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日本做游戏-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同样智力的首都孩子,哪怕上的大学不是太好,他也能去当个产品经理啊。
然后,从事脑力工作,当产品经理的首都孩子,会带着他的孩子,指着农民工和农民工的孩子说,你如果不好好学习,好吃懒做,以后也是这样。你要知道爸爸啊,可是从小都很努力,咱们现在拥有的这一切,可都是爸爸一点一滴拼搏出来的啊。
(没黑谁的意思,也没反智的意思,不管是哪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城市的人,请给偏远山区的人,多一些宽容。月白就是个十八线小县城的孩子,人穷志短,学历不高,有感而发,望见谅。)(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基础
《我的世界》虽然最开始收货的是一群喜欢猎奇的核心玩家,但是,由于这个游戏容易上手的特性,大范围传播后,很快就在广大玩家群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很让人意外的。
尤其是以小学生,或者更低年龄群体的孩子们,喜欢玩这个游戏。追根溯源,大家最后找到的说法,就是《我的世界》是一款网络版的乐高,孩子们既然喜欢玩乐高,自然就会喜欢玩《我的世界》。
更何况,《我的世界》相较于乐高,实在是太便宜了。一套普普通通的乐高几百美元,而《我的世界》只要九点九美元,与一套乐高,几乎只能组成一件东西一个场景不同,九点九美元的《我的世界》,几乎拥有者无限的可能。
既然提到了乐高,就不得不提,通让有一群成年人,喜欢玩乐高。这在刚开始有点让人稀奇,但是和后来喜欢小马,喜欢《光之美少女》的成年人相比,就没有那么奇怪了。
更为重要的是,原先那个让藤原凉介和木村雅树制作《放逐之城》的建筑系教授,又发现了《我的世界》的用处。
于是,没过多长时间,网络上的视频网站,就流传出了一些超大型的《我的世界》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是现实中就有的建筑物、建筑群,有的则是幻想游戏中的经典建筑。
要知道,想要做这些,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光是二十倍速的视频剪辑,都要放上几十分钟,就知道制作过程到底有多长了。
这对于建筑系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虽然,《我的世界》里,并没有多么真实的物理系统。
甚至,一个方块悬在空中都不会掉落,牛顿如果在这个世界就不会被苹果砸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了。
当然了,在现实世界中,牛顿也不一定被苹果砸到过,就像华盛顿小时候没砍过树一样。
与那些知名人士的枯燥晦涩的研究成果相比,普通大众更喜欢听故事,那种浅显易懂,有着明显鸡汤味道的故事。
因此,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大家知道他,一般都是因为他有着比较出名的故事。就像是童第周和蛤蟆也是如此。
《我的世界》的长卖,相比于别的作品来说,更加的过分。到了发售之后的第三个月,这款游戏的累计销量,就已经破了五百万。
这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半一线作品的成绩了。要知道,千叶游戏的王牌游戏,推出一次,销量也就只有千万左右。
就像《马里奥》全系列的销量,也不过踩到四点五亿,这已经是这个世界,最畅销的游戏系列了。
别的游戏系列,最多的累计销量,还没有过亿。
在一亿以内累计销量最多的,基本上就是电子艺界的那些体育系列了。
毕竟,球员们每年都在发生变动,就算是游戏不做大更新,光是这些球员的数据更新,球服更新,就足以让狂热的体育迷买单了。
毕竟,在一些国家来说,体育项目极其周边产业,就已经是他们国家最大的产业了。
因此,那些贫民窟的孩子们,也更喜欢通过踢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毕竟,别的向上晋升的通道,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等于没有。
在林彦的决算中,《我的世界》是不会推出后续版本的。也就是说,《我的世界》基本上不会系列化。
就算是系列化,《我的世界》的本体,也不会动。也许会推出一些故事模式的东西。嗯,这就像是以《我的世界》为舞台,导演一处舞台剧一样。
像是建筑系教授主持的“超大工程”系列,其实,都有自己定制的材质包的。毕竟,有些建筑的风格,光用《我的世界》里带的元素,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随着“超大工程”系列的推出,后来又有人直接利用《我的世界》来拍动画片了。虽然说,方块人看上去演出效果不咋地,但是,喜欢看的人还不少。
另外,这样制作动画片的成本还低,所以,更新的频率也很快,所以,没用多长时间就圈了一大堆粉丝。
如果按真格来说,事情已经渐渐脱离了藤原凉介和木村雅树两个人的掌控了。他们没有料到这款游戏会这样热销,会成为这样一个现象级产品。
要知道,现在《我的世界》游戏里,那个绿色的,会爆炸的怪物,几乎已经成了吉祥物了。
他们官方制作的一批苦力怕四四方方的抱枕,基本上刚上架就卖完了。
甚至,他们两个人,不得不找更多的代工厂制作周边玩具。
当然了,其实周边玩具的所有权在千叶游戏手里。要知道,除了游戏本体,游戏公司的另外一大财源,就是售卖这些周边玩具了。
