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连他的儿子们都不例外。

    能在这时候过来的,只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他的乖孙儿王中敏,另外一个,则是他的师爷。

    楚子昂。

    楚子昂既是他的师爷,也是他的首席幕僚,还是他的智囊,甚至在王朴带兵打仗的时候,军中的粮草等事情,也都是他在操办。

    他做事能力极强,替王朴把许多事情都是处理的井井有条,可说是极大的为王朴分忧了。

    王朴对他也是极为倚重,视作左右手,对他也非常礼遇,从来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先生称之。连秀才功名都没有,一介白身的楚子昂,在王朴为首的大同镇边军体系中地位非常超然,许多参将游击将军这一类的大将,见了他,也都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礼,道一声楚先生。

    王朴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是非常康健的,已经听出来了,这脚步声正是楚子昂的。

    楚子昂素来镇定,此时脚步声却是这般急促,可见定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而偏偏王朴此时最怕的就是发生什么突发性的大事,在他看来,维持现状就好。

    脚步声到了门前,略略停顿了一下,王朴扬声道:“是楚先生么?进来吧!”

    “是。”门外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接着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楚子昂推门进来了。

    他大约五十岁上下,很清瘦,也颇为俊朗,留着一部美髯,大致可称为美男子。

    他拱了拱手,道:“见过大人。”

    “楚先生不必多礼。”王朴笑道:“先生有什么事么?”

    楚子昂却是不作答,他指了指门外,道:“大人,小少爷的事儿,我知道了,他在磐石堡受了羞辱。而且咱们的人,还死了一个。”

    “嗯。”王朴淡淡点了点头,没多说。

    楚子昂知道这事儿很正常,在他麾下,楚子昂权力相当大,不但是他的公务,便是府中的私事,楚子昂也有资格过问。

    “方才学生来的时候,瞧见公孙绩了。”楚子昂接着道:“大人您是不是派他去寻那董策的霉头,准备整治董策了?”

    “没错儿。”王朴道。

    楚子昂叹了口气,道:“大人您待会儿还是把他叫回来吧,这董策,整治不成了?”

    王朴动容道:“此言怎讲?”

    “朝廷有旨意到达了大同镇,现在这旨意应该是刚刚到达焦源溥焦大人那儿,知道的人只怕还没几个,学生也是刚得到消息,便赶紧来寻大人了。”楚子昂道。

    “朝廷有旨意?”这一下子,王朴也沉不住气了,急声道:“旨意中说的什么?”

    “是两道任命。第一道,便是关于那磐石堡守备董策的。”

第983章 一零零一 北东路参将!

    “什么,董策的任命?这厮升官儿了?”王朴问道。

    “没错儿,董策升任北东路参将。”

    楚子昂苦笑道道:“这也是为什么学生说董策不能动的原因。”

    不等王朴发问,他便解释道:“董策被任命为北东路参将,也不算是什么事儿,他是参将又如何?大人您可是总兵!大同镇下面分守参将九人,北东路参将正是其一,但无论如何,您终归是能管着他的,是他的上司!您要收拾他,是要费点儿手脚的,但也只是费点儿手脚而已,终归能收拾得了。”

    董策其人,楚子昂是知道的。

    实际上,董策在大同镇这些高层之中,知名度还是挺高的。

    崇祯七年带领几个墩丁夜袭建奴营地,斩杀建奴十几人,更是杀了一个建奴白甲,立下的功劳很是不小,更是救了冀北道和大同镇的一批人。相当一批文臣武将因为这个功劳而逃过一劫,没有被罢官、流放乃至诛杀。

    而后又是接连剿灭了几股势力不小,声名狼藉的匪类,当然,最出彩的还是今年跟白莲教的那一战。

    白莲教那一战,磐石堡大放异彩,整个大同镇上上下下,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小小的磐石堡中竟然蕴藏着多么强悍的军兵,这么强大的一股战斗力。

    不少大同镇的人,竟然都有些庆幸——还好和白莲教那一战,磐石堡折损不少,不然,谁知道这股新起来的强大势力会对大同镇的格局造成什么影响?

    楚子昂也是这么看的,因为他在董策身上看到了一种名为威胁的东西。董策如此年轻,就立下这许多功劳,成长到这种地步,日后前途无量,说不定会对王朴王大人造成一定影响!

