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太平洋-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奇兵也就变成了废兵。

所以,哪怕外面是枪林弹雨,他都必须赌一把,把那两艘混入了运输船队的货轮保护回来。

山本权兵卫抬起了头,军港内,到处是匆匆奔跑神色紧张的水兵,码头边和泉号,须磨号和另外两艘刚从奥匈帝国回来的鱼雷舰已经开始升火起锚。

虽然他手上还有两艘同时从奥匈帝国来回的新式巡洋舰,但他舍不得让那两艘军舰冒险,所以只能冒险依然让须磨号、和泉号去执行这场危险地任务。

唯一让他稍稍安心的是,这次的四艘军舰除了二手舰和泉号外,其余皆超过了二十二节,而太平洋军中航速最快的军舰也不过二十节。

希望速度可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吧。

一个小时后,四艘准备妥当的军舰缓缓地离开了横须贺港,望着甲板上那些刚从海员渔夫转入正役的水兵,山本权兵卫猛地张大了嘴吧,却喊不出半句话。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33章 刚刚还是一万米啊

碧波湛蓝的太平洋上,波涛起伏,北方寒流呼啸穿过日本后,便在更强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吹拂下,变得轻盈凉爽。

海风拂面而过,让甲板上的水兵们全都精神一振。

既没有漫天风雪,也没有刺骨的寒风,虽然已经快抵达日本外海了,但水兵们依然穿着薄薄的作训服,挥汗如雨。

站在檀香山号高大的飞桥上,望着四周大大小小的战舰,蓝建枢激动地抽出一支烟,颤颤抖抖的点上火,让烟雾在肺部转了几圈后,心绪才渐渐平息下来。

身边,是上次对俄海战中受伤,并已经修缮一新且进行了火力升级的天狼星号,水兵们正在进行管损演习,看得出那位方舰长对天狼星号在上次海战中是四艘主力战列舰受损最严重这个事实非常不满,所以才会加大管损方面的训练。

在天狼星号后面,是同样改装完毕的决心号重巡洋舰,和两艘缴获并率先进行完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更换的俄制轻巡,两艘舰的名字并没有更改,依然是哥萨克号和德拉季奇号,并非觉得这个名字好听,而是海军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这是他们的战利品。

另一边,则是这次任务的旗舰南极星号,舰队中配属的四艘驱逐舰已经消失在地平线外,他们将成为舰队的眼睛和耳朵,依靠他们搭载的无线电,可以让大家迅速的做出调整和部署。

龙国章司令员这次并没有随舰队出发,连海军参谋长都没有随舰,指挥封锁行动的是那位还不到三十岁的季濡山,翻开各国海军名册,能够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登上舰队指挥官职位的,或许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对那位儒雅的季舰长来说,这是一次考验,如果他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话,那他未来就可能会成为一支真正舰队的司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需要兼任舰长职位。

从普通舰长到战列舰舰长,已经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舰队司令,更是每一位海军将领的至高梦想。

还不到三十的季濡山居然现在就有机会摘取王冠,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外,也和少爷、参谋长和海军总司令的放权培养分不开关系,这不禁让蓝建枢暗暗佩服三人的胸襟和胆略,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太平洋舰队能在组建还差几个月才满五年,依旧能连续打败日本和俄国的原因之一吧。

这是一支年轻的舰队,却是一直充满了自信的舰队,因为他们年轻,所以更富有朝气,更有活力,也更具有创新性,而自信则是因为他们截至目前为止的赫赫战功,他们打败了日本打败了俄国还逼得美国不得不在西岸布置更多的军舰。

他是在接到方伯谦信的后才悄悄来到檀香山的,望着身边那一张张充满了自信的年轻脸庞相比,蓝建枢承认自己有些“老”了,不过年纪并不能让他服输,而也正是因为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对大海的渴望,才从北洋当年的镇中舰管带,成了太平洋海军学院第一届实习舰长,并比后来的林泰曾等人更幸运,以实习舰长的身份参加了不久前的对马海战。

