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声大师-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唱。”
“今天来的演员不是很多,但是乐队是跟着我们过来了。所以我们也唱一点,唱个大西厢,有会唱的跟着我们一起唱啊。来,十不闲。”
锣鼓镲声响起。
何向东把袖子翻个龙抬头,右手执扇,瞪眼凝眉,高腔唱道:“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宴……”
何向东这一唱,结果把那些站起来要走的外国人全都给唱的站住了,他们一个个全都扭头看着何向东,脸上露出惊叹的表情。
第九百九十七章 我还得感谢你们呗?
来的这些外国观众基本上都是冲着何向东的唱曲来的,何向东唱的东西让他们觉得很很新鲜也很好听,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艺术。
原本听了陶方白的一番解释,他们就以为何向东只是个说中文脱口秀的,他们又听不懂中国话啊,那还留在这儿干嘛,他们都起身要走了。
这才刚迈出来一步,结果那脱口秀演员就开始唱歌了,哎呀,还是那个曲子,还是那个味道。
原先他们都是在网络上听的,网络上那些视频都是观众自己录制的,效果很差,现在他们在现场听到了原版,他们顿时便眼前一亮,大为吃惊。
这才是高清无码啊。
哦,不对。
这才是完美无损版啊。
外国观众全都陶醉其中了,真的好听,原先网络上那些破视频就已经足够让他们惊艳了,现在就更加厉害了。
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何向东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那些外国佬都惊呆了。
他们露出惊叹的神情,而后交谈两句,又屁颠颠回到座位上了,哪些刚刚站起来的家伙们也赶紧坐下了,至于那些已经走出去的就没办法了,不过还有一个刚刚走到门口的,结果也折返了。
传统艺术的魅力恐怖如斯。
何向东也微微有些讶异,他也没想到这些要走的观众居然自己又回来了,要把离开座位的观众再拉回来,这可比登天还难啊。
别看人家才走出来几步路,才几米远,可就是这几米,对演员来说却是真正的难以逾越的天堑啊。
人家既然走出来了,你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把人家给拉回来了。
哪怕是何向东这种级别的艺人,他都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当年还在跟着文工团跑演出的时候,那时候何向东向组织上申请说长篇单口,组织上害怕影响正常演出,没有答应。
但最后侯三爷帮他争取了一下,让他在所有节目演出完成之后再上去表演。他的表演不算在正常节目里面,观众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就走,随观众的便。
所以在那一场演出的时候,主持人都没有报幕何向东的节目,主持人最后还来了一句本场演出结束,惹得观众全都起身走了。
何向东在这个时候才抢来话筒,用了浑身解数才把已经离席的观众又给劝回到座位上去。
这得多难啊。
所以这些外国观众起身要走的时候,何向东也没想着去拦,他怎么拦,他也不会说外国话啊。
如果起身的是中国观众,那何向东还是会去试一试的。
可是就连何向东也没想到,他才张嘴唱了一句,这些起身走了的外国观众又都回来了。
何向东自己都吓了一跳。
我靠。
我现在已经唱的这么厉害了吗?
