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攻略-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了召唤匆匆赶到了会议室的诸多文武大臣都是一脸的凝重,中原的稳定,将会由于李密的转变而产生极大的变化。

“那李密现如今会不会叛乱还不好说,但是,不久的将来,向来不甘人下的李密是绝对会向唐公动手的。如今,李密独立出去了,那么,山西的北部,就相当于是完全的失去了防御的要害,只要稍有不慎,怕是就连晋阳都难保住。”韩世谔抚着颔下浓须很是难以相信地摇了摇头。

韦云起站起了身来负手而立,直接就点出了重心所在。“北边,只是一个问题,诸君莫要忘记了,东面窦建德也一直在等待着时机,而南边,王世充南下之势受挫后,虽然缩回了洛阳,可是,他的野心仍在,山西之地出了事,对于他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可能错过的好机会。”

说罢了这话,看了一眼坐在我身边杀气腾腾冷着脸一声不吭的瑶光,韦云起沉吟了一会之后朝着我恳切地道:“不知陛下意欲何为?”

头疼,我的头很疼,对于李渊落到这样的地步,从李密投奔他的第一天我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够从这样的变局当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当然还有一点,必须考虑到李渊和他那几个儿子的安危才行,这一点,自然是因为俺的婆娘。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渊还有李世民他们哥几个在绝望中呃屁。

看到了身边虽然已经显得冷静下来,却浑身直冒寒意和杀气的瑶光,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得想个办法才是。

“一会朕会遣人相告,不过,到了现如今,情况尚未明朗,暂时不可轻动,不过……”我想了想之后,下令,开始在延安郡地区,集结两个军的兵力,另外,第四军移师潼关与长安之间的郑县,另外再集结一个军赶往潼关。

还有就是,韩城水师,进入二级战备状态,一级战备的话,那就相当于临战状态,二级战备的意思就是开始注意,随时可能会有战争的发生。

而韩城水师现如今已然尽复旧观,五十艘百吨级的战舰,还有上百艘各种战船,虽然数量看似不多,但其战斗力趟平黄河、长江内的所有敌对势力的舰队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稍作了安排之后,这些大臣们都纷纷辞别而去后,我赶紧派人前往唐国公府去知会李玄霸和窦氏,不管他们现如今是否知道,我总是要做自己该做的,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而瑶光妹子,此刻脸上的怒容已然渐渐地散去,只有那阴郁还盘旋在她的脸颊眉眼之间。

“娘子,你别太担心了。”我握了握瑶光的纤手,从一旁拿起了干毛巾开始给她擦拭起那尚未尽透的青丝。“李密背主,你我皆知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所以别太放在心上了。”

“而今,他幸好并没有向你的家人动手,而只是举旗背主,说来,这已经是你大哥的幸运了。”

瑶光侧着头,由着我给她擦拭着青丝,一面轻声言道:“夫君,妾身也知道李密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背叛我父亲。”

“或许,是你大哥的言行激怒了他吧?”把毛巾扔到了一边,伸手揽住了瑶光的纤腰,眺望着窗外的绿意,不禁有些感慨。李建成的脾气看是挺好,实则是有些暴燥。

而李世民看是性情比李建成跳脱,但实际上,遇上了大事,能够第一个冷静下来的,反而只会是李世民。想来李密之所以决定在这个时候甩开李渊单干,肯定有李建成的关系在里边。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先谋全局,再定中原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根导火索,最重要的是,李密是不可能永远甘居于人下的主,历史上,李密就已经做出了他认为正确的选择,现在,不过只是他在重复另外一个历史时空选择的道路而已。

“当然,不管怎样,李密这么做,终究是把你父兄陷入了困顿之境。不过还好,至少你的父兄没有性命之危。”脸挨着瑶光妹仍旧微润的青丝,嗅着淡淡的清香,瑶光就像是春倦的猫儿一般,蜷缩在了我的怀中,脸紧紧地贴在了我的胸口,一动也不动。

我也没有再开口,就这么搂着她,轻轻地抚着她的肩膀,安静地等待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安宁。

良久,瑶光妹子仿佛才多梦幻中清醒过来,侧过了脸来,仰望着我,声音透着几丝暗哑。“夫君,若是,妾身是说如果,如果我爹爹倔着就是不愿意归顺华夏帝国,夫君您会去援救他吗?”

