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呢?”
“极可能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带个括号”。
那是个名字高大上的闲职,李家明不由得皱起眉头,杨国庆又连忙道:“家明,我不先说这事,就是怕你误会,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杨国庆是不想因为利益破坏两人的私人关系,那会影响到他的长远利益,可问题又绕了回来。
答应对方,对方便可以替岳父说话,谋一个更好的实权职务。继续拒绝,这个职务或许就是最好的出路,这还是考虑到岳父政绩卓越,需要拿一个正部的职务当安慰奖。
这次才是真正的两难,李家明跟岳父有过冲突,激烈的时候甚至直接翻脸,但有妻儿夹在中间,不得不让他慎重考虑。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刨祖坟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
当一贯穿t恤、牛仔裤、板鞋的李家明站在港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讲台上,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显示出这一行简体字,身前的讲台下是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蹲在前排的则是一堆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此时此刻,估计还有很多香港市民守在电视机前,想一睹这位世界首富、著名经济学家的风采。
不怪大家的好奇心,都说是出名要趁早,可这位李家明先生太奇怪。年纪轻轻,便身兼数家大企业的董事长、还拿过号称小诺奖的克拉克经济学奖,却极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
“同学们,?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网络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并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话刚说两句,台下便有学生举手,李家明皱起了眉头,却示意他可以发问。
“i can't understand you very well, professor li。 can you use english?”
“同学,如果你系芝大,我会打电话畀招生处,责问招生工作唔严谨。”
李家明的粤语不标准,却不妨碍台下的学生听懂,也立即引起了一片嗡嗡声。不待这些热血过头的学生抗议,台上的李家明继续道:“学商业语言系要揸手散手,你连国语都听唔明,我真系怀疑你港大水平。”
不过,这位发问的学生不热血,连忙歉意道:“sorry,我系学电脑”。
那就难怪了,李家明友善地用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道:“ok,坐下吧。我不知今天有多少同学是学工商管理的,但我劝那些学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句:想要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国语将是你们必须熟练掌握的。”
随着字正腔圆的国语从李家明嘴里冒出来,加之投影幕布上用简体字说明的数学模型及论文大纲,台下绝大部分学生都抓了瞎。与内地或台湾地区的学生不同,他们自小是接受英语教育的,平常则是用粤语,哪听得懂这些国语。就在十年前,大陆人还被他们戏称为表叔呢。
可有授道解惑责任的李家明我行我素,整个讲座从始至终都用国语,或许台下只有少部分学生听懂了。等到他讲完,示意学生们可以提问时,第一个问题便是语言的问题。
这些学生啊,脑子还真不会拐弯,李家明抚着脑门古怪道:“三个答案,第一个是假话:标新立异。
第二个是:这篇论文是刚写完的,还没来得及翻译成英文。我对学术很严谨,毕竟英语不是我的母语,因此论文完成后,以前会请导师修改,现在会和美籍助手对其用词和语法进行商量。
第三个是:这是纯学术讲座,作为本专业的同学,没有掌握好国语是他的素质太低。至于不是本专业的同学,这个讲座听懂与听不懂都无关紧要。”
话音刚落,台下有个操台湾腔的学生站了起来,拆台道:“李教授,您坚持用国语,是否是顾忌到汉华公司在内地的市场问题?”
聪明孩子,就是说话太直白。这两年,内地与香港的年轻人骂战不断,来香港讲学用英语或粤语,不是给那些键盘侠们添素材吗?香港的市场才多大?
‘啪啪啪’,李家明轻轻鼓掌,笑道:“同学们,我们身处一个商业社会,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ok,最后一个问题了,今天来这是客,我才破例回答三个问题。”
这个习惯不好,但鉴于李家明自出道起便这样,在他母校更是过份,学历硕士以下、没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不得提问。有了这个参照,这帮港大的学生也就心里稍平衡一些,倒也没有喝倒彩、鼓噪。
看着台下手臂如林,已经坐在高脚椅上的李家明笑了笑,随手指了个胖胖的女生。哪知这是个八卦女,居然问起坊间传说道:“李教授,据说您曾因为个人冲突,扭折过李二公子的手指头,是真的吗?谢谢”。
这个问题好!
