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某以为,皇上当清理吏治,严明法纪,正廉政之风……”这个人的话,又获得了一阵的好评。

“万某以为,当奏请皇上遴选大将,招募士卒,严加训练,一举荡平边寇,万某愿意手提三尺青峰剑,……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这个万户侯的话刚说完,就获得一轮白眼,文人什么时候沦落到去干大将这种下贱活了?要说干干督师,那还行。

第137章 情

茶楼上。

杨改革以可以给皇帝递条呈,递奏疏为诱饵,引诱这些准进士们,纷纷掏出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对朝政的看法,如何增加赋税,如何赈灾,如何平定边患说出来。

等到哪位万户侯说的时候,却被众人嗤之以鼻。

徐一范早就对万户侯不耐烦了,耻笑道:“万兄,想当个将军?当个大将?呵呵,这武人比一条狗好不了多少,万兄又何必如此自甘下贱,自甘堕落,做那狗一般的存在呢?平白坠了我们文人的脸,大家说是不是啊?哈哈哈……”

说完,这个徐一范大笑起来,狠狠的嘲笑万户侯。其他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眼神里,多半也是不屑,讥讽,嘲笑的意味。

本来豪情满满的万户侯被众人这一嘲笑,弄得耳红脖子粗,本想争辩几句,奈何羞晕了头,张了张口,最后还是没作声,带着一丝的委屈,坐倒在椅子上,猛喝几口闷茶,心中不甘。

说实话,杨改革也是十分的诧异!只听说过这明末,武人的地位低,文人十分看不起武人,却没想到,武人在文人的眼里,居然是如此的不堪,居然可以和狗相提并论。这个远远超出了杨改革对明末的认识。这保家卫国,不靠武人,难道靠文人耍笔杆子吗?

“万兄,不必如此懊恼,如果你有兴趣转入武职,我倒是可以给你引荐一番,可助你实现手提三尺青峰剑,效命疆场的愿望,当然,前提是你能吃得了苦。万兄乃进士出身,其不高,这将来当个大将,也不是不可能的,万兄可听说过孙少保?这位就是从进士转入武职的啊!现在据说,在为陛下训练新军,被圣上依为臂膀。”

众人见杨改革居然正儿八经的对万户侯说可以把万户侯介绍给皇帝,私下里,又议论纷纷起来,又听见杨改革说进士转入武职的孙承宗,于是,又收起刚才的鄙视和蔑视,议论起这进士转武职的好处来。

“多谢百度兄,如此就谢过了!我万某既然姓万,又取了一个万户侯的名字,想我爹娘,也是希望我将来,功成名就,扬名天下,能封侯万户的,能得百度兄的推荐,万某不甚感激,在这里先谢过了!”万户侯很正经的给杨改革行了另一个大礼。接近九十度的鞠躬。

“哗!”

一群人又眼热起来,这可是捷足先登啊!想必,这万户侯,得了杨百度的推荐,会被皇上另眼相看啊!这进士的排名,肯定会上前去,不过,这必定会去做武人啊!又议论纷纷,讨论着要不要走这条路子。

杨改革等了半天,热烈议论的人有,却再没人愿意去转入武职,明朝武人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即使有“贵人”牵线搭桥,愿意尝试的人,也没几个,都是用眼热的目光盯着万户侯,却不愿意干武人的差事。

杨改革见即使经过自己的“强推”,效果依然不行,还是没人愿意去当武人,心道:唉!看来,提高武人的地位,已经相当的急迫了,也难怪这明末老是打败仗。武人老被“漂没”银子就不说了,就连当大将都被人瞧不起(说杀就杀了),更别说普通的低级武官,更低级的士卒,这地位,真的不知道低到那里去了。恐怕比那茅厕里的垫脚石,好不到那里去啊!杨改革心里也挺悲凉的!如此的歧视武人,鄙视武人,盘剥武人,又要求武人拼死保卫自己的财产,这……唉~,杨改革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来思考这种事情。

