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七年-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鲁密铳则都是放在一个个木头架子上,外面也套着布袋子,董策随便拿出一把鲁密铳来,把外面套着的布袋子去掉,拿在手中细细把玩。

第963章 九八一 新店铺

    感受到那冰冷的触感,和沉重的质感,看着足足有两米粗长的,散发着青黑色光芒的钢铁大枪,他心中便是忽然安稳了许多。有这等利器在手,一切便大有可为。更何况,现下手中有足足数百支鲁密大铳。

    他一眼扫去,看着这架子上密密麻麻排布的数百只鲁密铳,心中豪情顿生。

    董策也很清楚的意识到,有一些事儿,现在是必须要开始做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一片麻黑呢,钱一川便离开了家,朝着磐石堡快步走去。

    此时,整个村落还沉浸在一片安静之中。这会儿毕竟还是冬季,天短夜长,虽说此时村子里的百姓除了在大营中当军兵的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在磐石堡周边的这些地界儿干活儿,但现下天色亮得很晚,大约相当于后世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天才刚放亮,上工的时间也比较晚,差不多已经能推到相当于后世九点多钟了,所以他们自然没有必要起的那么早。再说了,这些时日,整天干的都是耗费体力的活儿,晚上也是需要大量的睡眠才能补充过来。

    郑氏抱着孩儿,靠在门口,怔怔地瞧着钱一川离去的背影,眼中有泪簌簌而下。但却没有多少伤悲,似乎此时流泪只是更多是一种习惯罢了。因为她知道,再过一个月,她的丈夫还会回来;因为她知道,再等半年多,家里又可以迎来一次大丰收;她更是知道,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自己和自己的丈夫将会儿孙满堂,并且能够安享晚年。

    这样的日子,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而现在她敢想了,并且确定这会成为事实。她觉得自己是很幸运也很幸福,能够认识这个男人,能够来到磐石堡,能够在这里安下一个温暖的家。

    钱一川往前走了一段,而后默然回头,借着家里堂屋中透出来的灯光,他能瞧见自家婆娘站在那里,影影幢幢的一个身影。他咧嘴一笑,挥了挥手,而后又转身大步朝前走去。

    此时,天未放亮,一片漆黑,在这个时代,村庄更是不可能有什么路灯的,周围的人家也没有灯光透出来。但还好,天空有星有月,这夜路倒也不是太难走。走在村中路上,时不时能听到一阵犬吠鸡鸣。虽说磐石堡有畜牧养殖司,里面养着各种家禽家畜,但这并非是垄断的,官府并没有禁止寻常人家养鸡养鸭。甚至他们可以去畜牧养殖司买一些鸡苗鸭苗回来在家中饲养,因为说白了,畜牧养殖司里面的这些牲畜家禽,主要是供给军队的。

    除了犬吠鸡鸣之外,偶尔路过某些人家的时候,还能听见一阵阵男人响亮的呼噜声。这会儿大伙住的都是土坯房,甚至有的是茅草搭的屋顶,哪有什么隔音效果?晚上呼噜声音一大,在外头自然就听得很清楚。

    行走在其间,钱一川嘴上挂着微笑,心中更是满足。似乎这寻常的村落风景,对他而言是什么极其宝贵的东西一般。

    其实若是换作成为流民之前,他也欣赏不了这样的风景,他也会视若无睹。但有过那一段惨痛经历之后,他深刻的明白了,现下这平安祥和的一幕是何等的难得。

    当钱一川到达磐石堡南门的时候,门还没有开,磐石堡城门晚上照样也是封闭的。其实钱一川来的有点儿忒早了,以他家和磐石堡的距离,他完全可以再晚一个时辰才走。

    但钱一川是那种非常谨慎小心的性格,就是生怕有什么差池会耽搁了,所以他每一次都是起个大早回去。

    又等了大半个时辰,城门方才缓缓打开,此时天光已经放亮,等城门打开,验过了身份,钱一川进了城,又过了瓮城,便正式进入了磐石堡。而刚一进来这地界儿,钱一川便是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喧闹嘈杂。

    他顿时心中便疑惑起来,心道这是怎么了?

