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他这么说,大家到觉得这事有些靠谱。

    接着,金宏朗就把东西从盒子里拿了出来。

    东西一入眼,张景强就说道:“嗯?这宣德炉的色泽怎么这么新?”

    孟子涛回道:“如果真是海外回流的,这事也正常,因为老外喜欢把铜器都清洗一遍。”

    不同时国内对待铜器喜欢保持原样,在西方对这类器物则都要清洗。

    老外这么做到也有他们的道理,一来,是他们要恢复原样,二来,铜锈在铜器上时间长了本身对铜器也是一种腐蚀。

    但这样的道理在国内并不被认同,国内藏家大多喜欢欣赏青铜器上面的锈色,把它作为青铜器审美的一个标准,而且国内的行家鉴定青铜器的真伪全凭上面的锈。

    尽管现在给青铜器上锈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对于行家来说,再像的锈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五年的、十年的、一百年的、一千年的锈色都是不相同的。

    所以,像眼前这样的宣德炉,哪怕是真品,因为清洗过的关系,在国内价值也会打一定的折扣。

    等孟子涛解释过后,金棋福点头道:“小孟说的对,老外和咱们的审美观念不同,一味的追求东西保持原样,殊不知,就算他们处理的再好,其实对器物也是有损伤的,相反,还破坏了东西的自然美。这种理念我是不赞同的。”

    金宏朗说道:“爸,先别管这些了,您先看看这东西到底对不对吧。”

    “急什么!”

    金棋福瞪了儿子一眼,就把东西拿到了手中,不过东西一入手,他的眉头就轻轻一皱,随后面无表情地看了一遍。

    “小孟,你来看一看呢。”

    “好的。”

    孟子涛应声拿起了宣德炉,此炉折沿,弧腹,双耳,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炉身形制规整,为宣德炉的典型样式。

    接下来,孟子涛就按以前看到的鉴定方法,仔细鉴定了一番。

    首先,东西给孟子涛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分量,这让他觉得有些靠谱,因为真正的宣德炉采用进口的红铜,经过4-12次的炼制,后又加入金银等数十种贵重金属加以铸造,分量重那是再正常不过。

    重量应该符合了,再看包浆和色泽,由于清洗过的关系,包浆不用看,色泽方面也和真品差不多……

第六十六章 古玩城偶遇

    过了片刻,孟子涛不动声色地把东西放了回去。

    金棋福就开口问道:“小孟,你觉得怎么样?”

    孟子涛说道:“其它地方到是不错,就是有一点疑问。”

    “什么?”金宏朗连忙问道。

    孟子涛拿起宣德炉,指着底部的款识,说道:“我觉得款式识方面有些问题。”

    张景强把头伸过去看了一下,说道:“‘大明宣德年制’,宣字的点不过横,德字则比我们日常书写的少一横,应该是对的吧。”

    孟子涛呵呵一笑:“款识的书写应该没有问题,但你觉得款识的磨损程度显得自然吗?”

    张景强仔细看了一下:“就凭我的眼力,这个还真看不太出来。”

    旁边的金宏朗也摇了摇头,说看不出差别。

    这时,金棋福开口说道:“你们对古玩鉴定不太了解,再加上这座宣德炉在做旧方面,确实比较出色,你们看不出来也正常。”

    听父亲这么说,金宏朗马上就明白了,点头道:“好的,我马上把东西还给他。”

    说完,他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和大家告了辞。

    只不过,正当金棋福带着孟子涛他们走向他的藏宝室时,就见金宏朗手上接听着电话,又走了过来。

    “怎么了?”金棋福有些好奇地问道。

    金宏朗苦笑一声:“我那朋友不相信我,硬说我是骗他的。”

    金棋福皱着眉头说道:“他不信就不信,你管那么多干嘛?”

    金宏朗说道:“如果是别人,我也就不管了,不过,这位是我多年的合作伙伴,还是麻烦您亲自跟他说了一下吧。”

    金棋福听了这话,就接过手机:“喂,你好,我是金棋福,你的那座宣德炉,我不太看好。至于原因,我给你说几点吧……”

    等到金棋福把几个有问题的地方指出来,对方就沉默了一会,接着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可是,这东西是我从香江买回来的啊,那边的店家不太会骗人吧?况且,我这上面还有火漆印呢!”