被这事一闹,本来还有“兴趣”的杨改革,顿时就没了兴趣,扫兴。匆匆记录了几个发言,就借口走了,虽然众人极力挽留,但是杨改革觉得没意思,头也不回的走了,众人还想再留,却被杨改革的众“家丁”拦住,众人才发现,这杨百度的家丁,个个身强力壮,有人还想用自己士子,准进士的身份显摆一下,却被身边的人死死拉住。这阵势,那里像是个普通“权贵”之家的子弟啊!个个为自己的命运,忐忑不安。

……

武人的地位如此之低,远超杨改革的预料,杨改革本以为,这武人拼命,用命换众人的安全,地位不说有多高,至少也不该受到歧视,不该被如此的鄙视,吃饭的钱还是该有。现在看来,自己是错了,自己每天坐在皇宫里,对大明朝实际的情况,了解的还不够啊!自己的理解中的大明,和实际情况还是很脱节啊!

杨改革郁闷,这军队,武人的地位,亟待提高,特别是自己的新军,那地位,更应该提高,否则,这不要说推平野猪皮了,将来对上野猪皮,不主动撤退,就要谢天谢地了!

这明朝的士大夫,统治阶级可没他们当然人看,他们又怎么可能拿自己的命保护那些文人士大夫?保护那文人官老爷?谁愿意当一条狗?还是一条不受人待见的狗?拿自己的“狗命”去贴那些官老爷的冷屁股吗?

杨改革又上街了,这次,更加郁闷,心中更是不快。

三转两转,到了琉璃厂。杨改革站在街头,望着街口,想了一阵,道:“走,去琉璃斋。”说完,杨改革领头,“一群”人开向了琉璃斋。

沈福元远远的就看见皇帝了,一溜小跑,过来给皇上请安见礼:“小的沈福元叩见公子。”

“起来吧,沈福元,最近如何了?”

“回公子的话,可喜可贺啊!据孙大有说,终于弄出了玻璃了,这两日,就准备给公子报喜去呢。没想到公子亲自到了。”沈福元一脸“幸福”的给杨改革报告。

“哦,玻璃弄出来了?……”刚刚一直挺郁闷的心情,终于被这个好消息一扫而空了。玻璃,可是穿越的利器,赚钱的金盆啊!(当然,西方秘密造玻璃多年了,用玻璃造镜子多年了。)

有了玻璃,这可以做镜子赚钱,军事上,可以做望远镜,天文学上,可以制作出天文望远镜,甚至化学上,可以制作化学容器,这可是世界发展的一大推动因素啊!

琉璃斋。

“小女子见过公子。”孙丽娘给杨改革行了个礼。

“丽娘,听说这玻璃了制作成功了?快给……我看看。”朕字说惯了,差点吐口而出一个“朕”字来。

“公子请跟小女子来。”说完,孙丽娘将杨改革引到内室。

呃~!貌似这里是别人的闺房。

带着淡淡的清香,收拾得一尘不染,摆设得清新淡雅,一扇小小的玻璃,镶嵌在一个木框架里,被做成了一个摆设。玻璃上,用丹青,画着一对鸳鸯。

杨改革一进房间,就看见了这个摆设,在这个房间里,那是叫人眼前一亮啊!

杨该给快步走上去,转动着木框架,玻璃上的鸳鸯,随着玻璃滚动。这块玻璃上,没有作画的地方,透明明亮,正是这白玻璃,杨改革异常的兴奋。

“果然是玻璃,没错,是玻璃啊!”杨改革激动起来,这个用沙子换金子的东西,要说做出来了还不高兴,那纯粹是扯蛋。

“公子说得果然不错,这个玻璃,果然是透明,明亮,没想到天下还有有如此神奇之物,还有如此之神奇的技法。”孙丽娘也是有感而发,他们做琉璃的生意多少年,这琉璃,就是有颜色的玻璃,含有大量杂质的玻璃,没想到,自己整天摆弄的玩意,居然还有如此神奇的一面。

“呵呵,好,好!大有已经完全掌握了技术了吗?可大批生产了?”杨改革已经急不可待了,想着什么时候大规模的上玻璃生产线。

孙丽娘丢了杨改革一个白眼,道:“公子就只知道玻璃,却不关心人家……,来了也不问问人家最近过得如何,却只问玻璃,难道小女子还不如一块玻璃?”

