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何向东的选择就是去掉相声演员身上的枷锁,回归相声本来的样子,什么包袱,什么段子他都敢用,当然挨骂也没少挨。小冯那边就是要丰富相声的表现形式,他要弄泛相声化,跟何向东的路子不一样,只是这骂呀,也没少挨。”

    高本河也笑出了声:“改革家,这两人都属于改革家,改革哪有不遭人恨的,挨骂太正常了,不挨骂那才奇怪呢。”

    侯三爷扭过头来盯着高本河,说道:“那你也不帮衬着点,就知道干看着,看着他们挨骂你很高兴啊?”

    高本河也看侯三爷,目光中多了几分无奈之色,叹息一声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是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难处啊,你说家里人吵架了,我能帮衬谁呢,我又动不了家法,我只要稍微一动弹,这个家可能就要散了啊。现在这个家可散不得啊,我也不敢让他散。”

    顿了顿,高本河眼中多了几分深远之色,头上的光圈也更深了几分:“何向东在搞相声民间化,小剧场化,他要把相声恢复到最原本的形式,他恨不得全世界说相声的都去民间折腾,他是弄得开心了,可这屁股谁给他擦?”

    说着说着,高本河的语气恳切了起来:“如果大家都去了民间,万一民间这条路子行不通怎么办,我看不准现在的政策,万一哪天政策变了呢。这种风险,他何向东是不会去考虑的,但我不能不考虑啊,我得对整个相声界负责。”

    “小冯也在搞泛相声化,我也不知道他这套能不能行得通,只能说是暂且试试,我谁都不敢支持,我就怕万一弄错了,现在这么衰微的相声可经不起挫折了。”

    听了高本河的话,侯三爷默然了许久,再说话时,他想明白了许多事,也终于理解了高本河作为当家人的难处,不当家真的不知道当家的苦啊。

    侯三爷抬头看高本河的眼睛,缓缓说道:“所以……丁锦洋是你留在文工团的一枚钉子?”

第七百三十二章 先富带后富

    高本河看着侯三爷,道:“不是钉子,而是火种。”

    “火种?”侯三爷有些疑惑。

    高本河点点头:“文工团是我们的最后一块阵地,建国后相声前辈们纷纷进了曲艺团,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这里是我们的大本营,是我们绝对不能放弃的地方。”

    侯三爷静静看着高本河的眼睛,心中却是大动。

    高本河继续道:“虽然何向东一直在说民间才是相声的大本营,可那是解放前的说法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谁知道民间还能不能让相声滋润地活下去,还有政策会不会收紧,这个谁也不能保证,所以文工团才是我们的大本营,是我们相声的最好退路。”

    高本河把面前的茶杯往前一推,两只手搭在桌子上,身体靠近了侯三爷,两对眼睛相互对视着,侯三爷从高本河眼中看到了谋略二字。

    高本河断然说道:“所以文工团的相声,我们要继续推广,还是要大力发展讽刺和歌颂型相声。至于何向东还有小冯,或者别人,只要他们有想法,只管去做,只管去闯,或许能给相声闯出来一个我们能看得见的明天,至于他们留下来的脏屁股,我高某人来给他们擦。”

    侯三爷缓缓点头,这一番话出来,侯三爷是很佩服高本河的,换位思考,如果把侯三爷放在高本河的位置上,侯三爷敢说自己绝对没有高本河做得好,所以他这个相声界当家人是合格的。

    侯三爷看着高本河的眼神柔和了许多,多了几分说不出的味道:“那么丁锦洋呢。”

    高本河脸上露出了笑容,脑门上的光圈亮的厉害:“相声界的退路我都交给他守了,你说呢,如果将来不出意外的话,我这个位置就是他的。”

    ……

    其实在当下的这个社会,相声界的当家人必须是体制内的演员,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何向东和薛果既然离开了体制,去了民间,那么这个当家人的位置就肯定与他们无缘了。

