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7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祥宇点头道:“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毕竟一辆封闭式电动三轮车采购价不低。”
零几年,封闭式的电动三轮车也刚出来不久,不像以后随地可见。
这时候,相比于之前的开放式电动三轮车,别看只是加了个篷,造价却是上去了不少。
哪怕远方大规模采购,平均价位也在3000以上一台。
而远方目前的快递员工,已经达到了5万人以上。
真要人手一辆,5万辆封闭式电动车就要支出一两个亿。
物流集团这边目前还没出现多大盈利,还处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考虑到这些,自然不会全部由公司配备。
目前远方配备的封闭式三轮车,比例不到40%。
就算如此,也是业内装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快递企业了。
其他如三通一达,有些没有采取送货上门的政策,有些大部分都是快递员自行备车,什么车都行,只要你能送货,配送点也不会管你怎么送,走路送都没问题。
如远方这般,集团统一大量采购的少。
哪怕顺风,其实也差不多如此,不过顺风自行采购比例比其他企业要多一些。
听他这么说,李东点头道:“这些我能理解,不过这次,我准备大规模采购一些……”
“可现在采购,也赶不上双十一了。”
“没事,我提前和一家公司打好招呼了,先期预定了8000辆车,现在应该差不多了才对……”
李东一说完,孔祥宇没吭声了。
一旁的袁成道则是微微蹙眉,想了想才道:“李总,您提前下订单,也没做考察,下次是不是……”
他后面的话没说,可显然觉得李东有些太过霸道了。
这事,好歹也要说一声吧。
连孔祥宇都不知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提前说一声怎么了?
李东闻言也没生气,笑了笑道:“我要说我忘了,你们信吗?”
“实际上,要不是对方打了电话过来,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无言。
你忘了!
好吧,这点大家真相信。
这不算太大的事,哪怕8000辆车,价格也就在2000万左右。
这样的订单,能直接到李东那边其实已经让人奇怪了。
现在李东说他忘了,好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李东没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霸道,想了想又补充道:“当初和比亚迪的老王聊天,他说他一个朋友专门做这个,我随口说了几句,没想到他当真了。
后来对方主动来了电话,有老王作保,我就没太放在心上,应了一句。
前些天对方又来了电话,我才记了起来,正准备和你们说一声,现在也算赶巧了。”
李东难得解释几句,加上还是比亚迪的老总作保,其他人都没话说了。
李东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又道:“所以这次这些车,你们这边接收一下,统一安排到北方。
南方这边,暂时缓缓。
北方这次可能会有大雪,一旦出现大雪天气,用处就出来了。
比起那些骑着摩托车,冻得鼻青脸肿,摔的头破血流的快递员,远方这边效率和安全性都会提升不少。
这玩意好学,加上我们事先也有岗前培训,哪怕自备车辆的员工,应该也会开才对。
一个星期,熟练一下就够了。
这次能及时用上,也算赶上了机会。
等过了这次,车好用的话,其他地区没配备齐全的员工,都给配备了。
远方再抠门,也不至于在这点小钱上节省。”
“咳咳……”
孔祥宇讪讪,老板财大气粗,还能说啥。
耗资上亿,就为了给城内快递员配送方便一点,便利一点,这事其他公司干不起,干的起也不愿意干。
起码这时候,就连财大气粗的邮政也不干这种事。
远方,算是业内第一家了。
城内配送,可不是物流快递的全部。
李东简单安排了一下,最后才道:“明天准备一下,孔总陪我一起去北方巡查。
如今线上的环节,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供应链方面也没太大的问题,物流和仓储就成了关键。
这方面要是也没问题,顶住压力,那打出千亿的业绩,不是没希望。
顺便去东三省走一趟,吓唬一下大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憋在那边别动弹。
对了,一旦我动身,对外宣传,就说我是去洽谈收购大商事宜的。”
“咳咳咳……”
办公室内再次响起一阵咳嗽声。
众人都哭笑不得,不过不得不说,真要这么宣传,大商那边得紧张的睡不着。
李东亲自北上去谈收购的事,比齐云娜的威慑力要大多了。
大商的牛刚,本来就觉得李东还有后手,李东亲自去了,那更证明了这一切。
到时候,恰逢双十一附近,大商还有心思想着线上的事吗?
