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易-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月星为天,山海岱为地,加在一起就是天地六宗,承日月星光,定山河社稷。而辰命六宗,指的是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更接近神灵本身,而不是自然天地。
轮到荀易,他的选择是按照帝喾一系的传统,祭祀**六宗,以天地春夏秋冬为六宗。
天者为乾元,万物元宰,统掌太一。地者为坤德,万物之母,厚土载物。春主东方,青木之象。夏主南方,赤火之象。秋主西方,白金之象。冬主北方,黑水之象。
这是荀易立下的六宗,祭祀六宗之神,顺应天命,镇守四方。
在祭天时,荀易按照六宗备下六件礼器。这还是茂公当年为大周朝定下的规矩,据说是从近古时代翻出来的祖制。
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青木之东,赤璋礼赤火之南,白琥礼白金之西,玄璜礼黑水之北。
这六器是荀易为东伯国准备的六大王神器物。
一套六瑞玉器,一把轩辕木剑,这就是荀易镇压东伯国的根本神器。
祭天大典上,荀易穿旒冕帝袍,以六器祭祀天地六宗后,开始下一步。
这一次祭天本身,还有另一重意图。
荀易拿出诏书,对天诵读:“原兹天命,以承厚德,今朝封神,永镇国泰。”
这卷封神诏书射出天光,空中彩云翻滚,密密麻麻浮现一大批神位。
这些是东伯国所封之神。按照大祀、中祀和小祀的区别进行划分。
以六宗之神为主神,分别将天帝以及五方上帝。当然,荀易祭祀的五方上帝并非宙光上帝等五人,而是轩辕家传统的青赤黄白黑五帝。也暗指宇宙本身的五大上帝。
此外,他将自己比作神王,是天帝在人间的代行者,借助天子权柄册封百神。把此次为东伯国战死的战魂统统封神,列为人鬼之神守护国运。诸位上帝为大祀,人鬼之神为小祀,此外还有泰乙界诸神、天界各方友好福神以及左英这类帮忙的神将等等。林林总总算下来,祭祀正神不下数百位。
同一时刻,孟翰也在郊外的岱陵山脉中敕封天下地神。
时间不多了,明年重塑岱岳,今年就必须把一切彻底安顿妥当。
孟翰将岱陵之中的群妖封入东伯国土,一山一水一城一社皆有神灵。这些神灵运转灵枢,在东伯国大地深处凝成一片全新的地神世界。黄蒙蒙的大地神力汇聚于此,又重新归入岱陵之下。
从虚空看去,世界树的根系缠绕地神界,树冠托起人间界,形成目前东伯国的两重世界观。至于未来的天神界,还有即将建成的冥土,那就需要一步步慢慢来了。
册封诸神着实花了荀易不少时间,当天空中紫气垂下,诏书上出现天庭的印章,这一步总算完成。
不过印章并非出自金阙帝系,而是烈武上帝的玉玺,说明东伯王朝目前归入上帝座下,是虚空征战时的临时王朝。唯有荀易兵役完成后,这个东伯国才能被荀易收走。但泰乙界诸神统统被荀易作为东伯国正神进行册封,荀易一系的神系势力随之大涨。就算日后传位给荀岱,这群神都是自己人,也不担心荀岱另有异心。只是在祭祀祖灵的时候,有一点小小波折。
东伯国是荀家的王朝,柏荀一脉的根据地。按照一般王朝规矩,要将祖神追封三昭三穆祭祀七代先祖尊为王神。
荀家有一个很尴尬的处境,从祭祀的最远祖先姬令德算下来,今朝不过是六代。
所以,荀易只好把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作为四亲,立昭穆庙。而天祖另开一庙,尊为玄德祖皇,又把帝喾上帝和轩辕天帝算上,勉强凑了七庙之数。
