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三娘子留下了五十门火炮,交给裴仁基镇守南门,然后带领着已经赶到了上县的禁军卫特种火器试验师和两个师的精锐铁骑赶往上县北部的无名峡谷设伏,特种火器试验师的所有火炮都搬到了峡谷两旁的高地上,而两个师的精锐铁骑隐匿于峡谷两端的林地里边,只待梁师都等人率军北逃之机,将峡谷两端封死,再有火器师控制住制高点,足以将这五万大军的大部扼杀在这条长达十来里的山谷中。

当夜赶回了上县城之后的信使又在凌晨时分从城中潜出,告诉了李三娘子和裴仁基,梁洛仁、李正宝、辛獠儿、冯端等人愿意照华夏复兴军的要求归降华夏帝国。

第二天白天,梁师都与刘武周亲来视查,看到梁洛仁等人虽有怨言,却也并没有过激的反应,再看城外,华夏复兴军的诸军都没有移动的迹象,梁刘二人终于也松了口气,决定当夜突围。

结果就是,梁洛仁和李正宝诸人在当天深夜出城之后,就十分识趣了领着手下的将士来到了华夏复兴军指定的营地蹲着,然后,开始大声鼓噪不已,仿佛在这里,正发生着一场激为惨烈的战斗。

而在另外一个方向,宋金刚报着以死报知己的悲壮率领着数万兵成杀出上县,但是,这些被困十数日,已经没有了啥精气神的梁刘联军,根本就不是早有了准备的华夏帝国复兴军的对手。

他们是杀出了城,而且还杀进了裴仁基的中军大帐,然后,他们就被困在了中军大营里边,被华夏复兴军给团团围住不得脱困。

刘武周与梁师都都听到了两个城门外边传来的厮杀声,就算是宋金刚派遣信使告知刘梁二人他在城外中伏,说不定李三娘子已经查知他们的突围计划。

对此,刘武周与梁师都不仅不惊,反而大喜,认为华夏复兴军肯定大军已经尽数被梁洛仁与宋金刚所吸引,毕竟这两个人所率的大军各有三四万,想要对付,那再怎么的,也得需要大量的兵力才能够包围住自己的这些精锐勇士。

如此算来,北方的华夏复兴军十有八九会被调集往南边和东边应急,所以北方的华夏复兴军就算是还有,也绝对已经十分稀少。

果然,之后一柱香功夫之后,有人来报,北方有大量的火把集中向东边和南边移动,数量极多,光是听声音还有看火把的数量,怕是有超过万名华夏复兴军将士正向着这两个方向增援。

梁师都与刘武周不由得大喜,这对于他们向北突围是极为有利的,而且西门方向的华夏复兴军也同样正向着西门增援,这说明华夏复兴军已经全员动员了。

而当梁洛仁与宋金刚发起进攻之后半个时辰,梁师都与刘武周率领五万骑兵从北门杀出,直扑北门外的华夏帝国复兴军大营,杀到了大营才发现大营里边没有多少人马,看样子真的都是去救援友军去了,而剩下的兵马见到了这只强悍的骑兵之后都飞快地逃散。

虽然很想去歼灭这留守的数千华夏复兴军,但是为了自己的小命和长远着想,梁师都和刘武周还是阻止了部下这样的想法,立即朝北飞奔而去。

果然如李三娘子所预料的一般,他们在离开上县之后,既没有往东也没有往西,而是一路埋头向北。等到了临近清晨时分时,梁师都与刘武周来到了山谷前。

只是草草地着人前往谷内探查了一番确定谷内没有埋伏之后,大军开始朝着山谷内鱼贯而入。

第七百七十九章 三大势力皆灰灰

不过,只进了大约一万多人,天色已然尽亮,这个时候,原本逃亡心切的梁刘二人终于查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虽然华夏复兴军将士并没有暴露,但问题是,这么多人埋伏在山谷之上,早已经将山谷中的飞禽走兽给吓跑得一干二净。

