送早膳进来的是张管事夫妇的小女儿小雀。

    小雀比徐玉见还小一岁,今年十五,一张清秀的脸蛋儿上两团极为讨喜的红晕,眼里亮闪闪的,让人一见就知道这是个活泼的小姑娘。

    小雀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徐玉见,她放下手里的托盘,又是新奇又是胆怯地偷偷打量徐玉见。

    徐玉见看得有些好笑。

    她自然是认得小雀的,别看这丫头现在一副怯生生的模样,一旦熟悉了就是个人来疯的性子。

    徐玉见坐到桌边,“老太太用过早膳了吗?”

    小雀闻言点了点头,“回五姑娘的话,老太太已经用过了,这些是奴婢的娘给五姑娘准备的,一直温在灶上呢。”

    徐玉见于是专心用早膳。

    用完早膳之后,徐玉见就去了老太太那里。

    老太太正坐在院子里躺椅上,由姚嬷嬷陪着说话。

    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清晨的阳光洒在院子里,给院子里镀上一层薄薄的金辉,搬张躺椅坐在院子里,呼吸着新鲜空气,倒也确实悠然。

    徐玉见来到老太太跟前,“祖母。”

    老太太朝徐玉见点了点头。

    离开侯府来到庄子上,老太太亦没有了平时在侯府里的严肃,看着要和蔼了许多,她摆了摆手,“恬姐儿,你也不用在这里陪着我,让小雀带着你到附近去走走吧。”

    老太太倒也能放心。

    这庄子里本都是自己人,周围住着的村民也都是靠着庄子过活的佃户,徐玉见在庄子周围走走绝对不会有什么事。

    徐玉见倒也没有坚持。

    重生以来她还从来没有离开侯府在外面小住过,所以这时倒也颇有些兴致。

    小雀得了这么个给徐玉见带路的差事,面上的雀跃再明显不过,自打出了庄子这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的好不活泼。

    在庄子周边逛了一圈,直到远远的看到相邻的另一庄子了,徐玉见这才准备往回走。

    京城周边的庄子多是京城权贵的私产,不过徐玉见前面这几世却还从来没有见过隔壁这个庄子的主家,也不知道是哪家的。

    才往回走了几步,就见着一列马车停在了隔壁庄子外面,然后下来不少家丁模样的人从马车上往庄子里搬东西。

    倒是颇为热闹。

    徐玉见看了那庄子一眼,随口问道:“那是怎么回事?”

    她本是随口问问,也没有想过能从小雀这里得到答案,但意外的是,小雀对这个庄子的事倒还真的知道一些。

    “回五姑娘,”小雀道,“那个庄子以前听说是京城哪位贵人家的,不过主家从来也没来庄子上住过,昨儿奴婢还听虎子说这庄子易主了,没想到这就有人往庄子里搬东西了。”

    徐玉见点头。

    大概,那买了庄子的人,也是要到庄子上来小住吧。

    也没有再多问,徐玉见就领着锦年锦华和小雀自回了庄子上。

    她本以为,隔壁庄子易主的事与她也不会扯上什么关系的,但没想到,竟然很快就又听到了关于那庄子的消息。

    第二天徐玉见早早的起身了。

    虽然老太太并不要求她如在府里一样晨起请安,但徐玉见既是做孙女的,总得尽到自己的本分。

    这次会到庄子上来小住,本也是因为她的事,又只有她陪着老太太过来,她不时常陪着老太太,难不成还真的让老太太只能由姚嬷嬷陪着说话吗?