那是一次他终生难忘的战斗,无论攻击海参崴,还是之后的诱敌,到最后的伏击全歼太平洋舰队在他眼皮底下打败了实力强大的俄国远东舰队,不仅全吞了俄国舰队,还连带着拿下了东北三省,甚至炮击元山港一箭双雕消耗了日本人的实力。

这就是太平洋海军舰队。

和身在这样一支舰队其中的幸运相比,这次任务更是差点让他被同一届的实习舰长们用嫉妒的目光杀死,原因就因为脚下这艘有点四不像的檀香山号。

因为檀香山号只是一艘试验舰,所以并不在海军编制内,只隶属于海军学院,但由于之前测试实验紧张忙碌,所以一直由海军暂时接管,并由乐飞带领预备役将士把持,直到前不久才被正式转交给海军学院,平时除了用于测试各类新技术外,也用于培训各类更加专业的新一代水兵,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海军学院目前有三艘军舰,一艘是用于航海训练的风帆舰,另一艘就是负责指挥,火炮和射击训练的龙啸号。而檀香山号则是长期出海的作战实验舰,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学院最后只能规定,每位实习舰长都可以获得一次檀香山号一个月的机会,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第一位诞生的舰长居然是蓝建枢,而且还撞上了这次大行动。

最终,蓝建枢不得不付出了一个月的津贴,买了几条卷烟厂最新的中华烟后,才从妒忌的目光包围中脱身而出,带着檀香山号编入了舰队不过在见到庞大的舰队时,他就立即觉得几条烟的代价实在是太值得了。

作为试验舰,海军从未想过让檀香山号去冲锋陷阵,毕竟试验舰上搭载的各类新式装备的安全比抢夺战功更重要,而这次之所以出来,除了想借低烈度冲突继续测试舰艏的三联装火炮外,还准备测试一下刚刚才列装的新型鱼雷。

当然,也是因为巡天号和巡海号还未更换好动力系统,舰队急需灵巧且高速的舰只才被编入这次封锁行动的。

不过既然要测试火炮,那肯定是要开炮了只要想到能亲手指挥炮战,蓝建枢全身的血都沸腾了难怪学院的年轻同僚们都在传少爷的那句话。

“这是个大时代,是吾辈热血男儿建功立业的时代。”

随着越来越多军舰加入海军,未来自己独立指挥作战舰只已经不再是梦想。

香烟一点点缩短,直到烫着了手指,蓝建枢才从梦想中惊醒过来,飞快的掐灭烟头,刚准备走进舰桥,眼眸就突然一亮,只见编队最外侧的哥萨克号三个烟囱里突然冒出大股黑烟,舰艏开始向左偏移。

“加速?要离开编队?发生了什么事?”蓝建枢眼皮跳了一下,航行演习几个小时前才刚刚结束,驱逐舰编队也在一小时前全被撒了出去,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是不可能打乱编队的,要知道一支舰队无论是在航行时,还是作战,都极为重视编队,没有命令任何舰船都不得擅自移动,即使被击中也必须汇报后才能退出。

现在哥萨克号一马当先,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是日本人?

“报告,接到旗舰命令,命我舰随同哥萨克号和德拉季奇号支援鳕鱼号。”蓝建枢的身后,传来了航海参谋的话语。

“拦截日本船队。”参谋最后加了一句,而这一句也让檀香山号全体海军学员都沸腾起来。

……

距离太平洋舰队四十多公里外,七艘货轮组成的船队正在缓慢航行,在船队最外围,除了两艘悬挂着日本军旗的驱逐舰跟随着船队缓缓航行外,前后还各有一艘巡洋舰保护。

加藤宪吉有些无聊的站在桅盘上,手里的老式望远镜外壳已经磨得有些发白,不过目前帝国已经没有足够的经费为每位瞭望员更换新望远镜了。

加藤叹了口气,这次出海已经快十天了,他不知道为何大本营忽然要求他们立刻出发保护这支船队回国,但他知道,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任务,因为出发时山本权兵卫将军都来亲自送行了。

这支船队上装了什么?

