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七年-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家老少都是被白麻子所杀,自然是恨极了他,也因此对董策就颇为的感谢。就是在他的强硬主持下,硬是很快就把流程走完。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七九 公子,可是找在下么?
这件事儿,刘若宰是当闲谈跟他说的,董策其却是记在了心里,并寻思着什么时候好生回报一下…他这个人,想来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
若是请托这人,成不成?但是董策甚至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如何拜访?
……
这会儿,那张老板已经带着侯公子来到了悦来客栈前面。
时近傍晚,悦来客栈依旧是人来人往。许多白天赶了一天路的商贾,差不多就是这个点儿才进了阳和城,过了下店歇息。其实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最省钱方便的节奏。天还没亮就起了个大早,然后一路紧赶慢赶,到了之后,累了一天,口干舌燥,腹中如鼓,正好大吃大喝一顿,好生睡一觉。
真真是说不出来的舒坦。
这会儿店里也是大量的有客人出现,菜肴都烹制了不少了,一阵阵的酒香肉香传了出来,勾起人腹中馋虫。
来来往往的行商多半是穿着神色的衣服,风尘仆仆,满脸倦容,甚至说是灰头土脸也不为过。而这位侯公子站在这里,被周围的人给这么一衬托,恰是浊世中一位翩翩佳公子,风流倜傥,潇洒俊逸,卓尔不群。
他就站在大门口儿,戳在那儿也不动,使得进进出出的客人都得从他旁边儿绕过去,客人们多半都很是不满的看他几眼,却没人敢说什么,更没人敢生事。这等打扮气度,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岂是他们能招惹的起的?
“悦来客栈客来悦?嗯哼,嗯哼,这对联儿倒是有点儿意思,有点儿意思!”
侯公子摇头晃脑的看着那对联,脸上露出了很感兴趣的表情,这大冷的天儿,他手里却还拿着一把扇子,也不知道是为的什么。
但是仔细一看,又一想,他脸上的轻松表情便是不见了。皱着眉头,原地来回走了几步,脸上露出一抹沉思。
这幅上联的弯弯绕,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一个,再一看,看出来了第二个,但是心里再一想,却是想到了第三处。顿时就觉得有些棘手,本来是十拿九稳的能对出来,但是现在却是没了主意。
正思考间,一个宽袍大袖,美艳妩媚的成熟妇人便是从门里走出来,打量了侯公子一眼,福了一福,笑吟吟道:“这位公子,可是要对这对子么?”
那侯公子正自摇头摆脑,看到他,顿时便是眼睛一亮,顿时就有些发直,直勾勾的盯着这熟美妇人。这熟美妇人却是不闪不避,只是脸上微微一热,反而是挑了挑眉毛,拿眼睛勾了他一下。
侯公子顿时大喜,上前两步,似是感觉和佳人太近了些,又往后退了一步,行了一礼,笑道:“小生真真是三生有幸,竟在此碰到如此北国佳人,不知这位娘子如何称呼?”
出来的这熟美女子自然便是这悦来客栈的老板娘了。侯公子行礼,她赶紧让到一边,侯公子这般说,已然是有些唐突了,她眼中闪过一抹深刻的厌恶。只是这厌恶被她很好的掩饰住了,面上却是不恼,只是掩嘴一笑:“公子谬赞,奴夫家姓杜。”
“哦?原来是杜家娘子。”侯公子称呼对方娘子而不是夫人——这个年代,夫人这二字可不是随便用的,只有有一定品级的官员的正妻,才能被称呼为夫人。历史上某些女子因为擅自自称夫人被惩罚的案例,可是相当之不少。
听说这女子有了夫家,他却是丝毫没有任何的失望,反而更加的兴奋了,额头上似乎都有红光冒出来,手脚都有些哆嗦了,只是不眨眼的瞧着这个年纪足以做他娘亲的杜家娘子。
旁边的张老板暗暗叹了口气,心里苦笑一声。
这位少主人的爱好,他也听说过一些。他年纪轻轻的,又是风流倜傥,相貌英俊,家世也是极好,不知道多少如花女子对他青睐,但是他偏偏看不上这些女孩儿。他最喜欢的女人有两种:欢场女子、他人妻子。
这几日张老板和他同吃同住同嫖,也算是知道了不少。按照这侯公子的的说法,第一种女人放得开,玩儿的痛快。而第二种女人,则是最有味道的,就如同那经年的醇酒,别说真正品尝了,便是闻一闻,也要醉了。
他不但喜欢人妻,更喜欢那等熟透了的妇人,以年纪是他一倍,三十多岁的最佳。
对于这等嗜好,张老板只能摇头兴叹了。其实这嗜好也不算什么,明朝末年达官贵人生活很是糜烂,玩儿兔子弄相公的都是风尚,这么一个‘熟女人妻控’,倒也不算什么。
他还要说什么,那杜家娘子便轻笑一声:“这位公子,还是先对对子吧!”
