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心里更是想,哪怕是不拿这十两银子,单单是能来这磐石堡分地,他们也都愿意呀!

    “都愿意是吧?”

    董策哈哈一笑,扬声道:“好,那就都去那边登记造册,把自己的姓名、所属的军堡村落等等,都告诉登记的人,尽量多说,说的详细些。”

    说着他便手一指,在他手指的那个方向,正是台子前面不远处,李贵已经带着人在那儿摆好了几张桌子了。李贵手底下几个书吏都在桌子后面坐定了,面前摆了纸笔,随时可以登记造册。

    放在以前,这是白忠旗的活儿,但是现在磐石堡规模大了,规矩也森严多了,一切都走上了正途,这些活儿便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而这些事务,属于户籍这一块儿,自然就是属于民事,当然就该李贵来做。

    众士卒们应了一声,一个个都欢天喜地的去那边做登记。

    看到这一幕,各个军堡的守备官、操守官都傻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董策方才那般做,竟然是这么个目的。董策把这些人全选了出去,原来竟是为了撤掉掉他们。

    这真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而当他们听清楚董策给这些被裁撤的军兵开出来的条件的时候,他们更是不敢置信,都觉得董策简直是疯了。

    老天爷呀!每一个被裁撤的士卒要给十两银子,这上千人下来那可就是上万了!还要给他们分地?!磐石堡周围有这么多地吗?

    这董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一个人十两银子,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巨款!要知道,若是换做他们来裁撤这些士卒,只怕一个大子儿都不会给,直接就让其滚蛋了。

    董策此举算得上是厚道,但在他们眼中却是愚蠢,觉得他白白浪费了这许多银钱。而此时,他们也顾不得多想董策的愚蠢了,因为此时他们心中充溢着另外一种情绪:那就是愤怒。

    要知道,董策今日裁撤掉的这些人可都是他们手下的军兵啊!

    在他们看来,这些军兵就是他们的私产,而董策在没有得到他们允许的情况下,就将他们的私产给咔嚓掉一部分,这让他们如何不愤怒?这是一种尊严上的被冒犯,而这种尊严上的被冒犯还不是他们愤怒的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少了这些士卒,他们捞的钱也会少很多。

    就拿镇羌堡来说吧,镇羌堡核定的兵员应该是一千一百人左右,而镇羌堡守备报上去的本堡的军兵人数也必然是一千一百左右,发下来的军饷也是一千一百人份儿的。而他手底下实际的军兵可能只有七百人,如此以来,四百人的空饷就被他给吞了。

    而现在呢?镇羌堡本来是七百人左右的实际人数,董策一裁撤掉之后,可能他手底下只剩下五百人了。这么一看,好像还是他占便宜了,因为上头发下来的还是一千一百人的军饷,而他只需要发下五百人的军饷就可以了,中间还赚了六百人。从吃四百人的军饷到吃六百人的军饷,看起来镇羌堡守备是会吃得更多了,捞的银钱更多了。

    但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董策如此公开的、大规模的、毫不隐瞒的将他手下的兵马裁撤掉二百人,那么必然就会向上报?报什么呢?自然是向上头报告,言道由于镇羌堡士卒良莠不齐,镇羌堡已经有二百名不合格的士卒被裁撤掉了,以后只需要发九百人的粮饷就可以了。如此一来,镇羌堡守备以后到手的粮饷,就不是一千一百人的,而是九百人的。他如果还想像以前那样吃四百人的空想,那么就要把手下的兵力维持到五百人左右才行。

    可是问题是,像是镇羌堡这样的大军堡,若是兵力减少到五百人,那是断断不可能的,根本就维持不住。

    整个北东路、整个冀北道、整个大同镇、乃至于整个九边重镇以及全国各处的军镇中,吃空饷的情况极其普遍,下面的将官们在做,而上面的文官也很清楚,只不过这事太普遍了,管也没法管,管的话只会得罪一大批人,于是干脆大伙儿就都睁一只眼闭只眼。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着就会丝毫不加约束。

    就拿这镇羌堡来说,本来该有一千一百人,但如果只有七百人的话,那么上官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但如果减少到只有五百人,那么上官也会忍无可忍,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他最起码也得把兵力维持到七百左右,而事实上,各个军堡的将官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都是把兵力维持在,刚刚可以让上官满意的一条线儿上,绝不会比这条线儿少但绝对不会多养士兵。

    养得越多他们能捞到的就越少。

    所以这么一来,镇羌堡守备官就只能吃二百人的空饷了,他的收入自然会大幅度降低,因此自然就对董策极为不满。

    镇羌堡是个大堡,军额多,要维持的兵力也多,而其他的军堡规模要小,军额少,要维持的兵力也少,大致都是这么个道理。总归,董策这么一裁撤士卒,他们的利益也都受到了损失。

    这些将官怎么可能干?

