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老师跟以前的蔡书记一样,都是只做实事不拉帮结派的人,这种人有种好处,不管哪一派得势都要靠他们做事。他若是能上去,要私人感情有私人感情,要利益结合有利益结合,比那些靠送礼得来的关系强得多!

    “家明,要是这样的话”

    大伯只说一半话,李家明会意地点头。父亲虽然精明强干,但演技不行,这事得先瞒着他,否则会露出马脚,反而不美。

    …………

    李家明他们想的这些东西,柳大局长也能想得到,从李传健拿出那个大信封开始,他就猜到这是学生在替自己开路。那伢子就是个妖孽,根本不能以常人相待。

    等送走了来表明态度的李传健,柳大局长估摸着时间,打电话把钟县长的老部下郑书记喊过来商量。

    “老郑,我觉得老板估计得有些保守。你看啊,新厂子要两百来工人,他们扩建的生产线,也要百多两百人。你想啊,李传林这么心急火燎地往外跑,肯定是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市场前景好,否则不可能连年都不在屋里过。

    既然是这样,以后就肯定还会扩产,我觉得我们再磨一磨,压着他们接收五百工人,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刚接了人家两万块钱的郑书记很无语,李传健那样精怪(聪明)的人去了自己那,也肯定来了这。你老婆会赚钱,不收人家的钱,也没必要这样去为难别人吧?抛开你们是师生关系,单单你老婆跟人家弟妹合伙开店,做事也不能这么公私分明吧?

    “本球,我们是朋友,我讲句实在话啊。公事上要认真没错,私人关系上,不能这么搞的。多接收两百工人,人家要多交几多养老保险?要是暂时不扩产,多出来的工人,莫非还让人家白出工资养着?”

    同古就这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郑书记这话很没政治水平,但这是私下场合,那就是人情味了。

    “我晓得,老郑,我跟你交个底。养老保险的事,能争就争,争不到就算,只能作为一个筹码。我们站在李传林的角度上想想,连王贤成他们都自己交养老保险,要求他去帮新工人交,那是强人所难。

    我算过,以前从林场招来的回林场,干部全部撤回来,大概有四百八十九人要安置,这事不能留尾巴,必须要李传林安排掉。没道理他沾了大便宜,连这点事都不帮政府分忧!”

    六七百万的旧设备,再加上些破破烂烂的厂房,就问人家要五百万,这也算沾大便宜?屁股开始坐歪的郑书记,不同意这种说法,而且提醒道:“老柳,这样合适吗?多安排两百人,一个月就是七八万块钱工资!”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当坏人你当好人,尽力磨就是。磨不下来,当我们多累几日,要是磨下来了呢?”

    要是这样的话,油滑的老郑也痛快应答下来,反正自己又不得罪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亲不亲家乡人

    李家明的父亲跟他大姐夫终于回来了,不但带回来细木工板的全套工艺流程,还带回来了三千张细木工板的口头订单,以及便宜购买到的七台旧设备。邓灏是学机电的,打工也是从事这一行,搞些便宜的旧设备可谓是熟门熟路。要不是时间太紧,他肯定还能淘到不少好东西。

    农村人重礼数,结婚头三年,新女婿得去给老婆的长辈拜年送礼。一回到同古,当人女婿的李传林、邓灏立即回崇乡,拜完年、送完年礼又赶回县城忙碌。

    能作主的人回来了,按理说李家明可以退出了,可李传林依然拉着儿子参与这事。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赚再多的家业迟早也是儿子的,儿子聪明会读书不假,但经验这东西得经过才行。

    只是李传林兄弟没想到,这小子一反前几天跟柳老师他们争辩时的嘴脸,好象屁股坐错了位置一般,俨然成了工人代表,句句都是替工人考虑。

    “耶耶,你讲养老保险不行,那是对老工人的不公,但大病保险、意外事故保险要帮人家买。你看啊,去年朱师傅锯断两根指头,厂里光医药费就出了三千多。要不是人家老实,还不要赔人家几千块钱?”

    “明伢,账不是这么算的。你晓得厂里几多人不?要是每个人都买,一年最少得七八万呢!还有大病保险,得病肯定是自己的事,哪有厂子来负责的?”

    在如今的社会条件下,从经济的角度看,帮工人买保险确实不合算,可李家明依然劝说道:“耶耶,钱是赚不完的,一个好名声比那几万块钱强得多。你看吴叔叔他们,每人工人一年一百块钱的保险、每日免费提供午饭,要是加通宵班还有夜宵,哪个工人、老表不讲他们好?我们是本地人,要是做得还不如他们外地老板,县里的领导、亲戚、朋友、老表会怎么看我们?”