    其实何向东也从来没想过要做什么当家人,他可受不了要八面玲珑去平衡各方,以他的狗脾气,他要是当上当家人,相声界要不了几天就得分崩离析了。

    只是丁锦洋这货居然被高本河看中了,还要培养他当相声界的当家人,难怪他最近升的这么快,真是走了大运了。

    今天高本河和侯三爷谈话的内容,两个人都是一个字都不会往外说的,因为这话要是传出去,那肯定会引起相声界的轩然大波的。

    至于何向东的二审,有了高本河的亲自把关,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不过审查组也提了许多别的要求,侯三爷也早就给何向东打了预防针了。

    在终审之前,审查组肯定会源源不断给演员提出新的要求的,演员要能适应各种新要求才行,要能及时做出改变来。

    既然本子没有什么大问题,何向东也就开始忙活其他的事情了,像何向东这么心大的,真是没有了。

    二审没事,又不代表后面也是安全的,有很多节目甚至终审过了,临到快要上场前才被打掉的,这都是很普遍的。

    何向东现在就一个节目,他应该要趁着个空闲时间,赶紧再多弄几个备选,可惜何向东根本不听,这孩子也真是心大。

    接下来就是元旦了,2006年的1月1日,向文社在工体办了大型商演,商演非常成功,一万多张票全都卖出去了。

    这是何向东第二次在工体办商演了,年初的时候方文岐的告别演出也在这里办的,也非常成功。

    向文社就像一匹快马,自己在前面跑的飞快,它已经跑在所有人的前面了。

    别人想望何向东的背脊都望不上了,现在的相声界就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状,向文社一骑绝尘,出尽了风头,也赚了大笔的银钱。

    可是相声界的颓势却还是没有太大改变,体制内的相声演员还是在靠国家工资养活着,民间相声团体还在苟延残喘活着,相声还是非常低迷,要改变这种现状,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何向东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向文社一家红不算红,要大家都好了,那才是真的好,就像国家也是在提倡共同富裕嘛,而且还要先富带动后富。

    现在的向文社绝对是先富起来了,何向东也打算遵从一下国家的号召,只是这事儿要从长计议,肯定得年后才能实施了,年前的时间是不够的,但是策划可以先做起来了。

    向文社的董事长是田佳妮,但其实真正做主的还是何向东,何向东把决定一说,田佳妮虽然不太想同意,可最终还是点头了。

    事情也交给了向文社的行政团队做策划和预算了,现在向文社兵强马壮的,很多事情就不需要他们这些老板亲自动手了。

    元旦过后,三审结束,何向东平安度过,相声里面已经有两组被打掉了,今年接到邀请的相声演员有七对,但是春晚上的相声也就三四个而已,所以肯定会有不少人被打掉的。

    现在三审还好,接下来的四审才是真正的鬼门关,想来那时死的人会更多吧,现在谁心里也没底。

    恐怕他们这帮说相声的,也就是阿冰和大曹最有把握,让他们上春晚是政治任务,他们是有免死金牌的,是妥妥能上的,其他人,包括冯爷,都没有绝对把握。

    冯爷现在在大力推行泛相声理念,今年的春晚也是如此,他要弄一个化妆相声,何向东看过他的相声,这就已经很接近小品了。

    跟他一起搭档的两个人都是春晚的主持人,其中一个是朱军,这人也是相声门人,是许秀林先生的徒弟,和何向东是同辈人,只是他平时不说相声罢了。

    霍明德和郭俊达也在卯足了力气往上冲,他们这些年长进挺快的,说相声的功夫深了不少,走的也是典型的津派相声的风格。

    至于来自湖南的那两位相声演员,这两人的演出风格有很典型的新派相声的风格。

    何向东说的是传统相声,他惯用一头沉,就是何向东是主要叙事的,薛果在一旁给他捧哏,掺杂进去,帮着翻包袱,主次分明。

    而他们两人就没有这么传统,形式灵活了许多,但是又不像冯爷改动那么大,属于微调。

    他们说的包袱有从传统相声里面继承下来的,也有根据现实生活新编出来的,挺好,挺有意思的,他们走的也是讽刺性相声d路子,很适合春晚这个舞台。

    何向东很看好他们。

第七百三十三章 冯爷

    有黄导和高本河帮何向东在审查组里斡旋,再加上何向东的作品本来就没有太大毛病,所以他顺利通过了四审。

    四审打掉了不少人,霍明德和郭俊达也在其中,这两人走的时候脸都是白的,努力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上春晚。

