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七扇门当差的日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看到一人正在入场,正是前不久在学宫遇到的江南四杰之一,那个满身脂粉的男子。我说真巧又见面了。那脂粉男讶道,是你?我呵呵一笑,想不到吧,怎么样,有没有夹带?
脂粉男傲然道,我乃江南四杰,怎屑于做这种事?我见他衣着光鲜,胸前、袖口上隐泛光泽。
我说,来,公子,来碗茶!
那脂粉男正要去接,我假装不小心失手,洒在了他袖口上。袖口遇水,顿时显了颜色,脂粉男顿时神色慌张,转身撒腿就跑。我心中冷笑,这种用墨鱼汁写隐形字的伎俩,我七岁时就会用了。
卯时三刻,日头初升。
三千考生终于进场,等各位落座,学政大人开始讲话,先是讲朝廷科举的重要意义,然后又强调各位学子读书不易,一定好好作答,有朝一日高中,报效朝廷,最后申诉考场纪律,若有行私舞弊之事,一经查出,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三声炮响,三年一度的江南春闱正式开始。
春闱共有三场,第一场是圣人之言,考的是八股文功底,今年考题是卢院长所出,题目是“云台二十八将,孔门七十二贤”。第二场是官场应用文,按照公文案例撰写判文。第三场则是当朝热点实事,谢士廷出题,题目为《论空印案》。
拿到考卷,众考生面色各异,有愁眉苦脸者,有了然于胸着,有以头抢地者,还有嚎啕大哭者。当然,春闱是很严肃的,所有在考场乱出声音的人,都被监考官用棍棒很有礼貌的请了出去。
号舍呈南北排列,主、副考官分坐两头庭房,我们协助监考的则负责本区域的。一个时辰过后,便有考生提笔刷刷点点,开始答题。我与张幼谦四处闲逛,张幼谦低声道,真奇怪,怎么没有作弊的?
我笑道,这才刚开始,正儿八经作弊,都是等午后,我们松懈之时。
张幼谦说要不现在就松懈吧。抓不到人,好没有成就感。
这时,忽然发现黄六、黄七号舍似乎有人在传纸条,张幼谦指了指那处,我俩看过去,那两号舍考生连忙低头,佯作答题,张幼谦见状咳嗽一声,以示警告。
没过多久,两人又开始传纸条。我心说怎么屡教不改啊,非要抓你们个现行不成。黄六见我俩走开,又开始给黄七扔纸团,这时来了一阵风,黄七号舍没有接住,被风吹到了一边。
按照考场规矩,考试开始后,三天之内,所有人都不得离开号舍,黄七够不到纸团,于是假装如厕,暗中用鞋去够纸团,由于动静太大,被张幼谦发现,走过去,一把抄起纸条,笑吟吟道,怎么,被我抓住了吧。
黄六、黄七号考生都是年过五六旬的老汉了,估计考了不止一次了,只见他俩脸色苍白,低声道,爷爷饶命!
张幼谦笑道,爷爷?叫姥爷也没用了。
说着把纸团递给我,正要报告主考官,我见他俩年纪一大把,着实不容易,于是拦了下来。打开纸条一看,却见上面写着几行字。
第一题你会吗?
我不会,你会吗?
