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何向东大笑起来,他刨的坑太多了,多的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生书熟戏,听书得听新鲜的,是没有人愿意听第二遍老书的。说书先生要会的多,最好自己也要有很好的创作能力。

    何向东会的很多,他自己也创作了很多,吴家宝小朋友后面说的那几个段子,很多都是何向东整理之后再创作的,但无一例外全都是他挖坑不填的。

    何向东在北京有一个书场,叫听书轩,这是他跟评书门的人一起搞的,在书场里面说的书,何向东都是有头有尾的,在这里他是不刨坑的,但是在向文社小剧场里面是说的书,那就没有是他不刨坑的。

    在书场里面说的是评书,在向文社小剧场里面说的是单口相声。评书和长篇的单口相声在艺术表现方面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说两者是一样的。

    但是二者也有不同,那就是评书艺人一般不会挖坑不填,因为评书艺人卖艺都是找一个书场说书,一说就是一整年,所以一套书他能全都说完的。

    但是单口相声不一样,相声演员是以说对口相声为主的,他们说单口通常都是摘一段儿说了,然后留一个扣子,他们好跟观众要钱,下回他们就不说单口了,还是说对口的。

    所以说评书门里面的评书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因为艺人的传授和卖艺都是完整的。

    单口相声里面的段子,残缺不全的就太多了,因为人家不会靠着说书吃饭的呀。

    有的艺人自己创作了一段长篇单口,他隔着个七八年不说,他自己都给忘了,那还怎么往下传?

    这就是艺术的特性。

    何向东这些年挖坑埋了不少人了,连眼前这个小朋友都在里面呆着了。

    何向东大笑了两声之后,对吴家宝说道:“来,来一段你最擅长的,说给我们听听。”

    吴家宝脸蛋红扑扑的,扭头看着傅盛。

    傅盛跟他说:“你何老师这是在考你呢,你可要好好表现一下啊。”

    吴爸也说道:“小宝,不用紧张,好好说就行了,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的。”

    吴妈也说:“儿子加油。”

    何向东摸摸吴家宝的脑袋,说道:“不用紧张,把我们都当成你说书的观众就好了,你现在就是说书先生了。”

    “嗯。”吴家宝用力点点头,然后在餐桌上另外找个位置,可以看着所有人的位置。

    吴家宝坐好了,重重吐了几口气,小脸还是红扑扑的,但是心里却没有那么紧张了。

    吴家宝微微一笑,清脆的稚嫩的声音便从他的嘴里出来了:“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凉。小桥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万想。心中不得宁静,清早览罢文章。十年寒苦在书房,方显才高……啪……志广。”

    吴家宝用手拍了桌子,就当是拍醒木了。

    何向东眉头一挑,这孩子的定场诗说的不错啊。定场诗虽然是诗,但是念定场诗跟背诗是不一样的,定场诗起到的是一个顶场压言的作用,所以念定场诗的节奏很讲究。

    要让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然后你还不能把人家给念烦了,要知道有些人是不喜欢听这种长诗的,你不只不能把人给弄烦了,还得让人喜欢,这是有难度的。

    吴家宝小朋友念的定场诗虽说离上场说书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就这个岁数而言,他能把定场诗说成这样,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已经足够让何向东眼前眼前一亮了。

    念完了定场诗,吴家宝的小脸蛋已经不红了,他的情绪已经平复下来了,他笑着道:“今天我也算是被赶鸭子上架了,我都没怎么学过,都直接上台来说书了。”

    何向东这回是真的讶异,这孩子在开书之前竟然在扯闲篇,这是在定场量活吗,天呐……

    说书不是说艺人坐在台上,甩完醒木张嘴就开书的。

    张嘴就开书的这种人是学徒。

    真正的说书先生他是一定会跟现场观众闲聊一下的,这是需要定场量活的,他得知道现场观众来的是些什么人,他们爱听什么,情绪高不高,这都得量一下,好方便等会儿说。

    另外扯闲篇也能拉近跟观众的距离,能让观众喜欢你接受你,好方便接下去的书说书,这跟相声里面的垫话儿的功能是差不多的。

    还有就是艺人要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入了说书的正题,这是门技术,也是门手艺。

    当然很多观众在广播里面或者在碟片里面,听到的评书都是张嘴就说书的,那些名家大腕都是如此。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因为这些录音是艺人在录音室录的,录音室里面没有观众啊,他只能张嘴就开书了,他倒是想聊,他跟谁聊去啊?