    金棋福解释道:“其实火漆印只是容许出境的许可标志而已,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所鉴定的,也只是该物品是否属于禁止出境的文物,如果不是,就可以盖相应的火漆印。所以火漆印其实并不能就保证东西是对的。”

    “至于你说商人的问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奸商,不能说到了国外,就不会碰到坏人了吧?”

    孟子涛听了这话暗笑一声,现在许多人都迷信火漆印,针对这种心理,有些人将赝品“出口转内销”,重新进关时还故意作为古董艺术品报关,并送到文物管理部门盖火漆印。

    如今,市面上的海外回流文物中赝品真是屡见不鲜。这其中有几种情况,一为假古董,真回流、二为假古董,假回流、三为假古董,假出水。

    这些人惯用招数一般是,先生产一批高仿品,然后做足海外寻宝、重大发现之类的文章,再将这些东西通过海关回国。藏品身上由此而被加盖的海关火漆印,就成真正的回流文物了。

    这几年,许多喜欢回流文物的藏家因此中了招,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那人有些急了,说道:“我先前已经给几位专家看过了,都说真的。”

    金棋福说道:“他们怎么说,那我就管不着了。不过,我这人喜欢实话实说,不怕得罪人。另外,实话告诉你吧,这东西不出意外,应该是我一位朋友制作的,我认得它。”

    说到这,他也不管那人怎么想,就把手机还给了儿子:“如果他还不相信,那就算了。”

    “好吧。”金宏朗点了点头,接着就拿着手机又出了门。

    等金宏朗离开后,张景强就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金老,那宣德炉真是您朋友制作的?”

    “这事我还能信口开河啊?”金棋福笑了笑,说道:“我那朋友是制作青铜器的高手,他有个大伯在宝岛,八十年代那会,他大伯的儿子过来探亲,得知我那朋友有这样的手艺,便怂恿我朋友制作赝品,他来负责销售渠道。”

    “因为我朋友手艺高超,完全足以以假乱真,东西非常受欢迎,不过这门生意一共做七八年,他就不做了。”

    孟子涛有些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被别人发现了吗?”

    鑫棋福说道:“是啊,听说是一位大人物,买了一批他的制作的东西,得知真相之后,勃然大怒,导致我那朋友身陷囹圄。前年吧,听说他在里面突发急病去世了,他比我还小七八岁呢。”

    说到最后,他长叹了一口气,显得十分感慨。

    大家沉默了一会,张景强说道:“我觉得吧,这事要说还是他自己的问题,既然自己有那样的手艺,就算做工艺品,养家糊口还是不成问题的。”

    金棋福说道:“谁说不是呢,当初我也劝过他好自为之,他却不听,最后造成了这个结果。算了,这事不说了,咱们还是去看我的那些藏品吧。”

    金棋福的藏书不少,数量更是让孟子涛和张景强叹为观止,一时都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最后,还是金棋福挑选出一些精品才作罢。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也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欣赏完。

    金棋福的藏品之中,除了古籍之外,还有许多文房用品,孟子涛在其中选了一方端砚,另外还选了一件兽形纸镇,两件东西价值一百五十万,剩余的部分用钱结算。

    金棋福在这方面比较厚道,给了孟子涛三百五十万。孟子涛推辞不过,就收了下来。

    而张景强则看中了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铜鎏金嵌百宝瑞兽香熏,价值近八百万,对此,他也很心满意足。

    挑选好了各自的东西,两人又在金棋福那吃了晚饭,才告辞回去。

    回到酒店,张景强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问孟子涛道:“小孟,你明天有事吗,能不能帮我去看样东西?”

    孟子涛说道:“急事没有,不过明天我本来打算去夫子庙的古玩市场,不知道你那是什么时间?”

