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宝生涯-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计笑道:“他和我们杜掌柜办事去了,一会就会回来,要不你在这等一会?”
孟子涛马上明白过来,刚才那个和汪庆彬一起的,应该就是交流会那天让许多人鄙夷的杜易洲了。
于是他说道:“哦,我还有事情,就不在这里等了。”
“先生,除此之外,你有什么需要的吗?”伙计随口问了一下,因为他每卖一件东西都有提成。
孟子涛想了想,觉得也不能白来,就点了点头,快速打量起来。
这里的瓷器,其实并不怎么样,孟子涛看了快一圏,都没有遇到什么比较中意的,不过正当他走到一个角落时,架子上摆的一件器物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对花鸟瓶,造型可爱隽雅,釉汁莹润洁白,所绘苍枝兀立,两鸟栖息其上,各具情态,深凝对望,意境幽雅,青花绘画、渲染均得其妙,尤推翎羽,细腻如真,颇见质感,洋溢出浓厚的王步绘制风格。(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谁是傻冒(12/62)
由于担心汪庆彬他们回来不好解释,孟子涛不想在这里多呆,使用了异能印证了自己的猜测,就对着站在他身旁的年轻伙计问道:“这对花鸟瓶多少钱啊?”
伙计面带笑容地介绍道:“这对花鸟瓶做工精湛,是清朝时期的官窑贡品,所以价格有些贵,至少要十万。不过,你是汪老师的朋友,我算你便宜一点,算八万吧。”
“还真会胡说八道。”孟子涛心里冷笑了一声,装作有些犹豫的模样:“不能便宜一点吗?”
伙计暗道一声“有门”,接着笑眯眯地说:“先生,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而且不瞒你说,汪老师都说它不错,准备过段时间买下来收藏,你今天不买,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呃……好吧,既然这样就帮我包起来吧。”孟子涛装作迟疑了片刻就同意了下来,并拿出了自己的银行卡。
“真是傻冒。”
伙计见孟子涛居然这么容易就同意了,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心里也挺担心孟子涛反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过银行卡刷了卡,并给东西打了包。
孟子涛刚走没多久,杜易洲和汪庆彬有说有笑的回来了,看到伙计喜不自禁的模样,杜易洲笑道问道:“今天开张了?”
伙计比划道:“8万卖了一对花鸟瓶。”
杜易洲闻言有些讶然,担心伙计别给卖错了,连忙问道:“哪对花鸟瓶?”
“放里面的那对。”伙计指了一下刚才摆放花鸟瓶的地方。
杜易洲也有些印象,顿时就放了心:“唔,不错,干的好。”
伙计眉开眼笑地说:“那小子就是一傻冒,我报价8万,只是提了一下汪老师,他居然就同意了。”
汪庆彬听了这话就有些奇怪了:“你跟他提我干嘛,难道是认识我的人?”
伙计有些慌了,本来他不打算说这事,但由于太得意忘形了口无遮拦,现在既然都说了,只能硬着头皮把先前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嗯?他长什么模样?”
汪庆彬有些恼伙计随便宰人,但也隐隐觉得有些奇怪,等到伙计描述了孟子涛的模样,他冷笑了起来:“你当别人是傻冒,我看你才是傻冒吧,你知道他是谁吗?”
“是谁?”杜易洲和伙计异口同声地问道。
汪庆彬说:“他叫孟子涛,是郑安志的关门弟子,你觉得他会花八万冤枉钱吗?”
伙计猛地一怔,张口结舌地说:“不……不会吧,那对花鸟瓶我看着也挺普通的啊。”
杜易洲也点头道:“那对花鸟瓶都放在店里很久了,而且看过的人也不少,能有多少价值呢?”
汪庆彬呵呵一笑,也不多说,虽说他没有证据,但他是万万不会相信,孟子涛会傻到这种程度的,不然他又何必被逼到京城来呢?
杜易洲对着伙计踢了一脚:“你去找找他去哪了。”
伙计有些委屈地说道:“他都走了一会了,也许已经离开潘家园了。”
杜易洲狠狠瞪了伙计一眼:“让你找就找,废什么话!”