    顿时,这些人都打马上前,来到董策身前,纷纷高声抗议,言辞非常激烈。而弘赐堡守备官白添锦,是这些人中言辞最为激烈的一个。

第1009章 一零二七 咱们进去谈

    他等着董策高声喊道:“董大人,你也是咱们军堡将官出身,您曾经也是,包括现在也是磐石堡守备官,咱们其中的道道儿,您都该清楚啊!怎么着,您现在当了参将了,成了咱们的上司了,就不给兄弟们一条活路了么?”

    这几句可是句句诛心,一下子就把董策推倒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上。

    其他人也是七嘴八舌的声讨董策,大伙儿都声讨董策,眼见得大伙儿都这么干,他们胆子也大了许多。

    而拒墙堡守备刘大川瞅准了机会,却是忽然说了一句:“诸位诸位,都且安静,且安静。董大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定然是考虑过这个情况的,咱们先听董大人怎么说。”

    他是所有将官中唯一一个站在董策这边儿,为董策说话的,董策也是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

    他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抹笑意,道:“诸位,诸位,且先莫急,这等事,不当在这儿说,走咱们进堡中说话。”

    说罢,快步从高台上下来,翻身上马,在众家丁的簇拥下,打马向磐石宝而去,也不管身后这些各个军堡的将官们了。

    这些军堡的将官们,听了董策的提议之后,一个个都是有些迟疑。他们看看远处高大巍峨的磐石堡,再看看近处这些耸立如山,看起来强悍无比的磐石堡步军,心里的怒气似乎也瞬间消散了不少。

    而当怒气消散,心情平静下来,他们才恍然意识到,磐石堡是何等的强大,而自己方才似乎又是把董大人给得罪的不轻。如此一想,顿时心里都有些打鼓,不太敢进去。

    有些听评书看戏看多了的,更是在心里想:“坏了,会不会这董策要把我等骗进磐石堡中去,摔杯为号,涌来一群刀斧手,将我等给砍杀了?”

    但是想想也觉得这种想法太过无稽,大伙儿互相看看,白添锦受不得激,更是心高气傲爱出风头的,高声道:“我先进去。”

    说罢便带着自己的家丁打马而去,大伙儿一瞧,也都跟着去了。

    很快,大伙儿便是都进了磐石堡,董策已经派人在堡门口等着了,将他们接到了董府之中,在大堂之上相见。

    董策忽然向其中一人拱了拱手,笑道:“夏守备。”

    那被董策称作夏守备的,乃是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汉子,长的又高又胖,肤色白皙,肌肤也很细腻。他长的算得上是相貌堂堂,一脸富贵相。他打扮的非常讲究,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胡须也修剪的非常整齐,他没有穿着战甲,而是穿着一身绸缎长袍,脚上蹬着官靴,手指头上还带着硕大的翠玉扳指。

    给人的感觉便是非常精致讲究,乃是大有身份之人。

    说起来,这位和董策很有一段缘分,只不过,两人却并不算是熟人。

    事实上,两人今日才是第一次相见。

    他是现任的镇羌堡守备,而在去年,崇祯七年那会儿,他还不是镇羌堡守备,只是镇羌堡中一个权力不算太大的千户。这个权力不算大,也得看跟谁比,在镇羌堡下面那些军堡的管队官贴队官乃至于寻常军兵的眼中,他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他跟董策的缘分,起于当初董策率领墩军们趁着夜色袭杀那些建奴,立下大功之后。

    当初董策能够当家安乡墩甲长,还是夏千户下的命令。

    那会儿的董策,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夏千户这个层面上的人物,而只怕夏千户也根本都不知道他是谁。当初是董策向十里铺管队官许如桀许下了送上许多好田地的承诺,然后许如桀帮他使了力,寻了关系。说白了,跟夏千户接触的,是许如桀。对于夏千户来说,任命这么一个小小的火路墩甲长,不过是张张嘴的事儿而已,估计事后也忘了。

