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跃龙门-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扯远了,小孩子总是喜欢玩闹的,哥哥姐姐都在黄泥坪,又多了些大哥哥、大姐姐,喜欢玩闹的婉婉就赖在这,哪怕她姆妈来接,也不跟着她回同古。

    这样也好,有天才哥哥从小教,以后会有出息的。

    舍不得女儿的张象枫见李家明很宠婉婉,也就撒手不管了,自己回了同古照顾丈夫的起居饮食。厂子里太忙,要是没人做家务,屋里会变成叫花子窝。

    屋里有了两辆好车,正年轻的张象枫自然也学会了开车,以前让大狗伢霸着的帕杰罗被她收回,放到了农贸公司里当公务用车。至于是不是女子人小心眼,那就智者见其智,反正公司上下除了她跟李传林外,也没人去动那车。即使是公司的老总王贤成,要进山、或到生产基地上去,也是搭厂里拉货的卡车,或骑他自己的摩托车。

    进崇乡拉货的卡车多,不敢开山路车的张象枫想女儿了就搭便车进山,顺便也给她那对可怜又自尊的侄子女送点东西,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又满足。

    只是让李家明没想到的是,阿姨去年过年时没少挨婶婶们的白眼,可依然与她们几个交好,丝毫没有见气的意思。每次回了黄泥坪,带回来一堆吃的、用的不讲,连田里土里的事都帮着做,还每次必定带着小婉婉、小妹去看自己阿婆,反倒是与她娘家兄弟那不怎么来往。就连种香菇比在建筑工地上做小工赚钱、轻快得多,她也没向李家明张过嘴,让他帮着点她两个哥哥。结果张老师的两个儿子都种香菇赚了钱,过上了上康生活,可她两个哥哥还是在工地上做小工,一天赚十五块钱的辛苦钱。

    以德报怨,可以报德?这样也好,血缘上的亲近,并不是无偿付出的理由,感情是双方面的。

    张象枫这种恩怨分明的性格,极得婶婶们的喜欢,她们是小门小户的媳妇,能在银子滩让人不敢轻易欺负,除了个个够泼辣之外,靠的就是恩怨分明。只是张象枫这种性格,极难得到她娘家人的认同,哪怕是李家明的老师张自礼老师,这位仁厚的乡村老师,也觉得她做得太过了。

    “枫妹,都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已经有几分富态的张象枫刚替李家明送了两罐奶粉、几袋饼干,反而被堂公公教育,知道老人家脾气的她也不生气,但心里还是不舒服的。可为了这事,想让她去向李家明张嘴要人情,那也是不可能的。

    “自礼公公,我哪有那本事?公司是家明跟人打伙的,管事的是王贤成,现在每年的香菇种植都有计划的,好了他们就要削人家的份额。要怪,只能怪他们没胆子,象祥哥他们都敢报名,他们怎么不敢?”

    正端西瓜出来给堂孙女、曾外孙女吃的师母一听是这事,低声骂道:“枫妹,莫听自礼乱讲,你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还帮他们寻事做,还想怎么样?哼,农忙的时候,村上、班上的伢子都过来帮和伢做事,他们当伯伯的可曾伸过手?”

    公道自在人心,手里牵着小婉婉的张象枫心里舒服了,吃完两片西瓜端着半脸盆西瓜,牵着嘴里咬一片、手里抓一片西瓜的女儿,去帮侄子、侄女煮饭。当然她今天顶着这么大的太阳来,主要目的还是想让侄子、侄女以后都去黄泥坪过寒暑假。家德他们在祠堂里教书,可不能让和伢、棋妹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那可是北大、同济大学的大学生,水平不晓得比乡上中学的老师高几多!

