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超级强国-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82章 无知者无畏

    这次,米国人的议论被那个研究马义和社义的博士戴文完全翻译为华语,而且,是直接反问的陶成蹊。

    而我们的陶司长,除了坚定地回答“我会游泳,而且技术很好”外,对是否超过自己的能力,对万一遇到危险之类的问题,陶成蹊也无法自言其说。

    双方的座谈,到此进入一个**。因为华夏方面的管作家反问了一句:“你们米国人,在遇到小孩从大桥上落水这种情报时,会怎么办?”

    “我们首先会报警,呼叫水上救生队;如果确信自己没有危险,也可以跳下桥去救人!”米国人很自信地答道。

    “报警?警察要管这事儿吗?”华夏这方也议论开了。在华夏,警察可是不管这事儿的。当然,如果遇到街上有人行凶,或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警察是有管的,但这事儿,华夏的警察是不会管的。当然,如果警察就在现场,也会管的。只是,如果报警,等警察来了后,那孩子岂不是已经在水中淹死了?

    于是,华夏的一位姓高的作家再次反问:“如果这样,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

    是啊,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其他人都跟着附和道。显然,他们认为米国人的处理方式不对。

    对于华夏人的反问,米国人也找不到更有力的方式反击,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处理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米国人在提问时自己没找好材料,但赵无极却觉得米国人的方式更科学一些,他决定引导一番米国人,让米国青年赢得这个问题的辩论,同时也让华夏青年有一番思考。

    不过,就在赵无极准备问米国人时,米国方面的一个叫艾薇尔的一个美女却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街上有人持刀杀人。你们华夏人会怎么办?”

    “聪明啊!”赵无极感叹了一句,这个问题,才具有辩论价值,因为刚才那个“孩子落水”的问题,太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了,而且,对于大多数会游泳的人来说,只要不是突涨洪水,一般情况下也是没多少危险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米国方面的处理意见确实稍有点“冷漠”。

    “我们会冲上去制止歹徒!”华夏方面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赵无极知道,华夏青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上当了。

    果然,艾薇尔听到翻译的英语后,立即反问道:“你们难道都不害怕死亡?”

    “不怕!”又是异同声地回答。

    完了,完了!赵无极内心哀叹了一句,这个回答,似乎表露了华夏人的勇气,但却同时也表露了华夏青年爱说假话。易于冲动,而且还没有独立思想的弱点。

    艾薇尔聪明地抓住了华夏青年“不怕”两个字,继续大做文章:“你们难道没有想过,被歹徒杀死的后果?你们难道就没想过。即便你们制服了歹徒,不惧怕歹徒的同伙报复?”

    被歹徒杀死的后果?被歹徒的同伙报复?此时,即便再说“不怕”的人也会沉思一会儿。

    好在另一个叫科特的家伙立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升华:“在米国遇到这种歹徒行凶的情况,我们米国人一般还是采取报警的方式。为什么你们华夏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找警察。而是喜欢自己解决呢?要知道,警察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在救护落水儿童。在制止犯罪方面肯定更专业一些。难道,你们华夏人不喜欢警察,或者,没有警察?”

    有人说,米国是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而华夏是提倡集体英雄主义的国家,但在具体事务的表现上,似乎华夏人更拥有一种英雄情结。当然,很快地,华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冷漠”,见死不救!

    最后,米国人关于华夏青年是否喜欢警察的问题,华夏人并没有给出让米国方面认可的答案。而这个问题,赵无极也同样产生了疑问。

    直到在回国的飞机上,赵无极才寻找到一种答案。米国,从它立国之日起,就处于一种法治的状态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保障譬如与警察有关的社会安全保障不断地得到强化,再加上米国警察与香城港的警察一样,警署布置合理,报警后,出警速度非常快,因此,米国人或类似的发达国家的民众在自救或“警救”方面,一般都主张选择后者。

    而华夏在这方面明显是短板,在几千年的**社会里,类似于警察的衙役或捕快,大多数时候都站在民众的对立面,因此,民众除非万不得己,不会选择这种官方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选择的是自救方式,如果灾难已经发生,他们也会选择“报仇”的方式。