换位思考一下,袁成道觉得自己要是牛刚,大概是真没心思去考虑阿里了。
有那功夫,大概更多的还是在想,自家的股东,有没有投靠李东的?
想到这些,袁成道看了看李东,心里不得不佩服。
李东看似这么随口一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真实情况是,也许就这么一个口号宣传,就彻底让大商退出了这次线上之争。
而李东,真的只是口头上的宣传?
他要去东北,真的没别的目的?
或者,这次巡查物流和仓储,才是附带的目的?
哪怕是远方的老总,袁成道其实也不知道李东到底有什么安排。
他现在心里极其矛盾,即希望李东能有杀手锏,又希望李东真的只是一次巡视工作,这种矛盾的心理,他也不知道为何会产生。
第1661章 不平凡
11月3号。
李东带队北上!
远方并未如李东说的那样,宣布李东是为了收购大商而去,这样反而显得太过刻意。
名义上,还是说的为了巡视北方仓储和物流体系。
不过外界,却是有小道消息流传了出去,李东这次去北方巡视,主要还是为了大商的事。
消息一出,大商高层瞬间坐立不安起来。
与此同时,远方投资,再次在二级市场购入部分大商股票,总持股达到了2600万股。
此时,距离第一股东大商集团持股9%,仅有100万股的差距。
当然,那是之前。
这几天大商也回购了部分股票,持有的股票达到了3100万股,超过了10%。
而高管层,持有的股本,也有3600万股之多。
总共持股比例,达到了22%以上,勉强让牛刚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可就在这时候,东星也再次进入二级市场,收购了部分股票。
尽管没有达到举牌线,可据大商所知,东星收购的股票,恐怕不低于1000万股!
在二级市场,东星反而要比远方出手大气。
而事实也不出牛刚所料,按照证监会和股市有关规定,东星因为有李东持股,双方作为关联企业,公告制度是累积计算的。
也就是说,双方持股要加在一起计算,只要每超过5%,都要进行公告。
就在牛刚还在盘算,东星到底收购了多少股票的时候。
远方和东星联合对外发布了公告,远方持股2600万股,东星持股恰好达到了1000万股。
双方总共持有大商3600万股的股票,持股比例高达12%。
因为东星是在3号进行大批量购入,自身并未达到5%的持股,所以双方累积超过了12%才发出公告,这一点,也是被认可的。
消息一出,牛刚彻底坐不住了。
当天,牛刚联络了一些集团高层,和集团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大部分高管层都参与了协议签订,除了部分高管不在,其他人不管是被迫还是不想被收购,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最终,大商集团获得了6000万股股票的行使权。
这也是为了保住大股东地位,不得不做的事。
远方和东星持股12%,已经超过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这时候如果还不集权,那大商集团在大商零售的大股东地位就不保了,远方也有权利进行管理层重组,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获得了大部分高层股东支持,大商集团掌握了20%的股份话语权,再次领先于远方和东星。
可20%能让牛刚安心吗?
大商一边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份,一边开始东奔西跑,联络其他的股东,希望能获得支持。
大商目前还有两家持股比较多的大股东,滨城国商和茂业集团。
这两家,持有大商零售13%的股份。
只要这两家愿意支持大商,那大商集团掌控的股权超过33%,对于股权分散的大商零售而言,这个比例,几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一旦这两家不支持,反而支持李东,那就彻底麻烦了!
李东目前已经持股12%,再获得这13%持股股东的支持,就可以取而代之,成功入主大商零售。
加上李东这次亲自北上,牛刚心中不安至极,也顾不得坐镇指挥了,亲自动身前往滨城国商寻求支援。
……
路上。
车中,李东对着电话笑道:“看来是真着急了。”
齐云娜笑道:“不着急能行吗?