我也不会。
第69章 屁论
张幼谦说你俩玩得挺时髦的,走吧,咱们出去聊会儿去。我见黄六、黄七号两个老秀才吓得面无人色,心中生出恻隐之心,说算了吧,又没实质性作弊下不为例。
逄大海从进了玄十一号舍后,趴在桌子上就睡,不片刻,先是鼾声如雷,紧接着屁声如雷,如雨打芭蕉、碎玉落珠盘。
不到半日,整个人如虚脱了一般,我见状,连上前关怀,逄公子,昨日可曾吃坏了肚子?来,我给你倒杯凉茶,清清肠胃。
逄大海有气无力道,告诉我爹,我不考了。我低声说那怎么成,你爹可是花了血本了,务必让你中举,你在这里坚持三日,三日就好了。
逄大海道,我肚子疼,别说三日,我一天都坚持不了。
张幼谦说人家十年寒窗未必能中,你拉稀三日就能中举,这么便宜的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你自己偷着乐吧。
逄大海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也对,那我再忍忍。
饶是江南学宫在入场前进行了严密的两次搜身,半天下来,仍有近百人作弊被抓,可见科举舞弊之风严重之甚。有些作弊考生,竟然将四书五经微雕在巴掌大小的箔纸之上,令人叹为观止。
下午,见主考官、巡考官都没来,我与张幼谦在一旁聊科举之事,张幼谦说我一生中作出最明智的决定就是不参加科举。当年为这事儿,我爹把我吊在树上打了三天。
我点点头,说这三天打,值了!你看黄六、黄七两个老秀才,一把年纪了,还想中举、中进士,就算中了进士,还能当几天官?
张幼谦道,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你是习武之人,不太了解我大明官场制度,如今天下五等人,官吏军民商,等级分化严重,便如我们张家,就算是京城首富,只要家中没有当官的,这富可敌国的财富始终是早晚眼中肉、盘中餐。张百万每年花费几十万两银子都送给了六部的京官、各路州入京述职的外官,甚至是前来赶考的举子,几十年下来,与各项势力盘根错节,编成一张网,才逐渐在京城中稳住了地位。如今再有人动我们张家,那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拔出萝卜带出泥。
我叹道,真是**!
张幼谦淡然道,这些不过我张家自保的手段而已,我就是不想同流合污,才跑到六扇门当捕快。
我记得张幼谦与他爹关系不好,所以一谈到张百万,都是直呼其名,不过看起来,这小子对他爹还是满佩服的嘛。
张幼谦这人心地不坏,除了有些败家、好色之外没什么毛病,记得刚遇到他时,还是一副纨绔公子哥,这在六扇门带了不到半年,性格收敛了不少。
两人闲谈间,却见宇宙洪荒四舍的监考官走了过来,这人是江南守备军中的人,应该不是六扇门系统的,那军官冲我们笑了笑,就要进茅厕。
我示意了张幼谦一眼,他连拦住道,按照规矩,这个茅厕你们不能用。那监考官一愣,难道逄大人没有叮嘱过你们?
我说叮嘱过了啊,让我们好好照顾逄公子,确保他不受任何人打扰!我打量了他一番,却见他袖口中藏着一份试卷,想必是在考场内买通了枪手,等作答之后,来个瞒天过海之计。
张幼谦还要阻拦,我却笑道,不妨,不妨。上前拍了拍他肩膀,说时间紧迫,学政大人和巡考官随时回来,你动作快些。
那监考官点头,进去,不到十息,便捂着鼻子跑了出来,打了个招呼就回自己监考区了。张幼谦说难道真帮这小子?
我晒然道,收了银子,当然要办事了。张幼谦说我鄙视你,我伸手举起一张考卷,在他面前扬了扬,张幼谦问,那刚才送进去的是什么?
我说与答卷相比,我觉得逄公子更需要一卷手纸。张幼谦说想不到你还会这一手?我哈哈笑道,妙手空空,我可是专业的。
张幼谦若有所悟,忽问道,老实交代,当年在京城,我那块玉佩是不是你顺走的?