“这是自然,为夫为了你,一定会去做的。”我轻轻地抚了抚她光洁娇白的俏脸,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肯定地答道。

“夫君,妾身想去山西一趟。”瑶光深吸了一口气,坐起了身来看着我说道。

本公子心头一跳,坚决地摇了摇头。“不成,至少现在还不能去。”

“为啥?”

“这个时候,你去了,能够有什么帮助?”我反问道。“你去帮你父亲领军讨伐李密?先不说李密不是善与之辈,你父亲到底是否愿意现在就跟李密翻脸,这才是最关键的。”

瑶光沉默了下去,的确,这个时候,就算是她真的去了山西之地,也没有太大的用处。要知道,李密已经跟李渊不是一路人了,使得山西北部,完全地暴露在了梁师都与刘武周的攻击范围之内。

而李渊、李世民都为王世充所牵制,难以动弹,同样,李神通李孝恭也被窦建德牵制住。晋阳一带的兵力,不足五万,目前只能暂时靠李建成和李元吉镇定晋阳。

不过,我还真不看好这哥俩,因为,李密既然不甘于李渊之下,去跟梁师都和刘武周勾结,那晋阳,完全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瓮中之鳖,除非老李家舍弃掉其他方向的地盘,全盘退守晋阳,不然根本保不住。

李渊,绝对不是那种性情果决的人,遇上事情,总要先考虑三分,一句话,性恪属于比较优柔寡断的人。如今,晋阳尚在,李密也没有说直接翻脸的情况下,李渊绝对不会是首先反脸的那个。

“夫君,那您说,应该怎么办才好?”瑶光完全地拿不定主意,行军作战,她绝对在行,但是现如今,老李家的情势危危可岌,光想靠老李家的那些兵力,已然是无力回天。

“为夫有一句,不知道当不当说。”我想了想,还是朝着瑶光妹子恳切地道。“劝劝你爹,立刻放弃晋阳一带,退守山西南部。最好能够依托黄河进行守备,如此,就算是不能够保住整片山西之地,汝父兄,也至少能够相安无事。”

瑶光没有说话,而是站起了身来走到了桌上扒拉出一张地图,目光落在了这上面。我走到了她的身边,扶着她的肩膀,看着那张精确度极高的中原地图。

“……夫君,小时候,我觉得我爹爹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他很勇敢,剑法高超,箭术更是没有敌手,那时候,我就一直认为我爹爹能够成为一位盖世大英雄。后来,杨广做了那些蠢事,让天下变得纷乱,烽烟四起,那时候妾身就在想,若是我爹爹当了皇帝,肯定能比那家伙做得更好。”

我内心无比温柔地从她身手揽住了她的纤腰,轻轻地在她耳畔一吻,继续倾听着她的倾诉。

“可是后来,看到了夫君,夫君你虽然剑法不出众,箭术也难有成就,就算是武技,怕是连一名护卫都打不过……啊,坏蛋,您先听妾身说完……但是,你却有着天下人难以企及的眼界和志向。”说到了这,瑶光侧过了脸来,灵动的眼眸,透着令人心怡的清冽。

“天下人里,再没有人,比夫君您更有眼光,若是我父亲做了皇帝,或许也就是像隋文帝或者汉高祖这样的开国皇帝,而夫君您不一样,您要做的,您要开创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华夏……”

看到目光中的崇拜,本公子的心情十分愉悦,被自己的女人所崇拜,作为丈夫,做为男人,都有着强烈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若不是现在不是时候,真想就直接搂起她来上一段华尔兹或者是探戈。

瑶光把头埋进了我的怀中,紧紧地揽着我的腰,嘴里喷吐出来的空气,让我觉得胸口一阵滚烫。“夫君,我会和我娘亲劝说我爹,让他别再闹了,现如今,到了这样的地步,他已经失败了,真希望他能够好好的歇一歇,别再去想那些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事情。”

“你是该劝劝你父亲,你告诉他,他终究是我的丈人,朕,不会薄待你们李家的。”

“嗯,夫君,妾身想要回家一趟,好好和我娘说说。”瑶光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

“好的,要不要我陪你过去?”

