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仙-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往后靠了靠,后脑处一阵柔软,正是靠在婢女胸间,“再有之前推算了他一回,但一无所得,反而自身受得反噬,伤的不轻。若不是强行忍着,只怕早已出丑了……不过,也只是留个面子罢了,想来这位清原真人,已经看出了端倪。”
这女子虽是一身婢女服饰,但面貌秀丽,肌肤雪白,气质高雅,她轻轻伸手,在白继业脑袋两侧按揉,手中竟有几分真气外溢。
这是一个修道之人。
“那人早年得了家主的好处,如今道行高了,也要不顾往昔的人情么?”婢女恨恨道:“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
“不。”白继业低声道:“他比别人不同……你看这扇子,位列上等法器,放在临东白氏之内也不是什么寻常物事,放在咱们分家这里,已经十分重要。我不过只是送了一个留在手里无用的玩意儿,偶尔送些消息给他,论起来谈不上什么,一件上等法器,自然是绰绰有余……只不过,我如今更想要他的一份人情,而不是一件上等法器。”
长长吐出口气,这位白家家主的苍白面色,才稍微显得正常了几分,“说来,还是我贪得无厌了。”
他朝前伸了伸手,将折扇取过来,仔细打量了几眼,微微摇头。
“一件上等法器,寻常真人手中也不过如此。但我道行太低,除非给我一桩仙宝,否则,就是上等法宝也用不上。”
白继业将折扇放下,说道:“该是我看走了眼,当初他道行似乎还没我来得高,谁也想不到区区数年光景,他就已成就真人。这等进境,真乃惊世骇俗,至少当世我不曾见过,而以往所阅典籍之中,也未曾查知过这等先例……唔,不过那时他也颇为难测,说来或许还是遮掩了修为。”
那婢女露出惊色,道:“这人……”
“正如先前与他说的,他是没有轨迹命数的人。”白继业闭着眼睛,说道:“三百六十个铜钱,亿万道轨迹,都可以计算得到……但是添多了一个铜钱,那么就要再添亿万条轨迹,一切也就乱了。这人是不该出现在人间的,我觉得他该是棋盘上第三百六十一个铜钱。”
“我白继业看人,至今未有偏差,只有在他身上,看错了这一回……但细想来,他是世间不该有的人,我推算错了,倒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人出现在这个大世之中,定然要沾大气运,如能与他结交,势必有无穷变化……而我白某人,便可以将这些变化,转化为益处。”
“可惜了……可惜了……”
白继业喃喃低语道:“可惜当时把他这个道行不高的人物,看得太轻……原本因为看他不透,因而还算高看几分……未想,这几分是远远不足。”
婢女轻揉着他脑袋两侧穴位,真气运转,使之平静下来。
指尖所触,能够感觉得到,一向冷静的家主,此刻在脑袋两侧的筋脉中,气血流动得极快,也显得颇为炽热。
可见,家主并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在这世上,我行事如履薄冰……实则也如同入了赌坊一样。”
白继业低声道:“可惜在他这里,下的注太轻了些,如今虽然开了结果,赢了一件上等法器回来,可终究不是我想要的。”
他结交各方人物,因为各种缘故,自然也有高低深浅之分……
当时的清原,道行低微,只是来得颇为神秘,让他无法看透,甚至迸裂了祖传的宝物,因而高看了几眼。
但是细数来,即便高看了几眼,但在白继业结交的各方人物之中,清原的分量也只能勉强放在中上层。
真正被白继业视作上层人物的,要么道行极高,要么涉及气运深沉,要么在这俗世之间有着极大牵扯……而对于这些人,才是白继业真正最看重的人。
但从守正道门弟子正一来了之后,白继业便已明白,这个清原……也是能够入得上层的。
可今日再见,白继业终究知晓,此前还是错了。
在今日之前,他还是把这个清原,看得太轻。
“他的分量,远超想象。”
白继业睁开眼睛,道:“早知如此,必定是竭尽一切心力,将他视作第一位。”
他摇了摇头,终究没有言语。
看着那折扇,白继业心思愈发低沉。(未完待续。)
章五四零 入道观
明源道观。
坐落在半山之间,云雾萦绕。
山下树荫清凉,虽已入秋,仍如春季。
清原站在山下,见白石为阶,蜿蜒而上,默然不语。
他看得出来,第三十二道石阶之上,布下了道术,沿至明源道观周边。
那道术布置十分隐秘,如若不是白继业告知,或许还真是有些忽略过去,但既然知晓,运用六月不净观清澈杂念,目光看去,倒也直接看得分明。
以他如今道行,哪怕正一身是人仙,匆匆留下的一道手段,也拦不住他。
或许当时正一来此,还不知清原道行增进,是要留下道术打杀清原的。但道术相连,即便杀不掉清原,一旦触动,他本人必能知晓。
正如清原的剪纸为马之术,到了如今的地步,哪怕远在北方,也能随心意而动,任意施展。
“明源道观之中,也不乏有人上山下山,既然未有引发这些布置,想来还是针对我的。”
清原自身修得乾坤封闭之术,哪怕正一也不能轻易发觉到他,那么这阵法想来不是根据气息来触动的,是根据自己的相貌还是如何?