我讶道,什么玉佩,我不知道啊。心中却暗想,这种事打死也不说,当年出师之前,我可是在盗圣何道子画像前宣过盗门之誓的,承认了就是违背祖师爷教诲,违反职业道德。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盗窃,勿偷有害无益之事,勿取服和故偷鳏寡孤独,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是偷窃时所听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偷事业,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被偷者之幸福。
这段盗门之誓,绕口之极,当年我可是费了一夜功夫才背过,五师兄过目不忘,看了一遍就背过了。想到此,忽然有些想念几个师兄了。
第二日案例判析,到了下午那个监考官又来送答案,昨日从茅坑暗格答案差点没把他熏死,今天学乖了,把答案装卷筒之中,我又故技重施,用一本插图版金瓶梅替换掉了。整个下午,逄大海处于一种神经性官能亢奋之中。
第三日考策论,题目是《论空印案》,这个题目可谓是触目惊心,如今空印案过去还不到一年,余波未平,就是在京城,众人谈此案色变,唯恐隔墙有耳,被锦衣卫、东厂、西厂抓紧去,不死也得掉层皮。虽说江南风气开明,但涉及到朝廷秘案,一般人也不敢轻易评判。
经过两日折腾,逄大海明显瘦了一圈儿,他冲我俩摆手,我说你又搞什么花样?逄大海说,今日题目是什么来着?
我说不是有考卷嘛?
逄大海指了指马桶,来不及,都用了。
你怕什么,到时候就有人送答案了。
逄大海哭丧脸道,早上送饭时听人说,宇宙洪荒四号舍的巡考官被抓了。今日得看我自己本领了。
张幼谦说我们只负责监考,试题并不清楚,好像是空什么的。
逄大海问道,空?气?
我说好像是吧。
逄大海思索片刻,喜道,有了!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上了两个大字,《屁论》。
屁者,五谷杂粮之气也!源于腑脏,出于幽门,视之弗见,听之则闻。其为气也,影不及形,尘不暇起,脱然而出,清然而止;壮一室之妖氛,泄五谷之败味……。其为声也,非金非石,非丝非竹;或裂帛而振响,或连珠而叠出,或哑哑而细语,或咄咄而疾呼;或为唏,或为咦,为呢喃,为叱咤,为禽啼兽吼,百怪之奇音。
逄大海越写越兴奋,文思如尿崩,一泻千里,不到半个时辰一片洋洋洒洒的《屁论》俨然成书,他略为得意,如何?
我说今年头名,非你莫属!
监考已经两日,我俩早已疲倦不堪,中午吃了几个灌汤包,下午靠着墙柱迷糊呢,忽然不远处来了若干人,我抬眼看去,竟是明帝朱润泽带着北卢、南谢、礼部侍郎亲临春闱现场,至于学政大人、宋知府跟在队伍末端,半弯着腰,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模样甚是滑稽。那名黑衣汉子仍半眯着眼睛,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我连拍醒张幼谦,张幼谦问怎么了,我低声道,皇上来了。张幼谦看了朱润泽一眼,说这就是皇上?
我说你小声点。
明帝朱润泽听到动静,看到了我们,向我俩走了过来。老弟,我们又见面了。我正要行礼,朱润泽摆摆手,免礼。说罢又看了眼张幼谦,你是张百万的儿子?
张幼谦一副浑然不惧的样子,是啊,怎么了?此话一处,众官皆哗,心中不由为这小子捏了把冷汗,这可是当今圣上啊,你以为是隔壁老王呢。
朱润泽道,没什么,我就问问。
朱润泽在考场中巡视了了一圈,众考生都忙着作答,并没有注意到当今世间权力最大的那个人就在现场,朱润泽对谢士廷道,谢卿,你这道策论出的可谓诛心啊。
谢士廷躬身道,明君治下,天下士子皆敢言之。古有唐宗广开言路,方有初唐盛世,本朝武宗偏听宠佞,才险著祸端。如今天下,四海升平,万邦来朝,正是遇到明主之故。科举乃朝中重事,臣出此题,是想为圣上选出治世之能臣,而非一味死读书的呆子。
这个马屁拍的,别说是朱润泽,我们听了都觉得浑身舒坦,看来谢士廷还是很快就适应了这准户部尚书的角色了。
由于谢君衍的关系,我对谢士廷并无好感,总觉得这家伙过于珍惜羽毛。
明帝朱润泽问道,这届春闱学子中,有个叫李牧歌的,不知在哪个号舍?