要是唱个大西厢就能把观众拉回来,那自己当初干嘛费那么大劲啊。
何向东有些哭笑不得,但嘴里还是没闲着,身段也有,他唱了十不闲,又唱了发四喜,还唱了金钱莲花落、太平年和照花台几个曲牌子。
唱完之后,那些外国佬们拼命鼓掌。
艾玛,太好听了。
他们本来就是冲着何向东唱的曲子来的,在知道何向东原本是说中国脱口秀的,他们就已经很失望了。
现在见何向东开始唱曲了,他们又来兴致了,能唱曲就行,至于你要说脱口秀,你就说吧,我们听曲子就行,反正票都买了,总不能浪费吧。
所以纽约这一站的演出,就出现了一副很诡异的画面。台下除了那些黑发黑眼的中国人之外,还有一群金发碧眼和乌漆抹黑的外国人。
台上几个穿着中国传统大褂的相声演员在说着中国传统相声,台下中国人时不时大笑出声,然后那些外国人也跟着傻乐。
场面滑稽。
向文社的这些演员都是在小剧场里面混出来的,经验非常丰富,虽说这次演出被这么多外国人给稍稍带偏了一点方向,但他们还是很快调整过来了,而且还主动拿这些外国人找包袱砸挂。
这些包袱都非常响,中国人都被逗得前俯后仰。外国人则是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傻乐了。
何向东是个有良心的相声演员,他还是照顾到了这些外国观众,今晚上演出的节目都是柳活儿居多。
这些外国观众也在一晚上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曲艺戏曲艺术,今晚上演出包涵的东西太多了,京评越黄、大鼓、竹板书、小曲小调、绕口令、贯口、卖估衣,应有尽有。
相声就是这一点好,你能把任何东西塞到他的里面去,相声能包涵的东西太多了,能集生旦净丑于一身,冶万事万物于一炉。
从何向东今晚上演出的一场相声里面,你就能看到中国整个传统艺术的缩影,这就是相声艺术价值。
何向东今晚上是卖了大力气了,到最后攒底的时候,他嗓子都有些撑不住了,还是喝了冰水刺激了一下才勉强能上场。
伤的厉害。
但他的付出也不是徒劳的,现场的观众都非常满意何向东的演出,不仅仅是中国观众,就连那些外国观众也很喜欢何向东的演出,尽管他们听不懂何向东在说些什么,但是他们认为已经值回票价了,这就已经足够了。
后来中国观众在起哄鼓掌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弄了,没多久他们也学会喊“噫”和“好”了。
现场非常火热。
乔宇也在上场门看着,他原先还在跟何向东说,来了百老汇演出之后,回国就可以做“前有梅兰芳,后有何向东”的宣传了。
结果这建议被何向东给否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场相声演出还真来外国观众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何向东居然把这些外国观众也给征服了,他是真厉害。
这就是第二个梅兰芳啊。
乔宇心里就跟猫爪子在挠似的,他是真想这么做宣传啊,可惜何向东不肯啊,哎呀呀,哎呀呀……
……
纽约站的演出还是结束了,非常成功地结束了。
结束之后,何向东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邀请,邀请何向东去他们学校给他们做讲座,还说他们留学生里面也有一个相声爱好俱乐部,里面有好几个学生在说相声。
他们也是何向东的粉丝,平时就很喜欢听何向东的相声,现在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至于相声俱乐部的那几个家伙,除了听,他们还荣活儿,偷了何向东的包袱段子,再表演给他们这些同学看。
荣活儿这在行内是犯忌讳的事情,但是对这帮票友,何向东哈哈一笑就过去了。
这帮留学生还兴冲冲地跟何向东说了他们把何向东唱曲的视频剪辑后放到网上帮何向东炒作的事情。
何向东听的脸都绿了。
你他娘的,我还得感谢你们呗?
第九百九十八章 这几年
消息还是传回国内了,现在互联网很发达,百老汇这事儿一出,国内人立马就知道消息了。
国内人也都惊呆了,敢情还真有外国人来听相声啊,何向东还真是神了。于是,何向东的各大社交媒体都被刷爆了。然后何向东去哥伦比亚大学讲课的事情也传回国内了,这也是一件极其长脸的事情。
美国站的演出结束了,北美一共六站。美国四站,加拿大两站,演完就结束了。1月份的时候,何向东去完成了加拿大两站的演出,这次演出也同样非常成功,依旧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回国之后都快过年了,何向东举办了向文社封箱演出,09年的演出就此告一段落。
