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战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道传承,得自于语言和文字,由三位古仙传给赤松子等第一代今仙,再传给东王公、西王母等仍然傲踞天界的仙人。古仙的常用语法与凡间不同,就被称为“古仙语”,而其后的今仙都为凡人修成,所以保留了凡间语言的习惯,但因为各自得道前所处的年代、地域都相差很远,所以为了方便交流,也逐渐融合了部分古仙的语法。

    比如张坚说的,就是半古仙的今仙语,而他听着张禄所说,却貌似跟正牌的古仙语更为相象——你一个下界凡人怎么会说古仙语?难道是——“宿慧耶?”所谓“圣人生而知之”,你是一个超级变异体吗?

    张禄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跟张坚说实话呢?想想绝大多数穿越小说当中,主角都对自己的来历讳莫如深,轻易不敢向他人透露穿越的真相,为什么呢?因为古代人根本就理解不了什么时空穿梭啊,必以为荒诞妖言也。可是自己穿越来到的这个世界,貌似非常玄妙,不可以往世之常理来揣度之,而面前这个张坚,竟然是真真正正的神仙,那理解力应非普通古人所能比拟吧?要不然,我跟他说实话得了?

    反正死过一回,穿过一回,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难道怕神仙也跟科学家似的,会把自己拘禁起来,甚至开膛破腹、切片儿做实验?不至于吧……

    再说了,这世界的设定实在诡异啊,那“古仙语”就更莫名所以,光靠他一个人,恐怕在相当长时间内搞不明白其中的根由,然而又实在好奇。不如就跟张坚说了实话吧,然后依靠自己的“宿慧”和对方的神仙见识,来尝试着探究一下?

    当下一咬牙关,干脆——“吾非此世之人也,乃异世之人也。”汉代发音还是配合汉代语法更顺畅,所以除非太过文言的句子,或者不便于表达过于复杂的含义,他还是老实用时下通行的语言来说啦。

    口子既然松开,心情也便坦荡,于是毫无隐瞒地具实相告:我是张禄又不是张禄,本该生活在一千八百年以后——在那个时代,我确实也叫张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把两个张禄给联系了起来。其实我在后世已经死了,具体死因先不必提,总之一魂渺渺,就莫名其妙地穿入到这时代的青年郎官、密县张禄张伯爵躯体中来了。不过也难说,我们那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仙、鬼怪,所以说不定只是外表相似而内在相异的两个时空而已。

    而张刺谒你所说的什么“古仙语”,其实就是我们那时代……那世界的通用语。你说这事儿诡异不诡异?

    张坚听完了张禄的长篇讲述,不禁捻须沉吟,好一会儿才慨叹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吾所未能洞彻者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也完全想不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赤松子所传古仙道法有云:‘道非一,实无穷,以应无限界域。’斯言诚然。乃知世界非唯一也,汝之所言诡奇,然应非虚妄也。”

    随即一皱眉头:“以汝之言,岂意古仙亦穿越者耶?”难道盘古他们也是从你们那个世界穿越来此,才开辟出这一方天地来的吗?

    张禄摇头:“我之世界,无神仙鬼怪,安得有古仙?”就算科技再发展五百年、一千年,也不可能凭着三个穿越者,就能无中生有,造出一个世界……或者起码孕育一个星球的生命出来呀。何况五百、一千年后的语言体系,肯定又跟我那二十一世纪相差甚远了。除非——“似我之世界,然亦非我之世界,乃又一世界也。”

    这话有点儿绕,不过张坚倒是听明白了,捻须回答:“古仙传承,至帝尧绝地天通而有所残破,故彼之真相,恐后世仙家无可索解矣。”随即双眼微微一眯:“若能勘破虚空,入更高界域,或可得解。”古仙是真的陨落了吗?还是又飞升到上一层仙界去了?我等若也能飞升得更高,大概就能找到他们,或者找到相关他们存在过的蛛丝马迹了吧?

