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小的惫赖让李家明哭笑不得,这还真是块滚刀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敢光明正大的讲出来,自己哪会看得上他那十几个人的小团伙?

    “教教我呗,兄兄弟弟一世年,你以后当了大官、发了大财,总不意思看着我吃牢饭吧?”

    无赖!

    “蠢货!想想我是怎么做的,滚蛋!”

    你是怎么做的?毛伢想了一阵才恍然大悟,这次贩笋家明不就是让自己冲在前面,他在后面遥控指挥?操,原来老大是这么当的啊?

    老大要当、钱要赚,但脏活得让别人干。

    义气?那东西能当饭吃吗?自己是当了家明的刀,替他冲锋陷阵、背黑锅,可也赚了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要是家明不给自己当刀的机会,那才是不讲义气!

    毛伢正想得发呆的时候,李家明的四叔来了,一脚踹在毛伢的椅子上,笑骂道:“想什么呢?没事就早点回屋里,莫在这耽误家明读书,要是耽误了他考清华、北大,老子扒了你的皮!”

    正想得入神的毛伢吓了一跳,见是李传田这满表叔,连忙又陪笑道:“满表叔?嘿嘿,家明,那我先走了。”

    “滚滚滚”

    没一会,打定了主意的毛伢到了银子滩,给庙伢他们一人发了五千块钱,盯着他们一人交三千给屋里大人,在大人们的夸奖声中,几个被大人夸得热血沸腾的伢子又骑着摩托车唿啸而去。

    回到游沅也一样,一人发五千,盯着他们交钱给屋里大人,毛伢自己也交了一万给父母,十几个伢子聚在毛伢家里打牌、喝酒、烤火、吃果子。大毛伢是个二十四孝老公,也是个面带猪相心里嘹亮的人,老丈人屋里讲钱的事,他和老婆就全呆在那,想着继续沾老丈人家的光。没了他俩在家,屋里只剩下毛伢他们父子三人,倒也方便大家玩、讲事。

    三千块钱在农村里很多了,很多成年人辛苦一年,也赚不到三千块钱现金,何况还是一帮没结婚的伢子?接到伢子过年钱的大人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都夸毛伢有本事,能带着兄弟们赚钱。得了叔伯、公公们夸奖的毛伢,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回自己家的时候,走起路来都轻飘飘的。

    过户就是客,何况还是帮自己崽赚钱的伢子,毛伢父母高高兴兴地接过那一万块钱,还连忙去厨房煮粉、煎蛋给这帮伢子当夜宵。

    农村里的晚上,正是喜欢玩的伢子们,喜欢走家串户到处玩,他们这十几个大伢子往毛伢家一坐,几个正读书的小伢子也想过来凑热闹。存了十多万私房钱的毛伢本就不是小气人,见闲着没事的小伢子也往这凑,提前给他们一人五块钱压岁,将他们全部轰得远远的。

    “我刚才跟家明算了账,大家也辛苦了,刚才那五千是给大家过年的,另外还一人发两万。”

    ‘哇’的一声,一帮伢子惊唿,端伢他们进了看守所还掏了三万块,也每人只拿一万咧。

    当伢子头要的就是这份得意,毛伢很满意弟兄们的兴奋,踌躇满志道:“钱全部放在家明那,等我们自己的生意张罗起来,全部算你们的股份。我给你们讲,靠帮人做事赚不了钱的,要是上次大家掏得出本钱,分得比这还更多!”

    “嘿嘿,还是家明讲义气,毛伢你有本事!”

    这帮伢子还和以前样,将李家明放前头,想通了的毛伢也没什么不高兴的,那就是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自己这样的凡人跟他比没意思。其实有个神仙样的名义老大也好,日后有了麻烦或是拿不定主意的事,也能有个能指点自己的人。

    商量完明年开歌厅的事,毛伢拉着洪伢去了外头,还特意走远了点,两人蹲在屋场前的田间小路上,小声问道:“洪伢,那个什么姜景山到底行不行?我丑话讲在前头,要是他没那个本事,败坏了老子的名声,我会让他断手断脚的!”

    要说那个姜景山,也确实有点小聪明,靠着看李家明打游戏琢磨出了其中的漏洞,这年多时间不但赚了点钱,还去各种赌场里长了见识,把赌场里的那些猫腻也琢磨出了点门道。

    “没问题,我回来之前,特意让他试过,啧啧,真厉害。操,难怪端伢他们十赌九赢,全部都是做鬼!”

