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巨匠-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恰恰是文森特和麦克斯对峙过程中的核心焦点,文森特为自己的杀人行为套上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世界每天都有人在死亡,即使不是他杀的,也会有其他人杀,反正仅仅只是死了一个陌生人而已;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背负着血海般的杀戮罪恶的不是他,而是那些挑起战争的势力。

    但隐藏在真相背后的,仅仅只是利益,又或者仅仅只是空虚。这,是一个‘为什么’,而不是一个‘原因’;这,就是罗生门。

    这是剧本的第三个暗示。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上帝之城’,那是一部出色的电影,毫无疑问。施特雷洛曾经在那部电影里探讨了一个很深刻也很现实的话题:到底什么是罪恶,又是什么导致了罪恶?

    但‘上帝之城’并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留给观众进行思考;而这一次,他在‘借刀杀人’之中进一步展开了探讨,只是他依旧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忽略的不仅仅是一座上帝之城,还有一座洛杉矶,还有一座介于洛杉矶与上帝之城的非现实空间。

    当然,在文森特和麦克斯的纠缠过程中,麦克斯遵从了内心道德的驱使,选择了正义,与邪恶展开了对抗——这也是整部电影唯一符合商业类型电影的正面价值取向,但有趣的是,电影的结尾再一次带来了意外。

    不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也不是正义与邪恶同归于尽,而是中立与邪恶的双双毁灭,正义的微弱光芒被禁闭在了光影构建的囚牢里,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表面看来,这似乎与‘上帝之城’结局里阿炮的走出去相印证,即使暗无天日,但终究可以捕捉到一丝希望;但事实上,这与‘上帝之城’截然不同,因为存活下来的正义奔向了茫然的未知——在缺少证人支持的情况下,这起案件已经没有了胜诉的可能,所有调查又一次回到了起点,死去的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和一个无辜者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邪恶似乎取得了胜利。

    结合剧本的三个暗示,然后重新回忆起电影碎片,文森特和麦克斯两个角色之间的数次对话,意味深长、引发深思,不仅展现了中立人物在面对危机时的挣扎和困惑,同时还带出了一个尖锐的真相:在利己主义、利益至上面前,人们的价值观无比脆弱,由善变恶仅仅只是眨眼之间的事。

    因为恐惧而选择了逃避,因为自保而选择了冷漠,因为孤独而选择了疏离,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变得疏远而冰冷,这使得每个人似乎都为犯罪找到了合适的理由,正义和邪恶之间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不清,那么……下一步呢?

    因为犯罪,所以犯罪?

    这又让我们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正义和邪恶要如何选择’,我们真的知道自己的选择吗?又或者说,我们真的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吗?

    从‘上帝之城’到‘借刀杀人’,施特雷洛探讨了一个深刻而重要的真实社会问题,然后留下了一个问号,留给我们慢慢思考。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震撼和反思,不会随着电影的结束而消失,相反,这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

404 形势颠倒

    罗杰的这篇影评视角颇为独特,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对电影的结构、拍摄的手法等理论角度进行剖析,而是抛开了所有形式框架,深入电影的内涵,展开了分析讨论,他不仅对“借刀杀人”赞不绝口,更是在文章末尾表示,“这是‘七宗罪’以来,最出色的犯罪电影,迷人而神秘,精彩而深刻!”

    这篇名为“‘上帝之城’之后……”的影评,直接就将这部商业电影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令所有记者刮目相看。

    诚然,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节奏控制和场面特效,吸引票房才是王道,从来没有人关注电影的内涵;但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如何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始终是每一位电影创作者的最高追求。

    当所有人都把“借刀杀人”当做一部商业电影来对待时,罗杰却挖掘出了这部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带来了意外惊喜,这让人们不由就联想到了“上帝之城”的横空出世。

    今年夏天,兰斯带着“后天”取得了出色的票房数据,这也引发了许多讨论,不少人都认为,兰斯在“上帝之城”里展现出来的锐利和才华并没有能够延续下来,逐渐沦为平庸;而“借刀杀人”又是一部商业电影,这也意味着,兰斯正式从独立导演向商业导演转型。这样的情况在好莱坞屡见不鲜,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只是,兰斯之前的根基太浅,没有足够的累积,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上帝之城”仅仅只是灵光一现而已,兰斯很快就会沦为平庸,成为好莱坞类型导演之中普通的一员。

    可是现在,“借刀杀人”却颠覆了人们的猜测,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如果说仅仅只是哈维尔的博客,人们并不会太过在意,毕竟那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哈维尔根本就不算是影评人,没有任何权威性可言;但现在,罗杰却以别样的视角进行了解读,送上了赞誉,表达了与哈维尔相似的态度,情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很快,网络上就形成了一股汹涌热潮。

    不少人都在哈维尔博客、罗杰网站底下回帖讨论着:“借刀杀人”真的那么出色吗?