好不容易拿到了集团的话语权,才没多久,就让咱们入主了,他哪能甘心。”
李东轻笑道:“没那么容易,也就吓唬吓唬他。
真到了必要关头,大商集团还是有底气的。
大商零售的一些物业,都掌握在大商地产手上呢,到时候一注入,增发新股,我这点股份就被稀释了。”
注资稀释举牌方的股份,这点是很多企业面对收购时做的选择。
包括当初的国梅,也进行了大笔注资,将老黄手中掌握的几百家门店注入了国梅,中途让李东的股份稀释了不少。
现在,大商如果选择注资,也会再次稀释李东的股份。
当然,这点要获得大部分股东同意才行,目前大商还能勉强获得支持,进行定向增发不是不可行的。
齐云娜闻言则是不以为然道:“李总,这个可能性不大。
大商零售是大商零售,大商集团是大商集团。
大商零售被咱们拿下了,大商集团的一些高层不见得真的会太在意。
毕竟,这几年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是事实,利润也的确降低了很多。
被我们入主零售企业,他们说不定心里还是支持的。
可大商集团的地产业务,包括其他业务,利润不算低,而且随着市场回暖,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将这些有价值的产业,注入可能会被我们收购的大商零售。
牛总同意,其他人可不一定会答应。”
齐云娜说的也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零售业务,现在明眼人都知道,竞争太过激烈,利润包括未来升值空间有待商榷。
可地产业务,现在是处于一个急速上升期。
之前的龙华就不说了,2号,龙湖上市,发行价7港币,最终也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当天收盘于8。6港币。
龙湖的市值,一举达到了430亿港币。
而吴亚君夫妇的身家,也突破了320亿港币,接近290亿人民币。
瞬间的工夫,吴亚君超越杨慧妍,登顶华夏女首富之位。
东星的胡小蕊,因为东星未上市,暂时未能登顶,排名还是靠后。
女富豪榜当中,排名前几的几乎都是做地产的。
华夏富豪榜当中,地产大亨也有不少,包括目前还是第二的许圣哲也是。
看到这种情形,接连两家地产集团上市获得成功,所有人都觉得地产行业的春天到了。
这时候,让大商集团把物业注入大商零售,自然不会所有人都会同意的。
李东也不是太在意,笑了笑道:“等等看吧,入主的希望还是有的,但是也不能小觑了大商那边。
行了,先这么说吧,等我到了京城再聊。”
这次的北方之行,李东自然不可能全部跑一遍,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城市。
从江北临近的豫省商城为起始点,最终以大商总部所在的滨城为终点,沿途会巡查津门、京城这些重要城市。
至于其他的地方,主要还是由当地进行自检自查,集团另外还有一路工作组进行巡查。
而终点定在滨城,这也是小道消息流传出去,引起大商不安的原因之一。
……
和齐云娜挂断电话不久,李东的车队就进入了豫省商城地界。
到商城,李东没有停歇,当天就开始了巡查工作。
商城距离江北不算太远,差不多就在总部眼皮子底下,当地的仓储库存,包括物流体系,李东看了一圈,问题不算太大。
而当天巡查结束,晚上,李东还和当地政府人员进行了一番会谈。
豫省晚间新闻,对此做了长达三分钟的报道。
新闻上,李东面对豫省的一些主要领导,侃侃而谈,从容不迫,尽管年轻至极,气势却是不弱任何人。
甚至一些人,看到新闻,反而觉得李东比豫省的一些领导要更大气磅礴一些。
新闻中,李东提到了远方中部战略计划。
平川的远方物流园,规模庞大,交通便捷,作为邻省的豫省,也被远方物流园覆盖在内。
按照李东的提议,接下来远方可能会在豫省、晋省、赣省、湘南、鄂省五省投建一些中小物流园,以五省物流园为辅,江北物流园为主,打造一套全覆盖的物流畅通体系。
日后,包括远方超市的配送中心,大部分都会迁入物流园,形成一个全覆盖中部区域的大物流圈。
