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会这样?当时,我给首长说了,首长也很伤感,说我们胜利都几十年了,怎么还存在这么贫穷的状况!”
“这……”两个美女此时已经有点手脚无措了,是啊,听赵无极这样说,这农民还真是个大问题呢。
“城里人出门,有柏油大马路,有公共汽车,休闲游玩有公园,有花园,孩子有游乐园,晚上在街上散步有路灯,住的是楼房,用的是自来水,洗澡有热水器……可这一切,农民都没有!”
“……”两个国家级报纸的大记者彻底被震住了。
“你们觉得,你们刚才想问的华夏的问题,有这个问题重要吗?”
“那,赵无极,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哦,我的意思是,国家应该怎么办?”柳晓萱问道。
“你们身在京都,肯定听到过各种议论、观点,譬如有人说米国充满着机会,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很公平的机会。那么,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农民,正是缺少这种机会,如果他们有机会,一定会创造出惊人的艺业!”
“今天那个酒厂的厂长,就是农民,名叫姜学清,但他带领8个人,就生产出了口味、质量不输给那啥液的美酒。凤山佳酿,批发价现在都是11块钱一瓶,就是你们的胡叔叔,也买了几件准备作为礼物带到平原去的呢。”
“这个酒厂,是姜学清承包经营的,他抓住了机会,跟他一起干的人也抓住了机会。此外,在凤山还有约800户农户,大约占全部农户的四分之一弱,正在各个专业合作社里辛勤劳动,他们也算是抓住了机会的人,平均一个人,一个月可以挣到60元钱,有了这60元钱,等于是一家人都有了希望。”
“啊,冯静,我们去凤山采访吧,去看看实际情况。”柳晓萱突然说道。
“我欢迎你们去凤山采访,不要过多地把笔触对准这个领导那个名人,农民,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一群人,你们既然采访类似于姜学清、田杰这样比较能干,敢于承包企业经营企业的农民,更要采访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家里一贫如洗的农民,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真正理解到农民这个概念。”
“因为,农民的命运,就是华夏的命运!”(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推荐票……至于评价票和钱票,嘿嘿,量力而行吧……
262章 绝密消息(3更到!)
“谢谢你,无极同志。”趁两个美女上厕所之际,胡永生像只老狐狸一样从他的办公室钻了过来。县委小会议室,即常委会议室,一般都紧临县委书记的办公室。
“胡书记,你谢我什么?我刚才,只是忽悠她们罢了。”
“忽悠?”胡永生被这个词给惊了一下。
“她们问这问那,全部是一些极为敏感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干部能说吗?因此,我给她们摆一点她们没见过的东西。这不,两个美女马上就乖乖地了。不管怎么样,先把她们给哐住吧。”
“无极同志,我不觉得你在忽悠,你说的问题,确实是华夏最大的问题。你那个农民是不是华夏人的问题问得振聋发聩啊!不过,我感谢你不是因为这个,这个,我们下来再谈。
我感谢你的是,你把小柳引向了正确的方向。我想,她只要去了凤山,她就会有变化的。哎,这个,她来凤山还真来对了……”
神马意思,这胡书记也来忽悠自己了?
其实,要说华夏的官员不关心民众疾苦,还是有些偏颇,诚然,有相当部分的人只在乎自己升官发财,但是,华夏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绝不是你关心就能改变的。
一来有待大政策的改变,二来依赖于华夏整个经济的复苏,第三还依赖于国家财力。
胡永生刚才一席话,至少表明这个曾经的省委书记秘书,听到农民的疾苦时,还是心有所动。
赵无极其实对胡永生的话是明白的,但他只能装傻。华夏的问题,他一个重生者还没有两个小美女看得深刻?
