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太平洋-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火,而须磨号和另一艘鱼雷舰也已经掉带着浓烟转了舰艏,放弃了阻截敌人开始逃跑,至于拖着黑烟,抛弃了战友的和泉号更是一头扎入了缓慢逃跑的船队中,企图利用商船掩护逃过敌人的炮弹。
“这就是帝国海军?”加藤目呲欲裂。
他不知道和泉号舰长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但这不应该是一位帝国海军军人所应该做的如果和泉号把自己这艘鱼雷舰独自留下还能用受损需要暂时退出灭火来解释的话,那么他们躲入缓慢的商船队,则就是不可饶恕。
因为那样做,就会把毫无防备能力的船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下。
加藤甚至无法想象,那些商船会在炮口下发生什么,或许也知道了和泉号忽然挤入船队会带来什么,刚才还整齐逃跑的船队忽然炸开,甲板上一些水手开始慌乱起来,有一些甚至已经跑向了救生船。
或许是为了配合加藤的想法,刚刚脱离了船队准备逃跑的一艘货船,被几发追击的炮弹击中,爆炸从货轮高大的一侧船舷暴起,剧烈的爆炸撕扯开了一截船体后,大海水呼啸着冲了进入,不到片刻烟囱中的浓烟便越来越淡。
随着越来越多的炮弹越过加藤的头顶击中这艘货轮,爆炸从船上每一处升腾而起,大火眨眼间便吞噬了整个甲板。
加藤的喉咙里也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呆呆地望着三艘敌舰从不远处掠过,杀入原本是应该由他保护的船队。
望着已经近到不需要望远镜也能看清楚地敌舰炮位上一张张通红的脸庞,他颓然坐到了桅盘内,连望远镜掉落甲板都没有发现。
隆隆的炮声中,他忽然想起了远在京都的母亲,想起了几个月后就要盛开的樱花。
……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35章 四月三十日
望着正从舷窗慢慢掠过的那艘正在下沉中的日本鱼雷舰,看着倾斜甲板上东奔西跑如无头苍蝇般的日本水兵,蓝建枢对枪炮长点了点头。
枪炮长刚刚放下电话,右舷两门双联37毫米速射机炮立即突出四道长长地火舌,从日本鱼雷舰甲板上横扫而过,正在慌乱逃生的日本水兵顿时被打得肢裂骨碎,短短几分钟内的擦身时间,整个甲板都被染红了,残肢断臂顺着倾斜的甲板滚落水中,等到檀香山号离开后,海面上都仿佛被印上了一层血色。
檀香山号上的海军学员们对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的鱼雷舰没兴趣,他们早已瞄准了那艘跑得最快的日本巡洋舰须磨号,和对手采用的燃煤锅炉和往复式蒸汽机相比,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无论是加速还是持续性,都远远超过前者。
虽然须磨号也能飙出二十二节的航速,但日本国内冶金水平不到位,主轴只能持续半个小时,如果半小时内不减速降温,那么就会因为过热而变形。
须磨号舰长也知道这个事情,所以也学着和泉号一头扎入了散乱的船队中,不断进行战术机动,企图利用乱窜的商船阻挡追兵趁机逃脱。
这一幕也让蓝建枢有些恼怒,虽然那些毫无还手之力的商船没有威胁,但除非是200毫米以上的重炮,要不然想打沉一艘近万吨的货轮,以檀香山号最大152毫米口径的舰炮,也需要足够的时间。
“可以用鱼雷。”参谋提议道
“鱼雷?”蓝建枢猛拍了一下大腿,对啊,新式的550毫米鱼雷不是早安装嘛,而且这次出来测试鱼雷也是任务之一。
随着他的命令,早就被炮战引诱得浑身发痒的鱼雷手迅速解开了保险,转动鱼雷发射架对准了目标,砰砰几声后,檀香山号右舷猛然喷出四枚巨大的鱼雷,鱼雷一入水,尾部立即激起一道长长的白色尾流,飞快向乱窜的货轮追去。
“鱼雷。”
商船上的水手们看到洁白的鱼雷航迹,顿时吓得大喊大叫,但三十节的高速,让只有十二三节船体庞大的货轮根本无法躲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鱼雷一头扎入船体。
这场小规模海战中最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只见其中一枚鱼雷撞上船体后,货轮水线下忽然暴起一团巨大的水球,猛烈地爆炸将这艘近七千吨的货轮从水面上高高抛起,接着又重重砸到水面上,船体发出一阵嘎嘎的牙酸的响声后,猛地断裂成两截,顷刻间便消失在了水面上。
这种威力?
