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轻人一开口就知道是个混子,他指着老太太说:“你们这些老不死的,一天到晚在广场上又唱又跳的,搞得人睡不好觉,还有脸跟我谈素质!我就排在这里了,你怎么着吧!”

    小吃店的店员连忙说道:“先生,麻烦您遵守一下秩序,不然我们可能不会给您提供服务的。”

    “哟,小娘们知不知道老子是谁啊!”混子指着店员斥道:“信不信老子你这家店给砸了!”

    混子的言语惹了众怒,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许多人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只会心里气愤,让他(她)出手管一下,就怕这怕那了。

    不过,这对孟子涛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他让何婉奕等着,走到混子面前,上前把人拉了出去:“自觉点滚到后面去,否则我把你的腿打断了!”

    “小子,你算是什么玩意儿!”混子向孟子涛竖起了一根中指。

    孟子涛冷笑一声,敬酒不吃吃罚酒,他上去捏住混子的下巴,用力一拉,混子的下巴就给卸下了,痛得混子嗷嗷直叫。

    “小伙子,千万别动手!”老太太被吓了一跳。

    “没事的,能接起来。”

    孟子涛淡淡一笑,到底是大庭广众之下,他肯定不会做的太过,不然的话,他会让混子“享受”生死之间的恐惧。

    “给我排到后面去,听明白没有!”

    混子连忙点点头,他知道自己这回是遇到狠角色了,哪敢再反抗。

    等混子排到后面,孟子涛帮他把下巴又重新接了上去。混子连忙按了一下,发现那种钻心般的疼痛已经消失不见了。

    “下次买东西记得排队,知不知道?”孟子涛淡淡地问道。

    “知道了。”混子胆战心惊地应了一声,这回的教训估计他这辈子都忘不了了。

    “小伙子,谢谢你,不过冲动是魔鬼,能不动手千万别动手。”老太太好心提醒道。

    孟子涛笑了笑:“知道,不过有些人天生就是贱骨头,非要教训一顿才会老实。”

    混子听到这句话,脸色红得像猪肝一看,看着周围火辣辣的目光,他逃也似地跑了。

    很快就轮到孟子涛了,店员感谢他挺身而出,还给他打了折扣。

    “好不好吃。”孟子涛看着何婉奕吃了一口猪蹄。

    何婉奕赞不绝口:“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胶原蛋白,而且非常香,外焦里嫩,好吃的很,你也尝尝嘛。”

    “好……”

    “请问是孟老师吗?”

    孟子涛正准备品尝,旁边凑上来一个青年。

    孟子涛回头看了他一眼,青年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请问有什么事吗?”孟子涛问道。

    青年有些兴奋地说:“孟老师,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您,真是万分荣幸!不知您方不方便给我鉴定一下这个东西呢?”

    不等孟子涛拒绝,青年就把一件铜制的东西举到了孟子涛的面前。

    孟子涛看了一眼心里就有了数:“抱歉,我手上有些油,就放在你手上看吧。”

    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青年说:“这个应该是铜饰牌,是浮雕加透雕的牌状形式挂在衣服或腰带上的一种特殊装饰品,也有叫铜饰板。”

    孟子涛点头道:“是的,这是一块汉代时期的铜饰牌,做工方面还算不错。”

    青年表情一喜:“那它能值多少钱?”

    孟子涛说:“初步估价,也就在两千左右吧。”

    “啊!汉代的东西到现在就只值这么一点啊?”青年显得有些傻眼。

    孟子涛笑了笑:“时间不是决定古玩价值的唯一因素,就像文物和古董的区别。文物是有文化价值的物体,按照现在学术界的看法,应该是指在以前所铸造而成的物体,流传至今,对现在的社会来说,有一定的价值因素和研究关系,是历史上遗传下的文化产物。”

    “而古董或者古玩呢,它是以前年代生产出的东西。具备了鉴赏的资质和有研究价值的的古代物体,根据它的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推测到当时年代的一些境况和特征。这类供研究和参考的古董、古玩其实不一定都是文物。”

    “具体到你的这件铜牌,虽然年代久远了一些,但艺术价值不是太高,而且这类东西基本是小众收藏,价格也就不会太高。不过,它的文化价值还是不错的,你如果想要出售,可以卖给博物馆,他们或许会出高一些的价格。你听明白了没有?”

