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宝生涯-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子涛讲个情,不然他就要亏到姥姥家了。

    “那再好不过了。”于是,孟子涛笑着给许行知写了一张收条:“对了,不知许掌柜你知不知道是谁组织的交流会?”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给你问一下另一位朋友,他或许知情。”

    说完,许行知就给朋友打了电话,询问过之后,对孟子涛说:“我朋友说,是一个外号叫‘胖头陀’的老板组织的。”

    “胖头陀?”

    “说是长得像上世纪香江版本鹿鼎记里面的胖头陀,所以起这个外号。”

    孟子涛呵呵一笑,既然这样肯定比较容易找,于是又表示了感谢。

    在伙计打包三羊尊的时候,孟子涛笑道:“许掌柜,不瞒你说,我这人比较偏好文玩,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此类精品?”

    这就是孟子涛想到的补偿办法了,时间长了总归能够弥补不了许行知的损失。

    许行知想了想,说道:“我这比较出众的文玩藏品还真不多,不知道紫砂壶可不可以?”

    孟子涛问道:“作者是哪位?”

    许行知回道:“明代晚期的陈和之。”

    陈和之,明代天启、崇祯年间陶都制壶高手。据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别派》载:“陈和之,善仿友泉、君用,天启、崇祯间人。”可知,其人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壶式高古清绝,书法有晋唐风。

    明代紫砂器流传至今极为罕见。绝大部分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纵观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明代紫砂器,京城故宫博物院藏品约50件。迄今为止,国内各博物馆可能没有1件陈和之制紫砂壶。可见他的作品之珍贵。

    因此,孟子涛十分欣喜,连忙请许行知把紫砂壶取过来。

    明人饮茶习惯由煮砖茶改为沏泡散茶,由此茶壶开始兴起,紫砂泥因其天然的透气性决定其为茶壶的绝佳原料,从明初始创至明末已蔚为大观。

    许行知拿来的紫砂壶是典型的明代式样,圆腹、丰肩、腹以下渐收,短弯流,肩部出提梁柄,圆盖子母扣契合,钮呈宝珠状,泥色绛紫、古朴浓郁,整体造型和谐饱满,壶身与提梁虚实相间,简洁素雅。底部楷书“陈和之”,字体规整稳重,笔锋清晰有力。

    明代紫砂壶的传世品稀少,结合上世纪60年代以来纪年墓及窖藏的出土文物分析,明代紫砂壶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多为赭红色粗砂泥制作的较为粗糙的作品,造型均简洁大方,不加任何装饰,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用品;二类是名人之作,较为精细的紫砂壶,这类作品多为达官显贵或文人墨客喜用之品;三类以紫砂作胎,外表上釉或包漆,这类作品多藏于故宫博物院,外界较少见到。陈和之款紫砂壶,应属于第二类,为明代名人之作。

    这件陈和之款紫砂壶,形式优美,制作工艺非常严谨,盖与口合缝,既严密又通转。整个壶体各部结构比例协调,型体线条流畅。由于此壶用料讲究,绛紫色砂泥,有小的砂粒,经过长时间的把玩,器表光泽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出现了陈旧的色泽即包浆现象,显得更古雅。

    底中心刻“陈和之”三字人名款,结构舒畅,形笔有法,圆润遒劲,毫无拘谨,具有晋唐遗风。

    现如今,孟子涛见过的著录之中,流传有序的陈和之款紫砂壶就只有一件,而这件紫砂壶从各方面来看,能够和著录中的那件紫砂壶相互印证,应该是一件真品,可遇而不可求。

    孟子涛笑着说道:“没想到,许掌柜你这里居然有陈和之的紫砂壶,实在难得。”

    许行知听了这话,心里松了一口气,笑道:“不瞒你说,先前我还不能肯定这是一件真品,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孟子涛哈哈一笑:“那你可得给我鉴定费啊。”

    “好说,好说。”许行知笑道:“另外你放心,这件紫砂壶的来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孟子涛笑着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许掌柜,麻烦你给个价吧。”

    “可以。”

    俩人走到一旁,许行知开价八十万,孟子涛琢磨了一下,也没想到还价就答应了:“行,就这个价钱吧。”

    虽说自己开出的价格并不贵,但许行知也没想到孟子涛居然连价都没还就答应了,他也明白这是孟子涛为刚才的事情表达歉意,心里十分感动。

    俩人直接去刷卡付了钱,并且交换了名片,孟子涛笑道:“许掌柜,今后如果得到宝贝可以联系我,价钱好商量。”

    “那是一定的。”许行知哈哈一笑,心中感慨道:“老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诚不欺我啊!”