    张禄心说这还真是传统的设定,无穷世界,需要一层层地飞升,需要持之以恒、永不停顿地修炼……想想多少有点儿蛋疼。

    可是随即他就问张坚:“古仙……厉害吗?”张坚说那是当然,盘古能开辟世界,女娲能造人补天,今时仙家可做不到这一点啊。张禄点点头,说我还有种不大靠谱的全新的想法——

    “语言因实用而流变,对自然的了解和改造越少,则词汇量就越少,语法也相对简单;而随着对自然的了解和改造增加,词汇量自然会增多,语法也会变得复杂起来——这对于一千八百年以后的凡人世界,和对于古仙大能而言,道理是相通的,故此才会殊途同归,有所相似吧。”

    张坚点点头,说你所言有理——“果有慧根也,岂可不修仙道,而沉沦于凡俗之间耶?”你就不打算搞明白古仙真正的来历吗?在大地上蹦跶一百辈子都只能靠猜想,你要真能飞升——两度飞升——或许就有机会啦。

    张禄指指自己的鼻子:“吾真有此根骨耶?”张坚笑一笑,伸手拍拍张禄的肩膀:“吾此双目,必不差也。”我看好你哦年轻人,你就继续跟这景室山上努力修炼吧。

    张禄答应了张坚,再跟着裴玄仁修炼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他虽然对原本世界的历史了解得不细,但大致发展方向还是记得的,估摸着从诸侯讨董到官渡大战,总得有个五六年甚至十来年吧,倘若仍然有意争雄乱世,在此之前下山还都有机会。

    其实再往后靠一点儿也成,赤壁大战以前,荆州那地方也是有机会啃一口的,刘备入蜀之前,刘璋的基业夺之不难——当然是跟夺取曹操的中原根基相比。甚至还可以一杆子打得更远些,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自己或许能在中原呼应他嘛,不过那样就见不着关、张了,只能见着个“老卖年糕”的赵子龙。话说到了三国后期,貌似可收的武将也就姜维、文鸯等寥寥数人啊,多少有点儿不大给力……

    他倒是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三年,裴玄仁就放他下山去了。

第七章、下山访妖人

    张禄下山的目的,是为了张貂。

    张貂字显爵,颍川人,自称汉灵帝初年入嵩高山学道,有鬼神莫测之能,且能烧符治病,从者甚众。到了灵帝光和七年,二月,张角在关东树起黄旗,公开造反,张貂也在河南与之呼应,率弟子、依附三百余人下得山来就直奔雒阳而去。

    这时候的河南尹,正是后来的大将军何进何遂高——何进是在翌月升官,受命进讨张角的,而在打张角之前,他就先拿张貂练了一把手。何大尹外戚身份,本人虽然没啥本事,却最好养客,门下能人异士也多,导致张貂的异术竟然无法施展,队伍瞬间崩溃,随即张貂就做了阶下囚啦。

    何进没有当场斩杀张貂,给他安了一个“黄巾妖人”的帽子——其实张貂跟张角那还真不是一伙儿——打算献俘阙下,然后再千刀万剐。可是张貂果有异术,竟在重重兵卒的看押之下,直接穿墙就跑了,从此不知去向。

    其实在各路“妖人”当中,张貂是个真真正正的小角色,比瞬间掀起滔天巨浪的张角兄弟,还有在巴蜀敷演道法、欲建神国的张衡、张鲁父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张禄之所以知道此人,仅仅因为他是在河南闹事儿的,而嵩高山距离密县也并不算远——那年张禄十三岁,父亲尚未去世……

    且说某日裴玄仁召唤张禄前来,开口便说:“我且问你,你到我山中多少时了?”张禄回答:“弟子本来懵懂,不识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后山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好吧,不扯了,真要有桃子吃我就乐死啦——上山已三年矣。”