“多谢夫君,还是不用了,我和我娘说好些。你去了,反而不太好。”瑶光想了想摇了摇头答道。

“好的,早去早回,我和子夜在家等你。”我点了点头,低下了头,轻轻在她朱唇一吻笑道。

瑶光妹子翻身跃上了马背狂奔而去,身后边,是数十名精锐的护卫。看着她策马远离,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目光落向了远处,巨大而又巍峨的长安城,仍旧屹立着,高傲,而又伟岸。

这里,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新兴的王朝,一个在历史时空支线上新出现的王朝,同样代表着,华夏民族的命运,也将由此而改变。在我的眼里,李渊,代表着旧式传统的封建主义代言人,而我,则是新时代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的代表人。

李渊的失败,正是代表着历史大潮的变革。代表着中华民族将会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虽然前方未知,但我坚信,一定会比历史上的华夏道路,要光明百倍。

而眼下,山西的动乱,看来只是一隅之地,但实则已然是天下大乱将息破局之变,山西之地,与诸雄牵联,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亦不为过。

本公子之所以一直不入关进中原,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先谋全局,再定中原。而今的局势,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华夏复兴军入关的日子已然近在咫尺。

而今,要看的就是李渊自己的态度,他的态度,将会代表着老李家的生死存亡,当然,我不会要他的命,不过,若是他一直倔强,那么,后果肯定不会太好看。

关中,蜀中的几个大商团,都在华夏复兴军夺回了西海郡与河源郡之后,在我的授意之下,开始把手伸向了那里,先是在关中招揽了大批的流民赶往西海与河源郡,之后,将会在这两地建立起各种工厂,努力地发展,争取将这两处高原郡发展成为华夏复兴军未来踏平高原地区的桥头堡。

就在我们从高原撤军之时,慕容世伏,这位吐谷浑可汗,终于呃屁了,而慕容伏允虽然吃了大败仗,却把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慕容达昔的身上,并且在光化公主的帮助之下,成为了新一代的吐谷浑王国可汗。

而慕容达昔在得知慕容世伏呃屁的第一时间,就在华夏复兴军的扶持之下,宣布自立为吐谷浑王,并且指责慕容伏允与光化公主合谋毒杀了前吐谷浑可汗慕容世伏。

正是因为这两人势大,他才忍辱偷生,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时机,站出来。而现如今,华夏复兴军已经占领了过去隋朝的大部份地盘,必将成为优秀的宗主国,所以,他决定投靠向仁慈而又伟大的华夏帝国,甘为臣属,以换取华夏帝国的支持,来对抗慕容伏允这个国之逆贼。

双方各执一词,吵得天翻地覆,虽然慕容伏允是经过诸多吐谷浑部落首领拥戴之下成为的吐谷浑可汗,但是,慕容达昔去是在华夏复兴军的护佐之下,成为了吐谷浑王。

虽然慕容伏允的实力远远强于慕容达昔,但是请不要忘记了,华夏复兴军那令吐谷浑人丧胆忘魂的可怕战斗力,想想吧,一万吐谷浑骑兵正面突击一万华夏复兴军步卒,到最后,不是华夏复兴军的步卒四散逃窜。而是吐谷浑扔下了两千来具同伴的尸首四散溃逃而去。

而华夏复兴军所使用的那种火药武器,直接就被那些吐谷浑骑兵命名为魔鬼。是的,在他们的眼里边,这玩意甚至比魔鬼还要恐怖和残忍,那些败逃的吐谷浑骑兵,甚至还经常会在午夜梦回时,被那梦中血淋淋的残酷场面给惊醒。

而华夏复兴军,出兵总数也就是十万之数,而吐谷浑大军则动用了十五万,而战果,吐谷浑人在两个战场上都遭受了大溃败,十五万大军,被俘了六万,最终被慕容伏允收拢的残兵,只有六万多,剩下还有一万多不知道被吓得跑哪去了。

第六百八十三章 肆虐中南的程咬金

所以,哪怕是慕容达昔现如今手中的兵马也就只有一万,甚至其中连三分之一的骑兵都没有,嗯,没办法,好点的马全被华夏复兴军给搜刮了,留给他们的要么年老,要么体弱,要么就是带点伤残。

但是,西海郡东部还有河源郡大部的十来万游牧民族,很是识趣了拜倒在了慕容达昔的脚下,奉其为主。

双方之间已经开始有小冲突发生,但是,一旦吃亏,慕容达昔就会滑溜的窜回河源或者是西海郡境内。而慕容伏允却只能干瞪眼,不敢大肆地入侵,因为,每每他踏足进入之后,就会开始在大量的华夏复兴军骑兵集结并出现在他的视线之内。

在与华夏复兴军作战中,败得连裤衩都差点输掉的慕容达昔只能悻悻地命令大军退去,他很清楚双方的战斗力对比。在没有必胜的把握时,最多也就只能隔着边境线冲远在千百里之遥的慕容达昔吐口水泄愤。