杨改革汗颜,这玻璃,在后世,可是有特殊含义的,自己的性取向可是十分正常啊!麻烦你别再玻璃玻璃的了。

“呵呵,丽娘当然比玻璃好,比玻璃重要……”杨改革在心中吐了几口口水:呸呸呸,自己这是怎么了,满嘴的玻璃玻璃的,当初是谁把玻璃引申出特殊含义的?把这个人传送到明朝来,让朕阉了他。

“哼……”孙丽娘又是一记白眼,满脸娇羞。

如此,两个人暧昧了一会。

……

一心办正事的杨改革又才把话题转回正事上来。

“那就是说,如今的玻璃,勉强可以称得上是玻璃了,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玻璃易碎,颜色不够纯净,制作太过于耗时,熟练工匠严重不足?”

“是啊!公子,如今,这勉强可以做出比铜镜稍大一些的玻璃,但是,色泽不是很纯正,都有瑕疵,例如,小女子这里的这块,玻璃上就有一块小瑕疵,是绿色的,小女子觉得扔了实在是可惜,于是,用丹青在上面画了几只鸳鸯,用来掩饰瑕疵……”

这小女子没事扯到鸳鸯上去了,杨改革觉得,这明明是向自己暗示什么啊!貌似,这古代的鸳鸯,就代表那个XX啊!

杨改革的心思乱了,刚刚还在张罗着用玻璃去换蒙古人的羊毛的事,话到嘴边,又忘记了。

见孙丽娘娇羞的站在那块鸳鸯镜的边上,人美得无法说。心里的那点“公事”勉强冒出一点点来:“这个,丽娘啊!我觉得,既然做大块的玻璃还是有难度,那不如做成珍珠状,里面参杂一点颜色也不要紧,用这些玻璃珠子,可以到关外去换蒙古人的羊毛,换门蒙古人的马,牛,羊,这件事,以前跟你说过,要通关的文牒,我会想办法的……”

再看看站在那个鸳鸯镜边上的孙丽娘,杨改革觉得,这人咋就美到这种程度了呢?她这老站在那里,老是提鸳鸯,难道是那个意思?

杨改革心中大动,心旌动摇,糊里糊涂的就说道:“咳……丽娘,今天有点劳累了,想在你这里休息一会,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公子……”孙丽娘的眼睛里快滴出水来了,只是娇羞着支支吾吾。

杨改革精虫上脑,见别人不说话,就当是同意了,更是肆无忌惮的就朝人家的床上走去,掀开被子,就扑倒在床上,自己睡了起来。

嗯,香!真是香!

杨改革见孙丽娘没有反对,更是胆大,又道:“丽娘,可给我揉一揉吗?今天在外面,走累了,腰酸背痛的。”杨改革的心中,一心只有鸳鸯,没了别的,说话也是大胆。

杨改革本以为孙丽娘会生气,或者跑开,却没料到孙丽娘居然走了过来,接着,就是一双温热,轻柔的手,在自己的肩膀上揉捏起来。

杨改革舒服的哼哼起来。待那双手按到腰部的时候,杨改革再也按捺不住,翻身,将这双手的主人抱住,随即滚到床上去了。

一番云雨,两人相拥在一起。

杨改革觉得,从来没这样爽快过。看看怀中的人儿,更是美不胜收。

说了一阵情话。

又才说到正题当中去。

“公子,奴家已是公子的人了,公子现在可以告知身份了吧,要不然,奴家可连门都不认识了。”

“这个……”杨改革想了想,从衣服堆里,摸出一块玉佩,道:“这件东西给你,日后你就是我的人了……”杨改革犹豫着要不要摊牌,把自己的身份说出来,反正这XX也XX了,这人也是自己的人了,该说的,还是要说的。