    才与老太太一起用了早膳,徐玉见正要扶了老太太一起到庄子周围走走以消食,珊瑚就前来禀报,张管事来了。

    老太太和徐玉见都有些惊讶。

    张管事是个本分知趣的,老太太和徐玉见都是女眷,是以他除了第一天迎接时露了面,平时都是让姚嬷嬷在老太太和徐玉见这里服侍着,现在突然求见,想当然也是有什么事。

    老太太让珊瑚将张管事领了进来。

    “老太太,五姑娘,”张管事行礼之后,也不待老太太问,就将来意说了出来,“隔壁的庄子易了主,那新主人今儿一早就搬进了庄子里,看情况也是要住上一段时间,听闻老太太和五姑娘也在庄子上,特意遣了人知会一声,道是午膳后要过来拜访老太太。”

    老太太昨儿就已经听说过隔壁庄子易主的事,所以这时听到那庄子的新主人要来拜访,倒也并不如何奇怪。

    这附近的庄子大多都是被京中的权贵买下来的,同在一个京城,各府就算没有太大的交情,但总也是认识的,这样互相拜访一下再寻常不过了。

    点了点头,老太太问起另外一个问题,“可知道那庄子是被哪家买去了?”

    “回老太太的话,传话过来的人是个小厮,倒没透露是哪家的,只道他家主人姓沈。”张管事道。

    张管事是姜氏的陪房,亦是从东宁伯府里出来的,对京城的情况倒也颇有几分了解。

    姓沈。

    听到这个姓氏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成国公府。

第175章

    京城姓沈的,名气与地位最高的,也就是成国公府了。

    再加上那庄子的新主人这才一安顿下来,就要来拜访老太太,那还真有可能是成国公府的女眷。

    毕竟,若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又如何可能前来拜访?

    老太太和徐玉见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氏。

    可不是王氏还没死心,就连徐玉见跟着老太太来到了庄子上,她都还要非死缠着不放?

    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王氏可是成国公夫人,掌管着一府上下,再加上成国公府现在还正是离不得人的时候,王氏又怎么可能抛下成国公府跑到庄子上来堵人?

    也许,只是她们猜错了。

    老太太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知道了,然后就让张管事下去了。

    到底是谁,等到午膳后亲眼见了也就知道了。

    老太太是有午膳之后午休的习惯的,就算到了庄子上亦是如此。

    那隔壁庄子的新主人对这一点似乎也是打听清楚了的,几乎是徐玉见和老太太用完午膳之后才擦了手脸,姚嬷嬷就进来回话,道是隔壁庄子的新主人上门拜访。

    “老太太,五姑娘,那是位年轻公子。”姚嬷嬷道。

    姓沈的年轻公子?

    徐玉见不知道为何一瞬间就想到了沈熙。

    不过,这个念头只这么一闪,就被徐玉见否定了。

    她觉得,应该不会有这么巧。

    老太太也有些惊讶,她还以为会是京里哪家的女眷,却不想竟是个年轻公子。

    随即就点了头让姚嬷嬷将人领进来。

    等到姚嬷嬷引着那位新邻居进来,徐玉见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想抚额。

    跟在姚嬷嬷后面走进来的少年身材修长,面如冠玉,穿了一身白色的儒衫,腰间佩了一块玉,看着格外的文雅。

    不是沈熙又是谁?

    她还以为是她想多了,但没想到还真就是沈熙。

    老太太也没想到,微怔了一瞬,才笑道:“老身还以为是京城哪家的女眷来了,却不想是端郡王。”

    沈熙面上带着极为谦逊的笑,朝着老太太一揖,“沈熙见过老太太,这段日子京城里嘈杂得紧,晚辈于是才想着出门小住个几日,没想到倒是与老太太和五姑娘成了邻居,这可真是缘……巧了。”

    他本要说“缘分”二字的,话都说了一半了才陡然想起这是在与老太太说话,只能极为生硬的改了口。

    老太太闻言却是看了徐玉见一眼。

    见徐玉见只是立于自己身侧低头不语,老太太便又重新看向沈熙,“端郡王客气了,既然能成为邻居,相互走动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不过……