而慕容达昔至从了解到了这一点之后,就开始洋洋得意地在边境线地带跳起了国际舞,一会窜过去搞掉一两个小部落,掳其人口,一会又窜回来,静待着赶来救援的吐谷浑大军无功而返。

慕容达昔的手段相当的猥琐,就连裴仁基也在信中如此报怨,不过本公子倒是觉得十分欣赏,这样的猥琐的人,用来对付他的异族同胞那是再好不过了。

现如今,东突厥那边,仍旧在与我们做得各种贸易,其中最重要的酒马贸易仍旧在持续,但是,通过情报显示,东突厥内部已经在严格的控制烈酒的消费和使用。更多的是,用来与薛延陀和西突厥进行贸易,换取大量的马匹和其他东突厥所需要的物资。

另外,东突厥内部,已经有许多的声音认为,继续支持那些汉人代言人去夺取天下的行为,东突厥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利益,这么做,实在是有亏本之嫌。所以,东突厥应该亲自动手,南下征服这些美丽而又富饶的大地,将这些,变成他们东突厥人最辽阔的牧场,这才是最好的。

现如今,这样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接近主流,而受此影响,那些作为东突厥代言人的中原豪强,已经变得十分不安,他们需要做不改变,需要在东突厥真的南下之前,先行掌控住自己的命运才行。

而东突厥的目光,更多是放在了我华夏帝国身上,在他们的眼里窦建德,刘武周这样的人都懂得屈服并愿意屈服的人,留在后面收拾就好。而现如今日益强盛的华夏帝国,已然成为了他们眼中未来掌控中原最大的威胁。

生意还在做,但并不代表和平将会持续下去,这一点,我清楚,那颉利可汗也很清楚。只不过,缺少一个契机,或者说是机会。

而今,东西突厥之间,已经形成了暂时的和平,统叶护可汗和颉可汗已经互相派出了使节握手言和。而且还是颉利这家伙先派出使节的,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来,颉利正在消除一切可能干扰到他向南动手的因素。

现如今,岭南之地十分的安宁,在冯盎这位岭南出身的本地大佬的强力支撑之下,皇甫逸将政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才刚刚开始没多久,但是,各种建设已然初见雏形。

至于屈突通,已然继续领军向东而行,他的目标,就是继续东征,直到与杜伏威在江南汇师。如此一来,前隋之江山,将会有超过五分之四的疆域,都落入到本公子的统治之下。

到了那时候,完全处在我的包围圈之内的梁国萧铣,将会变成囊中之物,到了那个时候,他想不降也由他不得。

而窦建德已然查觉到了危机,多次进攻江淮之地,虽多有胜绩,但是却很难向被杜伏威经营已久的江淮之地涉足。而本公子派过去的那些吏员,还有那些军队教导员,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南方,交趾之地处,程咬金这货,正率领着由当地的蛮兵,还有他所率领的精锐,以及前期赶至交趾的华夏复兴军将士共同组成的大军,缓慢而又坚决地向着南方推进。

虽然程咬金这货看起来像是傻大粗憨,可实际上,这家伙就是化妆莽汉的奸商,这家伙在交趾之地,对那些当南的蛮人既拉又打,或是威吓,或是施之以仁。

整个占婆国已经完全乱成了一锅粥。占婆国王建达婆达摩一开始还不太在意,纠集了土人兵马五万,战象两百头,意欲一鼓作气将程咬金所率大军给灭掉。

结果嘛,五万土人,战死、被俘者超过两万,而两百头战象刚上战场,就被华夏复兴军的手雷吓得把土人踩死了好几百然后窜入了丛林再难见踪影。

建达婆达摩惊慌之下,一面朝着南方败退,一面派遣信使向扶南国求援,意图垂死的挣扎,结果,再退到了原九真郡的郡治九真城,意欲借助坚城顽抗,结果,大批的,被华夏复兴军征服的土人当起了前锋,只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九真城告破。

建达婆达摩只能继续南逃,意欲退守位于占婆国南的九德城,一面多派使节前往扶南国处,最终,扶南国派遣了五万土军,还有一百五十头战象前往九德城增援。

扶南国,又作夫南国、跋南国,意为“山岳”,是曾经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名。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上的东南亚国家,也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经常出现的东南亚国家。