    青年挠了挠头:“听明白了,孟老师,你说我的这件东西放久一些,会不会升值呢?”

    孟子涛说:“升值那是肯定的,但它只是普通玩意儿,就算升值,幅度也不会大,当然,你放着玩玩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研究一下当时的工艺水平。”

    “好吧,谢谢孟老师。”

    青年点了点头,之后又问孟子涛要不要,孟子涛马上就婉拒了,东西是他鉴定的,要是他购买,如果对方是小心眼,难免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

    “孟老师,今天您还有空吗?”青年又问道。

    孟子涛说:“今天应该没什么时间了,而且天色也不早了,你如果有什么事要,就明后天到我的古玩店找我,不然我可能不会在那边。”

    “谢谢。”青年说:“我前段时间取了几箱海捞瓷,看起来好像没问题,但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所以想请孟老师帮忙看看。”

    孟子涛一口答应下来:“这个没问题,你明天带着东西到我店里去就行了。”

    “好的。”

    青年又说了一声谢,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第一千九十四章 品茶(祝大家狗年大吉!)

    第二天早上,孟子涛来到正一轩,王之轩正在会客室和朋友喝茶。

    王之轩笑着对孟子涛说:“小孟,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是老江带来的‘急程茶’,尝尝怎么样。”

    所谓的“急程茶”其实就是名茶顾渚紫笋,它早在唐代便被茶圣陆羽论为“茶中第一”。在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

    那时因紫笋茶的品质优良,还被朝廷选为祭祀宗庙用茶。当时的皇室规定,紫笋贡茶分为五等,第一批茶必须确保“清明“前抵达长安,以祭祀宗庙。这第一批进贡的茶就被称为“急程茶“。

    “江老好。”

    孟子涛跟房间里的另外一位老人打了声招呼,便向杯中之茶看去:“这茶白毫显露,芽叶完整,外形细嫩紧结,色泽绿翠,不愧为‘急程茶’。”

    江晨风是隔壁扬城古玩协会的副会长,一位肉长在脸上,看起来胖呼呼,实际身上没有几两肉的老人。

    江晨风笑着摆了摆手:“你先别夸,这是我研究了多年,才制出来的‘急程茶’,先尝尝怎么样。”

    “那我得好好品尝一下。”

    孟子涛先闻了茶香,只觉其青翠芳馨,嗅之醉人,之后小小地啜了一口,茶汤隐约含有兰花的香气,味甘醇而鲜爽宜人,令他忍不住赞了一句。

    “江老,您这茶很不错,完全体现出了顾渚紫笋的特色。”

    “你觉得算不算得上是真正的‘急程茶’?”江晨风又问道。

    “江老,跟您说实话,我没喝过顾渚紫笋的‘急程茶’,茶汤的味道到底怎么样,我有些说不准啊。”孟子涛如实答道。

    顾渚紫笋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以龙团茶进贡,至明朝洪武八年“罢贡”,并改制条形散茶,前后历史600余年,明末清初,紫笋茶逐渐消失,直至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才被重新发掘出来。

    之前,孟子涛只是在舒泽那里喝过一回,虽说茶汤的味道明显没有江晨风带来的出色,但也不能确定现在这个能够达到“急程茶”的标准。

    “是我问的有些强人所难。”

    江晨风说道:“对于这款茶,你觉得有哪些地方,还值得改进的?”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期间还仔细观赏了茶形等方面。

    一般来说,茶叶的审评包括五个方面,即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习惯上也称为八项因子(松紧、整碎、净杂、老嫩、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只要能够在这几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就能证明是一款好茶。比如以叶底来说,以原料嫩而芽多、厚而柔软、匀整、明亮的为好,以叶质粗老、硬、薄、花杂、老嫩不一、大小欠匀、色泽不调和为差,等等。

    片刻后,孟子涛笑着说道:“江老,其实我在茶道上并没有多少天赋,品茶也只能说是马马虎虎,要说这款茶的缺点吧,也只有在香气方面还稍稍的有一些青涩味,至于其它方面都非常出众,没什么好挑剔的。”

    “好。”