不关台下的人好奇,连台上的李家明也隐隐兴奋。
那小王八蛋不敢跟自己当面锣对面鼓得干,老是出些下三滥的招数,那就怨不得自己刨了他家的祖坟。
“冲突?对,有那么回事。”。
事无不可对人说,已经有种文人气质的李家明坐在台上侃侃而谈,用一种很客观的口吻述说当初的冲突,重点却在当初他看在斯坦福校友的份上,让那俩阿锴在利方上市的过程中赚到很丰厚的回报。
这种事也说?原来这天才从不说谎是真的,台下的学生们象打了鸡血般兴奋,想来制造新闻的记者更是激动得手都发抖。
headline!
不,这还不是头条,李家明接下来引申的才是真正的头条。
“呵呵,这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气盛,反应得有些过激了。
不过,事情也很凑巧,我到芝大当商学院院长后,院里有位博士生是你们的校友,他是研究商业伦理的。他在今年二月吧,给我交过一篇论文,讨论的便是当年盈科数码的种种操作,除了有违法嫌疑、涉嫌官商勾结之外,还违反了基本的商业伦理。
结果很悲剧,我直接给了他的论文一个d。”
什么意思啊?
不懂就慢慢琢磨呗,台上的李家明拍了拍巴掌,施施然地起身道:“ok,讲座结束了,各位同学再见。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在芝大看到你们,我们芝大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很不错的,去年又拿了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什么意思啊?
这些还没上社会的学生脑子拐不过弯来,蹲在第一排的记者们可欣喜若狂。
从数码港的开发权到并购香港电讯,再到长实集团高价接盘盈科数码的不良资产,大小超人的戏法一直被人垢病,只不过李家在香港势力太大,能让各路媒体都三缄其口。
现在有猛龙过江,世界首富撞上前亚洲首富,不撞个石破天惊都对不起观众!
第三百七十一章 知夫莫如妻
三个女人一台戏,一大一小两个女孩会闹翻天。
用满妹的话来说,婉婉和新新凑在一起,那就是大的没大样、小的没小样,用小妹的话讲是这俩姑侄女见早了面,吵都会吵死人。
刚从学校回来的李家明,与新新一起声讨欺负她的婉姑姑,可当他系上围裙开始炒菜时,看到两人又腻在一起看漫画,还是决定不去趟那混水。
岳父的为人他清楚,为了心目中的功业,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还是林业局副局长时,就敢用几十把手枪开路,将数十混混、十数位官员送进监狱;当副县长时,用一条隧道绑架了全县的官员、百姓;主政一县时,身边已经配了警卫;当副市长时,派出上千警力稽查木材走私。等到他主政浔阳时,为了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居然让拆迁公司顶锅,搞出一个被严密控制的**,造成数千市民无家可归。
‘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不允许无所作为’,这是柳大书记在就任浔阳市委一把手时的原话,也一直是这么干的。
持平而论,这位大书记确实能干事、会干事,每次风险极大的事都让他干成了,但如果没有干成呢?没人能不犯错,没人能永远一帆风顺的,与其让他走到更高的位置,让家人为他担惊受怕,还不如让他也为家人牺牲一次。
家国天下,家在前,李家明可没岳父那种家国情怀。世界离了谁都是世界,但家里缺了一个人便不完整。
帮着打下手的柳莎莎默默点头,在旁人眼里她是领导家的孩子,从小被众人捧着,可她未尝不经常为她父亲捏了把汗,与她母亲一起为父亲担心受怕。她父亲主政丰高县时,甚至给她配了两个便衣警察,每天上下学都远远地跟着。
“家明,他们会不会去找我爸?”
那倒不会,杨国庆是最后一批说客,再纠缠下去,对方也得顾忌脸面。不过,如果对方成事,未来的sohu能源会艰难不少,极可能赣、粤两省的市场便是它的终点。
有了子女的柳莎莎也变了,开始为丈夫的事业担心,不禁道:“家明,他们会成事吗?”