    而在当今的华夏,虽然警察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错,但已经出现了警匪勾结的事件,而且,由于装备、人员的欠缺,警察出警的速度也无法与米国等国家相比,到了后世,警察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差得无限。

    也因为如此,华夏便形成了一种“求警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的文化传统;而米国从立国开始,就有了一个好的制度,因此,在米国就形成了“求己不如求警”的理性传统。

    当然,在米国,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歹徒如果持枪入室抢劫杀人,主人是可以反击的,而且是可以开枪的。也就是说,米国的法律决定了,米国人在自己的家里即自己的私人空间里,是安全的。即便是警察,也不能随意推门而入。但在华夏,不论在公众场合或私人空间,都无法寻找到这种安全感。

    青年人坐在一起,哪怕是语言不通的青年人,也会对一个共同的问题感兴趣,那就是男女关系。

    “请问段希文小姐,现在华夏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还讲一个男女授受不亲啊?”戴文因为懂华语,因此提问非常积极,而且他在大声提问之后,又会用英语告诉同伴。

    “赵无极,什么叫男女授受不亲啊?”段希文在听到戴文的话后,转过头来问赵无极。

    “第一个授,即授予、给予;第二个受字,接受;亲,指亲自接触;这句话的本意是,男女之间,在相互赠送或接受礼物时,不能亲自接触。”

    赵无极的回答非常机械、呆板,但也非常准确。其实,这个“男女授受不亲”说起来虽然是所谓的封建礼教,但这句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男女之间的交往,确实也需要一定的礼仪、礼节,不能搞成后世的那种动不动就是“一夜情”的情形。即便赵无极已经与三个女人有了关系,但他也认为古代的礼仪有它的道理。

    用现代的语言表述,男女授受不亲,应该为:男女之间表达感情或者爱慕之心,不要那么直接,而是委婉一点,含蓄一点,无论是赠予物品的一方或者是接受信物的一方都应保持一定的礼节,尊重对方,不让对方难做,也不让自己难堪。万一对方对你没那个意思,也不好当面说,让你下不来台,这样才算是懂得礼貌。

    从这个意义上说,男女授受不亲,确实是男女交往最重要的礼节要求了。

    但是,段希文连“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的本意都不清楚,因此,她的回答肯定不可能有这种境界,而没有这种境界,就只有两种答案了,一种是肯定,一种是否定。但无论是肯定或否定,都不是好的答案。毕竟,“男女授受不亲”也属于华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内容。

    “戴文先生,您是翻的哪一年的老黄历啊?现在的华夏青年,崇尚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在这一点上,与你们米国青年是一样的。”

    段希文这个回答,看似非常好,就是公孙言大使也不停点头。但是,在赵无极看来,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它割裂了传统与现在的关系,实际上是否定了华夏和传统文化。

    赵无极的猜测非常正确,因为戴文马上又问道:“那么,华夏古代在涉及到男女关系的一些现象,譬如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白头偕老等词语,现在都不存在了?”

    “这些,肯定还是存在的。譬如白头偕老,别人结婚时,我们也是这样祝福的。”段希文答道。但是,语气中明显有些不自信。

    “各位华夏同朋友,我最近看了一些华夏文化方面的书,譬如华夏在有关古代女子的礼仪时,讲到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两个重要的词语,但是,我所看的书上,却没有对这两个词语的解释,有没有哪位朋友,能够帮我解释一下?”戴文状极诚恳地问道。

    赵无极觉得,戴文问的这个问题,可能不只是问题本身这样简单,而是有其他所指。但是,赵无极还要想戴文问这个问题的意义时,段希文却冲动地冒了出来:“什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我们华夏,现在是新社会了,这些封建社会的糟粕,早就不存在了!”

