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厨房里跟出来的大姐见状,连忙小声道:“三叔,这事不能怪明伢!”

    大姐一五一十地将那么跟大婶绊嘴的事说出来,说得几个大人面面相觑,大嫂居然做得那么过分?明伢是她的亲侄子,家德是明伢的亲堂哥,当哥哥的辅导弟弟学习都不行?

    李传林一个月前听儿子说过,但那只是轻描淡写,他还以为只是大嫂跟大侄女绊嘴,说的都是些气头上的话,可他没想到那些话压根就是人家心里那么想的。

    不同于对大婶有意见的大姐,心智成熟的李家明倒是能理解大婶那种紧张,而且四哥事后还帮过自己,因而解释道:“四哥后来找过我,给了我很多他和三哥以前的试卷,还让我不懂就去问他。耶耶,这事也不能全怪大婶的,家里好不容易出个会读书的伢子,大伯、大婶冒不起那风险的。”

    觉得被弟弟削了面子的大姐,伸手就揪着李家明的耳朵,骂道:“装好人是吧?”

    “轻点轻点,大姐,大姐,我错了,我错了”,李家明立即改口道:“耶耶,我错了,我今天不该故意让大伯、大婶下不了台。”

    “我不是说这事!”

    “四叔、四婶,今天的事跟你们没关系,我没想到耶耶会叫大伯他们来吃饭,没准备那么多菜,才将菜碗换成盘子的。满妹、小妹正在长身体,一定要让她们吃得好,我才把更多肉的放这一桌,那盘鱼也放这一桌。”

    炒菜的是大姐可不是李家明,但他主动将所有责任都扛下来,这让大姐很满意,松开手给面色还发黑的三叔陪笑道:“三叔,明伢晓得错了,你就别再为难他了。”

    李传林暗自叹了口气,大婶做得那么过分,自己儿子这样又算得了什么?转过身来重新回桌边吃饭,李传林边吃边道:“老四,二哥那有事做,家里欠了这么多账,我就不帮你了。”

    如释重负的四叔长出了口气,连忙给三哥倒了杯酒,连声道:“没事没事,有二哥帮就足够了。”

    精明的四婶用脚碰了碰四叔桌子下的脚,接过话头道:“三哥,你也不要太着急。我们做完屋,肯定这几年是不住的,装修的钱先借给你还账。

    要我说啊,如果你没意见的话,就让传田打封电报去广东,请朋友们留意有没有家俱厂招人。要是有的话,你就跟我们去打工算了。

    以前是明伢不懂事,现在他都可以撑得起个家,二婶又能在旁边看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在二哥那一个月能赚三四百块钱就顶了天,在广东有你这手艺,一个月最少也能赚一千二三百!”

    说清楚了误会的家人,自然还是以前一样亲密无间,四婶这么一说,二婶也热切起来,跟大姐站在大门口的李家明也大喜过望。为这事,他求过大姐让她去跟四叔说说,没想到今天被四婶主动提起来了。

    一千二三百与三四百的巨大差距,让李传林怦然心动,以前四弟不是没提过,但两孩子让他放不下。如今儿子虽然小了点,处事也孩子气了点,可已经独立撑门户一个多月了,没看到哪个长辈说句不是。是该出去拼命赚钱了,儿子是天才,女儿看样子也不会太差,以后两个人要读书,靠自己打点零工是供不起的!

    “行,老四你帮哥打个电报,要是有合适的事,三哥就跟你出去!”

    四叔大喜,连忙打包票道:“三哥,绝对没问题的。要是找不到家俱厂的活,你就先跟我学开车,军伢现在都拿一千二三了。学上半年,你还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李传林也大喜,艺多不压身,何况是现在很少人会的开车。

    “来,喝酒!”

    “喝!”