    参加了首映式的观众纷纷站出来各抒己见,有人表示了赞同,认为电影不仅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而且思想内核更是上升了一个台阶;有人表示了反对,认为导演太过注重形式化,反而让电影丢失了商业电影的劲爆感;有人表示了困惑,对电影主题思想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了期待,他们错过了首映式,现在对电影产生了好奇。

    这些讨论更像是资深影迷的交流,抛弃了外在因素,就事论事地对作品展开讨论,和沉迷于游戏的宅男对话一般,外人很难介入,所以,这番讨论的热度自然无法和“十二罗汉”相提并论,那些为帅哥美女尖叫的影迷们就足以完胜了。

    但是这却引起了不少新闻媒体的注意,让越来越多的视线朝“借刀杀人”集中过来;巧合的是,今天出版的各大媒体报纸也隐隐地遵循着相似的发展轨迹。

    十二月三日,周五,仅仅一天之内就有两百四十七家媒体对昨晚的首映式对决展开了报道,这也是近一个月以来,颁奖季第一次被抢走了光芒,几乎三分之二的娱乐媒体都在关注着这场假期档的票房对决。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十二罗汉”以摧枯拉朽的强大声势,在首映式对决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借刀杀人”的劣势如此明显还是让不少人十分意外——毕竟在此前的宣传之中,派拉蒙和华纳兄弟都是寸步不让、针锋相对,正是因为双方携手推动,这才使得这场对决制造了如此多话题、引发了如此多关注。可是现在,“借刀杀人”却彷佛突然低头认输了,这确实是让人措手不及。

    两百四十七家媒体之中,足足有两百二十一家媒体都对“十二罗汉”首映式的盛况进行了报道,但却仅仅只有一百零九家媒体对“借刀杀人”的首映式展开了正式报道。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上报道“十二罗汉”的新闻之中顺带提及的篇幅,关于“借刀杀人”首映式的报道数量则是一百九十三家。

    “群星璀璨,百名艺人抵达现场为‘十二罗汉’首映助威!”

    “克鲁尼+皮特+达蒙,琼斯+罗伯茨,‘十二罗汉’延续强大阵容,来势汹汹!”

    “凯瑟琳…泽塔…琼斯: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之中,我选择迈克尔…道格拉斯。”

    “乔治…克鲁尼与布拉德…皮特携手出席首映式:兄弟情谊坚定不移。”

    “史蒂文…索德伯格:打造一场群星狂欢的娱乐盛宴!”

    “从‘十一’到‘十二’,凯瑟琳…泽塔…琼斯、文森…卡索(vincent…cassel)、布鲁斯…威利斯的加盟,让这场派对永不停止。”

    “乔治…克鲁尼:我们期待着票房能够带来惊喜!”

    “千名影迷亲自到场助阵,好莱坞大道人潮汹涌:‘十二罗汉’首映式闪亮登场!”

    “‘十二罗汉’轰动首映,现场影迷情绪激动,险酿大祸。”

    “十二罗汉的迷人魅力,即将再次风靡全美:更强大,更刺激,更娱乐,更有趣。”

    “‘十二罗汉’剧组对票房成绩信心十足:观众们会喜欢这部电影的。”

    “票房对决:‘十二罗汉’先下一城!”