这一封诏书立下,幽冥龙庭自动诞生,供荀家先人以及未来东伯国子民居住。龙庭在地神界之畔,同样连通岱陵山脉,这里也是荀家未来的百年吉地。
然而姬令德在大周国,荀煜已经位列天神不欲插手这处龙庭,最后由荀坚管理此处,暂时负责建立东伯国的冥土。
一系列的变动下来,等祭天完成后,哪怕荀易天神之身都有些疲惫,回宫休息后继续处理宫务,准备接下来的大典。
看着手中礼单,荀易苦笑起来:“就算荀家人帮忙,但是这关键的各种祭祀仪式,还是必须我亲自出面啊。”冬至祭天后,还有天子腊祭,元日新年的庆典,上元节的福神祭典等一系的事等着他。
幸亏荀昙体谅自家兄长,从九州赶来帮忙。这位安国长公主代表荀易巡查山河,祭祀天庭诸神的化身,总算给荀易减少一些压力。
就这样,从年前忙到年后,等上元节过去后,荀易便开始邀请轩辕诸神,一同参与东伯国的封禅大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泰山立
泰山封禅,轩辕家期待多年的这一幕,终于重新开始了。
根本不需要荀易邀请,各方大神自发齐聚东伯国外。吓的无尽时空的诸神立刻搬移世界,转移阵地,在东伯国外空出一光年之距。
英华王等先天王神不方便降临真身,便以化身的姿态出现于虚空。这里有荀易搭建的一座云海天宫,轩辕家诸神便在此歇息。
远处,一列列恢弘威严的天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们排兵布阵,以一座座神阵的力量放出各色神光,守护在东伯国外层,庆贺泰山的归来。
“好大的排场。”诸位王神赶来后,看着天地间这秩序井然的军队,有人忍不住心中泛酸。“不知道几位长老给他添了多少好东西。”
英华王往那边扫了一眼,便继续打量岱陵山脉。
目前出现在这里的天军,并非轩辕家给荀易的配备,而是泰乙界内部的荀易嫡系。不管是他们身上的盔甲还是手中的武器,都是用泰乙界的材料打造而成。这十万天兵天将算起来,也是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战军。不过在战场上,为烈武上帝服兵役的时候,荀易可不舍得拿出来用。
“先天神最好的一点,就是天军无上限,随便自己打造。这小子不求数量,只求精锐,这十万天军应该就是他目前准备的最强战力吧?”
王神们熙熙攘攘聚在一起,赵莹也在诸王神之列,在她身边站着轩辕家归来不久的蔺相。回来之后,他作为宰相负责赵莹的神赵。
旁边几个熟识的王神过来:“奇怪,依陛下之尊怎么没有下去参与?封禅大典中,有封天禅地之礼,你这皇儿没有妻子,到时候不应该是你出面?”
赵莹摇摇头:“神赵、柏荀,终究帝统传承并不一样,朕不方便出面,不然有喧宾夺主之嫌。”
她本来也想要给荀易帮忙,但蔺相如在来之前劝说:“神赵之中,他是皇太子。柏荀之中,你是王太后,这种情况下怎能随便出面?”
于是,赵莹便跟其他王神一同在天宫中观看。
诸王神来齐后,轩辕三老以及两位上帝纷纷降临法驾。
这时,东伯国天瑞城郊外传出悠扬庄严的钟声。
泰山封禅,真正开始了。
封禅之前,首先你要有泰山才行。按照古法礼乐,需要人王先入泰山祭祀泰山神金虹氏,告天之后再择吉日上山祭祀。
金虹氏是上古泰山神,位列先天,权能莫大。历代王神除却帝嬴和前面那些圣皇外,后面的诸位王神大帝都必须先祭祀金虹氏。
帝嬴因为薄待金虹氏,在泰山之上引来神怒天谴,差点死于非命。还是五大夫松相救,才让帝嬴逃过一劫,也因此这泰山老松得以封神。后来的王神一个个乖乖祭祀金虹氏。
可是现在泰山还没建立,怎么祭天封禅?