    因为磐石堡中,成分其实非常单纯,要么是官府的人要么就是军兵和工匠。现在能住在磐石堡里面的,非军兵和工匠的,除了董策一家以及他手下那些官员及其家眷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人了。像是磐石堡中那些书吏呀,库房中的库吏呀等等,其实家都是在磐石堡外的,只不过是白天在磐石宝上值当差而已。

    正因为磐石堡中成分非常单纯,只有出了军兵之外的不多的一些人家,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非常安静的。唯一比较大声音的可能就是军兵们操练时候发出的声响了。

    但此时,这城门内竟然如此嘈杂,当真是非常奇怪。

    因为钱一川记得很清楚,磐石堡南门入口之后,这一条街都是空荡荡的,两边只有一些已经建好了房子,但是房子里什么都没有,既不是百姓住宅也不是店铺。

    他走近了一瞧,看清楚眼前这一幕之后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原来,昨日他们离开的时候,这条街道两边的房子还是空荡荡的,而此时里面却都是挤满了人。

    这条短短的街道,从南城门瓮城的内门,通向前面的那个路口,之间的距离大约有十七八丈左右,也就是五十来米。在这条大约有五十来米长的街道上,左右两边一共建起了大约有三十间左右的店面。这些所谓的三十间不到的店面,指的都是单独的一间,有的店面是要横跨数个单间的。每家店面,大的能占去五六间,小的也有两三间。所以大约有六七家店面,就占去了这三十个单间。

    每一个单间的宽度,大约是在三米左右。

    这七八处店铺中,有卖绫罗绸缎兼卖成衣的布庄,有买粮食收粮食同时还卖油盐酱醋茶的粮店,也有酒楼,还有卖金银珠宝首饰的店铺,同时这家店铺还承接把小块金银熔铸成大锭以及把金银换成铜钱或是把铜钱或成金银这些生意。

    而有一家店面,则是店面前头乃是一家肉摊,后面店里则是卖熟食的,透过店门,钱一川能很清楚的看到,店里的房梁上挂着为数相当多的腊鸡腊鸭腊肉猪腿之类的东西。一阵阵香味儿飘过来,闻着就让人有些流口水。

    这七八家店铺,虽然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几乎已经涵盖了一个寻常百姓家日常消费之所需。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大致也就是这些了。

    店不多,但是涵盖面非常广。

    钱一川几乎看傻了,他很确定,昨日这时候,这些店还都没开!

    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些店铺便是落地开花,好生繁盛了。

    钱一川自然不知道内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董策昨日才下了命令。

    其实这些店,大体都可算作是官店,或者更确切一些,这些店,都是属于董策的。

    早在跟随刘若宰去往甘肃镇之前,董策就已经又有了这个设想,他要在磐石堡开许多店面,里面有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东西。百姓们如果要买什么,直接来这里就行了,不需要长途跋涉去数十里外的孤店或者是什么其他地方。

    如此一来,也是很方便。

    而方便,只是董策开设店铺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则是——董策为了将磐石堡的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当时他离开的时候,百姓们还很穷,但这并不代表着百姓们会一直穷下去。当时董策就预想到了,随着第一次大丰收的到来,百姓们手中的余粮会一下子多起来。

    有了粮食,并不代表有了银子,因为以他们自己的能力,很难将粮食运送到数十里之外的地方卖掉。那这些粮食,说不得就会白白烂掉。董策当然不会坐视这等事情发生,恰恰相反,在他的计划中,这些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了这些粮食,整个链条都活了。

第964章 九八二 喜讯

    所以董策在畜牧养殖司旁边开了粮店,收购粮食。而在这条街上,这所有店面中,粮店可能不是最显眼的,但却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因为百姓们手里是没什么钱的,他们只有粮食,但是有了粮店,他们就能把粮食换成银钱,然后再拿着银钱去买其他东西。

    通过这些店铺,董策能够囤积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若是储备起来,磐石堡数年之内都将安枕无忧。

    而他为了买百姓手中的粮食而付出的银钱,又将会通过那些其它店铺流回到了他手里,相当于他用一些商品,换取了百姓手中的粮食,在银钱方面,他没太大损失,而那些用来换粮食的商品,则是通过各种渠道得来的,也花不了董策多少钱。比如说,那家金银店里卖的金银首饰,就都是缴获得来的。

    但他并不是********。

    因为董策可以保证,他的店面里,绝对是公平买卖,不会出现强买强卖的情况,而且最重要的是:价格很公道!