    等到正午时分,黑得象炭头的张仁和回来了,肩上还扛着把锄头,见屋前的柳树下停了辆踏板车,连忙小跑着回家。

    “姑姑”

    正给阿婆添乱的婉婉一扭头,见是表哥回来了,连忙跑到陈旧但很干净的碗柜边踮起脚,拿起一片西瓜递过去。以前在家里也是这样的,自己的冰激凌吃完了,就叫哥哥吃,哥哥不吃就成了她的。

    “表哥哥,你吃”。

    “哥哥不吃,婉婉吃”。

    “哎”,小婉婉立即将西瓜往自己嘴里塞,吃得满面都是汁水。

    这孩子吃这么多西瓜,还要不要吃饭?正炒菜的张象枫虎着脸,连忙喝止道:“婉婉!”

    心虚的婉婉立即小指头指着张仁和,耍赖道:“不是我要吃的,是表哥要我吃的!”

    “我还不知道你?放下西瓜,吃完饭再吃!”

    “哦”

    婉婉不舍得地把啃了一半的西瓜放回去,不再理这个臭哄哄的表哥,转身去给正择豆角的阿婆、表姐继续添乱。

    一会炒好了菜,大家坐下一起吃饭,饭桌上荤菜多素菜少,荤菜是张象枫带来的,蔬菜是这俩兄妹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田里的农活,张仁和还干不动,种菜、种番薯之类的,可都是他带着妹妹做的。

    侄子、侄女都性子倔,特意在大热天里跑一趟的张象枫,跟张仁和商量道:“和伢,你跟棋棋搬到我屋里去住,星期天再回来做事。家德他们在教伢子读书,你们也去跟着学一学。”

    “姑姑,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莫看你成绩好,即使明年考得上重点高中,也不一定考得上大学!和伢,人是不能太倔性的,更不要总在意别人讲什么,你自己有出息才是正事。”

    已经懂事的张仁和为难得看向妹妹,她跟李满华两个人简直就是冤家,两三句话没讲拢就会吵架的。去姑姑屋里住几天没问题,在那住个多月,要是两个人闹起来,可怎么办哦?

    顺着侄子的眼光看了眼刺猬样的侄女,张象枫也有点伤脑筋,不过还是坚决道:“棋棋,去了姑姑屋里后,除了读书就帮着表婶她们做事,少跟满妹搅在一起。哥哥要考大学,就要有好的老师教,你不能耽误了他,晓得不?”

    哥哥读书是大事,已经小学毕业的张棋连忙保证道:“我隔她一丈远!”(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文华宝地(二)

    树荫清凉,书声朗朗,黄泥坪李家花了几十万建起的祠堂,俨然象旧时的私塾一般,只是学生读的不再是之乎者也,而是abc、数理化。

    进来汇报工作的王贤成,听着祠堂里传来的读书声,看着坐在亭子里的李家明,心里有种很怪异的感觉,但绝对不是什么感动之类的东西。

    “家明,我请水电局的人勘探过了,上宵那边可以建一个120kw的小水电站,梁段有180kw的容量。就是投资大了点,他们估计单上宵的就要投资最少140万,梁段那边可能要170万。我问过水电局的人,我们多余的电卖给供电所,只有1角2分钱一度。要是我们能搞到农业排灌用电的优惠,电价能降到3角4/度,好象很划不来。”

    收购价1角2,农村居民用电9毛8,这可不单是工农业剪刀差的问题,主要还是农村里的输变线路太落后、损耗太大。搞农业排灌用电,没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水电部门是柳本球分管的,更是不可能,否则学权阿公也不会建议自己搞小水电站。

    “王叔,我阿公答应过帮我们搞专用的变压器,要是那样的话,能省多少?”

    “省不了什么,县城的工业用电是6毛2。即使游书记能让供电所给我们这个价,那还不如建在县城边上,起码运费上能省一点,可以补贴到电费上来。”

    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话,肯定不完全是话面上的意思。王贤成的言外之意,还是想拿选址的事当筹码,压迫游大书记去找县领导要政策,或让游大书记去压迫供电所,将那让人头疼的电费降下来。

    “带了高桥乡的地图吗?”