    江晨风把孟子涛说的都记下来,又向王之轩请教。

    王之轩好茶,对茶叶的研究比较多,孟子涛和程启恒知道他这个爱好,经常送他一些高级茶叶,在茶这方面堪比专家,说的一些东西都在点上,江晨风听的也很高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下我能少走很多弯路啊。”江晨风高兴地说道。

    王之轩笑道:“我们就等着你大功告成的那一天。”

    “借你吉言了。”

    大家聊了一会茶,王之轩提起了今天叫来孟子涛的原因。

    王之轩说:“子涛,你把‘静神香’拿出来吧。”

    静神香就是孟子涛结合着龙涎香配方,设计出来的线香,因为有着强大的静心宁神的功效,所以叫这个名字。

    孟子涛把一红一黄两只线香盒放到了桌上:“红的盒子里面,放着原版静神香,黄盒子里面是我前段时间修改的版本,和原版相比,在效果上估计有百分之二十的降低,不过价钱方面能便宜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王之轩说道:“也就是说,六成的价格能够有八成的效果?”

    “对。”孟子涛点了点头。

    “那已经很不错啦。”江晨风称赞道。

    孟子涛摇了摇头:“但是价格还是贵啊,改良版至少要卖8万块钱一盒才不会亏,这个价钱哪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

    “这个价钱确实有些贵。”江晨风心里有些咂舌,这玩意可是消耗品,哪怕有钱人经常使用也会觉得肉疼啊。

    “其实要以效果来说,肯定对得起这个价钱,否则我还担心对身体有害呢。”

    王之轩看着有些诧异的江晨风说:“老江,你先试一下,感受一下效果,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先从改良版开始吧?”孟子涛询问两人,他们都没有意见。

    拿出线香点燃之后插在香托上,随着香气散发,江晨风的内心充满了震撼,紧接着,他顾不得提出心中的疑问,专心口味着线香的独特香气。

    一柱香点完,又过了片刻,江晨风才从禅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觉得怎么样?”王之轩笑眯眯地问道。

    “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江晨风还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在今天之前,他完全想不到,还有一种香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如果说它来自仙界,他都会相信。

    “要不要再试一下原版的?”孟子涛问道。

    “不不不!”江晨风急忙摆摆手:“好东西要慢慢口味,还是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王之轩哈哈一笑:“老江,你想要哪一种?”

    “这个……”江晨风有些难以下决定。

    孟子涛说:“江老,您要购买它有什么用途?”

    江晨风回道:“是我一位发小,他经常头痛的受不了,全国各大医院都去了,却根本查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上回在金陵的时候,从老王嘴里得知了你手里的静神香,所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孟子涛得知事情的原委,说:“最好是对症下药,我觉得还是让您朋友来我这一趟,看看他到底能不能使用。”

第一千九十五章 找到人了

    王之轩对江晨风笑着说:“老江,这件事情你尽管放心好了,小孟也学过医,而且医术很不错。这可不是我吹牛,小孟,你给老江露一手,让他看看你的本事。”

    孟子涛笑了笑,说道:“江老应该有风湿吧。”

    江晨风怔了怔,诧异地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人体表面的一些症状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孟子涛说了一些细节特征,让江晨风惊讶之余,也非常佩服。

    之后,他关切地问道:“你看我的风湿还能治好吗?已经十几年了。”

    孟子涛考虑了一下:“您会喝酒吗?”

    “会,酒量还可以。”江晨风说道。

    “这样,我给您配两种药酒,一个擦,一个喝,你先用上一个月再说。”

    说着,孟子涛要来笔和纸,写下了药方:“都是一些常见的药材,在药房就能配的,回去之后,就米烧酒泡上,每天摇两回,一个星期后就能使用了。”

    “太谢谢你了!”江晨风作揖感谢。

    孟子涛笑着说不用客气。

    江晨风对孟子涛的医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喊朋友过来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扬城离陵市并不远,两个小时就能到这边,于是江晨风直接给朋友打了电话,让朋友马上过来。

    三个人又聊了一会,孟子涛接到电话,昨天约好的青年已经到他的古玩店了。

    孟子涛跟王之轩他们说了一声,来到自己的店里。

    青年一共带来了三只大箱子,每只箱子里面装着各类海捞瓷,一共有五六十件。

    “孟老师,今天要麻烦您了。”青年客气地说道。

    “好的,那我先看看。”