“好!这也使得。”
侯公子很是豪迈的哈哈一笑,被这极品熟妇一刺激,他似乎也是灵感奔涌,忽然一拍手:“有了!”
他瞧了一眼杜家娘子,笑道:“悦来客栈客来悦,书临翰墨翰林书。小娘子,这个下联何如?”
他这一句‘小娘子’,已经很是带了几分调笑的意思。杜家娘子却是恍若未闻,看来她也是读过诗书的,微微摇头道:“意境高则高矣,雅致洁净,却不合上联及如今世俗之景象。”
侯公子眼珠子一转,却又想出一个来:“小娘子且听这个!”
“悦来客栈客来悦,秀山轻雨青山秀!”
“不妥。”杜家娘子却是依旧摇头:“还是太高洁了些。”
兴许真的是被这极品熟妇给刺激到了,熟女人妻控侯公子眉头一皱,竟又是想出一个来,哈哈大笑道:“这个绝妙!”
“悦来客栈客来悦,香柏鼓风鼓柏香。”
杜家娘子还是摇头。
侯公子眼见这个让自己垂涎三尺的猎物却是连着下了自己三次面子,他终归是年少气盛,已经有些挂不住脸了,不过极好的修养让他并未表露出来。只是折扇轻轻敲了敲手掌,笑道:“杜家娘子,眼角未免太高了吧!”
杜家娘子笑吟吟道:“就在昨日,奴听过更好的一个下联。”
“哦?”侯公子眉头一挑:“愿闻其详!”
“悦来客栈客来悦,香飘酒楼酒飘香。”杜家娘子道:“此下联虽不如公子的雅致秀美,却是格外的契合此情此景。一个客栈,一个酒楼,也是相得益彰。”
侯公子思忖片刻,叹了口气,点点头:“倒真是如此。”
他忽然道:“不知对出此下联那人可在此处?小生愿与其一唔。”
他话音未落,身后便是传来朗朗一笑:“这位公子,可是要见在下么?”
这侯公子循声看过去,便瞧见自己身后站着一个年轻公子,身材高挑,相貌俊朗,似乎比还要高一些,英俊一些。正自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侯公子向来是自命风流的人物,论家世,比得上他的自然是大把的有,甚至那些大明朝的世家子,也远远比他这个不过是当官三代的家族出身要高得多。但是这些官宦子弟,世家公子中,论起相貌身材来,及得上他的就不多了。若是再论才学的话,能跟他比肩的,真真是寥寥无几。
是以这也养成了他几分目中无人的性子,但是此刻一见董策,却是顿时便生出一种莫大的威胁的感觉来。
这种威胁的感觉,是因为对方的优秀。
董策比他还要高一些,英俊一些,而且身材很挺拔,就像是一座的巍峨的山一般,比他这小身板儿可是要雄壮的多了,让人一看便觉得生出一种男儿豪气来。而听方才杜家娘子那般说,再加上他自己说的话,怕是那‘香飘酒楼酒飘香’这一下联,便是他对出来的,如此一来,则才学也不可小觑。
而董策的气质,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简单的往那儿一站,却是自有一股久居上位者的威严。只是看一眼,侯公子便是能判断出来,此人肯定是个官员,而且这个官儿还不回很小。因为就算是出身在怎么高贵的世家子,只要是没能入仕为官,也断然是不会有这等气度的。
自家老爹就是朝廷高官,周围接触的官儿太多了,侯公子自认这点儿眼力还是有的。
他心里转了转,立刻就起了结交之心。
他今年刚刚十七,当然,这在大明朝已经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了。虽说未及弱冠,行事也放荡,时不时的更是会搞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来,但实际上,他却是个很聪明的人物。
世家子弟,官宦公子,有愚不可及的货色,也有仗势欺人的纨绔,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聪明人。
他们从小接触到的就是达官贵人,上流社会,这个层次,远远不是一般的寒门百姓能够触及的。而且他们出身好,所接受的教育,从小的耳濡目染的培养,这种种的资源都不是寒门能比的。所以平心而论,这些世家子固然眼高于顶,惹人生厌,让人很是看不惯。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是要超出常人一截的,所以成材的几率也很大。再加上有前辈给他们铺路,所以成就自然是会高。这是人家的优势,不服不行。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八零 侯方域
这位侯公子便是典型代表,当他意识到面前的人的出色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绝对不是打压,而是结交…打压,那是最蠢最下乘的手段,他是很不屑的为之的。再说了,此次出来,本就是为了多结交一些人物的。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拱拱手:“不知足下?”