    张景强笑着说道:“下午吧,时间上应该不冲突。”

    “那行,到时你给我打电话就行了。”

    “没问题……”

    每二天,由于夫子庙没有鬼市,孟子涛就没有早起,吃过早饭,等到八点多的时候,才前往古玩市场。

    说起来,早在六朝时期,夫子庙古玩市场就渐成气候。清民时期,夫子庙东市、西市,是玩家淘宝最爱逛的地方,瞻园路也是当时著名的古玩一条街,还有当时的奇芳阁、魁光阁,是当时稍有身份的玩家晒宝、交流宝贝的地方。

    现在的夫子庙古玩市场,虽然没有了那时的繁华,但也是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古玩市场。

    走到位于瞻园路的古玩城,就见入口处已经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孟子涛跟着人流走了进去,只见古玩城一楼主要经营翡翠玉器,许多游客和收藏爱好者,都在仔细打量着各家的物品,遇到中意的,就询问一下价钱。

    孟子涛也随波逐流,挑挑捡捡,这样逛了近半个小时,就收获了几件玉器,不过只是稍稍赚了一点,并没有捡漏。

    “小孟!”

    走着走着,孟子涛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叫他,回头一看,发现居然是李先乐。

    李先乐快步迎了过来,就拍了拍孟子涛的肩膀:“你怎么到金陵来了啊?”

    孟子涛嘿嘿一笑:“来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呗。”

    李先乐说道:“得了吧,我都听说你已经发财了,还用的上找发财的机会?”

    孟子涛笑道:“什么发财,不就赚了些小钱而已,跟有钱人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你小子就谦虚吧,我听说,你连车子都买了,再过几年,估计我就只能仰望了。”李先乐撇了撇嘴。

    孟子涛说道:“我说李哥,你的消息不要这么灵通好不好,我都觉得害怕。对了,你怎么也来金陵了?”

    李先乐呵呵一笑,就拍了拍手上的盒子:“喏,这不是家里老宅翻新,弄了件老东西,我准备叫专家帮忙鉴定一下。”

    “什么东西?”孟子涛有些好奇地问道。

    李先乐打开盒子给孟子涛看了一眼,说道:“我觉得应该是康熙五彩花鸟盘,不过有些作不得准,所以就来请专家看一下。”

    孟子涛有些无语:“不是吧,就这样的东西,王叔他们也能看吧,你又何必大老远跑到金陵来?”

    李先乐说道:“这不是还想要一张证书吗?”

    孟子涛愣了愣:“呃……想要开证书,咱们市里不也有人开吗?”

    李先乐嘿嘿一笑道:“金陵的那些专家不是名气大一点嘛,再说了,如果东西有问题,咱们那边哪能开得出真证书?”

    孟子涛低声说道:“不是吧,你小子居然想要忽悠人,小心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先乐嘿嘿一笑:“你放心,这事我心里有数。”

第六十七章 “鉴宝活动”

    ps:求推荐票和三江票,拜谢!

    到底是多年的好友,孟子涛又劝道:“说真的,这事我劝你还是别做,老话说的好,纸包不住火,到时事发了,很可能惹来**烦的。”

    李先乐微微一笑道:“小孟,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不过这事我真没什么风险。”

    “什么意思?”孟子涛觉得这话有些奇怪。

    “你看到门口处的那幅‘鉴宝’活动的广告牌了没有?”李先乐问道。

    “看到了,难道你就是准备去那里?他们会给你开证书吗?”

    孟子涛点了点头,那‘鉴宝’活动就是请几个有名的但早已过气的专家,帮古玩爱好者和收藏者鉴定手中的藏品,不过都是免费的,孟子涛觉得这是件是在为古玩爱好者或藏家们做好事。

    李先乐笑着说道:“你这话说的,其实,广告牌上有一点没说,前去鉴定东西确实不要钱,但东西如果‘对了’,他们就会给一张有专家签名的鉴定证书,但证书是收费的,不过几百块钱而已,一般人你说会不会花这个钱?”

    听到李先乐说到“对了”时加重了语气,孟子涛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猫腻,无非是把假的说成是真的,这让他就有些无言以对。

    “他们就不怕察觉到了问题,给他们惹来麻烦吗?”

    李先乐嘿嘿笑道:“这有什么,无非是说自己走了眼嘛,他们本来就是过气的专家,还管什么声誉啊。你看,证书是专家给我的,找麻烦也是找这位专家嘛,我能有什么麻烦?”

    孟子涛听了这话,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这事你知道的这么清楚,看来你以前这种事肯定没少做吧?”