“是,我马上就去……”
话分两头,孟子涛从玩古斋出来,没走多久,来到了董吉昌说的那家古玩店。
走进大门,就有伙计迎了上来,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先生,欢迎光临,请问有什么需要的吗?”
孟子涛打量了一下四周,没看到董吉昌,另外店里的物件同样也以瓷器为主,不同的是,品质要比玩古斋那边好一些。
“我是过来找人的,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一位叫董吉昌的客人。”
“哦,您说董老板啊,他现在正和我家掌柜在里面喝茶,我带您过去。”
“麻烦你了。”
“您客气了。”
伙计带着孟子涛走进了里面的会客室,此时屋里除了董吉昌之外,还有一位中年人,而且这人孟子涛还有些印象,他也参加过交流会。
看到孟子涛进来,俩人连忙站了起来,热情地打着招呼。
许行知热情地跟孟子涛握了握手:“孟老师,那天交流会后,就想请您一起坐坐,不过怕耽误你,一直没有冒昧相邀,今天托了董老板的福,总算又见到您了,真是三生有幸啊。”
孟子涛呵呵笑道:“许掌柜,您这话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董吉昌笑着打趣道:“许掌柜,你别这么夸张,要是把人给吓跑了,我可就为你是问了。”
大家寒暄了几句,董吉昌请孟子涛入座:“孟老弟,麻烦你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
孟子涛笑着说道:“没事儿,而且要不你的话,我也不会收到这对宝贝。”
“什么宝贝?”董吉昌盯着锦盒,饶有兴趣地问道。
孟子涛把锦盒打开,从里面拿了那对花鸟瓶:“这是我在玩古斋那里买的一对花鸟瓶。”
“杜易洲的玩古斋?”许行知眉头轻轻一皱。
孟子涛回道:“对,就是那里。”
董吉昌有些迟疑地说:“你怎么在他那买东西啊。”
孟子涛有些好奇地问道:“怎么,他这人有什么问题吗?”
董吉昌厌恶地说:“他这人不是有问题,而是大有问题,做生意坑蒙拐骗,根本就是京城古玩界的毒瘤。”
孟子涛问道:“既然这样,怎么没人治他?”
董吉昌不爽地说:“谁叫他有背景呢,一般人动不了他,而且他还算有点眼色,不会惹什么大麻烦,所以还能活到现在。不过,他现在名声也算臭了,本地人基本不到他那做生意,只能骗骗不知情的客人了。”
孟子涛呵呵一笑道:“那照你这么说的话,我有可能上当受骗了。”
董吉昌笑道:“凭你的眼力,我觉得你肯定不会吃亏。不过,这家伙还会玩掉包的把戏,防不胜防。”
“东西对不对,咱们先看看再说吧。”孟子涛笑着把那对花鸟瓶拿了出来。
董吉昌定睛一看,马上愣了愣:“这画风看起来有些像王步的风格,难道是王步制作的真品?”
孟子涛点了点头:“不出意外,我认为应该是真品吧。”
董吉昌有些咋舌,王步字仁元,别号竹溪,晚年其作品常署“陶青老人”,清代瓷都著名青花画师王秀春之子。他以青花绘瓷著称,运用水墨分水技法和泼墨笔法绘制青花山水、人物、花鸟。在诸多瓷绘作品中,寓意吉祥喜庆的动植物组合是其最常见的题材。
王步从9岁进入瓷都学艺到病逝,从事陶瓷艺术创作达60年之久,平生所做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瓷作数以万件,尤其精于青花瓷的绘制。其晚年作品风格豪放,运用了国画泼墨大写意技法,独具面貌,人称“青花大王”。
现在的古玩市场上,王步的作品很受欢迎,07年的时候,王步的一件青花人物图四方笔筒就拍出了350万的高价,如果这对花鸟瓶是真品的话,价值肯定比笔筒要高。
“咦,这……”
许行知拿起一只花鸟瓶仔细仔细鉴赏,一开始也有些震惊,但紧接着又有些惊疑不定。
“怎么了?”董吉昌连忙问道。
“这对花鸟瓶的绘画风格看起来像是王步晚期的画风,但王步的青花瓷忌用纯白釉,而常用一种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他认为这种釉比纯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与青花结合有温厚的效果而无浮滑之感,而这对花鸟瓶釉色虽然看起来莹润洁白,好像有些不对吧……”
许行知说到这里的时候,又看了一下款识,发现款识部位有些脏,看起来有些模糊,这就更让他有些怀疑了。
董吉昌得了提醒也注意到了,以询问的目光看向了孟子涛。
孟子涛微微一笑,指着瓶口说:“你们看看这里的釉色。”
董吉昌讶然道:“怎么回事,这里的釉色看起来居然正常了。”
许行知一开始也有些疑惑,但马上就恍然大悟:“明白了,整体釉色之所以看着不对劲,应该是被涂了掩饰层了吧?不过这掩饰层怎么看起业会显白,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药水。”孟子涛并没有多加解释,问道:“许掌柜,我需要一些材料配掉洗涤药水,不知道你这有没有?”