    但是事情确实是发生过,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的。

    董策也颇为承情,所以,他这会儿会主动向夏守备打招呼。

    夏守备一见董策竟然主动跟自己说话,顿时感觉受宠若惊,同时也是一阵脸上有光。

    在镇羌堡,他本不算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原来镇羌堡守备是侯家伟,不过后来侯家伟被刘若宰给收拾了,连带着镇羌堡的一大批人都被牵连,镇羌堡中本来有头有脸的那些人,顿时少了一大半。本来,接任镇羌堡守备之职的,是那位在收拾侯家伟之后,维持镇羌堡秩序的时候出力最大的那位把总。但那把总在清扫侯家伟余党的时候,下手太狠,得罪的人太多,镇羌堡上上下下,都让他给得罪了个遍。

    当时还没什么事儿,毕竟大伙儿都被侯家伟一伙儿被彻底铲除的过程中刘若宰那等雷霆万钧,狠辣无情的手段给震慑住了,都很是老实了一阵儿。但到了后台,事情慢慢平息下来之后,就有人开始闹腾了。当时那位信任的守备大人,可是被下头人给折腾的不轻。

    最后事情还闹到了刘若宰那里,在刘若宰眼中,这位新上任的守备连手底下的人都压不住,着实是无能的表现,立刻便将他调走了。

    他被调走之后,镇羌堡资格最老,威望最高的就成了夏千户,于是顺理成章的,夏千户就变成了夏守备。

    他看着温温和和的,实际上手段也颇为厉害,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夏千户之前也不知道董策,直到董策后来当了磐石堡守备的时候,他才留意到董策,多番打听之后,竟是赫然发现,这位董守备竟然是当初自己提拔起来的那个小小的墩堡甲长。当时他知道这事儿之后,只是感叹世事无常。而当董策担任北东路参将的消息传到他的耳中去的时候,他却是吓得好几日寝食难安。

    董策算不上他的下属,两人也谈不上什么恩情,他反而担心:“这位董参将当初也算是求了我,他现在当了参将,回想起当初的事情来,会不会心中不悦?对我有些怨恨?

    这种担心也并非毫无道理。

    只不过,这会儿董策满脸和煦的一主动和他打招呼,他便放下心来了。

    看来,董大人对自己并没什么怨恨不满的。

    他赶紧也笑道:“下官参见董大人。”

    “哈哈,夏守备,近来如何?一切都安好否?”董策问道。

第1010章 一零二八 不讲理啊!

    “托您的福,一切安好。”

    “镇羌堡还安好否?可还有侯家伟之余党兴风作浪?”董策又问道。

    夏守备心中一凛,赶紧道:“镇羌堡也都好,侯家伟之余孽,都被扫清。”

    董策点点头,转过头去,没再跟他说话,夏守备也是松了口气。

    董策跟夏守备叙完了旧,便转到大案后面坐下。

    他扬声道:“来人,给诸位大人们看座。”

    “是。”

    堂外响起一阵呼和声,十几名家丁涌进大堂之中,将一个个座位放下,而后齐声道:“大人请坐!”

    他们声音非常整齐,音量也非常大,竟是震得屋宇似乎都在震动一般,把这些各个军堡的守备官操守官们给吓了一跳,不由得心家都是一哆嗦。

    董策此举,示威的迹象非常之明显。

    这些个将官们都纷纷坐下,只是那些搬着椅子进来的家丁,此时却并不离去,而是就在他们身后站着。这就让他们很是有些心里发毛了,白添锦扬声道:“董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也难怪此时他们心里发急,他们所有人的家丁都在进入磐石堡的时候被留在磐石堡外,董策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他是不允许别人的军队进入自家的军堡的。这些守备官操守官们,当时倒也都没什么意见,单人匹马就进来了,这会儿他们身旁可没有一个自己人,全部都是董策的人马。

    大堂之中有十几董策的家丁,而在大堂之外,更是有数十名董策家丁。

    这会儿他们一个个心里都后悔了。

    “我这是做什么?哈哈哈哈……”

    董策嘿然冷笑一声:“很快你就知道了。”

    众人见他脸色森严,一个个也都不敢多问,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很不妙的感觉来。

    董策面朝众人,沉声道:“你们是不是对本官在没有经过你们同意的情况下,就裁撤你们麾下的军兵,还很有些意见呀!”