    所以吴家宝一张嘴就开始闲聊,何向东着实是吃了一惊,他要看这小子是单纯模仿,还是真的会定场量活。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小子就真的是个天才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口盟

    吴家宝小朋友在说完那句话之后,他的状态也更加放松了,神情中也见不到紧张了,他还露出了甜甜的微笑:“我年纪小,过完年也才九岁,也没有个正式的师父,在学校里面倒是经常给大家讲故事,但是我的水平也就只够糊弄糊弄我们班里的同学老师了,在你们面前,我还是要害怕的。”

    何向东露出笑意,眉头挑了挑。

    吴家宝接着道:“我估摸着我可能是给不出很好的演出了,所以这回就不找你们要钱了,你们就当是免费听吧。待会儿我要是说的不好,你们就鼓个掌,就当是对我的鼓励了。当然了,你们要是觉得我说的好,那就大点声鼓掌。”

    吴家宝一乐:“嗨,反正不管怎么样,您就鼓掌就对了,我反正就当褒奖来听。”

    “哈哈……”何向东笑出了声,给予了掌声。

    房间其他几位也赶紧鼓掌。

    吴家宝当时就好开心了,他道:“多捧多捧。”

    等掌声都停了,吴家宝也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他说道:“我们今天要说一个新故事,这个故事发生是在什么时候的呢,是在清朝,清朝康熙年间……”

    他说的是传统单口相声八大棍儿里面的《张广泰回家》,这段儿取自评书里面的《永庆升平》。

    何向东听得出来,这孩子模仿他说的。书目的故事是一样的,但是里面的一些细节尺寸和对话,每个艺人都会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吴家宝说的就是何向东的处理方式,何向东眯起眼睛听得津津有味,傅盛也比较淡定,就是笑眯眯地看着吴家宝。

    吴爸、吴妈则是紧张不已,他们看看孩子,又看看何向东,看到何向东脸上带着的笑容,他们才稍稍放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们这个心情就跟吴家宝进行重点小学面试是一样的。

    听着吴家宝说着书,也听着他用不娴熟的技巧抖出来的包袱,何向东心中感慨万千。

    诚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吴家宝说的书有太多毛病了,这种水平离上台还差的很远。

    可是他才只有九岁啊,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能把书说成这样,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就算把他放到向文社的相声研习社里面,论说书,他也能在学员里面排上号了。

    这孩子很有天分啊,各种说书的技巧,他虽然用的很不熟,但是他都是有自己的理解,并且也是有在认真使用的。

    对一个没有正式学过九岁孩子来说,他能做到这些真的是太难得了,这孩子就是天才啊。

    何向东眼中光芒闪烁,看着吴家宝的眼神充满了欣赏之色,这孩子了不得。

    “好了。”何向东伸伸手打断了吴家宝的说书。

    吴家宝愕然停下,呆愣愣看着何向东,心中惴惴不安。

    吴爸吴妈也紧张起来了,何老师这是不满意?

    傅盛则是笑了,吴家宝的天分他太清楚了,他要不是害怕耽误这孩子,他自己都想收归门墙了。

    何向东这货见到如此美玉,他怎么可能不动心啊?

    “何老师……”吴爸叫了一声。

    何向东笑着道:“孩子很有天分,是一块说书的绝好材料。”

    此言一出,吴家三口都放松下来了。

    吴爸吴妈倒是也没想着孩子以后非得靠说书吃饭不可,只是他们愿意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反正孩子喜欢,又有这个天分,想学说书,那就学呗,多个本事傍身也不是坏事啊。再说何向东要能收他,那就更好了,这孩子就有一个很厉害的师父了,他的起点就比别人高了。

    所以怎么算都没坏处,何必不去做呢,再说孩子未来是去说书,还是去干别的,那未来再说呗,他今年才九岁,能看出什么来啊?

    吴家宝听了何向东的评价之后,他看着何向东的眼神都冒小星星了,他惊喜道:“那我能拜您为师了吗?”