接着,孟子涛就把材料的名称都报了一遍。
许行知听了之后,说道:“有些有,有些没有,我让我这的伙计去买吧,马上就能买到。”
“好的,麻烦你了。”孟子涛表示了感谢。
许行知摆了摆手:“这有什么客气的。”
等伙计帮忙去买了材料回来,孟子涛就开始配制洗涤剂,他并没有隐瞒配制方法,反正这种药水只对瓷器上的这种掩饰层有效,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配好了洗涤剂又静置了两三分钟,孟子涛拿一块绵布醮着洗涤剂把在花鸟瓶上轻轻擦拭,全都擦拭了一遍之后,放置了一会,再使用清水冲洗,一对光彩熠熠的花鸟瓶,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呵呵,许掌柜你们在欣赏什么宝贝呢?”杜易洲笑吟吟地跟着伙计走了进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五章 谁是傻冒(续)(13/62)
许行知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杜易洲说道:“杜掌柜,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
杜易洲笑眯眯地说道:“这不是许久不见许掌柜了嘛,颇为想念,所以过来拜访一下,许掌柜不会介意吧。”
许行知笑道:“当然不介意了,杜掌柜的学识丰富,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跟你交流一下呢。”
杜易洲看着许行知笑容,总觉得里面有幸灾乐祸的意思,心里有些不舒服,紧接着,他就往桌上看去,第一眼看到桌上的那对花鸟瓶,他的眼睛就拔不出来了。
只见花鸟瓶造型可爱隽雅,青料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釉色白里泛着微微的青光,更能衬托出青料的色感,构图饱满但不凌乱,主次分明,虚实相生,栩栩如生。完全就是一件大师级别的精品之作。
“许掌柜,这对花鸟瓶不错嘛,不知道是从哪里取来的啊?”杜晚洲虽然觉得这对花鸟瓶有一咱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就凭现在的表现,他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他店里的那对。
当然,他也隐隐感觉到,很可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实,但他此时的心理,就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样,根本不敢往这方面想。
许行知呵呵一笑道:“这可不是我的,而是我孟老师捡的漏。”
杜易洲心里一紧,脸上装作讶然道:“捡的漏?可不可以让我上手欣赏一下?”
许行知看向孟子涛,就见他点头道:“可以。”
“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
杜易洲把花鸟瓶仔细研究了一下,当他看到瓶底“愿闻吾过之斋”的款识时,整个人都有点懵了。
许行知笑吟吟地问道:“杜掌柜,觉得这对花鸟瓶怎么样啊?”
杜易洲把东西放了回去,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看着有些像是王步的风格,不过我觉得还有些存疑啊。”
杜易洲其实也知道这对花鸟瓶应该是真品了,不过他心情不好,可不想马上就承认。
许行知冷笑道:“不知道疑在哪里?”
杜易洲呵呵一笑,反问道:“那怎么知道它们就是真品呢?”