    其他演员也被打掉了不少,相声这边只剩下了四对儿,台湾的阿冰和大曹、冯爷的团队、何向东和薛果、还有两位湖南朋友。

    今年春晚的相声节目估计也就是三个左右,反正最多四个,这已经是顶天了,春晚不可能给相声太多节目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四组队伍就已经进了保险箱了,只要是还没踏上春晚的舞台,那他们永远都是有风险的。

    要知道春晚的审查组在农历腊月二十八都打掉过节目的,这是已经过了终审的,还有两天就要上春晚了,结果都被打掉,春晚的舞台从来没有百分之一百的保险。

    只要是没有在大年三十踏上那个梦幻的舞台,一切变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过了四审的演员们也还在润色自己的本子,还在积极找审查组的成员拿修改意见,提前修改总比终审的时候再被指出来的要好。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就何向东这个另类淡定无比,别的演员都恨不得把家安在央视了,就何向东整天不见人的。

    这小子也就只有审查的时候才会来央视,其他时候连他人毛都找不见,有时候春晚节目组打他电话都打不到,这么不上心的春晚演员,他们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与此同时,何向东将要上春晚的消息也传出去了,也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网络上各大论坛也是讨论的厉害。

    零五年是草根文化最盛行的一年,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纷纷上马,出来了一大批选秀明星。

    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等人也赚足了眼球,热议度完全不输一般明星;草根歌手也大行其道,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歌曲也红遍了大江南北。

    当然,在这批草根明星里面还有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那就是何向东。

    别的草根明星走红都是因为站在了时代的前段,都是占着新鲜劲儿,包括选秀节目、网络红人、还有网络歌手,这些都是新鲜事物,人们的关注度很高,所以他们红的很快。

    可何向东却是个反其道而行之的家伙,他恪守了传统,在整个相声界全都在求新求变的时候,他背道而驰,结果反而成功了。

    现在的何向东红的发紫,热议度非常高,以前真的没有多少关注相声,现在因为何向东的出现,好些人又喜欢上相声了,又关注相声了。

    虽然这些人听的都是向文社的相声,可向文社也是相声界的一份子啊,向文社的相声也是相声啊。

    而且有向文社有珠玉在前,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现在北京城里就开了不少家民间相声园子,天津也多开了好几家,这都是向文社带起来的,这就是相声界的新气象。

    但是何向东还有向文社对现在的相声界来说毕竟太另类了,而何向东和向文社的崛起也影响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了,所以战斗也就爆发了。

    去年,对何向东来说是战斗的一年,他都跟人打过多少次仗了,都快变成了斗战狂人了。

    所以外界很多人,包括曲艺界人士,相声界内部许多前辈,都认为何向东是一条疯狗,打起架来太厉害了,完全没有一点公众人物的样子。

    别的公众人物都很顾惜自己形象的,哪怕是遭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事情,人家也是慎着一点来,装成委屈的样子,一切冷处理。

    哪里像何向东这样凶猛无敌啊,所以很多老前辈对何向东的为人都还是颇有微词的,但是何向东这样的疯狗行为对向文社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别的有想对向文社动手动脚的人,都得要好好考虑考虑惹上何向东这条疯狗值当不值当。所以疯狗何向东保护了向文社许多。

    其实何向东是一个很温和的人,也是一个很随意的人,非常好说话的一个人,熟识他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包括在向文社里,何向东也只是对自己徒弟严厉,对其他人都很随和的。

    就像现在正在跟何向东聊天的冯爷,他也发现了何向东给他的感觉和印象中的不一样。

    他跟何向东不熟,之前就不熟,去年何向东爆红之后,冯爷耳朵边上听见的自然也全都是何向东的名字,本来冯爷还起了结交的心思,结果去年何向东的连番骂战,让冯爷还没行动就扫兴而归了。

    一直到今年,哦,不对,从公历来说,现在已经是06年了。因为今年的春晚节目,冯爷也才算是和何向东正式接触了一下,稍稍接触之后,冯爷就发现何向东跟他印象中的不一样。

    虽说这小子对春晚不太上心吧,但是人还是不错的,来央视这边跟人说话都是和风细雨的,也没见跟谁红过脸,对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很好。