据中国史籍记载在扶南国于公元1世纪建国后,混氏王朝于公元1世纪末叶入主扶南国之前的一段时期,扶南国是有处于母系社会末期的早期王朝进行统治的,由于记载不甚详细,早期王朝的统治者(即女王)的姓名大多未流传下来,遍览中国古籍,只有一个有姓名的女王,即女王柳叶(晋书作叶柳),统治时期大约在混氏王填(晋书作溃)到达扶南国前的一段时期。

南北朝萧梁时,扶南憍陈如朝国王阇邪跋摩于萧梁武帝天监二年,遣使送珊瑚佛像,并献方物,武帝诏曰:“扶南王憍陈如阇邪跋摩,介居海表,世纂南服,厥诚远著,重译献賝。宜蒙酬纳,班以荣号。可安南将军、扶南王。”。天监十年、天监十三年,阇邪跋摩累遣使贡献。天监十六年,扶南憍陈如朝国王留瑽跋摩遣使竺当抱老奉表贡献,天监十八年,留瑽跋摩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并献火齐珠、郁金、苏合等香。武帝普通元年、中大通二年、大同元年,其又遣使瑞献方物。大同五年,其又遣使献生犀。

扶南国信奉婆罗门,以婆罗门为国教,其国自一世纪至今,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而且其疆域,可以算得上上在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中南半岛国家。

其国有兵超过二十万,疆域更是比占婆国广袤得多。昔日,占婆国王建达婆达摩复国之后,甚至还想着乘中原纷乱之机,与扶南国一块合兵进攻中原,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他们的联军连交趾这一关都过不了,反而扔下了好几千具尸体,就再没想继续北上。而今,占婆国主求援,扶南国主倒是很仗义地派来了大量的援军。

而程咬金,却在这个时候,在收复了九真郡后,大军进入了原日南郡北部的咸驩城后,就停下了进攻的脚步。既不进攻,也不后退,把那逃到了日南郡中南部九德城内的占婆国主都已经憋出了内伤,却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扶南国主的援军抵达之后,占婆国王建达婆达摩一咬牙,又拼凑出了四万大军,一百头战象,合兵一处,再次北进。

结果,对着了程咬金的大军之后,再次大败,这些中南蛮子最是依赖的重型武器战象,连根毛的作用都没有发挥过,每一次作战之前,只要被那手雷的轰鸣声一吓,顿时就跟炸了窝的鸡似地四处乱窜。

不过,程咬金这一次很仁慈的没有追击,而只是让那些投奔他的中南土人士卒去追击,结果,三万鬼哭狼嚎的土人扑上去之后,这边占婆国王建达婆达摩和扶南国援军主帅一看华夏复兴军没动静,大喜之后,反击扑杀。

鬼哭狼嚎扑上去之后,又鬼哭狼嚎地逃回来,这些中南土人很悲剧,而程咬金果然很仁慈,对于他们连追击敌人都干不好表达了一定程度的训诉之后又安抚了一番。让这些中南土人感恩戴德无比。

而在北方的交趾,继续地飞速发展着,造船业如今已经成为了交趾之地的支柱产业,甚至于泉州等地的海商都会亲往交趾购买这些造型独特,但是极为坚固,航速快得惊人的商船。

另外,也带来了大量的各地的土物产,商贸的往来,使得交趾之地的人口和工商业都蓬勃的飞速发展。而这里的战船,已经远航至海南岛和流球这两个大岛上,海南岛上目前有三郡之地,而流球,仍旧处于未开始地区。

第六百八十四章 给梁国萧铣一个教训

另外,已经有探险船开始前往南洋之地进行探索,绘制海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洋诸岛,都将会在华夏帝国的疆域图上现身出来。

至于杜伏威,现如今攻取了李子通的地盘之后,势力愈加的强盛,并且盘据江淮江南之地,北面抵抗着窦建德的南征,而西南面,正虎视着那李子通。

李子通也算是个能人,几起几伏,都能够摔趴下之后再次爬起来,被杜伏威收拾得趴下之后,李子通又向东逃往太湖,收拾散兵,得到二万人,在吴郡袭击沈法兴,大败沈法兴。沈法兴带几百个亲随放弃吴郡城逃走。李子通的兵力重新强盛起来,便将都城迁到余杭,接收了沈法兴的全部地盘,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全为其所有。

而今面对实力越来越强大的杜伏威,李子通也很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杜伏威实力相等的对手,已然向梁国萧铣派出了使节,希望能够与萧铣联手。