第二十三章 天才与聪明人的不同待遇

    没了顾虑的李传林走了,给儿子在二嫂那留了五十三块钱,带着仅剩的车票钱和上车时四叔硬塞给他的一百块钱,拎着他的木工箱子去了县城打工。他临走的前夜,跟李家明交待了一番,也让他这‘天才’儿子深以为然。

    大伯、大婶是大伯、大婶,四哥、三哥是四哥、三哥,两位堂哥可没亏待过自己,自己也就不能将对大伯、大婶的怨气转移到两位堂哥身上。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一号,这是个全国的大中小学开学的日子。

    四哥去学校报名的排场很大,不象大哥、二哥去报道,只有大婶带着两儿子和李家明三个小不点送一送。

    今天一大早,二婶、四叔就各拿着两张用红纸条扎的五块钱新票子来送茶钱,鼓励他和三哥好好学习为家里争气。读初中的孩子,大人居然给茶钱,这在崇乡也算是破天荒了吧?

    大伯、大婶也一早就换上了新衣服,骄傲地站在堂屋里,叮嘱三哥要如何如何照顾四哥,好象下个礼拜六,两儿子不回家一样。当然,李家明这个给了他们难堪的小侄子,他俩虽然没阻止儿子接‘茶钱’,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

    落后一步的二婶,在房里狠狠瞪完大姐一眼,拿着一小包重新攒起来的鸡蛋来了,放到三哥半满的旧黄书包里,愧疚道:“三伢,这是给家德补脑子的,这次婶婶没攒那么多蛋,只好亏待你了。”

    “谢谢二婶“,三哥刚替自己弟弟道完谢,一双空手的四哥走了过来,将鸡蛋从旧黄书包里重新拿出来,交到李家明手里,交待道:“家明,这蛋留给满妹和文妹。谁学得好,你给谁蒸蛋吃,学得不好的,就没有吃。”

    硬着头皮来送茶钱的李家明,看着手里的鸡蛋愕然,这妖怪四哥的气度也太大了点吧?自己前天可是刚给了他们一家人,一个大大的难堪!

    二婶连忙又从李家明手里拿起鸡蛋包放回旧黄书包,连连道:“这怎么行,这怎么行,给你的就是给你的。满妹、文妹她们的,我以后再给,三伢、家明的也会给。”

    四哥再次把蛋拿出来,交到李家明手里,坚持道:“二婶,你给了我,就是我的,我再给满妹、文妹,那就是她俩的了。”

    这话有些不中听吧?可二婶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欣慰地地冲四哥笑了笑,也和大婶一样,交待三哥要照顾好四哥。好象只大一岁的三哥,就应该服侍四哥一样。

    李家明服了,天才就是天才,单单这份气度就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难怪这妖怪从小就得大人们的宠爱,连与大伯有一肚子意见的四叔,都对他另眼相看,‘日后’只要是大伯供他和三哥上学,借学费、生活费都从来不打推辞的,要知道大伯借兄弟的钱可是有名的‘老虎借猪’。

    大婶看着那包鸡蛋有些不舍,但也没有说什么。她这个小儿子从小就有主意,他说什么历来就是什么,而且说的都在理,家里人慢慢地也都习惯了不反对,除了上次辅导小侄子的事之外。后来的事情也证明,确实是小儿子对了、自己错了,还被传健狠骂了一顿。

    只有李家明看着再次交到自己手里的鸡蛋,有些哭笑不得,四哥这话错是没错,可也太糙了点吧?要换成自己这么说,二婶不扇自己两下,也起码会扭着自己耳朵不放。大家都是嫡亲的侄子,待遇怎么就会差这么多呢?