紧接着就是10年的春节了,对艺人来说,春节还有一个节目是他们不得不去关心的,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
春晚是一个有神奇魔力的舞台,09年春晚就捧红了好几个艺人,让他们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其中之最就要数赵大叔的那个徒弟和那个变魔术的家伙了,这两人在这之前都是籍籍无名,正是因为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所以他们才能在短短十几分钟之间就立地成腕,而后更是直接跻身一线明星,名利双收,他们仅仅用了一晚上就达到了别人用几十年都不一定能有的成就。
这就是春晚的魔力。
在09年春晚的影响下,10年的春晚,艺人们的厮杀变得更激烈了,他们也希望自己变成下一个一夜而红的巨星。
当初江一生是答应帮郑大玉上今年的春晚的,这也是江一生拉拢郑大玉的代价之一。
只是这个策略注定是要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郑大玉是个相声演员,原先江一生要送郑大玉上春晚的舞台,他就必须得走曲协的路子,让曲协那帮主流相声演员出手帮他。
之前他跟主流相声界是有很密切的合作的,郑大玉又判出了向文社,想来把郑大玉送上春晚,也不太难。
可是现在一切都变了,他被高秉生阴了一把,吓得他割肉道歉。他还担心乔雄那几头猪会连累他,于是,他公开单方面停止了和主流相声界的合作,他们现在都还在打官司呢。
江一生和主流相声界彻底交恶,而且现在主流相声界又跟何向东和好了,他就更加没机会把郑大玉送上春晚了。
再说今年他都还不敢冒头,他都还在躲风头呢。
郑大玉也不是小孩子了,他也知道其中原委,所以他连问都没有过去问,他没那么不知好歹。
10年春晚,如期举行。
这一年,没有向文社一众演员的身影。
这一年,春晚也没有捧出来一炮而红的新星。
……
11年春晚,如期举行。
这一年,何向东第二次登上春晚。他第一次上春晚是06年春晚,时隔5年,他终于第二次又上去了。
06年的春晚,何向东把自己的相声带给了全国观众,他的相声也一夜而红了,甚至很多餐馆都在用他的段子做生意。
06年,何向东举办了向文社全国巡演,也正是因为有这一次春晚打底,巡演才能如此成功。
现在的何向东早就成名立腕很多年了,登上春晚对他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非雪中送炭。
……
12年春晚,如期举行。
何向东没有登上春晚的舞台,向文社的小角儿高有成粉墨登台,这个被何向东力捧的小角儿第一次站上了春晚的舞台。
这个出生在贫寒农村的孩子,第一次站上了春晚的舞台;这个曾经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孩子,第一次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高有成和管洪在12年的春晚上合说相声《在保安队的日子》,效果极好,高刚龙的演出风格跟所有人都不一样,他是一个把小家子气风格发扬到极致的演员。
这在相声里面属于非常另类的了,可观众却偏偏非常吃他这一套,在登上春晚前,何向东前前后后给高刚龙办了十场个人专场演出,场场爆满。
单靠他高刚龙个人,他都已经能在北京成功举办商演了,人家观众冲着他的名头都肯来买票了。
他已然是一个很出色的小角儿了,高刚龙的出色远超过当年的陈军,何向东甚是欣慰,高刚龙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也正是因为高刚龙有了如此成就,何向东才决定把高刚龙带上春晚的舞台。
高刚龙也没有让何向东失望,他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很好,他一夜而红,全国观众都记住了,向文社有一个说相声的胖演员,他叫高有成。
12年的春晚,高俊生的团队的人终于打进了这个舞台。这几年,高俊生他们发展的很快,他们的舞台剧已经红遍全国了。
当年喜剧界被人称为是三分天下,东北是赵家班的天下,京津一带则是向文社的江湖,长江以南则是海派清口的地盘。
现在赵家班的班主赵大叔年事已高,他已经退出春晚的舞台了。今年春晚也没有见到他们赵家班的身影,赵家班的年轻一辈也没有出现特别出色的人物。
赵大叔在09年春晚捧红的那个徒弟,现在也渐渐脱离喜剧舞台的演出了,转而投向了影视行业。
赵家班急需一个能扛鼎的接班人。
向文社这两年发展的很好,每年都在做国内和国外的巡演,这两年,何向东带着孩子们跑遍了欧洲和澳洲,每次都很成功。乔宇也是名利双收,他们环天传媒也顺利上市了,市值大涨。