    进来汇报工作,肯定准备周到了,王贤成连忙从公文包里拿出地图,平铺在石桌上。

    “电站选址在这,离村部的直线距离1875m,要人工将电线杆扛上山……”。

    望山跑死马,走直线就距离短得吓人,李家明拿起旁边的三角板,量了下选址至乡政府的距离,大概也就是2。1km,突然有了个主意。

    “王叔,装机容量120kw,平均能发出多少电来?”

    “这个不好讲,要看降水量,他们估计可能平均达到50kw。家明,小水电不比火电,枯水期发不出几多电的。”

    “我知道,能不能跟曾宁生、林全保他们商量一下,我们共同出资建这个水电站?当然,首先要满足我们的用电。”

    这?

    疑惑的王贤成连忙看了下地图,顿觉豁然开朗。这倒是个好办法。多出1。3km的线路,即使加上变压器也不过是多四五十万投资,却能让对方出大头、自家的电费降至几分钱,还能避开水电企业不得直接售电的政策限制。

    “王叔,你也太善良了!”

    李家明好笑地连连摇头,伸手去人家公文包里掏烟,暗示道:“高桥境内就一条象样点的河,也就是黄梅跟梁段可以建装机容量超过50kw的小水电吧?我们是不是能在上宵也建一个基地,再建个小水电站?”

    一经提醒,同样精于计算的王贤成立即会意过来,连忙帮小老板点烟,附和道:“家明,要不我们把电站建起来,再卖给他们一部分股份?”

    废话,只是李家明也不是活雷锋,不会免费分大家好处。

    “你去搞,看公司里有没有人想入股。算3角4/度的电价,按他们厂里的用电量,四五年工夫就能回本呢。”

    这生意做得,能赚六十五六年的钱咧!莫看街上私人借钱的利息,合到月息两分,但那有风险,哪有搞这个稳当?

    “家明,公司投资还是私人?”

    这话问得可不好笑,因为目前只有两个人知道,这个项目操作得好,远不是三四百万那么简单的事。公司不缺钱,且不讲账上还躺着二百多万呢,即使没这么多现金,也随时可以从银行贷出几百万来。

    聪明人啊,知道时机适合就伸只手,可李家明也没有不亏待手下习惯,笑眯眯道:“王叔,没钱入股吧?要不,我借二十万给你?”

    二十万的股份不少了,而且还是铁定赚钱、能赚几十年钱的生意,王贤成连忙感激道:“家明,谢谢了,谢谢了”。

    当然,李家明也没有吃独食的习惯,那不是当头子的人能干的事。“嘿嘿,小意思。王叔,公司占一半股份,私人占一半。这事你去搞,我只要结果。”

    王贤成稍一发愣,又连忙会意道:“明白明白,那我先走了,正好坐游沅的车回去。”

    “我送送你”

    “莫莫,外头热,就几十米的事,我还要去你屋里等车呢。”

    心里正高兴的王贤成夹着公文包,出了祠堂去那幢泥巴屋里等车。这么热的天,泥巴屋的优点就是隔热,比那些漂亮的小洋楼凉快得多。

    “贤成,什么事这么高兴?”

    这可是小老板亲妈样的婶婶,正坐在那喝茶发笑的王贤成连忙放下茶碗,帮着二婶将一背箩玉米搬进屋,玩笑道:“嫂子,你屋里又不差钱,还要做得这么苦?”

    汗流浃背的二婶放好背蒌,又扒起了玉米衣,自嘲道:“我们大妹讲的,别人是穷命富贵相,我们是富命穷酸样,就是闲不得。”

    “也是,我耶耶在我那住个把星期,总讲这不舒服那不对劲,回了大段砍两担柴,一身都通透了。做惯了的人,闲不住的。”

    岂止是闲不住,二伯他们一人做了幢小洋楼,还是家道请他学长设计的,看着是挺漂亮也方便,可住得哪有泥巴屋舒服?幸好李家明住的这幢泥巴屋没拆,否则这么热的天,在屋里做点事就出汗,开电风扇都没用。开空调倒是凉快,屋里也不差那几个钱,可一冷一热还不得感冒?