他既有些好奇,也很紧张,因为大本营越重视,就越加表明此行非常危险,这种任务若是在以前,绝不会用老式巡洋舰和鱼雷舰来保护,但此刻却不得不派他们来了,因为海军仅剩的两艘新式巡洋舰需要保护大本营。

不过这种日子已经快要到头了,新的四艘主力舰即将归来,等到明年夏天的话,那么即便是可恶的太平洋舰队也不会是新帝国联合舰队的对手了。

加藤嘴角一笑,幸好再有半天就可以抵达日本了,紧张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那不,最近的商船上,几位水手正在和自己招手,或者对他们这些常年在海上漂泊的人来水,能够见到帝国海军也是一种荣幸吧。

加藤宪吉笑眯眯的看着正在向自己招手的水手们,用力的挥了挥胳膊,算是回礼了。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不对了,因为那些水手还在像自己拼命地挥动着双臂,是因为自己的回答他们激动过头了?还是……?

加藤宪吉立刻扭过头,还没举起望远镜,脸色就变了,因为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出现了几股粗大的烟柱,看到烟柱,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是船队还是……?”加藤宪吉连忙举起了望远镜,对准了烟柱的方位。

镜片那头,几个黑点从地平线上浮现了出来,可惜手里的望远镜实在是太差了,而且驱逐舰的桅杆也太低,无法像战列舰那样,可以发现一万多米外的敌人,所以还不能立刻准确的分辨出是哪种类型的船。

不过随着黑点越来越大,加藤宪吉的脸色也渐渐变了,那不是普通船队,那是一支全副武装的舰队是由三艘巡洋舰和两艘鱼雷舰组成的编队,从他们舰艏泛起的浪花来看,他们正在全速驶来。

最后当那面高高飘扬的血云龙爪旗出现眼前时,加藤整个人都呆了,那是……

太平洋舰队。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路过还是……?

加藤已经顾不得考虑了,伸手就要去摇警钟,当他的手刚抓到钟绳时,甲板上警铃却先一步响了起来,警铃声刺得所有人胆颤心惊。

原来,和泉号与须磨号上的同伴已经发现了对方,信号兵们正在用力的挥舞着旗帜,警告加藤所在的驱逐舰。

站在桅盘从上往下看去,加藤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数十位水兵从船舱内蜂拥而出,手忙脚乱的拉开炮衣,炮口开始旋转,就连鱼雷发射机都飞快地对准了敌人来的方向。

望着下面那些和自己一样大,同为刚加入海军没有多久的伙伴,加藤宪吉就感觉一阵心酸,和久经沙场的太平洋舰队相比,他们都是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和水手渔夫,现在需要扛起重建大日本帝国海军这一副沉甸甸的胆子。

一位水兵滑到了,从他跌倒在地后慌乱的眼神中,加藤能看到慌乱和紧张,甚至能看到眉角上因为紧张而渗出汗珠。

但自己有退路吗?虽然这不公平,但日本必须在这种不公平中生存下去,直到几个月后全部主力舰回国。

“来吧。”加藤心头猛地升起了一阵豪气,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开始计算对方的距离,镜头中,对方战舰上狰狞的炮口开始转动,数以百计身穿着常服的水兵们正在飞速奔跑。

“或许太平洋军不会开炮,或许他们只是路过。”想到檀香山和日本签订的停战协议,加藤心底不禁升起一丝侥幸。

不过他的奢望很快一阵闪光击碎了,冲在最前面的那都巡洋舰的炮口爆发出了几团橘红色的火焰,随后隆隆的炮声便从远处滚滚传来。

“这么远就开火了?”