学政大人跟监考官要过考宗名册,来来回回翻了三遍,却没有发现李牧歌的名字,于是道,启禀万岁,小臣翻遍卷宗,并无此人。
朱润泽的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查无此人?
监考官连凑到学政大人面前,孔大人,这江南学宫李牧歌,几日前因涉嫌偷窃,被人举报,如今正在牢里关着呢。
第70章 听雨轩阁主,欢瀑亭尚书
明帝朱润泽问道,盗窃?盗的何物?
逄同知顿时汗如雨下,他深吸一口气,上前跪倒道:启禀陛下,这李牧歌在江南学宫颇有才名,不过听说品性不端,明明是秀才之身,却行商贾之事,颇遭同行鄙夷。据说三日前,学宫张财主公子失窃了一柄祖传的翡翠折扇,前来报案,我们派出差人追查,结果从李牧歌身上搜到了这柄折扇,如今已被官府扣押,关在大牢之中。经过连夜审判,已落实罪名,若非大考将至,我们正要行文~革去他秀才功名。
朱润泽闻言,脸色变得难看至极,冷冷道,那你们又如何得知折扇是他行窃所得?
逄同知连道,这柄折扇质地名贵,价值几千两银子,李牧歌日子过得极为清贫,他哪里能买得起折扇,除了行窃,又如何有这折扇?况且,张秀才已指认这柄折扇是其祖传。
卢院长一旁问道,不知这折扇上写的何字?
逄同知躬身道,审案之时,下官恰好在场,那上面四个字,好像是刚而易折。陛下,李牧歌罪证确凿,已然认罪,如今正在大牢内收押。
我在一旁听得恼怒异常,若没有猜错,这折扇应是花神节前,皇帝朱润泽亲手所赠,想不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李牧歌却因持有这柄折扇而锒铛入狱,连春闱也错过了。
朱润泽气得双手直抖,他强忍着怒火,道,罪证确凿?
谢士廷看出了皇帝愤怒,花神节当日,朱润泽对李牧歌的欣赏,他早已看在眼中,见此机会,连出声道,陛下,据我所知,这逄大人家的公子与李秀才有些过节,不知这次李秀才落狱,是否与此有关?或许其中有些误会,也说不准。
谢士廷是准户部尚书,堂堂二品大员,而金陵同知逄大人不过是五品官,他看出了皇帝维护李牧歌之意,却也不顾身份,站出来为李牧歌说话。
朱润泽看了谢士廷一眼,果真有此事?
谢士廷恭敬道,这逄大人公子逄大海,今年也是参加了春闱的。按朝廷法度,逄同知若有家人参加科举,本次监考及巡考是要回避的,逄同知参与到本次科举之中,其中必然作了手脚。
逄同知闻言,脸色大惊,连忙跪倒在地,下官有罪!
朱润泽冷哼一声,却不理会逄同知,问学政大人,这逄大海何在?学政大人不敢包庇,连命人翻阅名册,我此时道,如今正在玄十一号房。
朱润泽率众人来到了玄十一号舍前,号舍内臭气熏天,我们的逄大公子,正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哈喇子流了一片。想不到这种环境之下,他竟也能睡得着,真是佩服至极。
张幼谦走上前,逄公子,醒醒,醒醒!
逄大海睡得如死猪一般,翻了个身,说了句,美人儿,别跑!
哟呵,还是春梦呢。张幼谦趴在他耳朵旁大声道,秦淮四艳来给逄公子侍寝了!
逄大海猛然惊醒,连道,美人在哪?他翻了翻眼皮,却见十余人站在号舍前,一脸懵然道,怎么,可以交卷了嘛?爹,你怎么来了?逄同知颤声道,我不是你爹。
爹,你疯了吗?你不是我爹,你是谁?