    孟子涛把朱新跃也一同叫过来,沈翊在古玩鉴定方面的天赋很出众,孟子涛先前准备好好培养,也许要不了多久,沈翊就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却没想到出了这等意外,他心生伤感的同时,对朱新跃重视起来。

    朱新跃的天赋也很出众,只是比沈翊低了一些而已,但他年轻,成长的空间很大,将来的成就低不了。

    所以,现在孟子涛对朱新跃也严格起来,给朱新跃布置学习任务,期待不久的将来,朱新跃能够独当一面。

    事实上,之所以让青年带海捞瓷来古玩店,也是为了考验朱新跃,否则孟子涛昨天他就婉拒了。

    片刻后,孟子涛对朱新跃说:“你先说说,这些海捞瓷的表现怎么样?”

    朱新跃心里有些紧张,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这三箱海捞瓷大部分都符合真品的特征,还有一小部分些许妖气。”

    孟子涛说:“解释一下,妖在哪里?”

    朱新跃说道:“现在作伪海捞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作伪者往往将装有瓷器的网一端系牢在水面固定物上,一端沉入海水中进行浸泡,以便回收。而且,他们有时还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之类,以吸引海里的鱼、贝类来器物上附着、排泄,过半年左右,这些所谓的‘海捞瓷’就可以出水了。就像这一件。”

    朱新跃拿出一件海捞瓷,指着上面的贝类说道:“你看这件瓷器上附着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看上去还很‘新’,而且水汪汪的,一看就不像经过多年的碳化,而且,这个贝壳还是刚刚生成不久的,看起来有一种新鲜感。”

    “再看这件瓷器上的螺壳,扳开之后,里面的色泽相差很明显,里面很新,外面很旧,还能嗅到一股腥味,这些都不是正常的海捞瓷应该有的特征。”

    朱新跃越说越自信,刚开始还有些结巴,后来说起来就非常流畅了。

    “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些是将海底的物质捣碎后,用粘合剂粘上去的,这类瓷器用指甲刮不掉,用水长时间浸泡也不会掉,就像这件一样……”

    “其实,只要对比一下,不难发现问题,真正的海捞瓷寄生在上面的生物残留会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看上去钙化特征很明显,而且色泽一致,无异味,用指甲可以刮掉一部分。另外,你回去用稀盐水浸泡数日后,表面的一些沉积物会逐渐剥落,个别附着较牢固的海底生物残留体,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一般都可清理干净……”

    朱新跃的解释达到了孟子涛的要求,令他非常满意,之后,他又让朱新跃把有问题的海捞瓷拿出来,并做了讲解,准确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这件你没选错,确实是赝品,但解释的就差强人意了,清三代的民窑上使用的是浙料,工艺特征也非常明显,并不是你说的原因。”孟子涛说道。

    朱新跃挠着头,有些忐忑地说:“对,是我说错了。”

    孟子涛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讲错了一点,不过也算是瑕不掩瑜,今后要再接再厉!”

    朱新跃顿时松了一口气,重重地点头道:“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孟子涛点了点头,接着对青年说:“安先生,结果就是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要知道吗?”

    青年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他本来是以为至少有一大半海捞瓷有问题,现在看来自己损失不大。

    青年给了一笔鉴定费,苦笑道:“说起来,我还算运气好,没有亏本,否则想想都觉得窝心。下次去取货,可得多带两位专家去了。”

    孟子涛听了这话,心里稍稍有些好奇,问道:“不知你方不方便说说这些海捞瓷的来历?”

    青年笑道:“没什么不方便的,我的货都是从李螃蟹那里拿的,只不过这人很难接触,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找他麻烦,我上回去都绕了很长时间才见到的他。”

    “找他麻烦的那人是我。”

    孟子涛心里嘀咕了一句,李螃蟹现在都是藏在地底的耗子了,无论是部门的关系,还是钻哥的调查,都没有找到李螃蟹现在在什么地方,就像钻哥说的,孟子涛都快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死了。

    现在又从青年嘴里得知了李螃蟹的信息,对孟子涛来说还真是意外之喜,不过他并没有多问,准备通过青年,暗中抓李螃蟹,免得被他知道了消息,打草惊蛇。

第一千九十六章 闹剧

    青年带着东西离开了,孟子涛立刻叫同事跟踪他,争取能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找到李螃蟹。