“在下董策。”董策淡淡一笑,也拱手还礼。
如何寻找一个引荐的中人,他还是没想出一个头绪来,心情并不好,不过面对这个颇有气度有很有礼貌的贵公子,他自然是不会表现出来。
“原来是董公子当面。”侯公子笑笑:“在下侯方域。”
侯方域?
董策闻言不由得的瞳孔一缩,眼角剧烈的颤抖了一下,手也是微微的攥紧了,而后又不着痕迹的松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九边边城太过偏僻的缘故,董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他前世读史书时候了解到的大人物,还是一个都没见着。那位崇祯一朝的名臣杨嗣昌算一个,只不过现在也是求见无门。
却没想到,在此见到了侯方域,侯朝宗。
这位晚明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少年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擅散文,以古文雄视当世,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明末四公子”。而在明朝灭亡之后,亦是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三大家“。更是因为孔尚任的一曲桃花扇,因着和李香君那段故事,而闻名后世。
在这会儿,明末四公子应该还未出现,侯方域理当也未曾前往江南参加复社,闯出那偌大的名头来。
董策瞧着他,忽然心中一动,随即脸上便是露出了一抹惊喜的表情:“原来是侯公子当面,在下失礼。”
“哦?”侯方域有些诧异道:“董公子知道在下?”
董策笑道:“如何不知。公子年方十六便中了秀才,已是被瞩目为神童一般。令尊户部尚书侯大人,主管天下粮仓。而公子今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名动京华。京中达官贵人,谁不知道,户部侯尚书家中麒麟儿,前途不可限量?这是一位京中过来的老者说与在下的,那朝廷邸报,在下也是时常看的,岂能不知公子大名?”
“公子年不过十七,便有如此才学,如此忧天悯人之心,着实是令在下佩服。”
董策朗朗说来,感情真挚,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说道动情处,还很是用力的挥了一下手臂。
他这一番话,倒也是半真半假。
侯方域先祖乃是“戍籍”,所谓“戍籍”即是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被视为贱民,至侯方域祖父始贵。其祖父名执蒲,两榜进士出身,乃是清贵,官至太常寺正卿,太常寺司职祭典。天启年间魏忠贤想代熹宗行南郊祀天大典,侯执蒲事先得知消息,在魏忠贤不曾矫诏宣布此事以前,上了一道奏疏,说天坛常有“宫奴阉竖,连行结队,走马射弹,狂游嬉戏”,以为“刑余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飨祀之地?请下所司论治”。
这是指着和尚骂秃驴,魏忠贤因此大怒,侯执蒲辞官而归。在朝时,后来和侯方域并称为明末四公子的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庭,官居吏部左侍郎,与东林巨头高攀龙、**星,并负天下重望,对侯执蒲颇有照应。所以侯陈两家,算起来乃是三代四辈的交情。
侯执蒲有子五人,长子即是侯方域的父亲侯恂。
这位侯恂侯大人也就是当今户部尚书,此人着实是了得,说他了得,不是说他文治武功如何,而是因为他睡了一个人。
一个男人。
一个日后大红大紫,煊赫天下,甚至一度影响了天下大局的男人。
这个男人叫做左良玉。
没错,就是大明灭亡之后,南明建立之初,那赫赫有名的宁南侯,江北四镇之一。拥兵八十万,号称百万军,南明长江中游重要屏蔽,并曾客哉?吾向误若,非若罪也!’”