    何向东笑着摸摸头:“拜师先不急,我们这行有规矩,拜师得先摆知,要让大伙儿都知道这件事情,这是有个仪式的。”

    吴家宝忙道:“那我们赶紧办这个仪式啊。”

    何向东笑道:“摆知先不急,你才九岁,着什么急啊,你呀,现在还应该是以学习为主,我可不提倡你不学习就天天想着怎么说书,艺人拼到最后拼的都是文化,所以学习千万不能落下,知道了吗?”

    “知道了。”吴家宝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傅盛也对吴爸吴妈使了个眼色,吴爸吴妈露出了笑容,他们不介意孩子去追逐自己的兴趣,但是前提是不能耽误学业。

    他们原本还担心这个问题,只是傅盛跟他们说让他们别担心,说是何向东会让小宝好好学习的。

    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吴爸吴妈放心太多了。

    何向东见吴家宝有些不高兴,他道:“行了,别臭着个脸了,你看你嘴巴撅的都能挂着油瓶了。”

    吴家宝被逗笑了,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刚刚还是乌云密布,现在乌云就散了许多了。

    何向东道:“说书说的是书,你首先得认字儿吧,你要是连字都不认识你再怎么说?还有说书艺人是被人尊称为先生的,先生就是老师,你是要给别人当老师的,你要是文化还没有别人高,你还怎么好意思给别人当老师啊?”

    吴家宝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个理儿,他点点头道:“我记住了。”

    何向东也露出了笑容,说道:“虽然现在还不能摆知,但是我们行业是有口盟的。”

    “口盟是什么呀?”吴家宝问道。

    何向东道:“就是你可以在口头上叫我师父,我也认你这个徒弟,你以后出去也可以跟别人说我是你师父,就是这样。”

    “真的啊。”吴家宝兴奋地跳了起来,他的脸色这回真的是变成艳阳天了。

    “师父,请受徒儿一拜。”吴家宝兴冲冲叫了一声,学着古装电视剧里那样双手抱拳,跪地给何向东磕头。

    何向东受了他一拜之后,便赶紧把他扶起来了。何向东搂吴家宝在怀,畅快大笑。

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访客

    南京商演的剧场是傅盛的团队帮忙安排的,他们是南京商演的协作方,商演审批也是他们去跑的。

    剧场是在鼓楼区,天盛大剧院,三千多人的大剧场,门票早就销售一空了,现在的何向东是真火啊。

    北京和南京隔着一千多公里呢,他照样能把门票全都卖光了,这是真能耐。

    商演那天,南京城的相声同行们也来了不少捧场的,这主要是张永爷发话了,张永爷可是江南相声的一片旗帜啊,江湖人称江南旗。

    他发话了,谁敢不给几分面子啊。

    所以这场演出来了不少捧场的同行,同行来听相声按照行内规矩来说是不能收他们门票的,但是这毕竟是商演,讲究一点人也都会送个花篮表示庆贺。

    所以今天南京商演门口堆满了庆贺的花篮。

    吴家三口也来看演出了,他们坐的还是第一排,门票他们两个月前就买了,就等着看这一天呢。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后台也在忙碌着,吴家宝小朋友也被傅盛给带到后台去了。

    何向东也跟向文社的演员们介绍了一下这个小家伙,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小家伙居然是何向东的评书弟子,众人纷纷讶异。

    别看这个小家伙才九岁大,但他可是何向东评书门的开山大徒弟啊。

    何向东的一众弟子们也都琢磨开来了,他们这些徒弟日后肯定是有人要跟着何向东学说书的。评书和相声是两个门户,若是日后入了评书门,不是还得认这个小屁孩当师兄?

    我勒个去,这是大师兄啊。

    何向东一众徒弟立刻谄媚地对吴家宝说道:“大师兄,喝水不?”

    “大师兄,有水果吃不?”

    “大师兄,你尿布要不要换一下?”

    吴家宝都懵了:“……”

    憋了半天,这孩子脸都憋红了,他才弱弱道:“我早就用尿不湿了。”

    “噗……”一众人笑喷。

    何向东摇摇头,也没理会他们,就随他们瞎胡闹吧,都是一群爱闹的孩子。

    今晚上的商演是7点半开始,到了大约摸到了五点半,向文社的演员们都稍微吃了一点东西,正在后台准备着的时候,老二过来了。

    老二走到何向东身边,对何向东道:“师父,有访客。”

    何向东正对着镜子化淡妆呢,闻言,他稍稍一愣:“现在还有访客啊?谁啊?”