    中午吃了饭,孟子涛跟许行知和董吉昌告了辞。考虑到今天由于董吉昌的邀请,自己不但捡了漏还得到一件陈知之的紫砂壶,而董吉昌却空手而归,这让孟子涛很不好意思,于是跟董吉昌说好,回头转让给他一件精品瓷器。

    孟子涛按响了师傅家的门铃,没一会郑成翰就来开了门。

    “师兄,你今天休息吗?”孟子涛有些好奇,今天虽然是周六,不过自己这位师兄可没有休息的概念,就算要休息,基本也是安排在星期天,如果周六休息,和太阳打西边出来差不多。

    “这不是你师傅过几天要回陵市了嘛,我琢磨着老人家年纪大了得多陪陪他,就请了长假,也算尽一下子女的孝心吧。”

    自从接受了孟子涛的治疗之后,郑成翰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可以说,和以前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让他高兴的同时,心中也多了一份感慨,想着父亲年纪也大了,而且一年都陪不了几天,于是干脆就请了年假。

    孟子涛笑道:“想必得知你这个决定,师傅他老人家应该很高兴吧。”(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又生变化(16/62)

    郑成翰耸了耸肩膀:“哪里,他还怨我耽误工作呢。”

    孟子涛呵呵一笑道:“我觉得吧,他老人家只是嘴上这么说说而已,心里肯定别提多高兴了。”

    郑成翰笑了笑,看着孟子涛手上拎着的锦盒,问道:“看样子又捡漏了?”

    孟子涛说道:“捡了一个漏,另外发现了一件有问题的瓷器。”

    郑成翰说道:“你是跟你师傅说吧,我是不懂。”

    孟子涛说道:“这件瓷器可能会麻烦到你。”

    “嗯?怎么回事?”郑成翰有些意外。

    孟子涛回道:“我发现的这件瓷器很可能是一家地方博物馆的馆藏。”

    郑成翰听了这个答案,虽然讶异,却并不是太意外,因为他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案子:“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还是见了师傅再说吧。”

    “好。”

    俩人来到厅堂,郑安志刚刚午睡起来,正在听京剧,他看看孟子涛的手上,笑道:“淘到什么好东西了?”

    “您老先看看这件仿哥窑三羊尊。”孟子涛打开锦盒,把东西拿了出来。

    “嗯?”郑安志打量了一会,脸上的疑惑的之色越来越浓,最后问道:“这东西你是从哪得来的。”

    孟子涛没有直接回答,说道:“您老是不是也觉得有些眼熟。”

    郑安志看着三羊尊说道:“对,我觉得以前应该看过这件东西,但一时半会有些想不起来,到底是哪里见到的?”

    于是,孟子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就是这么回事,估计博物馆里有硕鼠吧。”

    “吃里扒外的东西!”郑安气愤地拍了桌子,接着说道:“成翰,一定要把这些硕鼠绳之以法!”

    “是!”郑成翰习惯性的立正,紧接着苦笑道:“我这刚请的年假……”

    郑安志挥了挥手:“心意到了就行了,你要有心今后有的是时间,我又不会马上就走。”

    郑成翰笑道:“您老当然能够长命百岁了,那我以后去陵市陪您。”

    接下来,郑成翰打电话叫人过来,准备记笔录,并把物证带回去。

    接着,孟子涛把另外两件东西拿了出来,让师傅鉴赏。看到这样的精品,郑安志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师徒俩探讨了片刻,郑成翰边喝茶边说道:“明天的书法交流会你记得吧。”

    孟子涛道:“记得啊,明天九点半开始吧。”

    “时间是没变,地点也没变,不过交流会的内容却变了。”

    “啊,变成什么内容了?”孟子涛很意外,怎么先前慈善晚会变成了慈善拍卖交流会,现在这个书法交流会居然也有变化。

    郑安志笑着说道:“同样还是交流会,不过有了一个投票的环节,到时会邀请几十位书法爱好者对与会老师的书法作品进行投票,想必你应该不担心自己会垫底吧?”