    十几分钟后,到游沅装货的车来了,王贤成连忙搭车回县城,二婶也将剥好的玉米放进大锅里煮。伢子、妹子饿得快,可不能饿着他们,以前大家认为吃肉吃蛋好,没想到家德他们都讲屋里的饭菜够有营养了,小伢子、小妹子多吃点粗粮才好。

    也是,以前从大伢到文文,吃的都是薯丝饭,也没看到有什么病,长得还一个比一个高大。倒是婉婉、毛崽他们几个小的,吃得比以前好得多,穿得就更莫讲,还老是感冒发烧。

    还是老话讲得对,人就是贱骨头,活得不能太舒服,吃得不能太好的。

    话是这么说,等二婶煮好玉米后,还是拿了几排‘娃哈哈酸奶一起送过去。大哥讲的有道理,自己屋里的伢子、妹子,都是有出息的,哪能回来照顾大家哦?现在自己屋里不缺钱,多用些钱在这些伢子、妹子身上,等大家都老了时,有什么事,邻里邻舍都会舍己帮忙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演技了得的骗子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李家明依然埋首于书堆、试卷堆中,外面的世界却发展得有些波澜壮阔的味道。

    ‘山里人家’公司发展得很好,冢越先生特意从日本过来,对李家明这个合作伙伴及公司员工表示感谢,并在他女婿、以前的朋友柳县长、及公司同仁的陪同下浏览了太阳岭。

    这年头,懂英语的人不多,懂日语的更几近于无。这日本老头前脚离开,县城里就哄传着一个传奇故事,说柳县长说服了那个日本巨商,准备帮县里以十年财政收入为抵押,担保贷款10亿日元,用于那条隧道的建设。

    有这事?

    真有这事,豁出去了的柳本球在协调会上,当场点将前搭档郑书记、得力干将朱和平去还未下文组建的指挥部报到。

    “柳县,真有10亿日元?”

    春风得意的柳县长,当着水电局会议室里几十号正科、副科级领导,笑骂道:“没那个金刚钻,敢揽这个瓷器活?老熊,县里要搞大工程,光靠那点贷款是不够的,林业规费这一摊子,可得拜托你了,莫关键时刻掉链子。”

    前崇乡的乡长,能出人意料地接任林业局局长的职务,跟柳县长的突然失势,及远房侄子当书记秘书大有关系。提高毛竹的林业规费,势必要去跟家明那小子打官司,但这关节眼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柳县,您就放心吧!”

    不得了!一亿四五千万的工程要上马了!

    水电局会议室里的事,经过干部们的一渲染加工,小小的县城沸腾了,连地区行署、地委的大领导都打电话过来询问。

    操,真是胆大包天!

    手心里捏了一把汗的曾书记,在电话里恭敬地报告,“老板,本球是这样给我汇报的。冢越先生去浏览太阳岭是他陪同的,这样的大事应该不至于开玩笑吧?”

    这事陈书记有印象,那日本商人与‘山里人家’公司合资,就是柳本球‘促成’的。

    “有把握吗?可别是人家说说而已。”

    箭在弦上,曾书记只好闭着眼睛说瞎话,却又留有余地。

    “老板,我们上次在日本考察过他们公司的实力,应该不会言而无信吧?”

