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跃龙门-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提起告伢,毛砣连忙问刚从那边旅游回来的毛伢,“毛伢,他到底怎么回事?不想回来了?”
以前一直看不起告伢的毛伢摇了摇头,示意洪伢去把门关上,小声道:“不是不想回来,而是不好意思回来。当了六七年兵,除了入了个党、买了个三等功,狗逼都没搞到个,哪好意思?”
这怎么办?家明当初有过交待,要帮着告伢成家立业,现在他不回来,怎么帮?
这事要不是李家明有过交待,毛伢他们根本就不想管,但有过交待、毛砣又问起来了,他们这帮靠老大起家的人就必须管。要是等李家明问起了这事,大家的面子都会丢光。
“算了吧,稀泥煳不上墙的,有立功的机会又怕死。反正迟早要回来的,到时候帮他搞个工作,我再拿两个店面给他,日子也会过得去。”
“我来出钱”。
要面子、更知道告伢本性的毛伢摆了摆手,摇头道:“不要,你还不晓得他?你场面搞得大,莫管这些事,家明不会怪你的。”
“也行”
一伙发小喝着酒、聊着天,楼上的李家明可是在绞尽脑汁,思考着怎么将自己的观点变成可信的文字。
做学术没那么简单,即使李家明能按记忆确定未来,再从现实中去寻找依据,那又怎么样?现实中的事实那么多,可以依据那些事实可以推导出无数种可能,怎么去排除掉那些不可能的无数种可能,确立那一种或几种会发生的可能?
本来按他原来的想法,可以找两三个助手,帮着他一起干。可找院里的同学们谈了谈,李家明立即放弃了那种打算。那些智商超群的博士们,一个比一个有怀疑精神,与其跟他们解释、争辩,还不如自己动手来得强,起码可以省下无数的口舌工夫。
这是个拼速度的活,那么多人在研究,哪耽误得起最宝贵的时间?反正学术圈里,只论收获不问耕耘。只要拿出了正确的结论,即使是有争议的,只要日后能被事实证明,就算是自己赢了。即使自己的推导过程有瑕疵,也会有人去帮自己完善。
可问题哪有那么简单,很多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一个确定的未来,其中涉及到多少客观因素?一个推导出来的结论,又可以衍生出多少可能性?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用数据、推理将一种可能性排除了,头昏脑涨的李家明起身,去外面透透气。
楼下的牌局早已散去,只剩下毛伢他们几个还在烤火、闲聊。
“聊什么呢?”
“呵呵,我们扯卵谈,毛伢讲你会赚不会用,要是他有你那么多钱,飞机都会买几架。”
飞机?呵呵,那玩意现在是国内超级富豪的标配,从湾流公务机到商务直升机,都有人买了。倒是自己这个号称首富的人,连艘游艇都没买。
也不知那帮人怎么想的,国内对航空管制那么严,飞机起降一次就要提前几天申请,还不如坐民航机。
“作烧撒,有钱不用,还留着生崽?”
正被煨红薯烫得倒手的李家明一愣,是啊,读死书读死书,读来读去变头猪。自己在学校里呆久了,也变成了一头猪,有钱都不会用了。招他/妈的两三个博士,一人给几万美元的薪水,再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完善,不比自己一个人干强?拿自己的薪水,自己就是他们的老板,哪还用得了去给他们解释?(未完待续。。)
第八十五章 索然无味
有个不是故事的故事,据说有位大人物发达后,家乡的父母官官不惜花巨资,修通了省城至他老屋的公路,以方便他几年才回一次老家的祭祖。
崇乡黄泥坪的李家发达了,享受的待遇肯定没法跟故事中的大人物比,当地父母官们却也尽了的力。为了解决李家的通讯问题,县移动公司特意在对面山上建了个基站;县电信局也给他们铺设了光缆专线,出口直接放在市到县的骨干光纤上,保证全县的总带宽是多少,黄泥坪的带宽就有多少。
靠着不比大城市差的通讯水平,李家明很快就通过远在美国的助理,组建起自己的小班子,开始按他的思路建模、推导。有了几个人帮忙,李家明也就安心地过他的年,只要每天记得收发电子邮件,对照别人的劳动成果进行加工。
李家明的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走亲、访友,帮着父亲出谋划策,帮着八伢、张仁和他们在祠堂小学里代几节课,但他对表姐的央求置若罔闻。人不摔跟头,不可能会成熟,曾副书记他们的力度刚刚好,削了她的权柄又保住了她和家族的体面。如果她想以后爬得更高,很多东西就得从头学,而不仅是学到一些拍马屁、走关系的伎俩。
不管表姐的事,李家明对县里的领导们倒很热情。除了依然拒绝单独合影之外,还帮着他们打电话给京城的黄志刚,让这位国家计委的大领导帮着跑路子,将本县列为退耕还林试点县,搞到三千多万的补贴。
一亩地忙一年,扣除种子、化肥、农药等,不过是赚三四百块钱。进了国家的笼子,把那些湖洋田、冷水田种成树,不但可以拿450/年的补贴,还可以去厂里做工赚活钱,消息一出全县的老表额手称庆。
不过,李家明也有烦恼。消息从嘴快的乔桥传出,然后由表姐传到了阿婆、阿公他们耳朵里,说是在斯坦福有个女孩喜欢他,长相好、性格好、还是商学院的硕士生,这下他的好日子就算到了头。婚丧嫁娶,这在农村里是一等一的大事,李家明的阿婆一听说,就从银子滩坐车来黄泥坪找外甥。
“明伢,过完年就二十五了,该讨亲了,晓得不?”