    “嗯,那就好,莫出去乱讲,就你我他三个人晓得,连家明都莫讲。”

    洪伢跟在李家明后面有段日子,也经常被表弟细狗伢提醒着,晓得几事不密则成害,连忙小声道:“哎,我晓得轻重!除了你外,我没跟任何人讲,他也是晓得我们一帮人讲义气,才主动来寻我的。”

    “嗯,我不亏待他,也不亏待你。这一摊子你去搞,赚了钱,你、景山跟我一样拿。”

    世上没几个真正蠢的人,洪伢也不例外,莫看自己这次分了两万五,可家明、毛伢他们又赚了几多?现在终于轮到自己要发财了,兴奋的洪伢连忙答应道:“嗯,过完年,我就去寻姜景山,保证没问题的!”

    “要的,以后你管那边,庙伢去管歌厅,过完年就搞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说情的长辈们

    冬夜很冷,李家明的书房里很暖和、很安静,他也很无语地看着他亲四叔,那个正不好意思的大男人。

    刚才大伯他们在厨房里算完账,心里高兴的二婶回家多讲了两句,结果让精明的四婶,起了想入股新厂子的心思。

    她开了两年文印店,着实赚了不少钱,不但买了辆东风大卡车,还借钱给军伢也买了一辆。现在三哥他们想兼并竹器厂,手头上缺钱,那就她家来凑一股呗?这种事,跟大哥、二哥讲是没用的,能作主的只有三哥。三哥有四成股份、家明有一成,只要三哥同意了,那就谁反对都没用。现在三哥在外头没回来,那就找家明!

    “四叔,大伯他们怎么讲?”

    “来问你呗!三哥就你一个崽,他没在屋里,还不是你作主?”

    这事吧,李家明不想答应,可他父亲却绝对会同意。屋里最小的老弟,又帮了他那么多,连老婆都是老弟、弟妹帮着介绍的,他当哥哥的怎么会不同意?

    估计精明的四婶,也是吃定了父亲跟四叔感情好,才敢让他来找自己张这嘴的。四婶啊四婶,您老人家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上次在阿姨那碰了壁,又想来碰一次?

    李家明稍一沉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四叔解释了一遍,开门见山道:“四叔,要是厂里缺钱,肯定会让你入股,可现在厂里不缺钱。”

    这事本来就不地道,当初自己屋里开店的时候,也没看到家明提出来入一股?明摆着是沾公家的便宜,而且厂里又不缺钱,这事确实让家明也为难。总不能为了自己,得罪这么多叔伯吧?

    被老婆逼着来的李传田松了口气,小声道:“行,这主意好,省得你为难,也省得我为难!

    家明,莫怪叔叔没用,实在是叔叔欠了你婶婶的。你婶婶顾着叔叔的面子,才没讲我学开车的钱,都是她省出来的!我一个打工仔,一个月就几百块钱,后生家在外头要吃、要用、要交朋结友,要不是她省死省命,我能学得起开车?

    那几年,屋里出了事,我哪有钱寄回来?我开车一个月千多块钱,你婶婶想学电脑,我能讲不行?她屋里老了人,我能讲不管?”

    沏完茶的李家明也由着四叔感慨,这些事能从四叔嘴里讲出来,肯定就是真的,但这烦恼自己无能为力。四叔是自己亲四叔,对自己兄妹也足够好,可答应了他就会让传勐伯他们不高兴。世上的事,只能尽量公平合理,才是长久之道。

    “行了,你看书,我先走了。”

    “莫慌啊”,李家明又连忙拉住倒完苦水的四叔,连柳老师自己都帮他出主意,省得他冒风险搞钱,何况是自己亲四叔。

    “四叔,你想没想过,把你们的小车队扩成运输公司?”

    “什么意思?”

    “现在我们自己店里、厂里、药厂里每个月都要来回送几十车货,再加上二伯他们几个建筑队,一个月总得要跑上百车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后知后觉的李传田拍手叫好。

    一个人跑车能赚几多钱?

    把大家组织起来,让大家都帮自己赚钱,那才是真正的赚大钱!

    ………………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户户迎新春。

    过年了,小妹、满妹她们穿着新衣服到处乱蹿,问大人要鞭炮、要压岁钱,可惜的是大人们一个比一个小气,每人才给十块钱压岁。只有会开车、会赚大钱的大狗伢最大方,除了给五十块钱外,还答应她们开了学,去县城随便她们挑件礼物。

    “小气鬼!”

    “四婶,你真偏心!大哥、二哥他们,你给了他们一百!”