    老太太相信,沈熙名下的庄子不在少数,偏还要临时买个庄子来小住,这目的性,倒也太强了些,叫老太太想装作没看出来都有些难。

    沈熙被老太太这样看了一眼,偏还就能保持住面上的坦然,就好像真的只是凑巧才住到了隔壁庄子一般。

    只能说,他的脸皮比起五年前也要厚了不少。

    老太太纵是看出来了,却也没有点出来。

    到了她这个年纪,很多事一眼也就能看出来了,沈熙对徐玉见的心思自然也是如此。

    论起来,这五年来安阳郡主对徐玉见那般亲近,老太太从前也是动过让徐玉见嫁给沈熙的主意的,不过这五年间安阳郡主对此事又一直都没有表态,老太太慢慢的倒也歇了这个心思。

    现在倒是沈熙自己想尽了法子要往徐玉见跟前凑了。

    不过……

    这可还不够。

    老太太想。

    但她倒是不介意暂且给沈熙一个机会,以沈熙才回了京就闹得满城风雨的情形来看,他只怕也不会是个能任成国公府的人摆布的人,若他真的有意,从庄子上回去之后总会有所表示。

    若他无意,那老太太也能让姜氏认真考虑徐玉见的婚事了。

    老太太寒暄了一会儿之后,却是与沈熙拉起了家常。

    “……老身还记得郡王爷离京之前才这么高,”老太太比出一个让沈熙嘴角抽了抽的高度,“没想到这才五年就大变样了,说起来还是像郡主那样养个儿子放在身边好,就像是老身这个小孙女,现在倒是能在老身身边陪着,但用不了多久嫁了人,就算同在京城,只怕一年到头也难得见上几面……”

    沈熙听得心里一动。

    老太太只略提了这么一句,便也就将话头转移到了另外的事上。

    好一会儿之后,有午休习惯的老太太面上便现出些乏色来。

    徐玉见原本一直安静听着老太太说话的,见状连忙道:“祖母,已经到了您午睡的时辰了。”

    说完还看了沈熙一眼。

    这明显是在下逐客令了。

    但沈熙被徐玉见这么一赶,不知道为什么,不仅没有着恼,反而还只觉得有趣,总觉得有些像他养的那只兔子,有时候被他逗恼了,总也会拿了一双红通通的眼睛瞪着他。

    虽然徐玉见的眼睛不红,但沈熙就是将两者联系了起来。

    他忍着笑,站起身朝着老太太行了个礼,“既然老太太要休息了,那晚辈也不便多作打扰,这就告辞了。”

    嘴里说着告辞,但又不往外走,只站在原地,倒似在等着什么一样。

    老太太看着这耍着心眼儿的少年,眼里也有笑意闪过,然后就朝徐玉见挥了挥手,“恬姐儿,你也不用守在我这里了,就代祖母送送郡王爷吧。”

    听到这里,沈熙才转身往外走。

    徐玉见有些无奈。

    但老太太既然已经发了话,沈熙也已经往外走了,她也只能跟上去。

    两人也没有要其他丫鬟跟着,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到了庄子门口。

    徐玉见站在门内,看着已经一步踏在了门外的沈熙,“郡王爷走好。”

    沈熙往左右看了看。

    这时正是午后,附近的村民们都回屋吃饭去了,是以周围都见不着一个人。

    早在见到徐玉见的时候,沈熙就觉得手有些痒痒的,这时周围又没人,一时间就恶向胆边生,抬手就要往徐玉见的手臂上拉去。

    徐玉见见机得快,朝着后面退了一步,正好躲过沈熙的这一拉。

    她挑了挑唇看了沈熙一眼。

    上次猝不及防之下让他得了手,这次难不成还能如此?

第176章

    沈熙倒是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图,收回手,他很有些遗憾的样子。

    “那……”没有再试图去抓徐玉见,沈熙朝着徐玉见笑了笑,“从今天起我们就是邻居了,还要请五姑娘多多指教了……”

    说着话,沈熙还眨了眨眼。

    他容貌本就生得极好,尤其是笑起来时,更是让人看了就觉这人身上有股很是无害的亲和力,那本就极漂亮的容貌便似也在这笑容之中又招人了些。

    纵是徐玉见前面几世也算是见过了各种美男,但这时候猝不及防之下仍怔了一瞬。

    徐玉见有些迟疑。

    如果,她的感觉没有错的话……

    沈熙这是在故意在她面前扮可爱?