    老二道:“南京的残疾人协会。”

    “啊?”何向东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疑惑道:“残疾人协会?他们来拜访我们?”

    老二点点头,说道:“对,师父要见吗?”

    何向东皱眉思考了一下,也没有想出什么头绪来,就道:“行,你把他们带到小办公室吧,我过去迎迎。”

    “好。”老二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何向东也站起来了,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凝眉瞪眼,身上也起了戏曲程式,他念白道:“吾来也。”

    后台众人见状也是一笑,他们看得出来何向东今天的心情很不错。

    向文社的后台一般是不太会让外人进来的,尤其是在快要上场,大家都在准备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让外人进来的,以免打扰到演员的情绪。

    何向东出了后台,拐个弯就到小办公室了,进了门就看见来人了,老二在给他们上茶,来的是一个非常儒雅和善的中年男人,站在中年男人身边的是一个带着墨镜的男人,墨镜男人手上还拿着什么东西。

    何向东进门便道:“不好意思,刚刚在后台准备演出,迟到了一会儿,久等了。”

    那中年男人赶紧站起来,那个戴墨镜的男人也想站起来,中年人赶紧扶他起来。

    何向东看的真切,那个中年男人是正面面对他的,而那个戴墨镜的男人则是用耳朵对着他,何向东猜测莫非这人看不见?

    中年男人非常和善,笑着对何向东道:“何老师,您太客气了,是我们冒昧来访,叨扰了。”

    何向东进了门,伸了伸手,说道:“不用客气,来,请坐请坐。”

    两人又坐下。

    中年男人从包中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何向东,何向东双手接过。

    中年男人道:“鄙人是南京残疾人协会的理事长,我叫方杰。”

    何向东收起名片,对中年男人道:“方理事长,幸会。”

    方理事长笑着点点头,又介绍身边这位,他道:“这是我们程理事,他眼睛不是太方便,但是人很热心,一直帮着我们残疾人协会做活动,还出资开了一家残疾人餐厅,专门聘用残疾人工作。”

    “哦。”何向东肃然起敬,对程理事很客气道:“程理事,失敬失敬。”

    程理事为人爽朗,他笑着道:“何老师,您太客气了,我这做的都不算什么。”

    天已经聊到这儿了,可是何向东还是摸不着他们的来意,难道是想请自己去给他们演出?

    程理事道:“何老师啊,知道你要来南京做商演,我们都很开心啊,我们特地过来送您一个小礼物,别嫌弃啊。”

    何向东惊讶道:“还有礼物呢。”

    “是啊。”程理事应了一声,又站了起来,他手上是拿着一个东西的,是包装好的,他摸摸索索地打开。

    方理事长赶紧站起来帮他,等打开之后,何向东看到这是一面锦旗。

    再等摊开之后,何向东着实吃了一惊。

    锦旗上面的字确实太让他惊讶了,“赠何向东:人间笑匠…为身处黑暗的人们带来光明。”

    “这……”何向东忙站起来,神色迟疑。

    程理事拿着锦旗双手前伸,郑重道:“何老师,请您收下。”

    一旁默默看着的老二也惊呆了。

    何向东迟疑道:“不是我不收,而是这几个字未免有点太重了吧。”

    程理事再次郑重道:“何老师,请您一定手下。”

    方理事长也在一旁劝道:“何老师,您收下吧,这真是他们的一片心意,您不收下,我们老程回去都没法交代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何向东再不收下就说不过去了,他咬咬牙接下锦旗,道:“真是受之有愧啊。”

    程理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长叹一声道:“何老师,您是不知道您对我们这些看不见的人意味着什么呀。”

第八百三十七章 这就是社会价值

    闻言,何向东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程理事脸上露出笑容,又长叹了一声,他道:“何老师啊,你是不明白我们这些盲人的心里啊,我们这些看不见的人,是真的苦啊。”

    何向东点点头,他虽说是健全人,但是他懂残疾人的苦处,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可能会不苦啊。