他吐出口气,身子一动,蓦然腾空而去,化作一道云雾,升至高空,旋即往前数步,这才降落下来。
想来正一也不曾想过,当初跟那青牛斗得难分难解的清原,如今已能腾云驾雾。
……
外人拜访,不经通问,不经正门,而从上落下。
对于注重规矩的古老传承而言,乃是大忌,往重了说,如同践踏本门,哪怕上升到不死不休的地步,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虽说水源道长似乎为人较为随和散漫,但骨子里多半也是个较为守旧,注重传承规矩的人。
尽管有了之前的相助,不会撕破脸皮,但终究难免也有几分不满。
清原不会仗着此前的几分人情以及此刻自身的道行,便自视过高,认为此事可有可无。哪怕水源道长真是不在意,但他也得有个遮掩的行举……所谓事关脸面,但只要不是明面上辱及对方也就是了。
只要有些保全脸面的举动,事后哪怕水源道长得知,以他的性子,也非迂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就过去了。
于是,当清原从天上降下,踏足明源道观之后,便又一步迈出,退到了大门之处,站在门内。
“故人来访,道长在否?”
清原忽然开口,声传入内。
他带着几分笑意,站在原处。
片刻后,有一道人匆忙而来,口中笑道:“清原先生来访,贫道失迎,恕罪恕罪。”
清原上前,拱手道:“未经通禀,擅入道观,还望道长恕罪。”
眼前这道人衣衫宽松,鬓发散乱,但却又并不狼狈,显然不是因匆忙而如此,仅是平常衣着打扮。以此可见,这道人着实是个散漫之人。
水源道长蓝色道袍,双眼明亮,笑意和善,有着文士淡雅之意。
他貌若中年,四十不惑,但实际年岁远不止于此。
这位道长的道行,早已踏足上人境,在修道中人的划分当中,已算是颇为高深,因而这些时日过去,面貌气息仍旧未老,反而还年轻了几分,想是道行有所进益。
细看两眼,这位水源道长,隐隐已经触及到了五重天的门槛。
但世间修行,每一步都极为艰难。
尽管触及,却也未必就能真正踏过。
见到了这位,清原心中莫名有些感慨。
当年借宿明源道观,道行还是一重天,那时水源道长已经是四重天上人。后来再来明源道观,二人初次相见,清原与他道行同在四重天,且水源道长已经是四重天的巅峰。
如今再次相见,清原已经可算真人,而这位水源道长,才只触及到了五重天的门槛,摸索到了五重天的变化。
“修行……”清原不禁吐出口气。
作为明源道观的观主,上一代观主的接任者,这位水源道长的天资自然是极高的,从当年一起封禁井中蛟龙的接触来看,他的悟性也同样不低。数年光景,让他得以触及更上一层境界,实则在寻常修道人眼中,已经是极大的进境。
只是清原学得道祖传承,又有天尊那些夺得天地造化的机缘,才有这等惊世骇俗的进益。
此刻清原收敛了气息,水源道长并未看出他的深浅,至于白继业,先是推演出错,二是根据北方妖神陨落的变化,猜测他是真人境。
水源道长未有白继业那些心思,倒也看得较轻,只是笑道:“数年不见,先生风采似乎更胜往昔。”
这句话算是场面话,但也不见得全是吹捧,毕竟清原道行日渐增厚,带来的变化亦是极为明显,哪怕气息不漏,但一举一动,也非比往昔。
如若是仙人下界,一举一动,甚至暗合天道。
清原闻言,笑道:“道长几近突破,才是风采更胜。”
水源道长面含微笑,摇头道:“只是触及山水变化而已,真正要迈入这五重天的望山之境,也不知多久。”
清原说道:“兴许机缘到了,也就几日光景。”
水源道长苦笑道:“机缘不到,停在此境数十上百年,也是有的。”
清原说道:“道长莫要妄自菲薄,您对于山水变化,已经有了极高的领悟,只差临门一脚罢了,不会耽搁太长时日的。”
水源道长笑了声,道:“愿如先生吉言。”
五重天的变化,在清原所学的境界划分之中,称作山河楼。
但是在各方修行之人中,亦是各有境界称呼,其中本领高低,也有许多差异。
从适才水源道长的称呼来说,这个境界在他的修行里,似乎唤作望山。
而在水源道长与清原谈话之后,前面也来了两道身影。
正是水源道长的两名弟子,启元和启铭二人。
二人见了清原,俱是面露欣喜,来到前头,如见长辈一般施礼。
“起来罢。”
清原伸手虚抬,笑道:“怎么不见你们师叔?”