    给了,那就接着。李家明也不在乎十几个鸡蛋,拿着鸡蛋包跟四哥道了声谢,还让两个小家伙向他道谢。人家说的也没错,给了他的东西就是他的,现在给了这两小家伙,她们就得向他道谢。

    两个小家伙也比以前长进了很多,有礼貌地向四哥道了声谢,门外已经传来了摩托车的引擎声。

    大哥、二哥去县城读书是要步行到乡上去坐车,为的就是省下四块钱的车费,跟大伯面和心不和的四叔,可不会为了两个根本不懂事的大侄子去浪费汽油的。

    四哥就完全不同了,四叔骑着结婚时买的大红色新摩托车专程送他,可怜的三哥只能骑着辆破自行车截着装着两人的被子铺盖去学校。大人们怕摩托车后面放东西挤着四哥,却不嫌三哥骑车带东西累,待遇就是这么分明。

    看到这场面,李家明不禁想起古代的科举,四哥这妖怪要生在那个时代,三哥是他的兄长、书童兼老妈子,而大人们就是盼望他光宗耀祖的长辈。最后书生中了状元、书童考中了进士,双双衣锦回乡,长辈、兄弟姐妹们夹道迎接,全村鞭炮齐放皆大欢喜。

    送完寄托着整个家族期望的四哥和捎带的三哥,轮到李家明去村小学报道,待遇就直线下降了。别说有人送,就连二婶都是给了十五块钱,拿起锄头自顾自地去了菜园里锄草。

    满妹、小妹?送完四哥,满妹就拉着小妹跑了,这个多月来李家明可没少拿小竹梢抽她,巴不得这个变成了坏人的五哥早点滚蛋!

    幸好还有个大姐、还有个四叔,他俩还记得李家明。大姐上山摘猪草时,特意绕了一下,交待道:“明伢,莫在阿婆家吃饭,省得一个人回来。”

    四叔呢?送完了三哥,站在晒谷坪外叫:“明伢,快点,我带你去学堂里。”

    还以为有车坐的李家明,拿着书包从家里跑出来,一看后面跟的四婶,想想要夹在两人中间当灯泡就泄气。

    “不用了,我跟狗伢、毛砣他们一起去!”

    “不去就算!”

    四叔重新发着摩托车,载着提了两瓶酒回娘家的四婶扬长而去。自从老婆答应了先帮三哥还债,本就没那么多心眼的四叔就对这‘天才’侄子没了心结,跟以前样只把这家伙当侄子。老婆的话要听,但不该听的时候也得不听,要是自己把这侄子当客人,肯定侄子也会把自己当外人。

    哎,这就是妖怪和凡人的区别?不对,这就是天才和聪明人的区别!

    李家明想起二婶刚说的会给自己攒鸡蛋,心里还有些小得意,这是把自己跟三哥放在一个档次了,那可是未来名牌大学的讲师!

    “家明,走不?”

    正有些小得意的李家明回头一看,毛砣带着几个伢子、妹子,正站在自己身后。

    “大狗伢呢?”

    “哦,传猛叔说大狗伢是蠢牯,以后不读书了,跟他去修水打零工!”

    也是,小学读了九年还毕不了业,还不如不要读了,早点打工赚钱好。

    “那走吧“,李家明一迈脚,毛砣他们全跟上,让他突然有了种黑社/会老大的感觉。

    出了村,到了村口的老柳树边,毛砣凑过来小声道:“家明,你去跟王老师说说,让我坐你后面。你就说,你好监督我读书。”

    坐我后面?李家明稍一想,就知道这皮伢子的主意了,考试时好打小抄!

    “换位子不可能,王老师不会同意的。不过,我可以保证你能考上初中!”

    “真的?”

    “真的!”

    毛砣大喜,立即下了重酬,“好!要是你让我考上了初中,我以后摸的鸟、捉的鱼全部给你!”

    当然是真的,全班十一个小朋友都会上初中的,因为明年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李家明怜悯地看了眼自己堂哥,这皮伢子也将成为王老师小竹梢下的典型人物……浪子回头金不换!

    三个伢子、两个妹子,走了一里多马路到了青泥坪,从这里过吊桥走山路去学校,比走马路近四里多,这也是平时大家上学的最佳路线。

    青泥坪的吊桥并不危险但很吓人,桥面只有一尺宽,走起来摇摇晃晃,桥下是怪石嶙峋的急水滩。以前大狗伢带大家上学时,他跟毛砣经常走到一半,就带着李家明和细狗伢跑过去,将桥摇得吓死人,就等着毛砣的妹妹吓得又哭又叫。亲哥哥吓亲妹妹,也只有毛砣这样没心没肺的皮伢子,才能做得出来。

    “毛砣,你走最后,要是你搞名堂,当心我不让你考上初中!”

