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三爷看的是十分感慨,现在的向文社可真不是当年那三五个人,两三把枪的草台班子了,现在的向文社真可谓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了。

    何向东站在桌子外面,目光看着全场观众,面露感慨,脚下迈着方步,双手合十,朝着四方观众连连鞠躬行礼,每鞠躬一次,观众的掌声叫好声就又爆发一次。

    何向东回到自己的位置,观众沸腾的热情都还迟迟没有消退下来,何向东感慨不已,连连压手,许久之后,观众才安静下来。

    何向东对着话筒说:“人来的不少啊,刨去空座都坐满了。”

    又是这句经典迎门包袱。

    观众很给面子,当时就嘘声一片了:“噫……”

    张文海也在一旁吐槽道:“您呀别胡说八道了,哪儿有空座啊,这连过道上都是人了。”

    何向东笑笑:“就那个意思。咱们这场是濒临失传的传统相声专场演出,我们向文社所有的相声演员都来了,包括这俩小小子。”

    何向东招招手,把小何和小薛叫到了身边,对观众介绍道:“这俩人都是我儿子。”

    一句话没说完,薛果急了,当时就大喊道:“哎,还有一个是我的呢。”

    观众一听哈哈大笑。

    台上是放着三支话筒的,这是方便说群口时候用的,见状,张文海主动往旁边一让,把桌子里面的位置给空了出来,对薛果说道:“来,你上这儿来,把事情说清楚了。”

    在向文社老观众心里面,何向东和张文海老先生才是一场买卖,毕竟从向文社成立之初这两人就搭在了一起,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一直是在一起的。

    但是所有人也都清楚,张先生年纪确实是大了,也帮不了何向东几年了,自从薛果加入到向文社之后,张先生就很少上场说了。

    包括现在报纸电视媒体等报道的时候也是报道何向东和薛果,播放出来的相声也是这俩人的,张先生的反倒不多。

    这也张先生自己的意思,现在向文社正是红的时候,也正是成腕儿的时候,他可得要把这个机会给让出来。

    他自己黄土都快埋到嗓子眼了,也就不去争这个名誉了,他得把这个机会让出来,好让何向东和薛果尽快能撑起向文社来,他们才是向文社的未来。

    薛果也是知道的,心中也是感激的,本来今天这场专场演出,他其实是可以和何向东最后攒底出的,因为后面的节目也基本上都是他和何向东表演,不过他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了张先生了,他也算是高风亮节了一把。

    只是没想到张先生才说了一句话,就又把他给上去了,他苦笑一声,也不推辞,就走到了当间,对何向东说道:“你这话是怎么说的,那还有一孩子是我儿子呢。”

    何向东挥挥手,很无所谓道:“讲究这个干嘛,我都无所谓。”

    薛果骂道:“废话,我有所谓。”

    “好好好,我知道那是你儿子,就那个胖胖的嘛。”何向东一指小薛,对观众说道,“诸位,这就是我们薛老师的儿子,何小宝。”

    “哈哈哈。”全场狂笑。

    同行们就神色各异了,各种表情都有,相当精彩。

    薛果一听就急了:“啊,我儿子叫何小宝啊。”

    何向东反问道:“不然叫什么?”

    薛果纠正道:“得姓薛啊。”

    何向东道:“好吧,姓薛就姓薛吧。”

    薛果道:“就得姓薛。”

    何向东一脸悲痛,擦着眼泪对观众说道:“诸位,我一提起薛老师这儿子,我就我就……”

    “哈哈哈……”观众再次狂笑。

    薛果摆摆手道:“你少来这套啊。”

    何向东擦着眼泪,哽咽道:“反正孩子以后要是作业没做好,调皮捣蛋了,你可别动手啊。”

    “去。”薛果一把何向东推开。

    “噫。”全场观众起哄。

    何向东也是哈哈大笑,说完小薛,他开始逗自己儿子了,他看着小何,招招手道:“来,以琛,到爸爸这儿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六章 到底是谁错了

    小何依言走到了何向东身边,何向东摸摸小何的脑袋,笑眯眯问道:“儿子,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小何脸上都笑开了花了,大声奶声奶气喊道:“我叫薛小宝。”

    全场笑翻。

    台上演员们都要站不住了。

    连何向东自己都懵了,他没教过这孩子说这个啊,他本来打算接的包袱是说小何姓何是他亲儿子,然后再挤兑薛果,谁知道小何居然来了这一句。

    谁教他的啊?