像是千代公司,游戏和动画,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都是一种宣传自家产品的手段而已。他们的主业,不还是卖模型。
凭借着千叶游戏的成熟分销渠道,很快《我的世界》的周边,就铺满了全世界各个与千叶游戏有关的商店。
虽然说有版权加持,但是价格并不是很贵,但跟那些山寨品比起来,也说不上便宜。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数据统计,千叶游戏很清楚的知道,周边产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定价利润最高。
例如那种小众核心向的游戏,不光是游戏本体卖的贵,就连周边也卖的贵。这是因为,这样的游戏受众少,但是,只要是受众,基本上都是忠诚的粉丝。不说让他们话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但是让他们花“一点点”钱,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很容易的。
而那些大众一些的游戏,一般定价就比较便宜了,毕竟,虽然受众广,但是忠诚度低。
因此,《我的世界》的玩偶,以及各种商业合作,都是以一种比较低廉的价格,进行相关销售和授权的。
正是因为这种低廉,所以,很短一段时间,几乎全世界都充满了和《我的世界》相关的东西。
这其实对于《我的世界》自身也是有益的,基本上,算是双赢的合作。
《我的世界》销量更多了。而藤原凉介和木村雅树的工作室,也没有新游戏的开发任务,他们就是负责后期更新维护《我的世界》了。
其实《我的世界》这款游戏的深度并不深,如果按照传统的游戏目光来看,这款游戏的生命周期不会长。
但是,因为他可以让玩家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想创造的东西,生命周期,其实是超过所有人的预期的。
而这一切,并没有出乎林彦的意料。他虽然看上去不太关注《我的世界》,但是,他筹划的事情,却几乎都是以《我的世界》为蓝本的。
这个世界的几乎发展到底有多块,这是不受人主观意志所转移的。
林彦内心里,有一款他想要制作的终极游戏,他把它叫做《蓬莱》。没错,就是蓬莱仙岛的名字。
这款游戏是这样的,一款跨越了虚拟和现实的游戏。玩家们可以在这款游戏里生活,现实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反而不重要了。
这个游戏会分为一颗又一颗星球,每一颗星球,其实就是一个主题乐园。比如说,有科幻星球,里头都是后现代风格的建筑,有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一名玩家可以选择像是传统冒险游戏里一样,当一个冒险者,或者,就像是过日子一样,在这个游戏里普普通通的过日子,在游戏里赚的钱,可以在游戏里消费,也可以在现实世界里消费。
林彦甚至设想,或许,有一天,《蓬莱》里面也会有教育星,也就是说,这颗星球就是专门从事教育的。
林彦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其实现实世界的教育资源分配,其实是非常不均匀的。
好的老师就那么点,而需要教育的学生就那么多。而在《蓬莱》里授课,实际上和网络课程有点像,是一个一对多,远比一个课堂上,一个老师对几十名学生要多得多的情况。
不过,网络教学一个不好的一点,就是网络教学是非即时的。不是直播,没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样的话,学生有疑问不能即时和老师沟通,所以,教学效果是有点差的。
但是,如果《蓬莱》这款游戏实现了,那么这一切问题都解决。不光解决了网络教学的问题,还解决了现实世界中空间和时间的问题,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享受到最高端的教育资源,这在以前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然了,这一切,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看起来还像是痴人说梦。毕竟,想要达到林彦要求的《蓬莱》所需要的水准,至少要解决虚拟现实的技术难题。
虚拟现实在现阶段,除了硬件不达标之外,另外一个难点,其实是在输入模式上有问题。
玩传统的电视游戏,或者是电脑游戏,可以用手柄鼠标键盘。但是,这些对于虚拟现实来说,都是不能够接受的。
因为虚拟现实技术,需要的是一个几乎完全沉侵的体验。
并且,需要和身体的技能相契合。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有人晕虚拟现实的情况。
毕竟,在视觉里你在移动,而在现实世界里,你并没有在动。
而身体却在适应你在动的情况,这样身体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
当然了,这些事情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就像晕车的人,多坐坐车一般也就不晕了。
或许,虚拟现实玩多了,也就不晕了吧。
不过,说道理会难受,还是因为这些东西,技术水平不过关。
林彦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当初才跟千叶有希说,要千叶游戏支持技术的发展。