    王朴沉吟道:“董策能升任北东路参将,想来是因为他随着刘若宰去那甘肃镇走了一遭,察哈尔部归顺,这是国朝之大事,但凡能跟这事儿沾上边儿的,谁都有份,倒也不是什么出奇的大事,应该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恩宠。他当了参将,本官也照样能死死压着他。先生为何说现在不能动他?”

    “确实,他被任命为北东路参将,这也没什么。可问题是,除了他被任命为北东路参将之外,还有一个消息也传来了。”

    楚子昂深深吸了口气,缓缓道:“刘若宰,要当大同巡抚了。”

    “什么?”王朴大惊失色。

    他本来正端着茶水送到嘴边,这会儿手一抖,茶杯直接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茶水溅到了他衣服的下摆上,湿了一片。

    但王朴也顾不得了。

    他是真的被这个消息给震撼到了。

    刘若宰他是知道的,两人也见过几面,不过没什么交情,也就是见面点个头,说两句闲话而已,终归是文武殊途。他是大同总兵,而之前刘若宰是冀北兵备道,虽说文官地位比武将高得多,但他终归是总兵,大明朝一共才有多少个总兵?

    所以,他是不怕刘若宰的,刘若宰也不可能拿他有什么办法。整个宣大,能管得了他王朴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宣大总督杨大人,一个就是大同巡抚焦大人了。

    身为大同总兵,自然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刘若宰在大草滩那边儿立下了大功劳,是一定要高升的。但他之前听到消息说,刘若宰是要入朝为官的,据说朝廷有意要让他担任礼部左侍郎。

    结果却没想到,消息传来,刘若宰竟然是要担任大同巡抚!?

    这真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刘若宰这一步,跨的也太大了些!

    谁能想到,本来要入京的,结果却又回到了大同?

    这大同巡抚的差事,对于刘若宰来说,也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礼部左侍郎是正三品,而巡抚没有品级,一般加右佥都御史,那就是正四品,高一点儿的,则是加兵部侍郎,那就是正三品。也就是说,品级和礼部左侍郎是差不多甚至更低的。

    但两者的权势大小完全不一样,巡抚掌一地之兵权、财权、民政,权力极大。礼部左侍郎算不上国之重臣,但大同巡抚绝对算得上了。

    但问题是,大同巡抚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风险太高了,一个不小心,是要杀头的!哪像是礼部左侍郎,很是清贵,也悠闲,更不会有什么风险。

    但刘若宰要担当大同巡抚,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他就不敢对付董策了。

    刘若宰信任看重董策的事情,整个冀北道都知道,而之所以是冀北道而不是整个大同镇都知道,是因为之前的刘若宰和董策还没有这样的资格被所有人关注。

    但现在不一样了。

    早在察哈尔部归顺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大伙儿就已经很关注刘若宰和董策了,因为大草滩上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一些,知道董策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那董策,确实是动不得了。”

    王朴叹了口气:“那就只能先便宜那厮了,且让他先得意两日,日后再做计较。”

    楚子昂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现下最要紧的,是思量思量,如何与那刘若宰好生相处。”

    王朴沉沉点头,两人商议起来。

    他们两人其实都想岔了一件事情——他们都觉得如果没有这两道任命董策就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其实还真不是如此,王朴还真未必能把董策怎么样。

    董策既然敢在耶律斡里和那么凶狠的收拾了王中敏一通之后还能说出‘打得好’这样的话来,就代表着董策已经胸有成竹,准备好迎接他的报复了。他以为报复董策只是要费些手脚,实际上,如果他真的敢报复,董策给他准备的那些后手儿足以折腾的他再也不想招惹董策。

    大同巡抚焦大人此时一脸的轻松,他穿着一袭玄色的宽大长袍,大袖飘飘,颇有古意。头发也没多么认真的梳理,只是用一个玉环略略的束了一下。

    打眼儿一瞧,整个人很有些魏晋风流的意思。

    他在屋里走来走去,脸上笑意掩都掩不住,他一边走着一边左拳轻轻的敲击着右掌,敲一下,便是停一下,而后哈哈大笑一阵儿。

    他绕着屋子一圈圈儿的转,越来越是高兴,到了最后手舞足蹈,恨不得要仰天长啸一番。

第984章 一零零二 高兴

    焦大人已经许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事实上,自从来到大同镇,当了这个大同巡抚之后,他就没这么开怀笑过。

    而现在,他终于又笑了。

    因为朝廷宣布,他这个大同巡抚卸任了,由冀北兵备道刘若宰继任。

    虽说现在朝廷还未公布他的去处,以后是升官是降职都不知道,但只要是能逃离大同镇,别说是给他降职了,就算是将他削职为民,他都愿意!