“我书都没读完,还早。”
阿婆一世年都在崇乡打转转,去同古都是表姐结婚后去过几趟,她哪会知道山外年轻人的婚恋?她就知道一点,男子人到了年龄就要讨亲、生小人,给祖宗菩萨留下血脉。
“早什么早?家德、家道不都是读博士的时候,讨的亲?办酒可以慢些,讨亲的事不能等!古时候考进士、中状元,也没讲不能讨亲的。
传林,都讲崽大不由娘,你可要管住明伢。别的事都由他去,讨亲的事不能总让他拖,二十五岁、二十六个年号的后生家,还不讨亲?我跟你讲,等他读完博士,那就三十好几了!”
对儿子不怎么操心的李传林笑眯眯地附和,却对岳母嘴里的妹子不怎么上心,他和李传民一样,心底里还是希望儿子能跟柳莎莎走到一起。那妹子人好、聪明、孝顺、又知根知底,怎么着也比一个台湾妹子强。再说了,儿子的学业正是关键时刻,哪能因为这事分心?
李家明也不想,倒不是胡暄暄不好,而是他没那个工夫。
可他又哪逃得过阿婆的手掌心?别看乡亲们都讲他是财神爷、文曲星,在阿婆面前就是以前的‘明伢’,虽然跟以前样舍不得打,骂几句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传林,去帮我办个什么照,我跟老头子也去美国耍段时间。”
完了,老人家心里最重要的是传宗接代,当初自己考上大学,阿婆怕路上生病不去,现在为了逼自己就范,居然准备出国。被阿婆逼得没法子了的李家明,真想把多嘴的四嫂骂一顿。
可是,让身体不好的阿婆舟车劳顿,借李家明一个胆也不敢,连忙答应今年一定会带个女朋友回来。
腿脚不便又有心脑血管毛病,年迈的阿婆也确实走不动了,否则五年前就会送她最心爱的外甥去读书。让儿子、外甥一劝,阿婆决定让阿公去帮她看。
“老头子,你去看下子。明伢在那赚了那么多家业,我是去不了了,你去帮我看下子。”
少来夫妻老来伴,阿公不想多病的阿婆出远门,也想去看看外甥到底有几大的家业,爽快道:“要的,喊明伢多拍几张照片。”
见阿公、阿婆如此高兴,自己小叔子又如此为难,本是开玩笑的乔桥这才知道自己可能给人添麻烦了。城里三十来岁结婚的多,她哪知道农村里三十岁还没结婚的都是二流子?
等把阿婆哄高兴了,本来很高兴的李家明转身就苦笑,回到自己那幢泥巴屋里收发电子邮件时,多了嘴的乔桥拉着丈夫,小声道:“小四,我给家明添麻烦了?”
遇上这种事,李家德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好拉着妻子走远一点,小声解释农村里的风俗。
“知道了吧?当初家明不带赵微来,也不去她家,就是不想娶她。”
当初在学校里时,乔桥看多了李家明宠着赵微,没想到他根本就没往结婚方面去。妈呀,那家伙得多有心机,乔桥不禁打了个寒颤。
“你是说?”
李家德苦笑不已,十来岁就敢抡刀砍婶婶的人,哪是好相与的人?前年堂弟突然与赵微分手,又闹出打架的事,当时李家德以为是他对柳莎莎余情未了,现在想来可能没那么简单。
“那我看胡暄暄也不错啊。”
哪有那么容易?李家明到了这个层次,任何主动接近他的女孩,他本能地都会怀疑。他为什么对柳莎莎那么上心,除了一些旧日的情缘之外,更重要的是知道人家不在乎他有没有钱。
你脑袋蠢啊?