    老二面色也凝重了几分,眉头皱着。

    方理事长许是见得多了,情绪没有何向东和老二这样变化大,但他的神色也很明显地添上了几分无奈。

    程理事道:“现在国家政策也好,都愿意给我们这些残疾人帮助,还给发残疾人补助金,也帮我们就业,找工作,方方面面都给了很多帮助。”

    “说实话,我们这些人,除非是那些真的连动都动不了的,其他人都能靠着自己赚钱谋生,真是那些动都动不了的,国家、慈善机构也都会给很多帮助,吃饭生活是够了的。”

    “所以从经济上说,我们残疾人都还是能正常过日子的,虽说大富大贵的很少,但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何向东又点了点头,说了一声:“是。”

    他在等程理事的下文。

    程理事脸上也露出了不少欣慰之色:“现在社会上的人也挺好的,也没人看不起我们残疾人,见着我们了,他们都愿意给予不少帮助,还是好人多啊。”

    “钱财方面,我们虽然不多,但是也没有那么缺少。尊重和尊严方面,我们也不缺。像我家里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家里产业也多,也不缺钱,我也开了残疾人餐厅,也开了盲人按摩的店,我不缺钱,可是我却快乐啊。”

    “我们这些看不见的人真的比正常人少太多欢乐了,他们平时能看个电影,能看个电视,我们又看不见,他们哈哈大笑了,我们都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我们的世界是黑色的呀。”

    “包括春晚,大家都在说这个小品好好玩,那个小品好好笑,我们又看不见,单靠听能听出什么来啊。对我们盲人来说,听广播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娱乐方式。”

    “广播里面什么都有,有说故事,有聊天的,有说书的,也有说相声的,我们都挺爱听相声的,可是听着听着就都不听了,因为听太多遍了,都能背了,其他的新相声又不好笑。

    “本来我都不听了,直到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偶然间听到广播里面在放您的相声。我的天,那一段听下来,我的笑声就没停下来过,我好久没笑的这么开心了,真的太棒了。后来我去了我们盲人协会,也把您的相声推荐给大家听,大家都非常喜欢。”

    “后来我也托我的家人去找您的相声录音,还有评书录音,我经常拿到我们协会去给大家一起听,我们都是您的粉丝啊。真的,何老师,您给我们这些看不见的人带来太多欢乐了。”

    何向东这才明白过来,他动容不已,他也没想到,故事原来是这样的。他知道相声能给人带来欢乐,但是他也没想到相声对这些盲人的意义,居然如此重大。

    他们看不见已经够可怜了,若是他们的生活中再没有笑声,那该有多可怜啊。

    任何人都有娱乐的需要,任何人都有大笑的需要,而何向东的相声就是能让他们从心底里面笑出来,何向东用相声驱散了他们心底的黑暗,他们眼前虽然是漆黑的,但是心里是欢笑的。

    老二都感动的要流泪了,眼中泪水一直在打着转。

    何向东动容不已,他站起身来,动情说道:“程先生,诚惶诚恐啊,我也没想到……唉,感谢吧,能给你们带来笑声,是我何向东的荣幸。”

    一旁的方理事长说道:“何老师,您太客气了。想必您也知道,残疾人因为身体有残缺,所以很多人的心理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协会就有不少人得了抑郁症,里面有好些人都是听了您的相声才好转起来了。”

    何向东讶异道:“真的啊,这是好事啊。”

    方理事长点点头道:“当然是真的,现在我们心理辅导的医生都是把您的相声当做药方来用的。”

    何向东真诚道:“这真是我的荣幸,真的。”

    程理事摆摆手道:“何老师,您真的不用这么客气,要说谢谢的是我们,今天我们盲人协会好多人都特地来看您的演出了,当然,残协也来了一些人,刚刚老方说的那几位靠听您相声治疗抑郁症的也来了。他们都在剧场呢,我是他们的代表,特意来后台拜访您。您说我们都免费听了您这么多东西了,是该把票钱补上了。”

    何向东忙摇手:“别别别,这样说太客气了。这样,等演出结束了,你们要是都不着急走,我们大家就坐一块好好聊聊,你看行不行?”