    三审的时候,在化妆间,有个工作人员一不小心把一杯咖啡倒在了何向东身上。冯爷已经做好了劝架的准备了,要知道何向东可是个斗战狂人啊。

    这一弄,工作人员把何向东的演出服都给毁了,这小子能不发飙吗?说不好还得打起来。

    谁知道何向东一点都没在意,只是开了个玩笑,说是下次喂咖啡要往嘴里喂,别尽往下面招呼,他下面不渴。

    一个荤腔玩笑让惹了祸的小姑娘都羞红了脸,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了,何向东也没怪她,让她另外找了一件大褂,虽说不怎么合身,而且和薛果的也不搭,但是他也没在意,就直接上去表演。

    也是这件事让冯爷对何向东的印象大为改观,所以也有了今天的谈天。

    其实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会谈,就是终审前,审查组又把他们这帮人叫过来开了一次会,会后往外走的时候,冯爷找上了何向东,两人边走边聊。

    后面还有一大群人跟着,好奇地张望着。

第七百三十四章 异类的交谈

    其实何向东对相声的理念跟冯爷是大相径庭的,何向东崇尚传统相声,虽说他对传统相声做过一些修改,也有推陈出新,但总的来说,各种表演技巧、表演的形式都是走的传统的路子。

    而冯爷恰好相反,他走的是泛相声化的路子,主动且大量吸收小品里面的元素,甚至还要推动相声小品化。

    现在相声界是都在求新求变,但是像冯爷这样大胆的,变化这么大的,整个相声界也仅此一家。

    其实在相声界主体看来何向东和冯爷都属于另类,从艺术角度来说,其实还是冯爷更另类一点的,好多相声界前辈都说冯爷是要毁了相声这门艺术。

    所以从道理上来说相声界应该对冯爷更有意见才是的,但实际上他们恨何向东比冯爷多太多了。

    冯爷毕竟是体制内的人物,也属于他们其中一员,而且又是马老师的爱徒,师出名门,再加上冯爷脾气好,挨了骂也不还嘴,笑笑就过去了。

    可是何向东不一样,他出身民间,还一直致力于把所有相声演员都弄到民间去,他这是在挖主流相声界的根基啊。

    再加上他们这枝儿又没出过角儿,在相声界没有半点影响力,别人也就没有情面可以顾忌了,所以方文岐在临死前让何向东认了侯三爷做干爹,这就是给何向东找靠山。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何向东的脾气太硬了,宁折不弯,跟他师父方文岐一模一样,他要是挨骂了,他肯定会咬回去的,所以这仇也就越结越大了。

    也得亏是今年年初钱国生来了那么一下子,把想害何向东的人都给震住了,不然现在何向东指不定还得有多少麻烦要处理呢。

    他还能这么优哉游哉准备春晚?

    怎么可能。

    那帮人肯定咬死不让何向东上春晚的,何向东连邀请函都不可能收到,所以这段时间是何向东极其珍贵的喘息时间。

    何向东也很明白这一点,钱国生的威慑力只是一时,不可能是一世,钱国生其实是不想管何向东的事的,他出手只是为了方文岐而已。

    任何威慑都是有期限的,或许要不了多久,等人们发现向文社还是那个普通民间草台班子的时候,他们肯定又会蠢蠢欲动的。

    所以何向东一定要趁着这段时间快速发展,赶紧把向文社壮大起来,给向文社打下一个牢不可破的根基,好抵御以后的风雨。

    这也是何向东肯来春晚遭罪的最大原因。

    现在何向东和冯爷对上了,相声界最大的两个另类对上了,后面好些人都在张望着,他们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这两个相声界最大的另类能聊什么呢,会不会吵起来,毕竟他们的理念截然相反啊。

    可事实上,冯爷跟何向东的聊天极有意思。

    冯爷跟何向东说:“你早饭是哪边吃的,是外面吃的还是在电视台食堂吃的啊?”

    何向东回道:“我吃了再过来的。”

    冯爷点点头:“哦,吃的什么啊?”

    何向东道:“也没什么特别的,就买了一屉包子,再弄了碗小米粥,这样就差不多了。”

    冯爷又问:“喜欢喝豆汁儿吗?”