    “对,四婶婶最偏心,连哥哥那么有钱的人,你都给了一百,才给我们十块钱!大婶偏心、二婶偏心、我姆妈也偏心,你们都是偏心鬼!”

    压岁钱就是图个热闹,小妹子要那么多钱干嘛?

    正在房间里给孩子喂奶的四婶,支使着四叔把果子盘、烟酒端到堂屋里去待客,却甩都不甩这两家伙。这两小妹子彻底被家明教坏了,给她们东西就是好人,搂着你脖子撒娇,否则就是坏人、小气鬼。

    “走了,你们去不去拜年啊?”

    从姆妈(婶婶)这勒索不到更多的压岁钱,满妹、小妹不甘心,可哥哥们一催,她俩也撒开小短腿跑过去。屋里的压岁钱要不到几多,大毛伢姐夫、毛伢表哥有钱,可不能漏了他们那两只羊牯(冤大头)。

    到了游沅,吃过亏的大毛伢哪会被狡黠的满妹、小妹骗,一番讨价还价才给了六十,没吃过亏的毛伢可一人给了一百,乐得她们大唿小叫。

    “毛伢哥,你太偏心了,给我们才十块钱!”

    这怎么能比?这是老大的妹妹,平时宠得象块宝似的!

    “十块钱还少?你们都是蠢牯不会读书,要是你们能跟她们样会读书,六哥照样一人给一百!”

    骂完了,毛伢才想起八伢成绩也不错,能拿全年级第三名,连忙又掏出一百块钱递过去。

    “八伢,奖你一百块!好好读,我们游沅的伢子,也就你争气点。要是以后考得上大学,我来帮七叔出学费!”

    “多谢毛伢哥哥”,得了大好处的八伢眉开眼笑。

    游沅十几家人,李家明他们一帮人拜完年也快临近午饭了,娘家兄弟来拜年,李小兰当然得准备一顿丰盛的午饭。

    国人吃饭,只要有客人,都会讲座次,即使在农村里也一样。可吃午饭时坐座位,坐在首席的可不是她家的其他客人,也不是依农村规矩的大狗伢、细狗伢,而是李家德、李家明。

    这怎么行?四哥坐那位子还说得过去,李家明可比大狗伢小,而且兄弟里还有大哥、二哥是大学生,可毛伢的父亲跟在这吃午饭的客人,硬是将他俩按在首席,哪怕他俩坚辞也不行。

    这两后生不得了,家德是全县第一个北大生,家明年纪是小了点,可比他哥哥更有本事。啧啧,不但会读书还会赚钱,带着一帮伢子贩笋,赚了几多钱不晓得,但肯定是赚了大钱!

    “莫推辞了,以前没让家德坐上,理友都在后悔,总讲怠慢了文曲星。家明,你年年拿全县第一,以后还能考不上清华、北大?”

    “就是就是,今日你们几兄弟来理友这里拜年、吃饭,这就叫蓬荜增辉!”

    长辈们坚持如此,推辞不了的李家明也只好坐在四哥旁边,等落了座才知道这‘上座’不是那么好坐的。

    “家明,你耶耶开新厂,要招人不?”

    自己一个半大伢子,居然能坐‘上座’,原来是这原因啊。

    “表叔,招不了人。我们跟政府有协议的,新招的工人必须从那几个厂子里招。”

    “家明,以前你耶耶做家俱,要的都是老山材、我们没本事寻那么多,以后新厂子开起来了,一般的木头你们可得照顾照顾。”

    “呵呵,我去跟我耶耶讲一讲,这事得他做主!”

    “没错没错”

    在大堂姐这吃个饭,有人来要求照顾,到别人家拜年、吃饭也差不多。这个年过得啊,还真是高兴并烦心着。

    看着堂弟被长辈们为难着,李家仁兄弟算是心里平衡了。对堂弟服气是一回事,可每次长辈都让堂弟坐‘上’,自己两个正牌子大学生没人重视,心里总会有点不舒服的。

    等到了晚上,一帮兄弟在学权阿公家吃晚饭,坐上座的居然还是李家德和李家明这条外甥狗,连主家的学权阿公都坐次席。当然,特意过来陪客的学礼阿公也提起这事,可真让李家明哭笑不得,年龄最大的李家仁见状,玩笑道:“老五,要我帮你出个主意不?”

    一帮兄弟都看向李家仁,表示对他不信任,连现在跟他们关系不错了的军伢、大狗伢都不信。家明多厉害的人,他都没办法,家仁还会有办法?