如今已经没人敢这样骂李家明了,但回家送年礼的大姐就这样骂他。
“平时那么聪明的人,这都不晓得?”
刚收完电子邮件的李家明愕然,不知道大姐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任何事都不瞒大姐的,她知道自己没有表面上那么干净,女朋友是没找但有情人。
“你呀,光听家仁一张嘴巴讲,听过别人讲不?他是什么人,你不清楚?”
大姐小声地一顿数落,李家明这才恍然大悟,表姐当那个副总指挥长,确实是照顾了游姓人,但也没做得那么过分。她又不傻,以前在柳本球手下当过办公室主任,还能不知道做事不能过分?
问题出在大哥身上,那家伙跟以前一样,虽然表面工夫做得不错了,但私心杂念一样重得很。同胞兄弟青云直上,他再妒忌也没办法,若是让游小红一个初中生都爬得比他快,这让他情何以堪?
何况他跟军伢之间一直有根刺,表姐平时也肯定没少帮着老公说点闲言碎语。
“晓得了吧?小红不晓得外头的后生,三十多岁结婚的都多的是?真搞不懂她们那些当官的,这样有意思不?”
是没意思,若不是自己,表姐就是个村姑,一点事没如她愿,就在阿婆面前报复自己一把。更没意思的是大哥,一家人也玩这样的心计,真是遗传到了大伯的基因。
唉,一个是村妇本性,另一个是奸猾小人。突然间,李家明觉得索然无味。(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只好作罢
月光清冷,洒在一片亭台楼阁之上如霜。
一阵夜风吹来,亭台楼阁之间的竹丛摇曳,片片黄叶飘飞,在雪白的灯光映衬之下,显得有几分诡异。如果不是厅堂里人声鼎沸,庭院间有顽童笑闹,这一片亭台楼阁象鬼片里的场景,多于象一个家族的祠堂。
过年了,跟祖宗菩萨一起吃团年饭,这是山里的规矩。以前大家没条件,都是各家各户给祖宗上柱香,然后在堂屋里吃团年饭。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古老的风俗又得到了传承,银子滩游家这几年一摆就是几十桌,从祠堂外一直摆到外面的空地上,图的就是个热闹。
黄泥坪李家也一样,自从这祠堂修好后,大年三十必定要在祖厅里吃团年饭。天是冷了点,但把大门关上,多生几个火盆,祖厅里也温暖如春。
只是以前在这吃年饭的邓灏一家不在,他们过完小年就回了粤东;黄国庆一家也不在,他们也是过完小年就走了。那两家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来吃年饭了,这多少让二婶有些难以释怀。
其实这也是好事,男子人就应该撑门顶户,大过年的缩在岳家过年象什么样子?
与往年一样,长房长伯领着大家给祖宗上香、敬酒、敬饭,然后按长幼尊卑落座吃饭。祖宗在上,再大的长辈也是后世子孙,没那个资格让小辈们敬酒,因此喜欢喝几杯的叔伯们都自斟自饮。
吃完了饭,嫂嫂们带着孩子们将卫生收拾好,男人们则去厢房里喝茶、对账、顺带守岁。李家的祠堂大,楼上给了村上的孩子们当补习学校,楼下的厢房都装修得古香古色,方便有红白喜事时待客。
上次大伯他们去美国参加四哥的毕业典礼时,看到他屋里有壁炉,觉得漂亮又舒服。回来后,经过大伯一比划,几个出身泥瓦匠的叔伯们,也在祠堂的厢房里做了壁炉。效果非常好,不但暖和而且气派,估摸着过完年,那七幢小洋楼也会装。
男人们在谈正事,女人们收拾完卫生,也坐在对面的厢房里聊天,任由孩子们到处乱跑。
家族大了,这一帮女人们的文化、出身各不相同,婶婶们还能聊到一块,乔桥和她那几个妯娌哪能聊到一起?而且她也觉得妯娌们俗气,话里话外都是在显摆各自老公、或是恨老公不争气,比如那个穿金戴银的杨丽丽,就总是抱怨大狗伢不会读书、没文化,却不想如果他会读书,能跟她结婚生女?还有她们骨子里的奴性,也让乔桥难以跟她们相处融洽,张口闭嘴都是哪个领导器重、欣赏她们老公,仿佛什么领导是她们老公的主子一般。
倒是不太说话,坐在一边织毛衣的游小红,很让乔桥佩服。常委副县长在这山里面,也算是不得了的大官,可回到家里不带一丝官气,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可乔桥有点想不通,这样一个内敛而且当领导的女人,明知道老人家跟年轻人思想观念不同,为什么还去传那种小话?