    对自己的书法水平,孟子涛非常有信心,根本不会担心自己的成绩,不过他还是很好奇,怎么突然改变了交流会的内容。

    “师傅,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郑安志解释道:“说起来很简单,数字电视的教育频道在暑假期间为了弘扬书法,做了一档书法类的节目,导演也是一位书法好爱者,他听说有这样的交流会,就跟组织者商量了一下,最后改变了交流会的内容。”

    孟子涛讶然道:“也就是说,到时交流会会上电视?”

    郑安志笑着说道:“这是录播的,估计要八月份才会上电视,所以你到时不用紧张,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会删掉的。”

    孟子涛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怎么突然就要上电视了呢?一点准备都没有。

    接着,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许老没有把这件事情跟我说呢?”

    郑安志笑骂道:“这老家伙怕你怯场,打算你明天到了那,生米煮成了熟饭再告诉你。”

    孟子涛听说是这么回事,不禁有些无语。

    郑安志笑道:“好了,这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记得明天一定要拿张奖状回来,我可是和老许打过赌,你可不能让我输了。”

    孟子涛心里苦笑一声,师傅都发话了,他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孟子涛驾车来到交流会举办地,京城一家知名度假村。

    孟子涛到达度假村时还只有九点不到,许有昊还没有过来,于是孟子涛在度假村门口等了片刻,期间有多位与会者路过,其中还有两位参加了hlkd慈善拍卖交流会的客人,看到孟子涛热情的很,在门口聊了一会。

    看到任可欣扶着许有昊走了过来,孟子涛跟人打了招呼就迎了上去。

    寒暄了几句,孟子涛笑道:“许老,您老可将了我一军啊。”

    许有昊哈哈一笑道:“我知道小孟你这人比较谦虚,所以也只能先斩后奏了,这是你的邀请函,一会凭这个登记比试。”

    孟子涛摸了摸鼻子:“许老,我不要可不可以?”

    许有昊笑眯眯地说:“你如果不怕你师傅揍你,你也可以不要。”

    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还是您老想的‘周道’,提前跟我师傅打了赌。”

    许有昊笑呵呵地说:“所以有个俗语叫‘姜还是老的辣’,你要学着一点。”

    “佩服!”孟子涛向许有昊拱了拱手。

    任可欣在旁边咯咯笑了起来。

    今天虽然有电视台来录制,但由于是小范围的交流会,知情者一般都是京城的书法好爱者,所以来的基本也都是这些人。另外也有一小部分是觉得交流会有趣,托了关系过来的。

    孟子涛到不是不想请亲友团过来加油助威,只不过事不凑巧,舒泽和司马月澜有事回了金陵,钟锦贤和田萌萌则去国外旅游了,估计至少要十天半个月才会回来。

    而像卢呈保他们这些人,孟子涛总觉得隔了一层关系,干脆就没有邀请他们过来。

    三人跟着迎宾走进宴会大厅,此时这里已经重新布置过了,最前排是特等席位,这里坐着的大部分都是一会要上台展示书法的客人,这些人之中,除了孟子涛之外,都是已经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说起来,随着上次交流会的举办,现在孟子涛的书法也已经得到了认可,不过古玩和书法圈子虽然有交集,但多少还是有些不同,所以在真正的书法圈子里,孟子涛还有些默默无闻,就算有些人听说过孟子涛,但也只限于有印象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位京城书法界的老前辈也陆续到场,许有昊为孟子涛和前辈们做了介绍。

    听说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几位老前辈对孟子涛都比较热情,其中有位杨老,他是国内知名书法家,对草书颇有研究,他应该听说过孟子涛的书法水平,还热情地邀请孟子涛大会之后能去他家做客,孟子涛也礼貌地答应了下来。

    正当大家闲聊的时候,孟子涛突然发现任可欣的脸色一变,眼中闪过愤怒之色,孟子涛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是一位和任可欣年纪仿佛,颇为风流倜傥的青年。

    “欣姐,怎么了?”孟子涛问道。

    任可欣颇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他是我的前夫,是个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混蛋!”