    心腹手下表现好,老领导心里也高兴,表扬道:“干得不错。去找老黄汇报一下,需要地区背书的时候,也好让他帮个忙。”

    “是”

    擦了把额头的冷汗,曾书记又麻着胆子连忙给黄专员汇报,幸好这事是柳本球顶雷的,否则借他一个胆也不敢这样蒙骗领导。

    黄专员也高兴,同古发展得越好,他这当专员的就功劳越大压力越小,这样的好事当然高兴,更不怀疑事实的真相。

    旁边的贴身秘书倒是提醒了一句,这种操作模式是违规的,可能省计委那关过不了。国家对国际贷款有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国银行借款,也不允许内资企业私自搞国际融资。

    黄专员不知道国家有这规定,但稍一琢磨又好笑道:“小邓,你也太死心眼了,‘山里人家’是中日合资企业,他们还没办法绕过去?呵呵,同古出人才啊,上次‘华居’木业搞日元贷款,也是这样干的,否则哪有一个小公司能搞到三点五亿日元贷款的可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地区计委去省计委做做工作,谁他/妈的想得罪领导?精干的邓秘书琢磨一下,佩服道:“领导英明,只要那日本人不是玩笑话,那这事就成了。”

    这样的事,谁他/妈的敢开玩笑?

    一将难求!

    就凭这一件事,在行署、地委大领导的心里,给这位演技能当专业演员的柳县长打了个重重的感叹号。

    事情闹大了,同样陪同了那日本老头游览的刘新,在公司里关于小水电建设的会议上,担忧道:“家明,冢越先生没”

    ‘啪’的一巴掌,脸色阴沉的李家明将瘦小的刘新扇翻在地,吓得帅勇和王贤成噤若寒蝉。

    “新伢,想死莫拖累别人!”

    幸好办公室门是关着的,王贤成也反应极快,回过神来连忙将刘新扶了起来,小声道:“新伢,嘴巴莫乱扯!老九那样的人,都死在波阳!”

    甩了甩发麻的巴掌,李家明从刚从实木沙发上蹦起来的帅勇身上掏出烟,塞了支在刘新嘴里,按住他的肩膀盯着他的眼睛,沉声道:“新伢,二十几岁的人要有脑子,什么话能讲,什么话不能讲,心里要有数!”

    被扇懵的刘新不知所措,醒过神来的帅勇连忙掏出假zippo火机点火,小声道:“家明,你的意思是?”

    “讲几句假事,最多是让人骂成牛皮鬼。得罪了领导,那才是要命的事!”

    联想到可能的事实真相,三人头皮都发麻,再看李家明阴沉沉的脸色,更是坐实了他们心里所想。妈呀,莫看大家有几个钱,坏了县领导的大事,分分钟都能让自己倒大霉!

    被李家明吓倒了的三人,连忙小声答应:“明白!”

    三人成虎,众口烁金。

    有了刘新、帅勇的信誓旦旦,本就相信柳本球不会拿这事开玩笑的全县上下,更是欢唿雀跃,期盼着这个本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交通项目尽快上马。就连主动让位柳本球统筹全局的丁常务副县长,都暗叹人家的运气好,碰上个好心的日本老头。

    这一片沸腾之下,被柳本球逼得欲哭无泪的余副县长立即跑去表态,可人家的嘴脸又变了。

    “余县,你是前途无量的人,真想趟这混水?我可是实话给你讲,冢越先生答应是答应了,但能不能搞得到,这事可不一定。要是搞不到,可就只有按我以前的方案办!”

    哼哼哼,连给一个快倒闭的民营企业搞三亿五千万日元低息贷款都没问题,现在拿财政收入当抵押,帮堂堂的县政府搞10亿日元就有问题?请厅里的领导来视察几次,再把这份政绩往履表上一写,四年后当处长一点问题都没有!

    呵呵呵,三十二岁的正处,趁着表姐夫的发展势头,自己四十岁以前提个副厅还不容易?

    热切的余副县长,顾不得官场体面,立即站得笔直,表忠心道:“柳县,您放心,我小余肯定追随您干到底!”

    帮着一起顶雷的人有了,跑腿的人也有了,端坐在办公桌后的柳本球,这才起身伸出手。

    “余县,合作愉快!”

    “谢谢领导!”

    也没错,非常委的挂职副县长,可不就是常委副县长的下属?