放下望远镜,确定镜片上的刻度没有问题后,加藤才准备重新举起望远镜,这时几道水柱猛然从数百米外暴起,平静的海面上霎时波涛翻滚。

加藤立即重新举起了望远镜,可上面的刻度依然在一万米。

“在一万米外就开火?”

没等加藤反应过来,对方的炮口再次闪起了火光,这一次加藤看清楚了,那是整整三团橘红色的火球。

“八嘎,那到底是什么?”

加藤要被眼前的景象弄疯了,他还从未听说过一座炮塔开火后能出现三个火球。“为什么同时有三个火球?难道他们的火炮是三联装的吗?一种可以从万米外射击的三两装新式火炮?”

加藤的心已经控制不住猛烈跳动起来,那是一种全新的三联装火炮虽然两次射击都没有打中,但越来越近的水柱则告诉他,太平洋军的确是有了新式火炮。

一个炮塔三门火炮,如果舰艉的炮塔也同时开火,那岂不是有六门主炮了?如果他们把这项技术用在其他军舰甚至是战列舰上,那么陆续回国的主力舰岂不是要面对更可怕的对手?

不行,一定要把这个情况带回帝国。

“距离一万米。” 加藤宪吉咬着牙,对着下面大喊起来,作为瞭望员,他必须及时准确的把看到的东西汇报给通讯兵,再由他们转告舰桥,交给舰长作为交战参考。

隆隆的炮声中,加藤宪吉连比带划的大喊着,不断地将对方移动参数和距离汇报给通讯员,而另一只手,则死死的抓住了栏杆,因为他知道,要想对方有了新式舰炮的事带回帝国,就必须先要在敌人的炮口下活下去。

虽然对方能有三联装新式舰炮,而且还比自己多一艘巡洋舰,但加藤也并不担心,因为脚下这艘鱼雷舰最高速度可以达到二十二节如果要逃跑的话,没有一艘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可以追上自己。

当为首的那首巡洋舰再次爆发出的三团火光时,加藤宪吉深深吸了口气,可他右眼才又重新贴上镜头,整个人就彻底呆住了。

九千米怎么可能?刚才还是一万米啊。

轰轰!

和泉号后甲板上暴起两团赤炎,这艘从智利购买的二手巡洋舰率先中弹。

第六卷 远东第一战 第234章 海上封锁战开始

巨响过后,数十吨重的炮塔猛烈颤动了一下,随后炮手迅速拉开跑栓,准备再次填入炮弹,从炮尾渗出的硝烟霎时弥漫而开,但呛人的刺鼻味道却没有让炮手们有丝毫停顿。

扬弹机发出一阵滋滋的声音后,三枚重达四十六公斤的弹丸再次被塞进了炮膛,发射药也随后被填入,整个过程只有十秒。

不过已经打了三轮的第一批实习炮手们没有立即开炮,而是扭头看向了站在炮塔后侧凸起平台上的观察手和测距员,后者们通过一个长长地新式光学测距仪看到这一轮炮击又落空后,纷纷叹了口气,对着下面等待的炮手们摇了摇头。

“还愣着干什么?”

老炮手似乎早已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在舰速二十五节,纵向摇摆起伏超过三度,距离一万米的情况下,这帮新兵蛋子想靠三轮炮击就打中已经开始加速,起码有十五节的对手,除非是出门时烧高香了。

加上之前这门三联装火炮之前都是由海军直接测试的,学院这些实习炮手们还是第一次操作,对它也一点都不了解。

所以老炮手微微一笑,踢脚最近的实习炮手,嚷道:“还有三轮,打不打?”