    他为官多年,宦囊也是颇为丰厚,靠着他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积蓄,以后回到老家,买上些田产,建起一座大宅,买上些眉清目秀的丫头小厮伺候着,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何等之惬意?再说了,如他这等做过官又回到家乡的曾经的朝廷大员,在地方上也是很受尊重的,地位很超然。

    回到家乡,又有里子又有面子,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削职为民至少还能回到老家当一个富家翁,但留在大同镇,在焦大人看来,简直是死路一条啊!

    他来的时候就很不情愿,他算是被突然任命的。当时建奴肆虐大同镇,明军不敌,连连丢城失地,战后论罪,宣大总督和大同巡抚都被充军了。焦大人就是那会儿被派过来担任这大同巡抚的,本来朝廷对他的期望自然是盼着他能够整顿大同镇上下,练出一支强军精兵来。

    但很可惜,焦大人不是这块儿料。

    一直到现在,他担任大同巡抚也已经一年多了,大同镇这边的情况还是毫无起色。

    所以朝廷对焦大人也很不满。

    而焦源溥自己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他本就是满载着许多人的期望而来,结果却干成了这个样子,这让他自己心里也备受煎熬。还好,只是备受煎熬而已,但却不会给他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他也认了,煎熬就煎熬吧,反正也没人会把我怎么样,朝廷就算是不满,总也不能随便寻个由头儿杀了我或是充军吧!

    但前一段时间的白莲教起事,却是让焦源溥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儿。

    白莲教起事,声势极为浩大,朝野震动,而当时焦源溥就觉得自己要完了!只要是白莲教那帮人声势再闹的大一点儿,折腾的再狠一点儿,自己只怕就要被朝廷严惩了。

    但还好还好,有磐石堡那些军兵在!磐石堡前,洢水河南那一战,白莲教死伤无数,这是一场实打实的大捷,焦源溥报上去之后,朝廷对他的看法改观了一下,他的地位也暂时保住了。但白莲教还未彻底剿灭,随时还有可能再一次席卷起来,他心中每日都是惴惴不安。

    而且,白莲教还算不上什么心腹大患,焦源溥真正恐惧的是,建奴万一再打来呢?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建奴从大同镇这边入寇,之前也不是没有过。他很清楚大同镇这些军兵的战斗力,建奴真要来的话,他手下这些兵根本就不成,只怕丧师失地在所难免。到时候要充军的,可就是他焦大人了。

    这些时日,焦源溥每日都活在焦虑之中,日子过得很艰难。他又不敢辞官,以今上的性子,谁敢跟他撂挑子?起码焦源溥不敢。万一惹恼了今上,那可真是要杀人的!

    而现在,他的心情彻底的放松下来了。

    老天爷啊!终于不用再当这个大同巡抚了!终于能离开了!

    想到自己过去一年的心酸日子,他不由得又是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屋外面伺候的下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老爷这是怎么了。怎么又哭又笑的?失心疯了不成?

    焦源溥在屋里又哭又笑,折腾了好半天,人才算是缓过劲儿来,他略略收拾了一下仪容,立刻走出去,召集属官及大同镇中所有文武官员议事。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大伙儿都到了。

    焦源溥坐在上首,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而后他叹了口气,嘴角却是勾出一抹笑意,沉声道:“诸位,过去一年多,跟诸位相处颇为相得,只可惜,以后不能再共事了。”

    他吸了口气,高声道:“朝廷旨意已经下来了,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刘大人,即将接任大同巡抚!只怕不日,刘大人就要抵达大同了!”