    小何见着眼前这观众惊天动地的反应,他却没有丝毫害怕,反而更加兴奋起来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连连挥手像观众致意。

    薛果在这时候也落井下石了,他悲痛得大喊一声:“儿子诶。”

    然后就要往小何那边冲过去,何向东赶紧一把把薛果给拦住,台上好一片热闹景象。

    台下观众都快乐的不行了。

    赵峰华愤愤地说了一声:“真低俗。”

    严小华也跟上了一句:“污染大众精神。”

    丁以群没有说话,只是目光中也带上了几分轻视之意。

    若是向文社只是靠着这种低俗段子才能取悦观众的话,那他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原因很简单,这种低俗的段子在小剧场还可以,电视可上不了,电视台是有播出标准的。

    上不了电视,向文社就永远只能偏居一隅,跟他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所以也就犯不上再和向文社斗法了,还平白无故给自己多弄一个仇人。

    一瞬间,丁以群心中就已经有了计较了。

    有这种想法的同行不在少数,他们几乎一瞬间都认为向文社完全是靠着这种段子来取悦观众了,今天这种热闹的场子都是由此而来的。

    当时就有不少同行心中暗自鄙夷了,对向文社轻视了许多,单纯靠这种东西肯定长久不了的,观众要不了多久就会腻烦的。

    台上,何向东安抚了激动的薛果,扭过头悲愤地问自己儿子:“你是来砸场子的吗?

    一句话一出来,全场又是大笑。

    薛果也是笑个不停,就是小何依然瞪着萌萌哒的大眼睛,他没有听懂什么是砸场子,就说道:“我也不知道啊。”

    何向东道:“你还真讲理啊。”

    待得现场稍稍安静下来,何向东对观众介绍道:“这孩子是我儿子,也是我们向文社的相声演员,他师父就是薛果老师。”

    薛果点点头,说道:“没错,是我。”

    何向东继续道:“而这个小胖子呢,是薛果老师的儿子,叫何小宝。”

    薛果赶紧拦住何向东:“你等会儿吧,怎么又叫何小宝了。”

    何向东反问道:“那不然叫什么。”

    薛果道:“我儿子叫薛言臣。”

    何向东道:“对,薛言臣,这小孩儿呢是我的徒弟,所以说我们俩的儿子互相拜了对方为师,这在我们相声里面是有专业术语的。”

    薛果道:“哎,您给说说。”

    何向东掷地有声道:“这叫互换人质。”

    “啊?”薛果傻眼了。

    何向东道:“这样你就跑不了了,不然我就抽你儿子去。”

    “好嘛,还给赖上了。”薛果无奈了。

    观众却是笑了。

    何向东正经和不正经介绍完了俩孩子之后,就没继续往下介绍了,因为大家都等着听相声,开场的时候可不能太浪费时间。

    何向东就道:“咱们这是濒临失传的相声段子专场,大家伙儿也都听一听,感受感受传统相声的味道。如果大家都不急着走,就多留一会儿,在最后啊,我会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给大家说一个执着的老人的故事。”

    不明就里的观众自然是听得是一头雾水,像侯三爷石先生还有楚城这些知道一些内情的人当然知道何向东在说的是什么了,他们几人叹了一口气,面色沉重。

    至于范文泉,则更是一脸萧瑟了,方文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相声同行罢了,连好朋友都说不上。

    可是对于他自己来说,方文岐是他的亲师哥,一起长大的亲师哥啊,他知道他师哥这些年的经历,也很心疼他师哥这些年的苦楚。

    何向东眉头皱了一下,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就道:“在传统的相声园子里面,要演出相声大会了,在开场的时候,演员们要上场一起唱一个开场小唱,现在是没人来这个了,而我们向文社却把这个习惯继承下来了。”

    “那么一般唱些什么呢,基本上是一些小曲小调,开场一般是唱十不闲莲花落居多,像发四喜啊,巴掌儿之类的。我们今天要唱的是大西厢,曲牌子是一样的,唱词不一样的。”

    “大西厢以前就有,老艺人们在开场的时候也会唱,只是后来失传了,我们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整理出来,现在我们就唱给大家听听。”