    百姓们在他的店面里买东西,不会吃亏。而为了让价格足够低,有的东西董策甚至是赔本的。比如说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他只能从外面进货,打个比方来说,一瓶醋,在孤店的成本是一文钱,售价是两文。而运到磐石堡来之后,成本可能就要增加到两文钱,但董策还要维持这瓶醋的价格要低于,至少不能高于在孤店的价格。

    百姓们用粮食换银钱,拿着银钱买东西,买了东西之后回家消费掉,这便形成了一个循环。

    这些店铺,虽然今日才开,但实际上,是早就在筹备了,董策当初离开磐石堡的时候就吩咐王羽在做这个,人手商品早就齐全了。

    今日这一开,便是大有气势。

    这些店铺还都不算什么,最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店面中最靠外的一家铺子,这家铺子门面其实非常小,只占了两间。铺子的门匾也非常有意思,在硕大的招牌上只写了一个字:砖头。

    似乎是生怕有人不认识这个字一般,在这个砖字旁边还画了一幅画,上面是一个很形象的砖头的图案。如此一来,便是不识字的人,大致也知道这里头卖的是什么了。

    钱一川一看,顿时心中便很是惊诧,心道这是卖什么的?难不成是卖砖的吗?只是这家门面如此之小,大致只有两间,这里面能存下多少砖?须知砖头的交易,那一次的量可都是很大的,这两间门面哪怕都用来封砖,又够拉几车的?够做几笔买卖的?

    他心中有些好奇,想到反正现在时间也早,赶回军营也完全来得及,于是便打算上前问听问听。走到那卖砖的店铺前面,他才发现原来这家店,竟然是现在所有店铺中人最多的,不但店里面挤满了人,就连店门外头,也是挤得满满当当的。这一眼瞧去,只怕得有二三十人。

    钱一川心中更是疑惑,便朝着自家前头的那人问道:“这位老兄,敢问这家店到底是卖什么的?怎么有这么多人呐?”

    他问话的这汉子大约四十来岁,中等身材,长的不高,但身体却非常粗壮,瞧着似乎浑身都充满力量。这会儿已经是冬天了,但他身上却只穿着一件单衣,这件单衣很是破旧,上面沾满了不少黑色灰色的污渍,瞧着脏兮兮的,而且上面布满了一个一个非常细小的孔洞,看起来就像打铁的时候被火星溅到在衣服上烫成这个样子的。

    钱一川瞧见他这长相、身材、打扮,大致便猜出来了,这位可能是工坊里的一个铁匠。

    那铁匠一回头,瞧见钱一川儿一身军兵打扮,神色立刻便变得尊敬了许多。

    磐石堡中这些工匠,董策对他们都很是不错,最起码是在这片范围内,他们的地位其实并不低,只不过他们都是苦日子过惯了的,也都颇为谨小慎微,从来都是低调示人,也不怎么跟除了这个群体之外的其他人做接触。

    他笑了笑道:“这家店是卖砖的。谁家想要盖房子都须得买砖,只要进去跟他们说好要买的砖的数量,要运到何地,而后再交上定金,最多两天时间,他们便是会捉人把砖给你拉到你指定的地界儿去。这可是方便的紧了,也不用自己拉,也不用去窑厂,直接就在堡里把事儿给办了。”

    “啊?”

    钱一川一声惊呼,道:“现在允许自个儿在城里建房了么?”

    那汉子笑道:“你还不知道吧?这消息也是这两天才下来的。”

    他指了指瓮城城门内侧,道:“瞧看了没有,贴在那儿有一份告示,讲的就是这事儿。董大人在告示上说了,原先但凡是在城里分了地的,现下都可以在上面建造房屋了。但是,房屋规格有说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了,上头写的都有,你自己看吧!”