之前因为是黑夜之下,所以没有查觉,可是现如今,这些老行伍也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立刻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前军变后军,撤出山谷。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超过一百多门重炮直接就将山谷出口封锁成了灼热的火山地狱,不论是人还是马匹,在火炮的威力面前,都显得那样的脆弱,犹如纸扎的一般被吹飞起来,又或者是直接被撕裂成碎片。

而正在暗暗庆幸没有进入谷中被炮火所淹没的梁师都与刘武周还没来得及松上一口气,一个师的华夏复兴军铁骑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眼中,排着整齐的队形开始突击,这让跑了半夜,又累又乏,尚未整队的梁刘联军再一次遭受致命的打击。

五万铁骑有一万多兵马被关在了山谷中绝望地接受着炮火的洗礼,而山谷外边,三万多梁刘联军尚在惊魂未定,就糟到了亲率骑兵突击的李三娘子。

梁师都与那刘武周真可谓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哪怕是兵力多上一倍,但是逃了半夜已经精疲力尽,再加上之前连战连败,早已经兵无战心,结果就是三万多骑兵愣是挡不住李三娘子的突击。

李三娘子骑兵技能怎么也是S级别的,一马当先左冲右突,杀得梁刘联军骑兵皆尽胆寒,梁师都大急之后率亲兵欲镇压住即将崩溃的战线,却不想,被华夏复兴军铁骑给冲散,梁师都直接就被一票华夏复兴军骑兵给剁成了肉泥。

梁师都战死当场,梁刘联军士气大泄,很快就崩溃了。刘武周眼见此情形,知道事已不可挽回,领着亲信遁入林中不见踪影,三万骑兵,降者超过两万,余者四散而去,而山谷之中的那一万多骑兵,在看到了谷口被超乎他们想象的热兵器给犁上一遍之后,早已经熄了对抗的心,除了封锁谷口以及一些意欲顽抗到底的家伙被干掉之后,这一万多名骑兵几乎尽数放下了武器。

此战,光是缴获的战马就达到了三万七千余匹,降卒也达到了三万多,除了一千多的亲信死士随着刘武周遁入山林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散入乡野。

刘武周遁逃三日之后,最终被华夏复兴军派出去搜索其的骑兵团给截住,刘武周又逃了差不多一天,麾下的亲信护卫只剩三百不到。最终,其部下因为华夏复兴军骑兵的步步进逼,为了自己的小命,干脆就将那刘武周擒住,献给了追击的华夏复兴军骑兵团。

至此,西北三大势力,李密被揍成了残废,梁师都身死,刘武周受俘,西北诸雄尽数灭亡,也就是说,原本华夏帝国与东突厥之间的缓冲区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这两个铁杆汉奸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这让颉利可汗心痛不已,亦更加地愤怒,那些向东突厥俯首称臣,被东突厥册封的几位汉人可汗,现如今还能够活蹦乱跳的,只剩下窦建德一人,其余人等,不是自相残杀了,就是让华夏帝国的军队给收拾掉。

愤怒的颉利可汗很想再给华夏帝国一个教训,拿下这离石城就是最好的选择,但问题是,李孝恭所率领的守军可不是泥捏的,想要不付出惨重的伤亡拿下离石城是不可能的。

可问题是就算是攻下了离石城,那么之后呢?韩世谔这位华夏复兴军大将已经率领两个军的大军正游弋在离石郡南,说不定颉利可汗拿下了离石城之后,又要对付像晋阳这样坚固得令游牧民族绝望的巨城。

而且,梁师都与刘武周一死一被俘,这之后,华夏复兴军的十数万大军就相当于被解放了出来,已经控制住了黄河中游流域的华夏复兴军随时都会出现在突厥大军的身后,就算是李三娘子不出现在离石郡北,那她若是出现在河套北端呢?留在那一带警戒的十万突厥铁骑可就有危险了。

而且,数十万大军,若是陷在中原时间太长,原本那些表面老实的部落,说不定就会开始蠢蠢欲动,不论是薛延陀又或者是契丹,甚至是同出一脉的西突厥,这些人在利益面前,都不是啥好鸟。