因此,在封禅之前,荀易还有一个必要的行动,那就是开山。
开辟泰山,塑造岱岳。
天宫上,突然有人道:“说起来,重开泰山需要昭告皇天后土,定下灵枢和天命。荀易可以昭天,那么谁来祷地?不会是嬴吧?”
赵莹站在诸神之侧,显然不可能是她这位太后娘娘。
一位王神露出厌恶之色:“嬴终究没有过门,难道他敢让嬴来朝圣?我看最后的人选,应该是荀昙,毕竟他急急忙忙将妹妹找来,不就是进行这一步?”
这段时间,长公主持玉节代荀易巡视山河,礼奉诸神。所以大家认为荀易会选择荀昙帮忙,毕竟二人一奶同胞,不是吗?
不过开山祀地的人选,最终让诸神大跌眼球。
并非荀昙或者嬴,而是地德神君的孟翰。
英华王眯着眼:“也对,毕竟这次开山借用岱陵山脉,他当然要出面。”
岱陵山脉,就是当初泰山遗骸所化,因此称呼为岱陵,岱岳之陵。只不过从现在的岱陵山脉看,根本看不到古泰山的风貌。
荀易和孟翰站在岱陵山脚下。五大夫松率领诸多泰山精灵来迎。
“两位陛下,一切已经准备妥当。”
算算时辰,荀易望天一眼,颔首:“开始吧!”
两侧擂鼓响起,嬴站在不远处的望月台,吩咐道:“奏乐!”
嬴负责礼乐,她手下三百位月女马上开始演奏《祭山泰皇歌》。这是嬴专门为这次祭祀所赶工出来的谱子,全篇演奏共计两个时辰。
先是清冷的琴声,然后是一阵阵配乐的钟声,接着是朗朗笛声回荡在山野。
荀易里八层、外八层穿着礼祭王服,带着仪仗队一步步走向岱陵十八盘。十八盘上,每十八重石阶有一对巫女持金灯跪在地上。清冷的山风吹过,她们身上的素服迎风起舞,如同一朵朵山间飘荡的云彩映衬春桃。
这些人都是从泰乙界附属的三千世界挑选而来的巫女。全都是豆蔻年华的贞洁少女,而且样貌秀美,气质干净空灵,最适合这种祭神仪式。
“单单是这些具备巫女资质的贞洁少女,就不是一般天神能拿出来的。”不少王神对比自身,不觉摇摇头。他们虽然掌控王朝,自身位列天神,但拿出这么多巫女来,一时间动用整个王朝的力量都不够。赵莹的神赵也是如此,人数方面根本凑不齐。
“这就看出先天神人和以下后天神灵的鸿沟。唯有具备先天神界,开辟三千世界的存在,才能面不改色拿出这么多人手啊。”
不单单是荀易的登天队,嬴的歌乐队伍同样不容小觑。这些乐师月女们都是金琴仙子专门培养,从乐道之中领悟修炼法门的特殊人才。寥寥三百人,便可抵得上一个修仙门派的精锐。
乐道灵韵飘扬在山岳之间,引得山中元气喷薄,化作一处处神域。
至于孟翰一方,他以山岭精怪混着神兽神将,也构成一组秩序井然,环绕整个岱陵的队伍。这列队伍分为十二部,暗指十二地支。孟翰游走一圈后,来到事先准备好的五色后土坛。
同一时刻,荀易登岱陵之巅,也走上早前准备的天坛。
天坛为圆,地坛为方,象征皇天后土之意。二人各自捧起天书紫,地书金册主持这一次祭天行动。
当祷文结束后,荀易将天书抛飞,交给上苍。孟翰将地书埋入五色坛,交给大地。
这一来,天穹之上碧波万顷,一座连绵三千峰峦的巨大山岳倒挂而立。而大地上玄黄之气蠢蠢欲动,将东伯国万里江山的龙脉统统扭转。
正是:百川归流拜山祖,千峦俯首东岳主。
这一条条川河乃至山岳的精气流入岱陵山脉,让这座死去的“泰山”重新复苏,在诸神面前缓缓拔高。
五大夫松站在山脚下,他在岱陵中寻觅,最后来到一处荒凉的死地。这里就是他曾经诞生的地方:“来于此,也当归于此。”
落叶归根,不外如是。
老松化作大树重新扎根土壤,树冠上拖着一卷《东岳泰山图》,这卷泰山图描绘古泰山的风貌,逐渐影响岱陵向着古泰山的地形变化。
看到这一幕,幽冥上帝笑了,他对帝喾说:“这才有点泰山的模样。刚才那东西算什么,棺材么?”
