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声大师-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文岐是无奈了,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何向东,骂了一句:“嘿,老王八。”
“你爸爸?”
“诶?”
“哈哈……吁……”叫好声嘘声响成一片。
何向东捶着腰,说道:“你爸爸呀比我小几岁,我们一块长起来的。”
“呵呵……”方文岐干笑了两声,又轻声试探性地喊了一声:“二大爷。”
“哎……”何向东立马就答应了。
“一边去。”方文岐一把推开了何向东:“就这句听得见啊?”
何向东又贱兮兮地回答:“就是这么一阵一阵的。”
方文岐倒吸一口气,撂挑子不干了:“不学了,不学了。”
何向东还往前凑,大声问道:“什么?”
“我说不学了。”
“你大点声,我听不见。”
方文岐拿起桌子上的扇子挥了一下,道:“不学了。”
何向东立马就怂,正经问道:“为什么?”
方文岐没好气道:“我这吃着亏呢,你说是为什么啊?”
何向东道:“那咱换一个吧。”
方文岐问:“换一个什么啊?”
何向东道:“咱们换一个哑巴打手势,你来那哑巴吧。”
方文岐倒是不乐意了:“我来哑巴啊?我会说话都吃着亏呢,我要是不会说话,我不得死在台上啊?”
何向东道:“那怎么着?”
方文岐道:“你来那哑巴。”
何向东道:“也行吧,我来哑巴,咱俩是发小,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
方文岐笑笑:“我都跟你爷爷一样大了,咱俩还是发小啊。”
何向东道:“这是剧情需要,艺术,艺术嘛。”
方文岐嘴角抽着笑了笑:“行呗,那就艺术呗,来一回吧。”
何向东道:“你从那边来,我往这边来,咱们相遇好不好?”
方文岐道:“行啊。”
说着两人就往两边走去。
方文岐走到边角,刚一转身就见到一道黑影扑倒他身上了。何向东是直接挂上去了,嘴里还在叫嚷着:“阿巴,阿巴,阿巴……”
方文岐一把推开了何向东,说道:“好嘛,这吓我一跳。”
“阿巴……阿巴……”何向东还在那里比划,他指指方文岐,又指指自己,比出两根大拇指凑在一起。
方文岐点头道:“哦,认识认识,这不哑巴嘛,是朋友,咱们可不朋友嘛。”
何向东边点头边比划,他蹲下来两只手平放,然后慢慢往上升:“阿巴,阿巴阿巴……”
方文岐道:“对对对,咱俩是一块长起来的。”
何向东两只手往眼睛上一蒙,然后拿开张开五指,比出一只手。
方文岐道:“你是说咱们有五年没见了。”
何向东赶紧点头。
方文岐摆摆手,比出一个八的手势:“不是五年,你记错了,是八年了。”
何向东也比出一个八的手势,一脸惊讶:“阿巴,阿巴?”
方文岐点头应道:“八年了,八年了。”
何向东指指他。
方文岐翻译道:“我。”
何向东又蹲下来,手往屁股上拉扯。
“大便?”
何向东赶紧点头,然后用两只手往头上一竖,比作两只角,又捋了一把胡子。
方文岐继续翻译:“羊?我,大便,羊?我大变样?”
何向东急忙点头,还给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方文岐差点鼻子没给气歪了,骂道:“有这样比划的吗?”
他是气坏了,观众是笑得停不下来。
“阿巴……阿巴……阿巴”何向东还在那里瞎比划。
方文岐一把拽住了他,说道:“我知道了,我现在大变样,这人长大了,可不得变嘛。”
何向东挣开了方文岐,手往低处一放:“阿巴……阿巴……”
方文岐道:“我小时候?我小时候怎么样啊?”
何向东五指成爪,往前一伸,嘴里发出声音:“汪汪汪……”
方文岐急了骂道:“你小时候才狗呢。”
何向东站起身来,还在那里笑。
方文岐一指何向东骂道:“我说哑巴,你可够缺德的啊。”
何向东无辜地摇摇头,他又伸出手往下吧上面一拉,拉出胡子的样子,再看方文岐嘴里嚷道:“阿巴……阿巴……”
“我爸爸?”
