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七年-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文诏笑道:“难怪,我看你麾下不少兵丁都是骑术精强,极为娴熟,便是有着十多年骑马经验的老骑兵,也未必有他们好。想来他们便是察哈尔部过来的人吧?”
董策不由得感叹,曹文诏果真是眼光毒辣,他手下收了一些察哈尔部族民这事儿,他是不怎么想让别人知道的,但曹文诏既然已经看出来了,那再隐瞒,再否认也没什么意思了,便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曹文诏听他承认了,若有所思,眼光闪烁,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董策接着道:“我等选择的路线,是从宁州往南,进入关中,而后由陕西入山西,回到大同镇。却没想到,路过真宁县周边的时候,却是发现此间有闯军,而且数目非常之大,还都是精锐骑兵。当时小弟心中便是生出一丝怀疑了,如此多的闯军精锐集中在一起,是要做什么?不消说肯定是要做一件大事!于是小弟派人四处打探,得到了确切消息,此间的闯军竟有数万之多而也就在此时,我麾下的斥侯抓到了一个闯军,言道,曹大哥你率领麾下数千人向这边过来。”
“当时小弟心中便猜到了,想必闯军在此是要设伏,将大哥你及你的麾下一网打尽。小弟焦急如焚,便派出斥候,想要找到你们,却没想到大哥你来得这般快,小弟昨日才刚知道消息,结果今日你就来了。小弟一时之间,根本来不及向你示警。没法子之下,只好带人隐藏在左近,伺机发动。还好还好,最终没有酿成大错,还是将大哥你救了出来。”
曹文诏听了,默然半响,脸上露出一抹惭愧之情,他瞧着董策,道:“说实话,董老弟,以我那会儿的情况,只怕你当时找到我,向我说这些话,我也是不会信的。唉,惭愧,当真是惭愧!”
说到此处,他应该是想起了那些死在闯军手中的的兄弟,脸色顿时就变得不那么好看了,阴沉着脸,只是一杯一杯地喝酒。董策和曹变蛟赶紧劝慰,好一会儿之后,曹文诏才算是恢复了正常。
三人又谈笑了一番,董策觉得已经吃喝的差不多了,便准备告辞离开。
曹文诏忽然身子往前倾了倾,本能地四下瞧了瞧,似乎想看看有没有人偷听。
他盯着董策,压低了声音道:“董老弟,你方才把去甘肃办差的那事儿说完,老哥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来,以后只怕有件事情要劳烦你,帮忙说项说项。”
董策笑道:“大哥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就是,小弟但凡能做到的,定尽力而为。”
曹文诏哈哈笑道:“其实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要是你办,只怕是轻轻松松,一句话便可。若是换做别人,连门路都摸不着,更别说办事儿了。”
董策心中一动,猜到了他想说什么,低声问道:“可是战马么?”
“没错!”
曹文诏哈哈一笑:“董老弟,你果真是心思敏锐的,正是战马。老弟你能让察哈尔部的人跟着你,那么你跟那边的关系想来应该是极好的,这次你也瞧见了,老哥手底下这三千兵,可谓是死伤惨重,以后肯定还要组建甚至要扩充的。但朝廷可没马啊!能拿出银子来就算不错!到时候,少不得要托你老弟的关系,从察哈尔部搞一批好马过来。”
董策沉吟片刻,终归还是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这倒不是什么特别麻烦的事情,毕竟他跟苏泰太后的关系着实是非浅,要搞到一批战马并不困难。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银钱,他要把这个条件向曹文诏说了,曹文诏毫不在意地挥挥手道:“银钱不是问题,现在就怕有钱都买不到马。”
董策深以为然,两人相视一笑。
这顿酒喝得是畅快淋漓,三人从傍晚时分一直喝到深夜,方才各自离去睡下。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未亮,董策睡得正香甜。
他已经许久没有如昨日那般疲累过了,一番大战,筋疲力尽,而后又喝了不少酒,是以这一晚上睡的是香甜无比,连梦都没有做一个。
而正在昏昏沉沉,将醒未醒之时,却是听见外面远远的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其间还夹杂着惊慌的叫喊。
董策霍然坐起身来,他警戒心理是极强的,哪怕这会儿睡得很熟,但一听到这种不应该在此时出现的动静儿,也是立刻就反应过来。
屋里还亮着灯,董策来不及穿衣服,只穿了一件里衣,外面披上大氅,便推门出去。他素来爱干净,身上也爱出汗,而他最讨厌的就是身上那种汗油油的感觉,昨日打仗的时候自然顾不得这许多,但回来之后他便命人烧了热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方才睡下。
第928章 九四六 围城
董策推门出去,他所在的这个院子还是很安静的,各间房里睡觉的人都没有出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董策素来对下属要求严格,更曾经明确说过,碰到这种事情,如无相关命令,一律不准出入,老老实实的在屋里呆着便是。
迎面跑过一个人来,正是王通。他一身甲胄,手摁在腰间腰刀上,脸上露出一抹掩不住的焦急。他瞧见董策之后快步向这边奔过来,磕头行礼。
董策沉声道:“外面怎么回事儿?怎地这般吵?”