气氛陡然静了一静。
启元和启铭二人对视一眼,低下头,带着些许低落,未有言语。
清原略觉讶异,似乎察觉了什么,看了水源道长一眼。
水源道长叹道:“前次师弟伤重难愈,只好尝试能否强行踏破五重天,奈何对于望山一境的感悟还是低浅,突破不成……法力外溢,以致于走火入魔,法力焚化己身,已是羽化而去。”
清原闻言,良久沉默,才叹了声。
他与这位老道士,倒也谈不上什么交情。
甚至,那老道士对他还有几分忌惮。
可这么一位相识的修行之人,就此辞世而去,多年道行付之流水,连枯骨也不曾留下,在世上没有了半点残留。
细想当初的结识,与其间的交谈,对方的见识智慧,乃至于他对于己身的忌惮,终究令人有些感慨唏嘘。
修行至今,不乏杀戮,可这一次走火入魔而身亡的老道士,勉强可算是故人,难免令人叹息。
“修道路漫漫,长生路无尽。”
水源道长叹道:“贫道修行数十年,有无数亲朋好友,逐一在岁月之中消去,早已习惯了……或许有一日,贫道修行难成,也会消失在岁月当中。或许有一日,得道成仙,长生不死,那么这等事情,便更是数不胜数了。”
……(未完待续。)
章五四一 见何清,观京都
明源道观之中。
清原见了颜望老先生,也见到了被谢璟雯接来明源道观的父母双亲。
这夫妇二人也曾见过清原,当即见礼。
清原虚虚一抬,让他们不能拜落,旋即回了一礼。
其间说起此行见过谢璟雯的事情,也谈起谢璟雯近日将要回返明源道观的事情。
谢家夫妇闻言,面上当即有些惊喜。
倒是水源道长,似乎显得有些无奈。
这个以武为重,以道法为次的小姑娘,实则也是个不守规矩的。
清原见状,心下笑了声,他也知晓,这个谢璟雯性子跳脱,惧怕约束,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是不愿回到明源道观之中,面对这些长辈的。
他与颜望一番言谈之后,才看向了明源道观的后方。
那里有一座神像。
神像之上附着一道魂灵。
“何清。”
……
房中是一座神像。
神像貌若老者,以道装打扮。
虽是石像所制,却也从中泛出几许淡然仙家韵味。
但神像之中的灵魂,却是一个小姑娘。
清原把手轻轻一挥,身后门户立时关上。
水源道长等人并未跟来,只让清原独自前来。
“许久不见了。”
即便不借用古镜,清原仍能看见何清。
附在神像上的女孩儿,当即露出些许笑意。
但那笑意当中,似乎显得有些木讷。
清原屈指一弹,有一缕光芒飞去,落在神像之上,护住何清。
“香火愿力,藏着信众的无数杂念,难免影响。”
清原略有叹息,“明源道观传承的法门,可以汲取香火愿力,不至于被杂念影响自身,但终究也有弊端……”
这些弊端,便是让何清的思绪,变得十分迟钝。
但好处亦是极为明显。
此前的何清,极为孱弱,哪怕一阵冷风吹来,也极有可能烟消云散,泯灭于世间。
毕竟她封神榜上无名,既无高深道行,也未触及人世变动,只是一缕孤魂,在这地府轮回未定的当前局势,便有着无数类似的孤魂野鬼,消散于天地之间。
而如今的何清,魂魄壮大,虽非阴神,却也极为强盛,甚至已经可以在夜里脱出神像,夜游数十里。
“你……回来了?”