“很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是粉饰之辞,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李家明为了安慰妻子,说起了一件以前读书的旧事。那还是小妹她们刚到京城时,有事没事都揪着他去逛胡同,特别是紫禁城那一片。
有一次,他们五兄妹在狭窄的胡同里打打闹闹,没有注意到后面一辆劳斯莱斯一直悄无声息地跟着。一直到他们走出了胡同,那辆挂着人大牌照的顶级豪车才优雅地离开,自始至终都没有鸣一下喇叭。
“知道那是谁的车吗?”
“谁的?”
“霍家的”。
说起来,李家明也觉得有缘,当初在车上的便是霍爷。后来,李泽锴想入股汉华,把霍家也扯进来了,最后他那个策划者却让自己一脚踹掉。后来的事也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霍家成为股东后并不干涉汉华的事务,而且将投票权全部授予自己,只分享汉华的发展红利。
“你的意思是?”
“嗯”。
层次越高便要越谦和,到了那个层次还咄咄逼人,最终会树敌无数。走上坡路时还好,稍现颓势便不缺人落井下石,极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话是这么说,柳莎莎也认同,但她总觉得哪不对。以她对李家明的了解,她这老公是个吃不得亏的人,会这么轻易退让?
当然不会,来而不往非礼也。
等回家度周末的婉婉回了学校,好久不见的张全保和托尼从纽约来了,送了新新一个最新款的芭比娃娃后,俩人便和李家明进了书房。
三人在书房里谈了一个多小时,数天之后加拿大便传来一则不起眼的新闻,与赫斯基能源公司谈判近一年的香港李氏家族被狙击这家陷入资金困境的上市公司,被洛杉矶的lj基金提出溢价15%收购。
紧接着,lj基金会又参与竞争英国电网公司收购案、荷兰能源公司收购案……,凡是香港李氏家族正运作的资产收购案,都会出现lj基金会投资经理的身影。就如当年长实系针对灏华集团一样,托尼他们四处出动,只要是长实系正在谈或接近尾声的都去横插一脚。
那些陷入困境的企业也欢迎,lj基金会的实力毋庸置疑,多一个实力雄厚的收购方,他们便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且长实集团还无法给托尼他们设陷阱,大家都是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各种手段伎俩都会使,也都会防着人家用。更有意思的是往往只要lj基金会一搅局,那家公司的股票大多都会上涨一点。原因很简单,量子对冲基金会的索罗斯能让资本市场草木皆兵,以商业眼光长远精准的李家明,也同样能给投资者信心。
刚开始时,李氏的人还以为李家明纯粹是搅局,可当他们放弃一两项目时,托尼他们毫不迟疑地吃进,这才知道大事不好。对方不单是搅局,而是铁了心地要竞争。
没错,虽然李家明被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商业眼光长远且精准,但他自己知道自家事。要说投资眼光,他反而更信任那个有超人之称的老家伙,毕竟人家的威名是靠无数成功案例证明了的,不单单是靠垄断香港的地产、零售业等等。李家明给托尼和张全保的解释也很简单,对方是商界老鸟且以资本运作而闻名,那就直接去抢人家的猎物,连调查、分析、研究的手续都省了。
爽!