    “什么?”此言一出,巡抚衙门的大堂之中顿时炸了锅。

    在座的许多人,尤其是大部分地位并不是那么高的人,还都没得到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极为震撼和突兀,一个个听了之后都是不由得一些发懵,回不过神来。而大同镇所有文武官员中,之前得到消息的,也不过是只有王朴等寥寥几人而已,他们已经事先震惊过了,这会儿就镇定许多。

    其他那些人,一个个都被消息震撼到了,面面相觑,更有的窃窃私语。

    焦源溥也不管他们,只是坐在自己座位上捻着胡子淡淡微笑。

    而接下来,大堂中嗡嗡嗡的窃窃私语声低了下去,大伙儿都是若有所思。

    既然这个命令朝廷已经下了,那自然是无法更改,震撼劲儿过了之后,现在需要想的,便是如何在新任的这位巡抚大人麾下更得重用。目前比较得势的,想的是如何在刘若宰麾下维持住自己的权势,而现在际遇颇不如意的,则是把新巡抚的到来视作自己的一个机会,希望能够在新巡抚手底下拿到更重要的差事。

    大伙儿都打起了主意。

    众人的反应,都在焦源溥预料之中,他等大堂之中安静下来,便道:“刘大人在大同镇呆的时间不短,而且素有能臣之名,对大同镇内外事情都了如指掌,他担当大同巡抚,本官是极放心,也是极欣慰的。”

    “从即日起,本巡抚便封衙,静等新任巡抚大人的到来,所有公文,就都不要往本官这里递了,你们能处置的便处置了,不能处置的,便暂时搁置,等待刘大人来了再做计较。”

    焦源溥说出这一番话之后,一身轻松,站起身来,拱拱手,洒然道:“诸位,好生做事!”

    说罢,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大伙儿一听,心里都是说不出来的感觉。焦大人这话说得,就跟他脱离苦海了,咱们还在苦海中挣扎一般。方才焦源溥那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从现在开始,什么事儿我都不做了,公事一概不处理,你们看着办吧!

第985章 一零零三 喜讯

    他是什么目的,大伙儿也都猜得出来,无非便是怕惹上事端而已。眼瞧着都要走了,若是因为什么事儿处理不当导致最后倒霉,那可太不值当的。

    焦源溥已经什么事都不想做了,他恨不得天天躺在家里睡大觉,等到刘若宰来了,便赶紧交卸了差事,溜之大吉。

    但有件事,他是必须要做的。

    他须得通知董策。

    第二日,焦源溥派出的一骑快马抵达了磐石堡,传令让董策来大同镇一趟。

    董策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但他又生怕这是王朴设下的陷阱,便把所有家丁都带上了,如此一来,管他什么陷阱,一概都能碾平了。

    三百余骑兵策马卷平岗,随在董策身后,一路往大同镇城狂奔而去。

    傍晚时分,抵达大同镇城。

    先在城外镇子上的客栈里住了一宿,第二日一大早,方才去了镇城。

    大同镇城北门,董策一行人的到来惊动了城门官,若不是他们打着的是明军的旗号,而且穿的也都是大明制式的棉甲,只怕北门守军就要关闭城门了。

    和城门官解释了一番之后,城门官却还是不放行,不过倒是说了,可以代为通知巡抚衙门。

    董策没法子,只能在城外等着。

    一刻钟之后,巡抚衙门过来了人,将董策等人带进城中。

    来到巡抚衙门,带他进来的那人直接领着他进了府中,在一处偏厅等候。那人言道,巡抚大人有令,让他在此暂时等候片刻,巡抚大人一会儿就到。

    这名巡抚大人的属官对董策很是热情,也没有一点儿架子,笑吟吟的,董策但凡问什么,他必然会尽量作答,让董策很有些受宠若惊。

    董策受宠若惊之余,也有些诧异,便寻思着套套话,结果三问两问之下,他竟是在这名属官口中得知了一个让他极为震撼的消息——刘若宰要升任大同巡抚了?

    董策先是震惊诧异,然后在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便是陷入了一片狂喜之中。

    太好了,简直不能再好了!

    对他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意外之喜,在大草滩的时候,刘若宰就跟他说过,他可能会被调入京中。刘若宰不愿意入朝,董策也不愿意他入朝,刘若宰可说是他最大的靠山,若是刘若宰走了,可以想见,董策在大同镇的日子肯定是不好过。

    而现下,刘若宰不但不离开大同镇了,反而要担任大同巡抚了!