    裴玄仁下界修士,地仙而已,原不识什么“古仙语”,听说张禄会讲,便即请求传授,并且向张禄探询后世究竟是什么模样。张禄那半吊子“古仙语”——其实是现代汉语——倒也不难学,问题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种种科技和社会概念,就太难让一个汉代的古人明白啦。至于历史进程,裴玄仁说了:“千年内不必说也,恐摇吾道心。”

    一千年后,那就得到元朝、明朝了吧,张禄随便挑点儿自己还记得的讲给裴玄仁听。然而裴玄仁对相关政治、军事的内容都不感兴趣,只问:“后世修道者,如何耶?”张禄想了一想,说那我给你讲个《西游记》的故事吧。

    二人可以说互为师徒,一住三年,情谊日密。裴玄仁初相遇时,貌似真是世外高人,严谨端庄,其实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这人骨子里也挺风尘游戏……啊不,魏晋风流的,故此才有了上面那一段模仿菩提祖师与孙猴子的对话。

    张禄说不跟你胡扯了,山中无寒暑,全靠我刻木记日,才知道上山已经整整三年啦,你问这个干嘛?裴玄仁点点头:“为汝可下山矣。”为什么要你下山呢?因为——“张貂重现人世。”

    根据裴玄仁从山下得来的消息,此时已是初平三年,前不久司徒王允、中郎将吕布合谋杀死了太师董卓。至于关东方面:袁绍破公孙瓒于界桥,势力正如日中天;曹操屯兵东郡——至于刘备、孙策,仍然还是小角色,裴玄仁压根儿就没能打听出来什么消息。

    裴玄仁说了,张貂张显爵失踪多年,不知道怎么一来,竟然巴上了董卓的粗腿,不但得到朝廷赦免,还被拨隶在校尉郭汜麾下为将,跟随着重新杀回了河南,目前屯驻于密县——正好是你老家,因此上要你下山一趟,去跟他见上一面。

    张禄不明白了:“我去见那妖人干嘛?”

    裴玄仁道:“为求谶语之源也。”

    那条“长人执弓,射卯金刀,毙之太峣”的谶谣,很可能张貂是知道的,也因此才一度悍然掀起反旗,领着三百人就敢朝雒阳猛冲。这则谶谣在凡间为祸甚烈,导致一大群姓张的妖人造反,所以希望能够纠出源头,探其真意,以免人间堕入更加可怕的动荡和混乱。

    张禄闻言,不禁撇嘴:“神仙斩断俗缘,何爱凡人?你这个理由我不能接受。”

    裴玄仁微微而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固不爱人也,然仙自人间出,又岂有袖手坐视之理?”

    相关类似问题,他们俩也曾经讨论过好多回了。张禄说我们那世界是没有神仙鬼怪的,而且我觉得就逻辑上而言,鬼怪还则罢了,神仙这玩意儿根本就说不通啊。别说张坚了,就说你吧,挥挥手就算不能灭掉千军万马,也能使百人退避,那么大本事,但凡插手人间之事,要么天下再无大的动荡,要么始终混乱,永难治理——然而哪种情况都没有出现过,为什么呢?

    裴玄仁说了:“为吾等无欲也。”我们所追求的是修道长生,进而可以飞升而登仙界,对于红尘凡世的功名利禄、七情六欲都毫无需求,故此轻易不肯插手人间之事——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嘛,还容易乱了道心。至于神仙那就更不用说了,凡间如何,是乱世是治世,关他们屁事啊。

    当然啦,也不能说修道之人绝对不肯插手凡间之事,然而真有本事的不屑为之,只有半瓶子醋不满的才会去瞎掺和——比方说张角、张貂等辈。但是他们的能量非常有限,到张角兄弟也就到头啦。而即便张角兄弟掀起了偌大乱相,也不是仅仅靠他们哥儿仨的道法,而是利用了汉室衰败、朝纲紊乱、民不聊生的机会,趁机煽动和裹胁老百姓造反。