颉利可汗身边的那些突厥贵族头人在得知华夏复兴军歼灭了梁刘二人主力大力,将整个河套套内地区尽数纳入其中之后,在震惊之后更多的也是担忧,担忧自己的后路被断。

但问题是,出兵三十多万,现如今却要无功而返,实在是令人不甘,犹豫良久,颉利可汗与诸多手下商议之后,干脆招来了李密,告诉李密,为了安抚他,同时也因为梁师都与刘武周那两个倒霉鬼既然都已经呃屁,那么,这二人位于河套套外,山西北部的地盘,就全都交给李密,希望李密能够控制住这些地盘。

至于突厥大军,嗯,当然不是无奈的撤军,而是决定为了大突厥以及突厥麾下的你们这些汉人,伟大的颉利可汗决定回师河套北部,一定要让那些胆敢侵入大突厥地盘的华夏复兴军好好尝一尝突厥铁骑的厉害。

至于离石城和其他被侵占的地盘嘛,自然是交给李密这位汉人首领去自己夺回,按着颉利可汗的说法就是,汉人更懂得如此去攻城拔寨,而大突厥更适合在野外斩将夺旗。

李密急得差点热泪盈眶,就凭着自己手底下那些残兵败将,哪怕是收拢了五六万大军,但也绝对不是精锐无匹的华夏帝国军队的对手,但是颉利可汗坚决要离开,最终扼不过李密苦苦哀求,留下了两万突厥铁骑配合李密的部队。

李密这才恋恋不舍地挥泪撒别了颉利可汗以及东突厥大军。不过他可没有按着颉利可汗的命令,继续进攻离石城以对华夏复兴军保持压力,因为他知道真那么做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华夏复兴军给包了饺子,要知道,韩世谔领着两个军近八万兵马正游弋在离石城的后方,一直对着离石城虎视眈眈。

李密在颉利可汗以及突厥主力撤离之后的当天深夜,就率领着大军退往刘武周的地盘,昔日的刘武周地盘如今被他奉着东突厥可汗的大义名正言顺的接收。

这里更加的接近北方,远离了山西腹地,更重要的是背靠着东突厥,随时能够得到东突厥的支援。

颉利可汗才离开一日光景,韩世谔的大军就抵达了离石城下,离石城城墙虽略有破损,但是整体并没什么大碍。韩世谔并没有停留而是马不停蹄的继续北上,将整个离石郡以及山西北部地区尽数纳入华夏帝国疆域,这才止步。

而李密蹲在更北的地方抹着虚汗暗暗庆幸自己逃窜得快。至于颉利可汗,原本还慢悠悠的北退,可是当收到了北方传来的消息,大批的华夏帝国骑兵朝着河套以北而去后,吓得这哥们亡魂皆冒,玩命的朝北直扑而去,生怕自己的老巢金帐王庭被华夏复兴军给收拾了。

最终,颉利可汗的此番南征不但没有获得任何的收获,反而还失去了两个时刻威胁到华夏帝国北疆的盟友,至于李密,已经被李三娘子杀破了胆,想要让他鼓走勇气主动南侵,除非颉利可汗再次亲来,又或者东突厥给他派上一二十万的东突厥援军才成。

窦建德远在河北山东之地遥望着西北地区的激烈战事,当得知道梁师都阵亡,刘武周受俘,李密遁北方苟且偷生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与王世充结成了坚实的联盟。

约定双方坚贞不屈,团结互助,谁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特别是到了现如今,天下大势渐渐明晰之后,窦、王二人更是清楚,华夏帝国的兴盛,就凭他们,是没办法阻挡的了,现如今只有努力地抱成一团,在依靠东突厥这个强大的靠山,或许还有划地盘而治的机会。