想不通。
喝了一杯茶,马路上传来一阵引擎声,爱车的乔桥一听就知道是越野车,应该是赣省自产的那种皮卡车。没两分钟,就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不用猜都知道李小兰来了。正在抱怨大狗伢不是的杨丽丽,一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立即闭上了嘴巴。这大姑子可不好惹,连大房里最有出息的毛砣都怕她,要是让她听到自己在说大狗伢,非得让她臭骂一顿。
要说起来,她也对大狗伢没什么不满意,为人粗鲁、喜欢打架是不假,但赚的钱都拿回了家,不赌不嫖。她说那些话,只是为了巴结巴结两位嫂子,以后两个当大官的堂兄多照顾照顾大狗伢。
刚在自己家吃完年饭的李小兰没进来,径直去了叔伯们议事的厢房,她跟其他姐妹不同,屋里店、厂子都有股份。话语权肯定没有,但知情权肯定有,眼看着家明那几亿美元要投到厂里来,她哪能不来关心关心?
当然,送她来的大毛伢跟毛伢两兄弟,也径直去了婶婶们那拍马屁。
粗豪的李小兰进了温暖的厢房,将坐在壁炉边的细狗伢提起来,自己挨着正喝茶的毛砣坐下。被拎起来的细狗伢只好另外找凳子,这屋场里两个大姐头,他是哪个都不敢招惹。
“小兰,明年要开新厂,今年不分红,晓得了不?”
“哦”
“刚才家明讲,他们都在外头,屋里照顾不到。这次他借出来的钱,不折股份算是借给大家的,你跟军伢、大狗伢另外占三股,有意见不?”
李小兰大喜,连忙道:“行行,这有没什么事讲?”
管账的李传健通报完,将账本收好,例行公事的报账也就算结束了。至于厂子、公司具体怎么经营,那都是李传林的事,只要每个月给替大家管账的李传健一份财务报表就行。
见叔伯们说完了,晚上喝了两杯酒的李家明,也想趁着这机会说说家族基金会的事。
亲无三代,族有万年,这是古训。
本来去年的时候,李家明就想成立一个家族基金会,但在外工作的大哥、二哥没回来,他父亲又不太乐意,只好作罢。现在男丁们都在,他父亲也拐过那弯来了,那就当着祖宗的面把这事商量一下。
可未曾想,李家明刚启一个头,坐在八仙桌边的传勐伯摆手打断。
“家明,你的好意,我们都晓得,但不能这么办。你借钱给大家搞公司,大家就念了你的情,这事真不行。儿大分家,树大分叉,各人的子孙是各人的,哪有让你来扶养的道理?”
“传勐伯,不是扶养,我的意思是”。
话说到一半,李家明突然明白过来,不管自己如何解释,家族基金的本质还是替兄弟们扶养子孙。叔伯们可以借自己的钱做生意,但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帮他们扶养后辈子孙,因为这事关男人的脸面。
坐在李传健后面的李家义犹豫了一下,劝说道:“传勐伯,要不这样吧,我们每户出一笔钱,共同成立一个基金会?谁也看不到几十年、上百年后的事,有这么一个基金会,总能让后世子孙多点保障。”
好象是有点道理,可刚坐下没两分钟的李小兰捅了一下大狗伢,这愣货立即扔了一句过来。
“耶耶、几个叔叔,要同意就你们同意,我的崽女不要。我沾家明的光,那是因为我跟他是兄弟,我的子孙可跟他没这么亲。”
蠢货!
李家仁兄弟心里很不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如何变幻,谁能看得清?有一个注册在国外的家族基金,那就是对所有人都多一重保险!
“毛砣,你觉得我讲的有理吗?”
有理,毛砣也认为有理,但照样跟大狗伢站一边。
“家仁哥哥,我觉得大狗讲的也有道理,沾兄弟的光没问题,但不能让子孙也来沾光。我前两日还跟桂妹讲,等我们两兄妹以后过世了,财产不留给子女,建一个家族基金,照顾我们兄妹的子孙。
争气的,基金会就帮他们起家;不争气的,也莫饿死了他们。钱这东西,留多了给子女,纯粹是害他们。”
这兄弟要的,大狗伢一巴掌扇在老弟肩膀上,冲自己亲弟弟道:“细狗,要不我们两兄弟也搞一个?你钱少些,我吃点亏,谁喊你是我亲老弟。”
“不来,你能吃亏,嫂嫂能吃亏?”