人家花数年时间考察、分析、研究出来的成果,自己挥舞着支票便可以收归囊中,即使买不下来也能让对方付出更多的成本。这种报复带来的快感,却没让李家明运用他在媒体方面的话语权,将那位老超人的私生活都翻了个底朝天。
比如当年对方的妻子为什么与他分居?逝世时为什么不进行尸检?为什么刚有媒体提出怀疑,便被制止跟踪报道?即使人家做得,别人就说得,但李家明仍然没那么干,那也不是他的风格。
不过,应香港大学邀请,李家明去讲学时,倒不回避学生们很尖锐的问题,比如坊间传说他与李锴之间的冲突。
“冲突?对,有那么回事。”
“那倒不是,我们想收购澳门的大发银行,他知道后抢先收购,想强行投资汉华。那事吧,从商业上来讲,属于正常的商业手段,但在两个朋友之间来那一套,多少有点不厚道。呵呵,我那时也年轻气盛了点,他又出言不逊,我就扭折了他的手指。”
第三百七十三章 也怕
撕逼。
不知这词是怎么样流行起来的,而且很快便引申成了双方的攻击、揭短、泼脏水……。总之一句话,这不是什么好词,凡是撕逼都会有违和谐。
网红,这词有出处。当一篇‘世界首富手撕本家侄儿’的帖子被迅速转载,李家明一夜之间成为sogo热搜名词第一名时,他正好在母校北大授课,他在课堂上用‘网络红人’一词自嘲,意思是网络红人。
感谢互联网的发展,它把中心化的时代变成了去中心化的时代,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人人也有选择听与不听的权利。李家明在港大的短短几分钟,便成功地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会害死人的。当前首富之子与现任首富之间的矛盾,被有心人放在互联网上大肆渲染后,参与者都在拼命地吸引围观者的注意力,而围观者永远都想知道骇人听闻的内幕、黑幕。
没有实名制的时代,网络发声无需承担举证责任,更无需承担相关责任。更要命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帖子引人注目过足嘴瘾,往往是一个内幕被曝出来,一些小萝卜头便跟风提供、胡诌证据。最终,这一场由李家明好似是无意的发难,出人意料地发酵成了一场全民式的挖坟掘墓网络狂欢。
人穿衣服除了御寒之外,还有个作用是遮羞,当一块块的遮羞布被人粗暴的扯去,当事人心里的羞辱感可想而知。
“how did this happen?how did this happen?”
当李锴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戏说、演绎、以讹传讹,甚至将他母亲的死都归罪于他父亲的骄奢淫逸,不禁跌坐在小牛皮的沙发上语无伦次。
“点解?”
老超人依然波澜不惊,也仍然把公关部总监叫了过来质问,以他的人生经验判断,这种事应该不难控制。以前不是没有媒体想暴光一些事,但在巨额广告费的威力之下,所有的报纸杂志、电视都老老实实闭嘴。
“李生,我已经尽晒力噶喇。我可以畀传统媒体同网站沉默,就唔畀所有网络暴民闸住造谣生事。”
总监详细解释了一遍新兴的自媒体,老超人这才有些头疼起来。作为老江湖,最怕的就是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大家都到了这个层次,有什么矛盾、过节都是在台下使劲,哪有这样将问题摊在大庭广众之下的?
这事必须尽快结束,否则会三人成虎,况且有些事确实是真实的。沉默许久,想不到办法的老超人当机立断地挥了挥手,让总监出去后再打电话找中间人和解此事。
“daddy!”
打完电话的老超人又挥了挥手,示意不甘心的小儿子出去,突然有一种叫做失望的心绪涌上心头。
没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性格,便贸然插手大发银行收购案;逼迫对方退出灏华后不收手,还妄图强行加入sohu董事会;失败后,又勾结官方势力打击报复。等到对方凌厉一击,又进退失据当断不断,果然是温室里的花朵比不上参天寒松。
可是,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老超人托请的霍家,居然见不到李家明本人。当初霍家在汉华获得了巨大的利益,sohu能源出状况时他们不出声,如今跑来当和事佬?
“虎父犬子”。
正在跟李家明开闭门会议的老章,等阮芷出去后,如是说。
回过头来,刚与李家明掰完腕子的老章,戏谑道:“家明,你也会瞎眼?”
“本以为有他老子几分风范,未曾想看走眼喽。你是不知道,当年我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风度”。
李家明又说起当年无意中遇到霍爷时的事,感慨道:“都说富贵不过三代,当今世界可能不至于了,但一代不如一代是肯定的喽”。
“真想搞垮他们?”
办不到,最多是添点堵,那老家伙太保守了。长实、和黄那么雄厚的实力,居然负债率长年保持在25%以下,而且时刻攒着数百亿的现金。
“那老头八十了吧?”
老章也由狐狸变成狼喽,布完局却没有收到实际效果的李家明惋惜道:“没用,小的跟他一个德性,都是属乌龟的。”
刚一说完,李家明又古怪地看着章狐狸,询问道:“老章,是不是上面有人递话了?”