    之后,孟子涛跟朱新跃聊了一会,问他这段时间在店里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朱新跃挠了挠头:“主要还是我年轻小,会的东西不多,很多时候怕走眼了。”

    孟子涛鼓励他道:“你也别妄自菲薄,我觉得你水平已经可以了,能够独当一面了。而且,现在店里的东西不太珍贵,你放心大胆地做,亏了将来再补上来。不要马虎大意,也不要瞻前顾后。”

    为了让朱新跃尽快上手,孟子涛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店里的货,现在都放的比较普通,而且有人来出售古董,价钱最高也要控制在一万左右,让朱新跃少了一些后顾之忧。

    如果有客人需要精品古玩,朱新跃就打电话给胡远亮或者孟子涛,也不会耽搁生意。

    朱新跃见孟子涛这么支持自己,心里非常感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孟子涛从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这是我给你归纳的文玩方面的资料,咱们这行贵精不贵多,你别学我,什么都沾,先把文玩方面的知识都给吃透了再说,知不知道?”

    “是。”朱新跃恭敬地接过资料,孟子涛拿出的资料可不是大兴货,如果拿出去,一万块钱转手都有人买,现在他能够免费得到,还能够有孟子涛的教导,晚上做梦都会笑醒。

    “朱新跃!你给我滚出来!”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喝斥。

    孟子涛向外看去,就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于叔,您这是怎么了?”朱新跃有些诧异中年人的态度。

    于保喜是朱新跃的邻居,他走进店里,看也不看孟子涛,就对着朱新跃骂了起来:“你个小赤老,现在也学了一手歪门邪道了,居然连我也骗!”

    朱新跃急忙说道:“于叔,我怎么骗您了?”

    “装的挺无辜啊,用你的脑子想想呢!”于保喜走到朱新跃的面前,用手重重点了点朱新跃的脑袋。

    孟子涛顿时就怒了,这人嘴巴不干净不说,居然还动起手来,真当自己是天王老子吗?

    孟子涛站起身,走到于保喜的面前把他的手一拍:“你谁啊!居然还动起手来了!谁给你的胆子!”

    于保喜手一麻,被孟子涛的气势吓了一跳,后退了几步,之后觉得自己丢了面子,恼羞成怒道:“你是这里的老板?卖假货还有理了是吧,我现在就报警,让警察来收拾你们!”

    朱新跃急了,连忙上前劝道:“于叔,您息怒,咱们有话好好说!”

    “小朱,别管他,让他报警!”孟子涛冷笑一声,如果他没有异能,还会担心朱新跃会不会看错了,但现在他的异能显示,于保喜带来的古玩不但是一件真品,而且价值高达五十万,无疑朱新跃应该是看走了眼了。

    明明自己捡了漏,居然还上门来闹,孟子涛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人,就算之前那位关老板,为了退款态度也没这么恶劣啊。

    见孟子涛一副不怕事的样子,于保喜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不过他现在如果退缩,那就丢脸丢大发了,于是乎,他拿出了手机说:“行,一会我看你们怎么嘴硬。”

    孟子涛给了朱新跃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让他耐心等着。

    过了一会,警察接到报警来了,对孟子涛这个大名人,警察也很了解,还是头一次遇到现在这种情况。

    警察来了,于保喜心里也有了底,说:“警察同志,他们这卖假货,我要他们赔我三倍!”

    孟子涛淡淡地说道:“你把东西拿出来,如果确实有问题,我赔你三倍,但如果没有问题,你也必须要有个说法吧!总不见得做错了事没有惩罚。”

    于保喜觉得孟子涛也太有信心了,心里不禁开始打退堂鼓,但警察都叫来了,退堂鼓也不好敲,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你想要什么说法?”