    “好……”观众鼓掌,还真不愧是濒临失传的传统相声专场啊,一开场就是失传了的玩艺儿。

    同行们还有些纳闷的呢,这里面有好些位是转业过来的,根本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声,也不知道开场小唱,大西厢就更加不懂了。

    台下,乐师们都准备好了。

    何向东张嘴按照十不闲的板眼唱道:“一轮明月照西厢,二八佳人莺莺红娘,,三请张生来赴会,四顾无人跳花墙……”

    何向东的柳活儿多厉害啊,这一句出来,许多观众都陶醉了,也听得特别新鲜,好些人都是第一次听这样大型的相声大会呢,毕竟何向东也才走红没有几个月。

    同行听傻的人也有好几个,他们刚刚还说向文社只是靠着这种低俗段子来取悦观众呢,结果人家转手就给他来了一个失传的了曲艺瑰宝。

    开场就这么凶啊,后面还要怎么表演啊?

    赵峰华等人的脸色甚是不愉,以前在体制内的时候,他们还能骂骂何向东不该说传统相声,现在到了民间了,倒是没人再能对何向东指手画脚了。

    丁以群眉头皱起,神色凝重。

    台上何向东唱完了十不闲,再改了曲牌,唱发四喜:“姐儿在房中绣香袋,绣出西厢各色人儿来,这一边绣得是崔小姐啊,那一边绣的是张秀才啊。”

    乐队鼓点在敲:“豆豆起豆起豆呛。”

    人群中坐着的几位宝字辈的老前辈,其中一人就是张宝库老爷子,老爷子当年对何向东也是相当看重的,听到这里他也不由得笑了出来,言语中有惊讶味道:“还真是老味儿啊。”

    旁边几人看看他,神色也有些复杂和迷惑,相声要求新求变已经宣传很多年了,也实践很多年了,可是相声现状却还是每况愈下,但是现在的向文社是在说传统相声,而他们竟然还如此火爆。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堂令

    向文社的舞台上从来都是以演出传统相声为主的,其实相声也不分传统相声和新相声。

    传统相声在当年其实也是新相声,都是相声,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相声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认可了,喜欢了,那这就是好相声。

    何向东说的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相声,他汲取了传统相声中的营养,套用了传统相声里面的叙事方式,但是节奏还有里面的很多包袱都是非常现代化的,很迎合现在观众的口味。

    用官方一点的话来说,何向东做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现在相声没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伙儿一个劲儿地想办法推陈出新了,根本没人想着去继承传统。

    殊不知,没有继承传统的推陈出新,那就是瞎胡闹。

    向文社开场的一个大西厢可让现场许多观众还有同行都开了眼界了,仿佛在这一瞬间,他们都见到了旧社会时期那个传统相声班子里面的传统相声艺人的风采了。

    濒临失传传统相声专场演出,名不虚传。

    何向东也没多唱,后面又唱了巴掌儿、太平年、金钱莲花落还有照花台这几个曲牌子之后,就不唱了。

    众人一躬而下,门柳儿唱完,正式演出开始了。

    第一个开场演出就是陈军和老三的,何向东也算是提携自己徒弟了,今天这么好的机会,他都把自己俩徒弟推上开场的位置了。

    按理说这陈军还有老三俩人的火候其实还是差一点的,向文社现在也不缺高手。但是毕竟这是个好机会啊,何向东还是心疼自己徒弟,把这重要的开场位置给了他们。

    这场演出的主持人是陈博,陈博上场简单说道:“下面请您欣赏相声《家堂令》,表演者陈军、郑大玉。”

    这名字一爆出来,观众们倒是还好,他们其实听得相声也不多,反正大部分都是新鲜玩艺儿,也不觉得惊奇。

    同行们却是愣了一下,有好多人都没听过这个段子,难不成还真是濒临失传的?

    赵峰华也愣住了,他完全没听过这个段子啊,他扭头看看身边几人,看看严小华,看看黄高柏、李远功,发现大家都是一脸茫然。

    赵峰华喃喃自语:“还真有要失传的段子啊?还是说只是做个开门红?”

    赵峰华心中没底。

    丁以群脸色更沉了几分。

    不过他倒是能稳得住,他从来不觉得传统相声比新相声厉害到哪里去,尤其是这些濒临失传的传统相声。

    若真是那么珍贵,那么有价值,他又凭什么会失传?