但是。这些问题他不能说。甚至想也不能想。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凤山的基础打牢固,让每一家农民都有农业之外的收入。
两个美女上厕所至少有二十分钟,才重新回到会议室,而且一回来看向赵无极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赵无极吓得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以为有什么脏东西呢。
“好,赵无极,刚才算你回答得不错。我们两大美女共同决定。今天下午就去凤山采访,我们计划采访三天,你得陪我们三天,没问题吧?另外,胡叔叔,你能不能给我们派个车啊,听说凤山距县城很远呢。”
“派车?哦,不行。我们县委的车本来就少,再说,给你们派车也不合规矩。”胡永生逗趣道。
“哼。不派车我们就打摩的去,我们可听说。县城里摩的不少呢。”柳晓萱嘴巴一翘,说道。
陪三天?赵无极虽然觉得可能是个苦差事,但至少眼前她们不再问那些没有结果的问题了,因此心情也颇为高兴:“胡书记逗你们玩的。他不派车,我开车送你们过去。”
“你开车,你有车?”柳晓萱虽然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但他正好知道,赵无极这种级别的人肯定没车。
“呵呵,这个,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赵无极不但有车,而且还是辆军用吉普,现在还挂着军牌呢。那车,比我们县委的车可牛多了。”
“啊?赵无极,你哪来的军车,还挂着军牌?”
“哎,我不是帮平原军区许虎林司令员做了点事情吗,他就送了我一个车开开。许司令说,车子开烂了之后,得还给他们。”
赵无极半真半假地说道。
“哎呀,你认识许伯伯,我怎么没听许伯伯说起过你呢?”柳晓萱有些吃惊。
“我还认识吴冕爷爷呢,他怎么没说起过你呀?”赵无极打趣道。
“哎呀,我又不认识吴……啊,不,吴冕爷爷又不认识我。她怎么会说起我?”柳晓萱有些绕不清楚这个逻辑。
这时轻松的时间,与美女聊天打屁,再怎么说都是一种享受。而且,这个时代的美女,大多比较朴素,脸上没什么粉,是不是美女,都非常本色,远不像后世的美女,谁知道整没整容,谁知道粉之下是什么。
……
凤山的三天,赵无极几乎是全程陪同,主要原因当然是两个美女的安全,省委书记的女儿,其安全是不能开玩笑的。
当然,赵无极也不是臭屁得一个人陪同,而是叫上了凤山乡政府的费琳娜和范东明两人。费琳娜是女人,再加上有些才气喜欢写作,与美女记者有“共同语言”;而范东明也热爱学习,正准备考大学,与两位美女也属于“同行”与“同龄”。
为了确保胡永生所说的把柳晓萱“引向正确的方向”,赵无极这三天可谓是煞费苦心!
带她们去那些最贫穷的人家采访时,赵无极告诉两美女,要给孩子或老人准备一点小礼物,因为贫穷在让他们自卑外,还充斥着不信任、排斥以及极度自尊等心理;到了别人家里,不要嫌椅子或凳子脏,还拿出手绢擦拭的动作;在提问时,不要有城里人的优越感,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心态,不要一惊一诧,特别忌讳问“为什么”。
譬如“为什么不给小孩买新衣服?”“什么不送孩子上学?”“为什么不去挣钱?”……
多用眼睛观察,多用心去体验,多用脑子思考,不难得出农民生活最真实的情状。
在带她们去五棵松和大碑石村时,赵无极告诉美女,这两个村庄,是明末抗清英雄的后代,其族谱、传承一直没有断过,传统的儒学、道学、中医、武术等,保存得非常完整。
这两个村的人,他们热爱大山,热爱自然,心性纯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俗价值观大相径庭,但他们心灵手巧,其根雕木雕工艺品堪称艺术珍品……
赵无极只带她们爬了两天的山,第三天自然在凤山场镇采访酒厂和中药厂以及凤山豆干合作社,顺便休整一下。
“赵无极,我们有几个问题要向你请教,否则,我们回去后会寝食难安的。”在最后一个下午。一向言语较少的冯静出声问道。
“哎。不要搞得那么严肃好不好。另外,你们问可以;但我回不回答却是我的权利。”赵无极怕这两个小妮子问出民/主呀自/由呀这些敏感词语。
“这两天,我们看了很多,也很有感触。可是。为什么农村这么贫穷落后啊?”