    他就这么直白的问出来,反而没人敢直接回答了,就连白添锦似乎方才以被董策给镇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董策忽然把手中的惊堂木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拍,发出一声巨响,他面朝众人,高声喝道:“本宫告诉你们,不但那些老弱病残本官要给你们裁撤了,就连你们手中剩下的这些兵马,本官也一并都要拿过来为我所用,一个人都不给你们留!”

    “什么?”

    此言一出,各个军堡的军将们一个个心头巨震,面色大变,一时间心中各种情绪涌动,竟然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董策真要是把他们所有人的兵马都给抢走,那可真就是断了他们生身立命的根本呀!

    他们回过神来之后,第一感觉就是荒谬,根本就感觉不可思议,这不是扯淡么?怎么会有人这么做呢!?怎么会有人如此行事呢!?

    更是满脸的不敢置信,这董策行事竟然如此霸道凶狠,如此不讲究,这也太不讲理了吧?当了这么些年军将,就没听说过有人这么干的!

    大堂之中,一时之间竟是鸦雀无声,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更有不少人心中暗暗想到,这董大人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终于,夏守备仗着自个儿跟董策有点缘分,还算比较熟,董策方才跟他说话的时候神态也颇为温和,他胆气就壮了一些,期期艾艾地问道:“这个,这个,董大人您是说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

    董策淡淡道:“本官这会儿跟你们开玩笑作甚?”

    这个……这个……,大伙儿到了这会儿,只是一阵无言,心里反而没有什么愤怒激动的情绪了,一个个都感觉有点儿不大真实,似乎现在跟在梦里一样。若是在一个时辰之前有人告诉他们,他们会遭遇这样的事情,他们绝对都会将说话的那人痛斥一顿,根本就不会信的。

    “怎么?”

    董策冷笑道:“你们不同意?对了,你们想来也是不会同意的,本官想要裁撤掉你们百十来人,你们都这般反应,若是把你们手里的人都拿走,你们不得炸了锅呀?”

    董策冷冷的讥诮道。

    他顿了顿,忽然又是狠狠的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了,厉声喝道:“但是今日这件事本官就做了,管你们同意不同意!若是你们不同意,便问问本官麾下兵丁手中的刀枪!”

    董策这般霸道的语气,这般霸道的行事,也是让各个军堡的将官们认清了现实,认清楚了自己的处境。虽然他们还是难以置信,但他们不得不接受,现在的事实就是,他们是鱼肉而董策为刀俎。

    他们不得不同意董策的条件。

    “可是,可是……”

    白添锦也没有了之前嚣张的气焰,满脸无奈道:“董大人,您要这些兵丁做什么呀?这些兵丁您也瞧见了,一个个都这般孱弱,比您手底下的人差远了,要说能上阵打仗,那肯定是行,但是打起仗来到底标下咋样,可谁也不敢说。您之前先选出来那些人虽然很弱,没说实话,您没选出来的那些人,也不一定能强到哪儿去?您手下那么多精兵强将,为何还要我们这些人哪?”

    董策微微一笑:“你们只瞧见本官手下的兵丁这般威武雄壮,却是不知道,他们刚来磐石堡的时候,也不比现下你们手底下这些人强到哪儿去。只要是别先天不足的太厉害,只要是到了本官会下,本官总归能给他们补回来。”

    “再说了,谁说本官要他们来打仗了?本官要他们过来,是因为本官手下这支精锐军队后面,还缺一支后勤部队。”

    没错,董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董策想的就是把各个军堡中的兵丁征发过来,集合成一支军队,担当磐石堡步军的后勤军团。

    他对各个军堡的士卒到底是什么情况,非常之了解,知道他们缺陷非常多。

    第一,身体素质比较一般。第二,战斗力非常弱,凭借坚城固守说不定还可以,但是野外浪战,根本就不成。第三,战斗意志非常之薄弱,一战即溃的情况比比皆是。说实话,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意外,也不能怪这些军兵。毕竟大明朝对他们,实在是太过苛刻刻薄,给的待遇非常微薄,同时还地位极其低下。本来待遇就低,结果粮饷还被克扣特别厉害,他们的收入这么低,吃的东西这么差,还得不得尊重,被打压,被羞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若是还死命为大明朝战斗,士气极其高昂战斗力非常强,那才真是邪了门儿了呢!