杜易洲虽然找不出可疑的地方,但是他可以找出解释中的破绽,他也不图其它,只是想要恶心一下。
孟子涛给了许行知他们一个眼色,接着淡淡地说道:“这是明摆着的事情,首先,王步充分发挥工艺材料特点,灵活自如的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釉则使用白里泛青光亮度较弱的釉子。”
“其实,王步注重造型与装饰的完美结合。他的青花极为注意装饰与器型的统一关系,如一九六五年赴东瀛展出的青花釉红扁方瓶,以牵牛花为装饰题材,纹饰随器型旋转而变化。所画鲇鱼、双鸭大盘,均随器型用半刀泥刻成水波纹,即使青花形象突出又与微微下凹的盘面极为一致,独具匠心。”
“另外,王步用笔与用料都很独特。国画上的渲染在青花上叫作‘分水’,用青料在泥坯上分水与宣纸上泼墨作画不同,纸上作画当即可见效果,而青花‘分水’当时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在烧成之后才能见到效果。”
“王步的大片分水,从浓到淡一气呵成,料分五色,浑然一体,除‘分水’之外,以线为骨,生平好用铁线描与折芦描,用笔圆润苍劲,其线条有如惊蛇走龙,疾驰于淋漓苍润的云水之中。”
“我说的这几点,在这对花鸟瓶上都有展示,符合王步晚年的风格,瓷胎等方面也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这样还说这对花鸟瓶是仿品或者赝品的话,我看他还是回去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吧。”
孟子涛说的最后一句,令杜易洲很是难堪,不禁有些恼羞成怒,他脑子一转,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过这样的玩意儿想要捡漏,我觉得应该不太可能吧?”
“平常来说确实不太可能,不过嘛,原先这对瓶子上,特意做了一层掩饰。”
说到这,许行知又看向了孟子涛:“不过嘛,孟老师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破绽,花了8万把它们买了下来,这不,刚刚把它们清洗了一下,就露出了庐山正面目了。”
“8万?”杜易洲眼珠一突,千不想万不想,但最终这对花鸟瓶却还是自己店里的那对。
许行知一脸羡慕地说:“对呀,现在这对花鸟瓶保守估计价值800万应该有的吧。”
“800除以8……”想想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杜易洲脸色都变了,一阵红一阵白,感觉自己肚子里憋着一股气,顶的自己都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杜掌柜,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许行知假意关心地问了一下。
“还行。”杜易洲摆了摆手。
许行知说道:“杜掌柜,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啊,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可得及时治疗才是,不然可容易出事的。”
“还不是被你们气的!”杜易洲心里对许行知臭骂不已,脸上挤出了些笑容,说道:“嗯,你说的对,那我先回去休息了。”
许行知挥了挥手:“慢走,我这还有客人,就不送了。”
杜易洲走出许行知的古玩店,又回头看了看,不禁咬牙切齿,当他想到那对花鸟瓶的时候,马上又心如刀绞,自己800万的宝贝,被8万块钱给卖了,他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最后只得在心里撂下一句狠话,咬着牙向自己的店里走去。
“呼!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另一边,等杜易洲出去后,许行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看来你以前在他手里吃过亏啊。”董吉昌说道。
许行知长叹一声:“哎,当初也是我自己不会看人,觉得他这人还不错,就给他介绍了几桩生意,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白眼狼,之后几次交易佣金什么就不说了,居然还说我坏话,简直不可理喻。”
古玩这一行,掮客是一种很重要的职业,毕竟不是所有生意人,都有孟子涛现在这样的背景和人脉,所以必须跟掮客打好交道,提成方面也必须要处理好。
一般处理的好的店家,不但掮客第一次领着客人来买东西会给提成,就算之后的第二次,第三次,虽然客人没有再由前边这位掮客领来,店家也会把相应的好处费主动送到掮客手里。
这样一来,掮客不仅感到这位店家很够意思,还觉得自己欠了店家的情,一般情况有了客户,肯定是先领到这样的店家这里来的。
而这样的店家,路子肯定也会越走越宽,而如果以一时的得失来决断,觉得有些事情不必要做,很可能会错失商机。当然,对于那些从中卖假或者捣鬼的掮客,肯定是要唾弃的。
董吉昌说道:“杜易洲这种人,肯定会为他以往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是啊,我看他生意还能撑多久。”
许行知冷哼一声,接着带着歉意对孟子涛说:“孟老师,真是抱歉……”
孟子涛知道他想说的意思,摆了摆手道:“没什么,这种人就应该受些教训,让他体会一下,以前那些被他欺骗的客人得知自己被骗之后是什么滋味。”
许行知点了点头,接着提醒道:“孟老师,姓杜的这家伙比较阴,很可能会找机会来找你的麻烦,你也应该要注意一下。”(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六章 似曾相识(14/62)
孟子涛只是笑笑,对此并没有担心,他到不是自大,只不过由于已经决定调查汪庆彬,那么杜易洲肯定也要随带调查一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杜易洲想要报复自己,哪还有不知道的道理?