当然,这个希望虽然显得渺茫,但至少还能够有希望,只不过,机会不是把握在他们的手里,而是在华夏帝国这个日益兴盛起来的汉人政权手中。

对于东突厥黯然的退走,虽然之前已经有预感,但是真正的退走,还是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相比起华夏大地上的中原诸雄而言,突厥人的铁骑,的确是一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李孝恭干得相当的不错,稳守住了离石城,也等于是替帝国死死拖住了突厥铁骑南下的步伐,使之无法对山西之地的华夏百姓造成更大的危害。而俺婆娘瑶光妹子更是出色,此番能够夺取山西北部地区,拿下河套,瑶光妹子及其麾下将士至少能够占到三成功劳。

这一次战役,从南到北,先拿下萧铣,之后出兵潼关,威摄王世充,之后,挥军北上,夺取河套,又诱刘武周入局,总之,此番战役完全达到了战略预期,甚至略有超出,这如何让人不高兴。

华夏大地,三分之二以上的地盘已经皆落入我手,中原大地,除了王、窦之外,再无敌人,就算是王世充跟窦建德抱在一块,也不过是苟且残存罢了。

第七百八十章 中原平定日,娘子卸甲时

“两个军的骑兵现如今已经撤回到了河套套内,李道宗将军目前镇守在五原郡,而裴仁基将军正在逐步的清理着河套套内的梁刘二人的残余势力,最多三个月之后,我们可以完全掌握河套套内地区。而山西北部,目光李密正依托着突厥,死守太原郡以北之地……现如今,王世充正在大肆招兵买马,不过,其麾下军心不稳,已经有不少的臣工私下与我们所派之使节暗通款曲,至于窦建德,他并没有太多的动作,只着给王世充提供了数量不菲的粮食。”

韦云起站在地图跟前,意气风发地指点着地图上那一片又一片的红色区域道,红色,代表着华夏帝国的疆域,而其他颜色,代表着中原诸雄,过去的大片其他颜色,现如今,已经被华夏帝国的将士们的鲜血给染成了红色。

韦云起已经撤了回来,屈突通也已经从江南归来,李靖这位华夏帝国参谋总长已经接替了屈突通的职位,负责着江南战区的战事。至于薛万彻、薛万钧哥俩,目前正在主持着江淮战事,正在与辅公祏进行着江淮北部地区的争取,死死拖住窦建德的大军,使其难以西进山西,为华夏帝国未来山西战区南下配合其他军区夺取河洛地区创造条件。

而南边,宗罗睺成为了荆襄战区的总指挥,目光死死盯着河南之地的王世充,一面加紧整训着荆襄降卒。而自从突厥兵马退走之后,韩世谔也退回到了山西腹地,虎视黄河以南。

现阶段,经历了长达数月的战争,将士皆疲,再加上如今已渐入秋,也是该休整的时候了,反正王世充现如今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不足为碍,至于窦建德,他地处于河北山东之地,再加上窦建德本身是个比较纠结的人,过去曾经有过无数次机会进军中原,但是都被他自己的犹豫给破坏。

现如今,华夏复兴军已经将其进军山西和江淮的道路皆已经斩断,窦建德想要再图谋中原,那已经从过去的梦想,变成了如今的妄想。

“最要紧的,不再是战事,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占之地的老百姓们的生活恢复到正常,山西,河套地区,以及荆襄都需要大量的粮食、被褥,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另外,此番各地淘汰下来的各势力旧卒,更是达到了五十万之中,我们从中挑选了身体强健者二十一万人,在这些新占之地成立了各自的建设兵团,建设民舍、道路,修复城池……”

“这些一共需要多少资金?”我拢了拢眉头问道。

“启奏陛下,今年之间,需要投入一千两百贯,之后两年,每年大概需要五百万贯……也就是说,三年的时间,需要超过两千两百万贯,当然,这里边包括了粮食、被褥、布匹、工具和房舍等一应材料的价值总和。”

听得这个消息,在场的文武大臣都不由得长吸了一口气,这个数字,可是相当于过去前朝七年左右的税赋收入,而现在,至少也相当于华夏帝国一年半接近两年的税赋收入。

很庆幸,现如今的华夏帝国税赋收入增长喜人,要不然,光是为了保证这些新占之地的生产与生活,就足以让朝庭伤筋动骨。

这一战,不但打出了华夏帝国的威力,更震摄了不少别有用心之徒,例如西突厥,他们就没想到过华夏帝国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而且还是同时与东突厥和中原诸多群雄同时开战。