老章点了点头,拿过李家明扔在桌上的烟盒,又冲他要火机。这事旁人是看热闹,但内行都在看门道,或许是在琢磨门道。
“老二,这次我们可能要栽个小跟头”。
闻弦而知雅意,李家明也点了点头。靠着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把互联网搞得如此热闹、纷乱,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日后的传统媒体哪还有权威性?如果连党媒都没有了权威性,发出的声音被淹没在一片歪曲、反对声中,整个社会想不乱都难。
解决的办法就是控制,走以前的老路,由自由走向管制。一是加强网络监管,提前将404那只怪兽放出来;二是推行网络实名制,让发言者、转载者承担责任与风险。而要想实现控制,sohu、利方、sogo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首当其冲,不得不接受有关部门的监控。
两人默默抽了支烟,又把话题绕了回去,这次网络事件由李家明而起,却不会因他而结束。只有等到能挖的黑底都挖干净了,挖得网民都对这事疲倦了,这事才算完。
香港的李家这次是栽了,即使事件最终平息下来,他们的社会声望也彻底被毁了。那些幕后交易还查无实证,但那些事关清誉的真真假假,也被粗暴地暴露在公众之前,这让对方如何辩解?
陈世美是忘恩负义之辈吗?
不是,只不过是误会者的泄愤,才让陈世美留下千古骂名!
这种毁人于无形的后果,不要说奸猾如狐的章昭洋怕了,即使是李家明这个充当导火索的人也始料未及。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如果别人也跟自己来这一手,自己是否也能逃过一劫。老章也好一点,除了些生活上的靡烂之外,并无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李家明本人呢?远的不说,单单几年前穆尼的论文事件,也与他脱不开干系。
“老二,我想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法令,你觉得呢?”
言论自由是普世价值观,有关部门的法令再用词讲究,也会被视为**,在当前的形势之下,肯定还会被hsd借题发挥。sogo马上要启动上市程序了,这个关节眼上执行上级部门命令,无疑会影响到上市。可是,李家明毫不迟疑地点头同意,他与老章都是既得利益者,也应该成为规则的维护者。
第三百七十四章 屁股决定脑袋(上)
屁股决定脑袋。
当李家明和章昭洋还处于微末时,他们无比向往言论自由。因为互联网能实现某种程度的言论自由,他们刚刚鼓捣出的sohu会成为头一个吃螃蟹的人,会因此而赚得盘满钵满。
在那几年里,即使整个记者团队有李家明掌舵,不敢踩过那根划出的红线,但仍然打了不少擦边球。靠着与传统媒体不一致的看法与角度,sohu的社会新闻版在草创初期便一炮而红。甚至于,当有几个记者踩钱时,李家明一边毫不留情地开除,另一边却赠送给对方一部分股份,以鼓励留下的记者继续仗义执言。
时过境迁,他们两人已经站在了社会金字塔的顶端,离那塔尖处只是一步之遥,他们的想法便顺理成章地完全变了。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让所有的人都有了发言权,也让所有的人都有了选择听与不听的权利,却终将让所有的媒体以及没出现多少年的门户网站走向没落。
如果那些哗众取宠的自媒体取代了门户网站,那sohu的价值何在?如果sohu被取代了,他们的媒体话语权如何体现?