    这怎么行?保险还只是小钱,给工人提供午饭、夜宵,那就是大钱了,搞不好一年得多开支五六十万呢!

    两兄弟沉吟一阵,在名声的诱惑之下,同意了给工人买大病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可李家明还是坚持向药厂学习。做企业不同于做生意,除了赚钱之外,也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何况这是家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

    也幸好这几年李家明太出色了,出色到崇乡人都将他神化了,都讲他是‘懒鳞’(潜龙)又讲他的财神转世,传得神乎其神。被人神化了也有好处,那就是说出来的话,能让人觉得合情合理,甚至还能蒙上一层目光长远的外衣。

    “耶耶,你出去跑了一趟,对细木工板的事,心里有数了吧?外头需求那么大,厂里的产能就这么一点,以后工人还不是要加班加点地做?

    一餐饭才几多钱?要是能省得工人花个把钟头回去吃饭,让他们多加一个钟头的班,我们什么都赚回来了!”

    是啊,经李家明这么一误导,对这产品有信心的李传林就想偏了。工厂就那么点设备,产能肯定不足。

    有危险的细木条加工外包后,剩下的都是些没什么危险的工序,工人当然可以多加班。莫看加班费一个钟头两块钱,其实厂里赚得更多,一餐饭最多也就块把钱,哪能跟赚回来的比?

    “要的,还是你脑壳聪明!”

    高兴的李传林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又给大哥解释起细木工板的市场前景,及新厂的产能不足等事。能得个好名声,又能多赚钱,没多想的李传健哪有不同意的,何况他只是来帮忙的,大主意还是得老三来拿。

    没一阵工夫,大姐做好了饭,大家起身去吃饭。饭桌上,李传林又说起外包的事来。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工序外包,看似是少赚了钱,其实是提高了生产效率,赚得比什么都做还更多。

    只是怎么搞,得跟大哥解释清楚,让他去跟传勐哥他们商量。自己是银子滩游家的女婿、传勐哥和二哥是游沅王家的女婿、大哥又是金姑沅曾家的女婿,这事不商量好,各人的老丈人家都会有意见的!按理讲,选择银子滩最好,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以后好多事都要仰仗村上帮忙。可李传勐他们三兄弟加上李传民,四个人的老丈人都是游沅的,这边才两个,而且承万哥还不需要照顾了,光那个粮油店一年就赚十几万。

    李传林刚把事情讲完,早有准备的李家明就接嘴道:“耶耶,我想买十套横锯、纵剖锯,在银子滩建个分厂。收回货款后,厂子赚的钱用作修祠堂。”

    十套设备就是七八万块钱呢,李传林连忙道:“明伢?”

    “耶耶,我以前在银子滩读书,午饭在阿婆屋里吃,学礼阿公、桃香婆婆他们都拿棕子、月饼给我跟妹妹吃,过年还有压岁钱、果子拿。要不是怕他们不要,我都想捐一个小厂子给他们。”

    想起以前的种种,刚才还心疼钱的李传林连连点头,欣慰道:“要的,知恩要图报!要是没桃香婶婶借寿材,那年,哎。不讲了,我帮你进设备。”

    “耶耶,还要挂在我们厂里,能省不少税收呢。”

    “那当然,要是多交次税,还能赚到什么钱?”

    既然由家明自己掏钱出来,那就不需要跟大家商量,而且厂子选在银子滩,大伯的两个舅兄还可以去上班,可李传林刚刚提出这事,李家明连忙阻拦道:“大伯,莫听我耶耶的,在厂子里做事能赚几多钱?”

    家明可不是一般伢子,寻财路可厉害呢!刚谋点小私利的李传健愣了一下,连忙问侄子还有什么财路。要不是定了规矩,自家生意不用亲戚,省得搞出麻烦事来,他老早就安排两个舅兄和姨夫进厂了。

    “大伯伯,柳老师他们正想推广香菇种植。我算了一下,只要不出意外,一亩地能产七八千斤香菇,万把块钱投资一季能纯赚四五千块钱,一年能种两季咧!”

    这事李传健听过柳老师那么一讲,可没想到居然这么赚钱,连忙道:“这么多?他们没打野话(胡说八道)吧?”