    何向东摇头:“不喜欢,我受不了那味儿,现在也没几个人喜欢喝了,北京的这些豆汁儿摊都是靠外地游客养活着。”

    “呵呵……”冯爷干笑两声,说道:“我倒是蛮喜欢喝的,五棵松那边有家老店做豆汁儿做的好。”

    这两个相声界另类聊得内容跟相声完全不搭边,全是在聊吃的,聊北京城有哪些好吃的小店,聊得基本上都是一些很有味道的小吃店。

    其实真正交谈之后,何向东发现了冯爷这个人的脾气性格是真的蛮好的,说话和风细雨,慢吞吞的,很温柔。

    而且冯爷明显不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别看他在舞台上总是妙语连珠,但在生活中,他的话不多,比较沉闷,就刚刚两人的这番聊天,很多都是靠何向东来拉动话题的。

    冯爷的这种性格在喜剧演员身上很常见,很多喜剧演员别看在台上活蹦乱跳的,但是生活中的他跟在舞台上的他是完全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台上越是闹腾的,台下越是沉闷。

    就像喜剧大师卓别林,别看他逗笑了那么多人,但实际上他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在生活中他甚至连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

    还有香港的星爷,星爷开创了无厘头喜剧,在电影他都闹腾的不行了,可是生活中他却跟个闷葫芦似得,很少说话,跟不熟悉的人更是没话聊了。

    何向东都还算好的了,至少他台上台下都差不多,在台下他也喜欢开玩笑,也喜欢闹腾几下,性格没有两极分化,其实这是一种福气。

    何向东和冯爷也没聊多少,一号演播厅到大门离的也不远,两人就聊了点吃的东西,正经事儿一句话都没说。

    后面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的那些家伙们恐怕是要失望了。

    聊了一路吃的,到了门口了,冯爷是开车来的,有人来接他的,冯爷对何向东点点头,挥挥手道:“行了,我要先走了,回见啊。”

    何向东也道:“诶,好,您请。”

    冯爷微微笑了一下,转身便走了。

    何向东站在原地深深看了冯爷的背景一眼,皱着眉头,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随即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嘴里咕哝了一声:“有点意思。”

    然后也转身走了,何向东现在也买车了,可是何向东不会开,他也懒得烦去学,现在给他开车的是他的经纪人常声,反正何向东去哪儿常声基本上都是跟着的,所以正好也能开车。

    常声这个经纪人也是有点悲催的,何向东是他的艺人,可也是他的老板,他根本管不了何向东,何向东去年到处骂街,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常声来向文社本来还想大有作为的,可惜现在被何向东压的束手束脚的,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帮何向东谈节目谈价格,哦,还有当司机。

    唉,真是够悲催的。

第七百三十五章 春晚进行时

    已近年关,北京城的年味也浓了起来,北京的几处火车站包括售票点都挤满了人,这都是买过年回家火车票的,这就是每年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移春运。

    在腊月时分,向文社办了年内最后一场大型商演,今年的演出就已经全部结束了,何向东称这一次商演叫做封箱演出。

    封箱是梨园行的说法,梨园行是唱戏的,各种戏服、道具都很多,所以到了年末了,他们唱完这一场就要休息了,休息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砌末都在箱子里面放好,这叫封箱,最后一场演出也就叫做封箱演出。

    等到过完年,重新开始开班演出了,把箱子打开了,把所有的砌末都拿出来用了,这叫开箱演出。

    有些很火的戏曲班子,可能大年三十才封的箱,年初一又开箱演出了,都忙的不行了。

    也有些快活不下去的班子,可能一封箱就得封个半年,没办法,接不到活儿啊。

    说相声的是没有开箱封箱的说法的,他们的演出又不用什么砌末,就一身大褂,再加上折扇醒木手绢,弄一个背包怎么着也能收拾了,哪里用的上箱子啊。

    再说就算没有这些东西,说相声一点也不耽误,那些相声前辈们撂地的时候就是穿着平时的衣服上街的。

    还有抗战艰苦的时候,部队的相声演员也是穿着军装去慰问演出的,什么东西都没带,所以那时候相声演员也被称为是文艺战线的轻骑兵,因为他们的演出确实很省事。

    向文社过年也是要放假的,这些演员也是要回去过年的,所以向文社也是需要休息几天的。

    但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演出怎么说,最后演出?打烊演出?这都太难听了,但是不说一下,万一观众过几天又来向文社,结果扑了个空,这样就不好了。