昨日晚间,曹文诏曹变蛟还有董策都是各自派人巡夜,董策这边派的人手正是王通,是以董策才会向他发问。
王通起身道:“大人,事情有些不妙,闯军把城给围了。”
“什么?”董策眉头一挑,心中有些惊诧。
他沉吟片刻,便回身穿好衣甲,披上大氅,拿上大枪,沉声道:“带我去城头瞧瞧。”
“是。”
王通点头应是,这时候阿拉坦乌拉也起来了,作为董策的贴身护卫,以及董策直属总的把总,阿拉坦乌拉就住在董策旁边的屋子里。这会儿他也一身铠甲,手里持着那根硕大无比的狼筅,沉声道:“大人,我也跟着一起去瞧瞧。”
董策点点头,王通带人簇拥着他们两个,一路出了县衙。
刚出县衙,便瞧见一副副乱纷纷的景象,董策曹文诏曹变蛟三人带着近身护卫住到县衙里,而其他的那些士卒则都是住在县衙附近腾出来的宅院中,在此时,这些驻扎了士卒的宅院一个个都是灯火通明,不断有持着火把的人进进出出,更有将官冲着手下的士卒大声的吆喝着,带着他们从某处宅院中急匆匆的跑出来,朝着城墙的方向跑去。
大街之上人喊马嘶,很是热闹。而不少民房宅院中,也是传出阵阵哭声。
等董策到达三水县北城门城门楼的时候,发现曹文诏和曹变蛟已经等在这里了,两人都站在城墙垛口后面,手扶着垛口,凝神向远处看去。
而此时,在城墙之上,更有数百军兵,顶盔带甲,手持刀兵,凝神戒备。
董策登上城头之后并未说话,只是向远处看去。他往外扫了一眼,瞧清楚了城池北面的情况,心里不由得一突。
在城墙北面,本来应该是一片漆黑的荒野,但此刻,这荒野之上,却落下了无数繁星,那是一支支火把闪烁的亮光,将整个三水县城北,照得一片透亮,如同白昼一般。不知道有多少火把,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地上蹿动,每一条火龙代表的就是一支少说也有数百人的骑兵队伍,远远看去,火光无边无际,似乎一直蔓延到数十里之外,就如同天河坠入了人间。
他身旁的阿拉坦乌拉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低声道:“我们察哈尔部现在所有人加起来,只怕也没有这么多。”
那一片火把组成的海洋还在不断向这边移动,最终在距离城墙大约两三里之外的位置停了下来,他们开始安营扎寨,人声马声传来,喧嚣无比。而他们似乎并未将这三水县放在眼中,就在董策等人眼皮子底下做这些动作,根本就当他们不存在一般!
曹文诏曹变蛟一侧头也瞧见了董策,曹文诏向他招招手,道:“董老弟,你过来了?”
董策走过去笑道:“是,听到信儿便赶紧过来了。”
他瞧着曹文诏,似笑非笑道:“曹大哥,你俩过来的比我早,想来得到消息也是比我早的,怎么却自己来了,也不着人告诉兄弟一声。”
他的话半真半假,说是开玩笑也行,但其中却也掺杂着几分不满。很显然,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曹文诏,自己对他和曹变蛟两人上了城墙却不叫着自己,是颇为不满的。
当然,董策是用这种很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不满的。这样做,便不容易撕破脸,因为是用开玩笑的形式说出来。
总不成昨晚上刚认了大哥老弟,今日就翻脸吧?
曹文诏哈哈一笑,点了点董策:“你啊,竟然因为这事儿怪我?”