    “坐!我上次说的话依然照做,凡事两手准备,事到临头才不会束手无策。”

    有了那近一亿人民币的日元贷款,还那样干?被政绩勾红了眼的余副县长稍一犹豫,立即道:“没问题,我一个学长在中铁四局当老总,我们是一个导师出来的。大不了塞几万块钱,让他们先做勘探、设计。”

    几万能让人盖章?

    笑眯眯的柳县长扔了一支‘芙蓉王’烟过去,拿起今年生日时女儿送的正宗高仿zippo打火机帮他点烟,看似有商有量却是命令道:“五十万!让你学长组织人立即勘探、设计整条公路,你要给他说清楚,日元贷款要走漫长的手续,还得看到设计方案通过了审批才能启动,我们耗不起那时间。他们的方案一出来,我们马上再付尾款,等日元贷款的事落实后,隧道工程就是他的。”

    心里只想着政绩、实利,屁股终于在这条贼船上坐正了位置的余副县长,连忙提醒道:“柳县,没必要的。现在铁路建设几乎停止,地方上挖隧道的又少,他们接不到多少业务,手下的工程队都饿得嗷嗷叫,有几万块钱预付款意思意思就行。”

    行个鸟,没有那五十万,日后你还不得在你表姐夫面前大放厥词?有了这五十万的设计费预付款加尾款,莫讲县里、地区的领导,日后就连中铁四局的人,也讲不了我老柳的闲话,还得讲老子有魄力、讲义气!

    “余县,你也讲那是你学长,反正要付的钱,给人家一个面子多好?”

    柳县这人其实不错,只要不妨碍他做事,还是很好相处的,还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有五十万预付款,又有上两亿的业务,学长他们还不得把老子当祖宗供?

    还是表姐夫说得对啊,年轻人就要下基层,不能浮在上面。且不说工作经验,就这实利也非在厅里能比拟的,兴奋的余副县长连忙道:“呵呵,还是领导有魄力,我马上去曾书记那请假。”

    “嗯,我也去老丁那催一催款子,你好带那五十万走。”

    “是”,兴奋的余副县长连忙去书记、县长那请假。

    五十万的款子,常务副县长批不了,但丁常务副县长依然签字,还陪着柳县长找钟县长签字。这个骨节眼上,他已经没了跟柳县长抢功的想法,反而想着在这上两亿的工程里多分点猪肉。

    事情发展到这个份上,就不受人控制了。

    拿到五十万现款的中铁四局,立即组织勘探队奔赴同古,大批扛着仪器设备满山勘探的技术人员,给这事又浇了一勺油。地区行署、地委有份量的领导打电话写条子,甚至连省里有些相关领导都打电话来表示关心,大家都盯着这个上两亿元的交通项目。

    一时间,刚成立的领导小组门庭若市,各路人马纷纷登场。

    被柳县长强行拖上贼船的郑书记,也不知死活地粉墨登场,替他的朋友兼上司,绽放出退休前的最后一抹光芒。

    无所谓了,还有半年退休,退就退得轰轰烈烈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文华宝地(三)

    夏日炎炎,河水清凉,山里伢子歇伏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到河里洗冷水澡,顺便摸藏在石板、石缝里的石斑鱼,或是拉网捉急水滩上的白条鱼。

    李家明他们几兄弟的水性都非常好,能一口气潜到两米多深的潭底,捉得到那些藏在石板下的石斑鱼,但已经没有兴趣去拉网捉鱼了。这几年修水建水库,阻住了下游的鳜鱼、青鱼等的迁徙,加上村民用炸药炸、电瓶电、鱼藤精毒,河里的鱼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以前斤多的青鱼随处可见,如今一两半二两的石斑都算是大鱼,扔到沙滩上能逗得婉婉和毛崽他们打抢。

    跟在祠堂里读书的七八个伢子、妹子,也喜欢在黄泥坪门口的河里洗冷水澡。这里的水不急也不很深,不象他们住的青泥坪、金姑沅,水急不讲还深得吓人又有旋水弯,即使大人带着他们去,也只允许他们在河边扑腾几下。

    “家明,洪伢屋里的汉伢,还有毛砣哥哥母舅屋里的四伢,今日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就跑了,要喊八伢去跟他们屋里讲一声不?”