与赵家班不同,何向东还年轻,他才37岁,都没到四十呢,正是壮年时期,何向东依旧是向文社的第一大角儿。
方文岐相声研习社作为向文社的人才储备基地,这两年为向文社贡献了大批人才,向文社的小角儿虽然还只培养出来高刚龙一个,但想来要不了多久,何向东就能捧出更多来。
他们不缺人才,缺的只是机会。
向文社还是一个人才济济生机勃勃的社团。
陈军这两年一直混迹在小剧场里面,经过上次那件事情之后,他的性格也变了许多,人也沉稳了许多。
现在给他捧哏的是他的师弟王南康,王南康这两年在舞台上摔打锻炼过后,水平也很不错了。
两人合作的蛮好的。
何向东到现在都还没重新开始捧陈军,陈军倒是也稳得住气,一直没跟何向东说什么。
向文社内部团结,人才济济,外部又没有掣肘,他们跟主流相声界的关系也早就缓和了,这两年向文社发展极快,势头一片大好。
北方两大喜剧势力的情况也就是这样了,至于那个海派清口,现在已经不成器了,他已经成不了三分喜剧天下的势力之一了。
取而代之的是高俊生的团队,何向东没有看走眼,江一生也没有看走眼,高俊生在潜心发展多年之后,他的团队已经变成了喜剧界的第三大势力了。
他们内部现在也是人才济济,编剧、导演、演员,全都是国内最优秀的喜剧舞台演出团队。
现在他们又登上了春晚,想来在新年之后,他们的发展也会迎来新一轮的井喷。
何向东甚至觉得高俊生的团队在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喜剧势力。
高俊生不是凡人,他的团队也不是凡人。
第九百九十九章 这几年
这几年,变化很大。
原先大家在用的社交媒体都是qq和博客,现在博客已经被淘汰了,转而登上舞台的是微博,qq用的人也少了,大家现在都在用微信。
以前大家都是在用电脑,笨重的台式电脑,家里有个笔记本都算是不错的了。
可是现在人们都嫌弃笔记本笨重了,现在最流行用的就是智能手机,一机在手,完全能抵得上一台电脑。
这两年互联网发展的太快了。快的让所有人都跟不上了,各大门户网站建设的很快也很完善,自媒体也都发展起来了。
传统媒体已经式微了,早些年何向东曾经被江一生舆论封锁过两次,一次是03年,他还没红的时候,还有一个是09年,江一生企图扳倒向文社的时候。
何向东被人家压得死死的,现在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自媒体发展太快了,何向东的微博粉丝已经有五千万人了,他随便发一条微博就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阅读量。
传统电视报纸一言决定艺人死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才华不被蒙尘的时代。
微博、微信、朋友圈、直播网站、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数不胜数。
若是何向东在现在这个年代开办向文社,或许他就不用足足坚持八年才让向文社红火起来了。
也许只要一两年,向文社就能红火了,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快的年代。
这个时代掩盖不住才华,能被掩盖的全是凡俗。
……
何向东这几年也跟几大视频网站合作过,也录制上传过不少节目,效果都非常不错。
这几年向文社发展的很好,这几年,何向东做了不少节目,有相声综艺,也有喜剧综艺,还有脱口秀,访谈节目。
这几年但凡是何向东做的节目,他都会带着高刚龙一起去,高刚龙现在也是一个小角儿了,他在北京已经能独立做商演了。
虽说离全国乃至全世界做巡演,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年轻一辈的相声演员,现在腕儿最大的就是高刚龙了。或者说,全中国说相声的,除了何向东,也就是他了。
这孩子是真的成长起来了。
这几年向文社发展的也很不错,现在他们已经拥有十二家小剧场了,分布全国。
每年的全国和世界巡演都在举行,何向东是名利双收。
现在喜欢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多了,喜欢向文社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民间的相声小剧场也越来越多了,优秀的年轻相声演员也越来越多了。
现在相声已经逐渐走出低谷期了,虽说没有真正到达辉煌,但是比之前些年,就已经好太多了。
何向东也甚是欣慰,他这些年没有白白奋斗。