剩下的三艘日舰上水兵们目瞪口呆,军官们更是张口结舌浑身冒着冷汗,尤其是被追击的须磨号,甚至连继续闪避都忘记了,只顾着一个劲的加速往前逃跑。
可装备上的差距却让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檀香山号一点点追进,半个小时后当两舰平行后,须磨号的末日也终于到了。
虽然檀香山号后面安装的是双联装130毫米速射炮,主炮口径并不统一,但这么近的距离,即使开炮的都是实习炮手,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打中对方。
追击战仅仅过去五分钟,咆哮的152毫米舰炮就打穿了薄薄的装甲,使得须磨号一下子从二十节下降到了十节。
没有悬念了。
失去了最宝贵的速度后,三千米的距离上,即便是实习炮手们也可以轻松命中对方,前后主炮每分钟近五十发炮弹,如暴风般横扫,直接削平了须磨号窄小的上层建筑。
这时一直托在最后的鳕鱼号也追了上来,两舰开始疯狂地向这艘日本自产的巡洋舰倾洒火力,不过无论是蓝建枢,还是后面的驱巡分队指挥官,或者更远的正在用无线电控制全局的季濡山,都没有阻止这种严重浪费炮弹的行为。
随着哥萨克号两枚鱼雷将另一艘重伤的日本巡洋舰和泉号送入了海底,这场持续了一个小时的追击战终于结束了,剩下那些最高航速不过十二三节的日本货轮已经纷纷悬挂起了白旗,其中有两艘还出人意料的打开了通海阀自沉。
“报告,击沉敌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俘获三艘货轮,其余全部被哦摧毁。”
“我舰哥萨克号轻伤, 德拉季奇号损失一门副炮,其余各舰没有损失,也没有发现日本落水人员。”参谋说完后,还加了一句。
“这个混蛋,我看他是故意不救。”舰队参谋官点燃了一支香烟,笑骂道。
“管他呢,反正最后也不能让他们活着。”枪炮参谋咂咂嘴听了半天响动,手痒难耐,凑到同伴身边抢来了一支烟,才得意的继续说道:“别忘了,咱们的火炮和蒸汽轮机还不能泄露。”
“说的不错。”不等参谋们继续说话,季濡山就接过了话舌:“通知哥萨克号仔细的清理战场,别漏了一个人,结束后让鳕鱼号把货轮押送到琉球去,其余完成任务后立即前来回合。”
“是。”通讯参谋连忙去传达命令。
“日本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竟然用商船来掩护军舰逃跑。”看着发来的详细战报,季濡山苦笑了一声,真是浪费了这次难得的指挥舰队的机会。
“立刻把战果和交战情况发回参谋部,重点描述一下轻巡装备了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后的表现,也是该换换咱们这些老胳膊老腿了。”
参谋们那不知道季濡山的心思,纷纷哄笑起来,不过再看了三艘改装后的轻巡惊人的航速表现后,他们也非常赞同指挥官的想法,就不知道参谋长和少爷怎么想了。
……
西乡从道推开窗户,外面就是繁忙的横滨港湾,悬挂着各国国旗的货轮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兴奋感,反而让人感到了一丝忧心,原因就是刚刚收到的那份入港船只统计表。
原本按计划应该在这几天回来第一运输船队居然没有准时回来,虽然横滨港依旧繁忙,各国运输船还时不时来往,但还是让人烦躁不安。
他担心的不止是运输队的安全,更担心混在船队中那艘装载重要物资的货轮,那是横滨船厂目前最急需的东西,尤其是当眼角扫到远处两个船坞时,他心底更是没由来的冒起一股子不安和燥热。
为了帝国,这一次大本营和天皇已经倾尽了全力,不仅订造了大量军舰,而且还从美国和其他国家以高价购买了十几艘他们刚下水的大型货轮,为的就是能支撑起帝国最重要的海上运输线,可现在几乎占去了一半新式货轮的第一运输队居然没按时回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西乡从道的目光呆滞的看着远处。