    钱一川笑道:“老哥你一看就知道也是分了地的。”

    那汉子嘿嘿一笑,指了指自己,神色间颇有些自傲,道:“像我们这些当工匠的,虽然没有分到宅基地,但我们从一开始进入磐石堡,便是住在堡中,只不过原先住的房子,都是以前保留下来的房屋。很是阴冷潮湿,而且不知道多少年了,在外面看着还不错,住进去才知道四处透风,着实是挺难受的。”

    “这一次,我们上头能主事儿的大人,还专门请了董大人的示,董大人准了我们,可以将原先住的房子拆掉,而后再建新的。”

    他指了指店里面那些人:“到现下,店里店外挤着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当工匠的。”

    他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儿,也没有骗钱一川。他们这些工匠,平日看着不显山不漏水的,也不怎么出去,只是在两座工匠作坊和家之间来回。但实际上,他们进入磐石堡这么长时间了,一个个都已经有了颇为丰厚的身家。

    董策给他们定的月钱本来就比较高,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中不少人都已经升到了二级工匠,三级工匠,最高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四级工匠。级别越高拿的银钱就越多,而且董策从来不吝惜对他们的赏赐。他们每每超额完成任务,打造出更多的铁甲和鲁密铳,董策都会给他们一些赏赐。而他们,本身吃住都在磐石堡,不用自己掏钱,如此一来,这些银钱便是纯剩下了。

    这一年下来攒的钱,差不多建房子也就够了。

    反正他们计划中建的房子也不用太大,花不了太多银子。

    钱一川听他说完,顿时想起来了,今天早晨来的时候,郑氏还有特意叮嘱了,让他多问听着点儿,关于在堡内建房子的事情。他便又赶紧问道:“可是买了砖又咋整呢?把砖运到宅基地去了,自个儿也不会建房子呀?”

    “嗨,这不用你担心。董大人早就替咱们想好了。”

    那铁匠笑道:“现下咱们磐石堡,有一支土木队,是专门负责建房子了。你把砖搬运到地头之后,便可以请他们来建房子,价格公道得很。而且,他们原先都是给官府盖房子的,建造房屋那质量也是不用说,房子建好之后,保管你住上几代都不会出任何纰漏。”

    这支土木队,其实是董策让高大年和孙武木从他们队伍下面分出来的,人数大约在十二三上下。之所以分出这么一支队伍,就是为了让百姓在城内建造房子比较方便。

第966章 九八四 将至千

    董策当初将训练这些新家丁的差事交给了他,他便知道董策对自己是很信任的。毕竟,对于许多将领来说,身边这些精锐家丁们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对家丁的重视远远超过一般的士卒。

    而能为这些将官们训练家丁,也是代表了主官对他的极大信任。

    董策和他许久没见面,一见面便说了这么一句,这就是表明对他的亲近态度。

    两人又说了几句,马林便是伸手一引,道:“大人,咱们还是进里头说话吧,属下已经备好了酒菜,就等您过来了。”

    董策摆摆手,道:“先不着急,咱们直接上墩台,我得先看看这些小子们操练的如何了。”

    “是。”

    马林应了一声,一行人策马进了家丁训练场,而后,直接便去了墩台处。

    墩台高达五丈,而墩台所在的这小丘,也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如此加起来,站在这墩台之上,便比周围要高了差不多有二十米,乃是这附近的制高点,一眼望下去,一览无余,方圆十数里都是看的清清楚楚。

    董策登上墩台,手扶着垛口向外远望。

    墩台上的风,似乎也比下面要大上一些。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只觉心中畅快了许多。

    当初在安乡墩的时候,他最喜欢的便是登上墩台。而已经有多久没有登上过这里了?

    瞧见董策很有些感慨,其他人便都站在一旁不敢上去打扰他。

    过了好一会儿,董策方才指着下面道:“下面这些好汉子,便都是我的家丁吧!”

    马林笑道:“没错儿,都是。来到咱们磐石堡的流民中,最最精壮勇猛的汉子,都被送到这里来,由我亲自操练他们。教他们杀人的本事,教他们骑马的技巧,以求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大人您效力。”

    他这话说的董策很舒服,董策微微一笑:“此间差使,还是多亏你从中操持了。”

    当初董策临走的时候,便是交代了大伙儿,流民们到来之后,便要从中挑选精壮汉子让其加入磐石堡步军,而又要在这些精壮汉子中遴选出一批最最精悍勇猛的,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家丁队,并且交给马林,让马林在此处操练他们。

    现在想想,这些人也已经操练了有不短时日了。

    董策从墩台上向下看了一圈,在总数大约是七八个的小训练场上,此时足足有数百人正在做各种训练。大部分都是正在做马上训练,董策远远的瞧见这一幕,便是知道,他们基本上都在此训练了有一段时间了。那些最基础的东西都已经训练过并且达到了合格,现在做的这些,其实是比较后期的了,也就是说,再有不长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出师,正式成为自己的家丁了。

    只不过这里存在的一个问题,董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里战马的数量还是很有限,很多人都是轮流上战马操练,都是一帮人在上面练,然后其他人都在下面等着。

    “这儿有多少人?”