看来,冯静这小妮子确实有所思考,她这是在寻找最真实的原因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华夏历史上的农耕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而今天农村的文明状况更比历史上先进。但是,为什么落后了呢?这是因为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甚至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动力最典型的是机械力和电力,各式各样的机器、机械与电器;而农耕文明却是使用着人力与畜力,少量利用风力、水力等。”
“这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力,其生产的结果自然不同。我们都知道,米国用2%农业人口养活了整个米国人,还有大量的粮食出口,它们依赖的就是机械力与电力。采用的是工业化生产手段;而华夏是8亿农业人口养活4亿城里人,只能勉强保证粮食自给。”
“那……我们的农民为什么不采用机械力与电力?”
“问得好!第一。农村教育水平很差,还有不少文盲,他们并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机械,不要说没钱买那个东西,就是送给他们,他们也未必会侍弄;第二,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是人多地少,全国人均只有1。5亩土地,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只有几亩地,靠人力与畜力就解决了耕种与收割的问题,因此,农民用不上机械力,特别是大型联合播种机与收割机,就可以将粮食收回仓库,也就是说,使用机械力并不划算;第三,当然是经济基础差了,他们买不起那些机械。”
“那,农村岂不是永远就这样了?”
“我考考你们,现在一些年轻的大学生总是爱拿华夏与发达国家相比,你们发现华夏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社会制度?”两个美女说出了这个词,但似乎有些不太确信。
“社会制度?也许吧。这就是华夏人的悲哀了!过去,我们说资本主义是万恶的,水深火热的,充满着血腥、剥削与压迫;而今天,我们一些人却完全反了过来,认为发达国家是天堂,那里充满着光明和自/由和幸福。你们不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是病态的吗?”
“啊?”两个美女被雷得不轻!曾经,她们就是这群人中的两个分子啊。
“华夏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积聚了大量社会财富,国家有了钱自然能提高人民福祉;城市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自然显得整洁、干净、漂亮!”
“而华夏却还处于农业社会,即便我们现在的城市,也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不足。两位小姐,这就是你们曾经问过的路,这就是华夏之路!”
“可是,社会上那么多……”两个美女还在挣扎。
“任何社会,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华夏不能避免,米国、倭国同样不能避免。而我们真正的问题,就如我刚才说的,你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发现,而发现的那些问题也因为焦虑因为急躁,甚至因为一些人别有用心,而被夸大了。我告诉你们一个绝密消息吧,京都有个著名的学者,十几天前被华夏检察机关调查了……”
“什么绝密消息,我们早就知道了。”柳晓萱有些不屑地说道。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被调查吗?”
“这还用问,他不就写了几篇文章骂了政府吗?”
“呵呵,如果你们仅仅看到这个层面,我以为华夏是没有前途的。”赵无极也表现出某种不屑。
“那你说,他为什么被调查?”
“因为他收受了倭国人的政治佣金,接受了倭国人送给他的至少价值5万华币的礼物。”这个,赵无极本不想说出来的,但又不得不告诉两个美女,因为这对他们判断这个时代有帮助。
“他怎么能这样,我曾经还想过去考他的研呢。呜呜呜……”柳晓萱突然抱头痛哭起来。(未完待续。)
ps: 特别感谢琉璃风童鞋的2张月票3张10分评价票支持……下午有个“分类强推”,第4更下午5点钟后吧。
263章 首长召见(4更毕!求月票推荐票啊……)
柳晓萱和冯静离开凤山的第二天,赵无极就接到了首长办公室电话通知:请他于4月12日上京,13日参加由科技部、华科院、工程院主持的“特种材料与特种合金新技术成果汇报会”;
14日在华科院作学术报告,15、16两日在京都大学和京华大学向在校大学生作演讲;19日在东复大学作演讲,21日在赵无极的母校西川师大作演讲。