见孟子涛胸有成竹,许行知也没有再说,他们才刚刚认识,再说就有些交浅言深了。
接下来,董吉昌和许行知把花鸟瓶欣赏,探讨了一般,之后颇有些羡慕地看着孟子涛把它们放回了锦盒之中。虽然他们都有把这对花鸟瓶收入囊中的想法,但至少800万的价值,还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两位稍等片刻,我去把东西拿过来。”
闲聊了一会之后,许行知出去把董吉昌要的那件瓷器拿了进来,却是一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
董吉昌看到这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眼睛都亮了几分,兴奋的不得了,不过他此时还知道自己的斤两,所以忍住了上手的想法,先让孟子涛帮忙鉴定。
不过,孟子涛心里却有些古怪,因为这件仿哥窑三羊开泰尊给他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同样的器物,这让他提起了精神,他的记忆应该不会出错,因此一般这种情况,东西是高仿的可能很高。
此尊仿哥窑仿古代青铜尊,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敦实厚重,三羊首均匀分布在腰颈相接处。通体施仿哥釉,釉面肥厚,釉色莹润呈灰青色,釉面布满大小不同的片纹,片纹深者如铁色,浅者呈金黄色。足底呈铁黑色,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羊在我国古代是纯洁高贵的象征,汉字中的“羊”与“祥”相通,许慎《说文解字》曰:“羊,祥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也多见羊的形象。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羊)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
三羊尊以其古雅敦实的造型同样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朝造办处档案中即有乾隆皇帝下旨烧造“厂官釉三羊尊”的记载。同时乾隆皇帝还将其他色釉装饰三羊尊,可见君王对此类器形独有的钟爱。
又记唐英《陶成纪事碑》称:“仿铁骨哥釉,为模仿宋哥釉之特色。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乾隆朝仿哥窑无论开片和釉色都非常精致,堪称完美。”本尊即为如此。
此三羊尊端庄古朴秀丽,哥釉滋润腴厚,纹理变化丰富,耐人寻味。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落款,篆法严谨,笔道挺拔清秀,为乾隆仿哥釉的典型器,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等孟子涛已经有了结果,许行知率先开口问道:“孟老师,不知我这件三羊尊如何啊?”
见董吉昌示意直说,孟子涛没有含糊,笑道:“不错,开门到代。”
董吉昌听到这个答案,脸上乐开了花:“老弟,麻烦能否介绍一二?”
孟子涛笑着表示没问题,接着侃侃而谈道:“说起清代仿哥窑,不得不提雍正时期的哥窑瓷,当时系由唐英受命驻御窑厂督陶,集名工匠师刻意仿古制作,摹古青铜尊、壶、觚等,型制新颖多样,规整秀巧,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
“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此时正值清代制瓷工艺水平的最高时期,仿制作器最为形肖。不过,尽管处理胎釉技艺高超,由于时代的限制,仍不能与宋哥窑的自然特征相媲美。”
“而到乾隆时期还是唐英督理陶务,仍旧继续仿制哥窑瓷。乾隆皇帝虽然屡有谕旨,希望仿制瓷力求逼真,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工艺上始终未有超越。其工艺、造型、胎质、釉色等基本与雍正器相同。而这件三羊尊正符合乾隆时期的官仿哥窑特点……”
听了孟子涛一番详细的介绍,董吉昌彻底放下心来,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跟许行知出门商量价钱。
而孟子涛则继续仔细回忆,到底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的器物,当俩人谈好价钱,有说有笑的回到会客室时,孟子涛总算想了起来。
孟子涛先前拜师之后,郑安志就给了他一些各类古玩的图册,上面的东西,有各种来历的,但绝大部分,都是全国各个博物馆的馆藏照片,细节方面描述的很详细。
孟子涛现在回忆起来,图册上面就有一件三羊尊的介绍,无论年代、胎釉、器型等方面,完全一模一样。你要说可能是一炉烧制而成,但连开片居然都没什么差别,那就有问题了,就算是高仿,也不可能做到连开片的大小都一致吧。
因此,孟子涛有理由相信,这件三羊尊就是图册上的那一件,然而,那件三羊尊明明就是地方博物馆的馆藏,肯定不可能拿出来变卖的,现在居然会出现在这里,内中的情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孟子涛想了想,就对许行知问道:“许掌柜,问个比较冒昧的问题,不知道这件三羊尊是什么来历?”