司徒公,也就是侯恂。昌平为明十三陵所在地,侯恂的职责之一,即是守护陵寝。是故冬至朝官祭陵,侯恂以“地主”身份,设宴相待。
主意一个细节——“命以行酒”。这四个,其中可是大有文章的。
也就是说,左良玉丢官儿之后,一段时日之后,耐不住寂寞,便去请托侯恂,走他的门路,希望能够重新起用。而侯恂呢,便是让他行酒……那么行酒是什么意思?
明朝中叶以后,龙阳之风甚炽,民间官场,皆以玩儿兔子走旱路为妙。而军中也不能免俗,只是军律森严,并能携带妇人。是以一些将官,经常是挑选一些面目姣好,肤色白皙的兵卒充当自己的亲兵,白日宴饮之时则陪酒伺候,到了晚上,少不得就得玉兔雌伏,吴刚捣杵一番了。
只是那根杵,换成了一根肉杵而已。正所谓三扁不如一圆,其中自然是其乐无穷。
而“行酒”二字,便是含蓄的说法。而下文,在失金酒卮以后,左良玉请罪,侯恂答复他的话,情景自见。许多年后,孔东塘作《桃花扇》派角色,其中左良玉,则是以小生应工,可知亦有微意在内。
崇祯四年春天,黄台吉制成红衣大炮。秋天举兵侵明,进围大凌河新城,侯恂奉旨赴救,麾下便有左良玉。这一次左良玉立下大功,遂为总兵官。左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采用了一年多点儿的时间,年方三十二。
自此以后,左良玉成为动关安危的大将。而侯恂的仕途亦很得意,崇祯六年五月,调升为户部尚书。同一年,侯方域进京侍父。其时年十六,已中了秀才,也娶了亲。
第二年,也就是崇祯七年,代父草拟屯田奏议,计分官屯、军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边屯、垦种、考课、信任等十目,洋洋万言,条畅练达。正是方才董策所说。
但此时大局已成鼎沸鱼烂之势,民间有“田”字诗,所谓“昔为富之基,今成累字头”,有田者宁愿流离道途,乞讨为生,不愿回乡耕种,借以逃避多如牛毛“加征”“摊派”。在这种情况下谈屯垦,无异纸上谈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为断言。
但以十七岁的少年,能草成这样的大文字,虽说是在侯恂指导之下所完成,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实际上,对于明朝末年这帮清谈误国,只知道内斗,骨气也没几两,骨头也不怎么硬的文人,董策素来是瞧不起的。不过侯方域算是个异类,在明末四公子中,此人颇留意经济政事,有用世之志,却以生不逢辰,英才无由得展。
侯方域今年做的这件大事,确实是让他在京城里头很是出了一阵名,不过董策那般说,却也是有些夸张了。只是他有意结交,因此脸上表情,根本看不出来,周围的人都以为他是真心佩服。
侯方域终归是少年心性,城府还浅了些,董策说完,他脸上顿时便是露出很满意的笑容。尤其是在感受到杜家娘子那一双妙目投注到自己身上之后,就更是心中窃喜。
杜家娘子也真真是非常诧异,虽然猜到他非富即贵,却没想到这个有些轻浮的少年竟是当朝户部尚书之子,而且有这般大的名头。
‘董策、董策……’侯方域仔细想着这个名字,人家知道自己,说了这么一大堆,自己却连人家是谁都不知道,真真是很失礼的一件事。
他忽然想起来了,这个董策的名字,自己是曾经在邸报上看过的。
“杀建奴……斩首……忠勇”
“你是那个斩了不少鞑子脑袋的董大人?”侯方域有些怔怔的瞧着董策,怎么也无法把面前这个斯文儒雅的贵公子和一个武将联系起来。董策点点头:“正是在下,一点儿虚名,无足挂齿。”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八一 投机
侯方域听了,心里便是有些失望,他对于武将,也是很瞧不起的…不过转念一想,他虽是武将,看来文才却也不错,如此交往一番,倒也无碍。
董策已型的晋北菜。
山西菜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选料朴实,烹饪注重火功,成菜后讲究原汁原味,擅长爆、炒、熘、煨、烧、烩、扒、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地域特点非常明显,风味特色各异。
而山西菜又是分晋中菜、晋南菜、上党菜、晋北菜。其中晋北菜便是以大同、忻州等地为代表,由于遍地苦寒,冬天冷风如刀,尤其如此。地域上的特殊位置,使得晋北菜形成了以烧、烤、炖焖、涮等独特的烹饪方法。口味偏重,油厚咸香。
油大盐大,大口吃肉,分量十足。这些菜董策是很喜欢的。但是侯方域生于河南归德,长于京城,游历江北,尤其是在扬州那一块儿的时间,正是他从幼童长大为少年的时间段,那段时间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扬州运河一带菜系偏于清淡,是以他吃的并不喜欢,桌子上的菜肴几乎没动。