没错,去中心化是不可阻挡的大势,但在sohu没有找到应对之策前,或者说是利方与sohu没有找到应对之策之前,他们必须阻止这一趋势或是让这一趋势变慢。
两人关起门来讨论了一整天,又陆续把赵世清和马桦腾叫去一起商量,最后在两大门户网站的董事会上宣布严格执行《互联网暂行管理办法》,在注册会员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实名制。随即,两大网站宣布首先实行网络实名制的,便是关注度很高的那些网络大咖的博客,并称那些通过了实名论证且拥有众多粉丝的博客用户为大v。
消息一出,又是一地鸡毛,居然变相给香港的李家解了套。
反对者称这是损害言论自由,网络实名制会让针砭时弊的普通网民产生恐惧感。由于担心报复,大部分的批判者不再敢批评,其结果是政府很难听到民众真正的声音,作出错误的判断。
网络实名制还会给揭发贪腐的人让带来危险,给被揭发的贪腐官员利用公权力报复揭发人、销毁证据提供方便。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实名制,对谎言和谩骂几乎起不到遏制的作用,因为网民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当他们遭到谩骂、诬陷时,根本没有办法知道对方的身份。
赞成者则反驳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在网络上说话也要负责。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的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却未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足够的积极作用。究其根本,是网络诚信和社会责任的缺失,造成了巨大交易成本和社会成本。而网络实名制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现象。实名化的网民,会更加理性地为自身言行负责,避免匿名化状态下的种种弊端。
在一篇署名文章里,还提到网络实名制反对者最常提的问题就是,实名制是否影响言论自由?其实可以参照韩国的‘有限实名制’做法,采用‘前台匿名’和‘后台实名’相区分的方式,这种做法并不必然会影响言论自由。
而已经回到美国的李家明,并没有更新他的facebook,为国内实行网络实名制而叫好,却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对这一举动大加赞许。
在他看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早已不仅是一个私人空间,也不再是少数精英份子的乐园,而已经是一个具有数十亿人口的虚拟社会。
在现实社会中,商场、广场、车站、机场都是公共场所,既然是公共场所便要遵纪守法。比如,加州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你就必须要遵守这条可能会损害了你个人自由的法律。
同理,互联网是个虚拟社会,门户网站、博客空间、社交网站类同于现实社会的公共场所,个人邮件之类的才类似于你的个人空间。在保障你个人的言论自由之外,是否也必须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遵守公序良俗。
个人空间不受限制,而公共空间需要立法。无论政治体制如何,何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无论哪个国度都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总而言之,人是社会的人,自由更是相互给予的。
当然,美国人民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别说是虚伪的网络,即使是在现实社会中,也有无数人举着牌子在白宫外抗议。李家明的这一发言,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但传回国内却给双方的论战浇了勺油。
语不惊人死不休,李家明的名声好又怎么样?
不少反对者公然质疑李家明的阶级属性,责骂他是背叛了他所属的阶级,为当权者粉饰太平。
操,这是哪跟哪?
看到国内那些斗士们的言论,李家明有种哭笑不得的感受。自己属于什么阶级?好象自己考上大学之后,应该属于知识分子,没考上大学之前也是小企业主吧?
不过,他们好象也没说错,自己从根上论是农民子弟,确实背叛了农民这个阶级,可农民需要网络实名制吗?进城的乡亲们要为三餐奔波,要为欠薪头疼,他们会关心这些破事?
好吧,李家明也当了回吃瓜的群众,看着他们双方唇枪舌剑,看着他们口水与键盘齐飞。
一直到被托请为说和者的霍震庭上门,正忙着看热闹的李家明这才想起来,香港那档子事还没结束。网络上的挖坟掘墓是结束了,但余波仍未平,可不是得来找自己求和吗?可这事吧,李家明并不想和解,既然都到了这个地步,和解还有意义吗?
当然,李家明的礼数仍然很周全,将这位霍家人迎进客厅、沏了杯茶后,坦承道:“霍先生,这事确实是因我而起,但我也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不过,也恕我直言,李小二确实不是个东西,什么事不敢当面来,成天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我们不说远的,就说他买通一些官员,逼迫sohu能源放弃了大片市场,你让我如何跟他和解?”
这事确实难办,动用官方势力去搞鬼,搞成了也便成了,没搞成又让对方捉到痛脚,这让对方如何收手?
可受之托,也便要忠人之事,坐在那有些难堪的霍震庭只好硬起头皮道:“家明,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确实蒙受了损失,但那只是经济上的。他们也受了不少损失,不说声誉上的,就说被你抢走、搅黄的那些收购案,他们的损失也不比你小。”
那就更可笑了,李家明看着这个不知所谓的中年男人,更赞同老章那句评论虎父犬子。
第三百七十五章 屁股决定脑袋(中)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当曾经的老领导如此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