他指了指外面那漫山遍野的火光,哈哈笑道:“昨日你带着你的人浴血奋战,将我二人及麾下儿郎们救了下来,算得上是功劳最大。于是老哥我就想着,若是再打仗的话,可不能让你们专美于前了。你呀,就带着你的人先歇歇吧。且看我们叔侄二人的手段!”
曹变蛟笑道:“汉臣,叔父说的没错儿,昨日你们功劳可是不小,现下也该分润给我们点儿了吧!这一次闯贼过来,瞧这样子是要攻城,便不用你们动手了,我们叔侄二人带着麾下兵丁足以应付。”
他们两人说这话的时候豪气万分,言语中更是丝毫不将外面那些闯军放在眼中,好似外面这数万名精锐的闯军士卒根本就不存在一般。
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半真半假,半开玩笑半认真,说他们开玩笑也可,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又是非常明白了:不让董策参与守城这一战,而是他们叔侄俩带兵守城。意思就是,这守城的功劳,大头儿是他们的,小头儿才会分给董策。
董策听他们这么一说,也立刻就明白了他们的心思。这两个人,昨日终归可说是打了败仗,落荒而逃。哪怕是洪承畴给他们遮掩,并且靠着那些杀伤数字,舌灿莲花的把这败仗变成功劳,但他们叔侄二人的脸面终归也是很不好看。
昨日那一仗,让素来所向无敌的曹文诏很丢面子。而且他们昨日那个样子进入三水县,这是许多士民百姓都瞧见的,不消说,这个消息肯定会很快的蔓延出去。而一旦这个消息传的足够广了,那么就算洪承畴想要为他们争功劳,也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他们现在急需一场胜利。一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二来则是增强他在民间中的威名,三则是用这一场实打实的胜利,来让洪承畴为他们争功的时候更有底气。
董策哈哈一笑,很是豁达道:“好,那小弟今日便作壁上观,就看二位的手段了。”
曹文诏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若是还坚持这要掺和一脚,那未免也太不给这位昨天新认的大哥面子了。而且昨日那一战,他功劳已经足够大,现下守城的功劳,也是可要可不要,对他来说,有点儿无所谓了。
因为这样一件无所谓的事情而跟曹文诏和曹变蛟闹的不愉快,甚至翻脸,那未免也太过不智。若是弄得僵了,昨日落下的人情,可也就要丢了。
“好!董老弟,你当真是爽快!”
曹文诏瞧了他一眼,哈哈一笑,神色间很是满意。
他瞧着外面那些闯军,嘿然冷笑一声:“这帮逆贼,竟然敢追上来?老子便让他们瞧瞧老子的厉害,昨日野外浪战,老子吃了他们大亏,但现在可是守城,他们想要拿下三水县,就得用人命填!三水县丢不了,老子不会败,这些逆贼,老子要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他们叔侄话说的是如此信心十足,董策一开始还有点儿诧异,但是想到自己几个月前在澄城县守城的时候,闯军那拙劣的攻城战术和极度短缺已经近乎于没有的工程器械,心中便是了然了。
曹文诏和闯军打了这么多年仗,想来是对闯军的底细了解得很深的,知道闯军不擅长攻城作战。事实也正是如此,若是野外浪战,闯军,尤其是李自成麾下的这一支精锐闯军骑兵,还可以靠着极多的人数,以及并不是很弱的个体战斗力和战斗素质,占到上风。但若是攻城,他们缺乏攻城器械,攻城经验,以及优秀工匠的劣势将会展露无遗。
第929章 九四七 下套给你钻
曹变蛟向董策解释道:“汉城,我和叔父与闯贼厮杀不知凡几,其中守城攻城之战也颇多。其间叔父带兵守城而闯贼攻城的战斗不下十次,闯贼没有一次能够拿下城池,哪怕他们人数再多也没有,所以……”
他话没说完,但董策已经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了。难怪曹文诏和曹变蛟会如此有信心,原来是之前有过这样的成功经历。
董策哈哈一笑,也放下心来,对曹文诏笑道:“那在下便静候大小曹将军杀敌立功!”
曹文诏笑道:“谢你吉言。”
他看着董策,身子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董老弟放心,我曹文诏也是个讲究的人,你这般给面子,这次守城之功劳,定会分润给你一些。”
董策笑了笑答应下来。
他并未推辞,他又不是那等功高盖主之人,哪里会嫌弃自己功劳少?