    孟子涛对任可欣的家庭情况不是太了解,只知道她结过一次婚,三年之后和前夫离婚,一直没有小孩,据说离婚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一直没有生育的原故,不过具体是什么情况,孟子涛就不太了解了,也没有多问。

    没想到,今天这个场合,任可欣的前夫居然也会过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鸣惊人(一)(17/62)

    任可欣的前夫叫袁敬德,名字起的到是不错,然而人品确实不怎么样了,当然,孟子涛也是后来才了解到俩人之间的事情。

    说起来,任可欣和袁敬德之间的故事,还真有些像是八点档连续剧里面的情节。

    袁敬德是许有昊好友家的儿子,本身家庭就是书香门弟,袁敬德一手行书也写得颇有味道,再加上人长得有模有样,而且和任可欣年纪相仿,许有昊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戏言将来也许能够结成亲家。

    不过,一直等到大学毕业,俩人才谈起了恋爱,之后波澜不惊的结婚。然而结果几年,任可欣肚子却一点都没有动静,这可急坏了双方家长,任可欣也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自己没有问题。

    既然不是自己的问题,那么丈夫有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于是任可欣动员袁敬德也去医院检查,不过袁敬德死活不同意,一来是觉得没面子,二来他坚信自己没有毛病,不能生育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

    这样拖拖拉拉到了将近结婚三年的时候,袁敬德突然说要和任可欣离婚,其实在此之前,任可欣就已经感觉到袁敬德对自己态度变化很大了,两人之间因为生育的事情,矛盾越来越大,袁敬德家人也对她很有意见。既然这样,俩人就好聚好散。

    没想到,刚办了离婚手续,袁敬德就带了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妖媚女人搬进了屋,任可欣哪能不知道袁敬德做了什么,气得七窍生烟,不过婚都离了,她还能怎么办?像泼妇一样,她也做不来,只能往肚子里吞。

    但因为这事,两家之间的关系也跌到了底谷,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然而,这还不是事情的结局,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袁敬德发现儿子的血型有问题,他是o型血,妻子是a型血,那么孩子的血型是o型或者a型,不会出现b型或者ab型,但孩子的血型却是ab型。

    这个结果对袁敬德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再三确认医院那边没有出问题,那结果就已经显而易见了。之后经过检查发现,他是先天没有生育能力,当时他拿到检测报告的时候,整张脸都绿了。

    之后的结果不用说,新婚妻子和孩子肯定都扫地出门,再想到任可欣的好,袁敬德就后悔当初离婚的决定,想和任可欣复婚。

    不过,任可欣看清了袁敬德的为人,怎么可能会答应,一番纠缠之后,任可欣甚至报了警,之后两人就彻底变成了仇人。

    孟子涛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对袁敬德颇有些幸灾乐祸,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言归正传,袁敬德走进大厅的时候,也注意到了任可欣,他冷笑一声,向自己大伯走去。不过半路上,他发现前妻和旁边的小伙子交流的时候,看起来颇为亲密,特别是那个小伙子模样还不比自己差,心里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袁敬德咬着牙咒骂道:“不要脸的女人,早晚会让你跪在我脚下!”

    上午九点半,交流会准时开始,只见布置的舞台上,出现了几位宫装少女,随着音乐响起,她们开始翩翩起舞,颇有大唐风韵,让台下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

    一曲跳罢,少女们陆续下台,紧接着就有一对俊男靓女走上台,正是华夏教育频道的两位节目主持人,男主持同样姓孟,单名‘成’,女主持名叫冯丽雪。

    俩人在说了几句开场白后,便开始介绍起了今天受邀请的嘉宾。和电视里一样,每念到一个人的名字,大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让第一次参加节目录制的孟子涛颇感新奇。

    “青年书法家孟子涛先生。”

    由于许有昊的推荐,孟子涛也是交流会的嘉宾中的一员,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孟子涛有些小紧张,连忙站起身来向大家示意。

    “这个孟子涛是谁啊?我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我也不认识,咱们京城应该没有这号人物吧?怎么会请他当嘉宾啊。”

    “谁知道,估计是哪家的关系户吧。”

    “嘿,面子可真大啊……”