“打。”被踢得哇哇乱叫的实习炮手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虽说他们都在海军学院炮科学习了半年,每人都打过不下近百枚实弹,但那是在普通的练习中,而且也都是风平浪静,目标和自己速度都不超过十二节的情况下打的,所以那些经验对目前的情况根本没有帮助。

实习炮手再次就位,冲到炮手观测窗前瞄了两眼,重新调整了一下参数,这才大吼着下达了开炮命令。

炮塔随即又是一震,虽然中间那门炮晚开火0。2秒,但这种细微的误差在炮塔内根本分辨不出,只觉得一通巨响过后,炮塔被震动得抖了几下,硝烟也再次弥漫而开。

这一次负责指导的老炮手没有叫停,所以实习炮手一口气打出了三轮齐射,这让炮塔后面的通气扇不得不全速转动着,尽力抽出弥漫在炮塔内有害气体,发出一阵阵呼哧呼哧的声音,老炮手皱了下眉头,他不太喜欢这种全封闭炮塔,虽然通风扇效果不错,但总让他感觉憋得慌。

扬弹机再次工作的时候,十几位实习主炮手却都已经扭头看向了观测员,当看到对方又是一阵摇头后,都有些气馁了,按照这种新式火炮的说明书来看,匀速射击每分钟是六发,也就是说这一分钟内,在第一组实习炮手的操作下,三门主炮共计打出了十八发四十六公斤重的新式穿甲弹。

以单座炮塔计算,这样的火力不可谓不强,甚至比目前舰队的主力决心级重巡都主炮都猛,可结果……,最近的着弹点都偏出了几百米。

这个结果让第一组实习主炮手垂头丧气,尤其看到海军哥萨克号第二轮就打中了和泉号,这让他们更加觉得气馁,狠狠跺了一脚才低着头,无奈的让出位置,在他后面的第二组实习炮手们早就跃跃欲试了,见到第一组让出位子,也顾不得谦让,直接冲到了各自的炮位,开始根据测距手提供的参数调整炮口。

“注意提前量,要结合风速,航速一起计算。”

这时,一个声音忽然从炮塔角落里传来,实习炮手们连忙看去,只见一位和他们一样穿着海军制服,却没有任何军衔标识的大汉站在炮架前,一边拿着小本子记录着什么的同时,一边低头说道。

“看什么?看没听见老前辈说的话吗?”

老炮手其实早看出了这些新兵蛋子的问题,那就是都太兴奋了,忘记了作为一个炮手最重要的冷静,所以在调整参数时都没有全面考虑,才造成了连近失弹都没出现的结果。

“老前辈?”听到老炮手的话,实习炮手们呆住了,虽然他们早看到了那位大汉,但一直以为他是前来测试火炮工作的技术人员,除了那位当值的炮组外,其他人纷纷围住了老炮手询问八卦。

“怎么?都瞪着我干嘛?你们以为我在说假话吗?”老炮手扫了眼面前的新兵蛋子,呵呵一笑:“人家当年可是只花了三发炮弹,就打中了距离四千米外,尾追航速超过十八节的吉野号。”

“三发?速度十八节的吉野号?”

实习炮手们眼都直了,敢情这位进入炮塔后一直不声不响的大汉,还是位高人啊。

王国成就像没听到老炮手的话一样,蹲下身子仔细的查看起炮身的状态,他不觉得当年他和李仕茂在丰岛合力打中吉野,迫使吉野没法在追击的事情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和如今太平洋舰队中那些老炮手们相比,自己这点功绩实在是不值一提。

见了那么多同僚生生死死,王国成再随方伯谦来到瓦胡岛后,咬咬牙放弃了去海军服役的念头,不过没有大炮的日子实在是让人难受,好在方伯谦被任命为海军督造后,他和几位随行的人都进入了督造办,后来又因为懂操炮,而且还有打中吉野的功绩,被调到了枪炮工厂,任火炮实验员。

这份工作可以说完全是针对他的胃口,因为工作内容就是根据工程师们拟出实验步骤,每天不断地进行实弹射击,小到37毫米速射炮,大到战列舰使用的L40/305毫米舰炮,再到眼前这门用檀香山自产的新式三联装52倍口径152毫米舰炮,如果按弹药计算的话,这一年来他打出的炮弹已经接近三千枚了。