    传统相声里面像《论捧逗》这样的名段子,那才是真的有价值,这样的相声段子就算是放在现在,也依然是在被新相声所引用。

    丁以群看着台上两个小年轻,他可不认为这俩人有多少能耐,更何况还是说这样濒临失传的传统相声,等会一个弄不好就得死在台上,看看他们以后还有没有脸再玩这种哗众取宠的把戏。

    是的,丁以群就是认为向文社还有何向东是在哗众取宠,利用濒临失传传统相声的噱头来卖票,结果表演的内容都是一些被淘汰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哗众取宠?这难道不是欺骗观众?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其实大部分同行都是这么认为的。一段相声失传必然有其原因,除了少数因为传承出现断裂之外,其他大多数都是被淘汰了,观众不喜欢了,所以没人说了,也所以没人学了。

    侯三爷眉头皱皱,他是新派相声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从来不反对传统相声,甚至说非常喜欢传统相声,也非常建议相声演员从传统相声里面汲取营养。

    但是对于何向东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的濒临失传相声专场,他真的没有多少信心,把这么多被淘汰的相声再度搬到台上来,观众真的会认可和喜欢吗?

    若是他早知道此事,他一定会想办法劝阻的,毕竟这事儿太冒险了,向文社好不容易才红起来,可不能就这样就给毁了啊。

    可惜何向东的保密措施太严密了,谁都不知道他居然要来这一手。一直到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了,侯三爷才知道这件事情。

    而那时木已成舟了,已经无力回天了。

    侯三爷坐在现场,心中担忧甚多。

    有担忧的人也不只有他一个,事实上真正关心相声的艺人都很担心向文社的处境。

    相声已经没落太久了,相声界捧了这么多年,连一个新角儿都捧不起来。

    他们太需要新鲜血液了,也太需要新的角儿了,他们需要有一个新角儿来证明相声还活着,来证明相声还有希望。

    现在向文社还有何向东的走红,让他们都看见了希望,但是何向东现在居然在走这种钢丝,他们岂能不担心不忧虑啊。

    现场同行们估计也就楚城最不担心了吧,他对方文岐和何向东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

    ……

    观众掌声起,陈军和老三一前一后上来,两人站到台前朝着观众深鞠一躬。

    陈军倒也是个秒人,上台就道:“人来的不少啊,刨去空座就都坐满了。”

    观众立马起哄了:“噫……”

    老三拦下了陈军问道:“这是咱师父的包袱,你怎么给用上了,你想干嘛?”

    陈军撸撸袖子一脸横相:“干嘛?我要篡权夺位了。”

    “啊?”老三惊叫一声。

    “噫。”观众则是更激动地起哄了。

    老三道:“这相声可不敢说了,我看你都不想在这儿干了。”

    陈军道:“谁不想干了啊?”

    老三道:“你呀,你都准备篡权夺位了,不行,我得告诉师父去。”

    “等会。”陈军一把拉住了老三,问道,“你要干嘛去?”

    老三道:“告诉师父去啊,你都准备篡权夺位了。”

    陈军求饶了:“别去别去,我说着玩的,我是开玩笑的。”

    老三算是逮着理了,就道:“迟了,嘿嘿,我现在就要去报告。”

    陈军拉着老三,叫道:“你可不能去啊。”

    老三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去啊?”

    “因为因为……因为……”陈军脑子快速转动,突然灵光乍现,脱口而出:“因为你欠我人情。”

    老三疑惑问道:“什么人情?”

    陈军松开了老三,说道:“我上周请令堂吃过饭。”

    这就要入活儿了,前面垫话儿没什么包袱,但是观众都不厌烦,这就是本事了。

    同行们对这俩小年轻也产生了兴趣,侯三爷也不免对陈军多看了一眼,这是个好苗子啊。

    台上,老三还是有点不信,就问道:“吃饭?哪家饭店啊?”

    陈军道:“京华饭店啊,我们就在一号包厢里面,我还点了十几个大菜呢,尤其是那个鱼啊,那叫一个鲜啊。”

    老三又问道:“真吃了?”

    陈军理直气壮道:“当然吃了。”

    老三再问:“那吃完之后呢?”