    这个猜测有些太惊人,徐玉见都不敢相信。

    沈熙这时却有些郁闷。

    上次是听谁说的来着,端郡王的容貌在整个京城也是一顶一的,他若是愿意对哪个女子笑一笑眨眨眼,指定能让那女子从此对他死心塌地。

    现在他都不惜出卖自己的色相了,怎么一点也没得到他想要的反应?

    觉得自己被人骗了的沈熙,这时简直恨不得将当初说这句话的人抓来狠狠揍一顿。

    好半晌,沈熙才等来了徐玉见的一句话。

    “指教不敢当……”徐玉见原还要说什么的,但在看到沈熙正以了一种被抛弃的小狗一般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跟着就添了一句,“郡王爷慢走。”

    沈熙一窒。

    所以,他这是被徐玉见开口赶人了?

    沈熙最后默默地捂着胸口走了。

    进了这新买来的庄子,沈熙第一时间就叫了元宵过来。

    没有叫汤圆,是因为汤圆实在是蠢得沈熙这个做主子的都有些不忍心的地步了。

    还是元宵好,很多事只要沈熙给个话头儿,他就能领会了沈熙的意思。

    元宵进了屋,先是行了个礼,“主子,您唤小的来有何吩咐?”

    沈熙想了好一会儿,“元宵,你喜欢看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子吗?”

    一边说着话,沈熙还若有所指地看了元宵一眼。

    元宵先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了沈熙先前可是往隔壁的庄子走过一遭的,立即就会意过来,义无反顾地点了点头,“回主子,小的还真就有这么个爱好!”

    沈熙很是满意地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回头就多买些回来,就当是主子赏你的了!”

    每次与徐玉见碰面说不了几句话就冷场,沈熙可是极为郁闷的,那些什么话本子里的落魄才子三言两语就能惹得闺中小姐为其牵肠挂肚的,他要是多看几本,总也能找到法子让徐玉见至少不避他如蛇蝎……吧?

    元宵应声退下。

    作为一个时刻准备替主子分忧的小厮,元宵当然是极为称职的。

    从沈熙那里出来,他立即就吩咐了人回京将京城里最受闺中小姐们欢迎的话本子,每样都买上一本回来。

    “速度要快,知道吗?”元宵吩咐道。

    得了元宵吩咐的侍卫先是一脸的惊讶,又颇为怪异地看了元宵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当即就快马加鞭的回京城买话本子了。

    元宵于是抚了抚额头。

    也不知道那侍卫是不是以为他有什么奇怪的癖好。

    不过,一切为了主子,他就算是多背个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元宵这样在心里安慰着自己,才一转身,就看到了汤圆正站在他身后。

    拍了拍元宵的肩膀,汤圆一脸的恍然大悟,“兄弟这么多年,我可从来都不知道,元宵你竟然还有这样的爱好……”

    元宵嘴角抽了抽。

    汤圆只以为元宵这是在不好意思,于是又语重心长地道:“你放心吧,每个人不都得有点爱好什么的?就算你的爱好特别了一点,但我绝对不会告诉主子的。”

    元宵这次额角的青筋都忍不住跳了跳。

    所以说,在主子跟前,他的聪明全是靠的汤圆的衬托吧?

    沈熙手下的人办事效率倒是极快的。

    那名得了元宵吩咐的侍卫,就算是不知道为什么元宵要让他买这些话本子做什么,却也将元宵的吩咐执行得很彻底。

    不仅一路疾驰回了京城,还将各大书斋里与此有关的话本子每样都打包了一本,等到他用了最快的速度赶回来时,太阳都还没有下山。

    这些新鲜出炉的话本子,跟着就被元宵送到了沈熙那里。

    至于,沈熙能从这些话本子里学到什么……

    那,大概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

    徐玉见目送沈熙走远之后,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现在回想起来,老太太先前与沈熙说的那些话,好像格外的意味深长,似乎……

    是在暗示着什么?