    当时说到这里,裴玄仁还朝着张禄微微而笑,说:“吾知子欲习得杀人道法,便归红尘,以应谶语,成就功业也,然吾不忧……”我根本就不担心。为什么呢?因为倘若你学不到家,即便返回凡间,也做不出多大的事儿来;而若是真正修道有成呢?我不信你还会贪恋凡尘俗世。正如《庄子·秋水篇》中所说: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

    凡间功名利禄,就跟那“腐鼠”一般,只有鸱鸮才会贪恋,而当你化身为鹓雏,能够品尝练实、醴泉之美,你对那些玩意儿就不会再感兴趣啦。

    对于这种论调,张禄是将信将疑——咱不说腐烂的老鼠,就说臭豆腐吧,谁说大富大贵之人就肯定不喜欢吃了?不过对于真正修道者懒得插手凡间之事一说,他倒基本上是认同的。因为他跟随裴玄仁修炼整整三年,发现自己并不怎么需要凡间的资源,日常吐纳天地灵气即可,而且逐渐的饥饿感越来越淡,对于食物和饮水的要求也日益降低,所需要从凡间输入的,只有几件衣服而已。只是枯居高山之上,你衣服穿得再漂亮又能给谁瞧啊?气候四季如春,也不用穿皮着裘,普通麻葛就够了嘛。而且裴玄仁还说真要是飞升上界,仙人裁云为衣,根本不需要下界任何的丝麻。

    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既然毫无需索——其实也不能彻底否定,终究还是需要些什么天财地宝炼制法器的,但基本属于凡人不认识或者不会用的资源,而至于以黄金白玉炼丹云云,则纯属旁门外道了——当然就没有插手人事的**啦。

    所以今天裴玄仁叫张禄下山去调查相关“长人执弓,射卯金刀,毙之太峣”的谶谣,张禄就觉得很不可理解——你们不是不插手人间俗事的吗?是治是乱不是跟修道人毫无关系的吗?怎么又突然间想起来操这份心了?

    裴玄仁对此的回答是:“仙固不爱人也,然仙自人间出,又岂有袖手坐视之理?”神仙本是凡人做——古仙除外——对凡间不可能完全割断香火情。打个比方,你是个超级宅男——当然这词儿是跟张禄学的——平常不大乐意见人,可但凡孤零一个跟禽兽……好吧跟什么“电脑”为伍,多年不见人影,偶尔遇见一个,会不会觉得很亲近?会不会想着关心一下?

    而且人世间杀伐纷争,我们不管,若有妖人降世,妄使道法,那就不能不加以关注喽——“即若张角得势,以妖法愚惑万民,自然正道不行,再无人可修道矣。”现在修道之人虽少,满天下正道也能找出几百个来,其中可能百分之一有升仙之望,真要是妖人们搞得无人修正法,全去走歪门邪道,恐怕便无人再可登仙啦——仙界的传承都可能会就此断绝。

    张禄总觉得裴玄仁在强词夺理,可是匆促间也挑不出太大的漏洞来反驳,于是便问:“既如此,你为何不下山去呢?”你本事比我强一百倍,你下山不什么都搞定啦,干嘛要派我一个才入门不过三年的小角色去呢?

    裴玄仁笑一笑,竖起两枚手指来:“其意有三也。”

    第一个原因,谁都不知道那条谶谣从何而来,是不是张貂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厉害的妖人,我要是掺和此事,怕会打草惊蛇;第二个原因,你尘缘尚未彻底斩尽,所以可以顺便去趟老家,见见你的兄弟、亲戚,作最后的告别……

    张禄笑道:“你错了,我本非此世之人也,与彼等有何亲情,而需斩断?”

    裴玄仁伸手点点张禄的胸口:“汝心非此世也,而脑在此世也。”

    根据这伙儿修道家的理论,掌握人类意识的并不仅仅是大脑,还包括了心脏。其中大脑保管记忆,思考问题,作出决策,而心脏通过血液控扼全身,则是灵魂所系,七情六欲从中而出。所以张禄的灵魂来自于另外某条时间线或者某个世界,他的情感是与此世无涉的,但脑海中终究还保留了原本张禄的记忆,这也是必须要斩断的“缘”。

    张禄耸耸肩膀,说好吧,就算你所言有理,那么第三条又是什么呢?