……

杨改革身份还没表露,话还没说,只见孙丽娘起身,白花花的身子就这样暴露在空气中,勉力下了床,跪倒在地,道:“奴家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改革正目瞪口呆的看着孙丽娘白花花的身子暴露在空气中,大叫可惜,挺孙丽娘说话,才知道,这个女人,早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

看着这个娇弱的,如同美神一般身体暴露在空气中,杨改革一阵心疼,连忙把孙丽娘抱到床上来。搂在怀中,道:“看来你早就知道我是皇帝了?”

“其实,奴家早就怀疑公子的身份了,不过以前不是很肯定,后来得知,这负责玻璃秘密的居然是一位锦衣卫千户大人,试想,这天下,有几个人,能指挥得动锦衣卫千户心甘情愿的给别人做保镖?再者,丽娘乃皇城脚下的人,多少听闻过陛下的一些事,知道陛下乃少年天子,再者,从陛下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自然有一番与常人不同之处,所以,几经推敲,丽娘自然就可以肯定公子的身份啦……”说完,这孙丽娘更是一脸幸福的躺在杨改革的怀里。

唉~!杨改革心中大叫失败,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啊!这貌似,不知道是谁说的,政治家都是天生的演员啊!自己貌似功力不够啊!

……

杨改革也不打算追究自己是怎么暴露身份的,自己来这里还有很重要的玻璃,还有更重要的银子,还有羊毛计划。

清爽过后,思路灵活了许多,原本许多不通顺,很毛躁的思路,现在似乎也变得轻快,明朗起来。

杨改革抱着怀中人,和怀中人商量起这玻璃的事来。

“丽娘,这玻璃,可先如我说的那样,做成圆珠,珍珠状,据说,北方蒙古人那边,十分喜欢珍珠,这珍珠和玻璃有几分相似,可用玻璃代替珍珠,这真的珍珠生长艰难,个头又不大,这玻璃,可想造多大造多大,所以,用玻璃珠换蒙古人的东西,那是轻而易举的。”杨改革很期盼,这用沙子换羊毛,换羊,换马,换牛,换肉的情景,幻想着用科技虐待蒙昧落后的蒙古人。

“皇上,这个计策确实不错,想那些蒙古人没见过世面,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自然会傻傻的拿羊毛,牛马来换玻璃的,到时候,一斗玻璃,就可以换一草原的牛马啊!当真是聚宝盆,挖金山啊!”孙丽娘说起这钱财之事,也是两眼冒星星。

“丽娘,不要叫我皇上,还是叫我公子吧……呃~!也不是……唉~!如果你愿意进宫,朕可以安排,一个妃子的位子,还是有的。”杨改革以前就听孙丽娘说过,不要进杨家的门的,只需要帮助她完成她的愿望,货殖天下就够了。但是现在,破了别人的身子也不得不再问一次,如果她愿意,这还是可以进宫的,不过进宫了,就要守宫中的规矩,想出来做生意,那是不可能了,杨改革只好再次征求孙丽娘的意见。

……

孙丽娘沉默了半天,才下了决心,道:“公子,丽娘还是那句老话,丽娘不愿进深宫大院,只愿货殖天下,愿公子成全。”

孙丽娘还是选择了不进宫,做生意,杨改革叹了口气,道:“如此,也好,那就委屈丽娘了,日后,朕会赐给你一些凭证的,不会让你白跟这朕的,也会派人,严加保护你的,你要做生意,朕也支持,不过,话可说在前面,做生意的钱,朕可是随时会抽走的,这个想必你也知道了。”

“多谢公子成全,这个,丽娘自然知道,陕西十数年的大旱,现在天下谁人不知?丽娘也懂公子的意思,能为天下黎民做一点事,为公子出一分力,丽娘是心甘情愿。”