宙光上帝目前是帝喾拖着半死的身躯赶来,亲自见证泰山归来的这一幕。
岱陵之山峰峦叠嶂,重重险峻雄峰高高耸起。空中泰苍山的山魄精华如同一条碧色长河倾泻而下,流入黄蒙蒙的岱陵山脉,为这座山脉焕发全新的生机。翠色绿意遍布泰山,各种神木灵树肆意生长,造化瑰丽,明秀玄奇。
“原来如此。”幽冥上帝明悟道:“岱陵是泰山的残骸,象征死。现在再用荀易的泰苍山赋予生之力,结合天地二神的力量,才能让泰山真正重现。”
青光和黄气交融,在荀易和孟翰的联手造化下,真正的泰山露出峥嵘。
泰山山脉长达万里,整个东伯国的山河疆域都被这一条巨大山脉所贯通。诸船百河在山中流淌,千峰万土作为泰山的一部分。整个东伯国正是依泰山而存的王朝。
下镇幽冥,上通天界,这才是昔年古泰山的雄风!
接着,泰山深处爆发处一阵雄浑的帝王之气。
那是泰山之中蕴藏的王神印记。自伏祖以来,炎黄二帝,颛顼帝喾等王神都曾经在这里封禅。从圣皇而下,秦皇汉武等历代王神的印记也皆在这岱宗深处涌现,于空中化作一幅幅王神封禅的景象。
泰山归来了!
这股力量引得轩辕家诸神王气蠢蠢欲动。
帝喾上前一步:“诸神,将岱宗本源归还!”
这段时间,王神们各自搜集岱宗金虹氏当年散落的本源。如今一道道流光返还泰山,也让泰山回馈相应的王气,纯化每一位王神体内的王气。
封禅本身,正是在泰山上借助天地之力纯化万民愿力。将驳杂的愿力转化为纯粹的帝气,这才是王神们御龙飞天的本质。
在泰山刺激下,每一位王神体内帝气喷发,形成一条条巨龙盘旋在泰山上空。北斗七星是天帝的象征,但轩辕黄帝秉承北斗降世,他这一系后人天然能感应北斗七星之力。
此龙非龙族之龙兽,而是万民愿力凝成的帝王之龙。
一股股王气震动云霄,天庭之上的北斗七星纷纷晃动,自发出现在泰山之巅为诸神照明。
天庭之上,龙相帝眺望虚空,在天界之东,有一座巨大的通天山脉复苏,自发贯通七重天界。上万条巨龙徘徊在雄峰之上,凝成一道象征轩辕家气运的无上黄龙。
道司神宫、岁星星域、句芒圣境同时传来欢快的大笑声。泰山归来,天地之间木德力量凝聚,让这三位大神的神力直接提升一大截。
就连青帝境也因为泰山的重立,而越发凝实。荀易的青帝少君之位,算是名副实归的坐稳了。
宇宙之中象征木德的那一股祖再度壮大,并分出一缕缕流入荀易的帝魂深处,塑造东岳大帝的神位。
黄龙缠绕泰山,气势如虹,威严神圣,已经开始向着近古时代轩辕家的气象复苏。就连神农家也有所得,气运还是回升。
“两大帝系皆归人族,这炎黄一脉的气数越发昌盛,莫非下一代天帝还真要从他们这边出?”龙族看到这一幕,心中越发不是滋味。
泰岳立,山中自动涌出碧霞,荀易藏在山中的灵胎化作碧霞元君。
恬静秀雅的元君借泰山重塑而封神,是泰山中最天然的土著神,权能只在荀易二人之下。她伸手一指,山中出现一座岱岳宫。宫中祭祀东岳大帝荀易以及岱岳山王孟翰。二帝之下,有碧霞元君、五大夫松等泰山神灵。甚至就连东伯国诸山神地,都在宫中留有牌位。毕竟现在,整个东伯国的群山,都可以说是泰山的分支。孟翰以这座泰山,即可操控东伯国地神一脉。