    董策几乎忍不住要大笑出声来,太好了,比他预想中最好的结局还要好的多!刘若宰担任了大同巡抚,自己又这般得他看重,日后必然会得到他的全力支持,到时候自己手下这一支强军壮大,在物资方面,绝对会充盈许多。

    董策暗暗想到:“我之前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可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个变数,现下刘若宰当了大同巡抚,对我的支持力度肯定会增加,调拨的物资也会更加丰富。如此一来,之前的计划,就显得有些保守了。回去之后,到时要再更改一下。”

    董策之前就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关于军队的扩大,地盘儿的扩大,武器的铸造等等,都已经有了详尽的计划。但现在,他想把计划中的目标都再定的高一些。

    两人说着闲话,没多一会儿,门外便是响起脚步声,焦源溥大步走了进来。

    董策两人赶紧起身行礼。

    焦源溥打量着董策,摆摆手,笑吟吟道:“坐,坐,不用太客气。”

    带着董策过来的那属官告辞,董策则是半个屁股挨在椅子上,小心翼翼的坐着。

    焦源溥却是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他也坐了下来,着人上了茶水,靠在椅子背上,笑道:“你便是董策吧?”

    “末将正是。”董策赶紧道。

    “不错,不错,一表人才,气度也不错,像是个做大事的。”焦源溥夸奖道,他笑嘻嘻的,不像是上官,反倒像是董策的一个忘年之交。

    “这次来,是要告诉你,你升官儿了。”焦源溥开门见山道:“京中有旨意下来,你晋升为北东路参将。”

    董策闻言,心里狠狠的跳了一下。

    他长舒了一口大气,心情轻松了许多。他来之前就已经猜到了,这一次过来大同镇,可能跟他的晋升有关的。说实话,董策只是感觉如释重负,但要说激动,也没多少。毕竟他之前早就猜到了,他极有可能是会被提拔为参将的。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会是北东路参将。

    那黄琬怎么办?黄琬可是现任的北东路参将啊!

    董策先磕了个头谢过,焦源溥笑吟吟的让他起身,把相关的公文给了他。说是朝廷的旨意到达了大同镇,其实来的就是公文。

    而后又是一番闲谈,到了最后,董策实在是没憋住,再加上看焦源溥很是和善,似乎很好说话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问道:“焦大人,末将斗胆问一句,末将既然被任命为北东路参将,那原北东路参将黄琬黄大人又是……”

    “他呀?”

    焦源溥轻轻哼了一声,神色间便露出一丝不喜来:“他剿灭白莲教不力,革职回家!”

    董策听了这话,心中顿时一突,并无丝毫喜意,反而是涌起一阵深深的担心来。

    他可是知道的,黄琬绝非善类,若是这一次只是免了他北东路参将的差事,他可能还没什么,但这一下子够狠的,直接将他削职为民了,以黄琬的性子,不可能这般坐以待毙!说不定,黄琬得到信儿之后,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自己可是得小心行事,不得不防。

    而后董策便是告辞,离开了巡抚衙门。

    当日午后,回到磐石堡,董策立刻召集众人来府中议事。

    大伙儿都到齐之后,董策面向众人,微微笑道:“诸位,从今日起,本官便是北东路参将了。”

    “什么?”

    众人都惊呆了,但是短暂的惊诧之后,大堂之中便是一阵欢腾。

    大伙儿都是满脸喜色,接着便纷纷跪下来,高声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他们是真的高兴,兴奋的不得了。要知道,磐石堡的这些官员,之所以能成为官员,能掌握权力,就是因为他们身在磐石堡这个势力之中,就是因为有董策。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都是董策给他们的。一身之荣辱,完全系于董策之身。他们能走多远,能做到多高的位置上,完全取决于董策能够走多远。

第986章 一零零四 盯紧了!

    董策官职越高,官位越大,他们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之前董策刚从甘肃镇回来的时候,曾经跟大伙儿说过,这一次他是铁定能升官儿的,但终归上头的命令还没下来,他们心中还是忐忑。而现在,猜测已经成为了事实。

    大人从一个小小的军堡守备,一跃而成为北东路参将。大明朝的参将,还是很值钱的!大同镇身为九边重镇之一,一共也才九个分守参将而已,整个大明,一共又有多少个参将?