    李先乐说道:“哪有,这事我也是听我表姐的公公说的,他在二楼开了一家古玩店,我就准备先去他那,让他看看我的东西,如果没问题的话,那就谢天谢地,我也不想去那边折腾。怎么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反正一楼逛的也差不多了,孟子涛就答应了下来。

    二楼不像一楼,这里的店铺均为包间式格局,不装修风格同样是亦古亦今。

    跟着李先乐来到一家面积不大的店铺,就见里面一位长得胖乎乎的老者,正在对着两位顾客介绍着自己的东西,看到李先乐和孟子涛进来,他就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自己找地方坐,又接着为两人介绍起来。

    这两人东问西问,左瞧右看,就是没有购买的意思,不过老者也不着恼,笑容满面地看着他们。过了片刻,那两人还是空手离开了。

    这个时候,老者才走了过来,李先乐马上起身给双方做了下介绍。

    老者姓宋,名修平,听说孟子涛也是行里人,就伸出手来,笑着说道:“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啊。”

    孟子涛也伸出手和他握了握,嘴里客气了几句。

    宋修平请大家入了座,李先乐说道:“宋伯,刚才那两个明显就不是诚心的买家,你跟他们废话干嘛?”

    说起来,一般古玩店的老板,对于刚才那种顾客,确实会像李先乐说的这样,如果对方衣冠楚楚,他可能干凉着你,但如果是那那种对不太识相的,喷你一脸唾沫星子都有可能。

    宋修平笑着说道:“来者都是客,我又闲着没事,给他们讲解一下也没什么,况且他们这次不买,说不定下次就买了呢?呵呵,这事就不说了,你把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好的。”李先乐连忙把东西拿出来,给宋修平鉴定。

    东西一入眼,宋修平眼睛一亮,连忙小心地拿到手中观察起来,但片刻功夫,他眼中的喜色就淡了许多,最后就一脸可惜地把东西放了回去。

    李先乐连忙问道:“宋伯,这件东西是不是有问题?”

    宋修平反问一句:“你心里应该也有点数吧?”

    李先乐说道:“我就是觉得这五彩有些不正,比如说这上面的蓝色,显得有些碧绿,如果是康熙时期的蓝色,应该是偏深暗色。”

    “你说的对,五彩确实不正。”

    宋修平点了点头:“除了颜色有些不正之外,这件器物用笔规距,十分严谨工致。仔细观察绣球花花瓣的组合等处,也没有以上不搭靠、不吻合的不经意之处。”

    “而如果是康熙时期的真品,用笔线条古拙、细劲,上面说的那些地方,会偶有不搭靠之自然随意性。红花的花瓣轮廓线与花瓣直线交接也会有不吻合之处。”

    “另外,康熙五彩图画借鉴明末清初木刻版画的构图与造型而创作粉本,上墨线于瓷胎上,再依照底稿墨线而彩绘。而这件器物,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先将康熙原品图画描摹墨线翻印到瓷胎上,再着意临摹、依样彩绘。”

    “所以,综合判断,这应该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仿品。不过,虽然是民国的仿品,但绘制技艺已经达到了极高水平,算是一件不错的东西,现在市场价,没有大几千肯定买不到。”

    虽然东西得了宋修平的肯定,但李先乐还是显得不太满意。

    见此情形,宋修平就说道:“小乐,你的想法也知道,但那样的证书其实根本没多大用处,一般内行人哪会看这样的东西?但如果你要把东西卖给外行人,到时他们发现了问题,可不一定会客气的。”

    李先乐苦笑道:“宋伯,你说的事情我也知道,不过这年月,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我现在都觉得工资都不够用,等有了孩子,这点工资哪够用啊。我可不想到时又要问我父母拿钱。”

    李先乐的想法,孟子涛到也能理解,为人父母,当然要为孩子着想,但如果就因为这样,就去搞一些歪门邪道,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总不能因为穷就去偷、抢吧?

    就听李先乐接着说道:“你们放心,我这么做也不过是有点侥幸心理,我上有老,下有即将出生的小,再怎么样,也不会做那种猪油蒙了心的事情。”

    见李先乐打定主意,孟子涛和宋修平也都不再劝说,不过心里都暗叹一声,希望李先乐不要因此吃亏才好。

    有了决定,李先乐就准备去那个鉴宝活动的会场。孟子涛本来还想在这里淘宝,但因为心里有些担心李先乐,就跟了过去。

    李先乐说道:“小孟,你忙你的,不用跟着我过去。”

    孟子涛呵呵一笑:“没事,我对这样的活动也挺好奇的,过去看一下,如果没意思的话,再回来。”

    随后,两人就前往离古玩城不远的一座茶楼,那鉴宝活动就在这里进行。

    还没走到茶楼,就看到门口已经站了不少人,许多人手里都拿着东西,有瓷器、玉器、佛像、书画等等,五茶八门什么都有。

    孟子涛见此情形,心里稍稍有些讶异,不过马上他就反应过来,这年月,一听“免费”两字许多人眼里就放光。而且,现在大部分人虽然把专家说成“砖家”,但心里其实还是很相信他们,哪怕对方就算是过气的专家,那也是专家不是?