横滨,这座位于东京湾西侧的海港依旧繁忙,这里不仅是日本的第一大造船基地,也是目前全日本最重要的港口,自从大阪、神户和吴港连续被太平洋舰队摧毁后,由于担心立即重建还可能会遭遇攻击,所以大本营暂缓修复启用,这样一来帝国的物资进出就全部要靠东京和横滨了,加上担心东京的安全,所以横滨也成为了目前日本最繁忙的商业港口。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是的目前帝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经费同时修复其他几个海港了。虽然西乡从道坚持自己的观点,觉得不应该因为害怕太平洋舰队攻击,而应该立即修复其他几大海港,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吞吐量,增加进口,也可以分散横滨港的压力,不至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但是当大本营向他出示了目前的资金存量后,他还是不得不屈服在无以为继的困境下,因为帝国真的没钱了。
六艘战列舰,六艘重巡洋舰,再加上辅助舰船和修建防御工事,帝国以十年全部税收作抵押借来的贷款已经全部花完,英国最后转售的两艘战列舰甚至采用了欠款的方式,毕竟和那些列强相比,帝国国土面积狭小,而且资源缺乏,需要储备的物资太多。
不过有一点他和海军部所有军官都非常不满,那就是扩编的陆军居然截走了近半的资金,用于陆军和朝鲜作战。
虽然他是在上次战后接任海军大臣的,但他依然坚持前任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想法,就是帝国必须以首先确保本岛安全,控制海洋为基本,而不是把有限的财力消耗在已经有些得不偿失的朝鲜上。
在他看来,太平洋军最终没有和帝国商讨朝鲜归属问题,并不是他们网开一面,也不是他们对朝鲜不感兴趣,而是恶毒的想用朝鲜来消耗帝国的实力。
从俄国人介入朝鲜后,这个效应已经更加明显了,五万帝国陆军驻守的朝鲜局势不仅没有缓和,还因为太平洋军的无耻,炮击元山港损失了数千精锐老兵。
现在驻朝陆军已经深陷泥潭中,不断爆发的朝鲜人起义和袭扰,已经成了与太平洋军并列的两大隐患,但现在即使大本营想撤出也没办法了,太平洋军截断对马海峡,使得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四万多包括第一军在内的精锐陆军失去支援,在泥潭里挣扎求生。
北白川能久拥兵自重在大本营乃至上层已经不算是个秘密,可惜截至目前,无论是天皇陛下还是大本营,都暂时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选,所以才不得不继续纵容他的计划。
只是,陆军占去了太多资源后,海军就开始举步维艰了,连修建港口都没有足够的资金,迫使海军部不得不以东京湾和横须贺为基地,采取全面防御。
“光是防就能防的住吗?”西乡从道苦笑着摇了摇头,无论翻开那段历史,都证明海军更应该采取积极的进攻策略,而不是防守。
不过现在也的确是没有任何进攻能力,四艘主力舰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回来,至于在欧洲订购的,由于害怕单舰回来会遇到威胁,所以必须等英国转售的最后两艘战列舰完工后,一起出发。
即使一切顺利,主力舰全部回国也要五个月后,所以目前西乡从道除了观看太平洋舰队横行外海外,什么都做不了。
和没有实力,没有足够的港口相比,更让他不满的是上次由明石元二郎提出的刺杀计划,在他看来那完全是多余的,现在这个时候不仅不应该激怒李默和他的太平洋军,反而应该示弱才对,即使付出一些代价,也不该让对方抓到把柄。
可是自己的话语太弱了,即便身为海军大臣,但北白川能久亲王还是亲手推动了刺杀计划,现在计划失败了,陆军和海军的矛盾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变得愈加严重,而且太平洋军已经宣布了要封锁外海,如果此时第一运输队不能及时突破封锁回到国内,等敌人的军舰抵达外航,那么……
想到这里,西乡从道的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起来,对支那人民间习俗非常了解他,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现在……?