    要换成以前的李家明,连毛砣、细狗不想读书,他都能听之任之,要随着时光变迁,他越来越喜欢看着别人上进,哪怕是逼着人家往前奔。这里毕竟是自己老家,自己百年后要安眠在此的地方,能多出几个有出息的伢子、妹子,也是积阴德的事咧。

    “没事,明日会被屋里人打得来的。”

    “哦”。

    见堂兄如此有信心,提醒他的细狗伢更有信心,一把操起争鱼争输了正哭的外甥扛在肩上,怪叫着往河里冲了过去。

    ‘砰’的一声,水花四溅,等两人脑袋再冒出来时,呛得毛崽哭得更大声。

    “哭什么哭?再哭扔你到潭里去!”

    “我要姆妈!”

    “再哭!”

    这下好了,被吓倒的毛崽不哭了,可怜兮兮地抱着小舅舅,生怕再来这么一次。

    细狗伢的粗暴,让正在浅滩上看孩子的张仁和吓了一跳,可看着刚四岁的小表妹兴高采烈地套上个游泳圈,勇敢地在齐人深的水里扑腾,若有所思。

    没错,胆子是练出来的,哪人生下来就胆大包天?

    “你们几个,爬到对面石头上去,往下面跳!”

    河对面的巨石可真叫巨石,离河面足有三米多高。可李家明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六七个今天刚得了件新泳衣的伢子、妹子,跟着玩惯了的满妹、小妹她们,顺着小路全部爬到了巨石顶上。

    跳水看起来吓人,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不是肚皮或背直接摔在水面上就没问题。早玩惯了的桂妹和小妹她们四个,嘻嘻哈哈地牵着手一起往下跳,吓得巨石顶上的几个伢子小腿直哆嗦。

    黑黑的张棋最勇敢,闭上眼睛就往下面跳,几个伢子不服输也壮着胆子往下跳,然后由下面的毛砣从潭底捞起来,扔到小竹排上。可也有两个胆小的妹子,脸色雪白不敢往下跳,结果被李家明一脚一个踹了下去。

    “还怕不?”

    “不怕!”

    两个吓得要命的小妹子,也鼓起勇气蹲在小竹排上摇头,上面的李家明吼道:“继续!”

    ‘扑通’、‘扑通’,等那两个胆小妹子也自己敢跳了,李家明这才作罢,自己从巨石上鱼跃而下,潜到婉婉的游泳圈下,将她从水里举了起来,逗得她格格直笑。

    洗完冷水澡,伢子、妹子们换好衣服,各自骑着或坐着自行车回家,李家明他们也扛着三个小不点回家吃饭。

    回到家里的伢子、妹子手里都有件新泳衣或泳裤,让各自的父母觉得过意不去,可听到李家明没打过自己的崽女,又心里不踏实。以前毛砣、细狗那个惨样,他们都亲眼见过,可人家现在一个肯定能考得上大学,另外一个也肯定能考得上重点高中,以后也肯定能考得上大学!

    今日被李家明一脚踹下去的莹妹,低着头小声道:“家明叔叔踢了我一脚,但没骂我。”

    那就好,那就好,宠爱小女儿的母亲连忙安慰道:“莹莹,莫怕,家明是好人,踢你是为了你好。你莫看到毛砣叔叔,他们老师都讲他以后能考上大学?你不晓得,以前毛砣叔叔不晓得几不会读书,小学都读了八年的!”

    “我晓得,家明叔叔讲,读书人要胆子大,细狗叔叔也讲胆大有官做。”

    吃完一碗母亲蒸的蛋煳煳拌饭,胆小的莹妹听到隔壁的六伢开始大声背英语,连忙也站在晒谷坪里大声背今天刚学的日常用语。三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