最重要的是,华夏帝国不但以一敌几,而且还赢得那么的酣畅淋漓,这让西突厥从一开始的蠢蠢欲动,在看到了中原情势的变化之后,很是识情识趣地偃旗息鼓,他们也不是傻子,实力与他们西突厥不相上下的东突厥不仅仅让华夏帝国的军队给牵着鼻子走,而且还在东突厥大军出动之后,悍然的拿下了东突厥所保护的两个汉人政权,另外还打残了另一个同样被东突厥所保护的汉人政权。

这样强大的战斗力,让西突厥内部原本支持与东突厥联合入侵中原,瓜分富庶中原大地的西突厥贵族们集体沉默了。

这之后,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派出了使节,承认华夏帝国对于华夏大地的统治权,并且希望增加双方贸易往来,西突厥的贵族与头人们对于来自中原的玻璃器具,玻璃镜子,还有那奶白色犹如羊脂一般的瓷器,华丽的丝绸,都极为迷恋,之前希望通过战争的手段掠夺,当发现战斗的手段不行之后,他们开始服软。

这样不错,至少能够减少一个敌对的强敌,对于目前的目标是收复前朝旧土的华夏帝国而言很有利。至于东突厥,这一次就像是一头土狗被华夏帝国拿着一个肉包子逗来逗去,完全就是被牵着鼻子走。

哪怕是东突厥的实力没有受到损伤,但是失去了北边的三个势力之后,对于他想要涉足和控制中原更加地困难。

这一次,可以说东突厥完全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榜样。颉利可汗窜回了河套以北地区之后,方知道作势往东突厥金帐所在突击的华夏复兴军铁骑已经又逃回了河套以南,这让颉利可汗在暗松一口气的同时又份外的愤恨。

完全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而且还走得这么别扭,一会跑西一会跑东,一会窜南一会窜北的,完全把自己当成条狗来溜,实在是令人不可忍,但问题是再不可忍又能如何?

难道说现在在反身往南而去,突入山西大肆掠劫?且不说河套内的那些讨厌的华夏复兴军随时都能够威胁到自己的菊花,更何况,之前数十万大军连续攻打了离石城那么久都没拿下了,这让颉利可汗对于用骑兵攻打坚城实在是没有太大的信心。

再加上,之前的大战,身为实力最为强大的东突厥,却只能隔着黄河叹息,要么就是对着离石城痴痴的凝望,这已经使得不少的突厥贵族对于能够再次南下取得大胜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的颉利可汗只能黯然挥师北归。

大批的原中原诸雄的降卒放下了武器,换上了华夏复兴军的军装,成为了一名名优秀的建设工人,努力的为自己家乡的亲人们建设着在长期的战事中被毁坏的家园。

而华夏帝国的关中为支援山西北部和河套地区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粮食,粮食对于现如今的帝国而言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说虽然经过贸易出售了不少,但是仍旧有着大量的盈余。

光是今年秋收所获得的粮食,除了收归各地仓储的部份,剩下的完全足够满足新占之地一年的粮食消耗。

“夫君,又在想什么呢?”一阵香风袭入我的鼻端,听到这熟悉的嗓音,不用想都知道,是瑶光妹子来了。

轻轻拍了拍她揽在我肩膀上的手,冲瑶光妹子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想你呢,乖娘子。”

“真的?”瑶光歪起了头,一脸的疑惑模样:“不许忽悠人,你平时想事的时候,眉头都会皱得紧紧的,想妾身用得着这么犯难吗?”