    “戴文先生,您刚才问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华夏古代的事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并不学这些,这些东西,学来也没用。”一直不说话的李成运,也抢到机会表达了一句自己的观点。(未完待续。。)

    ps:  这几天,白天码不成字,哎,害怕停电码不成字,上传不了。明天上传,可能要早一点了。

383章 梦想之舟

    “哎,如果都是这种很二的官员,真没希望了。”赵无极听到段希文和李成运两人的回答后,非常失望。即便此前的或现在的政策,国家对这些东西都在进行封杀,但问题是,这是华夏自己的事情,作为一个官员,难道连一点智商都没有?

    别人问的是你知不知道三从四德的意思,虽然回答不知道,肯定很没面子,但如果像这两人的回答,不只是没面子了,正应了后世的一句话,无知者无畏啊!

    段希文和李成运两人的回答,同样引起了米国青年的摇头。事实上,因为华夏青年代表团的到来,米国方面的人也做了一些准备,譬如他们想了解华夏的哪些内容,想通过双方的交流和问答,看一看彼此的水平和能力。

    也许,华夏人过去的感觉十分良好,认为自己是个聪明智慧的民族,这个自我肯定,也不算拔高。但是,很明显,在这几个青年官员的身上,赵无极看不出什么聪明智慧的东西。

    公孙言大使在听了两人的回答后,也摇了摇头,觉得国内选择这些官员来米国访问,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对于什么叫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公孙言自然是知道的,至少能说清楚其基本的意思,但他作为一个中老年人,而且作为一个外交官员,怎么能代替回答呢。

    赵无极感觉到公孙言也在摇头之后,他觉得,他再不出面的话,虽然可以让华夏几个官员受到更深的打击,但在某种意义上,不也是对华夏的打击吗,因此,他立即说道:“诸位米国朋友,对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我到是基本知道它们的意思。”

    “三从四德,是华夏古代数千年来形成的有关妇女的基本首先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也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此外,五常也有理解为‘五伦’的,即华夏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众所周知,不只是在华夏。就是世界各地,古代的妇女地位都十分低下,女人,可以随意地被杀害,或者被赠送,在西方,甚至还有朋友来了让妻子侍寝的习俗,总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但是在古代华夏。却形成了一整套人伦礼仪,其中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就是有关就是这样的人伦礼仪。”

    “时代在变迁,文化在衍化,习俗在改变;当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史和现代史以来。人类历史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华夏的古老礼仪也在发生着巨变,很多内容已经衍化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品德,譬如我们今天讲的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等。都是由华夏古代礼仪衍化而来的。”

    赵无极是用英语说出这段话的,因此,华夏方面能够听懂的。只有翻译和公孙言等人,但米国青年却完全听懂了,因此,赵无极讲到这儿时,米国人终于满意地鼓起了掌来。虽然赵无极讲的内容,有些吹嘘的成分在内,但现代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与古代的道德礼仪之间,确实也是个继承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段希文、李成运两人的回答真的有问题,什么我们不知,我们不学,学了没用的话,完全就是放屁了。

    因为涉及到文言文,再加上赵无极英语的极端精美,华夏的翻译在将赵无极刚才的回答想翻译成华语时,却遇到了不小的词汇障碍,赵无极于是又为华夏代表团讲了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意思。

    而一遍英语一遍华语的讲解,对赵无极来说非常简单,但米国人戴文却异常激动地问道:“赵无极先生,您刚才用英语讲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实在是太精美了,不知道赵无极先生的英语是从哪儿学的?”

    其实,戴文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但因为时间久了,记不住了,再加上他再也没找到那本书,因此,他的那个问题,就作为了解华夏文化的问题而提了出来。而赵无极一用华语说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他就知道,赵无极的英语水平,比他们米国青年高多了。至少,他即便看到了譬如忠、孝、悌、忍、善这类华语单词,但也难以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呵呵,戴文先生,这个英语啊,我是自学的。”赵无极笑道,也是实话。

    米国独立日纪念活动,与华夏的国庆日纪念活动有明显的不同。华夏的庆典,历来是热烈、喜庆,各个地方或行业都要举办很多大型的活动,传闻某一年的重要庆典,华夏国就为那一天花费了2000亿元华夏币以上。