    “布拉德…皮特有望扭转颓势,以票房击败兰斯洛特…施特雷洛。”

    ……

    关于“十二罗汉”的报道数不胜数,几乎都纷纷占据了报纸娱乐版面的头条位置,那轰动盛大的场景通过铅字的描述,在读者面前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这场首映式的强大气势,大有横扫千军的架势,恍惚之间,人们又回到了暑期档的繁华和喧闹。

    更重要的是,票房对峙经过炒作之后,持续升温,“十二罗汉”方面几乎是信心满满地直接下了战帖,进一步将观众的期待感提升起来——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关注度就是至关重要的,所有一切迹象都在朝着“十二罗汉”的有利方向发展着。

    相较而言,“借刀杀人”的整体气势就已经弱了一大截,由于首映式上,汤姆…克鲁斯没有邀请任何大牌朋友出席,所以星光黯淡,根本无法和“十二罗汉”相提并论;而且在首映式的问答环节之中,无论是汤姆还是兰斯的回答,都是中规中矩、客客套套,简直让人昏昏欲睡,即使是幽默机智,但没有爆点,就没有报道的价值。

    “‘借刀杀人’:继‘上帝之城’、‘后天’之后的又一佳作。”

    “汤姆…克鲁斯与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火花四射的对碰,奉献二十一世纪以来最精彩的对手戏。”

    “掌声雷动,反思悠远——‘借刀杀人’的首映式远远不止如此。”

    “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再次实现自我突破,非常规的汤姆…克鲁斯,非常规的‘借刀杀人’。”

    “难以置信的佳作:回归作品本身,打造一部令观众身临其境而拍案叫绝的电影。”

    “精彩的镜头,精彩的灯光,精彩的剪辑;精彩的台词,精彩的人物,精彩的表演,构建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野心勃勃: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游走,施特雷洛的一次全新大胆尝试。”

    “惊愕,刺激,紧张,克制,压抑,深刻,强烈……‘借刀杀人’以一套组合拳,狠狠击中观众的胸膛。”

    “汤姆…克鲁斯:这是我职业生涯最艰辛的一次演出——同时也是最精彩的一次。”

    “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我在试图做得更好。”

    “五分钟的掌声,全场起立鼓掌;二十四小时的激荡,反思连绵不绝——记‘借刀杀人’首映式。”

    ……

    关于“借刀杀人”的报道大部分都集中在电影本身之上,由于首映式的乏善可陈,再加上剧组不断强调着作品的重要性,这使得反馈信息发生了严重的倾斜,丝毫不像是一部商业电影的宣传,倒更像是颁奖季电影的前期宣传。这着实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情况。

    回想一下电影上映之前的宣传手段,再看一看电影上映之后的宣传方式,画风的巨大变动导致了剧情走向了完全未知的方向。

    “十二罗汉”的宣传声势浩大,关于首映式的报道铺天盖地,但却给人一种响雷不断却不见雨滴的错觉,空荡荡的响声在震耳欲聋,可是空气里却一点湿气都没有,报道数量的繁多反而使得电影本身被八卦新闻所淹没;“借刀杀人”的报道不显山不露水,主要讨论都集中在电影之上,低调之中却实力坚挺,扎实的质量宣传在前期看起来没有任何动静,可口碑的传播却在悄无声息之中逐渐扩大,重剑无锋的策略却是带起了烈风阵阵。

    如此形势,确实与预期之中有着严重的偏差,表面看来占据上风的是“十二罗汉”,但圈内人士议论纷纷的却是“借刀杀人”。

    “‘十二罗汉’是玩杂耍的小丑,‘借刀杀人’就是默默表演魔术的老派魔术师,这场秀,到底谁能够赢得观众欢心,可是充满了悬念。”这样的说法悄无声息地在圈内蔓延了开来。(未完待续。)

405 周五票房

    “十二罗汉”主打首映式,延续商业电影的宣传模式,彷佛顶级小丑一般将手中的杂耍玩得眼花缭乱、精彩连连、目不暇接;“借刀杀人”主打电影本身,反其道而行地走上了艺术电影点映期间的报道方式,犹如资深魔术师的神秘演出一般遮遮掩掩、平平淡淡、扎扎实实。

    无论是网络宣传还是纸媒宣传,十二月三日这一天,“十二罗汉”都实现了全方位的碾压,得益于华纳兄弟宣传资源的全面倾斜,让作品的话题铺天盖地蔓延了开来;而纸媒所呈现出来的格局和网络隐隐顺应着相似的轨迹,眼花缭乱的信息轰炸都瞄准了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明星卡司展开,甚至不惜把它和“借刀杀人”的正面对决推上了全新的高度,电影的“票房属性”得到了无限放大。