“是啊。”清原笑道:“许多事情差不多做好了,如今我修行之路,也算铺平,接着……我要去寻个地方,隐居避世,潜行修道。这一次回来,只是问你一句,可愿随我同行?”
神像上静了一静,然后传出一个声音,道:“好。”
其实何清并没有犹疑,只是过于迟钝,显得回答缓慢。
“你借着神像修行,魂魄已经极为壮大。”清原打量了一眼,笑道:“其上附着的香火愿力,还未有汲取干净,但如今香火愿力对你也不似以往那般重要了,可以将神像留还于明源道观。关于你今后修行,我另有打算。”
何清低声道:“好。”
她只是这般应了一句,却并未问是何打算。
因为她相信眼前这个男子。
清原含笑点头。
只要寻到地方,这一次便可以安心栽种青莲。
无论青莲要多久才能种成,但如今何清已不似以往那般孱弱,可以长久存世,跟在清原身边,只要寻得避世之所,倒也没有什么忧虑之处。
至于这神像之上的香火愿力,对于何清确有好处,只是如今看来,这所谓的好处,也没有原本所见的那般大。
毕竟当时清原道行还低,对于香火愿力这一道,了解亦是不多。
而如今几乎成就真人,又从北方,接连经过蛮部及苍轮部,打杀妖神,得见苍轮部真神场面,眼界也就不同。
这神像之上的香火愿力固然深厚,但又如何比得蛮部的供奉?如何比得苍轮部历代多年积累下来的香火?
如今的清原,只要能栽种出青莲,就能让何清拥有许多种修行的方法,且没有什么弊端,眼前这香火愿力的修行,便可放下了。
“我传你一道法门,让你可以感知外界,不至于太过枯燥。”
清原笑道:“想来你如今对于这明源道观,应该不算陌生,想要离开,也有些不舍罢?”
何清低低应了一声。
她年岁不大,数年光景过去,着实是很长一段岁月。
这些年来,她可以感知明源道观周边,而且水源道长也交代过两位弟子,偶尔来此陪伴于她,避免过于枯燥,导致心境抑郁。
长久下来,这里似乎比她当时的家里,更为温暖了几分。
“过些时日再走罢。”
清原笑道:“我得厚着脸皮,在这道观借宿一段时日。”
他有许多事情要做。
例如修行。
例如指点水源道长的修行。
再如后方井院蛟龙。
以及……当初那封锁井院蛟龙的莲花根茎。
五色仙莲,出自于北方苍轮部,当时郭仲堪攻破苍轮部之后,各方修道人抢夺仙莲,而忽略根茎。只是到了后来,仙莲流散各方,许多修道人回过神来,重返苍轮部,连那些淤泥也不曾放过,可谓掘地三尺,那么这根茎必然也不会被人忘记。
但是这根茎,却是落在了道行仅在四重天的水源道长手上。
其中或许有些曲折。
但究竟如何,清原也算颇为好奇。
“北方苍轮部的宝物,流转万里,落在我的手上,又有一部分落在水源道长的手上……天下之大,偏偏我二者相识,倒也真是有缘。”
清原露出笑意,返身推开门去,“你稍等片刻,我去与水源道长说上一声。”
……
入夜。
何清已经不再汲取香火愿力,而是根据清原的教导,汲取月亮如水般的光华。
而清原就盘坐在这里,静静修行。
忽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小瑜该是入京了。”
清原这般想着,运起分神化念之法,引动那剪纸为马的变化。
与此同时,他施展开了得自于苍青阳轮山仙湖之中的道术。
如今收录于正仙道《上观离云界》之中的八方道眼。
法术一点,投在古镜之上。
清原身前的古镜,蓦然闪现出一个场面。
场面一阵阴暗,隐约泛着几分粉色光泽。
“这是什么?”