    “额……”陈军想了想,说道:“我带着令堂洗澡去了。”

    “啊?”老三怪叫一声。

    观众笑了出来。

    老三急了:“洗澡,你带着谁家令堂洗澡去啊?”

    陈军道:“还能谁家啊,就你家令堂呗。”

    老三急道:“这话你可不能胡说啊,你说说我家这令堂长得是什么样子。”

    “胖,白白胖胖的,嗬,脱了衣服那叫一个肉多啊。”陈军在胸前肚子上比划着。

    “去。”老三一把把陈军推开。

    观众狂笑。

第五百八十八章 让向文社关门歇业

    观众是笑了,赵峰华等同行的脸却是黑了,侯三爷等关心向文社的前辈们大松了一口气。

    这个包袱很不错,两人表演的也好,包袱一抖出来,全场观众都笑了。

    张宝库这样宝字辈的老先生,也微微颔首,又看了一眼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心中也有一些疑惑。

    他们是真的从旧社会时期就开始说相声的艺人,现在所说的传统相声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相声,他们对这些相声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传统相声对这些老前辈来说是一点都不陌生的,他们清楚传统相声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尺寸和裉节。

    向文社打出了要说濒临失传相声专场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是因为好奇过来的,可心中也存了几分考较的味道。

    现在台上一个大包袱出来了,他们心中也有计较了。台上演员说的有问题吗?有,而且问题很多,他们的节奏和尺寸完全不是他们以前接触的那些老传统相声啊。

    而且台上这两个演员的表演风格跟传统相声也很不搭,他们说的是传统相声,可是又不像是传统相声。

    但是再看看现场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馈相当好啊,这是怎么回事?

    台上相声在继续说着,陈军性子比较跳脱,在台上非常活跃,何向东以前是想把老二搭给他的,老二性子沉稳,压得住场子,两人一动一静,刚好搭配。

    只是可惜陈军和老二搭不到一起去,老二和郭庆搭了几次,那俩人倒是也蛮契合的,现在也成了一场买卖了。

    何向东思虑一番之后,就让老三和陈军搭档了,这俩人是师兄弟,老三年纪也比陈军大一点,性子也稳一点,俩人在台上也配合的起来。

    现在看看,他们的舞台效果确实不错,开场也是热场,得让场子热起来,得让观众兴奋起来,这样后面演员就好说了。

    陈军和老三说的还是很不错的,俩人年纪都不大,使活儿非常活泛,效果非常好。

    家堂令是一段传统相声,濒临失传,会的人不多,但也不只有何向东这一家,田立禾老先生曾经就演出过。

    这活儿还算是皮薄的,皮薄皮厚是相声行内的专业术语,指的是包袱效果容不容易出来,皮薄的效果好,皮厚的包袱很难响。

    家堂令还算是薄的,这个相声段子后来没人敢说了,慢慢的也就没人会了,因为这个段子都是在用伦理哏,都是在用长辈亲属的称呼来找包袱,这玩意儿是不让演的。

    俩人开场开的相当好,热场也热的很好,观众们都兴奋起来了,后面演出也就好演了。

    两人退场之后,陈博上场报幕:“下面请您欣赏相声《甘露寺》,表演者何向东薛果。”

    同行们纷纷一滞,又是一个要失传的段子。

    好多人都懵了,真的假的,何向东还有向文社到底会多少啊,他们不会这十四场,这八十多个全都是要失传的段子吧,这也太疯狂了吧。

    观众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何向东和薛果两人一前一后,缓步出场,见着这两人,观众的欢呼声更大了。

    两人施施然走到台前,还没他们说话呢,台下送花的就来了,大捧小捧好多。

    何向东一看不敢怠慢,马上过去把花接过来,真诚跟观众道谢,有些要拥抱的,他也跟人家抱一下,要签名的,他也不厌其烦接过笔记本来签。

    接花弄了好一会儿了,献花观众才慢慢散去。

    何向东走回到自己的位置,笑着说道:“行了,赶紧回去吧,小心座儿丢了。”

    “啊?哈哈。”薛果笑着捧了一下。

    何向东对观众真诚说道:“感谢,感谢大伙儿这么捧我们,你说来就来呗,还送东西,还带了这么多花。你看,这都摆满了,薛老师,要不您躺下吧,别浪费了。”

    观众笑。

    薛果捧道:“啊?我就死这儿啦?”