    两人走到茶楼门口,发现门口有两个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旁边还有一张桌子,上面分门别类的放着古玩类别的牌子,每个牌子旁边还有用a4纸打印的号码。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俩人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排队用的。

    看着茶楼里面还有空位,李先乐就问工作人员:“里面不是空着吗,他们怎么还站在门外?”

    工作人员微笑着说道:“这里喝茶是要钱的。”

    听了这话,孟子涛和李先乐都有些无言以对,这喝杯茶能要几个钱,又何必站在门外呢?但马上,他们心里就释然了,这些人可都是冲着免费两个字来的,而且今天又没有刮风下雨,这些人也就不会花那个冤枉钱了。

    孟子涛和李先乐可不想要站在门外等待,拿了号码就向茶楼里走去。

    走进室内,孟子涛就看到不远处设置的主席台上,一个个衣冠楚楚的专家,正在煞有介事地点评着面前的东西,看到大件器物,还几个人一起走下台鉴赏点评,像极了某台的鉴宝节目。

    不过,当孟子涛看到鉴定杂项的专家时,眼中就闪过了不可思议的神色,因为这个所谓的专家他认识,而且这人根本不是什么专家,只是个铲子而已。

    到不是孟子涛看不起铲子,铲子里面也有眼力高的,但这人的眼力就实在是差到没边了。孟子涛光是听说他“铲地皮”时踩到的地雷,都不下三次,最后一次更是搞了个血本无归,还欠了一屁股的债。

    从那以后,这家伙就再也没出现在陵市的古玩市场上,孟子涛本以为他已经不在这行干了,没到他的身份确实发生了改变,但居然从一个眼力差到没边的铲子,变成了一位侃侃而谈的专家,这变化还真够大的。

第六十八章 弄虚作假

    孟子涛碰了碰李先乐,对那人努了努嘴,低声说道:“我看咱们还是走吧。”

    李先乐也认识那人,愕然道:“这是崔祝?这家伙怎么在这里,居然还当起了专家?”

    孟子涛摇了摇头:“谁知道啊,不过这种鉴定会,我觉得还是不要参与了,开的证书肯定不会有人承认的。”

    李先乐说道:“没事,崔祝鉴定的是杂项,鉴定瓷器的可是屈英卫,他在咱们江南瓷器鉴定方面,还是有些名气的。”

    孟子涛笑道:“那你不怕他不如你的意?”

    “嘿嘿,他都和崔祝同流合污了,你觉得他会不让我如意吗?”

    李先乐显得信心很足,既然这样,孟子涛也就不多说什么了。由于前面鉴定的人还不少,两人就先找了个座位,要了壶茶连喝边聊。

    现场鉴宝的速度不慢,但经不住鉴宝的人太多,轮到李先乐估计还得好一会。

    在这个过程中,孟子涛发现,就算是弄虚作假,那些专家其实也把人分成几等,遇到一些不太乐意出钱的,直接就说东西是赝品,而一些有出钱想法的人,而会跟他说,东西是真品,可以为他开鉴定证书等等。

    当然,鉴于古玩市场上,假多真少的局面,这些人也只敢把少量赝品说成是真品,不然,前来鉴定的藏友就算再傻,也会发现其中有问题。

    另外,让孟子涛有些意外的是,崔祝居然在这里颇受欢迎(鉴定杂项的专家一共有两个),这一点,就让孟子涛有些想不通了。

    于是,孟子涛就请站在他们旁边的一位,前来鉴定的藏友入了坐,询问了一下,听了这人的介绍,他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崔祝能说会道,而且说的煞有介事,再加上头上还有一个专家的头衔,不明真像的人,当然更喜欢找他鉴定。

    “大哥,你的这尊佛像能不能给我欣赏一下?”