    “哦“,刚想跟在李家明后面上桥的毛砣,老老实实地站在小队伍最后。李家明转过身来,又将走在队伍中间的细狗伢扯到自己身后,跟着自己上桥。这支小队伍里,就毛砣和狗伢的弟弟细狗伢最不老实,他可不想又吓哭两个堂妹。

    李家明走得慢啊,感觉到桥摇晃得厉害,就停下脚步来,看得后面的细狗伢着急。

    “家明哥,快点走啊?”

    “急什么急,以后就这样走,吓妹子好玩吗?”

    “哦“,细狗伢没声了,自从李家明被四哥确认为小天才,又挨了顿狠揍都不吭一声,连这帮小伢子、小妹子都叫他大名,再没人敢叫他‘明伢‘。

    现在比大家大得多的狗伢不读书了,李家明就成了这支小队伍默认的老大。不,应该叫首领,六里多路在哪休息、在哪可以玩一会,甚至去哪偷根黄瓜、挖个番薯,都由他说了算。

第二十四章 七岁的强者

    山里人不象城里人,生活富足、医疗条件又好,常年生活在闭塞的山里,有时一户人家前后四五里都没人烟,大家都习惯了遵循传统、信神鬼。

    比如上山砍树都有讲究,有山神、土地、黄大仙(狐仙)、石矶娘娘的地方,不管树长得多高、多大,都一律不会动。因此,有这些小庙的地方,通常都是古木参天遮阳蔽日。

    鸡子坳就有座山神庙,小庙不大,也就半人高,可方圆几十米全是两人合抱的古松、巨柏。离地不高的松、柏枝上,还挂着上百块红布条,那都是山里伢子拜山神当继爷的凭证(山里习俗,希望能得到神灵保佑)。

    经常有些香火的庙前有个小石坪,还有股常年不涸的山泉,汩汩而流的泉水积成了一个小水潭,水草拂动清澈见底。潭边的石板上还放了个小竹勺,有些小病痛的山民,经常来这烧柱香喝点泉水,据说大部分都会无药自愈非常灵验。

    以前大狗伢带大家上学时,也会在这休息,李家明也萧规曹随,到了小山神庙前就停下来,让大家喝口水休息一下。山路难走啊,何况都还是些十来岁的孩子,最大的毛砣也不过十四岁。

    “继爷(菩萨)保佑“,见除了自己和毛砣那个皮伢子外,其他人经过庙前时都拱拱手,李家明也连忙回过身来拱拱手,这才去喝水。自从莫名其妙地回到现在,李家明也觉得神鬼这东西,还是敬着点好。

    喝了点清凉的山泉水,坐在荫凉的石坪上,看着满目的巨松古柏,李家明惬意极了。跟在李家明后面喝完水的毛砣,十几步并成几步,凑到他面前小声道:“家明,你真有办法让我上初中?考试的时候,可是座位打乱了的。”

    “放心吧,我说行就行。哎,你不是不喜欢读书吗?”

    毛砣讪笑着讨好道:“嘿嘿嘿,你真以为我蠢啊?读书多好,只要在读书就不要做事,你以为大日头底下做事蛮舒服吗?”

    实话,这是大实话!

    要是大人说,不读书也可以不做事,估计学堂里会立即空掉,只剩下李家明一个人在上课。

    现在乡里的初中,隔年才考个把小中专,每年考三四个重点高中、五六个普通高中,还有几个职业高中。除了去读小中专的,那些去县城读高中的,最后能每年考两三个大专生,那就是运气好得不得了啦!

    要不是现在去外面打工,大部分好点的厂子招工都要求初中毕业,这帮山里伢子、妹子,估计家里让他们念完小学就不送了,只要他们会数钱、会写自己名字就行。

    见李家明只是笑笑不说话,不想读书又不想回家帮着做事的毛砣急了,还以为他看不起自己,指着散坐在小石坪里的三个伢子、妹子道:“真的,不信你们问他们,有一个真正想读书的不?”