而萧铣得此消息之后,颇为高兴,或许在他的眼里边,能够跟李子通联合起来的确是一件幸事,至少他目前只需要三面受敌了。不过,这家伙的这番举动,受到了岑文本的强烈反对。

首先,李子通绝对不是什么好鸟,背盟之事干得无比熟溜,而且,李子通的对手,乃是杜伏威,而杜伏威已然归降华夏帝国,也就是说,跟李子通联合,必然会得罪华夏帝国这个最强大的劲敌,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特别是对于四面受敌的梁国而言,华夏帝国至少对梁国还维持着一定的善意,但是现在,萧铣的做法,必然会让这些善意消失无影无踪。那么,华夏帝国入关之时,便是梁国覆灭之期。

他的话很有道理,哪怕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也不由得对岑文本的这番话而击节喝彩不已。

“可惜,萧铣此人,目光短浅,忌贤妒能,岑文本的这番话虽是金玉良言,可是……”房玄龄也是一脸惋惜地评价道。

“不过陛下,梁国既然已与李子通结成盟友,咱们是不是应该有所表示?”

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不然,那萧铣说不定还真以为朕软弱。告诉宗罗睺,让他一个月之内,拿下巴东郡全境,朕倒要看看,那萧铣会有怎样的反应。”

“诺!陛下放心,臣这就去告诉宗将军,相信宗将军不会让陛下失望的。”韦云起眉头一扬,信心十足地笑道。

“嗯,朕也相信宗将军,对了,巴蜀之地的道路修缮得如何了?”我点了点头之后目光落在了负责道路交通建设的武士彟身上。

武士彟站起了身来,拿着一份厚厚的资料在那一面看一面禀报:“陛下巴蜀盆地的那些郡县的水泥直道,已经在今年春末时就已经完全通畅,另外就是,从长安直抵交趾的这条水泥直道目前尚有七百多里才能够联通。而其他郡县的水泥直道,虽然因为山势坚险,所以,施工很是困难。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工程,都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的完成量。”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是古人说的,莫说是古人,就算是出生在二十世纪的我也深有体会,特别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大多数的道路,仍旧是那种爬山路,遇山就爬,有时候,为了绕一座山,甚至花上好几个小时,而若是打洞而过,最多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

而本公子自然是要玩就玩狠的,能打洞就尽量打洞走。极少会去爬山什么的,如此一来,这样的道路建设,甚至让我有一种古代高速公路的感觉。

而因为是在山区,这样的道路建设,的确是增加了难度,但没关系,这样一来,就将道路直接拉直了很多,减少了很多的弯路,虽然山洞会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车马行进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总是比绕山又绕水好上了很多。

所以对于武士彟所提出来的困难我很能理解,也幸好,幸好中原战乱,才得以使得本公子拥有了出乎预料的劳力来干这些事。虽说修路有危险性,会死人,但是相比起打仗而言,所死亡的人数简直就是毛毛雨。

最多还有两年的时间,巴蜀之地的所有郡县就能够全线贯通,而单单只是一条从长安出发,经由蜀地直达交趾的水泥直道,就使得很多的蜀地物产能够更加的便捷运输,同样带动了巴蜀之地的贸易和工商业。

在本公子治下的各地,工商业的发展都极其迅猛。而工商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就是使得商贸往来更加的频繁,同样,频繁的商贸往来,使得国库的收入正在飞速的增长。

也使得不少反对支持工作人的文武大臣与有识之士都默默地闭上了嘴,因为,眼见为识,看着这个繁荣的华夏帝国治下子民们那一张张开怀的笑脸,他们很清楚,就算是再反对也没有用。

因为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发展工商业不但没有阻碍到农业的发展,反而使得土地兼并几乎完全停止。因为华夏帝国公平公正的税赋收入,让所有人都感受得到,虽然这样的公平,只能涵盖大多数人,但是,却已经比之前朝,了不起多少倍。

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一律照章纳税,谁还有什么可说的?天子都纳了,难道你们好意思,有脸去反对,不纳税不成?

另外,各郡县的国学都已经开始建立,许许多多过去不得志的文人们,也愿意从家里走出来,来到这些学堂里,为这些商人、农人、工人的孩子,教授他们知识,让他们明白,他们所生活的国度,叫做华夏帝国。

他们所使用的文字,叫做汉字,他们都有着相同的血脉,他们都是骄傲的华夏帝国的子民。

国家的凝聚力,就是要从小培养起,让他们明白自己所生存繁衍的大地是何名,他们的种族是何名,他们的未来又在何方。

大批的退役将士也加入到了教育队伍里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