    与华夏相比,米国就像一个穷国,纪念活动非常简单,甚至还显得有些乱。赵无极等人,被安排参观了米国的标志性建筑物——自由女神像,听了米国总统在神像面前的一个简短的演讲,就结束了。对了,赵无极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因为此前雷根总统遇刺,因此并没有来波士顿。

    但是,当赵无极一行在参观纽约的大街时,却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游行活动。这个游行,参加的人数大学有上千人,从他们举着的标语,呼喊的口号看,这是一群失业工人在抗议政府的就业政策。

    赵无极发现,这些米国人虽然在游行,但却井然有序地在大街上行进,游/行队伍的前面和后面,跟着几辆警车,但警车也是慢慢行使,并没有拉响警笛,给赵无极的感觉是,这些警察似乎是在维持秩序,保持游/行示/威者的权力。赵无极等人亦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巴莫林先生,像在米国,这样的游/行很多吗?”赵无极问米国方面的陪同人员。

    “也不算多。根据媒体报道,纽约平均一年还不到十次。”巴莫林说道。

    一年十次还不算多?巴莫林的回答让华夏青年们大吃一惊。在华夏,如果一个城市一年来十次这种游/行,社会治安就是一个大问题。

    赵无极却是想到,巴莫林的回答里,充满着一种自信。米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你有意见和不满,可你也有表达这种意见和不满的渠道。

    赵无极还发现,游行的人群中,以中年人居多。失业工人嘛,大多也就是中年人压力特大。但是,在华夏这种情况非常少见,自20世纪以来,华夏的这种活动多以青年学生为主,至于其他社会人群,就很少参与了,即便他们对社会的牢骚比谁都多,但他们却懂得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道理。

    在参观到曼哈顿区时。青年代表团的成员们,终于被那森林一般的高楼给惊呆了!

    “住那么高的楼,害不害怕啊?”

    “要是一座楼突然倒下来,肯定会砸着另一座楼的。”

    “哎呀。我要是在曼哈顿有一套房子就好了。”

    “你数一数,那幢楼房有多少层?”

    不论男女,都充满着惊奇,都在叽叽喳喳的议论。这完全是一群现代版的“刘姥姥”啊。

    赵无极到没与这些人一道叽叽喳喳,他想到后世看到的一个资料,米国人的人均能源消耗为世界最高。就住房面积来说,米国人均住房面积高达62平米,也即说一个普通的3口之家,其住房面积少了180米的面积就在平均数之下,在平均数之下,就属于“穷人”。

    而且,米国人很少像后世的华夏那样,都是三口之家,在米国,一对夫妻生育两个三个子女是很平常的事情,当然,也只有生养一个的。譬如五口之家的米国白领,他们的住房基本上应该在300平米以上,才算是“脱贫”。

    这个标准,赵无极无意去评价好坏。但是,米国人这种奢华的风气,却带了一个非常坏的头。赵无极现在的思维与普通人已经不一样了,他因为修炼,其寿命肯定比普通人更长,而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大家稍为一算也明白。当先进国家利用其科技、军事或经济的手段将地球资源消耗得差不多了时,后发国家就将承受因为他们的高消耗高消费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即资源的短缺和资源价格上涨。

    后世华夏的物价虚高,固然与华夏的相关政策有很大关联,但与整个世界物价的上涨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就出现了哪怕工资年年涨,但手上的钱却愈来愈不经花,所谓的幸福指数根本就看不到。

    至于非洲的一些国家,那就更惨了。即便后世华夏普通家庭都有的平版液晶电视,普通的非洲家庭根本就不可能享受得起。

    可以说,当米国的这种奢华风气漫延到全球时,真正能达到富裕生活的人群,绝对不会超过地球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这种所谓的富裕生活,随着资源的枯绝,也将无以为继。

    或许,未来科技是一个出路,因为从未来科技的角度看,目前有些不能开发的资源,譬如海洋矿产资源,此后也可以开发。

    7月5日下午的《哈利波特》首发式,与此前的几项活动一样,主办方也以“省钱”为主,但因为赵无极已经成了米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能够用手上的奖牌击落飞翔的子弹的青年,本身就带有魔幻和奇幻的色彩,再加上《哈利波特》也是写魔法的书,人们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因此,这个首发式想不火爆也不行。