    看到年纪轻轻的孟子涛居然也是嘉宾,台下的观众不禁议论纷纷起来,不知情者都认为孟子涛是关系户。而袁敬协更是觉得组织方脑子坏了,怎么会请孟子涛当嘉宾。

    一番介绍之后,终于是进入了正题。

    冯丽雪脸上挂着招牌式的笑容,介绍了起了今天交流会的规则,具体来说还是比较随意的,不管是嘉宾还是观众,只要觉得自己有能力,都可以上台即兴创作书法,完成后就交给工作人员拍照用投影仪展出。

    之后,现场包括嘉宾和观众都可以对作品进行投票,采用计分制,观众可以投1、2、3分,3分最高,而嘉宾的分数是观众的三倍,最后分数相加再排名次。

    当然,既然是交流会,交流这方面肯定是少不了的,每件作品展出之后,观众们可以请三位嘉宾对作品进行点评,而嘉宾的点评对作品的得分肯定有很大的影响。

    等冯丽雪介绍完规则,孟成面带笑容地说道:“那么就有请我们今天第一位参赛者上台!”

    由于书法展示环节没有安排顺序,于是孟成的话音落下,现场也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左顾右盼,看谁第一个上台。

    然而,让大家都面面相觑的是,等了片刻居然都没有人上台,气氛就尴尬的起来。

    正当大家略有迟疑的时候,还是杨老最先上台,他微微一笑道:“老头子我等不及想要活动一下手脚了,就让我第一个来吧。”

    杨老来到了台上早已准备好的书法桌前,闭目沉思了一会,接着深吸了一口气,提笔用草书写出了四个大字“楚辞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

    到底是电视台的录制,安排的很到位,后面的幕布上也展示着杨老书写时的情形,只见杨老下笔有如神助,笔下字迹有如龙蛇飞舞,好像有一种韵律在内,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章 一鸣惊人(二)(18/62)

    由于时间的关系,杨老书写的《离骚》只是节选,当最后一笔落下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前排所有嘉宾也都起身鼓掌。

    “好!好字!”

    “杨老的书法水平越来越高了!”

    “哎,本来刚才还有心上台参与一下,看到杨老的书法,我现在可是不敢去了。”

    “也不能这么说,咱毕竟不是专业人士,重在参与嘛,再说这是交流会,又不是单纯的比赛,只要最后自己的书法水平能够得到提高,成绩怎么样没必要看得那么重。”

    “哈哈,也对,一会上台让各位老师点评一下自己的作品,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已经不虚此行了。”

    另一边,许有昊也笑着说道:“看了老杨的书法,我等会都有些不好意思上场了。”

    孟子涛知道许有昊这么说并不是谦虚,在书法的意境方面,许有昊确实要差上杨老一筹,但你要说一定会输那也不尽然,毕竟人的状态有好有坏,说不定许有昊就超常发挥了。

    任可欣笑道:“外公,你可不是你的性格啊,哪能一开始就认输了。”

    许有昊哈哈笑道:“你就不懂了,我这叫以退为进,再说了,今天的主角是小孟,我在后面摇旗助威就行了。”

    孟子涛连忙摆了摆手:“您老可别这么说,我心里特惶恐。”

    许有昊笑道:“嘿嘿,别人怎么想我可不管,但我认为今天第一名非你莫属了。”

    正当他们闲聊的时候,两位主持人相继走到杨老身边,冯丽雪笑着介绍道:“第一位上场的杨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作为国内著名书法家的他,作品屡次在各大拍卖会上拍出高价,今天他老人家的这幅《离骚》一如既往的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水准,可谓是点划飞动、线条优美、气韵天成,令人神往!”

    杨老谦虚地笑道:“过奖了,在我看来,我的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老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希望诸位同道能给我点评一二。”

    孟成笑道:“杨老实在太谦虚了,不过,作为今天的环节之一,还请各位嘉宾点评杨老的作品。”

    说到这,他向嘉宾席看了看。

    这回就没有像一开始那样,不过半响,就见一位老人站了起来:“我先来唠叨一下吧,大家都知道,杨老的书法学自明晚期著名书法家傅山,傅山在书法艺术上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而杨老的书法就达到了这四点,而且青出于蓝。”

    “具体到此卷书法,可谓是纵逸奇宕古拙雄健,字与字间不相连属,结字欹正相间,但笔意相连不断,观之有一种一往无前、信笔直书的气势,是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境界……”

    老人先是一通禾赞扬,但也说了书法之中的一些缺点,也确实言之有物。

    接下来,主持人又让两位观众点了两位嘉宾做了点评,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冯丽雪说道:“好,经过三位老师的点评,相信大家心里对杨老的作品也有了判断,下面有请大家投票,杨老,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杨老笑道:“毕竟我是第一个上场的,说实话心里还有些小紧张,大家可不要让我垫底啊,喜欢我的作品的朋友可记得要投高分哦!”