杨改革说随时会抽走银子,说的就是会拿去赈灾,拿去发军饷,孙丽娘自然知道皇帝说什么,自然选择了支持。

沉默了一阵,杨改革又道:“既然你不愿意进宫,朕也不会亏待你的,这妃子的行头,朕会留给你的,文牒,金牌玉册之类,朕也会派人送来的,百年之后,也可入皇陵。”

杨改革不愿意亏待这个女人,也尊重这个女人的选择,尊重这个女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如果明朝以前没有那个人去做,没有那个皇帝去做,那么,就从自己这里开始吧。

面对十几年汹涌而来的“崇祯朝”,杨改革无所畏惧。

第138章 烫样

回紫禁城。

王承恩见皇帝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也只能是摇摇头,暗自安排人记录下今天的事,如果日后有必要,也得做些安排,比如,这皇长子出生在宫外……

杨改革今天觉得爽呆了,身体上爽快不说,这精神上,更是爽歪歪。

杨改革出权利,出保护伞,这孙丽娘负责具体的实际经营,“夫妻”双双去把蒙古人的钱来骗,说到兴头上,杨改革不顾别人“反抗”,硬是来个梅开二度。

……

第二天上午。

杨改革准备去新军训练场看看,这海军那边招收到了足够的人,杨改革准备进行“军训”,先进行步兵训练,等有船了之后,再上船进行水上训练,争取早日打造出海军来。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到新军那边去看了,自己最近发脾气,挺低沉,颓废的,居然连枪杆子都不要了。想想,自己实在是混帐,这两天,处理了朝政上的事,准备去看看新军。这和新军的感情,是如论如何,也不能生疏了的。这日后锦衣卫砍不动的时候,就该这些人上去砍了。

王承恩进来,道:“启禀陛下,郑怀忠求见。”

郑怀忠?这个,难道是造船的人找着了?记得自己是让他找造船的人的啊:“传。”杨改革决定见见,如果如此,这可是个好消息啊!

“奴婢郑怀忠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怀忠很恭敬的给皇帝磕头。

“郑怀忠,看你的样子,精神挺好的嘛。”杨改革看这郑怀忠的精神头,实在是好得很,好像吃了返老还童的药一样,满脸春风,整个人年轻二十岁。

“奴婢谢皇上夸奖,奴婢那是高兴的,能为陛下办事,就是奴婢的荣幸,当然得高高兴兴的去办啦。”郑怀忠那股子干劲,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

“呵呵……,今天来可是有什么事找朕?难道你找到造船的人了?”

“回禀陛下,不是造船,乃造房子的事,奴婢听负责营造的人说,图样和烫样都已经准备妥当,请皇上过目。”郑怀忠满怀欣喜的给皇帝报喜。

造房子的图样和烫样?那是什么?杨改革纳闷?造房子?哦,想起来了,不就是那个帝国大剧院的事吗?

“嗯,如此甚好,那就传吧。”尽管这事不算很重要,但是既然别人已经准备好了,那就见一见吧,不要打击别人的积极性。

……

一群绿袍小官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东暖阁。

“吾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几个绿袍小官给杨改革行礼了。

“嗯,起来吧,听说,你们那个什么设计的图纸已经弄好了,是吗?”杨改革准备看看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围屋。

“谢陛下!微臣的图样,烫样俱已准备妥当,就等皇上过目,钦定了。”一个带头的回了话,几个人才颤颤兢兢的起来。

图样,这个,杨改革理解,那烫样是个嘛东西啊?麻辣烫一样的东西?