三千枚这是个极其骇人的数字,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服役的舰炮手能够有机会连续不断的打上一千枚炮弹,虽说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小型的速射炮,但这也足以让人咋舌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并非因为他多出色,除了少爷的因素外,更重要是的海军不愿意放正在服役的好炮手来工厂任职,因为一位好炮手是整艘军舰的核心,有时候甚至比舰长更重要,所以才便宜了他和几位不愿再继续服役的从北洋来到檀香山的炮手。

由于目前他是舰上对新式火炮实弹射击唯一有经验的炮手了,所以这次也作为技术指导登舰的,倒不是为了指导菜鸟,而是要全面考察新式火炮在实战中的表现,并把它记录下来带回工厂给设计师们作参考。

虽然前几轮实习炮手们都没打中,但依然无法掩盖这种新式火炮技术在他心中的独特地位,它口径不是最大的,射速也不是最高的,却是整个檀香山数百名火炮工程师们两年来的心血结晶,甚至就连少爷也参与在了设计中,提出并解决了很多关键难题。

除了三联装技术外,德国引进并改装的新式扬弹机更可以让每门火炮达到每分钟六发的平均速度,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则是炮管下方,和炮管用两根粗大的连臂相连的液压气体式制退复进机,甚至比从德国进口并改进的高速扬弹机更重要,因为这种由少爷提出,并由那个叫莫阿的法国设计师完成设计的制退机,不仅让火炮变得更轻巧,而且再也不需要在炮架上安装缓慢粗大的弹簧复进机了。

虽然具体的原理他还不太懂,但从架退到现在的管退,效果确是惊人的,不仅减小了后座力对船体的影响,提高了射击精度,而且随着制退速度的加快,火炮的射速也变得更快,根据他在测试中得出结果,这种新式火炮的最大射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九发,不过那样药室烧灼就会很严重,而且身管寿命也会降低不少。

如果说要找缺点的话,那就是穿甲弹威力有些小,令人不太满意,不过随着改进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可以预见,这门新舰炮的威力将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随着火炮又开始怒吼,以每分钟六发的匀速开始轰击,王国成也蹲到了炮塔下,仔细检查起制退复进机的工作情况,之前测试虽然通过了海军验收,但实战中的考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必须记录下每一丝细节,甚至连炮架上细小的裂纹也不能放过。

“近失弹三发。”

观测员的喊声,让炮塔内欢腾起来,按照新式152毫米火炮的标准,如果说是近失弹,就意味着炮弹落到了目标四周五十米内,虽然还是没打中,但这时要考验的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了,很多时候多要看个人运气。

“第三组。”

随着老炮手的喊声,第三组实习炮手顶了上去,被换下来的炮手虽然还是有些懊恼,不过脸上却红扑扑的,能够有机会在实战中开上几炮,并能在高速中打出近失弹,已经算很好的成绩了。

……

“八千米。”

加藤宪吉觉得自己喉咙都着火了,这时候他已经不需要望远镜了,基本上就是抓着六分仪测距然后又将敌人和自己这边的坐标及时汇报出去,忙得不亦乐乎。

但即使在忙,也没能驱散他心底越来越盛的寒意,尤其是看到对方每分钟可以打出六轮炮击,而且还再继续迫近,他的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了。

他不明白,对方烟囱口明明没有那种加速时特有的粗大浓黑烟柱,依然和巡航时的烟柱差不多,难道夏威夷人已经拥有了可以把超过四千吨的军舰,速度提升到二十五节以上的新式锅炉和蒸汽机?

这可能吗?难道他们的技术比英国人都先进?或者说他们舰体内塞满了锅炉和蒸汽机?不过即使如此,四千吨的巡洋舰又能匀出多少吨位安装动力系统呢?何况他们还要安装更大的三联装火炮。

加藤宪吉瞪大了眼睛,甚至希望能看清楚正在开火,越来越近的那艘巡洋舰所有细节,这时一阵浓黑的烟雾挡住了他的视线,脚下的驱逐舰在被动挨打了十几分钟后,终于开始加速了。

他愈加不明白了,燃煤锅炉加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往炉膛内添煤,中间还有充分燃烧的过程,所以需要时间,但对方……?