    裴玄仁说:“其三,今河南丧乱,欲使子观凡世纷扰、苦难,从而专心仙道也。”

    张禄一皱眉头,疑惑地问:“此非历练乎?一般情况下,这得等我真的厌倦了红尘,有所感悟以后,你才会告诉我历练的目的不是吗?哪有人提前说出来的。”

    裴玄仁捻须大笑:“为子聪慧也,我即不言,子岂不自悟耶?”就算我不说,你也能想到的吧,所以还不如干脆提前说出来呢。

    张禄追问道:“必要我下山?”裴玄仁点头:“然。”“既然如此,”张禄一伸手:“法宝拿来。”

第八章、三道鬼画符

    张禄向裴玄仁讨要法宝,裴玄仁不禁愕然:“需何法宝?定海神针?羊脂玉净瓶?七色葫芦?我哪有此类与你?”

    张禄一摊双手:“如此,是欲杀我也。”

    你搞搞清楚先,现今河南尹辖区内究竟是何等状况!两年前董卓焚烧雒阳宫阙,胁逼天子、百官、黎庶西迁,乃无后顾之忧,就此撒开了欢儿地跟关东联军于此处鏖战。其实真肯冒死挺进的关东军也就只有孙坚一支而已,连番苦战,终于击败董卓,杀入雒阳城,但随即存身不住,退向鲁阳——接着他就受袁术唆使去打荆州了,被黄祖军士射杀在岘山。

    关东联军撤退以后,董卓就拜杨懿为河南尹,收复雒阳。前河南尹朱儁本与关东联军通谋,事泄后逃亡荆州,至此卷土重来,逼退了杨懿。可是这会儿雒阳城已变作一片白地,周边各县也无险可守,朱儁被迫退屯东牟。董卓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即遣中郎将牛辅督李傕、郭汜、张济等将,进讨朱儁,双方在河南、河内一带多次展开激战。基本而言,还是董家军占据上风,李傕、郭汜甚至一度杀进了陈留、颍川二郡……

    总之,河南地已经连续做了两年多的战场,城邑大多残破、田地都遭践踏,百姓流离失所……倘若只是废墟一片还则罢了,问题无论董家军还是朱家军,都仍然时不时地会在各处巡哨、交锋啊!张禄说你就让我孤身一人履此险地?你其实是想谋杀我吧!

    好吧,就算自己够机灵,到处躲避游军,终于安然地通过战场,抵达老家密县,可以去见张貂了。问题张貂如今也在郭汜麾下听用,他手里兵不用多,有个一二百人,我就肯定应付不过来啊——更别提张貂本人还会妖法了。我要是没有一两件法宝傍身,怎么可能完成任务?这不扯淡呢嘛!

    裴玄仁闻言,不住地点头,嘴里却说:“法宝是有,不可给你也。”他说我还没有教你炼器法门,所以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非如阴阳二气瓶一般,即一小妖可用,孙悟空诓来,亦即可施法也。似如定海神针所化金箍棒,非孙悟空不可用也。”各人祭炼的法宝,只有自己可以运用,我的法宝就算借给了你,那也如同凡间器物一般,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我可授子者,唯……‘新手套装’而已。”

    张禄拿到的果然是“新手套装”,包括一套衣衫、一柄长剑和三张符箓。首先说衣衫,他展开来一瞧,嘿,怎么这么眼熟啊……

    那根本就是他穿上山的衣服嘛,但是因为并不适合修道人,所以早就脱下来了,如今身着与裴玄仁相同,宽大透气,质地也只是普通的细麻。没想到裴玄仁还保留着他原本郎官时代的衣物哪,而且貌似浆洗干净了,闻上去有一股似皂角而非皂角的清香。

    但是张禄伸手一推:“我不要这个。”这衣服穿上就不方便活动啊,真要是迎面撞见什么董家军、朱家军,想跑都未必能够跑得快。

    裴玄仁笑道:“汝若着此即不便于行,则三年修道,实无寸得也。”你现在体质与上山时候大不相同啦,真要跟人打斗起来,也不必上蹿下跳,高踢腿广迈步,何必害怕穿这身衣裳?关键是——“若着庶民衣裳,如何往见张貂?”