何向东赶紧点头。
方文岐两手一伸,舌头往外一吐,也在那里比划,边比划边说道:“我爸爸呀,他死了啊。”
何向东一听,当时就愣住了。
方文岐还过来拍拍何向东的肩膀,宽慰道:“你呀,也别太伤心了,生老病死都是常事。”
何向东却突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嘴里还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呜……啊……呜呜……啊……啊……”
方文岐道:“嗨,别哭了。”
何向东突然哭着用正常声音说了一句:“呜呜……死得好啊。”
“我去你的吧。”方文岐一把推开何向东。
观众笑,底响了,两人鞠躬下台。
相声结束。
下了台,何向东问师父:“师父,我这本子怎么样啊?”
方文岐笑笑道:“还是有不少问题的,但是第一次能写成这样就不错了。”
何向东笑。
下一场节目是杨三的单口,他今天要说评书《三国演义》从第一回开始说,他搬了条椅子上去说,年纪大了,久站吃不消。
何向东就在进场门看,《三国》张阔如给他说过一点点,他没怎么弄明白,想看看杨三是怎么说的。
台下观众也很热情鼓掌,杨三的单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场下却有一个中年人,用冰冷的眼神向旁边两人示意了一下,那两人点点头,就准备站起来。
ps:学聋哑没有说学谁,传统的段子就是这么说的,主体是不变的,包括逗哏的占捧哏的便宜,还说耳朵一阵一阵的,传下来就是这样的。改传统段子的方式也是主体不变,改一些包袱和表演方式,我也是一样,主体流程是一样的,主体外的包袱是我改的。
第八十八章 砸窑
杨三朝着观众鞠上一躬,笑了笑说道:“接下来是我给您诸位说一段评书,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您诸位多捧了。”
“好……”观众很给面子地鼓掌了,杨三的单口在剧场里面很火,有些听得入了神的观众甚至是憋着尿也不敢去上厕所,生怕听漏了一点,足见得杨三的功夫了。
杨三冲观众拱拱手,也就坐了下来,右手拿起桌子上的醒木一拍,压了压言,然后说道:“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基立业,平定天下,皇位传到了东汉后期,桓帝刘志即位。刘志很年轻,当时是外戚专权。”
“外戚都是干什么的?就是皇上的亲戚啊。皇亲国戚嘛,也就是皇后、皇太后那些娘家人儿。这些人相当厉害,谁也惹不起。后来皇帝长大了,他就想依靠身边那些宦官呐,打击这些外戚……”
杨三这就开书了,他的说书风格走的是洒脱派的路子,活口极好。走这类风格的说书艺人大多具有渊博的学识,洞察世态的经验,以及明快的反应,擅长即兴发挥,剖情析理,针砭时弊。
言语幽默、含蓄、冷隽、灵活多变,包袱很多,贯口不火,方口不整。评书里面也是有包袱的,但是通常不是像相声那么响,而是会心一笑。
另外这类人通常擅长“场外书”和“现挂”,许多相声艺人说书都是走的这个路子,他们的特点就是“临场兴之所至,信口拈来,嬉笑怒骂,尽情发挥”,非常受欢迎。
何向东在进场门的角落看的津津有味的,杨三叔说的的确是好,只是观众席上却站起来了两个人,杨三自然也是看见了,不过也没管那么多,观众起起走走很正常。
他继续说道:“可是灵帝啊,对这十个人是更加信宠。他还尊称这张让为阿父,就是他父亲一样。拜蹇硕为大将军,把那几个人,都给封为列侯了。嚯,这十常侍更加肆无忌惮、横行无忌。
当时让他们给闹的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这可真是官逼民反,各地农民都纷纷起义。那起义军都用那黄巾包头……”
那两人却走上了台,杨三说书声音戛然而止,一脸愕然地看着那两人。
其中一位脸上有个痦子的黑脸中年,冲杨三冷冷一笑,用手拿起桌子上的手巾盖住了醒木,再把扇子横放着压在了最上面,然后也不说话,就冷冷地看着杨三。
杨三心里当时就咯噔一下,来者不善啊,在进场门的何向东看见桌子上那几样的东西的摆放,脸色当时就是一变。
台下观众也有些乱糟糟的。
“这是干嘛呀。”
“这两人怎么上去了?”
“怎么不说书了?”
……
各种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
杨三站起身来,拱手问道:“未请教?”