在中部地区,远方会继续加大和各地的合作。
打造一套现代化,高科技化,高效率化的物流体系。
另外,包括电子商务以及手机支付领域的一些问题,李东和豫省也洽谈了一番合作事宜。
……
新闻报道中,因为时间不长,普通人光看人了,也没在意太多。
可对于另外一群人而言,李东的中部战略让不少人蹙眉。
打造中部地区的物流圈,李东野心再次暴露无遗。
以江北为主基地,其他五省打造分基地,构成一个环圈。
真要被李东做成了,那远方物流,在中部区域的物流体系,就彻底畅通无阻,发挥出最高效率了。
这样的六省大物流圈构造,投资绝不会是小数目。
各地政府恐怕都会重视,而且这几年也一直在提中部崛起计划,李东构造中部大物流圈体系的计划,符合这个主题,也很容易得到上层的支持。
一旦获得支持,圈地什么的不要太简单,包括投资资金,远方哪怕不出钱,当地都愿意担保贷款支持对方,各种免税免费政策,恐怕也少不了。
而且中部虽然经济不如南方发达,可地理位置还是极其重要的,沟通东南西北各方。
在中部地区,被远方完成了大物流圈计划,那以后远方物流贯通全国各地都很简单。
……
事实也不出其他人所料。
李东在豫省提成了这个计划,很快,当李东抵达冀省的时候,冀省主要领导也和李东进行了会谈。
按照冀省领导的说法,远方的中部战略,其实应该包括冀省才对。
冀省毗邻津门、京城两大北方要地,和豫省毗邻,一旦在豫省投建物流园辅园区,如果再在冀省投建,也不用中部大物流圈了,直接可以打通北方的要道。
双方就这些问题,做了很长时间的会谈。
和豫省一样,当晚的翼省新闻,也报道了李东赴冀的事。
就在所有人都在瞩目双十一,瞩目收购大商的时候,李东忽然开始大谈中部大物流圈战略。
而且还获得了各地政府的青睐,这也让不少大跌眼镜。
李东,到底想干什么?
前面做了那么多工作,好像根本和他无关一般,现在又开始物流战略布局,这家伙就不能稍微安静一下?
……
对于外界的猜测,外界的诽谤,李东现在已经不会去在意。
至于大物流圈战略,其实在李东看来,也不值得外人大惊小怪才对。
远方的物流布局,本就是如此。
各地铺设配送中心,配送门店,以及仓储中心,其实就是在做物流圈。
现在,李东只是想将这些产业集中在一起,仓储中心,配送中心……都集中到物流园,形成产业聚焦,这对远方的各种成本支出是可以减少很多的。
而且形成了产业集群化,也有助于远方扩大影响力,和对当地物流体系的掌控力。
当所有的快递公司,物流公司,仓储企业,把产业都集中到了远方物流园。
作为管理方,李东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便利,对这些企业施加影响力。
而产业集中化,对当地政府来说,也是好事。
这种事,要不当地政府牵头去做,要不就需要一家有实力有能力的企业牵头去做。
而远方,有这个实力和能力。
远方要做,没道理不支持。
尽管李东只是提出了这个方案,还没具体落实,他去的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已经透露出不少潜在意思。
圈地,只要不在市区,郊区的地只要空着,随便圈,价格好说,免费都不是难事。
一些基建工作,政府帮助完成,三通一平是基础,远方投建的物流园附近,条件允许的话,政府会新建一些交通要道,让物流畅通起来。
另外远方要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税收留在当地,当地政府还会进行各种减免优惠政策。
以前,这些政策需要远方去要。
现在,反过来了,为了留住远方,是这些地方政府主动去给。
一家物流园,集中了仓储、快递、物流这些产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在少数,税收更不是少数,以及物流畅通带来的便利,都可以增加当地的实力。
基于此,当地政府自然会给出最优惠的方案吸引李东。
……
双十一还没到,电商大战还没开启,并购大商还没落实……
这时候,关于李东的大物流圈战略,再次成为商界热议的重点。
不少人都感慨,感慨什么?