    李家明不用问也知道,可去学校启蒙的传祖叔家的金妹,也就是满妹、文妹的小玩伴却红着脸,鼓起勇气道:“家明哥哥,我想读书。”

    嗯?大家都惊奇地看着这个最小的小不点,她还没读过书,还不知道读书的苦,觉得每天走这么远好玩吧?

    李家明也觉得很奇怪,这金妹是他看着‘长大‘的,一向胆子比较小,根本没法跟满妹那种胆大包天的妹子比,今天她怎么胆子大起来了。

    “金妹过来,跟我说说,你真想读书?”

    “哦“,胆小的金妹走过来,蹲在他面前,小脸涨得通红,小声道:“满妹说你和忠华姐说的,只要会读书,以后就可以吃最好吃的,穿最好看的衣服,就象电视里放的那样。”

    “哈哈哈,你以为你考得上小中专、考得上大学?”

    毛砣的嘲笑,引来树下一阵哄笑声,让本就是鼓起勇气的金妹羞得想哭。

    “滚!你自己没志气,还有脸笑别人?”

    李家明用力一拳打在毛砣肩上,将他打跌在石板上,小石坪上立即鸦雀无声。觉得被削了面子的毛砣,爬起来就想翻脸,但想到去乡上读初中的诱惑及李家明挨打时的眼神,讪笑着又坐到他旁边。

    不错,这皮伢子还不算太蠢!

    李家明暗道一句,将蹲着的金妹拉到身边坐下,温和道:“金妹,你真想读书?很苦的,现在是晴天,要是冬下、春上碰到落雪、落雨天,到学堂里就是一身的泥,冷得你一身直发抖!就更不要说初中、高中,你看我大哥、二哥,每次回来都瘦了一圈。”

    “我我“,金妹结巴了几声,电视里好吃的、好看的衣服还是让她小声道:“我不怕!家明哥哥,我想跟满华妹、文妹样,跟你一起读书。”

    明白了,这小不点跟满妹、小妹天天在一起玩。满妹那小家伙怕自己怕得要命,加上被打了几次,十有**会惹来小伙伴们的嘲笑,为了扳回她那点幼稚的面子,肯定没少在这小不点面前吹牛。

    金妹一个刚七岁的小不点,听到小伙伴的吹牛,肯定会回家跟大人说小话。传祖叔和茶菊婶为了孩子能认真读书,十之**会附和满妹的牛皮,说只要会读书,以后就能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

    就别说这个小不点,估计自己那小堂妹也是这么想的。那个上面有三个姐姐的小家伙,打小就好吃的紧着她吃、新衣服紧着她穿,早就养成了要吃最好吃的、要穿最好看、要玩最好玩的娇气。她多吹了几次牛,不但骗了别人也骗了她自己,再加上大姐对她的哄骗,也肯定以为只要跟着自己好好读书,以后就能吃到更好吃的、穿更漂亮的衣服。

    小妹呢?自小就乖巧,还不是别人说什么,她就信什么啊?满妹让她别理自己,她就真的当着小姐姐的面不理自己了,避开了满妹才在自己面前亲呢一会。

    不过,李家明并不觉得传祖叔、大姐他们说错了,要是认真读书,连起码的回报都没有,那还读什么破书?四哥那样的妖怪,之所以称为妖怪,就是因为他们对知识有种发自内心的狂热。象自己这种的凡人,就不要凑那种热闹了!

    “行,只要你吃得苦,不怕挨打,以后就跟哥哥一起读书。”

    “哎“,刚才还羞得差点哭的金妹,立即高兴了起来,仿佛已经考上了学校,可以吃到最好吃的、穿最好看的衣服了。

    见金妹这么高兴,李家明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想起了自己小妹和满妹,再看看坐在四周的,都是自己的堂兄弟妹,索性道:“还有想跟我读书的吗?”