脸上有痦子的那位皮笑肉不笑道:“在下封九山,评书门下。”
同来的另一位微胖的中年人,也拱了一下手,脸色甚是严肃:“在下杨明子,同是评书门下。”
杨三皱了皱眉,问道:“不知二位来此有何贵干?”
脸上有痦子是封九山问道:“不知阁下是给哪位说书先生叩了瓢儿了?又是谁允许你用我们评书门的家伙吃饭的?”
杨三脸色微微一变,心道不好,盘道的来了。
进场门那里的何向东也变了脸色,心里明白,这帮人来砸窑了,他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就往后台跑去,他要告诉师父这个消息。
方文岐知道了也不敢再休息了,他和白凤山林正军这几位当家人急匆匆就往台上跑去。
林正军跑的最快,剧场的内务外事全都是他负责处理的,现在有人来砸窑了,他得赶紧去看看。刚到台上,他就认出了那两人,焦急瞬间演变成愤怒,他从牙齿缝里蹦出几个字:“封九山,杨明子?风华的人?”
白凤山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他也认出了这两人。
方文岐和杨三对视一眼,杨三冲他摇摇头,表示没发生什么冲突,他这才稍稍安心下来了。
封九山冲林正军一拱手,笑道:“好久不见了,林经理。”
林正军怒道:“你们风华的人今天来我们这里砸场子了?”
从观众席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话可不能这样说啊,林老板。”
所有人都回头看去,只见观众席上站起了一个穿着西装梳着中分头的中年男子,他也阔步往台上走去。
林正军盯着来人,他算是弄明白了,今天就是风华俱乐部的人来砸场子了,连风华的老板刘风华都亲自来了。
台上的人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底下的观众却有人不乐意了,还有人在喊的。
“还演不演了,这都是什么呀?”
“我们都是花了钱买票进来的,你们不能这样啊?”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啊,那些人都谁啊,还不快下来啊?”
……
眼瞧着观众就要暴乱了,方文岐不敢含糊,赶紧走到台前,拱手道:“诸位,诸位,我们台上临时发生一点小事故,我们马上就能处理好,您诸位多见谅,多见谅。”
他连连鞠躬致歉,观众这才稍稍安定下来,眼瞅着台上的变化。
林正军看看已经安定下来的观众,才稍稍安了心,他又冷眼死死盯着刘风华,怒道:“刘风华,你带人在我们演出的时候砸场子,做的太过分了吧。”
刘风华呵呵一笑:“过分?你在外面散播我们剧场闹鬼,我们的演员闹瘟疫的时候怎么不说你做的过分啊?”
何向东听得是一愣,林正军是说过用阴招回报对方的,但是他也没想到这货居然这么损。
林正军却是丝毫不惧,反问道:“那你去举报我们场子,耍阴招的时候,你怎么没说啊?”
刘风华一摊手道:“好,咱们一人一次,打平手。林正军,今天不是我风华俱乐部要找你们连城的麻烦,是我们的说书先生说你们剧场有人坏了行规了,所以来盘盘道,这可不关我的事。”
众人一听,再一次把目光全都集中到杨三的脸上。
第八十九章 盘道
封九山看着杨三,又问了一句:“你是给哪位说书先生叩了瓢儿了?”
杨三脸色变得很难看。
在旧社会的艺界有规矩,所有艺人都必须要拜师,要入了那一行的家谱当中,这是你以后从业的凭证,否则你是不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同行也不会允许的。
说的稍微学术一点,这叫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和紧密性而制定的规矩。所以旧社会的时候规矩都很重的,不管你腕大腕小,辈分都是凌驾在这上面的,辈分高的抽小辈两个耳刮子,小辈动都不敢动,这就是规矩。
像杨三这种没有拜过师的就出来卖艺的,属于呛了别人行的,说的难听一点叫做没爹的孩子跑到人家家里抢东西了。遇到同行盘道的时候,你说不出师承来,按照规矩,他们就能把你的吃饭的家伙全都带走,还要把你今天挣的钱都拿走,你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然这都是老规矩,在民国之后就稍稍减弱了一些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老规矩早就不复存在了,要不然杨三今天也不至于说三国啊。拿现在这个社会来说,你打电话报个警,他们还真的敢当着警察的面把你的钱桌子上的折扇醒木给拿走啊,这是不可能的。
运气不好的是这帮人居然还真的来挑这个理儿了,杨三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人,他懂这个规矩,现在才这么尴尬。
林正军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他帮着解围道:“什么扣瓢不扣瓢的,你们还当是旧社会啊,不拜师就不让卖艺啊?”