    还有这吩咐了她送沈熙出来的举动。

    徐玉见又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不用怎么想,就大概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

    她有些哭笑不得。

    自打重生开始,她就有想了法子让老太太和姜氏徐勋打消要将她嫁出去的念头,不过这都好几年了,大概是她表达得太过隐晦了,一直都没能有什么效果。

    老太太因为她的亲事只怕也是废了些神的。

    不过……

    老太太却是想将她和沈熙凑作堆。

    徐玉见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她前面几世已经成了七次亲了,对此自然也不会像是普通的闺阁小姐一样觉得羞不可言,她也曾想过,若是到底不能打消了老太太和父亲母亲的念头,这一世的她将会嫁给谁。

    但,无论如何,她也没想过那个人会是沈熙啊。

    也许,是因为前面七世里,徐玉见所知的世界里,都没有沈熙这样一个人?

    只是,老太太怎的倒是觉得有将她嫁给沈熙的可能?

    徐玉见只觉得这是老太太想多了。

    只是……

    她又想起了沈熙这几次来在她跟前时的表现。

    如果上次在东宁伯府里,她的感觉是真的,沈熙其实并不似在她面前这样,是个亲各甚至是有些无赖的人,那么,他对她,是不是真的就有些不同?

    想到最后,徐玉见只觉心里就像是一团乱麻一般,怎么理也理不清楚。

第177章

    既然理不清楚,那徐玉见干脆也就不再多想。

    若真的不能打消老太太和父亲母亲让她出嫁的念头,那就算不是沈熙,她也同样是要嫁给另外一个人,然后再重复这样的人生的。

    真要是再重生一次,她会不会仍选了出云轩那条路走,会不会赶在了沈熙出事之前将他救下呢?

    徐玉见觉得,定是会的吧。

    虽然沈熙有时候表现得有些怪怪的,但无论如何,徐玉见其实对于有这么一个人的出现也是并不讨厌的,若真的由着他再如前面几世那样,在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就早早夭折,徐玉见心里也是不忍的。

    想着方才沈熙看向自己时,那怎么都让人觉得有些可怜巴巴的眼神,徐玉见又忍不住笑了笑。

    自打沈熙这次上门拜访之后,接下来的几日,隔壁庄子上就老是遣了人往老太太和徐玉见这里送东西。

    今天是觉得庄子上的厨娘做的菜味道不错,所以特意送上一道过来让老太太和徐玉见尝尝,明天是用新鲜的菊花做的糕点极为美味,亦让人送了一盘过来……

    等等。

    老太太每次也不管沈熙送什么过来,都笑眯眯的让人接了,然后总会放到离着徐玉见最近的地方。

    几次下来,徐玉见便也确认了,这不可能是巧合。

    她有些哭笑不得。

    老太太,这是多希望她赶紧嫁出去啊?

    “祖母……”

    徐玉见低头看着面前这盘闻着就知道味道应该不错的鱼。

    这鱼据说是沈熙自己钓的,还据说是坐了大半天也只钓了这么一条。

    嗯,送鱼过来的那个沈熙身边的小厮,如果徐玉见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元宵的,还特意强调了好几次沈熙只钓了一条这个事实。

    元宵将菜送到之后就离开了,只剩下老太太和徐玉见。

    她们原也正要用午膳的,若不是被元宵耽误了,只怕现在都已经用完午膳了。

    “祖母,”徐玉见有些无奈,“端郡王只钓了这么一条鱼,咱们要是就这样用了,有些不妥吧?”

    老太太乐呵呵的夹了一筷鱼腹,“有什么不妥的?就算是从你二姑母那里论,祖母也能算是端郡王的长辈吧,不过一条鱼而已,难不成还有什么受不得的?”