但是他也不在乎,这一次本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喝酒,或者说,最重要的是为了结识董策而来。
侯方域对董策是有些好奇的,董策请他吃顿便饭,他自然是不方便推脱,于是便欣然同意。
这顿饭已经吃了有小半个时辰了。
董策前生便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之人,无论是应付起官场上的朋友,商界的同仁,亦或是黑道上那些大佬们,都是很有一番能力。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身为军人,接触最多的乃是军队和刀兵,许多事儿直接上刀子解决,便单纯了许多。但是这一身本事,却是未曾落下。
他若是想要刻意结交一个人,自然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现在侯方域便是这种感觉。
宴会一开始,他三言两语便是知道了,原来侯公子最大的爱好就是玩儿文字游戏,而其中尤为喜欢的,便是对对子。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因着这一副对联就跑到悦来客栈来了。
巧的是,董策也擅长这个。
他不是没读过诗书,实际上,董策很喜欢古文,古文诗文的造诣在他那个时代算是很高的了。但是问题是,这个时代,古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怕是随便来一个秀才都比他强不少。他也动过写诗的想法,但是来到古代,靠着抄几首诗就成名,其实真的是一件很扯淡的事儿。
他是个军户,一个只上过私塾的军户,就算盛如唐宋,文盲率也要远远超过后世,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文盲。而作为一个社会地位,在文人眼中的地位身份还不如泥腿子小商贩的下贱军户,竟然随口吟出千古名句……谁信啊?
不会每个人都傻到认为你是生而知之者的。再者说了,后世的文字发音和那个时代都不一样的,说不定后世的一首名诗在当时文字并不完全是那些。而且就算是写出一首极佳的诗来,也是绝对无法掩饰你在其它方面的薄弱的。你是抄了一首诗,但是其它的呢?人家让你行酒令,说一句诗经中的文字作为第一句,你只要是接,就必须用诗经中的文字——问题是这些文人四书五经都背的滚瓜烂熟,你呢?
三番五次之后你都对不上来,人家能不起疑心?
古人又不是傻瓜,文盲多归多,但凡登堂入室的,这方面的鉴定水平怕是要远远高于现代人。不懂对仗合辙平仄抄诗,不懂音律抄词,那都是经不起古人一试的,往小里说是私德有亏剽窃,严重点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还得应景儿。
诗的种类也很多,四言五言七言,古风律诗拗体,写景写情写思无所不包。所谓应景,就是抄诗要抄得贴切,赏花时候不能抄吟雪的诗,上元时你不能抄中秋诗,诗景不能对应,抄了也是白抄。
所以董策不打算干这等高风险的差事。
不过对对子他是没问题的,这个可以借口为有急智,完全可以托词其它的都不会,就擅长此一小道而已。而他前世又恰好对这个感兴趣,记住了不少很有趣儿,很难对的对子。
一开始,他就把话题往这上头引,侯方域果然是兴趣盎然。
两人约下规矩,互相出题,一旦对不上,便罚酒一杯。
结果出乎侯方域的意外,董策先出,他后出,结果董策出的前两个对子,他没一个能对上来的。当然,他出的那两个,董策也没对上来。
这倒是不出乎董策的意外,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的文人,而就算是这个时代的顶尖文人,能不能对的上侯方域出的对子还是两说。那些对子纯粹就是玩儿文字游戏,抠字眼儿,咬文嚼字来的。不过他自己对不出来,却也能让侯方域对不出来。毕竟他肚子里面装了许多后来的绝对,随便拿出一个来,就足够侯方域喝一壶的。
这已经是侯方域要喝的第三杯了,董策也喝了两杯。
不过董策酒量很是不错,不说千杯不醉,至少这个时代这些低度数的白酒,喝个几斤是没问题的。是以现在侯方域已经是眼神迷离。他却还是神智很清醒,目光清明。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八二 也是小狐狸
侯方域端起酒壶来给自己倒了满满的一杯酒,端起来刚要喝,忽然一顿,把酒杯放了回去,斜着眼儿看着董策:“董,董兄啊,你不厚道!小弟也算走南闯北,却是只知道京城南边儿运河码头那有有一座城池叫做通州,也并无北通州之说,南通州,更是闻所未闻。d…m董兄,你遮莫不是为了凑出这对子来,硬生生杜撰出一个地名来的?休要诓我!”