感慨李东这家伙别的能力不说,成为舆论话题中心的能力却是极强。
如今的华夏商界,其他企业做再大的动作,都比不上李东随便说几句话产生的影响力大。
一个还在计划中的大物流圈战略罢了,还没开始实施,一些地方新闻和媒体就开始做起了深入探讨。
李东的一举一动,好像随时都能成为舆论焦点话题,这让不少人羡慕而又无奈至极。
这也是胡小蕊说的,李东不会平凡,任何时候都不会。
他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印记,和他同时代的企业家,普通大众,没人会遗忘他。
哪怕他落魄了,哪怕他最终坠落了神坛。
可李东这个名字,早已深入人心。
若干年后,可能会被新人取代,可这代人还活着,恐怕没人能忘记这个不平凡的人物。
第1662章 大雪
当李东从冀省离开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1月7号。
距离双十一,没几天了。
为了赶行程,一大早李东的车队就直奔京城而去。
而津门那边,之前齐云娜刚做完巡查,李东就不再去了,他相信齐云娜亲自坐镇的地方应该没太大问题。
现在齐云娜也去了京城,不过京城作为首都,李东必须得亲自过去看看才行。
原本,石门距离京城不是太远,顺利的话开车也就三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
可半路上,天空忽然飘起了雪花。
没一会工夫,就不再是雪花,而是鹅毛大雪了!
暴雪来了!
这几天,天气刚刚放晴,冀省包括京城地区,已经不再下雪。
就在所有人以为雪天已经过去了的时候,大暴雪降临了。
据事后气象部门统计,这场大暴雪,是石门地区,包括附近地区,54年来的最大暴雪!
哪怕08年,对南方而言已经算特大暴雪的雪灾,在北方其实并不罕见。
可09年,11月份,北方部分地区,迎来了比08年还要猛烈的雪灾。
……
服务区。
李东的车队,被迫停了下来。
前方,刚刚封路了。
就在刚刚,大暴雪降临不久,几辆车发生了连环追尾事故。
尽管人员受伤不是太严重,可前面的路却是堵住了。
市政和交通部门,这次因为大雪提前到来,也没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时候,暴雪还在倾盆地往下倒落,想一时半会的处理好事故,显然没那么轻松。
路堵住了,距离事故地段最近的服务区,此刻也是人满为患。
不少人抱怨不已,哪怕在北方,11月份下雪的时候也很少见,更别说还是大暴雪了。
李东的车队进入服务区,因为雪太大,一开始也没人在意。
不过等到李东带着人,朝服务区走来的时候,有人隐隐约约地认出了李东。
紧接着,人群中就响起一阵惊呼,有人惊叫道:“李东!”
“谁?”
“炮哥来了!”
“真的假的?”
“……”
人群有些骚乱起来,当李东带人满身雪花地走到服务区门口的时候,大家总算确认了,真是李东。
不少人一看李东也到了这边,急忙就往前涌来。
谭勇众人一看这情况,连忙上前围住了李东。
现场人多混乱,这种场合下,李东的安全保护工作更难做。
李东倒是没那么在意,这只能算巧遇罢了,何况现在还不是他一个人在,要是成天担惊受怕的,以后连门都不能出了。
当然,李东也没让谭勇他们离开,隔着谭勇几人,和众人招呼了一声,等人群稍微平静下来,这才挥手让谭勇几人退到了一侧。
毕竟都是陌生人,其实大家也没什么好聊的。
加上李东身份不一般,等大家平静下来,也没几个人敢主动找李东说话。
李东这时候也有事要忙,客套了几句,就低声和孔祥宇几人说起了正事。
“下暴雪了,现在还不知道是这一地,还是北方全部地区。
待会你们问问情况,问清楚了再告诉我。
孔总,这雪下的这么大,对物流集团的考验也越来越大,有信心能完成任务吗?”