    “代工?”

    “聪明!”(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说客与助力

    拜年、吃新年饭,本来是个高兴的年,可李家明跟他大伯没这么好命,正月初六就让柳老师派车接去,继续去年没谈完的谈判。山里过年那是要过到元宵边的,初几里连饭店都不会开门,把李家明当块宝的大姐也连忙跟出去,准备去帮他们俩伯侄做饭。

    还是跟上次一样,李家明两伯侄对着林业局几个领导,不管对方如何轮流轰炸,两人就是咬死了不让政府持股、设备折旧、可以接收一部分工人,但绝对不帮工人买养老保险……。

    谈判嘛,本来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只是林业局的一干领导,没想到这个李家明就是油盐不进,而且讲得条条是道。

    又累完了一天,几个没地方吃饭的林业局领导,都凑在郑书记家自己煮面条。就着没葱没蒜的鸡蛋面下酒,半逼着一干同僚闷掉三两多‘四特五年陈酿’,红光满面的郑书记好奇道:“柳局长,那李家明真的才十六岁?”

    同样红光满面的柳老师吃了几口面条下酒,得意中透出苦笑道:“老郑,见识到了吧?这伢子读初一,就逼得曾宁生想哭,就是那个做校服生意的浙省老板。嘿嘿,当时我都看不过去,到了现在,估计曾宁生睡觉都会笑醒!”

    “厉害!难怪你上次讲,总算教出个妖孽来了。曾宁生那****的,这几年少讲也赚了五六十万!”

    几个人喝掉三瓶酒,当副职的洗完碗筷,大家又坐在客厅里商量着。

    “莫讲闲话了,大家议一议,明日怎么谈。”

    还能怎么议?上赶的买卖,来就不是什么好买卖,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这谈判还能怎么谈?

    大家又磨了两天,等到吴建国、董昊回了同古,一直言辞锋利却礼数周全的李家明,好象没那个耐心了,直截了当道:“柳局长、郑书记,你们磨得起,我们可等不起。要不这样吧,你们自己内部先商量好,我们也好多作手准备,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这话吓不倒柳局长他们,六七百万的机械设备加上两亩多的地皮、厂房,才要价五百万,对方还会不乐意?

    还真不乐意,这年头的地皮不值钱,那些破旧厂房更是不值钱;就算是那些机械设备花了六七百万买是没错,可使用了五六年,如何还能估值五百万?当天晚上,吴建国请李家明他们伯侄吃饭,笑呵呵道:“阿明,我们当初买下制药厂,也是这么估价的。”

    生意人可以不投靠官僚,却不能不与政府搞点关系,吴建国明肯定得了领导的拜托,这一点李家明非常清楚。

    “吴叔叔,你们接收药厂,除了设备之外还有批文、配方、品牌,我们可只有老旧设备。”

    这孩子聪明,儒雅的吴建国抿了口酒,笑笑道:“那你想怎么办?你们的资金已经使用到了极限,不可能再扩建出一个新厂来。人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咬定五百万不松口。

    别跟我说‘宁可玉碎’那样的话,能伸能屈才是真英雄!”

    跟政府谈判也不好谈,人家只要打个电话给银行,就能让法律如同无物,把你的资金情况打探得一清二楚。

    生意场上无父子,更得逢人只说三分话,吃饱了的李家明碗筷一放,也笑笑道:“吴叔,您也太小看我了!做企业,压根就不是我父亲那种做法,哪有什么工序都自己做的?

    要我讲啊,我父亲的厂子,除了做点家俱卖给本地人外,不就是替东莞那边的厂子代工吗?我们也可以包出去,让那些在家闲半年的农民伯伯,把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做掉,我们把半成品拿过来再组装就是。”

    这就是趁火打劫,哪有知道了对方底牌,还随便让步的?

    同样头脑灵活的李传健端着杯子,与充当说客的吴建国碰了一下,帮腔道:“吴先生,我们都觉得家明这法子好,即使日后市场不好,也可以降低不少风险。我们虽然手头上资金比较紧,但去银行里贷一点,买主要设备够了,真没必要扛那个贵。

    赚钱没有省钱快啊,以后要是那些设备没人接手,肯定会降价的,何必急于一时呢?”