    相对而言,“借刀杀人”从首映式开始就摒弃了炒作宣传,老老实实地把焦点集中在电影本身。随后关于电影的讨论也延续了这一趋势,哈维尔和罗杰二人对电影的赞誉之声更是引发了影迷们的热烈讨论,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让口碑也得以迅速散播开来。但是,抛去了花边话题之后,电影引发的化学反应就相对有限了——这种宣传方式,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的沉淀。

    尽管如此,圈内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借刀杀人”这是缴械投降,似乎已经认为在票房方面不具备战胜“十二罗汉”的可能性,所以选择了迂回策略,主打质量牌,希望能够依靠口碑在长线持久力上赢得更多票房。

    毕竟,这是票房竞争,短期爆发力将成为长线持久力的基数,口碑仅仅只不确定的未知因素罢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话题和焦点就是关键,首周周末票房的爆发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电影作品在上映之初表现平平,之后却依靠着口碑的沉淀而赢得了惊人的票房数据,而且数量还不少,但整体而言,这还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的这场票房对决,在首映式阶段,前者不仅实现了大获全胜,而且还一骑绝尘地拉大了优势,似乎仅仅只是在首映式过后,首映周末的票房走势就已经奠定了基调。

    此前,两部电影上映之前,媒体的票房预测普遍看好“十二罗汉”,群星云集加上续集优势,使得这部作品的票房前景一片光明;但对于“借刀杀人”,媒体却没有掉以轻心,依靠着前期的话题炒作,再加上汤姆…克鲁斯的号召力,电影也具备着强劲的竞争力,不可小觑。

    在票房预测之中,“十二罗汉”的最高数据是来自于“旧金山纪事报”的六千五百万,这一成绩是以历史作为参考标准的,一个是四周之前以七千万周末票房创新影史第二高十一月周末票房记录的“超人总动员”,一个则是去年以七千两百万创造十二月最高周末票房记录的“魔戒3”,可见他们对这部作品的强大信心了;而最低的预测则是来自于“华盛顿邮报”的四千三百万,一共十七家媒体预测的平均首映票房是五千万。

    作为参考的是,三年前“十一罗汉”的首映周末取得了三千八百万美元的出色成绩,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手中夺走了票房冠军;不过,有趣的是,随后一周,“十一罗汉”就交出了票房冠军位置,而取而代之的赫然是汤姆…克鲁斯和佩内洛普…克鲁兹领衔主演的“香草的天空”。

    媒体对“十二罗汉”的票房预测基于前作的数据,进行了微调,整体而言还是可以感受得到,人们对这部作品的强大信心。

    相较而言,“借刀杀人”的预测数据就弱势了一些,最高数据是“纽约邮报”大胆预测的五千万,这一数据在目前十二月的影史榜单上可以跻身前三,仅仅落后于两部“魔戒”系列作品;最低的预测是“西雅图邮报”给出了一千九百万,十四家媒体预测的平均数据是两千八百万。

    可以看得出来,得益于之前两部作品引爆的话题,再加上一众号召力十足的巨星齐齐参与其中,整体而言对两部电影的票房都是看好的,尤其是看好“十二罗汉”创造历史记录。

    不过,首映式之后,媒体虽然没有立刻更新票房预测数据——因为真实数据很快就要出来了,没有必要更新预测,但圈内传闻却普遍看低“借刀杀人”一线,认为派拉蒙的保守策略很有可能引发消极反应。

    十二月三日,周五,“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正式同步在全美上映,但受到的重视程度却有极大的差异。

    前者在三千三百间院线上映,后者仅仅只有两千八百间院线;前者的排片率以百分之四十三遥遥领先,后者的排片率却只有百分之三十一。仅仅从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各大院线对于两部电影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所有人普遍看好“十二罗汉”,当然,华纳兄弟在背后的推动也功不可没,现在已经没落的派拉蒙自然不是敌手。

    伴随着周五的宣传战火热打响,所有人都把视线集中了过来,票房之争即将揭晓答案。

    参展关系公布的周五票房数据也正如众人所料,“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的票房竞争成为了主旋律,而最终占据先机的赫然是“十二罗汉”。