三人正说着,城下忽然传来一阵大呼小叫,听着声音中满满的都是惊慌。三人齐齐回头看去,却瞧见县令关引之关大人被几个衙役簇拥着,顺着马道快步上了城墙。他满脸都是惊慌,脸色有些发白,嘴唇哆嗦着,口中一叠声道:“什么?闯贼来了?闯贼把咱们的城给围了?是不是真的?”
曹文诏厌恶地看了他一眼,神色中有些不屑。他指了指城外,笑道:“关大人,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望城外看一眼不就得了?”
笑容中满满的都是恶意。
关引之走到城墙垛口后面,打眼儿往外面一瞧,立刻便瞧见了城北那无边无际,漫山遍野的火光,还有火光之下那憧憧的人影。他目光呆滞,呆呆地看着曹文诏,嘴唇一阵颤抖,颤声道:“这,这难不成都是闯贼?”
曹文诏嘿然冷笑一声,点点头:“没错儿,都是闯贼,兴许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说不定大部队还在后头,还没过来呢!”
关引之听了,顿时面如土色,身子开始剧烈的颤抖起来。
他脸色越来越难看,先是面如土色,而后胀得通红,似乎憋了一口气喘不上来一般,过了好一会儿,口中方才发出一声惊叫,啊的一声,一口浓痰从嗓子里蹦了出来,然后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他这会儿的状态,用体如筛糠这四个字来形容大致不差。
曹文诏眼中闪过一抹不屑,他走上前去,佯装关心,阴阳怪气儿道:“哟,关大人您这是怎么啦?怎么坐地上了?赶紧起来,地上凉,坐的时间长了小心冰着肚子。这眼瞅着就要打仗了,您身为一地县令,朝廷命官,守土有责,若是坏了肚子,老是跑茅坑拉肚子那算个什么事儿呀?赶紧起来!”
说着便走上前去,硬是把关引之关大人给扯了起来。
只是关引之实在是被外面那无边无际的闯军,给吓得浑身哆嗦,双腿连站都站不稳。曹文诏又偏偏是想要耍弄他,刚把他扶起来,忽然一松手,于是关引之又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州委士卒顿时起了一阵哄笑。
这次曹文诏脸上笑容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盯着关引之,寒声道:“关引之,枉你还是进士出身,朝廷命官!十年寒窗,饱读圣贤书!区区几个闯贼便把你吓成这个狗样子?真真是个废物!”
董策和曹变蛟在一边瞧着,嘴角都是挂着玩味的笑,而周围那些衙役士卒,看向关引之的目光中都是带上了几分不屑。
关颖芝似乎被周围人这样的目光给刺激到了,蓦地尖叫一声,也不知道哪儿来的气力,几乎从地上跳起来。他高声骂道:“曹文诏,你个该死的贼配军,还不是全赖你?若不是你们过来三水县,闯贼又怎么会来?”
曹文诏盯着关引之,沉声道:“那照你这么说,若是我们不来,闯军就一定不会来打三水县了?”
其实他的话里面有陷阱难,但关引之先是极度恐惧,现在又是极度的愤怒,迁怒于曹文诏董策等人,脑子都有点不清楚了。一听他这么说,立刻就往套里钻,高声叫道:“没错儿,若是没有你们,闯贼绝对不会打我这里!”
曹文诏立刻抓住他话中的把柄,高声道:“你怎么就这么肯定闯贼不会攻打三水县?闯贼在关中肆虐已有半年之久,攻城略地,向无定踪,说是打哪儿,就要要打那儿!他们会攻打任何一个地方,没有谁敢说闯贼不会打哪里!你为何就敢如此肯定闯贼不会攻打三水县?难不成你跟闯军之间有什么密约吗?”
他迸指指着关引之,大喝道:“好啊,关引之,你身为朝廷命官,竟然敢私通闯贼?!当真是十恶不赦,就该诛你九族,杀你全家!”
这顶私通闯贼的大帽子一扣下来,关引之立刻就傻了,他后背立即出了一身冷汗,夜风一吹,凉飕飕的。这会儿脑子里头也清醒了,他瞧着曹文诏,慌忙摆手道:“没有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怎么可能勾结闯贼?”
“那你为何如此肯定闯贼不会攻打三水县?”
曹文诏就是抓住他话中的把柄不放了。
关引之张口结舌,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曹文诏冷声道:“关引之,你身为朝廷命官,三水县令,竟然贪生怕死,不思抵抗闯贼,反而诬陷于我等,更有里通闯贼之嫌疑!”