这个通知,由首长办公室发出,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它涉及到两个系统几个部门。当然,作学术演讲是秘密的,而在大学演讲,自有华宣部、教育部等部门另发通知。
12日上京,还有两天时间。赵无极正好利用这两天时间好好思考,给大学生们讲点什么。
大国崛起?那个只能作为参照物或背景。要说服这些天之骄子,必须用大家都知道的事例,身边的常识。
个人成长,个人事迹?这个,更不能讲。因为赵无极的成功没有可复制性。
凤山的经验?这个,似乎可讲,但代入感差,说服力差,也不行。
最终,赵无极还是从哲学的“人生三问”切入,然后结合华夏与当代大学生的情况,分别讲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历史的迷雾森林。赵无极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国学功底扎实,再加上有“大国崛起”作为参考,再结合后世的一些理念,以及赵无极自己的理解,解读华夏历史,定有耳目一新之感。
赵无极之所以用“迷雾森林”一词,意指华夏的历史太复杂、太丰富、太深厚。也太沉重。有五千年文明传承。非常值得自豪。但却容易让我们迷失其中。
当历史被记载到文字的那一刻,历史已经被修正。
第二个方面:虎狼环饲的困境。把华夏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解剖、比较,剔除似是而非的问题,找准关键的问题。重点指正西方政治的两面性。以及他们对华夏可能的或正在实施的遏制。
第三个方面:刺破黑暗的突围。这一点,讲希望,讲吴冕首长说的杀出一条血路来。这条血路,绝不是血流遍地。但要准备流血;这条血路,既要不断推进社会改革,更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这个时候的华夏,还说不上环境、文化方面的问题,因为没钱。
第四个方面:用心改变一切。这一点讲青年的责任。对物,对事,对人,对言论,对民族,对国家。都要用心。前提是用心感受,不要人云亦云。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然后是用心建设我们的生活,用心改变身边的一切,从我做起,点滴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思路理顺,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赵无极让系统的“百变小秘”一古脑儿给写了出来。写这种带逻辑性的文章,稍带激情与煽动性的文章,可比写小说简单得多了。
每篇稿子,赵无极控制在8000字以内,因为每次演讲,只准备讲2个小时,然后再给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提问。
赵无极之所以要作这样充分的准备,是因为他上京后,得把讲稿拿给首长的秘书看。虽然首长没说要审稿,但是,赵无极得有这个自觉,他可不想让首长为此担忧,或让别人觉得首长太独断。
当然,在具体演讲过程中,赵无极还会加进一些事例,这些事例,在正方中有简单的名词提示。
前世的赵无极,虽然也对首长非常敬佩,但那只是普通干部或百姓对领袖的那种敬佩。但重生之后,特别是赵无极的知识储备达到较高境界之后,他才发现,首长是这个时代最为清醒的政治家,他设计的路径,他最基本的主张,在后世已经得到了验证。
至于后世涌现出来的一些新问题,显然不能强加到首长头上。不过,赵无极来了,有些问题一定会提前预防。
其实,客观地说,虽然赵无极对首长的认知非常理性,但他其实是个感性的人,因为后世华夏这么多问题那么多问题,其实就是两个字“公平”,而现在最大的两个字就是“贫穷”。赵无极如果哪一天把这个问题悟透,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重生者!
赵无极不是不知道“公平”二字,而是这两个字的意义,他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一般的理解,说到公平,不外就是制度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等。但实际上,公平的含义比这还要深得多高得多。公平,就其本质来说,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至于制度公平、机会公平、分配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表现形式罢了。
公平是目的,不会吧?譬如个人的目的,就不是公平而幸福;譬如社会的目的是那啥理想啊。
其实,公平还真是目的,它是社会的目的!只要反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要组成氏族、民族、国家这种形式,为什么要制定各类规则?甚至其他的目的,譬如那啥理想,只是某一阶段的目标罢了,这种目标经常发生变化,而“公平”则是一种终极目的,因为它有点类似于后世那啥河蟹。
评判一个社会是优是劣,是好是坏,其标准就是公平。一个公平的社会,人们自然会爆发出极强的创造力,想像力,而一个公平的社会,自然是个规则很健全,人们不敢乱来的社会。这难道还不是目的?