按古玩这行的规矩,孟子涛这么问是犯了忌讳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要问清楚才行。
许行知怔了怔,紧接着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显得犹豫起来。
见此情形,董吉昌也意识到了不太对劲,急忙问道:“许掌柜,难道这件器物的来历有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可不会买的。”
孟子涛接过话道:“许掌柜,说实话,我也不想做恶人,但这件东西的来历肯定是有问题的,以我对它的了解,不太可能出现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希望你能把知道的事情说一下,如果确实和你没关系,我也可以为你做担保。”
许行知听孟子涛这么说,明白这事不能侥幸了,于是说道:“说实话,这件器物是我朋友转让给我的,价钱确实不太高,它的来历我也确实是不知情,但我之后偶然听另外一位朋友提起过,他是从某个小型交流会拍到的,如果确实有问题,我也是受害者。”
说到最后,许行知的表情有些苦涩,当初买这件东西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但小概率的事情还是被自己遇到了,他也只能感慨自己流年不利了。
孟子涛一听就明白了,说的好听是小型交流会,其实就是黑市拍卖会,这种拍卖会上的东西,来历有问题的多,没问题的微乎其微,看来这件三羊尊很可能就是以不法手段得来的。
董吉昌同样也听明白了,看着桌上的三羊尊心里十分郁闷,说到底,他还是不舍得放弃,于是问道:“老弟,你能不能说一下它的来历啊?”
孟子涛摇了摇头:“这事你就别问了,就算你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
听孟子涛这么说,俩人都若有所思,隐隐对这件器物的来历有了一些猜想。许行知更是觉得这事相当棘手,眉头都深深地皱了起来。
孟子涛说道:“许掌柜,如果事情确实跟你说的一致,我可以保你没事,至于损失你可以问你朋友讨要,如果他不同意也完全可以通过打官司来解决。不过,我建议你暂时不要联系他,等事情有了进展再说。”
许行知苦笑道:“我听你的,不过要回来的机率估计十分渺茫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七章 紫砂壶(15/62)
孟子涛问道:“怎么就要不回来了?”
许行知长叹一声:“哎,他之所以转让这件三羊尊其实就是为了出国,现在已经移民去了国外,哪还要的到哦!”
想到自己遭受的损失,许行知就欲哭无泪,他得卖多少东西,才能赚回这些钱啊!
董吉昌拍了拍许行知的肩膀,说道:“许掌柜,看开一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许行知痛心疾首地说道:“整整一百多万啊,你叫我怎么看得开?”
董吉昌听到许行知说的价钱,表情有些古怪,不过想到以市场行情来说,自己刚才和许行知商量的价格并没有吃亏,他也就释然了,总不能让许行知把东西以捡漏的价格让给自己吧,况且现在还出现了这种意外。
孟子涛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现在的古玩市场很不规范,来历不明的商品大行其道,如果今天来的不是他的话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或许将来发现问题的时候,东西已经转手很多次了,许行知肯定不会受到这样的损失。
因此,孟子涛暗自决定怎么着也要补偿一下许行知。
许行知郁闷了一会,问孟子涛道:“孟老师,这件事情你准备怎么解决啊?”
孟子涛说:“我拍几张照片可以吗?”
“没问题,不过东西你直接拿去也没问题,只要写张条子给我就行了。”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许行知觉得自己态度应该要好一点,到时万一警方心血来潮想要把自己里里外外都调查一遍,那他以往买卖过生坑器事情被发现了,也可以找孟子涛讲个情,不然他就要亏到姥姥家了。
“那再好不过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