而荀易则以权能深入幽冥,和幽冥上帝的幽冥世界沟通,演化东伯国的冥土世界,完善自己的权能。让自己这位福神的领域贯通天地人三道。
立山之后,孟翰和荀易各自有一道神魂飞入岱岳宫。
元君在门口跪迎:“恭请两位陛下回宫。”
二人仍是青衣、黄袍之相,一左一右升起神座。二神宝相庄严,帝威赫然。随后东伯国诸神一一前来参拜,朝贺二神重塑岱岳之壮举。
感应自身新出现的群山之主权能,孟翰抬眼去瞧碧霞元君。
元君站在二帝之下,以先行官的姿态迎接诸神,看得孟翰心中颇不是滋味。
再去看看荀易,荀易对碧霞元君的行动毫无任何反应。默默在那里开辟冥土,设法打造自己的神道理念。
“这丫头也真倒霉,好端端一位东皇公主,目前仅仅是泰山岱岳宫的管理员,荀易这家伙看来是不会管她了。”
思罢,孟翰便当众宣告,将碧霞元君收作养女,代替自己管理泰山。
不过碧霞元君还不算最惨的。
和古纪元遭遇最不一样的,就是当年刘槐拿走的凤凰蛋。那枚凤凰蛋本应该是荀易和嬴孵化,后来有丹凤公主之称。目前被刘槐拿走,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闻孟翰认下养女,荀易眉头一挑,但没说什么。他对孟翰道:“你在这里镇守神宫,我要开始封禅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封禅礼
开山之后,便是真正的封禅大典。
诸位王神帝气增幅,龙心大悦。今天顺应天数帮忙恢复泰山气象,对他们而言也有好处。
突然有人问:“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封禅。这总不能还是地德神君吧?开山之时算上他,将他尊为岱岳王,将荀易尊位东岳帝,两人平起平坐,共掌泰山倒无所谓。可封天禅地就不同了。此乃天地阴阳之交,舒化两仪乾坤之象。这一般而言要么是君王自己进行,要么是和皇后共同主持,荀易……不……东伯陛下的意思,难道让孟翰来?”
荀易真正立下泰山,从本源角度看,并不比古泰山逊色,甚至犹有过之。毕竟加上全新的泰苍山本源,更有青帝力量暗中推动,比古泰山只强不弱。目前在天界、地界都自发出现泰山神域,让泰山投影在天地人三界。加上这件事对轩辕家的意义,所以很多王神不敢再轻视这位年轻的王神,称呼为东伯王。
“我看行。古来又不是没有男皇后。”一位王神笑嘻嘻跟诸位同伴开玩笑。
“胡闹!自泰岳崩陵以来,我等再无封禅之举。如今东伯氏重修泰山,再度封禅,是数千年以来的一大盛事,也是未来之表率!”
这次荀易封禅的仪式流程,极有可能成为后人们参考借鉴的关键要素。因此,绝对不能马虎。让孟翰来?难道日后其他王神也要找兄弟来帮忙不成?