清原怔了一怔。
旋即他察觉了一缕古怪的目光。
抬头看去,正见依附在神像上的何清魂魄,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似乎……有些羞涩?
清原愕然片刻,旋即想起什么,匆匆忙忙将八方道眼之术收起。
葛瑜儿是将那剪纸为马的符纸及木雕,贴身存放的。
那么先前从剪纸为马的角度所见的……该是葛瑜儿的贴身衣物?
“咳咳。”
清原抬头看了何清一眼,斟酌着言语,道:“这个……其实是有些……”
神像之上的何清,似乎把灵光缩到了神像背后处,躲了起来。
夜深如水,月华如纱。
无人应答。(未完待续。)
章五四二 昔年旧事
蜀国。
京城。
少女坐在酒楼当中,微微闭目,细听周边变化。
她五官精致,清丽脱俗,神情温婉柔和,身着粉红色衣裳,显得端庄大方。
她孤身一人,坐于酒楼旁边。
这一路行来,尽管是在京城之中,律法森严,但也有许多人心痒难耐,上前搭讪,乃至于直接冷言逼迫。
毕竟任何地方,都少不了纨绔或是莽夫。
葛瑜儿并未理会,这毕竟是京城所在,倒也没有人胆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违逆律法行事。
或许暗中不乏有人怀着不良心思,但她好歹也算修道中人,而且这些年经历姑姑教导,该下手时,倒也不会手软。
“姜柏鉴入京了?”
葛瑜儿这般想着。
……
明源道观。
清原摸索着这八方道眼之术的奥妙,终于找出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法门。
这道法门,能观天下,能听八方。
主要以“眼观”为主,“耳听”为次。
清原闭了观看场面这一项,只留了个声音。
他心念一动,便可以听到葛瑜儿那边的消息。
经过几日光景,在葛瑜儿身上,他大约知晓了姜柏鉴的事情。
约莫是在清原当初相遇姜柏鉴不久之后,这位被贬去大将军职位的蜀国将军,再度入军中,进入了严宇帐下。
如今严宇大胜,姜柏鉴愈发显得无能。
蜀帝亲自下诏,令其迅速返京。
这一次回京,姜柏鉴此人,必是凶多吉少。
宦官胡皓,几乎权倾朝堂,哪怕是民间百姓也都知晓,这人一心要杀姜柏鉴。至于严宇,更不必说,为了争夺兵权,与姜柏鉴之间,早有许多杀意。
此前姜柏鉴战败,被贬去大将军职,却不敢回京,便是隐约察觉到了京城的杀机。
可这一次不同。
此次严宇大胜,姜柏鉴此前大败,对比之下,更应追究罪责。
蜀帝亲自下令,由不得姜柏鉴选择。
若是严宇,还可说是军情紧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如今姜柏鉴兵权被革去,而且他以往又是降将,本就倍受猜忌。当年葛盏便是因为他降将身份,与他处处为敌。
姜柏鉴身份敏感,不敢违逆蜀帝之意,否则难免为人诟病,甚至可污为谋反。
“处境岌岌可危,但他似乎不急?”
清原眉宇微皱,想起当日所见。
谢七等人,似乎还领了姜柏鉴的命令,在清理南梁及元蒙的谍子。
清原见过姜柏鉴,心知此人绝非平庸之辈,那么如今他的处境,想来他自身也能看得清楚。
倘如真是处境堪危,他怎还会有余力命手下人去清理各方谍子?那个作为姜柏鉴结义兄弟的谢七,怎还是那般平静?