    两人都这么说,勉为其难来当说客的吴建国也不再说这话题,说起银行的事来。闻弦而知雅意的两伯侄,也不央求人家帮着贷款,如果没有这档子事,人家肯定会乐意帮忙,但政府在这里插了一脚,人家也为难。再说,这话里也未必没有提醒之意。

    吃完饭,饭桌上一直没吱声的董昊,开车将两伯侄送回家,玩笑道:“阿明,这事真不好意思。”

    “没事,吴叔也有难处。”

    “那就好”,喝得红光满面的董昊笑了笑,等大伯上了楼,突然凑到李家明耳边小声道:“阿明,谈判其实谈的是耐心,我们以前可是谈了大半年哦。”

    “谢谢”。

    “没事,我舅舅还让我送你一句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问心无愧,即可天地宽!”

    李家明愕然,等董昊开着车走远了,才狐疑地上楼。若不是前世对吴建国的了解,他会将那句转告的话当放屁,正因为了解才觉得古怪,莫非人家看出了什么?

    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正在沏茶的大伯跟他商量道:“家明,要不我们把钱汇到东莞去。吴老板在饭桌上主动提银行的事,可能柳局长晓得我们的资金没动。”

    大伯也是聪明人啊,李家明起身接过热茶,放下心里的古怪,沉吟道:“大伯,先莫急,我们不懂机械,等耶耶回来后再讲。嘿嘿,他跟财政局的黄局长闹过,先让他来逼,再把钱打过去,效果会更好。”

    “嗯,这样更象”。

    两人喝完茶,大伯打了几个电话,夹着他的包出门去送礼,李家明看完《新闻联播》,回书房看书、做试卷。

    等到**点的时候,夹着一个手包的张卫民,来敲李家明家的房门。上次的事,他可谓是逃过一劫,不但没受那两个多月的牢狱之苦,还比县城街上那些贩子少出五万块钱罚款。

    过年时,李家明说想请他去帮着跑销路,念他情的张卫民自然满口答应。作为崇乡最大的木头贩子,又跟曾宁生关系那么好,张卫民的木头大部分是往江浙那边贩卖,认识不少家俱厂老板。

    客人来了,李家明连忙把房门打开,给客人沏热茶、打开电暖器。

    两人寒暄、说笑几句,身上暖和过来的张卫民正色道:“家明,我没去过东菀,不晓得那边的行情。我在屋里打了电话给几个朋友,问了问那边的情况,2440*1220*14mm的杉木板子能卖到八十多,2440*1220*18mm的能卖到六十多至七十。

    不过那边的厂子,好多是替外国佬代工,对质量卡得严,还有什么环保,你们做出来的东西没问题吧?”

    这么高的价格?

    妈的,还真是喝头口汤的人,才会发大财!

    李家明父亲去东北之前,按朋友报的规格,在厂里手工试制过2440*1220*14mm的细木工板,即使把极有可能减免一部分的林业规费刨掉,也只合到五十块钱左右的成本。这也就是说,不包括运费在内,一张2440*1220*14mm细木工板能赚到三十块钱的毛利!

    这是大好事,办成了不但自己家能赚钱,还能带着阿婆屋里的人开小厂子,李家明不由得一阵小兴奋,保证道:“张叔叔,没有问题的,我耶耶也在东莞那边跑销路,那边也是做代工的多。要是那边觉得质量不行,他肯定早打电话过来了。”

    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别人罚了十万,自己只罚五万,而且还免了近两个月的牢狱之灾,凭什么?老三要是有那本事,哪会连个副乡长都当不到?老曾他们是沾了自己的光,自己是沾了传林、家明的光,对那事心知肚明的张卫民对李家明这个子侄很满意,满口答应道:“那就好,等你们出了样品,我就去那边跑一趟。不过,那边的厂子喜欢欠账,经常下批货付头批货钱。我先走,你们厂里的木头应该到了花山,我得去通关卡。”

    这倒问题不大,现在上了一定金额的生意,哪有痛快地货钱两讫的?只要注意点人家厂里的财务,莫让人家跑了就行。

    “我送送你,等下过来住不?”

    已经烤暖和了的张卫民按住李家明,不让他起身。

    “莫莫,你莫出去,外头冷。下完车,我跟车回去,不过来住。”

    送走了张卫民,李家明重新回书房看书,等着大伯回来。

    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钱财得来容易,参与这种鲸吞国家资产的勾当,更多的是一种改变史的成就感。这些勾当若是操作得好,不但可以让父亲达到人生的巅峰,而且会改变家乡的面貌。

    什么是家乡?那是自己可以骂,别人不能骂,哪怕是站在世界之巅,夜静更深还是会无数次梦回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帮老师拱一拱

    “家明,还是你厉害!”