刘风华也在那里笑:“当然不会,现在都是**律的,你们要是报警了,我们还不得吃不了兜着走啊,但是你们给个话,只要承认坏了规矩,我们扭头就走。”
“当然了。”刘风华看着林正军,笑道:“你们要是不承认坏了规矩,我们也走。”
刘风华这一招以退为进,把所有人都给弄得没话说了。
不管今天承不承认坏了规矩,他们出去肯定得乱说,到时候是连城剧场里面的人脸挂不住,尤其是杨三估计羞臊死。
方文岐脸色微微一沉,拱手对刘风华说道:“刘经理,做的太过了吧?”
刘风华对方文岐的态度还是很和蔼的,他笑着道:“方先生,您客气了,我也不是难为您,这是我们说书先生不服。这样,只要您带着您徒弟肯去我们剧场说相声,一起都好谈,连城能给你们的,我们一样可以,还有今天的事全都一笔勾销,我还亲自摆宴席给您赔礼道歉。”
刘风华倒是没邀请杨三,主要是杨三擅长的单口和他们剧场的评书业务重合了,再加上今天又把人家得罪了,所以只能如此了。
刘风华的橄榄枝一抛出了,所有人心都提起来,尤其是白凤山和林正军,他们太清楚他们连城是怎么火的了,可是论条件风华可比他们连城这个草台班子可强太多了,方文岐会答应吗?
方文岐却是摇摇头,自嘲地笑了笑:“刘经理,你邀请我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拒绝也不是一两次了,何必再说呢。我是在连城里面火的,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相信我,还给了我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做人得讲良心,我总不能因为现在成名立腕了,就把以前的老伙计都给踹走了吧?”
这番话一出,所有人心头一暖,林正军眼睛都红了,他们连城是靠着人家活着的,而不是人家要靠连城啊,可是人家还能做到这个地步,这份情谊都没的说了。
何向东也被师父感动了,他也是现在才知道原来风华的人已经找过师父好几次了。
“不识好歹。”刘风华愤怒地甩下一句话。
他在方文岐等人走红的时候,就来找过方文岐一次,那是第一次,可惜被拒绝了。但是他没有死心,他想连城是靠相声火的,那他们风华自然也可以借鉴啊。
然后他就找了曾经在曲艺团学员班学过相声,但是后来没进团体里面的两个人来说相声,结果根本没人愿意听,两人上台没说两句就被观众轰走了,他是大怒啊。
其实他也不想想,这两个在学员班学的连专业团体都进不了的货色,怎么跟方文岐和杨三这种在解放前就已经是大角儿的人比啊。
再赶走那两位之后,刘风华第二次来找方文岐,可是又被拒绝了,他恼羞成怒之下就把连城给举报了。再后来的事情,就都知道了。
他也是今天看到连城贴出来的节目单有三国演义,他打听清楚了,杨三根本就没有拜过说书先生为师,他没有门户,这才带着人上门砸窑了。
刘风华扫了众人一眼,随意一笑:“不用看我,今天这事,与我无关,你们继续。”
封九山看了刘风华一眼,然后又走到杨三桌前,他道:“你今天要是说你们的单口相声,我管不着,但是你要是说我们评书门的东西,又没有师承门户的话,那我今天就要拿走你吃饭的东西,当然,你要不准我拿,我也不强求。”
杨三脸色瞬间灰暗下来,两手紧紧握着拳头,身体气的在微微发抖。
方文岐长叹一声,似是苍老了不少,这个亏他们是吃定了,与其扭扭捏捏还不如大方一点,他叹道:“愿意拿就拿走吧。”
听到这话,杨三脸色更是难看,牙齿紧咬着,紧握的手指甲都嵌进肉里面了。
何向东更是焦急不已,杨三叔的性子他太熟悉了,虽说平时挺随和的,但是这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今天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这么大脸,他不得气病了啊,甚至以后再也不来表演了也是很有可能的。