就算是孟翰帮忙开山的这一举动,在未来流程中,都会有所演化,有所规矩。日后,诸位王神封禅时,必须让自己的血亲同胞,也就是诸位王爷亲来泰山,负责昭告泰山神,求封禅吉日。
诸位王神马上议论起来,但是当他们看到禅地的人选后,一个个轻哼出声。
此时,已经临近晌午。嬴的《秦皇乐》告一段落。但接下来,嬴又道:“金琴,莺儿,你们带领众人准备《封禅乐》,我去准备禅地。”对嬴,王神们很是反感。这次荀易带她封禅,难免有人心中不高兴。但比起一位男性,女性禅地还是比较合乎规矩的。
泰山重塑,原本山中的荀易等人自动被泰山升抬到玉皇峰顶。但这并没有完结,一条万丈云道升起,在云道尽头是一座真正的天坛。
帝喾顿时心潮澎湃,忍不住出声:“这就是昔年祖神打造,用来供轩辕家封禅的无上圣地!
随着泰山重塑,这条云道自动归来,看得诸位王神眼热不已。
黄帝打造的云道,借助荀易之手复原,又让他第一个封禅,这其中没有好处谁信啊!
在诸神嫉妒的目光中,荀易和手捧各种祭物的五大夫松踏上云道。
云道两侧有明光闪耀,纯粹的人道念力流淌不息。五大夫松小心提醒说:“陛下,这是万家灯火,是轩辕圣帝采集人道愿力,从燧人火中衍生而来。”
五大夫松是近古时候的神灵,曾旁观诸位圣皇封禅,因此对具体流程很了解。荀易这次封禅的前后事宜,大半都是他在负责。不过他也是头一次作为王神的亲随,来负责引导封天礼。
两侧的火光温暖却不灼人,反而有一种万民一心的合众之力,让人热血沸腾,忍不住为人道而战。
两侧云雾中,一位位霓裳天女在云中绰绰而现,迎风而舞。这些天女也都是万年以来,人族最杰出的舞女。她们死后,一缕精神烙印归入人道,在封禅大典上的乘云龙道中,凝成迎接王神的天女。
太隆重了!
荀易虽然对此早有研究,但核心内容帝喾不曾告知,让他自己体会。如今亲身经历后,让荀易震撼不已。
轩辕家遗留的传承尚且如此,如果是轩辕家最巅峰时刻,又该如何强势?
走在这条云道上,荀易就能感觉到自身王气一步步蜕变。
同样的,嬴负责禅地之礼。在泰山脚下,也有一座由黄帝搭建的五色后土台蓦然乍现。
后土坛笼罩五色精光,垂下万道瑞气,依稀间可得到无数歌女在吟唱讴歌轩辕一系的事迹。论规格,这可比孟翰刚刚所用的那座后土坛,要强多了。
岱岳宫中,孟翰带着诸人含笑望。“这样一来,嬴这丫头的地位,就彻底稳了。”
东皇阁内,西王妃看到这一幕,也不得不感慨起来。古纪元的时候,她都没有机会用这座后土坛。
“终究是不一样了。”更不一样的,还是孟翰收养碧霞元君,让西王妃的某些盘算落空。“也罢,儿孙各有儿孙福。我又何必再苦心操持这些?”
西王妃放下心中的小心思,专心观看这一场封禅大典。在五大夫松的主持下,这次封禅大典的流程比他们当年所用,要完整多了。
只是看到后土台时,轩辕三老脸色大变,顿时阴沉下来。
封禅大殿的后土坛,只有两种人可以用。一个是王神本人,一个是分享王神一半权能的配偶神。
一般来说,封天禅地由皇帝和皇后共同主持。但如果皇后不在,或者另有缘由的话,由皇帝自行主持禅地礼。
现在荀易没有皇后,又不肯让母亲帮忙,居然直接让嬴这位未婚妻来干!