逄同知哭丧着连道,你是我祖宗。
逄大海道,爹,咱们不是说好了嘛,在外人面前,你不准叫我小祖宗。
我们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谢士廷忍不住道,你们这一家,辈分真乱啊。
朱润泽冷眼看着逄大海,问道,春闱三试,你答完了嘛?
逄大海喜道,那必须做完了。扬了扬手中答卷,而且今年春闱头名,非我莫属!逄大海连骂道,闭嘴!明帝朱润泽问道,没有作弊?逄大海道,此卷是我亲笔所书,此题是我亲手作答。这两位捕头可以作证。
我连点头,这试卷是逄公子亲手作答不假。
朱润泽接过卷宗,打开一看,《屁论》两个大字赫然映入眼中。他看了这篇文章,竟气的笑出声来。逄大海见朱润泽发笑,以为这人很是欣赏他的文采,略得意道,如何?
朱润泽哑笑,评了八个字,一针见血,臭不可闻。说着将卷宗扔给了谢士廷,谢士廷阅罢也道,文采非凡,实乃一流。又将卷宗递给卢院长,卢院长看罢,摇了摇头。
朱润泽冷冷看着逄同知,你养了个好儿子啊。
逄同知额头是汗,却不敢接话。
谢大学士,你是此题的出题官,这篇策论,文采不错,这位逄公子也别出心裁,不知如何封赏?
谢士廷笑道,陛下,逄公子文采斐然,弃之可惜,不如封为“听雨轩阁主,欢瀑亭尚书”?
我心中腹诽,不愧是江南文坛领袖,连个茅厕说得都这么雅致。早就听闻江南文人酸腐,将女厕称为听雨轩,男厕雅称为欢瀑亭,谢士廷此话一出,在场会意者,轰然大笑。
逄大海乐道,尚书?这是很大的官嘛?
谢士廷笑道,很大,金陵四百八十厕,都归你逄公子节制!
逄大海道,爹,听见没,我也当官了!
逄同知脸色铁青,跪在一旁。
朱润泽说,念在你没有徇私舞弊的份上,饶你一命,起来吧。
我心说你怎知他没有徇私舞弊,我跟张幼谦可是收了一万两银子,不过没给他办事儿而已。
我刚才还担心,这逄同知情急之下,反咬我们一口,如今一颗心终于落地,要真让作弊成了,我俩岂不成了帮凶,一万两银子,买了你跟你儿子两条命,划算的很。他若知趣的话,应该不会再提此事。
朱润泽转身,看了我一眼,走吧。
我疑惑道,去哪里?
朱润泽迈步从我身边过去,说了句,应天府大牢。你们继续在此监考,那边我与卢、谢二人前去即可,宋知府,逄同知,你也一起前来,我倒要看看,你们六扇门是怎么审案的。
逄同知连擦了擦额头汗,小碎步跟了上去。
来到了六扇门大牢,逄同知道,皇上留步,这大牢乃阴晦之地,您贵为九五之尊,进去实在不雅,我去将犯人提来便是。说着就要往里走,朱润泽喝道,退下!
逄同知如被施了定身法,不敢动弹。
朱润泽道,两位捕头,头前带路吧。
当日送徐开山时,我来过大牢,这里我熟悉的很,连带着众人来到审讯室,却见审讯室内,李牧歌吊在柱上,浑身是血,衣衫褴褛,显是受了酷刑。
那审讯的牢头见到逄同知,连上前道,逄大人,今儿您怎么来了?
逄同知暗使眼色,这李牧歌行窃一事,罪证可落实了?
牢头忙道,这小子嘴硬的很,一口咬定,翡翠折扇乃他人所赠,不肯承认偷窃,不过您放心,有我“让死鬼开口”吴不言在,这小子坚持不过今晚。
宋知府小声道,陛下,下官也觉得此事疑点甚多,不如在金陵府衙亲自过堂问审?