为什么首长没有提到“公平”二字呢?因为首长也不是神仙,他所处的时代,是“平均主义”盛行的时代,他要打破这个怪胎与囚笼,必须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作为突破口。
这一点,首长做到了;但后来的人却没做到首长说的后半句“共同富裕”。虽然赵无极重生之前,官方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改善民生,但神马时候能够取得成功,却难有定论。
事实上。分配的相关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变。有些事。真还难以落到实处。
……
根据安排,赵无极乘坐的是12日上午11点钟的航班。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赵无极一下飞机就被一辆大红旗给接走了。
来接赵无极的人自然是老朋友骆明。当然,除了骆明外。还有一名驾驶员。
“首长的身体还好吧?”两人相见叙礼上车后,赵无极出于礼貌地问道。
“好,很好。我告诉首长,说你一年后就能够为他保养一次。他非常高兴,这段时间,身体特别好。”骆明对赵无极的态度,那是执弟子礼般的恭敬。
“你现在的功力怎么样,先天境稳固了吧?”
“早就稳固了,两天前,我的【元阳真气诀】已经修炼到了‘一星西来’的境界。”
“呵呵,恭喜你啊,骆明兄,这才一个月呢。修炼速度都快赶上我了!”赵无极飘扬了一句。不过,骆明以“先天”之躯修炼。但因为在自然环境下修炼,因此,其实际速度只有赵无极的一半。而最早修炼这个功法的冯家平,半年时间,仅仅修炼到“一阳初升”即炼气二层的境界。
“呵呵,哪能呢。我修炼再快,您也是我的师父嘛。”
“我们的关系,不要挂在口头上。对了,首长找我有神马事?”
“首长没说什么事,他只是说,小赵要从西川来,你去接一接他吧,好久没看到他了,怪想念的。”
“有劳首长挂念了。”赵无极鼻子一酸,这不就像一个爷爷对孙子的那种情怀吗?不过,赵无极到不会主动开口叫爷爷,毕竟,他前世活了五十岁,这还真难以出口呢。
“无极兄,你说这世界上,有没有神仙?”骆明进入了先天,而且后还可更上层楼。思维似乎活跃了起来。
“有。你我都是神仙,因为我们能做凡人不能做的事情!”
“呵呵,我就是问问,好奇吧。”骆明以为赵无极是在“教育”他,急忙承认错误。
“不。我说的是真的。譬如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因为对华夏文化极大的贡献,或者因为他创立了一种修炼方法,于是,他便成了三清圣人,飞往仙界了。”
“您的意思是,神仙都是传说?”
“没有。我说的是生命的境界问题。普通人都是凡人境,而你已经一只脚跨入了非凡之境,因此,用普通的凡人概念来解释,就解释不通,当然,距离真正的大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极兄,你现在是什么境界?”这是骆明真正好奇的地方。
“我已经进入‘四阳脱凡’境,不过,也只是刚刚进入罢了,越到后来,修炼越难。”在面对骆明这样的人时,赵无极无保密需要。
“那……无极兄,这个世界上,岂不是没有制得了你?”骆明非常羡慕。
“你这话问得非常奇怪。人不是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原则。没人制得了我?我家老妈就随时可以揪我的耳朵,而我大气都不敢出。”
“谢谢无极兄,看来,我的修炼确实还没到家。”骆明为刚才冒出的话感到害羞。
其实,即便是最强大的动物,也不可能在强大后对其他动物进行种族灭绝,因为,那些弱小的动物是它的“衣食父母”,食物来源。在某种意义上,强大的动物还要为他们提供保护,以保证其种族繁衍。
那种个体一强大,就为所欲为的想法,本身就为天地所不容。
当然,强者的尊严不容挑衅,这是必然的!因为这个世界的秩序就是强者制定的!(未完待续。)
ps: 特别感谢客观兵团童鞋的1张评价票……
264章 破解重复建设的难题(新的一周,求推荐票!)