    在万众瞩目之下,“十二罗汉”表现不俗,单日取得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轻松摘得周五的单日票房冠军;而“借刀杀人”单日票房收获一千两百万,落后于同日上映的竞争对手,屈居第二;出人意料的是,上映进入第三周的“国家宝藏”单日依旧取得了六百万的成绩,挖走了一大块票房市场,位居第三。

    这一结果,却让圈内人士都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首先,在预期之中,由于“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的龙争虎斗,其他电影的票房市场将会受到剧烈的挤压,单日票房迈过三百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国家宝藏”在上映两周之后,依旧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夹缝求生却不屈不饶地赢得了六百万美元,数据出色得令人大跌眼镜。

    由此可见,“十二罗汉”和“借刀杀人”的票房号召力似乎远远没有想象中强大,喧闹繁华景象更像是浮躁的假象。这让人们不由再次想起了假期档的本质——捉摸不定,几乎没有人可以确定某个特定类型的作品能够在假期档稳赚不赔,这一次难道又是如此?

    第二,“十二罗汉”的票房远远低于预期,撇开打破记录的可能不说,电影周末票房想要突破五千万,周五票房一般要在两千万左右波动才是正常的,现在这一表现数据,不要说七千万的记录标杆了,就连四千五百万都十分困难。

    最后,“借刀杀人”的票房带来意外惊喜,虽然一千两百万也不能算是格外出众的数据,但至少证明,媒体预测的两千八百万将会很轻松地达到——这意味着,人们担心派拉蒙的保守会引发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出现,前期炒作宣传的话题效应依旧为电影带来了有效的票房数据。

    如此结果,不能说“十二罗汉”横扫八荒,也不能说“借刀杀人”丢盔弃甲;不能说二者互相受惠,也不能说二者彼此内耗,也许说二者陷入了诡异的僵持会更加合适,这着实有些奇怪。

    按道理说,两部作品题材相似、主打明星牌、上映日期一样、宣传手段相似、受众群体相似……这就意味着,两部作品势必将会厮杀得你死我活——至少在首映周末时是如此,类型电影市场的容量就那么大,一山不容二虎,选择再艰难也会决出胜负来,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方大胜一方溃败的局面。

    但现在,情况却模糊不清,仅仅只是周五票房,根本无法分析出太多数据来。最终的胜负还是取决于周六、周日的票房走势,到底是跌幅还是涨幅——更重要的是,周六涨幅到底有多高、周日跌幅又控制得多低。换而言之,也许这场炙手可热的票房对决要一直到周日才能决出胜负,这也就意味着……竞争正式进入了白热化!

    虽然超出预期,但却让媒体更加兴奋起来了——没有人一泻千里,也没有人一骑绝尘,如此炙热的缠斗阶段,恰恰是媒体最喜闻乐见的:爆点,爆点,还是爆点!可以想象的是,接下来的宣传期,两部电影之间的对峙局面只会越来越紧绷,火花将会越来越激烈,这怎么可能不兴奋呢?

    周五票房的走势没有能够分出高下,这也使得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向了各大媒体:影院分数由于统计基数还不够多,数据没有说服力,所以作为观众衡量电影质量的最直接数据,自然就是媒体综评了——各大权威媒体的影评人反馈,将会成为观众做出决定的重要参考。

    令人哭笑不得的局面出现了:两部商业电影的票房竞争进入了刺刀见红的肉/搏/战,而决定胜负走向的居然是影评人的评价!这让人忍不住开始吐槽:果然是十二月颁奖季,就连商业电影的票房对决都如此与众不同。

    虽然说媒体综评糟糕,不代表电影票房就糟糕;但媒体综评出色,某种程度来说,的确意味着电影票房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万众瞩目之下,四十三家专业媒体的首批影评火热出炉!一时间,引爆了所有人的热情。(未完待续。)

406 最低消费

    “草!草!草!”塔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咬紧了牙齿,愤恨不平地咒骂了起来,惹得周围两张桌子的其他客人都转头看了过来。

    瑞恩轻轻咳嗽了两声,“这里是公众场合。”此时正是享受早午餐的黄金时光,露天咖啡屋的所有座位都坐满了,而且由于今天是周六,街道上络绎不绝的人群更是热闹不已,塔克刚才的咒骂很容易就成为瞩目焦点。