朱润泽见状,神色不善,站在审讯室外,道,朕就在此处看着,倒要看看你们怎么落实罪证。逄大人,你来吧。
逄同知再傻也看出皇帝朱润泽维护李牧歌之心,但之前他放出话,说李牧歌行窃论罪,若再改口,且不说自己乌纱难保,就连小命也不一定能保得住。此时,一咬牙,与牢头走了进去。
逄同知命人用凉水将李牧歌泼醒,道,李牧歌,你身为秀才,却在江南学宫行偷窃之事,罪证确凿,你招还是不招?
李牧歌大声道,我李牧歌自幼受父母教诲,听圣人教诲,富贵不淫、贫贱不移,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德行不曾有愧,我不过与你家个公子有些龃龉,你便派人栽赃陷害,我不服!
逄同知闻言,也不顾皇帝及两位大学士在外面,恶狠狠道,那你来解释下,那柄折扇,是不是你的?
李牧歌大声道,正是。
逄同知听他承认折扇是他的,厉声道,可为何学宫之人,却都纷纷认出,这折扇乃张家祖传,你在江南学宫两年,身资从未超过五两银子,又如何能买得起这等贵重之物?若不是你偷得,又如何落入你手中的?
李牧歌道,是一位朋友所赠。
朋友?恐怕是妙手空空儿吧。
我看了眼朱润泽,却见他脸上动了怒气。
说罢,逄同知吩咐牢头,去传唤张秀才父子。
牢头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带来了一老一少两人,正是城内张财主及其子张秀才。逄同知问道,张员外,张公子,这人你可认识?那一对父子纷纷摇头。
逄同知又问,这把折扇,你可认识?
张财主道,这把折扇,正是我张家传家之宝,当年先祖皇帝追随太祖打天下,在应天府立了大功,太祖皇帝论功行赏,将这柄折扇赐予我张家,犬子带入学宫内把玩,结果当晚便失窃。若非大人英明,恐怕我张家父子愧对祖宗在天之灵啊。
我看了张幼谦一眼,说你们姓张的脸皮都这么厚嘛,这演技可以啊。张幼谦哼哼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别搞性别歧视好不好?我见状,连道:皇上,属下乃六扇门中人,愿尽一分绵薄之力。
朱润泽应声点头。
我与张幼谦走入审讯室,道,逄同知,我们来助你一臂之力。逄同知连冲我俩使眼色,意思是请我俩想办法让李牧歌认罪,我对那少年道,你是张秀才?
那年轻男子道,正是在下。
我说今日春闱,你不在学宫应试,跑这里干嘛?
男子道,这位官爷,我姓张,名秀才,如今是江南学宫的一名童生,并不是应试的秀才。
我哦了一声,说你这名字气的不吉利,要是改成张状元,说不定下届的状元郎就是你的了。我来问你,你在好好看看,这把折扇,是你的?
张秀才道,正是祖传之宝。
我拿着折扇翻看了下,正是当日朱润泽赠给李牧歌的那柄折扇,于是问道,为何这落款的时间,却是丙辰孟春?张秀才,你来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张秀才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我如此问,一时答不出来。逄同知闻言,脸色不悦道,苏捕头,此话何意?我指了指落款时间,道,这把折扇分明是今年的所写,又如何成了张家传家之宝?
逄同知道,兴许是张家祖先穿越到现在,取了扇子又回到建国之初一代代传下来呢?张秀才一拍脑袋,对啊,对啊,应是如此。
张幼谦说逄大人,没事儿少看点穿越小说,这玩意儿人害人。你怎么不说这扇子是四甲子之前丙辰年的呢?逄同知恍然道,还是张捕头聪明!
我说那这事儿可真巧了,如今刚过去二百四十年。
逄同知道,无巧不成书嘛,世间正是充满如此多的巧合。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讲,这是极有可能的。
我摇了摇头,依我看,极有可能是你们逄公子看到这柄折扇非是凡品,刚而易折这四个字更有帝王之气,心生贪念,想据为己有,所以伙同张家栽赃诬陷李秀才,是也不是?