“嬴禅地,如果真成功了,那么就是得到祖神认可的东伯皇后。旁人,再不能有任何非议。”帝喾意有所指的点出,诸神默然不语。
没错,荀易今天让嬴禅地,是正大光明昭告天下,宣告嬴的合法地位。
幽冥上帝瞥了他一眼:“只是未婚妻,终究是法统不合。”
“但百姓认可、天心认可、祖神认可,那就无所谓了。”
嬴穿金凤百翼衣,拿着荀易早先准备龙凤玉书,走上五色后土坛。
后土坛承接大地本源,是轩辕家一处玄妙圣物。站在后土坛上,便先天后土神光演绎五行大道,帮助皇后调理身体,以便孕育子嗣。
从这方面来说,对现在的嬴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这次封禅时隔数千年,后土坛积蓄数千年的力量,竟然开始让嬴的女登之体有所改变。
“咦?这种力量倒是跟孟翰的地母神化身类似。如果我用轩辕家的母神力量改变自身体质,或许能避开必死的孕子劫数?”
空中云道上,荀易也逐渐收取云道之中的馈赠。
云道两侧灯火和天女外,时不时有神龙飞腾。这些龙气都是数千年来的王气凝聚。承接北斗星光,炼就太一紫气。在王神封天时,龙气会一点点融入王神的魂魄,构造轩辕家的帝魂。
但是每一位王神都有自己的上限,所得龙气无法将这数千年的龙气底蕴抽干。
然而荀易不同。
荀易不行,他还有宙光上帝,还有青帝境之中的真灵。在他汲取下,一条条神龙投入他体内。
很快便有三十六条神龙入体。
“四九之数,已经是很多帝朝级王神的极限。再往上可就是九五至尊了。”轩辕三老关注着这一幕,露出期待之色。
“这小子肯定有九五至尊的命格。问题是,上限是多少?”
历来秦皇汉武乃至更靠前的诸位圣皇们,都曾经在这里吸取龙气,四十五道神龙并不少见。
“秦皇汉武摄取五十五道,尧舜有七十二道,禹王有七十七道。帝喾陛下当年和颛顼先帝一般,吸收八十道龙气。唯有少昊帝一人达成九九极数。这小子的上限在哪里?”
诸神露出好奇之色,听几位长老这些老者讨论。
英华王这些人都没经历过相应的封禅大典,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内幕。
而帝喾本人摇摇头:“祖神圣帝的云道,上限就是八十一道天龙帝气。其中九五至尊为帝朝之极限。五十五道为皇朝命格。七十二道以上,为圣皇命格。而最强的九九至尊命格,已经是意在天帝。更关键的是,祖神愿不愿意让人吸收第八十一道龙气。”
当年帝喾和颛顼都可以修成九九极数。但轩辕黄帝出手扣住最后一道龙气,让他们没有凝聚相应的命格。
很简单,天庭不需要太多拥有天帝格位的存在。轩辕一朝,黄帝只给予长子九九至尊命格,将他立为继承人。更多天帝命格的人出现,这不是添乱吗?
但是现在嘛……帝喾望着穹空,就看龙相帝的态度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圣皇命?
天界九重,金阙帝宫之外,巡天、礼天、刑天三圣跪在丹墀之前。
宫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金星神人:“奉天帝法谕,人间姬穆清重塑泰岳,深得朕心,有尧舜之资。特赐七十二道先天龙气,成就圣皇命格。”
圣皇命格?三圣一听,心中大松一口气,马上接过圣旨去人间宣读。
此刻,荀易走到云道尽头的天坛,他身上已经汇聚四十五道龙气,有九五至尊之象。
当他一脚跨上去后,又有四条天龙飞入体内。
四九天数!
这已经超过帝朝上限的九五至尊之数。
“如果他能达到五十五道天龙入体,就具备皇朝之主的资格。”
皇朝,统领一洲,也就是人族五大国主的层次。不出意外,这一生注定成就先天王神。
但是从走上天坛这一刻起,荀易再也没有龙气入体。
英华王疑惑问几位长老:“诸位老爷子,这是……”
“八十一道龙气的赐福并非仅仅在入龙道这一段时间,整个封天大典的过程中,会不断有龙气入体。”帝喾解释后,心中喜道:四十九道龙气,当年我入天坛时也同样是四十九道帝龙入体。
入天坛才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整个封天过程,这才是关键。
荀易走上天坛,五大夫松不敢上去,跪在天坛边上双手捧起玉匣子。这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