    瑞恩瞥了坐在旁边的乔治和布拉德一眼,他们两个人都戴着墨镜,避免更多的骚乱。不过这家位于圣莫妮卡大道上的咖啡店本来就名人云集,得益于靠近比佛利山的地理优势,许多名人都会选择这里享用早午餐——刚才他们就遇到了阿诺德…施瓦辛格,还有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diaz)和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timberlake)。

    塔克却根本不在意,回头朝身后的客人瞪了过去,扬声说到,“这里不是英国贵族的下午茶,没有人禁止说粗话的。”说完之后气呼呼地回过头来,端起桌面上的咖啡,大口大口地咽了下去。

    其他几个人交换了一下视线,都显得颇为无奈,最后还是乔治开口说到,“何必如此激动呢,我们还没有输呢。”

    “但也差不多了。”布拉德不冷不热地刺了一句,“破纪录的希望是没有了,不少人都在等着看笑话呢。”

    乔治耸耸肩,“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是以破纪录的标准来看,“十二罗汉”的周五票房确实难以让人满意,远远低于预期,但这就是好莱坞,没有人可以百分百确定一部电影就会成功,这也是续集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至少有一个基数保障。

    “拜托,伙计们。”瑞恩收拾起情绪,微笑地说到,“你们不要表现得好像我们已经输了似的,且不要说,我们目前是领先的状态,而且媒体综评也还没有出炉,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别人不管,至少我们应该有信心才对!”

    塔克依旧气呼呼的,但情绪却稍微平复了一些,“我只是……”一方面在气愤着“十二罗汉”破纪录的希望破灭了;一方面又在恼怒着“借刀杀人”周五票房的不俗表现,“我就是不想看到那个混蛋好过。”

    战胜“借刀杀人”仅仅只是最低消费而已,打破记录才是他们的追求,碾压兰斯的快感更是终极目标。

    “那么接下来的宣传就努力一点。”乔治轻描淡写地说着,但铿锵有力的话语却铮铮作响,隐藏在那平静表面之下,也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狠厉——这是他和兰斯的第一次正面对决,虽然他不曾说过,但内心深处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高傲,输给兰斯是绝对无法接受的结果。

    乔治转头看了意气阑珊的布拉德一眼,心底颇为无奈地嗤笑了一声,说出的话语里却带着一丝调侃,“先生,你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所以,你现在这幅姿态是做给我们看的吗?”

    布拉德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瞥了乔治一眼,但随即发现两个人都戴着墨镜,根本没有用,只能是没好气地回了一句,“闭嘴。”周五票房表现低于预期,布拉德肩膀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天上午才发现,詹妮弗已经寄了律师函,事情似乎没有回旋余地了,他倒不是为这段婚姻而惋惜,而是担心离婚之后社会舆论的压力,脑海里一阵胡思乱想。

    “嘿,杰森。”布拉德收回了视线,却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身影,抬起了右手打起招呼。

    杰森走到了四个人所在的桌子旁边,微笑地招了招手,“早上好。”然后把手中的一叠东西放在了桌子上,“他们本来要送过来,不过我刚好路过,所以就带过来了。”大家视线都投射了过去,放在最上面的赫然是“洛杉矶时报”,这厚厚一叠也就是今天火热出炉的最新一期报纸了,换而言之,媒体综评终于问世了。

    杰森看了看瑞恩,又看了看塔克,停顿了片刻,似乎在犹豫着什么,但最后还是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其他没事了,那我就先走了。”

    布拉德坐直了身体,“坐下来一起吃点东西。”礼貌地发出了邀请。

    杰森摇摇头,指了指停靠在对面的车子,“‘卢旺达饭店’下周要举办一个内部试映会,邀请名单还没有定下来,我现在正在去开会的路上。”说到这里,杰森又一次停顿了一下,视线在瑞恩和塔克身上逗留了一会,可是却没有人出声,于是杰森深呼吸地耸了耸肩,“所以,改天吧。”说完之后,杰森就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

    乔治的视线在瑞恩和塔克之间来回扫了扫,他可以感受到,他们和杰森之间的气氛显得有些怪异,但瑞恩和塔克都没有开口说话。此时坐在旁边的布拉德伸手拿起了最上面的那份“洛杉矶时报”,这个动作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乔治也就没有再继续追究下去,转头看向了布拉德。

    布拉德翻开了娱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