    程理事忙点头:“好啊,好啊,我们正想跟您多聊聊呢。”

    何向东露出了笑意,笑得很感动。

    ……

    商演开始,程理事和方理事长都坐到剧场里面了。

    何向东和一众演员们都在后台准备着,大家都从老二嘴里听到这个故事了,众人也都很感动。

    外界好多人都说他们向文社说的相声过于追求娱乐性,没有社会价值。

    可是,笑声和娱乐难道就不是社会价值吗?

    让人笑出来,驱散心底的阴霾,难道这不是社会价值吗?

    就像残协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的…给身处黑暗的人们带来光明,这……就是社会价值。

    向文社的商演开场前是需要给祖师爷和方文岐上香的,何向东带着众人祭拜了祖师爷,又带着一众徒弟们祭拜方文岐。

    何向东手执三支清香,对着方文岐的牌位拜了三拜,他的徒弟们先把香插到方文岐牌位前,何向东是最后插的。

    何向东迈了几步上前,看着方文岐的牌位,还有一旁放着的方文岐微笑着的照片,何向东眸光动了动,眼眶有些红,他轻叹了一声,把香插好,如同幼时趴在师父肩头那样轻声说道:“师父……您是对的。”

第八百三十八章 贵客

    7点半,演出正式开始。

    陈军和老三出去开场,台下早就已经坐满了人了,同行们也来了不少,在前排靠着边角的位置还坐了许多残协的人。

    这都是来支持何向东相声的人。

    陈军和老三出去之后,全场瞬间便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陈军也是何向东力捧的小角儿,现在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了,在他这个辈分的相声演员里面,就没有比他更红的了。

    向文社现在大红大紫,他们这些待在向文社旗帜底下的演员也全都水涨船高了,这就是大闸蟹和蒲草绳的道理,人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价值,可不能因为自己绑在了大闸蟹上了,就以为自己也是大闸蟹了。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啊。

    陈军和老三的相声说完,两人下场了,第二场是和何向东和薛果的。

    薛果走前面,何向东跟在后面,两人一出来,全场观众就爆发了无比热烈的掌声。

    全场都沸腾了。

    何向东当时便笑容满脸,观众们也纷纷拿着鲜花礼物过来了,残协的几位盲人也在家人搀扶下,拿着东西走过来送给何向东。

    何向东不敢怠慢,忙说了一句:“慢点走,慢点走,不急不急。”

    说罢之后,何向东用手在舞台上一撑,他直接跳了下来。

    全场惊呼。

    来的同行们也都傻了眼了,这是要干嘛?

    全场所有的观众都很纳闷,何向东这是瞧见谁了,这么激动?干嘛,市长来了?

    盲人也很快在家人的搀扶下过来了,何向东赶紧迎上前去。

    何向东赶紧接下来他们送的东西,连声感谢。

    他们也拉着何向东的手一直在絮絮叨叨说着。

    观众们就更加纳闷了,一个个都站起来看情况了,现场显得有些乱糟糟的。

    张永爷今天也来看演出,见到这场景,他的眉头也皱起来了,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的徒弟马金山和田福堂也来了,这两人在当年牡丹奖评选的时候跟何向东有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这两人在前期比赛上一直藏拙,表现平平,麻痹了很多人,最后在决赛上,他们在他们的相声里面,一连表演了十几个曲艺曲种,不仅有自己演唱,而是全都是自己动乐器的。

    着实惊呆了全场所有人。

    就连何向东也都傻眼了,何向东最后是临时改了本子,决定演出相声十二门功课,用了好几个已经失传了的绝活,这才险险胜过他们,可见这两人的本事得多厉害啊。

    再后来,因为相声十二门功课的事情,何向东还被封杀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最后也没有拿到相声的牡丹奖。

    多年过去了,何向东已经红遍天下了,现在还来了南京做商演,马金山和田福堂却是一直没有闯出太大的名气,这两人的实力是真的很强,可是艺人这行有实力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成名啊。

    他们也是挺可惜的。

    见着现场这乱糟糟的样子,马金山眉毛挑了挑,问道:“怎么回事,那人是谁啊?”

    田福堂仔细瞧了瞧,他道:“太远太暗了,瞧不真切,可能是个很重要的大人物吧。”

    马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