“左右。”他高声喝道:“将关引之拿下,押入大牢暂时看管!若无我的命令,不准放他出来!”
“是。”
周围几个如狼似虎一般的士卒,高声应了一声,一拥而上,将关引之摁在地上反剪了双手,捆得结结实实。
昨日入城的时候,关引之一口一个贼配军的叫着,对他们颇多折辱,他们心中自然也是极为不忿。这会儿寻到机会,可以趁机收拾一下关引之了,一个个自然是下手丝毫不留情面,手上力道格外的大,把关引之弄的是哭爹喊娘,鬼哭狼嚎,止不住的一阵阵惨叫。
曹文诏一摆手,他们几个便是把关引之给带了下去。
说是要关进大牢,当然是不可能真的把他押到县衙大牢中去的,只是在离着城墙不远处,寻了一处闲置的民宅,把他往里头一扔,两三个人看管着也就是了。一日三餐自然也是按时供应的,毕竟,曹文诏也很清楚,自己虽然驳的关引之无法辩解,但关引之绝对不可能勾结闯贼。而哪怕他真的勾结了,自己这个武将若是敢擅自将他杀了,那自己也就死到临头了。
别说杀了,若真因此有个三长两短,那到时候他也是难以收拾。
关引之被抓起来了,曹文诏全面接管了三水县城的一概大事小情。他命令县丞大人征兆民夫,收集棉衣棉被,准备碎石砖瓦,大木梁柱等等。并且下令征召一些民夫健妇,烧水做饭,为士卒们准备吃喝。还让县城把三水县库房中储存的所有武器器械等等,都给抬出来。
这些事儿,和董策当初在澄城县的时候做的也差不多。曹文诏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下去,很是驾轻就熟,显然,这种事儿他不是第一次干了。曹变蛟说他守过很多次城,应该不是虚言。
方才曹文诏收拾关引之的时候,县丞大人就在旁边瞧着,眼见得堂堂七品朝廷命官,被曹文诏一句话就给抓了起来,可是把县丞大人给吓得心肝儿直发颤。
他这会儿才算是见识到了曹文诏的厉害。
第930章 九四八 准备
昨日在城门口的时候,曹文诏给他的感觉就是一个凶狠霸道,鲁莽无谋的莽撞汉子,虽然官阶很高,但也只有官阶高而已,仗着自己官儿大,便是横行霸道,并没什么真本事。
说实话,县丞大人虽然是打定了要巴结他,但心里却是不怎么瞧得上他的。而他昨日对曹文诏的认知,也符合这个时代文官对武将的认知,在他们眼中武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但这位县丞大人现在才明白,自己昨日错的是多么离谱。
看看今日曹文诏的手段,先是挖坑,让关引之往下跳,而后便死死抓住关引之话中的把柄不放,让他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最后更是直接以雷霆手段将他抓了起来,全面接管了整个三水县,掌控了三水县的所有权力。
能有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机城府,曹文诏岂能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汉?
这会儿见识到了曹文诏的厉害,也见识到了自家大人被押下去时候那凄惨的样子,他心中更是凛然。
曹文诏有什么吩咐,他都是满口答应下来,连胆敢拒绝的勇气都没有,反正他现在打定主意了,死活都不能得罪曹文诏,便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差事做好。
曹文诏逼他,他就去逼下面的衙役及各房的司吏们,那些衙役司吏们又是去逼迫那些保长甲正。
在这样的强力手腕下,全城几乎是在半个时辰之内就都被动员了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在大约天亮时分,曹文诏要的所有东西,便全都凑齐了。
曹文诏大是满意,重重地拍了拍了那县丞的肩膀,这一巴掌差点儿把这位四十来岁身材瘦弱的县丞大人给直接拍的坐在地上。
曹文诏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干差事很是不错,干脆来老子军中,帮着老子办差吧!”
那县丞大人一听,顿时苦了一张脸。心中暗道:“我在您老人家麾下当差才当了个把时辰,便是提心吊胆,生怕做的什么事儿不对您的心思,被您一刀砍了脑袋,岂敢再跟着您办差?那是找死啊!”
当然,他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他满脸堆笑,笑盈盈道:“哎呀,得总兵大人厚爱,下官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当真是感激涕零,受宠若惊。只是,下官家小都在此处,下官年纪也不小了,实在是离不开啊!下官能力有限,若是耽搁了总兵大人您的大事,那当真是万死莫赎!”