“当然了,为夫在想,娘子这次大胜而归之后,怕是日后,再难有率军出征的机会了。”我笑着将瑶光妹子揽进了怀里,嗅着她发丝的清香,看着这张依旧艳丽的容颜,一如初见。

“夫君,您可别忘记了,中原尚未完全平定呢,妾身虽然答应了你不会离家太远,可是河南河北之地,离家都还没陇西远呢。”瑶光妹子狡猾一笑说道。

“嗯,不过,平定河南河北之地,最多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到时候,娘子可就要安下心来,乖乖的陪着为夫还有孩子。”我轻轻在她性感丰满的朱唇上啄了一口温柔地道。

这几年来,瑶光妹子动不动就领军出征,一出那就是小半年,不光是我很相信她,孩子也很想自己的娘亲。

等未来,中原平定之后,我并不是不让瑶光妹子继续挂军职,而是不会再让她去出征,她可以继续担任军队的职务,继续当她的将军。

“嗯,妾身知道了,到时候,一定会乖乖的听夫君的话,好好呆在家里边陪着您和孩子。”瑶光用下巴枕在了我的肩膀上,带着花露清香的气息,缭绕在耳畔鼻息。

“嗯,娘子如何体谅,实在是令为夫欣慰,日后你我琴瑟和鸣,不失为一桩美事哉……”本公子一脸幸福模样文诌诌的拽起了文。别说俺自个,就算是瑶光妹子都一副浑身鸡皮疙瘩直掉的模样。

“夫君,能好好说话不?”瑶光妹子可爱地白了我一眼嗔道。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容貌依旧,性情依旧,跟那两丫头好得跟姐妹似的,浑没有一点娘亲的样,依旧像是个大姑娘似的。

“好吧,乖,来陪我好好晒晒太阳,再过些日子可就不能呆在外边喽。”我放声大笑,伸手将背后揽住我的瑶光妹子揽在了怀中,躺在了这张软和舒服的躺椅上。

“都已经要中秋了,夫君,今年,咱们中秋节准备怎么过?”瑶光在我怀里蹭了蹭,舒服地躺在我的臂弯里满足地叹息道。

“中秋的话,咱们去看看你爹他们如何?”我想了想说道。

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安子乖,下次姐给你糖吃

“夫君这可不成,节日的时候,大臣们的眼珠子可都盯着你呢,你去哪,那些家伙肯定都会瞎说道,万一你去了我爹那里,那你是不是应该也要去跟那萧铣见一见?”瑶光妹子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撅起了嘴。

“那咱们就提前过去看看你爹娘,对了带上大丫还有铁蛋一块过去让你爹娘见见自个的外孙。”我轻抚着瑶光妹子乌黑的秀发笑道。

“嗯,那妾身可在这先多谢夫君了。”瑶光喜孜孜地点了点头答道。

“既然是谢,那娘子你是不是该有点诚意?”本公子笑眯眯地凑上前去,吻住了她那丰满的珠唇。

“爹爹,爹爹,你和娘亲在干吗?”就在咱夫妻俩吻得意乱情迷的当口,突然听到了脆生生甜滋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吓得俺们俩口子一哆嗦,差点来个门牙与门牙的激情碰撞,靠!

瑶光妹子以最快的速度从我怀中坐了起来,但是看到了大丫和二丫那两双天真的眼眸,羞得满脸通红地躲回了我的怀里边,一如少女时。

不过,她那双紧紧揪着我衣襟的纤手用力之大,差点把俺的舌头给勒出来,靠,也一如少女时。

“你们两个丫头窜过来干嘛?”本公子好不容易挣脱了瑶光妹子的双手,轻拍了拍伏在怀里边的瑶光妹子,那意思就是告诉她交给为夫解决。

“你们聊,娘有事过去一会……”瑶光妹子扔下这么一句话之后仓皇的离去,留下了本公子还有两个好奇瞪眼的小姑娘。

“爹爹,你在和娘亲干嘛呢?”大丫好奇地瞪大了眼珠子打量着,执着地问道。

“就是亲亲啊,就像爹爹平时亲你和二丫还有铁蛋那小子似的。”本公子自然没什么需要隐瞒的,咱不像瑶光妹子,夫妻亲热都像是干坏事般的心虚,咱这叫啥来着?艺高贼胆大?呃,不对,这应该叫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哦,那娘亲刚刚怎么脸那么红,是病了吗?”二丫好奇地指了指远处,业已经消失在门后的瑶光妹子。