    “是真的,一袋菌棒是两块钱,能产一斤五两至两斤香菇,收购价最少在两块钱。即使要打棚、盖遮阳网、塑料薄膜,一年少讲赚万把钱,应该是没问题的!”

    一年能赚万多块钱,那还上什么破班?一家万把块钱,舅兄、姨夫他们拿不出,自己还拿不出?

    “要的!家明,这些事你更懂,到时候你去寻他们谈,钱归我来借。”

    正吃着饭的大姐也连忙答应,她也有三个舅舅两个姨父呢。

    “嗯,等林科所开始推广的时候,我去寻柳老师讲价,争取再便宜点。嘿嘿,要老表一次性拿几千块钱出来,有几个拿得出?我们买得多,当然要便宜点喽。”(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赶的生意(上)

    上赶的生意不是好买卖,可即使是上赶的买卖,在精明过人的柳老师手里,依然能不吃亏。

    哪怕是李传林坚持那些条件,他依然不为所动,也坚持远超于县领导划出的底线厂子售价500万、国资委持股、安置所有的工人、替工人购买养老保险、没有任何优惠政策……。

    明知这是能赚大钱的生意,而且能沾公家的大光,以脾气爆着称的李传林,也只得收敛起那些唬人的伎俩,打起精神跟这位比他还精明强干的柳大局长讨价还价。谈了两天谈不拢,索性全部扔给他大哥跟儿子去搞,磨嘴皮子的事,他真的不在行。

    这位柳大局长精明啊,从李传林掩饰不住的急切中看出了虚实,更想为政府多争取一点好处。没办法了,李家明见沉不住气的父亲露了馅,只好将那一百一十多万新厂扩建的设备款,全部汇到了沪市。吓柳老师是吓不住,但吓吓那些官僚应该没问题,何况收了钱就得办事,也得给人一个敲边鼓的机会。

    银行是国家的银行,自然也会给政府提供一些法律不允许的方便。这消息传到负责联络银行的郑书记耳里,连忙去叫正在曾书记那打擂台,要求安排几个厂长职务的柳局长,顺便也让大领导莫以为大家做事没用心。

    “什么?”

    “书记,真的,刚刚钟行长打电话给我,说是钱汇到了欣荣机械厂,我们竹器厂的设备也是从那购买的。”

    这事麻烦了,设备集中后的木器厂有数十台大型设备,满足‘华居’家俱厂扩建绰绰有余,他们还要订购什么?

    可柳局长一点也不担心,安慰这位当秘书出身的领导道:“曾书记,没事的,李传林那人精怪得很,他就是想逼我们让步!他是生意人,哪有不买便宜东西,专挑贵的买的道理?”

    话是这么讲,道理也是这道理,从乡镇里冲杀出来的郑书记也暗暗点头,可更求稳当的曾书记不想冒这风险。为了几张办公桌能闹财政局的人,说他是疯子都不为过。

    “行了行了,他们的事我会放在心上。柳局长,马上去找李传林谈!你当着林业局局长,正经工作不干,天天替手下跑官要官,象什么话?”

    这领导,哎。

    还有三年就要退休的郑书记暗暗摇头,更替被关起来的龚军他们不值,朱卵他们冒了那么大风险,连安排个职务都这么不痛快。没得到领导的准话,想护着手下的柳局长也没办法,只好跟着郑书记去厂里寻李传林。

    两人坐着已经半旧了的黑色桑塔纳出了政府大院,柳局长见郑书记脸色不太好看,好笑道:“老郑,你也是干过乡镇一把手的人,还会被李传林吓倒?”

    阴着脸的郑书记还真不是担心这个,那不过是提醒得了好处的人都得帮帮忙,他是对县领导的刻薄寡恩寒了心,递了支‘芙蓉王’过来还帮着点火,小声道:“老柳,柳局长哎,凡事莫太认真,要见好就要收。老板都订下了底线,我们只要稍高一点,能交待得过去就行。”

    这可不行,自己学生费那么多心思,不用足用好怎么行?

    “放心吧,我心里数,还是老规矩,你来当好人,我当坏人!”

    一会到了厂里,一番寒暄过后,满面春风的李传林连忙让助手张罗糖果、烟、酒、水果。生意人图吉利要排场,糖果、烟酒都是高档货,茶几还有山里难见的桂圆、开心果等。

    神情自若的柳大局长坐在黑色真皮沙发上喝着新年酒,剥着人家从粤省带回来的开心果,玩笑道:“传林,机械设备不是妹子,让人睡了几次就不值钱?”