话说的漂亮,但就一个意思:老子不干,另请高明。
曹文诏也早就猜到了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人家当着这三水县县丞,虽说官儿不是多么大,但权力却不小,而且油水也很是丰厚,活的也悠哉悠哉的,除了时不时受一下关引之的气儿之外,也真是没什么不满意的。
现下日子这么好,凭什么跟着你去出生入死?
他也不勉强,只是又重重地拍了拍县丞的肩膀,只是这一下,用的劲儿就格外大了一些。那位可怜的县丞大人,感觉被曹文诏拍过之后,自己的左边肩膀整个都麻了,连知觉都没有了。
县丞大人不由得一阵苦笑,心中暗道:“曹大人还真是有点儿意思,自己不去,他便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下,看来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曹大人这也算是小施薄惩了。”
虽然肩膀发麻,但他心中却是高兴地不得了,别说是被拍了下肩膀了,只要是能不去曹文诏军中,就算是减寿三年他都愿意。
要知道,跟着曹文诏那可真是出生入死啊!指不定哪一日就死在乱军之中了。
此时,曹文诏和曹变蛟,把手下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城北附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兵力都上了城墙,上了北城门周围城墙的,大约只有一千左右,只占他们两人麾下兵力的一半儿。剩下的那一半儿,除了那些伤病员之外,大约还有七百左右的兵力,正在城下休息。城上占据一旦吃紧,他们便可以随时支援,这算是预备队。
而董策手下的兵力,则是作为最后一支预备队。一旦曹文诏和曹变蛟支撑不住了,他才会出手。
当然,根据曹文诏和曹变蛟的估计,应该到不了那个程度。董策想的也差不多,前几个月他在澄城县守城的那一次,闯军也有好几万人,而他手底下真正称得上是比较精锐的,能够作战的士卒,绝对不超过五百人。而现在,在这三水县中,曹文诏曹变蛟麾下的精锐士卒超过了两千人,而且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汉族,每一个都不在他当初在澄城县的手下之下,甚至大部分人都还要强出一些。
虽说外面的闯军也更加精锐,但在这种攻城战中,缺乏攻城器械和攻城经验的闯军,其个人战斗力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无论是数万精锐还是数万刚刚加入的闯军,其实区别不是很大。
虽说是闯军围城并且准备攻城,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把这三水县给围得水泄不通,攻城的时候也不可能去攻打四面城墙上的所有城墙段。在这个时代,攻城通常是选定某一处城门作为突破口,因为这里相对其他城墙段来说,是相对容易攻克的。而防守方自然也把这里当做防御的重点,现下看来,闯军重点攻击的方向应该就是北城门。
当然,其它四面城墙上,曹文诏也早就派了人守着,随时查看周围的情况。如此防备,便是生怕闯军在城北只是佯攻,实际攻击重点却转到了其他方向。
曹文诏已经命人用砖石木头等东西将城门后面的城门洞子给封死了,这样,闯军哪怕是打破了城门,一时间也无法进入城中。当然,如此一来,也就断了城内士兵从北城门杀出去偷袭敌人的道路。
但这又算什么?
曹文诏本来就没打算从城里杀出去袭击敌人,毕竟依托着城墙进行守御,其优势比和敌人在野外浪战要大得多。当然,主动出击,从城门杀出去袭击敌人也是城墙防御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虽是主动出击,但实际上,这样的主动出击,是为了使得整个防御更加严密有效,说白了,还是为了防御。
但是不是主动出击也得分情况,现下,由于昨日讲了一番厮杀,三人麾下的兵丁都还没有缓过劲儿来。此时主动出击,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还是须得先固守一段时间,等大伙儿把精神养过来了,再做其他打算。
此时在城墙下面的一片空地上,已经摆开了上百口大锅,数十名身体健壮的健妇,正在那里操持着。
她们在为士卒们准备早饭。
而在城墙上,已经堆满了从城中武库中拿出来的各色各样的守城器械。由于陕西这些年连年战乱,所以陕西几乎所有的县中,武库都是比较充盈的。
这样做,一来是为了使这座城池在被闯军攻击的时候,防御更加强悍,二来则是为洪承畴手下那一支陕西三边最大的机动兵力做武器储备,无论是官兵进了哪个县城,都是能够在城中得到充足的补充。
这些守城器械的样式,和董策在澄城县用的那些差不多,数量也差不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