    话刚说完,李家明又补了句,“丑话说在前头,不认真的会挨打,不听话也会挨打。”

    细狗伢和桂妹(毛砣的妹妹)也想答应,但听完李家明的第二句话,立即闭上了嘴。这些天,只要满妹、文妹贪玩,迟回去一会,让李家明找到后,就是一人两小竹梢,打得俩人惨叫呼痛。要是做错了作业之类的,更是被打得呼天抢地,跟着那样打人的哥哥读书,那不就是蠢牯?

    见没人愿意,李家明叹了口气,这伙伢子、妹子还是太蠢了。严师才能出高徒,明师是未必能出高徒的,要是自己能一直有王老师那样的严师,肯定也不会只考个三本。

    算了,人家老外说得好啊……‘强者自救,圣者渡人’,逆境之下能想着自救的才是真正的强者。既然他们不想自救,不想当强者,自己也没必要去当圣者,大不了以后这些堂兄弟姐妹困难时,多伸伸手便是了。

    山里孩子读书,真的是很苦的,而且现在的中考、高考录取率那么低,早让绝大多数孩子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大学梦。

第二十五章 胆大才能读书

    银子滩的地理位置很好,这是一大片在山里难得的平地,小村落后面是座二十米来高的小山包,然后才是郁郁葱葱的丛山峻岭。村落前面是一大片的稻田,十几户人家散落各处,可谓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

    小山包上除了村民种的种类蔬菜瓜果外,还长着几棵巨大的板粟树、桂花树,这应该是很久以前的先人种的。一到金秋季节,金色的稻谷、黄灿灿的板栗球、飘香的丹桂,可谓是一派田园风光。

    然而,自打几十年前,政府在此设立村部、小学后,这里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就不再是一个宁静的小村落,而成了一个喧闹的儿童乐园,也就寒暑假清静一点。这还不算什么,山里人喜欢热闹,以前为了看场电影,都能晚上拖家带口的跑十几里路去趟乡上,这里热闹了不也喜庆不是。

    可是自打有了小学,村民种的东西只要是能生吃的,但凡是种在偏一点、看不到的地方,比如黄瓜、番薯、花生都遭了殃,就更别说小山包上的几棵板栗树。

    山里人憨厚啊,何况在这读书的伢子、妹子里,总会有几个是这家的外甥、那户的侄子(女)。刚开始,村里的大人还交待那些皮伢子,摘黄瓜别摘做种的、挖番薯要把藤埋回去。时间长了,村民也吃不住劲了,花生、黄瓜就种看得到的屋前门后,至于番薯就没办法了,只能任那帮皮伢子想挖就挖,只希望怆们煨番薯时小心点,别引发了山火。

    骂?村民也要脸面的好不好,要是让这帮皮伢子回家告状说哪个母舅或是表叔小气,摘根黄瓜、挖只番薯都被他骂一顿,他在亲戚里还抬得起头吗?

    李家明的阿婆家就住在银子滩,这才有临出门时,大姐交待要他莫在这吃午饭,怕其他人都回了家,他要一个人走山路。已经花甲之年的阿公、阿婆只有一子一女,儿子十七岁就讨了亲,三个孙子、孙女早就初中毕业出去打工了;女儿死得早,李家明和小妹就成了她心里的宝,有点好吃的都留给他俩。

    今天是学校开学的日子,腿脚有点不便的外婆老早就煮了两个带壳鸡蛋,拿了一把大孙子结婚时剩下的糖子(果),坐在晒谷坪里等她的外甥孙。

    …………

    晨雾散去,太阳开始显露出威力时,李家明带着几个伢子、妹子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一片宽阔的沙滩上,河对面就是银子滩了。

    银子滩之所以叫银子滩,就是因为这条流到邻县修水、最后注入长江的大河,流经这里时有一小段异常狭窄、陡峭的河道,浪花四溅象碎银;而过了那段河道却又是大片平整地段,大河在这冲出一片非常大的沙滩,因此而得名。