    何向东理所当然道:“是啊,别浪费了啊。”

    薛果无奈道:“好嘛。”

    何向东笑了一声,状态非常轻松,下面坐着一大片同行,但是他心里一点不慌,全都视而不见了,坐在下面的就是观众,他管你是什么身份呢。

    何向东微微笑着,开始接话了:“玩笑归玩笑,咱们哈哈一乐就过去了,刚刚前面给大家伙表演的是我的两个徒弟,一个叫陈军,一个叫郑大玉,陈军是我大弟子,郑大玉是我三徒弟。”

    薛果点点头:“嗯,没错。”

    何向东继续道:“都说师徒如父子,这俩人就跟我的亲儿子似得。”

    薛果道:“对,这话没错。”

    何向东却道:“今天能跟儿子站在一个舞台上,我很高兴。”

    薛果急了:“哎,你怎么又给我饶进去了?”

    “哈哈……”观众大笑。

    何向东摆摆手,说道:“嗨,没事,我不拘小节。”

    薛果骂道:“废话,你倒是不拘小节了,我这儿吃着亏呢。”

    何向东打趣道:“你就是这么斤斤计较。”

    薛果道:“我呀。”

    观众再度笑了一下。

    说相声就是和观众交朋友,何向东深谙此道,所以他在台上的状态非常放松,也喜欢和观众打趣,这其实就是说相声。

    何向东道:“咱们这是濒临失传的传统相声专场演出,什么叫濒临失传呢。”

    薛果道:“您给说说。”

    何向东道:“濒临失传啊,就是说这个相声段子已经没有几个人会了,所以叫濒临失传。就像之前我那两个徒弟表演的《家堂令》现在就没几个人会了,还有我们说的这段儿《甘露寺》,这就是差不多是失传的了,所以说你们诸位今儿算是来着了。”

    薛果点头:“没错。”

    观众鼓掌。

    何向东眼睛看着一众同行,说道:“我知道很多人都在猜想我们向文社的濒临失传传统相声专场演出是不是在挂羊头卖狗肉,是不是在拿别的段子来糊弄观众。”

    这话一出,同行们心中一紧。

    何向东盯着众人,掷地有声道:“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们这次的专场活动,一个星期的演出,十四场专场演出,接近上百个演出段子,全都是濒临失传的。”

    “在坐的有一位算一位,任何人都一样,你是用录音也好,你是用笔记本写也罢。你出去之后,你只要能在除了我们向文社之外的整个相声界找出二十个人会的人来,我就敢让向文社彻底关门歇业,我们从此以后不干这一行了。”

    此话一出,观众沸腾。

    同行们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侯三爷傻了,石先生傻了,严亮傻了,张宝库老爷子傻了。

    赵峰华等人都快要疯了。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夸下海口

    丁以群当时就感觉自己脑子里面嗡嗡的响,他之前还在说何向东是在哗众取宠糊弄观众。

    还说人家弄了一个模糊标准,到时候肯定会用早就盛行已久的传统相声段子来凑数,真正失传的肯定没几个。

    结果人家居然直接来了这么一句,每一段段子在相声界挑不出二十个人会,这句话说的得有多狠啊。

    二十个,可别看这个数字好像挺大的,你得要考虑到相声界有多少人啊,从业者有多少啊,在这么庞大的从业者面前,这二十个人可真的就是沧海一粟了。

    而且从旧社会就说相声过来的老艺人可还有好多活着的啊,不说别的,单就今天来到现场坐着的就有好几位,那可都是宝字辈的老前辈啊。

    除了这些老前辈,相声界还有三大世家,马家侯家常家,尤其是马家,人家世代都是说相声的,马三立先生的外祖父就是恩绪,那是相声的第二代传人啊,父亲又是相声八德之一,人家家学多少渊博啊,你敢说人家会的段子不多?

    还有常家,常家大爷小蘑菇是相声泰斗张寿臣先生的徒弟,老常四爷常连安老先生是张寿臣先生的代拉师弟。

    张寿臣先生何许人也?那是相声界第四代的门长,寿字辈这一辈的掌门人。现在说的这么多传统相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人家创造出来的,你说说,他们能不懂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