    听了对方的解释,孟子涛就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位藏友手上的东西,其实,他之所以选上这人,正是因为这人的这件藏品的缘故。

    “这当然没问题。”这位藏友马上就笑着答应了下来。

    一般来说,像鉴宝活动这样的场合,遇到喜欢同样的器物的同行,大多都表现的非常热情。除了可以相互之间交流之外,也有一些显摆的意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孟子涛把佛像拿到手中,就仔细打量了一下,暗自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件好东西。

    这是一座释迦牟尼像,整体使用红料制作而成。

    红料是料器的一种,而所谓料器,其实就是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

    料器最早由西域地区传入我国,明代万历年间,鲁省博山地区的料器制作已经十分兴盛,后流传到了京城。

    到了清康熙三十五年,京城开始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琉璃厂,受到皇室成员的喜爱。

    生产的品种包括日用品、装饰品和首饰等,造型丰富,形式多样,特别是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料器雕刻,制作极为精美,作品涉及到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孟子涛手中的这尊红料佛像,就是其中之一,形体虽小,但上手沉重,色泽红亮,质地透明。

    佛像面目慈祥,身披法衣,两手自然垂落,双腿盘起,整体造型端庄大气,雕工精湛,极富皇家气息,不是等闲之辈可以使用的。

    另外,器身上还施有鎏金,只是因为保存方面的问题,已经脱落了不少,这一点,多少会影响此物的价值。

    当然,哪怕如此,这尊佛像也价值不菲,孟子涛实在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人会把这么贵重的东西,拿到这里来鉴定。

    等孟子涛鉴赏完毕,那位藏友就问道:“小兄弟,我这尊佛像不错吧?”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是件难得的精品之作。”

    听孟子涛这么说,藏友也咧开了嘴,颇为兴奋地把这尊佛像的来历,倾述了一番。

    听了他的讲述,孟子涛明白,这位藏友虽然喜欢收藏佛像,但自己的水平不行,差不多就是二把刀,这尊佛像也是他捡漏得来的,正因为不知道佛像的价值,此人才会拿到这里来鉴定。

    孟子涛很想跟他说,你这东西还是拿回去好好保管吧,不过,人家相不相信他的话另说,对方又没有问这个问题,两人非亲非故的,他又何必多嘴。

    正在这个时候,孟子涛突然发现主席台那边有藏友和崔祝起了争执,那藏友声音很大,孟子涛他们这边都能听得见。

    随便听了几句,孟子涛他们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那人的东西被鉴定出来是赝品,却吵着要鉴定证书,为此,他还拍出一叠红通通的钞票。

    崔祝当然不会同意,站起身来,怒斥对方侮辱他的人格,并正气凛然地说道:

    “我崔某人虽然也爱财,但那是爱我正大光明赚来的财,你再这样无理取闹,小心我报警了!”

    这时,就听旁边有人大声说道:“张大头,你就歇歇吧,这里的专家都是有底线的,怎么可能容忍你这种行为,我看你还是早点走,免得自取其辱!大家说是不是!”

    “是……”

    一时间周围起嘘声不绝于耳,张大头有些挂不住脸面,丢下几句狠话,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该!”坐在孟子涛旁边的那位藏友幸灾乐祸地笑了笑。

    “大哥,这人是谁啊?”李先乐好奇地问道。

    藏友笑道:“混子,坑蒙拐骗无所不住,不过他做事总会留一手,大家也拿他没办法。今天总算看他吃瘪了,真是大快人心。”

    孟子涛和李先乐对视了一眼,他们心里都有同样的念头,这人很可能是托,至于为什么,也不难猜测,这么一来,这里专家的形象可是提高了不少。

    正在这个时候,那位藏友站起了身来,说道:“我儿子已经排到了,我先过去了。”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吉利话,其实吉利话不说也罢,他到不相信这么开门的东西,专家还能给出另外的结论。

    然而,结果却和他预料的恰恰相反,只见那位藏友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东西,来到崔祝面前,等崔祝看过东西给出自己的结论后,那位藏友脸上就露出了愕然的表情,听到最后,更是显得失魂落魄。

    “咦,那么开门的东西,难怪崔祝还说不对,这是什么道理?”刚才那尊佛像李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