    张禄说那好吧,我就先带在身边,等见了张貂再换上。再去瞧那柄长剑,见是木夹皮鞘,并无什么装饰,抽剑出鞘,但觉寒光闪闪,冷气逼人,便问:“此何剑也?谁人打就?”

    裴玄仁面色一肃,当即介绍:“此剑尚未得名,汝可自名之也。乃取山南精铁,由村东巧匠打就,凡火淬化,百炼千锤。其鞘为庐北三岁野彘之皮,合舍西十年桃木所制,吾亲削成也……”

    张禄一撇嘴,心说你丫说评书的啊?真不该给你讲那些《西游记》、《封神榜》之类古典小说……这不就是一柄凡兵嘛,竟然还搞出排比、对仗来了……“似此凡物,佩之何用?”

    裴玄仁说当然有用啦,一则你穿一身郎服行走在外,不带武器傍身,实在说不过去,二则再如何凡兵,也是开了刃的,方便你下山以后再想去打兔子……

    张禄无奈之下,只得暂且放下长剑,再去研究那三张符箓。要说这符箓瞧着更加寒酸,竟然不是用的黄裱纸——东汉蔡伦始发明用纸(起码说经过他改良,才出现了真正实用性的纸张),直到此时也还没能够真正普及,这山上确实不大容易找到好纸——而是削的三寸来长、不到两寸宽的桑树皮,而且用来画那些“鬼画符”的也并非朱砂,竟然象是……黄泥?

    这玩意儿真的有用吗?

    裴玄仁一口咬定,这是他花费无穷心力,几乎透支精血,才制出来凡间最强符箓,肯定能用——“其一为隐身符,非止藏汝形也,且闭声息、气味,即猎犬亦不能察;其二为宵遁符,可瞬间转移百丈,以脱大难——然唯阴影无光处可用,切记;其三为苏息符,但有一口气息尚存,诸伤疾皆可瘳也——嗯,你可以当它大血瓶。”

    张禄心说我杂七杂八的真是教你太多了……却也方便沟通。只是——“怎么就三张,未免太少了一点儿吧?怎么着也给我写个一千张出来啊。”

    裴玄仁双眉一轩:“泼猴,当饭吃哪?没有,没有!”

    于是张禄无奈之下,就只好揣着这三张粗陋的符箓下了山。他好歹也已经在中鼎上修行了整整三年啦,虽然尚未学过什么道法……更准确点儿来说,是没学过任何“神通”,但每日炼气养神,只觉四肢轻健,百病不生,脚力也比过去强了很多,顺着斜坡和山道一路狂奔,短短一个多时辰便来到了山脚之下。

    略停脚步,喘一口长气,放眼望去,但见四周一片苍茫——已是仲秋,无边衰草,直连天际。

    中鼎绝高,虽然真实海拔高度也就那么回事儿,终究位于中州低平之处,在普通人眼中看来,也跟华山、泰岳没有什么差别了——其实就张禄所知,泰山也并不怎么高,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不过周边全是矮个儿,这才鹤立鸡群罢了。中鼎之上,云雾缭绕,仰头望天,确实能够产生一种“手可摘星辰”的错觉;但也正因为雾气的遮蔽,在水平面上视线难以及远,所见唯有高天,难免“井蛙”之叹。