西乡从道摸了摸右眼,迅捷的冲到电话机前,但还没拿起电话呢,电话机已经率先响了起来,他连忙抓起电话机,同时里面也传来了一阵急促而紧张的呼喊声。
“什么?”
来电的是驻守浦贺水道岸炮基地的圭司大佐,带来的消息则差点让他一头栽倒。
根据他的话,在浦贺水道口驻守的岸炮部队至少看到了两艘太平洋军战列舰和一艘重巡洋舰,这就意味着浦贺水道再次被彻底封闭。
既然对方封锁了浦贺水道,那么第一运输队也肯定……
1896年十二月十五日,李默遇袭后半月后,刚刚宣布要封锁日本外海抓捕凶手的太平洋舰队第二次堵到了日本家门口,刚刚太平了不到半年的远东就因为刺杀案再次揪住了所有人的眼神。
浦贺水道是东京湾的咽喉,第二次被太平洋舰队堵上后,顿时让日本上下急得满世界乱窜,天皇更是主动约见英美代表希望能迫使太平洋舰队撤离,保证第一次四艘主力舰回归。
虽然英美对日本在这个时候去刺杀李默也有所不满,但也不希望此时两方就开战,尤其是英国更是担忧,甚至海军第一大臣都直接给欧格纳发了电报,要他无论如何都把这场战争拖延到四月三十日主力舰全部交付的日期,同时催促日本即刻派人前往接收军舰。
所以由欧格纳牵头的国际代表团纷纷云集旅顺,要求太平洋军立刻停止堵人家老窝的行动,并表示这是一场误会,是日本国内一些无政府的浪人和激进团体的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日本政府,同时日本天皇也愿意私人拿出十万英镑补偿李大少爷的皮肉损伤。
当然,这笔钱最后谁出的也没人知道了,反正谁都知道,日本别说十万了,就连一万都拿不出来。
最后经过十天的紧急磋商,在跟留守的龙国章详细讨论了冬季开战是不是合算,军队是不是准备妥当后,李恩富最终代表檀香山表示,无论这次舰队能不能抓到凶手,封锁都将在四月三十日结束。
同时他也将日本俘虏口供交给英美大使,并且表示鉴于此次日本刺客均来自于驻朝日军的事实,所以要求日本政府即刻交出包括山县有朋,黑木为桢和乃木典西等驻朝日军将领,接受檀香山法院的审判,同时日军也必须即刻撤离朝鲜,时限也是四月三十日。
所有的谈判文件都指向了这个时间,英美等国为日本争取到了最后的喘息机会,而李恩富也为太平洋军最后的准备争取了时间。
四月三十日。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36章 飞翔的河马
“做操的,才十万英镑?太坑了。”
李大少爷缠着胳膊,几块夹板被牢牢固定在手臂上,用厚厚的棉纱缠绕着,一根吊带从脖子绕过将左手牢牢固定,形象狼狈走下舷梯的同时,还不忘对东方竖起一根中指,问候日本天皇家所有女性。
身后随行的陈平和唐绍仪哭笑不得,他们对李大少爷没事要都咬几口的作风已经习以为常,何况这回还占着理呢,要不是此刻北方大雪封山不利已军事行动,要不是准备工作还差口气,他们相信李大少爷绝对会为了胳膊上那一刀,公报私仇直接让季濡山杀进东京湾了。
十万英镑的医药费真不知道日本天皇怎么筹集到这笔款项的,难不成真卖了公主女儿?