这声质问,掷地有声,顺便拍了下室外皇帝的马屁,不由暗中得意。
逄同知怒道,苏大人,此话何意?你究竟跟谁一伙的?
我心中担心他情急之下会说出给我们送银子的事儿,大声喝道,我是与正义为伍!
逄同知又道,那你又如何解释,李牧歌身上不名一文,有如何会有这种贵重之物?若不是偷来的,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李牧歌道,是一位朋友所赠。
逄同知道,这折扇价值千金,你那朋友姓甚名谁,哪里人士?
李牧歌一愣,摇头道,我与那人只有两面之缘,却也不知道他如何称呼。
逄同知冷笑一声,这也不知,那也不知,还说不是偷来的?此扇价值千金,究竟谁有如此手笔,会将这宝物赠给一个只见过两面之人,莫非你当本官是三岁孩童不成?
我心中暗笑,你这智商,恐怕三岁孩童也不如。
逄同知一心认定李牧歌针对此扇说不出个丁卯来,道,不如这样,你若能找到那位赠扇之人,我便判你无罪。
房门推开,朱润泽迈步而入,一旁卢院长道,逄大人,你便是再蠢,也不应认不出,这折扇上的字,乃当今圣上亲笔所书。
逄同知闻言,面色死灰。
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他终于崩溃,跌坐在地上,全身颤抖,双脚蹬地,口吐白沫,昏死过去。
第71章 狱中应试
金陵同知逄大人知道此时性命攸关,自己的政治前途就在眼前这个男人的一念之间,连忙双手伏地,痛哭道,下官冤枉啊!
朱润泽漠然,用手指着他道,冤枉?哼哼,你们这些为官者,排成一排,全杀了或许有冤枉的,但隔一个宰一个,只怕有漏网之鱼。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杀了你们,我又如何保证下一任不贪腐、不乱来?只怕你们大错特错了。
朱润泽顿了顿,用一种幽冷的声音道,道,空印案,就是一个例子!
这句话,听得众人脊背发凉。别看这个皇帝平日里和颜悦色,可他杀气人来却也一点也不含糊。
去年空印案时,几个内阁大学士纷纷上书,便是素日里与沈正道有矛盾的官员,也都纷纷求情。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可这空印案,只要稍微沾惹上边的,全部砍头。这个皇帝宁肯让全国户部瘫痪,也要以强势的作风将朝廷百官控制在手中。
逄大人自知难逃一难,连磕头道,下官有罪!下官知罪!
朱润泽问道,你何罪之有?
逄大人道,下官有失察之罪,下官一时糊涂,听信谗言,冤枉了这位李秀才,下官愿接受惩罚!
朱润泽冷哼一声,失察之罪?你所犯之罪,便让这位李公子来说吧。
此时,我早已将李牧歌放下,李牧歌已得知当日赠折扇者就是当今皇帝,听到皇帝发话,连起身叩拜,草民李牧歌,见过吾皇万岁!
朱润泽不再推辞,受了一拜,道,李牧歌,你饱读诗书,又懂大明律,这个案若你来判,该是如何?
我心说朱润泽确实高明,朱润泽内心对此子极为欣赏,如今将此事交给李牧歌处理,,说白了也是一种变相的考察。
却见李牧歌不卑不亢道,草民以为,按照大明律,这位同知大人犯了三道罪名。其一,先入为主,未经调查取证,便随意下结论,是为渎职;其二,利用手中职权,屈打成招,意造冤假错案,未遂,是为滥权;其三,事发之后,意图掩盖事实,是为祸民。且不说这逄大人有无其他问题,但从这三道罪名,合并论处,应革职查办,但此事未遂,降三级,罚俸三年。
连我都忍不住崇拜这小子了,若换做常人,受到如此侮辱,早就趁机报复了,他却能公事公办,不忘初心,这点难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