“这烫样是个什么?朕怎么没听过啊!”杨改革觉得,自己对古代的知识,还是了解的不够,很多在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在古代,名字是对不上的,叫法,不一样的。

“回禀皇上,烫样乃缩小了的实物,缩小了的所造之建筑,为了供皇上御览,特地制造出来的。”领头的那个小官,连忙给皇帝解释什么叫烫样。

嗯~缩小的实物,缩小的建筑?这不就是模型吗?建筑模型?这个……杨改革觉得,这古代的人也不傻啊!知道造东西前先给自己弄个模型,看自己喜欢不喜欢。

“哦,是这样吗?那还不快给朕拿来瞧瞧?”杨改革以前也爱好过一段时间的模型,不过,爱好的那是机器人模型,比如变形高达,变形机器人这种朔料制品的模型,每天拿这些朔料的机器人,给这些机器人配音,进行各种战斗,呃~!就是快乐的中小学生生涯!现在在明朝,也遇到一群玩模型的人,杨改革觉得,可以做一些机器人的模型或者飞机坦克,战舰的模型玩玩,这个在后世,可是没有机做的。现在在明朝当了皇帝,这全国的资源供自己利用,自己完全可以奢侈一把,用皇帝的权利来过一把拥有各种模型的瘾。

那个领头的绿袍小官,连忙奏到:“启禀陛下,物件皆在殿外放着,还请陛下准许……”这官小了,拿个东西给皇帝,也不是那样容易的,很显然,他们的东西,就被要求放在殿外。要是皇帝不喜欢,也就别拿出来惹皇帝不高兴了。

“快去。”杨改革只得催促。

王承恩连忙答应,指挥着小太监去殿外搬东西。

不一会,一个用黄布盖着的盘子就托了进来。杨改革看着,纳闷,这个是啥?模型?用个盘子托着,用块布盖着,貌似没有什么东西的模型是这样扁扁的吧,难道明朝人已经学会了“变形”?呆会那个布盖着的东西经过几次变形,就成了一个魁梧变形金刚?

只见那个小官道:“陛下,图样和烫样都到了,还请陛下过目。”说着,揭开了黄布,里面一个扁平的,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东东,那个小官过去,拿起,三折两折,一个有脚盆大小的“建筑模型”就展现在了杨改革的面前。

这个东西,和杨改革印象当中的围屋,丝毫不差。青瓦,黄土墙,红色木头做的椽搁支撑。三层窗户,内部三面是环圆,一面是舞台,这个,正是杨改革心目中的大剧院形象。

“好好好!不错。”看着如此精致的模型,杨改革不得不佩服,这古代人的智慧,真是高超。

杨改革走到模型的边上,发现,这模型,做得和实物几乎一模一样,十分好奇,问道:“此物制作得如此翔实,难道是以真实比例做的?”

“回禀陛下,此物乃烫样,可看成是实物的缩小,上面标注了建造的尺寸,揭去上面的房顶,还可以看到此物的内部构造,实际建造的时候,只需要拿出此物,给建筑的工匠们看,他们就知道如何建造了,会建造的和此物一模一样,不会有分毫差别。”这个小官费劲了脑汁,给皇帝讲解这什么叫烫样。边说,还边揭去这盖在上面的那个“屋顶”,给皇帝展示内部的结构。

我擦~!杨改革心中大叫厉害,这个可是完全逼真的建筑模型啊!可以根据尺寸建造实物的建筑模型啊!这个东西在二十一世纪,貌似,也就在电脑里面,用3D才能有这种效果吧。杨改革震惊了,连忙从那小官揭开的盖子里,望进去,这里面的柱子,椽子,甚至连精美的装饰,都一一展现在自己的眼前,杨改革可彻底的为这种立体的建筑模型给惊呆了。这是他M的古代吗?

“咳咳~,这个,如果是实际建造,该如何使用这些‘烫样’呢?”杨改革对这古代的建筑技术,相当好奇。

“回禀陛下,皇家营造,向来是先出图样,然后出烫样,然后写营造尺寸,如此三样都经过皇上过目,钦定,才拿去造的,造之时,只要拿烫样给工匠看,工匠自然明白这其中的构造,配合这营造尺寸和图样,各人各自管理各自的一块,很快整个建筑就会营造完毕了。”这个小官,给皇帝讲解这皇家如何的造东西,如何的使用烫样。