身后,陪同照顾的三个丫头也捂着小嘴格格娇笑,若不是害怕在旁人前失了风仪,估计早前仰后翻合不拢嘴了。
不过让大家奇怪的是,李大少爷不老老实实回檀香山养伤,却忽然中途改道带着大家来到了位于夏威夷和日本之间的小笠原群岛,这座由三十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再被他私人出资买下后,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私家花园,除了硫磺岛少数几个岛屿被用于太平洋军日常军事训练外,其他都禁止外人出入,同时海军还特意派出了十几艘巡逻艇,日夜保护这片岛屿不受外界干扰。
加上这座位于太平洋深处的岛屿原本就不受列强关注,原住民不是被赶回了日本,就是被送进了建设兵团,加上严格的封锁政策,和缺乏资源的现实,使得整个群岛都仿佛被封闭了一般,就连渔民都很少来这里,所以这里仿佛变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就连参谋部也很少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父岛,这座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如今已经被改名为巧月岛,第二大的母岛也被李大少爷改名为仙妻岛,至于名字的由来,唐绍仪听完陈平的介绍,咳嗽几声遮掩了嘴角讥诮的微笑。
原住民被赶走也并不代表群岛上荒无人烟,反而曾显出一派生机勃勃,因为李默已经将一些机密的实验工厂搬到了这里,比如被列为高度机密的飞行试验中心。
之前的飞行试验中心位于尼豪岛,虽然尼豪岛也处于封闭中,但毕竟距离檀香山太近,随着珍珠港航运日渐繁忙,保不准就被别人看到了,所以才搬迁到了这里。
而李默之所以愿意将对日开战推迟到四月,除了靖海级最后的工作还要一点时间外,另一半原因也都是为了设立在岛上综合飞行试验室。
来到位于岛屿中央的实验工厂后,别说三个丫头了,就连唐绍仪都瞪大了眼睛,只见宽阔的草地上,并排系留着整整十个长达近百米巨大乳白色气球,望着这些庞然大物豁然出现在眼前,每个人都感觉到一种震撼。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年代,飞艇并不是什么新鲜货,但如此巨大的飞艇却还是头一次出现在人类史上。
陈平也看见了停靠在远处的飞艇,说实话当时少爷下令组建飞艇研究团队时,他还是有些犹豫的,尤其是后来听说建设氦气提炼工厂需要耗费不下百万美金,而且氦气提炼也非常困难,如果全部使用氦气,那么每艘飞艇的价格将相当于一艘轻巡。
所以就连李默都退缩了,不得不继续使用氢气填充,但分离氢气需要用到电,所以还特意在这里建设了一所小电厂,代价不可谓不大。
虽说每种武器造价都会把研制经费平摊进去,而且随着采购量加大造价也会降低很多,但飞艇几乎不太可能,因为这本就是过渡产品,李默最想要的东西是飞机,但在1896年飞机还处于理论图纸中,加上发动机的限制,他也不得不暂时依靠这些大家伙。
即使最后努力降低了造价,但如果把实验和建厂经费都算进去,也需要每艘二万英镑,要不是李默最后乾纲独断,执拗的一定要搞出飞艇,并自己掏钱作为研发和建造费用,或许这个计划早被缺少资金的李恩富砍掉了。
也正是因为李大少爷的决断,才有了今天的这艘长九十三米,宽二十五米的大家伙诞生,看看光是它那个巨大的身躯,恐怕就会让见到的人兴奋不已了。
不过有一点陈平还是有些疑惑,这种东西真的能如少爷所说,在这次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就算可以搭载六吨货物,也最多载一百多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已,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一百多人又能干什么呢?难道说要弄个一百架?那恐怕还不如建造几艘战列舰呢况且从少爷今天特意来这里查看进度,他明显是想把飞艇用在即将开始的对日战争中,这玩意能有什么用?