    屋里只有老太太和徐玉见两个人,倒也没有留侍候的人。

    沈熙闻言便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她不相信老太太没看出什么,但偏偏老太太却一副什么都不知情的人,沈熙送了东西来,她也就乐呵呵的受了。

    老太太将鱼肉放进嘴里,还点了点头:“端郡王带来的厨子手艺倒也确实好,这鱼做得不错,恬姐儿,你也多用一些,毕竟,祖母能吃到这鱼,还是沾了你的光。”

    徐玉见于是无奈地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放下筷子,“恬姐儿,你是讨厌端郡王?”

    这是要打算与徐玉见好好聊一聊了。

    被老太太这样一问,徐玉见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摇了头。

    她自然是不讨厌沈熙的,若她真的讨厌,那她前面几次也不会与沈熙走得那样近了。

    老太太闻言面上便也多了些笑意,“既然你不讨厌他,看端郡王的意思,也明显是想尽了法子往你跟前凑,论起出身,咱们侯府虽然比不上成国公府,但勉强也能算得上门当户对……”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徐玉见一怔。

    倒不是因为老太太流露出来的意思。

    这几日,她早就看出了老太太的意思,让她怔住的,却是老太太所说的,沈熙想尽了法子往她跟前凑。

    前面几次与沈熙见面时,徐玉见其实也感觉到了,沈熙待她似乎有一股子格外的热忱,但徐玉见也从来都没有多想,只以为这是因为她当初救了沈熙两次,所以沈熙才会待她亲近了些。

    却是没与别的联系起来。

    但如今被老太太点出来,徐玉见却也不能再用那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了。

    若沈熙只是感激她,那之前夜里的不请自来,东宁伯府的巧遇,他的那声“为了见你”,还有这次,她与老太太前脚到了庄子上,沈熙后脚就买下了隔壁的庄子住了下来……

    这些,用感激,似乎也真的说不过去。

    徐玉见其实也是能察觉到其中的不同的,她只是让自己不要往那方面去想而已。

    这时认明了这一点,徐玉见很是有些不知所措。

    她虽然已经成了七次亲,但这七次,她都是真正的听从父母之命,父亲母亲替她定下了婚事,她也就安心备嫁,等到了婚期再嫁过去。

    前面七个“夫君”,就算是孙霖宇与她在同一个屋檐之下住了几年,也没有如沈熙这样,一有机会就往她身边凑,甚至还一点也不顾忌老太太。

    徐玉见,她其实一点也不习惯被异性如此接近的。

    老太太见状便轻轻拍了拍徐玉见的手。

    这些日子老太太对沈熙那里送来的东西几乎就是来者不拒的,但这并不代表老太太就恨不得将徐玉见推到沈熙那里去。

    武定侯府的门第也不低,就算没有沈熙,徐玉见今后也不可能低嫁了去。

    老太太只是觉得,若是徐玉见能嫁给沈熙,真的会是一桩好婚事。

    有了五年前徐玉见对沈熙的救命之恩,以及这五年来安阳郡主将徐玉见当作是自己的女儿一样的疼爱,若徐玉见嫁给沈熙,将来首先就不会有寻常女子最担忧的婆媳矛盾。

    而以沈熙现在这热乎劲儿,待徐玉见想来也会是极好的。

    再则……

    老太太虽然不知道沈熙与成国公府之间到底存了怎样的分歧,但沈熙既然在回京之后,宁愿顶着成国公府那“不孝”的压力,也不踏进成国公府一步,很有可能,沈熙以后就会住在端郡王府。

    这样一来,徐玉见若是嫁给沈熙,将来两人住在端郡王府,不仅不用担心受到来自婆婆的责难,而且还能顺势远离成国公府的那滩浑水。

    不管怎么看,这婚事若能,都绝对不会是一件坏事。

第178章

    老太太倒没存了拿徐玉见去攀附权贵的心思。

    她看得很清楚,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