    银子滩上的河水不急、也不深,最深的地方也就没到小伢子们的大腿,村民在河滩的浅处放了几块平整的大石,平时都是踩在石头上过河,只有春夏两季涨大水才撑个小竹排。小伢子、小妹子们腿短,过这河滩时都是一个一个先起点步,然后借着冲力踩在石头上过河。

    以前大狗伢带队时,过这河滩时,也都是老老实实的从来不敢皮。热天里还好,吓倒桂妹掉河里,无非是身上湿了,到亲戚家换身衣服就是;要是冷天里,吓得她掉河里冻病了人,那就不是一顿骂而是逃不掉的一餐狠揍。

    一到河滩上,李家明脱下鞋子、衣服、裤子扔给毛砣,只穿着一条短裤。

    “你帮我拿过去“。

    “啊?”

    “啊个屁!我们能过,金妹第一次过,万一掉河里呢?”

    “哦“,毛砣把鞋子扔给细狗伢,自己也脱了鞋,他比李家明高半个头也壮实得多,倒不用脱衣服、裤子,卷起裤脚就行。

    “等下我们分开站,她要是掉下来,可能接得住。”

    嗯?这伢子虽然皮而且不太会照顾妹妹,但人还算不错,李家明笑了一下,让细狗伢先和桂妹过去,拉着金妹道:“金妹,看到不?象细狗伢、桂妹那样先跑,单脚踩在石头上跳,不要去看河里,眼睛看着前面的石头,晓得了不?”

    “我我”

    “没事的,等下我和毛砣哥站在河里,要是你踩塌了,我们会接住你的。”

    粗枝大叶的毛砣可没李家明这么耐心,穿着条短裤站在河中央,大声骂道:“金妹,你要是这都怕,还读个屁的书!热天里还好,我们还能在河里看着你过,要是冷天里,你来试下子?莫非还要我们撑竹排来接你?”

    “哦“,胆小的金妹低头应了句,李家明一看就知道,等下肯定要跌河里。

    大山里人烟稀少,交通又不便。小孩在大人的言传身教之下,都养成了相互守望的习惯,平时可能搞个恶作剧,或是因什么事打个架之类的,但只有事时都是以帮人为己任。一见李家明和毛砣的举动,跟李家明差不多身高的细狗伢,也主动脱了鞋子、衣裤,穿着短裤站到河滩上的大石头旁边。

    “金妹加油!”

    “加油”

    几声童音的呐喊声里,胆小的金妹还是在河中央的第三块石头上,差点撞翻了粗壮的毛砣。

    “算了,我背你过去。”

    “毛砣,把她背回来,让她再跳。你帮得了她一次,帮得了她一世?”

    “哦“,李家明的一声吩咐,让毛砣稍有犹豫,但还是把金妹背回了河边。

    孩子的世界里是有老大、或是首领的,也就是平常说的孩子王,通常情况下,谁的拳头最大谁就是老大。

    李家明自打从树下跌下来,昏睡了两天后,就突然象变了个人,操持家务、照顾妹妹、后来又成了聪明伢子。大人的称赞、挨打的倔强,加上旧老大狗伢的离开,这让拳头不是最大的他,有了竞争老大的资格。今天,有求于李家明的毛砣,被他打了一拳后不敢还手,他也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小队伍公开承认的首领。

    等毛砣重新站好,李家明又大声鼓励道:“金妹,看到了不?你跳不过去,也会让我们接住,胆子再大点!”

    “哦”

    金妹又起跑、再跳,这次是跌倒在李家明身上。李家明可没毛砣粗壮有力气,两人一起摔在河滩上,成了两只小落汤鸡。

    等吓得尖叫的金妹,慌乱地从不急的河水里爬起来,旁边的李家明擦了把脸上的水,鼓励道:“再来!不要怕,眼睛只看着石头,不要看旁边。你看,这里的水这么浅,跌下来就这么回事,就当在家里洗遍冷水澡罗。”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