李默眨眨眼睛,没理会陈平的疑惑,在飞艇实验室负责人谢瓒泰的带领下,参观起了并不算大的实验工厂。
谢瓒泰红光满面,作为飞艇实验室的负责人,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上天,而是何时能将这些秘密建造的飞艇投入使用。
工厂里,几幅巨大的木质骨架已经显现,作为穿越者,李大少爷自然不能用此刻欧洲的软式艇身,但全硬壳艇身却又受限于材料,所以才搞了这种半硬式飞艇。
除了木质骨架外,骨架之间还布设了大量的纵向和横向拉线,以增强艇身结构强度,等到骨架完成后,就要加上填充的气囊。
整整三十六个独立气囊,可以让飞艇拥有超过三十五吨总浮力,装载也达到了六吨,而且独立气囊还可以像舰船隔舱那样,大大减少气囊被刺穿后危险性,使飞行更加安全。
完成了这些后,骨架就要开始蒙皮,外部蒙皮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布做成的,缝合处也必须经过封胶处理,等到全部蒙皮完成后,还必须刷上一层厚厚的树胶,用于防止遇上积雨云后遭遇电流引发燃烧。
李大少爷自然不能重蹈兴登堡号被雨水打湿遭遇电流引起花火的悲剧,所以还要求整个艇身都做静电处理,同时每个气囊也都需要封胶。但即便这样李默也知道,除非使用上氦气,要不然这些飞艇依旧是颗大燃烧弹,他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确保安全。
吊舱也是用木材制作的,两台汽油发动机悬挂于左右两侧,配合方向舵和双叶螺旋桨,可以将飞艇的时速提升到每小时两百公里,在使用内部油舱时可以连续飞行一千公里。
李默兴奋地听着谢瓒泰的介绍,早把当初没挖到齐柏林的事情忘了个一干二净,那厮如今虽然也搞半硬式飞艇,但起码要等到1900年,而且等到投入使用还需要几年,那个时候少爷怕是连飞机都上天了。
从进度来看,如今走上正轨的飞艇工厂每月可以建造出两艘飞艇,那么在四月三十日前,这里至少还可以在增加十艘,再加上外面已经完工的十艘,也应该够投入一次大规模行动了。
不过问题是小笠原群岛距离日本本土太远了,还得给飞艇找一个更近的基地才行。
李大少爷摸着下巴琢磨着要如何给飞艇找一个前沿基地时,远处的草地中央,一艘出场不久的飞艇开始了测试,在螺旋桨发出一阵阵嗡嗡声后,飞艇大队队长薛慕华带着几位艇员在少爷的注视下激动地钻入了吊舱,随着地面工作人员举起了一个红色的小旗子,捆绑飞艇的八根缆绳被解开,飞艇在众人的视线中开始缓缓升高。
不过由于是试飞,而且为了让少爷和参谋长都能看得清楚,所以飞艇并没有爬到很高,只保持了距离地面两百米左右,便开始左右机动测试飞行能力。
随着飞艇忽然遮蔽了太阳,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阴影,李大少爷豪气顿起,或许用不了几年,天空中飞翔的将不仅仅是飞艇了。
“少爷,给起个名字吧。”听闻谢瓒泰说这种飞艇还没有正式命名,唐绍仪连忙提议道。
“嗯……”李大少爷望着头顶上圆圆滚滚,正在测试方向舵忽左忽右的飞艇,眼睛忽然一亮:“就叫……”
陈平搓搓手,望着飞翔的巨大飞艇,希望又是个如靖海般的好名字。
唐绍仪竖起了耳朵,想看看少爷肚子里到底有多少货。
谢瓒泰则两眼发光,飞艇终于有名字了
“叫河马,对河马级飞艇。”李大少爷完好的右手打了个响指,定下了这个必定要流芳十年的好名字。
“河马级……”建议人唐绍仪两眼发白嘴角抽抽。这名字,怎么那么怪异呢?再说了,河马是什么玩意?