    而且他们之前有过那样的遭遇,已经是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哪怕是再怎么操练,也很难能练回来。所以在董策眼中,他们还不如那些从未上过战场,从未当过军兵的庄户汉子。

第1011章 一零二九 你们守得住么?

    用后世的一句话说,那些庄户汉子们,最起码可塑性比这些军兵要强得多。

    所以董策把他们弄过来,只是为了让他们充当后勤而已。

    似乎是董策说的这件事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以至于让这些各个军堡的军将们一时间甚至都没有想到这件事对他们会造成何等巨大的利益损失。

    他们只顾着发愣和不敢置信了,

    终于,白添锦最先回过神来,叫道:“董大人,不对啊,这些军兵都给你了,我们手底下就没人了啊!我们拿什么来守御军堡?拿什么来抵抗外贼?若是建奴再打过来,我们丢了城池,那算是谁的责任?谁来担待?”

    “对啊!是这么个道理啊!”

    大伙儿一听,纷纷都附和道。

    董策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冷冷道:“就算是本官不把这些军兵拿走,你们就能守得住城池么?”

    他冷哼一声:“从去岁建奴入寇的时候那情形大致就能看出来,你们的城池守不守得住,不在于你们,而在于建奴!建奴若是想打,便肯定守不住,说不得建奴刚一打过来,还没攻城,有些人便要落荒而逃了!而若是建奴不想打,或许这军堡,你们就能守住了。”

    董策这句话说的很难听,甚至可以说是在羞辱他们,但这些各个军堡的军将们听了,一个个脸上流露出来的却不是愤怒的情绪,而是羞愧和尴尬。

    因为董策说的,确实是事实。在去岁建奴入寇之时,他们很多人表现的的确就是如此之不堪,不战而逃者有之,望风而逃者亦有之。仅仅是风传建奴要打过来了,连建奴的影子都没瞧见,就直接弃城而逃,这样的事情,在去年的大同镇可是发生了不少,而在座的这些人中,有两三个去年就干过这种事儿。此时被董策给指出来,他们自然是尴尬的要命,心中一阵羞恼,但却是无话可说。董策摆摆手道:“行了,行了,本官也不说这些废话了,没意思。你们的打算,本官都清楚,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你们想的断然不是若是没了这些兵你们该怎么守御军堡,而是没了这些兵你们该怎么贪银子捞钱……我说的对还是不对?”

    此言一出,大堂之中安静了片刻,接着,夏守备便是干笑一声,打了个哈哈。

    “哈哈哈,参将大人当真是一语中的。俗话说,千里当官只为财嘛,咱们这些出来做官的,哪个不是想着多捞些银子?”

    董策微微点头,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沉声道:“本官说的没错吧?你们是否认同?”

    他目光扫到某个军将脸上,便盯着他看,直到那个军将点头,董策才会把目光挪开,再看向下一个。如此,董策把每个人都盯了有一会儿,直到所有人都点头了,他才善罢甘休。

    董策沉声道:“既然我的说法你们都认同了,好,那本官这儿现在有个计较,便说与你们听听。你们听了,看看这样做到底合适还是不合适,若是合适,咱们就按照这个章程来。若是不合适……”

    他说到这儿忽然停住了,大伙儿都满心期待地看着他,结果没想到。董策却是一呲牙,森然一笑,寒声道:“不合适你们也得照做!”

    大伙儿一听这个,就都有些泄气了,董策忽然脸色又是一变,哈哈笑道:“好了,好了,本官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放心吧,本官提出的条件,你们绝对会满意。”

    他虽然这么说,但大伙儿心里都明白,董策肯定不是在开玩笑。

    “本官是这么个想法。”董策看向下首众人,沉声道:“咱们打个比方吧,就拿镇羌堡来说,夏守备,你麾下的额定兵员,本官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一千一百人上下,对吧?”