“嗯,晒太阳晒的,好了好了,你们俩个过来,爹爹要问问你们的学业。”本公子瞎扯一番之后赶紧岔开了话题。

进幼儿园学了一年多了,两个闺女的个头也窜起了一大截,大丫越来越像她娘亲,二丫长得也跟她娘青霞似的,未来,肯定又是两个水灵灵的大美人。

不过嘛,在学院一年多的时间里,跟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超过五十次,其中有十五次采用了武力解决,这十五次中有七次全胜,另外八次,大丫二丫的对手直接被李元芳家的那对双胞胎兄弟碾压,根本就没有出手的机会。

对此,大丫二丫成为了幼儿园里最为臭名昭著的恶霸,按着瑶光妹子的说法就是这俩丫头很有她当年的风范,说这话的时候,一副很以为荣的得意模样,对于,本公子只能黯然无语,不过,我也终于拿起了严父的派头。

当然不是抽这两个丫的屁股蛋子,而是很严肃地跟这两个丫头摆事实,讲道理,让她们明白,欺负人是不好的,当然,别人来欺负她们的时候,反击是必须的,但是至少得有个度,不能动不动就拳脚相向,这是要不得滴,毕竟好歹也要保持一点淑女形象才行。

虽然这两个丫头平时不怎么听我的话,但问题是遇上了大事,本公子一板起脸来,别说是这姐俩,就算是她们的娘亲也得乖乖听俺这个一家之主的话。

当然,教育子女,必须避开像俺娘亲之类的长辈,不然,不是我收拾孩子,而是他们收拾我了。没办法,老小老小,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子亲,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摆到自己的儿孙面前,嗯,有了孙之后,儿这个字直接会被踢到了一边,例如俺娘亲。

我这个当儿子的说十句话都还没有这俩丫头片子哼叽一声来得管用,靠!这就是中年人的悲哀,上有老来下有小的滋味,可是有甜有酸。

一身便装的我携着妻子,带着儿女,来到了唐国公府,门口,李建成、李世民四兄弟一字排开,齐齐朝着我见礼。

“快快免礼,几位舅兄,今日某可是一身便服,这也不是朝中,不必多礼。”我赶紧上前一步,搀起了为首拜下的李渊长子李建成道。

“就是嘛,大哥二哥还有你们快都起来吧,娘和爹爹呢?”怀抱着铁蛋的瑶光妹子跳下了马车,抬手拉着从马车里跳出来的大丫子夜笑道。

“父亲和娘亲正在前厅等着呢,陛下快请吧。”李建成略显得有些拘束地一笑说道。

“就是,姐夫快进去吧,我爹娘都快等你们等了快半个时辰了。”李玄霸小心翼翼地从瑶光妹子怀里边接过了铁蛋,拿手捏了捏这小家伙白生生肉呼呼的脸蛋后说道。

“怎么让他们等那么久?我们不是说好这会子才到的吗。”我不由得一愣,回头冲李元芳问道。

“陛下这怪你不得,您如今终究是一国之君,虽说是微服,但也不能太过失礼了。”李世民也凑上前来解释道。

“尊老爱幼,这更是礼,怎么能让长辈等这么久呢?”我没好气地白了一眼李世民这货,牵着瑶光妹子的手就快步朝着大门里走去,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李世民与李建成这对哥俩相视了一眼后悄悄地松了口气,靠,说不定这对哥俩还担心本公子对他们老爹有意见吧,这才会摆出了这么一副谦恭的态度,省得俺在这里发作。

不过他们也不想想,我真是那么爱计较的人的话,柴绍那货岂不早就被俺给扔到非洲去当野人又或者让他去西伯利亚捉驯鹿去了。

对了,柴绍,这货目前仍旧在山西之地当兵吃粮,给李孝恭打下手。在向瑶光妹子求婚失败之后,灰心丧气了一段时间,之后,李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