    地盘儿变大了,权力变大,而且,手下的兵力也能够进一步扩充了。

    就拿现在来说,董策只是磐石堡守备的时候,手下有一千精锐步卒,就已经很扎眼了,若是再扩充,被别人知道的话,就很容易说闲话了。而若是他成了参将,那么手下额定的兵员就有将近三千,只怕他把军队扩充到了五千,也没人会说闲话。

    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了。

    大伙儿都是欣喜无比,都说着讨喜的吉祥话。

    唯有张寒,却是眉头微皱,低声道:“大人,您现下是北东路参将,那黄琬呢?他是调走了还是?”

    他说这话的时候,大伙儿都已经安静下来了,目光投向他,不知道他为何在这等时候说这种扫兴的话。

    董策暗暗夸赞张寒心细如发,道:“就地撤职,削职为民。”

    张寒倒吸一口凉气儿,道:“那大人您得小心了。黄琬为人阴狠毒辣,这一次朝廷对待他也未免太狠了些,只怕他要狗急跳墙,说不得做出什么事情来!”

    “没错儿。”董策点点头道:“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他看向大伙儿,微微笑道:“诸位,本官升任参将,这是可喜可贺的好事情,你们也都放下心来,本官定然不会忘了你们。只是这些事情,都要以后再说,现下最要紧的事情有两点。”

    董策先伸出一根手指头,沉声道:“第一,要防备着黄琬狗急跳墙,须得好生盯着他,监视着他,这件事情,本官会让家丁队来做。”

    “第二,则是还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董策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刘若宰刘大人,即将担当大同巡抚。”

    大伙儿一听这个,更是兴奋了,刘若宰对自家大人的看重,他们都是知道的。就看董大人被招去冀北兵备道驻跸之地镇河堡的次数就知道了,换做一般的军堡守备,多久才能去一次镇河堡?但自家董大人却是隔三岔五的就被刘若宰给招去了。

    而兵备道刘大人要升任大同巡抚,董大人可就有了一座最坚实的靠山,那要做起事来,可是容易许多了。

    更有人心中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来:“有刘大人提携,董大人会不会短时间内再上一步?”

    由参将再往上走,那可就是副总兵和总兵了。

    不过也就是想想,谁也没有把这话说出来。

    “刘大人跟本官的关系,你们都知道,屡屡提携,恩重如山!这一次,刘大人既然来大同镇上任,咱们自然要给他送一份儿大礼,好让刘大人一上任就风风光光的,立下一个大功劳,让朝廷,让陛下,让朝野内外,都对大人刮目相看,认为他来到大同镇,效果就立竿见影!”

    “咱们拿什么来给刘大人当做大礼呢?”董策哈哈笑道:“等闲东西,刘大人可是看不上。”

    他伸手一指东南方向,高声道:“那些白莲教逆贼,盘踞数月之久,也该寻寻他们的晦气了!咱们就用这些逆贼的头颅,来作为给刘大人的大礼!”

    “好!”众人轰然叫好。

    “这个差事,便落到你们磐石堡步军的头上。”董策看向石进和周仲,道:“你们先派出斥候,了解那些白莲教逆贼的虚实,好生打探,明白了么?”

    “是!属下明白!”石进周仲两人齐齐应是。

    其实要说起来,董策麾下的家丁们是比他们手下那些属于磐石堡步军序列的骑兵更合格的斥候,打探起来绝对效果更好。但是董策却把这个差事交给了他们,而不是交给他自己的家丁,这足见信任。他们也明白董策的意思,董策这么做,是为了让磐石堡步军自己的斥候得到锻炼,而且也是为了给他们更大的一份儿功劳。

    少顷,这议事便是散了,大伙儿出了董府,一个个神情都是极为的振奋。

    而后,董策把阿拉坦乌拉、耶律斡里和、王通、王浑四人都叫了过来。

    他向四人通报了这个消息之后,四人也都是极为振奋,阿拉坦乌拉更是心中多了几分期许。

    他心中暗道:“这位董大人,当真是个前程远大的,看来太后选择了他,并没有选错人。他现在还这么年轻就当了参将,以后当总兵甚至当更大的官,应该也不成问题。而且大同巡抚是刘若宰,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中,下水和离着大同镇最近,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负责和察哈尔部事务的大臣,应该就是刘若宰了。董大人又和刘若宰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