“不来就算,大姐,我们的钱差不多,要不我们搞一个?”
“蠢货,毛崽姓王!”
这四姐弟一闹,不甘心的李家仁兄弟看向李家明,可他却为难起来。大家心里怎么想的,他心里非常清楚,叔伯们是丢不起那面子,而大狗伢三兄弟加上不吱声的军伢哥哥是真不愿意。
毛砣的生意做得很大,尤其是他跟细狗、龙伢他们合伙搞的游戏网站,称之为日进斗金都不为过。这家伙做人也仁厚,拉扯着他们那一房的兄弟姐妹,经济实力比自己肯定比不上,但比大伯他们那一房强太多。大哥说是每户出一笔钱,但那笔钱不可能趴在银行里,还不是要投资出去?让谁去投资?不是自己就是他,帮三哥、四哥,他没有问题;但想让他来帮从小不和的大哥、二哥,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即使自己主动揽过投资的事,毛砣和细狗伢也照样不会同意。如果他愿意沾自己的光,当初就不会开网吧赚了钱后,立即来找自己划分股权。细狗伢也一样,自己送给他的股份会先拿着,可等他参与了的游戏网站一成功,转手就把自己送他的股份给了姐妹们当嫁妆,还不是想靠他自己而不是靠兄长?
自己对他们的十年耳提面命,让这两家伙早学会了自强、自立。除非迫不得已,自己这两个兄弟是绝对不会想成为别人的附庸,哪怕这个‘别人’是他们的亲兄弟。
那就算了,大房里的兄弟们不参与,自己这基金会做得也没意思,李家明只好无奈道:“算了,这事当我没讲过。”
李家仁兄弟也只好作罢,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替子女谋利的机会没了。
见这两兄弟悻悻不平,以前没少揍过他们的李小兰就觉得痛快,起身道:“没事了吧?家明,我寻你有事。”
“讲”
“出去讲”。
她找自己能有什么好事?李家明连忙堵她的嘴道:“先讲好来,我那些事你出不了力,让你投资就是对别人不公平。
“放屁!我有钱多,不会投到忠华、毛砣那去?不是我讲你,不带自己人发财,反而成天带着外人发财?”
看样子应该是别的事,李家明笑着起身,由着这位堂姐刺自己几句。敢这么说自己的兄弟姐妹里,现在也就只剩下她和大姐了,连红英婶婶她们都有点敬畏自己。(未完待续。。)
第八十七章 靠人不如靠己
曾几何时,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如今生活好了,薯丝饭成了偶尔吃一顿的新鲜,倒是木炭火依然是农村人的享受。在这样呵气成雾的冬夜里,烧一大盆木炭火,整个房间都会温暖如春。
李家明的书房里很温暖,烧的都是上好凿树木炭,就是古典小说里说的银丝木炭。这种木炭不但火旺而且烧得持久、没有烟气,连烧出来的灰是白色的,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但李家明楼下有整整二十麻袋。这些上好的木炭,都是毛伢、洪伢他们花重金请人烧的,市面上的木炭不过是三四十块钱一百斤,这些木炭成本都要合到二三块钱一斤。
钱不是问题,大家都有钱了,哪个不是家财千万?难的是人家有这个心,凿树百年成材,只有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才会有,而毛伢他们年年都请人去山上找、砍、烧炭。
“人家晓得我不看重这些,只是表个心意,大事帮不了我,就让我在屋里舒服一些。”
被叫来的游小红这位表姐兼嫂子红面涨颈,如坐针毡。响鼓不用重捶,表弟的意思,她还能不明白?自己能有今天,有自己的努力,但没有表弟的帮忙,自己连公家的门都进不了。
正沏着茶的李家明则五味陈杂,人的变化太快了,以前纯朴的表姐也如此有心计了。大哥在自己面前嚼蛆,她翻过手就挑动大嫂那个蠢女人在阿婆面前八卦,然后她装作逼得不已作证,再让证人兰姐来找自己澄清误会。
不要小看这种小伎俩,有那么两三次,自己就会厌恶大嫂,然后恨乌及屋,厌恶上大哥。只要自己稍一不满,大哥那颗官场新星,瞬间会被曾副书记他们冷藏,好心计啊!