    所以何向东就借鉴了一下梨园行的说法,把开箱封箱引入进来,每年的最后一场演出叫封箱演出,过完年,年后的第一场叫开箱,这样更好,听起来还蛮有传统的味道。

    向文社的封箱演出结束之后,央视的终审结果也终于出来了,何向东顺利通过春晚终审,如果不出意外,他的春晚是上定了。

    今年的春晚定了四个相声节目,冯爷的节目定了一个,冯爷说自己的节目是化妆相声,但是相声界内部人士都说这是小品,何向东也觉得这个节目明显更像小品。

    何向东和薛果的节目也定下来了,何向东把一审被打掉的节目重新改了一下,然后走到了现在。

    湖南的那对小伙伴也过了终审了,他们的节目叫做谁让你是优秀,很有意思的一个节目。

    阿冰和大曹也过终审了,何向东对他们是最放心的,这两人是肯定能上春晚的,这一点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外界,尤其是京津一带,现在讨论最火的就是何向东上春晚的话题,毕竟何向东的影响力最大的区域就是在京津一带。

    而且毕竟是何向东上春晚啊,春晚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很正经很刻板的,但是何向东实在是太不正经了啊。

    去年因为何向东不正经的问题,蔡国强那帮人跟何向东打过多少次嘴仗了,这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了。

    今年不正经的何向东却要登上这么正经的舞台,这可就热闹了,万一这个不正经的小子在这么正经的春晚上说出不正经的话,那可就更热闹了。

    所以观众对何向东的期待是很大的,他们都想看看何向东到底会演什么节目。

    现在倒是也有媒体在做“你最期待春晚上谁的节目”的统计,结果统计表明,何向东和薛果的相声排在了第一位,压下了诸多春晚老面孔。

    其实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观众是很喜欢看春晚老面孔的节目,也很期待,但是就因为他们每年都上,这期待值反而就没那么高了。

    而何向东毕竟是第一次啊,再说这个人又这么另类,气场跟春晚格格不入,观众对他的期待值自然就高了。

    倘若是那些老面孔歇个几年再上,那观众对他的期待恐怕是要爆了棚了。就像后世的东北赵大叔已经歇了好几年了,观众都很期待他再上春晚,可他就是不去啊。

    到了年关了,因为何向东要上春晚,所以田佳妮还有小何都留在了北京,今年没去上海,往年何向东都是带着家人去上海陪师父过年的。

    可惜今年,何向东已经没有师父了。

    张阔如也搬到张家的大别墅里面了,今年张清丰的妻子终于怀孕了,年后就要生产了。

    张阔如也是老怀大慰,他们张家总算是出了第三代了,他也放下了很大的心思了。

    田佳妮和小何也搬进了张家别墅,反正何向东不在上海过年,就是在张家过,何向东跟他们就跟家人是一样的。

    每到这种年关,王弥苇都是孤独的,王弥苇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没成家,没有后人,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好不容易发现何向东这个可造之材了,结果何向东还不愿意拜他为师,弄得他现在连个徒弟都没有。

    所以越是这种家人团聚的时候,就越是王弥苇孤独的时候,到了张家别墅之后,王弥苇总是不习惯这种大房子,时常一个人在二楼的落地窗户前看着窗外雪景,怔怔出神。

    “爷爷,吃糖。”小何脆嫩的声音在王弥苇身后响起。

    也是这声音唤回了孤独出神的王弥苇,王弥苇缓缓转身,一头苍白的头发已经失去了光亮,背也驼了下来,这几年王弥苇老的很快,身体机能也大幅度下降了。

    王弥苇伸出满是皱纹的右手从小何手里把糖接过来,拨开放进嘴里,又伸手摸摸小何的脑袋:“小家伙啊,爷爷怕是等不到你长大了,怕是没办法亲自把本事传给你了。”

    小何抬头好奇地看着王弥苇,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他没弄懂王弥苇话里意思。

    王弥苇又是一叹,许是欣慰,许是感伤。

第七百三十六章 这是直播啊,大哥

    大年三十,春节来临。

    2006年春节终于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