封九山看着杨三轻蔑一笑,伸手就往桌子上那一堆东西抓去。
“等一下。”顾不了那么多了,何向东大喝一声,所有人都朝他看去。
方文岐皱眉沉声道:“东子,不要胡闹。”
何向东回看师父,很认真的说道:“师父,我没有胡闹。”
说完,他直接走到杨三身边,看着封九山说道:“今天的三国演义是我说的,我杨三叔只是上来帮我暖暖场罢了。”
第九十章 师承
杨三也抬头看着何向东,他红着眼睛沉声说道:“东子,这不关你事,你走开。”他还以为何向东是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上台来为他顶包的。
何向东也回看杨三,盯着对方的眼睛,很认真道:“杨三叔,您把我暖好场了,现在该我来了吧。相信我,我能说好的。”
杨三有些迟疑了,他又回头看着方文岐。
方文岐虽然弄不懂自己徒弟想干嘛,但是这孩子向来懂事早熟也不会乱来的,他就向杨三点了点头,他选择相信自己徒弟。
得到老大哥的暗示,杨三这才站了起来。
何向东不慌不忙地坐到了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封九山。
封九山的眉头却是皱起来了,不悦道:“你们这是弄什么,换人玩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何向东那张小脸上面,都弄不懂他想干嘛。
何向东倒是一点不怵这种场面,他冲着封九山微微一笑,又低头看着桌子上那一堆东西,醒木在最下,手巾压在上面,折扇横放着压在最上面。
他伸出左手拿起了折扇,盯着封九山的眼睛,小小的脸上堆满了认真,他道:“扇子一把抡枪刺棒,周庄王指点于侠。三臣五亮共一家,万朵桃花一树生下。”
这话一出,现场顿时一静,只剩这孩子稚嫩的声音在耳旁回响。
不懂的人一脸茫然,懂行的人却是震惊无比。杨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震惊地看着何向东,又赶紧回头看方文岐,结果发现方文岐比他还震惊。
封九山和杨明子更是震惊莫名,两人相视一眼,皆是惊讶无比,他是评书门内的人,又是主动来盘道的,怎么会不懂这其中的门道。
眼前这小孩说的不是普通的话,而是有师承的评书艺人遇到盘道的人说的调侃儿(行话),这里面的老规矩他们还是听一个老先生说的才知道的,眼前这个几岁大的小孩,怎么懂得这么多,他是拜的谁为师?
刘风华虽然不明白何向东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从台上众人的表情来看,事情貌似有点不妙了。
何向东放下扇子,用左手拿起手巾,往左边一放,继续道:“何必左携右搭,孔夫子周游列国,子路沿门教化。柳敬亭舌战群贼,苏季子说合天下。周姬佗传流后世,古今学演教化。”
说道最后一句,何向东拿起桌子上的醒木拍了一下。
“啪。”
众人面面相觑,静了好一会儿,都被这孩子给惊住了。
“咳……”刘风华皱眉咳嗽了一声。
封九山这才反应过来,看着眼前这小孩,也不敢轻视,就拱手问道:“还没请教?”
何向东冷冷看着他,一字一句道:“我乃评书门第十代传人,师承……”
何向东扭头看了师父一眼,又看了眼杨三,情况紧急,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咬咬牙道:“师承张阔如。”
“张阔如?”封九山惊叫一声。
同来的另一位评书艺人杨明子也脸色骤变。
就连方文岐也皱着眉头,轻声道:“金口银舌张阔如?”
张阔如因为极擅长长袍公案书,尤其是在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极有建树,能让听众切实感受到那种真实的战争场面,所以被人称为金口银舌。
“东子是什么时候拜的张阔如?”方文岐很是不解,明明他每天都和自己徒弟在一起啊,这小子什么时候拜的师?