在09年何向东第一次出国做巡演的时候,在站在北京国际机场的时候,他的心境就已经发生变化了,他也不仅仅局限于相声一域了。
这几年,何向东除了做相声节目,他还积极帮助其他传统艺术发展。何向东在北京开了一家曲艺园子,名叫“玩艺社。”
以前老观众去听曲艺都说是去听玩艺儿,现在何向东开的这家玩艺社就是以演出曲艺为主的。
这里面有相声,有评书,也有大鼓,还有一些传统曲艺演出,种类非常丰富,这就是传统的那种老杂耍园子。
听书轩也一直在做,何向东这些年也投入了不少精力进去,可是听书轩却还是不温不火的,何向东也有些头疼。
评书不是没有好演员,也不是没有好书目,它缺的是一个好平台。
戏曲节目,这些年也有不少电视台做过戏曲类的综艺节目,走的都是创新的路子,戏曲跟歌曲结合,歌曲戏唱,戏曲歌唱,用更流行的方式让观众领略到戏曲的魅力。
何向东也去做过不少档戏曲节目的主持人,这种戏曲节目一般都是那些不是特别出名的电视台做的,而且也没人愿意给这样的节目做赞助。
这样的节目都是亏本的,也幸好有上面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不然连电视台都不愿意去做。
何向东去做这样的节目,都是分文不取的。他甘愿去做这些事情,他愿意给传统艺术做出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何向东觉得这就是他应该要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一个传统的相声艺人应该要承担的责任。
传统艺术这些年也就相声有起色,因为相声界出了一个何向东。
何向东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情,他没有变成蜘蛛侠,他也不是超级英雄,他还是那个喜欢传统艺术,爱说相声的何向东。
这两年,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张玉树老先生也辞世了,张玉树是何向东的恩人,当年方文岐不愿意拖累何向东,就去了上海投奔了张玉树。
张家人悉心照料方文岐多年,没说一句怨言,他们是真正把方文岐当做是家人一样看待的。
何向东也是真正把张玉树当成是家里长辈的,现在他走了,何向东伤心至极。
幸好向文社里的范文泉还健在,身体还很不错。
侯三爷在去世四年之后,在11年的时候,遗体终于能入土为安了。唉,真是不容易啊。
侯三爷这么好的一个人,身后事却办的如此凄凉,何向东也是心寒不已,侯三爷下葬那天,他都没去,他是在清明节才去上坟的。
他不是不尊重侯三爷,而是不愿意看见那些狗皮倒灶的人和事。
……
这两年,江一生终于渡过阴影了,他没再敢来惹何向东,但是他野心还是没有减弱多少。
这两年,时代变化很大,娱乐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洗牌相当明显。
传统的那些娱乐霸主的地位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那些传统媒体仿佛在一夜间都跟不上时代了,原有的综艺节目,电视节目仿佛都被观众给淘汰了。
大家都很茫然。
在中国好声音播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综艺节目还能这么做。
浙江卫视也凭借中国好声音这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成功上位,成就了综艺节目的一方霸主。
娱乐圈动荡很大。
12年之后,小鲜肉一词频见报端,年轻秀气的小帅哥们频频走上了综艺节目,他们在凭借着极好的面容和公司的优秀炒作手段,在极短的时候内,他们便累积了无与伦比的人气。
在那些老一辈明星纷纷过气的时候,这些小鲜肉登上了舞台了,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江一生也拼命想跟上这个时代,当年从向文社挖出来的那一批演员,他也没闲置。
他连续给他们炒作了好长一段时间,给他们做节目,给他们曝光,花钱给他们做演出。
江一生已经足够努力了,付出的也足够多了,可是收效却还是大不如人意。
江一生挖角儿向文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初云季和谢全他就试过,后来郑大玉他也试过,但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他捧过向文社的演员,也合作过主流相声界,但不管怎么弄,就是不成器,难道只要离开了向文社的演员就不值钱了吗?难道他们只有待在向文社里面才有价值吗?