    …………

    “李家明,你就是个王/八蛋,现在有了几个臭钱,比以前更会欺负人了?”

    …………

    “老大,我们公司不是慈善基金!”

    “家明!我不反对你做好事,但得量力而行!”

    …………

    “李先生,我代表家乡十四万父老乡亲,感谢您的慷慨解囊。”

    “明伢,你啊,总算是替耶耶争了口气。”

    …………

    “家明,家明,想睡就去床上睡,莫冻着了!”

    啊?正魂游梦乡的李家明被大伯拍醒,看了他一阵才反应过来,那只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梦’。

    “大伯,几点了?”

    看着如此用功的侄子,刚回来的李传健感慨万端,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如此奋发向上?

    “哦,一点多了,你这伢子,读书是要认真,也不能这样拼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是冻病了,反而得不偿失。”

    李家明搓了搓被压麻的小臂,又擦掉嘴角的口水,笑道:“没事,平时都是十一点半就睡觉,这不是等您吗?大伯,怎么样?”

    “那就好,我们去先外边烤火,喝点滚茶。”

    “哎”

    李传健到客厅里打开电暖器,又泡了杯热茶给侄子,自己也端了一杯,才说起今夜的事。他带去的十个厚薄不一的信封都送出去了,少则一万、多则二万块。李传健是经过坎坷的人,因此很能摆得正位置,在装修店里只建议不拿主意,过来帮三弟、侄子跑这事,也只提建议让侄子拿主意,哪怕侄子还未成年。

    “柳局长那没有接,临告辞时,他讲你们是师生关系,不要扯太多的功利。”

    说到这里,大伯犹豫道:“家明,要不你再去一趟?人心隔肚皮的,莫看钟老师跟四嫂合伙开店,但人家心里到底怎么想,我们不一定会猜得到的。”

    柳老师不是嫌少,而是真的不要,让大伯去一趟,也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当然,这也是一种变相提醒他老人家尽可以表现他的公私分明,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尽量争取对政府有利的条件,与他的同僚形成鲜明的对比。国危思良将,只有这种关键时刻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胆识、能力,才能在众多的官员中脱颖而出。

    呵呵,老师升官,自己这当学生的,能不沾便宜吗?

    “不用了,柳老师跟郑书记他们不同,他一上任就在得罪人,更不敢在这方面犯错误。

    嘿嘿,只有厂子在私人手里,才会成为新的税源,而不是负担。他们那些当官的又不蠢,我们都能想明白的事,他们还会想不明白?”

    习惯从阴暗面揣摩人心的李传健微微点头,这些事他也能猜得出,但没有侄子这么大方,事情还没成就送人十六万。十六万啊,其实这些钱是根本不必要送的,上面有大领导同意,县里主要领导又首肯,哪有办不成的事?

    大伯已经不是过去的大伯了,以后很多事都要仰仗他,已经暖和过来的李家明嘿嘿直笑,坦诚道:“大伯,您老人家也太小气了。十六万算什么?要是能把柳老师拱上去,莫说十六万,六十万都值!”

    “家明?”

    年过不惑的大伯震惊地看着自己侄子,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侄子打的是这算盘。可反过头来想一下,若大家都想见好就收,只有柳局长不停地提出新条件,经过艰苦的谈判最终又得到了,上面领导会如何看?

    “家明,你真觉得柳老师还能升上去?我跟你讲,一个不入常的副县长是没什么用的,排名靠后的副县长,还不如一个林业局局长。”

    这事李家明不敢打包票,但赌一把是值得的。柳老师有能力、年龄也还不到四十岁,又有正牌的大专学,只要上头有人赏识,应该有机会往上升两格。

    “大伯,即使拱不上去又如何?无非是些钱的事,要是拱上去了呢?

    学权阿公上头没人,也没有柳老师那种本事,以后最多就是能搞个副处级待遇退休。柳老师不同,上头有人赏识,下面的人又服气,我们再帮他拱一拱,说不定就能往上爬。”

    大伯是聪明人,不用李家明再往下说,自己也能往下想。

    这是个官本位的社会,莫看暂时两三年经济困难,领导们求着老板投资办厂,但迟早会反过来的。李家跟吴先生他们不同,自家是本地人又没什么当大官的亲戚,以后事业做大了,上面总要有个人能帮自家说话,能帮着威慑下面的牛神马鬼。

    柳老师跟以前的蔡书记一样,都是只做实事不拉帮结派的人,这种人有种好处,不管哪一派得势都要靠他们做事。他若是能上去,要私人感情有私人感情,要利益结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