“这就是侯公子有所不知了。”
董策不由得失笑:“大唐贞观四年置南通州,治开边县,辖石门、开边、朱提三县,属戎州都督府。贞观五年又添置盐泉县以隶之,八年改为贤州,是年州废。这南通州,便是现如今的四川川南道乌蒙府石门县,史上确有其实的,在下怎会欺瞒公子?”
侯方域本来是想趁机把这杯酒赖掉,却没想到董策一个武人,学识却是如此渊博,引让他无话可说,心里也很是有些佩服,只得哈哈一笑,一口干了。
董策方才说的那些,倒也不是胡诌,历史上是真有南通州这个地方的。不过这个对子的渊源,却并非是来源于此。
侯方域把那一杯酒分成了两三次才喝光,喝完之后长长的搭了一个酒嗝儿,脸上更红了,显然已经离醉不远。
“董兄,你,你得说出下联来,若是说不出来,也得,得喝!喝!”侯方域大着舌头道,还特意在喝上面加重了一些语气。
“既然是在下出的对子,自然是会有下联的,侯公子且听好了。”
董策朗声笑道:“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侯方域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只觉得这下联当真是大妙,只是嘴上却还是硬撑到:“不行,太也俗气,不够雅致。”
“上联本就是俗气,下联俗气,岂不正是相得益彰?”董策却也不是口齿笨拙的,当下便是反唇道。
“这个……”饶是侯方域素来有急智,也是很出挑的人物,这会儿也是哑口无言。
“不过么……”董策却是话锋一转,笑道:“若是要个素雅的,给你便是……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这个如何?”
“好!好!好!”
侯方域听完,呆坐半响,忽然连着大呼三声好字,哈哈笑道:“如此绝妙,当浮一大白!”
说着便是自己倒酒,大口喝下去。这一次却是喝的有些急了,以至于酒液都洒在了衣襟上,不过他却是不管不顾,神色更是有些癫狂。显然,那狂生之态又是流露出来了。
董策笑道:“改到侯公子出题了。”
“不出了,不出了,我肚子里存货不少,能与汉臣兄这些绝对相媲美的,却是已经没了,再对下去,有输无赢。不比了,不比了。”
侯方域显然已经是喝高了,双手往外一展,桌子上那酒菜碗碟便都是给拨拉下去,碎了一地,地上顿时是一片狼藉。
侯方域却是浑然不觉,他双臂垫在脑袋下面,趴在桌子上,眼神毫无焦距,满脸都是酡红,嘴里还喃喃的嘟囔着:“不比了,不比了……好对子,好对子!”
眼看着就要睡过去。
董策上前道:“侯公子可是醉了?在下这便嘱咐下人扶你下去。”
“谁说我醉了?谁说我醉了?”侯方域像是所有的醉汉一样,抗声争辩着,只不过声音越来越小。
董策哑然失笑,摇摇头,便打算开门找人把他抬回去。他刚走到门口,忽然侯方域豁然坐直了身子,盯着他道:“汉臣兄,如此结识,可是要让我替你做什么?”
他虽然脸上酡红依旧,但是眼神清亮如山间溪水,又哪里有一点儿醉意了?
董策不由得一惊,心道这侯方域当真是好深的心思。
正要说话,忽然侯方域两眼一闭,砰的一声,便是重新趴到桌子上,眨眼间便是已经鼾声大起,沉睡过去。
董策怔怔的站在原地,却是若有所思。
……
第二日一大早,侯方域晕晕乎乎的起来,揉了揉眼睛,下床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头重脚轻,差点儿一个踉跄就没站稳。
他迷迷离离的眼神儿逐渐有了焦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