“家明,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公公、婆婆那,我已经帮你解释清楚了。”
“我知道”,李家明递了杯茶过去,茶色黄绿,茶香幽远。
如果善后工作都不知道做,那她这个常委副县长就太没本事,李家明也根本不会叫来聊天。相反,李家明还觉得大哥太无能,而且心胸狭窄。独木难成林,不管有什么意见或是忌妒,怎么能将天然的盟友变成敌人?这事换成二哥,心里肯定会妒忌,但也肯定能维持面子上的和睦,到关键时刻还是会站在自己人这一边。
拉帮结派,在哪都一样。自己多一个盟友,就削弱了对方一分实力,这种简单的算术都不会做?从长远来看,李家明不看好大哥,就他那样的心胸和心计,迟早会让表姐整得灰土头脸。
“表姐,以后你们的事,我不会再管,但也不要牵扯到我头上来,行不?”
“家明,我”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情面可讲。为了权柄,唐太宗杀兄、逼父,何况还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夫家堂兄?工于心计其实不是坏事,能出头的人,有几个是良善人?
李家明摇头打断道:“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也不认为你做错了。我还是那句话,路是你自己选择的,那就按你自己的本心去做。人这一辈子不长,除了为家人活外,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活。”
如释重负,还红面涨颈的游小红感激道:“家明,多谢。”
“没事,我姆妈是母舅的亲妹妹。”
李家明笑了笑,将茶具收拾好,又把火盆用灰覆盖好,起身去祠堂里守岁、陪叔伯们聊天。还没进祠堂,老远就听到吵闹声,而且是一帮大小妹子跟毛砣、细狗伢吵。
不用猜,李家明都知道满妹、小妹在争压岁钱,喜欢吃现成的金妹依然是等着吃现成,婉婉则在旁边起哄。反正他们这帮家伙,给钱的不痛快给,要钱的不管给多少都嫌少,每次都要讨价还价一番。
“哥哥,你讲,毛砣跟细狗是不是太小气?”
这样多好,看着这帮家伙闹就高兴的李家明,帮着拉偏架道:“不对吧,读大学了,还要压岁钱?”
“不是,满姐跟婉婉的是压岁钱,我们是茶钱!对了,你去年没给压岁钱的,要补给我们!”
这事就得好好说道,没看到毛砣摇手的李家明,掰着手指头给她们算账。今年回家的机票是他买的,而且坐的是头等舱不是她们暑假里回家的经济舱;还有,从美国回来时,他还一人送了一套swarovski的首饰,那些可都是天然水晶,一条小手链都好几十美元!
刚算完账,几个大小妹子兴奋地尖叫起来,嚷着毛砣和细狗照办。
上当了,往年给压岁钱不过是一百块,让李家明自己这么一算,几个大小妹子起码能从毛砣、细狗那敲诈到几千。再以此类推,八个兄长,这帮小妹子得勒索多少钱?
满妹、小妹她们还好,花钱还有个分寸,婉婉可才十岁!按李家明当初定的规矩,她自己的钱,只要不浪费就可以自由支配。
“行行,开学的时候,我也请你们坐头等舱,也去给你们买施华洛世奇的项链、手链。”
“不行,折现!”
这不行,自己几兄弟不缺钱,别说几千块钱一个人,就是几万都没问题,可靠分红过日子的大哥他们呢?李家明冲毛砣使了个眼色,示意旁边还有围观的毛崽他们。
会意的毛砣大喜,将军道:“也行,你们都是当姑姑、姨娘的人,那要不要给毛崽他们压岁钱?你们要是给了他们,我就给你们;你们给几多,我也给几多。”
“我们又赚不到钱!”
小财迷婉婉也连忙道:“对,我赚不到钱钱,等我赚得到了钱钱,保证给他们压岁钱!”
赚不到?
毛砣也掰着手指头给她们算,当初他开网吧时借了堂弟的钱,后来那钱没还算了四成的股份,除了给了细狗一成之外,其余的三成都给了她们当嫁妆。再后来,开超市又把那些钱投进去了,细狗跟大家合伙搞游戏公司时,又把他那一成股份给了这些妹子。
要是这么算起来,这几个大小妹子比在家的军伢、大狗伢都还更有钱,而且多得多。
“晓得了不?你们哪个没钱?”
不能用的钱,哪算是钱?
可是,以前因为这样的事,搞得李家明与家里分家,还惊动了阿公、母舅,现在借她们一个胆子,也不敢再说那种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