    原著作者在出版这本书时,似乎有过一些波折,但赵无极这本书在米国的出版,因为是米国政府推出来的一个项目,各方面都非常顺利。不过,出版商也同样不太看好这本书,即便他们知道赵无极要来米国参加这套书的首发式(在签订了最初的出版合同之后,赵无极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又拿出来两本书稿),也只是印刷了10000套,其中有2000套是精装本。

    不过,当赵无极在7月2日黄昏那神奇的表现被媒体报道后,出版社便意识到,他们赚钱的时候来了,因此在2天的时间里又加印了40000套。

    根据安排,首发式与其他书店销售同时进行,而在极其简短的仪式后,赵无极就迎来了他重生后最为繁重的一项工作:签名售书。

    面对排成长龙一般的购书队伍,赵无极每套书只签第一本的扉页,当赵无极签到第500套左右时,传来了一个对他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好消息的消息:50000套图书在上架不到1个小时内,已经销售一空。

    当然,赵无极的签名任务还得继续,所谓销售一空,就是新来的读者已经买到不到书了,当然也有人看到长长的签名队伍,付了钱后就直接走人。

    米国发达的传媒业,帮了赵无极的大忙,让赵无极成了米国英雄。面对这样神奇的人,花几十米元买他一套书,看看他的故事和文笔,对于年薪平均数万米元的米国人来说,连小菜一碟都算不上。

    即便赵无极写字的速度有如印刷机一般,在两个小时120分钟内,也只签售了1200套图书。两个小时是出版社预定的签售时间。

    当天下午,出版社紧急加印10万套,次日一早上架,但仅仅一个上午,图书就销售一空,并冲上了米国图书销售榜第一名;7月6日下午,出版社再加印20万套,可是,这20万套在次日依然一售而空。不过,赵无极已经没有精力关心他的图书销售了,因为他的米国之行的谢幕演出,或者说他作为音乐家、艺术家的首次个人演唱会,已经来临。

    7月7日晚7时,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厅座载虚席,以米国总统雷根为首的米国政要、大亨、艺术界代表人士、记者、观众等,都在翘首以盼神奇的华夏赵。

    而这场音乐会,是赵无极亲自设定的主题与标题:梦想之舟——赵无极暨华夏青年艺术家音乐会。(未完待续。。)

    ps:  没办法,这章只有4000字,而且只这一章,8月的全勤终于从手上溜走。

384章 星空

    将音乐会定义为“梦想之舟”,是赵无极深思熟虑的结果。西方文化,一个“舟”字,既然它们的命运,又是它们的路径。从“诺亚方舟”到“海盗”、“鬼船”,再到“航空母舰”,从传说到现实,西方历史就一直脱离不了“舟”的身影。

    赵无极的“梦想之舟”音乐演唱会,既有迎合西方文化习俗,以便于米国人理解他的这台晚会的含义;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含义,这就是“梦想”。

    这个梦想,既是人类的梦想,又是华夏的梦想,更是赵无极个人的梦想。

    前世,赵无极并不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如果作为普通的重生者,他也最多借助历史大势和个人经验,为个人或家族谋取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罢了,事实也确实如此,重生的当天,他就决定去凤山乡,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他只是没有想到凤山乡有与他父亲赵德正不太对路的人。

    但一套逆天的【理想国】系统,完全改变了他的方向和道路,让他不得不把官位看得非常重,当然,也因为这套【理想国】系统,在能力、水平、境界这些方面,都大大地超越了常人,拥有了“升官发财”的本钱。

    如果说,一个普通人对人说,我要救国救民、经邦济世,肯定有人问你,“你是火星人吗?”因为只要是个正常人就明白,那太不可能了!更可能有不太礼貌的“愤青”,出口骂道:“滚回你的火星去!”