    利益最大化是商人的本能,正替郑书记倒酒的李传林,为难道:“柳老师,要是你们的条件不变,这事真没办法合作。

    讲实话吧,你们那批设备值五百万有多,但情况有些变化。我们准备跟外头的厂子样,把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材料包给私人做,自己只做组装,好多设备都用不上了。”

    私人关系是私人关系,公事是公事,柳局长笑着揭穿他的谎言。

    “传林,你莫骗我,木材加工厂,还不就是用那些东西?”

    “我真不骗你,要不我们去车间,正好我们邓灏在帮我调试设备。”

    好象不是说谎,可柳局长扔下手里的开心果,起身道:“走,去看看稀奇。”

    要说起来,发达地区就是好,厂子多就机械设备便宜,二手机械更便宜得不象话。比如邓灏正在调试的一台热压机,一次性可以压制十六块板子,价格却不到四万块钱。当然,这也是邓灏动用了很多同学、朋友的关系,才在一个仓库里找到的,样子虽然旧了点但修修还能用。

    “柳局长、郑书记,我没骗你们吧?这机子是邓灏从他同学的朋友那买来了,三万七千块钱一台。旧是旧了点,还得让邓灏修一修,可要是我搞上两台,比胶合板厂那台三十二块的机子差得了几多?”

    看着这台三四成新的热压机,以及刚做好的新车间里正在拆箱的七八个大木箱,郑书记他们脸上有些发绿。

    胶合板厂那台热压机,当初买来的价格是二十六万,虽然还有个七八成新,可那能顶什么用呢?人家是私营厂子,成本核算是关键,只要旧机器足够便宜,他就一定会用两台更旧的、更小的,替换一台更新的大型机械。

    更要命的是工厂若是建在发达地区,人工成本也是重要因素,可在内地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工。现在县城里的建筑小工,尚且只要十二块钱一天,何况是别的工种?家俱厂、药厂里经常三班倒,工人加班加点干足十二小时是常事,厂里付出的不过是两块钱/小时的加班费,这就已经让工人们高兴得找不到北。

    李传林也象以前样豪爽,不待柳局长开口,主动将进货单、发票全部拿出来给人家看,还把带回来的样品也拿出来,省得人家再跟他磨嘴皮子。

    “柳局长、郑书记,现在我可以跟各位领导讲实话了,我要做的就是细木工板。我准备订购十台小型横截锯、纵剖锯,让我们银子滩的亲戚朋友也开个小厂子,专门给我们提供木条,拼接、涂胶、压刨这些复杂的工序才由我们自己完成。”

    一看手里的样品,柳局长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他不知道这玩意的具体工序,但无非是由两片单板,中间胶压拼接木条而成的板材。这东西,自己局里的厂子也肯定能生产,那还要把厂子卖给别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上赶的生意(下)

    上下同欲者胜,可上下同欲哪有那么容易?

    精明强干的柳局长想超额完成任务,甚至想另起炉灶搞出一番大政绩,可他的一帮同僚不那么想。干成了,功劳是主要领导的,大家最多是沾点光;干垮了,莫讲好处得不到,还得为已经揣进荷包的钱欠人情,何必呢?

    “柳局,这东西技术上没难度。”

    “我觉得也是,即使那几个厂子能做出来又如何?这东西技术含量低,只会短期内有可观的利润,不出年把两年就会遍地都是。”

    对啊,与其这样,那还不如按原方案办,先把那些包袱扔掉再说。

    一听同僚们的冷水,柳局长的眼睛也迅速黯淡下来,虽然这些家伙肯定是收了礼,可人家说得确实是实情。只是这事情也麻烦了,林业规费是针对原木,而非加工过后的木条,用原木的规费去收取木条的税费,政府会亏得一塌煳涂。

    妖孽!

    想了一阵觉得无法可解,头脑发涨的柳局长恨不得将李家明提熘过来骂一顿,这不是给自己出难题吗?这位已经成为了官僚的老师全然不想,刚才那一瞬间,他也想过不卖厂子,想把自己局里的厂子扭亏为盈,立一个大大的功劳。

    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得到详细汇报后的钟县长头疼的事。大家想来想去,就是没想到人家会外包,这可真被人打在七寸上了。左思右想一阵,钟县长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只好退而求其次,多少挽回点损失。

    “本球,可以把原木的规费折成木条不?”