江一生顿觉心累。
江一生非常想跟上这个时代,他也看出来这个时代了,能看见,可他的腿脚却不听使唤,总是跑不出他想要的效果来。
这两年他们公司花费巨资签下来好几个当红的小鲜肉来,他相信小鲜肉经济就在眼前了,他能看见,他不想错过。
这两年,他拍了不少电视剧,也试水了好几个网络剧和网络综艺,钱没少花,可是能回本的却是不多。
江一生有些苦恼,他能看见这个时代,却仿佛又看不懂这个时代。
难道真是他老了吗?
……
13年的春晚,如期举行。
这一年,何向东还是没有上春晚。
高有成第二次登上春晚,效果依然很不错。
高俊生的团队再次登上春晚,大家都记住了那个叫郝建的男人。
13年年初,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录制播出。
老牌综艺霸主狠狠地打了个翻身仗,再一次向世人宣告它作为娱乐霸主的地位。
13年下半年,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录制播出。
又是一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惹得无数卫视争相模仿,萌娃奶爸喧嚣一时。
13年,小鲜肉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威力了。
13年,娱乐的大时代终于要来了。
当初江一生预见过的娱乐时代,终于要来了。
14年春晚,如约而至,这一年,向文社演员无人参加。
第一千章 小二何
2014年,北京。
春节刚过去没多久,现在还是在正月里,向文社还没开箱,何向东也难得有几天休息的时间。
今年的春晚,向文社没人上去,不是他们没有机会,而是他没想让这些孩子们上去。
原因很简单,春晚只是一个还不错的舞台罢了,相声演员的归宿还是应该在小剧场里面。
你只有在小剧场里面把自己锤炼成精钢了,才有可能在春晚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若是从一开始就盯着春晚不放,那反倒是好高骛远了。
高刚龙也是如此,何向东想让高刚龙沉淀一下,现在娱乐业很发达,春晚是最好的舞台,可也不是唯一的舞台。
现在是娱乐大时代,有能耐的艺人在哪儿都能发光,真的没必要死盯着春晚不放。
现在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何向东对这个时代也充满了陌生和不适应。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这个时代的人太聪明了,这个时代跟以往都不一样。
就拿相声来说,以往大家喜欢听都是那些板儿正的演员,落落大方,气度俨然,帅卖怪坏,帅字优先。
可现在这种“帅”的表演风格却不怎么吃香了,现在最受观众喜欢的就是小高这种小家子气贱兮兮的表演,这种表演很能走进观众心里。
向文社里现在最吃香的几个小角儿都是类似这种表演风格,何向东的首批徒弟,小五,这孩子现在就是浪的飞起,在台上非常热闹。还有研习社里的第二科学员,白定堂和姜如达,这两个服务行业的中层干部,现在在台上是又骚又浪。
他们跟小高凑一起,都变成向文社的骚浪贱组合了。
反倒是陶方白、李耕、陈博这样正儿八经落落大方的演员不太受观众喜欢了,观众还是喜欢骚浪贱。
这就是观众审美的变化了。
艺人不能去要求观众喜欢什么,相反,他是需要去满足观众的喜好的,观众喜欢什么样的,你就要去变成什么样的。
什么是与时俱进,这才是与时俱进。
……
14年了,何向东今年已经39岁了,年近四十了,他早些年,身体还蛮胖,走起路来都费劲。
现在倒是消瘦了不少,虽说还胖,但是也没有早年间那么壮观了。倒不是因为他努力减肥了,而是因为他有糖尿病。
胖子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肥胖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抵抗,引发二型糖尿病,何向东已经得了好几年了。
现在他都“三多一少”了,情况已经严重起来了,田佳妮也给何向东下了禁令了,不允许他再喝酒吃肉了,要吃肉顶多吃一点牛肉或者鱼虾肉之类的。
而且那些含糖量高的东西都不允许他吃了,何向东现在连白米饭都被人家控制分量了,他想哭。
何向东被逼着减肥。
“呶呶……”何向东用手指头逗弄着怀里的孩子,孩子咯咯在笑,很是欢乐。
这是何向东的二胎,小二何,小二何是个丫头。何向东都疼的不行了,不管他忙成什么样了,他都会抽空回去看看这个出生不久的小丫头。
小丫头很乖巧,特别喜欢何向东,一见到何向东就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何向东在这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