    孟子涛说:“我也不欺负你,如果东西没有问题,东西送给我就行了,这个要求很简单吧。”

    于保喜犹豫了一会,暗中咬了咬牙,点头道:“好,我同意。”

    孟子涛可不想他到时耍赖,又签了份协议,免得口说无凭。

    期间,于保喜把东西拿了出来,却是一只鼻烟壶,壶腹两面饰有青花高士图,遥相辉映,均为隐逸题材。一侧有两人于逸草、老松、枯石之中,一坐一立,坐者身后闲置一台古琴,儒雅倜傥,仙风道骨。立者似为书童。

    另一面亦为原野小景,山石前有老少两人。长者长袍广袖,束发为髻,手拄龙头高杖,气度怡然不凡。少者短衣小裤,发梳双髻,手抱古琴,神情谦逊恭敬。

    此壶极具高古趣味,材质工艺均是细致入微,一丝不苟,风格文雅纤细,虽然没有留下款识,但孟子涛还是能够看出其是雍正时期所制。

    只不过,令孟子涛觉得奇怪的是,按鼻烟壶表现的品质,充其量也只有十五六万左右,为什么异能会给出五十万的高价呢?难道个中另有乾坤?

    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孟子涛对着于保喜说:“我说它是真品,你肯定不服气,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我……”于保喜支支吾吾不知怎么处理好,请专家吧,他又不认识什么专家,请专业的科学机构鉴定,又要拿到金陵去,一时让他很为难。早知道他就不应该这么鲁莽,现在已经骑虎难下了。

    孟子涛说:“你说鼻烟壶有问题,总不能空口无凭吧?”

    “怎么会空口无凭,你先等着,我让我朋友过来。”于何喜忙给朋友打了电话,不过,他耍了个花样,在电话里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只是让朋友尽快过来。

    在等待的时候,王之轩和江晨风过来了,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后,他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江晨风看了鼻烟壶,说:“这位先生,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只鼻烟壶是真品。”

    于保喜还是死鸭子嘴硬:“你们都是一伙的,当然帮着他了。”

    江晨风听了这话有些生气:“先生,照你这么说,无论是谁说这只鼻烟壶是真品,你都会认为是帮着孟掌柜吧?那这是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孟子涛笑了笑:“江老,别跟他一般见识,大不了咱们法庭见嘛。而且我实话告诉你,这只鼻烟壶价值最少十五万,卖给你肯定卖亏了,没想到你还是活雷锋啊!”

    听了这话,王之轩和江晨风差点笑起来,朱新跃则有些尴尬,毕竟是他走了眼,要不是于保喜自己犯浑,至少亏十万。

    于保喜心里咯噔了一下,他再怎么犯浑,也能看得出来孟子涛没有说谎,想到这,他真想给自己来两巴掌,同时把朋友给恨上了。

    又等了五六分钟,于保喜的朋友到了,看到还有警察在场,于保喜的朋友就觉得不太妙,等他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差点直接跑出去。

    “这位先生,你说鼻烟壶有问题,能不能指出来?”孟子涛笑着问道。

    于保喜的朋友硬着头皮说:“孟老师,之前我是觉得这只鼻烟壶不像是雍正时期的作品,所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不过现在看来,是我看错了。”

    “放屁!”于保喜怒发冲冠,抓住朋友的领口道:“你之前不是信誓旦旦告诉我打眼了,现在又给我来这一套,你特么玩我啊!”

    “放手!”于保喜的朋友使劲拉开于保喜的手:“当时我哪有说的这么肯定,而且那会你给我倒了好几次酒,我都喝的差不多了,看错了不是挺正常的吗?”

    “看错了是吧!”

    于保喜怒极而笑,扬起拳头,对着朋友的脑袋就来了两拳:“我还打错了呢!”

    “哎哟,你怎么打人啊!”

    “打你是轻的,我还要撕烂你的嘴!”

    于保喜破口大骂,不过因为旁边就有警察,他打了两拳后,就被拉开了。

    于保喜的朋友也是个奸滑之辈,见有警察在场,直接躺在地上,大呼小叫起来,说自己被打伤了,要叫救护车。

    不过片刻功夫,这件事情就以闹剧收场,于保喜和他的朋友都被警察带到局里去协调解决了,至于那只鼻烟壶,孟子涛可不过放过,对待于保喜这种人,他可不会心软。

    事情解决,朱新跃沮丧又忐忑地说:“真对不起,我看走眼了。”

    孟子涛笑着拍了拍朱新跃的肩膀:“成长过程中,这些事情都是难免的,只要不犯同样的错就行了。对了,那只鼻烟壶你是从哪得来的?”

    朱新跃说:“是前几天有个人上门出售,说是自己家祖传的,我看了见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