    可等下了山就不一样了,原本应该是阡陌纵横,如今大概是遭了战乱,只见离离衰草,视野大为开阔。受其影响,张禄的心情也瞬间变得豪迈起来,精神为之一畅。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感受,或许因为在山上“宅”的日子太久了,甫临红尘俗世,多少有点儿手足无措。张禄抬手一拍胸脯,为自己鼓气:你现在不是普通人啦,你一只脚已经迈入仙道,即便算不上天仙、地仙,那起码也是“世外高人”了,有什么可怕的?若是遭逢危难,大不了自己先“宵遁”,然后“苏息”,最后“隐身”逃走……

    不过就理论上而言,应该还到不了那一步。他已经想好了,自己这便前往老家密县,先见见家人、亲眷,打听一下相关张貂的情况,然后隐身潜入,把长剑往张貂脖子上一架,便可开口审问。至于据说那张貂会妖术,他也预先有了准备,向裴玄仁请教过啦,相信就对方那种小角色,暂时封其妖法,应该并不为难。

    当下观察将坠之红日,确定方向,一路即奔东北方向而去。景室山属于伏牛山脉,位于弘农郡的南部,距离雒阳大概是三百里。这条道儿平常不怎么好走,因为于路关卡众多——比方说什么陆浑关啊、伊阙关啊、大谷关啊——若无过所,即便他穿着郎官的服饰,也未必能够轻松过关。可是数年来河南地屡遭兵燹,关卡大多已经废弃啦,就算仍有兵丁驻守,盘查力度也未必会有多大,以自己目前的本领,大可趁夜偷过。

    而且这会儿王允、吕布已经杀了董卓,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李傕、郭汜他们就该去围攻长安啊。只要李、郭一走,朱儁还没能快速补上空缺,这河南、弘农就彻底的无主之地,自可任意纵横……唉,那张貂不会也跟着李、郭跑西边儿去吧?大不了扑一个空,也不是自己的错儿,就当下山探亲、游历好了。

    然而这世间之事有个通理:当你预设了多种变数,筹划了诸般对策,事情却往往会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使你所有努力全都付诸流水——不要误解,你还未必会成功,因为当你考虑无穷大的时候,往往会忽略直观真相;而当你把一切都设想得太过简单的时候,嘿嘿,因果率又会以极其非自然的方式反复扭曲,直到你精疲力竭……

    这边张禄才刚下山,裴玄仁还在室内端坐,突然他面前虚空中产生出一道道的涟漪,随即一个身影从无到有,瞬间显现——那正是他的师兄、已成天仙的张坚张刺谒。

    张坚一现身就问:“彼已下山耶?”裴玄仁反问道:“彼若不去,君何以来?”

    张坚眨眨眼睛,淡淡一笑,随即屈膝在裴玄仁面前坐下,长长地喘了一口粗气,似乎无比地疲累。裴玄仁问他:“君游四海,以访有缘,得之几何?”张坚回答:“止三人耳。”

    裴玄仁说我觉得你不必要再寻找了——“张伯爵来历诡奇,吾以为必应谶之人也。”

    张坚说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不老靠谱的——“天道弥远,天意幽微,即吾等亦不可尽察也。唯其诡异莫名,或实非此世之人,则此世之谶,果可应之否?今彼下山,聊为一试耳,若试不中,奈何?”伸出右手食指来,朝上一指:“天上势窘,天公迫之急,吾故不得不穷尽九垓,以访应谶者也……”

第九章、浪费了一管大血瓶

    站在村中,张禄就觉得心下一片茫然。

    这个村子在陆浑县西,东有伏牛之外方,西有熊耳之白马,两山夹峙,一道直通,附近地区有一个非常古老的名字,叫做“虢略地”——据说此乃春秋时代虢国之所在也(虢分东西南北四家,具体哪个虢,张禄肯定搞不清),而“略”就是疆界的意思。

    张禄穿郡过县,没打算进城,所以就从陆浑西边儿绕了一下,循着一条小道,来到此村之中。可是进了村子一瞧,但见房舍大多倾塌,土垣多处发黑,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最可怖是断垣残壁之中,往往露出半截尸体来……

    他大致查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