    “我们试一试,大不了让老表骂几声,以后再调整就是。”

    有困难、迎着困难上,这才是干事的作风,也是领导们敢委以重任的干部!

    可与钟县长同样愁眉苦脸的郑书记缓缓摇头,苦笑道:“老板、柳局,很难!订高了,老表不会愿;订低了,我们吃亏。更麻烦的是,我们即使订出了合适的标准,也没什么大用。

    老板,政策是要人去执行的,要是李传林把分厂开在村上,他那帮亲戚、朋友夜里就能把木头扛进厂。”

    这是老成之言,钟县长暗暗点头。政策由人制定也得靠人执行,若是厂子不配合,林工站的人还能二十四小时盯着?即使林工站的人二十四小时盯着,还得防着厂里收买工作人员,否则又是一笔烂账。

    要说柳局长也真是精明强干,虽然知道这事麻烦了,但从李传林话不讲死,就猜得到人家还是眼热那些大型设备。

    “老板,三万七一台的热压机,在同等的产能下,人员要多两三倍,而且更耗电、速度更慢。只要我们掐着性价比差不多,人家不会真不要厂子的。

    哼,李传林是个精明人,开那分厂就是为了提高效率,最多是让那分厂挂在他们名下。既然是这样,只要他买了我们的厂子,就不会为难我们收规费,最多还跟原来一样,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逃掉一些。”

    精明的柳局长话是这么讲,道理也确实是这道理,只要再拖个把月,李传林肯定会软化,可所处位置不同的钟县长,并不想再拖下去了。

    大家冒着风险瞒天过海,把几家厂子的设备往木器厂集中,还拿几顶官帽子、十几个好工作,才让银行行长、股长、职工们闭嘴,准备把金蝉脱壳后的烂摊子甩给银行。可这事瞒不了人的,得赶在上面追究责任之前,把尾巴收拾干净。

    算了,只要厂子能赚钱,偷掉漏掉的规费能从税收里补回来。

    不想冒险的钟县长叹了口气,给两人散了支过年待客的‘大中华’,就着柳局长的打火机抽了几口,苦恼道:“老郑,你有什么办法不?”

    林业局的党组书记是个能干点事的老油子,他不想触局长大人的霉头,可大老板的话更不能不听,沉吟一阵低声道:“难,李传林那人您还不清楚,看似是个豪爽人,其实就是个精怪(机灵聪明)!老板,我老郑壮胆讲几句大实话,您听了可莫生气哦。”

    “有屁就放!”

    得人钱财,就要帮人办事,得了李传健两万块钱的郑书记也不例外。

    “要我讲啊,我们得见好就收。李传林是精怪(精明人)不假,但也是个实诚人,最起码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前柳局长拿偷逃林业规费的事压他,人家不也痛快地多交三十万?”

    这话说到钟县长心里去了,私人开厂是为了赚钱,政府扶持厂子是为了收税,两者的大利益其实是相同的。现在烂摊子能甩掉,聚拢的设备又可以卖一大笔钱安置那些工人,那还不如贱价卖给能用这些东西赚钱交税的人,反正人家赚了钱就得交税!

    “老板”

    决定让步的钟县长摆手打断柳局长的劝说,这手下有胆略、有本事、也公私分明,就是太精明强干了。有些事,不能想着办到最好,办得差不多就是恰到好处!

    银行里虽然默许了县里的违规操作,但夜长就会梦多,若是让上面听到了风声,肯定会牵累到自己。上面的人又不是傻子,这么大的事,若没有自己点头,下面人敢这么大胆?

    “本球,我们退一步,现有资产折成三百万;第二、工人得安排三百,其余的我们自己想办法,这是最后底线!实在是不行,这事就算了,马上把设备运回去,当这事没发生过。”

    说完了底线,钟县长觉得要抚慰一下这得力干将,又扔了两支‘大中华’过去,掏心窝子道:“本球,我晓得你的意思,也晓得你是公私分明的人,但当领导不是这么当的。你是林业局的一把手,以后肯定还能得到重用,你得着眼大局、放眼未来。

    就象老郑讲的,李传林有能耐,在可能的条件下,那就扶持人家一把。他发展起来了,税收还不是给我们的?蔡书记讲的好,我们就是要‘放水养鱼’,莫成天想着人家多赚一块钱,我们就少得一块钱。当然,该争的也要争,但要掌握好个度,莫让别人觉得政府在割他的肉,要让他晓得我们政府在扶持他。”

    大领导都这么说了,已经深谙为官之道的柳局长还能怎么说?