四月的京都,是最美丽的季节,树木长满了新叶,各类花草争奇斗艳,清新的空气中不时飘来沁人的花香。
从机场到大内的道路,不但宽敞,而且非常平顺。毕竟,这是一国的中枢,必须得像个样子。但要不了几年,华夏的交通就会发生巨变,从南到北都是通途。
在一个精致的小院子里,首长正坐在一张藤椅上看书,小桌子上摆着两个茶杯,其中一个茶杯,茶水已经注满,正袅袅地向外冒着热气,另外一个,杯中还没有注上开水,显然是为赵无极准备的。
“首长好!”赵无极站在距首长三米远的位置,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因为机票是通过平原军区订的,而且是以现役军人的身份订的票,因此赵无极在军区拿到票后,就换上了一身军装。
只是,87年的军装远没有后世军装威武。
“呵呵,小赵同志来了。快来陪我老头子喝喝茶。今天我准备的茶,可是峨嵋山出产的极品绿茶呢。”首长见到赵无极,立即招手道。
两个干练而精神的服务员应声而出,一人提着水平,一人端着一个托盘应声而出。
“谢谢首长。”赵无极依言在一张藤椅上坐下,坐姿绝对标准,像学生在老师面前一样规矩。
“哎,随和一些。”老人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在赵无极身上扫视了一遍,“几天前,你在卢江搞的那个品酒大会,听说很别开生面呢。怎么,你到我这儿来,也不提上两瓶酒?”
“这个……”赵无极有些尴尬。万没想到。首长对他的动向了解得这么仔细。这次来。他还真的没给首长带酒来,那个酒,严格地说像首长这样的老人喝了并不好。
“呵呵,我是给你开玩笑的。我的饮食。保健医生控制得很严,我已经几年了滴酒不沾,不过,如果能有一种酒。倒倒酒瘾但对身体又无害,那就是我们老头子的福了。”
对身体有害?应该是指首长身体有病患吧。一般正常而健康的人,哪怕是老人,适量饮一点酒都有益于健康,但身体已经发生了病变,就另当别论了。酒精对正常细胞的那点益处,远远抵不上对病变细胞的恶化。
“首长,让我给你把把脉好吗?”赵无极内心里挣扎了好久,终于还是说出了这句话。他不是不想给首长治疗,他是担心改变历史。
因为这个历史。赵无极不愿意改变,他愿意沿着过去的历史行走。这就是老人在两年之后主动退休的问题。如果老人身体好了。谁会让他退休啊。不让老人退休,千万不要以为是为老人好,因为老人不退休,更多的人也不用退休啊。
可以说,这些不用退休的人里,绝大部分人都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不说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如何僵化,但要说他们多么有开拓意识那也是扯蛋。
原来,赵无极计划一年后给首长保养一次,是想再看看华夏高层的动静,以求稳妥之策。
赵无极说出这句话后,算是豁出去了。自己重生而来,已经改变了局部历史,又担心什么呢。赵无极又想起“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话,华夏人民,应该有智慧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难。
“呵呵,好的。很多专家组成员,都给老头子把个脉,他们也说出了很多道理,但人老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的。”首长欠了欠身子,把手伸了出来,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沧桑。
传统医学,讲究望闻问切,切脉,已经是最后一道手续了。
至于问,赵无极等会儿再与首长的保健医生问;至于望和闻,赵无极坐下时就已经完成了这道程序。怎么说呢,由于首长保健相对得法,身体还是不错的,但身体机能的褪化却不可避免。
赵无极要为首长诊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逆天夺命!好在,赵无极已经有了这个本事。
赵无极切脉,用的是传统医学的真本事,没动用一点修士真元,因为只是切脉,不是治疗。
五分钟后,赵无极切脉完毕。
“小赵啊,老头子身体怎么样啊?”在关乎自己的生命面前,首长依然不能免俗。
“哎,那位同志,你过来一下。”在小院的门厅口,一直站着两名服务员,至于警卫,都隐藏着,赵无极虽然发现了,但还是不惊动为好。
“请问首长,有什么事?”一个服务员彬彬有礼地走上来问道。
“你能不能找到一盆花,快要枯死的那种,我想在首长面前做个实验。另外,把首长的医疗小组也请过来吧。我需要他们配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