封九山咽了咽口水,又看了眼神色严肃的刘风华,他这才试探性的问道:“这张先生好像好些年没见他了。”
何向东冲他笑了笑,道:“我师父离的不远,就在我们剧场附近,你要想见,我现在就把他叫来。”
“别别别。”封九山急忙摆手,道:“这不敢,这不敢,我们是晚辈,要见也是外门上门拜见,哪能让前辈来见我们啊。”
他是真的怕见到张阔如了。艺人行内是这样的,一个师父会收好几个徒弟,有成器成腕儿的,也有连温饱都混不出来的,但不成器的儿子也是儿子啊,他也是在门内家谱里面的,也有资格收徒传承香火的。
可是连他自己都不成器,教出来的徒弟又能有多厉害呢,也是没用的货色居多,但是他的徒弟也是传人之一,同样可以收徒。
像封九山和杨明子就是这种情况,他们往上数几辈全都是没本事不成器的艺人,到他们这一辈也是如此,连专业团体都进不了,只能在一个小剧场里面勉强混个温饱而已,虽说是评书门人,但是连家谱都没有录进他们的名字。
而张阔如这一脉却不同,他们往上数的那些长辈不仅辈分极高,而且辈辈都是响当当的大角儿,包括张阔如那也是响彻一时的人物。
按照玄幻小说的概念来说,张阔如这一脉是皇城主家那一脉传承,所谓的金字塔尖的人物,而封九山和杨明子就边角农村那种分支的分支的分支,本事差能耐差,还没眼力见儿,渣爆了。
试问在这种情况,封九山那里还敢见张阔如啊,要是被张阔如知道他们上门欺负他徒弟,他们两不得被收拾惨了啊,人家辈分在那里呢,抽他们也是白抽。
当然他也没有怀疑过何向东是不是在说谎,就算是方文岐虽然很狐疑,但他也没有怀疑何向东拜师的事情。
因为对艺人来说,师父的父跟父亲的父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爸爸,爸爸有随便乱认的吗?你要是乱认师父,坏了人家名声,你以后就别混了,别说评书一门饶不了你,就连相声门也饶不了你,其他艺术行内都会鄙视你这种行为的,艺界再也容不下你的。
可是谁知道其他东西何向东都没说谎,偏偏在拜师的事情上乱说了,他也就一个九岁的孩子,再怎么成熟,也想不到那么多的,为了杨三的事情他一着急就乱扯谎了。
封九山是真的有点怵眼前这个孩子了,人家太根红苗正了,而且辈分还高,他干笑了几声,拱手道:“嘿嘿,嘿……那个今天是个误会,误会,我们现在就走,就走,打扰了。”
说完,他和杨明子也不顾刘风华难看的脸色,转身就想走。
“等会儿。”何向东却叫住了他们,他把手巾重新盖在醒木上,折扇横放在最上面,嘴角扯出一丝笑意,道:“这就想走了?还没完呢,请吧。”
封九山一看桌上那几样东西的摆设,脸色当时就更难看了。
第九十一章 旧时行规
封九山咽咽口水,看看身边的杨明子,说道:“明子,要不你来吧。”
杨明子挠挠头,四下张望,装作没听到。
封九山心中暗骂,又不敢出声,黑脸也涨成了猪肝色。
刘风华倒是一脸不解,自从这个孩子出来,这局面貌似就不是在自己掌控当中了,自家这两位艺人怎么那么怕那孩子啊,刘大老板很纳闷。
反观连城这边的人是大出一口气啊,尤其是杨三和林正军,两人脸上全都浮现解气的快感,再没有之前出殡的那种丧气感了。
何向东站了起来,一拉椅子,直接说道:“来吧。”
见躲不过去了,封九山咬咬牙,硬着头皮坐在了椅子上了,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身边还有虎视眈眈的一群人,他都快崩溃了,这算是个什么事啊?
来盘道也是有规矩的,被盘的艺人就像何向东有一套说词,他要是说不出来,盘道的人就会把他吃饭的家伙和今天挣的钱都拿走。
但要是说出来了,就跟何向东这样,他可以选择不理盘道的人继续说书,也可以把折扇醒木和手巾一摆,等对方来解。对方也有一套说词,解开了这几样东西,他要帮着说完一场书,挣的钱都是给对方的,他要是不懂这里面的规矩,折了鞭了,他得赔偿人家一天的卖艺钱,所以盘道这种事情没本事的人是来不了的。
封九山拿起桌子上的折扇,看了何向东一眼,咬咬牙结结巴巴说道:“一……一块……一块醒木为业,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为家,万丈……万丈波涛不怕。”
放下折扇,在拿起手巾放置在左边,右手拿起醒木道:“醒木能人制造,未嵌野草鲜花,文官武将任凭它,入在三臣门下。”
右手拍醒木:“啪。”
何向东轻笑一声,故意看着封九山朗声说道:“你要帮场就好好说啊,把我们观众恶心跑了我可跟你没完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