    也是因为“理想国”系统,让赵无极拥有了说出这样的大话,同时亦拥有了实现这种“梦想”的实力,再加上华夏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折腾,也有人心思变的趋势,让他的想法不太难于实现。

    自从在系统的学习在几个方面达到“宗师”级之后,赵无极虽然也还在拼命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但他已经有了余力面对各子系统的功能目录进行一番思考。因为随着赵无极自保能力的增强,从系统兑换技术与产品的条件也在逐渐放宽,一些新的技术名录逐项地展示在他的眼前,让赵无极拥有了更多的底气。

    只是,面对系统这有如进入了超市一般的琳琅满目的技术名录,赵无极也面临着一些选择。譬如发展路径上,是渐进式还是跨越式好呢,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也许会说跨越式好,因为我们落后得太久了;但只有重生者才明白,后世的华夏。因为太追求效率,国家经济总量起来了,但大多数民众并没有从中享受到足够的利益,也才有了后世的两个热词“效率”与“公平”及其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问题。

    但无论如何,“梦想”是确定了的,而且赵无极的“梦想之舟”已经下水出港启航,也因为如此,才有了这场音乐会的主题。当然,在其他人看来。即便这个“梦想之舟”里而,掺杂着赵无极个人的“梦想”,但他们也会认为这种个人情绪并不多。

    只是谁也不知道,赵无极其实是个“独行者”。“梦想之舟”音乐会,就是他个人向世界发出的“梦想宣言”!

    至于副主题“赵无极暨华夏青年艺术家音乐会”,赵无极自然是要让随同出访的二胡演员徐小韵、古筝演员张淑缓、歌唱演员毕大为、舞蹈演员裴诗佳、青年女歌唱家张兰等五人上场陪同他演出。

    这五个人,此次也是他们在国外的第一场秀。赵无极给她们每人分配了一个节目,另外再与赵无极合演一个节目,这样。他们就有两次出场机会。这10个节目,是华夏本土风味的节目,此外,赵无极个人还选了四首华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西南地区的《小河淌水》、《康定情歌》,西北地区的《信天游》,东北地区的《乌苏里船歌》,这四首歌,适合男声或男女声对唱,当然华夏的代表性民歌很多,譬如《茉莉花》,但那是适合女生唱的,因此这一首就由张兰唱,甚至其他的民歌,暂时就顾不上了。

    至于《乌苏里船歌》,更是切合这个音乐会的主题“梦想之舟”。

    也因为如此,赵无极在有关西方文化背景的音乐里,也尽量以“舟”为主题,譬如柴科夫斯基的《六月。船歌》(钢琴套曲),意国威尼斯《贡多拉船歌》(民歌),肖邦《作品60》(钢琴曲),奥芬巴赫《船歌》(二重唱,邀请米国一位女歌唱家同台演出),猴国《船歌》、又名《星星索》等。

    虽然赵无极对猴国没有任何好感,但猴国这首《船歌》却是世界经典民歌之一,或许,这是猴国在华夏人中留下的惟一正面的形象。

    这场音乐会是在米国的地盘上举行,赵无极自然忘不了米国的歌曲,选择米国的歌曲,赵无极最终定义在“乡村民谣”上,这一方面,米国人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也因为“梦想之舟”主题的原因,赵无极最终没有去触碰与流行乐、摇滚乐、灵魂乐、r&b、disco、hip hop等风格的歌曲,在某种意义上,迈克尔杰克逊也是一个跨越时空的音乐人物,赵无极即便想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也完全可以开辟另一条道路,完全用不着去“入侵”迈克尔杰克逊的领地。

    真要说起来,赵无极除了音乐基础与嗓子这两点强于mj外,在对现代音乐的理解,特别是音乐的创造性上,赵无极其实还是很弱的。因为他并没有米国60…70年代的生活经历,他并不知道米国人喜欢什么,他脑子里面拥有的东西,不外是华夏传统与现代科技或超现代科技而已,其他的养分虽然也有,但还不能说超越什么人。

    也因为这样的安排,让这场音乐会真正成了赵无极的个人音乐会,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是他决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