我擦!如此牛B,杨改革也彻底被这古代的建筑手段给惊到了。杨改革一直以为,这古代的建筑,从来都是某个工匠自行在脑中苦思冥想,然后根据经验,想当然那样造出来的,根本没有什么“科学”的建造方式,没有“科学”的管理方式,没有“科学”的经验积累。却没想到,这古人,不是傻子,显然比自己想象中的聪明的多,别人不光有设计图纸,还有具体的参数,更牛掰的还有“三维模型”。

古代的识字率不高,要让所有的工匠看懂和明白这建筑公式和建筑原理,甚至什么什么“标准”,显然比较困难,甚至还会出现那种理解不同,而导致的数据不同,样式不同,做法,用料不用,如果是这样,肯定会把建筑建得一团糟,成天扯不清的皮,到时候,等待他们的就是皇帝的刀子。

所以,古代人也不傻,直接就上了这种“三维模型”,你再没文化,再语言不通,再理解不同,看了这“三维效果图”,估计只要不是傻子,也该明白怎么造了。再用这示意图和数据一对比,根本不用解释太多,很自然的都明白该如何造,该如何选材,该用什么料,该造成什么样式,所以,才可以几百人,几千人同时开工,各自管各自的,才不会出现冲突。

杨改革现在,已经对这模型深深的吸引住了,也为古代的建筑方式吸引住了,也为这古代的聪明才智吸引住了。唉!谁说古代人傻的?谁说古代人落后的?古代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就在使用“三维模型”造房子了,谁再说古代人傻我就跟谁急。

古代人,已经给杨改革太多的惊奇,对古人的态度,杨改革已经大改。

不过,这东西,如此的高超,为何在官府的记载中,貌似不怎么提到啊!杨改革觉得,这史书,也有点扯蛋了。

“这位卿家,你们建造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比例,实际建造的吗?”杨改革看着这建筑模型,问道。

“回禀陛下,是的,营造之时,必定会按照这个尺寸,实际建造,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分。”这个小官,十分自信的给皇帝讲解着。

杨改革点点头,拿起旁边放着的“设计图”,里面貌似用的是铅笔或者硬笔画的线条。很精细,很精美,也很干净。杨改革大冏,杨改革始终认为,这古代,只有一种笔,那就是毛笔,写字,画画,都要用毛笔,地图,包括军事地图,都常常用毛笔画的,看上去歪歪扭扭,很丑,甚至这种工程设计图,都要用到毛笔,所以,工程设计图,应该是画的巨粗,画得巨歪,巨一塌糊涂。没想到,看到这真正的“设计图”,才发现,这跟后世的设计图,几乎没什么区别。杨改革甚至怀疑,有人拿了二十一世纪的工程图来忽悠自己,甚至这工程图,是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

杨改革很受伤,自己貌似一直在看低了古人的智慧。又拿起那本“工程数据”,里面密密麻麻的写这那个地方用什么材料,那个地方有多长,有多大,这里用什么油漆,那里什么图案,甚至包括木头需要阴晾多久,都一一的列明,这个,可比后世那个什么“什么质量管理体系”给力的多。

杨改革“嘘”了一口气,有这样的建筑队伍,自己还怕剧院建造不起来吗?还怕有质量问题吗?貌似不用啊!

“嗯!可以,郑怀忠,朕对这个‘烫样’完全没有意见,你可以组织人完全按照这个‘烫样’进行建造,这个造价嘛,在二三十万两银子之内,地址嘛,你就看着办吧,这几位,朕封他们为大剧院的设计师,建筑总监,负责设计和监造这座大剧院,这位卿家……就是总设计师……”

杨改革很快就决定下来,按照这个“烫样”建造帝国大剧院。又封了那几个绿袍小官当设计师,当建造总监,还给那个带头的人封了个总设计师,可惜,连别人名字也不知道。

王承恩连忙过来,小声道:“陛下,此人姓欧阳,单字一个旭……”

欧阳旭?杨改革念了一次名字,就匆匆结束了这次会见了,这建筑的事,虽然牛掰,始终是个小事,还有大事等着自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