“不知道啊。”谢瓒泰纳闷的摇了摇头,旁边三个丫头更是紧皱眉头苦思冥想这个名字的出处,只有旅英时偶然听说过非洲有种动物叫河马的陈平眼里直冒星星,暗叹道:“不愧是少爷啊,居然开始打非洲的注意了。”
……
位于巧月岛西侧,飞艇试飞实验场不到两千米外的一幢宽大洋房窗户边,近数十名技术人员互相传递着望远镜,看着镜片里少爷和参谋长从刚刚降落的飞艇上交流着走下来,三位少奶奶便由兴奋地挨个钻进了吊舱,都不禁有些失望。
虽然这里也叫“飞行试验室”,而且少爷来岛这几天内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但和隔壁飞艇实验室的忙碌和兴奋相比,这里却显得有些沉寂。
洋房边,是一栋仓库式的小工厂,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机械和材料,乍一看就像是机械厂的加工车间。
此刻的车间里,马达旋转的声依然不绝于耳,自从李大少爷将飞行试验室搬来这里后,巧月岛也是仅次于瓦胡岛拥有蒸汽机电厂岛屿,甚至比琉球大岛还要早,所以这里的机械也都是用电力带动。
有了特斯拉这位电气化方面的领头人,加上李大少爷在别人眼里近乎执拗的支持电气行业发展,并且大把撒钱,所以檀香山在电气化方面的脚步已经逐渐开始领先这个时代。
大量采用了蒸汽轮机的电厂开始兴建和投产,各类小型电气机械也纷纷涌现出来,就连刚刚纳入的东北三省,电厂也是仅次于道路第二个开工的大项。
当然,李大少爷的执拗还不止是对电气行业的,如果说对飞艇的支持已经让很多人咋舌的话,那么对这个紧挨着飞艇实验室的飞行试验室的支持,就让人莫名其妙了。
虽然在欧洲飞艇算不上新鲜,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飞艇,甚至还有几个比檀香山更早上天的,所以少爷搞飞艇也没有太多的反对声。
而飞行试验室却完全让人搞不懂,按照少爷的说法,他要弄出一种可以靠机械动力,用翅膀飞行的东西上天,老天爷,机械动力?用翅膀飞行?难不成弄只铁鸟出来?
即使在政务院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李大少爷依然义无反顾的补贴着至今还不知道要做什么的飞行试验室,虽然李恩富等人见识过少爷的神奇,见识过他富有“远大,前瞻”的睿智目光,但在飞行试验室的问题上,却依然充满了担心。
其实李大少爷自己也很担心,因为他完全弄错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从世界各地搜刮来的数十位后世著名的飞机宗师们,还完全没有飞机的设计概念,有一些甚至还没有考虑过要弄出飞机这种东西。
原因就是现在是1896年,而不是1903年。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技术爆炸的年代,很多东西干生产出来或许就落伍了,而莱特兄弟此时也不过是一家自行车铺的工匠,根本没有想过弄什么飞机。
由于没有探路者,所以这些大师们来到这里后,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物,即便李默划出了很多飞机的草图,还自编了很多资料,但他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给出的东西不仅杂乱,而且很多东西还过于超前,所以现在还没有任何可参考性。
最最重要的是,动力方面几乎差点让飞行试验室夭折,即使如今檀香山已经有了可以供汽车使用的汽油发动机,第一代柴油机也即将问世,但由于重量和体积等问题,所以还不能用于飞行试验,甚至根本派不上用处。
所以目前的飞行试验室与其说是一个实验室,还不如说是一家研究室,那些宗师和委派来的大量华人实习生,几乎上都在学习基础知识,以至于这幢大洋房如今更像个图书馆,设计师们每天都会来到这里,讨论和研究关于飞机的方案。
发动机的小型化,如何减轻重量,使用何种材料等等,一切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