    夏守备赶紧道:“是,大人您记得没错,是一千零九十八。”

    “好。”

    董策接着道:“你镇羌堡原先在兵部,在大同镇那里的兵额,是一千零九十八,原先是这个数儿,你放心,以后还会是这个数儿,本官不会向上司禀报,请裁撤兵员。镇羌堡的兵员的数量,是不变的。每个月发下来的军饷,还是一千零九十八人的军饷。”

    大伙儿一听,心里都松了口气。

    “但是呢……”,董策忽然接着道。

    他这一句‘但是’,是很明显的这样一个转折,顿时又让大伙儿的心都提了起来。

    董策微微一笑,道:“但是夏守备啊,本官要说一声对不住了,以后能到你手里的粮饷,只有五百人的。其他的,都会留在本官这里。”

    夏守备张口结舌,他心中自然是极为不满的,只是却又不敢太过激烈的表现出来,只好苦笑一声道:“敢问大人这是为何?”

    “对呀!凭什么呀!”

    其他军将也都是纷纷很是不忿地喊道。

    “凭什么?”

    董策冷笑一声:“你们还有脸问凭什么?就凭你们天天不知练兵,不知上进,只知道克扣军饷,荼毒士兵,一点儿本事都没有,害得整个北东路的军兵,就没一个像样的!若真是贼寇来了,拿什么抵挡?拿什么打仗?难不成到时候丧师失地,害得咱们大伙儿一块儿被朝廷斩首?你们是不是想要这个下场?”

    说着,董策把手中惊堂木恨恨的拍在面前的大案上,声色俱厉。

    大伙儿都没想到他会如此激烈的爆发。顿时都给吓了一跳,只不过却是也没能说出反驳的话来。还是那句话,因为董策说的是事实。

    董策也不会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又是厉声呵斥道:“本官纯是一片好心,你们竟然还不领情?本官,从你们口中抠出这些银子来,你以为本官是要自己贪墨了么?放屁!告诉你们,本官不是你们这种蝇营狗苟之废物,本官想拿这些银子练出一支强军来!”

    “告诉你们,崇祯七年的建奴入寇,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建奴肯定还会再杀进咱们北东路来。到时候,不指望本官手底下这支强军来抵挡,难不成还要靠着你们这群废物和你们手下那批同样废物的军兵么?”

    此话说完,大堂之中鸦雀无声,谁也说不出话来了。大伙儿看着董策目光中有怀疑有震惊,但也有佩服。

第1012章 一零三零 要练强军

    董策说的若是真的,那毫无疑问,他这人虽然行事霸道强横,但真真是一个极有担当的上官!有这么一位上官,倒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本官把这些银子用来练兵,剩下的那些你们到手的,就随你们便吧!你们是想练兵也行,想自己全部贪墨了也由得你们。但最起码,你们回去之后,得再招一点儿军兵来,好歹也充一充门面,对吧?到时候若是贼人来犯的话,打仗的事儿,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本官就行。”

    听董策说到这儿,诸位军将,忽然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若是真如董策说的这般,他们把这些银子让出来,把这些兵马交出来,而以后再有贼人入寇,打仗就没他们的事儿了,全部都落到了董策身上,那这样倒也不错。

    “对了,还有,本官这样做,也不纯粹是因为本官自己的缘故。”

    董策忽然一笑,笑得有些诡秘,沉声道:“或许你们中。有些消息灵通的已经知晓了,新上任的大同巡抚,正是咱们冀北道原先的兵备道刘若宰刘大人。刘大人对本官,素来是很器重的,他当初也曾交代过本官,要练出一支强军来。”

    说到这儿董策便住口不说了。

    但他话里的意思,大伙都已经很清楚明白了,大伙儿听了,也都是纷纷色变,心中恍然。他们都以为猜到了董策这么做的真正原因,以为这是大同巡抚刘若宰的授意。

    实际上,这完全是董策扯虎皮拉大旗,打着刘若宰的名头,为的便是让大伙儿,不敢有什么反抗的心思。

    其实对于他现在做的这些事儿,刘若宰肯定是不知道的,不过董策倒是也不怕,刘若宰哪怕知道他做的这些事,也只会夸赞他有能力、敢作为、有担当,而不会斥责惩罚他。

    因为董策很清楚,练出一支强军,也是刘若宰一直以来的愿望。

    其实董策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点想把刘若宰给算计进去。他很清楚,原先作为冀北兵备道的刘若宰,所能够依靠的能够练出一支强军来的合适人选,只有他董策一个。他曾经试过好几个人,比如说白添福,比如说谢鼎坤,但事实证明,那几个人都不行,只有他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