孔祥宇看着外面的大雪,白茫茫的一片,隔着几米远都看不清人影。
脸上露出一抹凝重,过了一会才道:“暂时我也不敢给出肯定的答复,如果这样的大暴雪,持续下一天一夜,那……”
雪太大了!
这么大的雪,下一天一夜,那接下来清理工作没有半个月都做不完。
而且今年雪下的太早,各个部门都没做好准备。
道路清理工作,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完成。
这时候,对远方物流的考验太大了。
李东皱眉,半晌才道:“烈火炼真金!
越是这时候,越是能考验人。
不管如何,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巡查要继续下去。
不止是巡查,车辆已经提前发放了下去,接下来各种取暖设备,手套,羽绒服,帽子,防滑鞋……
这些能用到的东西,都给发放下去。
作为全国最大的零售集团,这些东西我们不缺,各地仓库都有大量的库存。
物流公司这边,在这些外物方面要做好保障工作……”
孔祥宇连连点头,接着看了看外面,又道:“李总,要不您先回返石门吧?
我带队继续做巡查工作,雪太大了,路上不是太安全……”
李东摇头道:“这次不行,我就算惜命,也知道这时候正是需要鼓舞士气的时候。
我这个老板,行程都定好了,大家都知道我要去。
结果一下雪,我不去了,大家心里怎么想?
大雪天的,大家都在外面努力工作,虽然咱们给他们发工资,发奖金……
可心理上,大家就不难受?
老板就这么金贵?
出入都是车队护送,保镖跟着,就这,下了点雪,居然就不来了?
要是没公布巡查的消息那还行,公布了,这时候我能不去吗?”
说罢,见一旁的谭勇也想说话,李东笑着按了按手道:“别说了,下雪而已,又不是下子弹。
我没那么不堪吧?
只要你们开车稳当点,坐在车中吹着空调,还能冻着我?”
孔祥宇想了想道:“雪下的太大,咱们的行程可能会被耽误,李总,那要不我们分头巡查,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李东考虑了片刻,正准备说话,服务区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
“袁雪,你什么意思啊?看不起人是吧?”
“就是,有什么了不起的!”
“娜娜,别生气了,和这种人有什么好计较的……”
大雪中,四五个女人一边走着,一边劝慰起人群中一个看起来极为娇弱的女生。
而另一侧一声不吭的袁雪,则是成为众人的讨伐对象。
带队的经纪人,见底下的新人们吵闹的厉害,加上大雪封路,恐怕要延误面试时间,有些心烦气乱。
这时候见袁雪不说话,另一个之前就被剧组挑中的艺人又委屈的不行,有些不耐烦道:“阿雪,跟娜娜道个歉!”
袁雪微微皱眉,却是没吭声。
经纪人心情本来就不好,加上底下这些人又不是什么大牌,见状顿时呵斥道:“让你道个歉,你冷着脸给谁看呢?
成天这副表情,跟谁欠了你似的?
是不是觉得在东星那边演了个小角色就了不起了?
这种龙套角色多了,还真把自己当大牌了!
要不是公司给你们机会,给你们资源,你们算什么玩意?”
经纪人不耐烦地骂了几句,底下这些人什么情况,她懒得问清楚,在这行当混迹了这么些年,她什么不懂?
袁雪刚进公司,就被公司推荐去了东星的剧组面试,最后还通过了。
前不久,刚在东星那边拍完了戏,虽然只是个小角色,可也让人羡慕的眼红了。
加上这女人平时话少,和其他人关系也不怎么样,其他人羡慕嫉妒,排挤新人很正常。
懂归懂,知道归知道,可经纪人却是不问这些。
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