    大家莞尔一笑,全都拿出投票器,按心里的想法,给杨老投了一票,最后总分相加,居然有341分,要知道总分才351分而已,杨老的分数无疑是一个高分了。

    得知这个结果,杨老也十分高兴,向大家拱了拱手表示了谢意。

    “嚯,没想到杨老居然得了341分,我原先还以为,这么高人分数要到最后才出现呢。”孟成的表情虽然夸张了一些,不过内心之中也确实很惊讶。

    “为什么?”

    “这不是好东西往往留在最后嘛,没想到杨老一开始就给大家来了个吓马威啊。”

    杨老在台下拿着话筒笑道:“我属马,你的意思是说我自己吓自己啊。”

    “哈哈。”大家相继都笑了起来。

    孟成笑笑道:“杨老书法水平高,人也幽默,依我看,他的作品很可能问鼎冠军。”

    冯丽雪配合着说:“虽然我也认为杨老的作品很棒,但现在才刚开始,你就这么肯定?”

    “对,我认为可能性很大。”

    “既然你这么说,要不咱们打个赌?”

    “赌什么?”

    “如果我赌了,也就是杨老最终获得了冠军,那今天在场的所有人的晚饭我包了,如果我赢了,那就由你来,大伙说好不好?”

    “好!”这种好事大家哪有不叫好的。

    孟成笑道:“你这个赌注可是有点大呀,不过为了不想让大家失望,这个赌我打了。”

    大家又都叫了声好,不过别看这个赌表面有些吃亏,实际拿人手短,吃人手软,就算讨要几幅书法作品,也都赚回来了,不过相信俩人也不会这么肤浅,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因为打赌,现场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马上就有嘉宾上台展示自己的书法,这位是刚才第一位点评杨老书法的老人,姓诸,他写的一手行书令人称道。

    诸老用行写了苏轼的《尘外亭》,用笔中侧并举,轻重相生,笔画的枯润浓淡,粗细方圆,无不大起大落而又层次丰富,把书法的意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也让大家叹为观止。

    第三个上台虽然也是一位嘉宾,不过是电视台的关系户,他的书法水平虽然比起一般人强,但却是没有办法和杨老和诸老相比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会有条不紊的举行着,嘉宾和观众们都一个个陆续上台。总得来说嘉宾们的书法水平都相当高,观众大多只是书法爱好者,水平就有些参差不齐了,而这些上台的人也都是对自己有些信心的,总的来说相比普通人还是可以的。

    由于都是现场展示的书法,接着还要请嘉宾点评,因此还是比较占时间的,等到中午的时候还没有过半,民以食为天,再加上嘉宾之中老人比较多,精力有限,于是大家先吃饭,又休息到一点才继续。

    孟子涛虽然没有在上午展示书法,不过在和前辈们交流的过程中言之有物,再加上他又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因此并没有被看轻。

    下午将近一点的时候,工作人员通知大家进场,孟子涛走出餐厅的时候,却发现刚刚去洗手间的任可欣还没有回来。

    许有昊有些奇怪:“可欣怎么还没回来,她好像去了有好一会了吧?”

    孟子涛说:“要不我去看一下?”

    “不用,又不是小孩子,上洗手间还能丢了不成。”

    说到这,许有昊看到不远处正在走过来的任可欣,笑道:“你看,这不是来了吗?”

    任可欣走过来,面带歉意地说:“肚子突然有些不舒服,让你们久等了。”

    许有昊关切地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任可欣笑道:“已经没事啦,咱们进去吧。”

    许有昊点了点头,向宴会大厅走去。

    “欣姐,到底怎么回事啊?”孟子涛抓了个机会小声问了一句,他眼神很好,看得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