    “是,我按领导指示办。”

    表完了态,柳局长也趁机替手下说情,朱卵那帮人是蠢货没错,但人家出了力、冒了风险就得落个好点的下场。四个厂子破产,势必要扔两个替死鬼出来,才能对上下有交待。龚军是自己寻死撞枪口上,可楼上的曾书记也太没担当,上面一发火连邱政国都往外扔,还有什么人不能牺牲的?

    “老板,朱和平他们的事,您可得扳住。这事要是处理不好,会有后患的!”

    说起楼上那位一把手,钟县长也很无奈,干正事他不行,可玩手腕在行,真不亏是地委副秘书长的出身。哎,只好自己出面去讲,去跟人家服个软喽。

    “嗯,这事我去跟书记讲,你们忙好你们的事。”

    “谢谢老板”。(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鲸吞(上)

    知道了政府最新的底线,而且父亲有个让那帮领导头疼的霸蛮名声,李家明自然不用再参与谈判的事,押着买回来的十套横截锯、纵剖锯回崇乡。

    二十台机器,加上不愁销路的细木条,让这个平静的小山村沸腾起来,聚在李家明阿婆家的晒谷坪里七嘴八舌,看着军伢车上的机器两眼放光。按照家明外甥讲的价钱,只要大家勤快一点,每个人一个月能赚五六百多块钱咧!

    “要的,这只外甥狗要的!”

    “要讲起来,还是学崇的命好,生了个有本事又有良心的外甥孙。”

    族人的夸奖,让年迈的阿公、阿婆脸上放光,也让守在车边的军伢嘿嘿直乐。不过,乐归乐,车上的机器设备就是不卸车,李家明拉着当支书的游学礼商量这小厂子怎么开。

    农民能吃苦,为了赚钱,肯定是贪早摸黑的干。干农活无所谓,可这机器却是个有危险的东西,劳累过度极容易发生意外。父亲的厂子里安全生产管得那么严,照样会出安全事故,何况是这帮无组织无纪律的农民?

    当然,这事得跟强势惯了的学礼阿公商量,让他带头服从朱师傅的管理。

    “学礼阿公,你觉得我讲的在理不?”

    正笑得脸上皱纹又深了几分的游学礼满口答应,这是大好事,人家朱师傅懂技术,不听他的听谁的?可当朱师傅说不能随意加班时,正高兴的游学礼不在乎道:“没事的,大家小心点就是。”

    这可不行,旁边的李家明立即摇头道:“学礼阿公,这事真不行。要赚钱,更要安全,要是你们不按我讲的办,机器我拖回去。”

    这哪行?两人争论一阵,拗不过的游学礼只好让步,有些不高兴道:“行行,就按你讲的办!老朱当厂长,我们都听他的。”

    三人坐在堂屋里商量了一阵,年近花甲可身板硬朗的游学礼出去,冲正高兴的人群吼了两声,李家明阿婆家的晒谷坪里立即安静了下来。

    “莫吵了!听家明讲!”

    “朱师傅,您过来一下”。

    “哎”

    等被机器切掉两根手指的朱师傅过来后,李家明举起他那只有些吓人的左手,站在屋檐下大声道:“各位阿公、母舅,机器不是锄头,一不小心就会出事的。要是因为我拖来的设备,让哪位阿公、母舅出了事,那我李家明就有罪过。

    这样,以前小学的房子全部腾出来当厂房,朱师傅给你们当厂长。大家也跟城里人样,一星期做六日,一日八个钟头。要是货催得急,可以加几个钟头班,但绝对不能超过四个钟头!”

    这当然没问题,机器设备是人家的,赚的钱却归大家,这还有什么讲的?

    “还有件事,设备款会从大家的货款里扣除,这笔钱我捐出来,以后在门口修个钢索桥,省得大家砍树、作田要过河。嘿嘿,我虽然姓李,却是游家的外甥,还是在阿婆屋里长大的,没少吃各位阿公、母舅的,就当我孝敬各位阿公、母舅。”

    一套设备加电机虽然不贵,但也要七八千块钱,这些设备得值七八万呢!何况门口修桥是游家人走,自然是游家人的事,哪有让外甥来出钱的道理?

    李家明话音刚落,旁边的阿公连忙道:“家明,这事你问过传林不?”

    这事不能安在父亲头上,否则阿姨那交待不过去,李家明连忙道:“没事,这是我自己的钱。”

    开什么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