    董策转过身向马林问道。

    马林赶紧道:“回大人的话,一共四百三十七人。”

    “哟?”

    董策眉头挑了挑:“这么多?”

    这个数量确实是比较出乎他的意外,说实话,他之前猜测的,数量能够达到三百,就算不错。

    却没想到这已经是四百多人了。

    他微微一笑:“得亏这次带回来的战马多,要不然都不够他们使的。”

    马林笑道:“不知道大人这次带回来多少匹战马?”

    董策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道:“一共带回来八百匹。”

    “那可是好。”

    马林笑逐颜开,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道:“不知道大人您能否调拨给属下长一些,你也瞧见了,属下这战马数量实在是太少,根本就不够使用呐!”

    董策点点头:“这个没问题,你的提议很合理。我也瞧见了,此间战马确实是太少了一些,都好几个人轮流用一匹马训练,这也太过寒酸了一点儿,是应该补充一些战马了。”

    董策这次带回来了八百匹战马,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只有这八百匹战马。

    随着察哈尔部归顺大明,迁居到下水海附近,到时候他的领地距离下学海其实是非常近的,可说是快马半日就能抵达。而其间又有苏泰太后的这一层关系,到那时候,他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察哈尔部获取战马。

    所以说,他现在对战马并不是特别的吝啬,该用得到的地方便会分一些战马过去,反正以后还有。

    董策沉吟片刻,道:“这一次一共八百匹战马,这样吧,此间不是有四百三十七人么?本官便给你五百匹战马,本官回去之后便命人把五百匹战马送到此地,而后让这些家丁们开始挑选。他们选了这些战马之后,直接便用那些战马操练就可以,到时候正式成为本官家丁的时候,便带着自己的战马过去,一人一批,剩下的那些,你便就留在你这儿吧!若是还不够,到时候本官就再给你补充。”

    “好!’

    马林点点头道:“多谢大人。”

    董策摆摆手,笑道:“你是在为本官做事,有什么谢不谢的?真要说起来,还得本官谢你才对。”

    他确实觉得自己是应该好好谢谢马林的,马林这么大年纪了,却还在为他竭忠尽力,虽说马林这样做,也是存着私心,也是想着能够有更高的地位,能让他的子孙过得更好一些。但人家既然竭力做事,那就是应该感激的。

    董策问道:“这些人现下操练到什么进度了?再有多久便能合格了?”

    马林沉吟片刻,道:“这四百余人中大约有三百左右,再有一个月便可以出师了。剩下的那些人可能时间还要长一点,因为这些人来的比较晚。”

    董策点点头,一个多月之后,他就能有三百多新家丁了,队伍会越发壮大。这个时间,倒也是等的及的。

    他的家丁队伍现在有三百余人,而若是再加上下面这四百多家丁,然后再补充上一些,便能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就达到一千之数。而一千名精锐骑兵,那已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了。董策将来的计划中,将会非常倚重这一支机动性极强的精锐骑兵。

    在墩台上呆了一会儿,马林笑道:“大人,不若咱们下去吧,属下把这些小子们都召集起来,您跟他们说几句话?”

    董策点点头,道了一声好。

    一行人从墩台上下来,而后马林便传令,把大伙都给召集了过来。

    在那座小丘前面,是一座挺大的广场,足以容纳这些人了。而在这片广场的北边儿,也就是小丘向阳的那一面土坡上,则是一排一排的营房,这便是他们的住所。而在这些营房的最前面,则是一座点将台,约莫有一丈多高,就是拿土夯实而成的一个台子而已,颇为简陋。

    但再怎么简陋,这也是身份的象征。

    董策大步登上点将台,面朝着下面那些自己未来的家丁们,顿时,场中数百双眼睛,数百道目光,都落到了他身上。

    大伙本来正在操练,却突然被召集了起来,而登上点将台的,却是如此一位高大俊朗的年轻人,而这位年轻人看气度看打扮都是尊贵非常,显然是一位年轻的贵官。

    瞧见此人,不少人心中都是一激灵,眼中的疑惑变成了热切和期待。

    他们既然来到了磐石堡,并且当了董策的家丁,在这里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自然不可能没听说过董策这个名字。