还在加速?根本没有一分钟耽误。

很快,他所在的鱼雷舰就加入了炮战,舰艏和舷侧的120毫米大炮开始怒吼,一团团烈焰不断从炮口喷出,运输弹药的士兵更是不断地从下方弹药库里将炮弹举上甲板,然后在填入炮膛发射出去。

战斗从一开始便进入了高潮,隆隆的炮声传遍了整片大海,旁边的船队也开始拼了命的向日本方向驶去。

七千米。

加藤见到,由于对方速度超乎寻常的快,原本在平时训练中成绩还不错的炮手们顿时全失去了好运,无数的炮弹在对方四周砸出道道水柱,却始终无法击中对方。而原本追击的太平洋舰队三艘巡洋舰除了继续高速接近外,侧舷的火力也渐渐发挥出来,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从水柱中间掠过,然后狠狠扎入了本方军舰中。

此时,两支舰队的水兵素质也很快显现了出来,当距离越来越近,经验更加充沛的对手的炮击也越来越准确,尤其是最近这短短几分钟,他们抓住了和泉号冒起浓烟目标明显的机会,不断地将炮弹砸在了舰体上,陡然间和泉号便如一枚巨大磁石般吸引了大半火力。

而且加藤宪吉还发现,即便没有中间那艘再出现三联装舰炮,但他们那种口径稍小一些的双联主炮射速也快的吓人,往往自己这边才打出一辆发炮弹,对面就已经飞过来七八发之多。

加藤宪吉并不知道,那是太平洋军新一代制式L47型130毫米速射舰炮,由于改装体积更小功率却更大的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后,两舰节省了大量的吨位,所以趁这次改装的机会,四艘轻巡也拆掉了原来的主炮,全部换上了这种威力更大的速射舰炮,唯一遗憾是舰体是在太小装不下半自动填弹机,要不然采用了整体炮弹的速射炮火力还将更猛。

即便如此,猛烈的弹雨依然让和泉号率先撑不住了,短短几分钟后甲板上便如狗啃过一样,当大火从每一处甲板燃起后,终于开始转向了。

加藤宪吉原来还想看看这又是什么新式舰炮,就忽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失去了和泉号巡洋舰掩护的鱼雷舰,霎时完全暴露在了对方的火力下。

余光中,一枚炮弹准确击中了舰艉炮位上薄薄的防护装甲,然后炮塔正面穿了个洞后发生了爆炸,无数的碎片随着一团膨胀的烈焰横扫而开,几位炮手的身体就这样被横扫而开的碎片生生撕碎。

没等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越来越密集的炮声已经隆隆传来,几个黑点再次迎着他的目光闪电般钻入了脚下不远处的舰桥,顿时舰桥内爆炸隆隆,火焰四起,几位来不及躲闪的士兵被巨大的气浪掀飞坠如海中。

“啪。”加藤宪吉用力的抱着脑袋躲到了桅盘里,身体蜷缩成一团,希望借此避开爆炸的余波,但这时他忽然感觉有什么东西落到了身边,扭头一看才发现一截残焦的身躯已经砸入了窄小的桅盘,躯体上污血和肠胃清晰可见,刺鼻的焦味让他猛烈呕吐起来。

“撤退,快撤退。”

凄厉的惨呼声开始从舰上各处扬起,被吓坏了的新兵们不顾一切的奔跑着,可失去了舰桥指挥的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从和泉号逃离到独自面对弹雨的洗礼,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加藤宪吉却觉得如几年般漫长,当他重新抬起头的时才发现,脚下这艘不大鱼雷舰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而须磨号和另一艘鱼雷舰也已经掉带着浓烟转了舰艏,放弃了阻截敌人开始逃跑,至于拖着黑烟,抛弃了战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