“俗世变化也还罢了,倒是葛瑜儿这丫头,道行还低了些,查得太清楚,未必是好事。”
……
昔年葛盏战败身亡。
随后葛氏灭族。
葛果儿身在朝真山乘烟观,闭关修行,不问世事,未知此中变化。而葛相故人俱已老去,再无当年权势,没有探查一切的通天手眼。
时至今日,葛氏如何灭亡,还未知真凶出自何方。
现如今根据此前所得线索,葛瑜儿推测出来的,不外乎四人。
胡皓,姜柏鉴,严宇,以及文相蒋费。
宦官胡皓,此人迷惑蜀帝,权势渗入朝堂,当年葛相知晓,有意斩杀此人,然而葛相未有回京,已然病故。而后葛盏接任兵权,与胡皓一向不合,也常想要除掉此人。
葛氏与这胡皓,着实有着极大不合。
而大将军姜柏鉴,曾受葛相教导,如同师徒,然而因是降将,被葛盏猜忌。后来葛相逝去,二人在争夺兵权之中,已然交恶,乃至于互相动过杀机。
想来,在葛盏战败之后,这个姜柏鉴斩草除根,也是极有可能的。
而严宇祖上皆为蜀国重臣,葛相在时未曾重用此人,后来也曾与葛盏及姜柏鉴争夺兵权,均未成功,不免心怀怨恨。
而最后这位文相,年岁已高,受得当年葛相重用,与葛盏关系亦是甚好。
但是……葛瑜儿的姑姑,却从当年葛相故人那边,查知了几分线索,于是将这位文相,也列入其中。
“四人……”
葛瑜儿轻轻低语。
她入京也有数日。
尽管是葛氏后人,但在许多人眼中,葛氏早已灭去,唯一仅剩的是葛果儿。但葛果儿的样貌,倒也有些人是知晓的。
如今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她的真正身份,也就没有多少人防备于她。
“胡皓,大约是快到了。”
葛瑜儿这般想着。
尽管少女年岁不大,但是身为修道中人,她的手段不算少,再有姑姑的指点,经过葛相那些故人在这许多年间查知的些许蛛丝马迹,不过数日之间,这些线索,便已经被这聪慧少女整理得十分清晰。
这一座酒楼,平常是给胡皓府上送菜去的。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掩人耳目的地方。
毕竟胡皓作为当今蜀国朝堂之上掌握重权的一人,他的府邸,明里暗里,不知有着多少眼线,源自于各方……或是姜柏鉴、或是严宇、或是其他朝堂官员、又或是南梁、或是元蒙等等各方眼线。
反倒这座酒楼,反而成了胡皓一处秘密之所。
“王姓酒家?”想起当初查到这家酒楼的时候,葛瑜儿不禁露出几分笑意,似乎想起了与先生去往漓城时的场景。
当年在漓城,她与先生遇上的那个纨绔,就是王家的外甥。
而王家之所以在漓城有着许多权势,就是因为……这酒楼的主人,也是姓王,与漓城王员外乃是亲戚。
这座酒楼的名声,之所以如此有用,一切的根源,便是因为是给胡府送菜的。
“先生说过,为官者最大成就,莫过于权倾朝野,福荫八代九族……仅仅是一个给胡府送菜的酒楼,便足能让远在漓城的亲戚,获得极大权势。”
葛瑜儿想道:“胡皓的权势,比以往想象中更大。”
她轻轻端起茶杯,饮了一口。
旁边走过的小二,当即看得呆了。
葛瑜儿微微蹙眉,忽然间眼神一凝,看向了楼梯处。
那里有两人,一前一后,走上了楼梯。
当头一人,身着黑色长袍,遮掩脸面,但隐约可以看见身材瘦小。他身后那人,也是看不清面貌,然而腰间佩刀,有着一股杀伐之气。
“胡皓与他的侍卫?”
葛瑜儿不动神色,缓缓起身来,朝着楼上而去。
她在这里住宿已有数日,楼上也有她的一间房。(未完待续。)
章五四三 文相
天字房。
葛瑜儿眼前摆着一盆清水,她取出一张符纸。
符纸底色为蓝,上面的以朱砂绘画,其轨迹玄妙,纹路轻盈。
这符纸并非葛瑜儿所画,乃是出自于她那位姑姑的手中,上面附着的法力,亦是极为深沉。
葛瑜儿随手一抹,符纸当即焚烧。
焚烧的纸灰,立时落在水中。
水盆上当即呈现出一幕场景来。
这是朝真山乘烟观的秘传法门,虽不如正仙道的八方道眼,却也是上等秘术,几近仙法之流。
适才那符纸,只是个引子,而真正让这场面显现出来的宝物,已经被葛瑜儿悄然放置在各个房中。
她不知胡皓是在哪一间房中议事,只好将所有客房,尽数放上了观中取来的宝物。
“果然是像姑姑预料的那般么?”
葛瑜儿低声道:“文相……”
……
房中仅有两人。
一人浑身黑袍,身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