    事实上,磐石堡中的所有官员,都会有意识地给下面的军兵百姓们灌输一些东西:董策是如何的厉害,如何的英明,现下的好日子便是董大人给的……等等,这种理念。

第965章 九八三 家丁训练场

    而且分出这么一支队伍来,让他们做这些活儿,也是可以让他们在每月发给的月钱之外还能多一笔额外的收入,也算是创收了。

    钱一川没想到郑氏叮嘱他关心的是这么快就有了眉目,把这事儿都听的明白之后,他心里计较了片刻,道了声谢之后,立刻便是撒丫子就朝城外跑去。

    他算计了一下,这会儿要是快速朝着城外跑去的话,跟郑氏说完这件事儿,再赶回军营倒还是来得及的。

    自己要在军营中呆着,这事儿是操持不了了,但是郑氏却是可以操持一下的。

    钱一川飞奔回家,把门敲的震天响,郑氏赶紧出来开了门,诧异地看着他:“怎么?你这刚走就回来了?”

    钱一川喘着粗气道:“快,快,你现在快去城里,现在能买砖了,能盖房子了。董大人下了命令了,只要交上定金,人家就能把砖给送到咱的宅基地上面去。至于建房子,有专门的土木队在干,你跟人家说一声,给了钱,人家就能把房子给你建好!”

    “啊?”

    郑氏瞪大了眼睛,又惊又喜道:“当真?”

    钱一川好不容易才喘匀了气儿:“嗯,我还能骗你咋地?刚才我进城的时候,我可是看见了。而且你不是经常说咱家东西置办的不齐活么?现在城里开了许多店铺,有卖绸缎的,有卖米面油盐酱醋茶的,也有卖珠宝首饰的,咱家这些粮食,你就拿去粮店卖了吧。看着该买的东西你就买点儿。”

    郑氏听他这么一说,又是一惊,看着他似笑非笑道:“你不是把这粮食看得跟命一般重要么?怎么这会儿突然允许我卖粮食了?”

    钱一川挠挠头:“我觉得你昨天说的话有道理,万一鞑子真要打过来了,咱们躲在城里才能逃过一劫。这粮食是重要,但在重要,也得有命吃才行啊!反正咱也不是全卖,咱不一共是三十八石么?你最多只能卖三十石啊,剩下的咱要自己留着。”

    “成,成,成,我知道了。”

    郑氏接连得了这几个好消息,笑逐颜开,心情也好了许多,便不跟钱一川计较,摆摆手道:“行了,既然老娘知道这事儿了,我便能把这事儿给办下来,你安安心心回去吧。等着吧,最多两个月,咱家就要搬进堡中住着去了。”

    钱一川看了看天色,道:“好,那我就赶紧走了啊,要不然待会儿迟到了可是要挨鞭子的。”

    “去吧,去吧!”

    乔氏见钱一川落荒而逃的身影,想想自己美梦终于要成真了,不由得忍不住一阵很是没形象的放声大笑。

    这一次钱一川入城的时候,刚要进城便听见城内传来一阵马蹄声,钱一川赶紧让在路边,然后便瞧见一队骑士,人马如龙,狂奔而去。

    这些骑士簇拥着一个高大挺拔的俊朗年轻人,裹着一袭皮大氅,不是董策又是哪个?

    董策今日,是要去安乡墩的。

    半个时辰之后,抵达安乡墩。

    此时的安乡墩,和之前已经是大不一样。

    董策对安乡墩进行了一番大改进,安乡墩外面的围墙都被拆了,围墙里面的那些房屋,也都已经被拆毁。现在,原先的安乡墩唯一留下来的,就是那一座五丈多高,巍峨耸立如同巨人一般的墩台。

    以墩台为中心,董策新建了一座安乡墩。只不过,这座新建的安乡墩,已经不叫原来的名字了,它被董策称呼为家丁训练场。

    没错儿,这里就是董策专门用来操练那些新近加入的家丁的。

    新建的家丁训练场围墙足足有二百余丈长,方圆五十丈,其面积是原来安乡墩的十倍还要多。

    围墙族有三丈高,五尺厚,整个原有的安乡墩,以及原来的安乡墩所在的那座小丘,都被围墙给圈在里面。而那座小丘,就是这座家丁训练场的中心,在小山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