毕竟,只有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有成功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如果,只等待着技术成熟,那些搞技术的,不会有动力去搞这些的。
毕竟,这些技术要求都很高,如果没有人买单,这些技术也很难变现,因此,他们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去研究这些东西呢。
科研世界,从来都不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世界,相反,甚至比普通社会还要现实。因为,想要在科研界做出成果,必须有钱。
没有钱能不能搞出成果?能。
但是,可能性基本上和猩猩变成人一样渺茫。
要知道,如果有钱能够购买一台昂贵的机器,就是玩这台大玩具的记录,都能发表成为一篇论文。
除了理论领域,剩下的大部分科研项目,都是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的。
而现在就算是理论领域,其实运用到大型计算机,或者是超级计算机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了。
超算的使用费用,就像是去网吧上网一样,都是按小时按分钟收钱的。就像是有一些去网吧玩电脑的买不起电脑一样,其实,大多数使用超算的人,自己也买不起超算。
因为超算昂贵的价格,哪怕就是租用,价钱也很不便宜。所以,哪怕是搞理论的,这个念头也不能免俗。
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以前,那种一根铅笔,一张纸,一颗脑子,就能搞科研的时代了。
千叶游戏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可以用巨额来说,因此,他们是科研界的财神爷。
当然了,绝大多数技术,是不能够实行到游戏机或者游戏上的。毕竟,搞科研是下河摸石头,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摸到的石头,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就像是研发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总会出来的是让人雄起的药物一样。
科研除了实力,有时候也是看运气的。
因此,林彦也不知道,在由省质检,究竟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最终梦想,制作一款终极游戏。
他这个计划,几乎没有跟人说过。如果有,那也只是千叶游戏和河边麻友这两个人。
当然,这两个人很支持林彦,并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狂妄自大的疯子。(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智龙迷城》
《我的世界》正在一天天席卷全球的时候,林彦已经开始策划新的游戏了。
千叶游戏智能机已经发售几个月了,虽然因为千叶游戏自身补贴政策的原因,光靠售卖硬件基本上没赚到钱,但是,通过销售软件,收益其实还可以。
当然了,千叶游戏里所有关注这个项目的人,都不在乎手机到底赚了多少钱。因为,这是千叶游戏的老套路了,低价抢占市场,然后营造软件生态来赚钱。
不过,虽然千叶游戏智能手机,在千叶游戏内部看来,已经是很便宜的产品了。但是,在外人看来,还是这个时间段里,中高端手机的价格。
毕竟,低端手机的价格,现在成本价都低到不足十美元了。就算他们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一台最低端的手机价格,也不过三十美元。
这一切,都是托了台湾一家叫做连发科的公司,他们提供了低端机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省去了手机厂商,研发成本的费用。只要自己设计一套外壳就行了。
因此,以连发科为核心,在中国深…圳,一时间兴起了数不胜数的手机厂商。他们依托着中国大陆的广阔市场,没花多长时间,就赚取了高额的利润。变成了一头头现金牛。
他们其中有少数手机厂商转型,诞生了,天羽、金利,等等一系列的牌子。
这些牌子的手机,虽然还是用的连发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但是,他们开始做高端市场了。
其中,金利联手橡果国际,通过电视购物,占据了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的电视屏幕。而天羽,则是走的合约机路线,和运营商合作,一时之间,两家厂商也是风头无两。
剩下的手机厂商,大部分都是跟着这一股潮流混饭吃,没有自己的牌子,不是山寨知名品牌,就是山寨山寨品牌。
当然了这些手机厂商也是很有创造力的,像是带着低音炮,跑马灯的手机,都是他们推出的。
一台像是砖头大小的手机上面有一个巨大的喇叭,而通过这些喇叭,就能放出各种各样的音乐。
这些手机,符合他们面临的目标人群,因此,销量都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继续正规化。甚至,一个个公司,说白了就是小作坊,连公司都没有注册。
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纳税。
而这些小作坊所在的地区,一般都是以村为单位,全部从事类似的行业。而当地的税收部门,也没有太多的动力,促使他们正规化。毕竟,他们现在每一次下去溜得一圈,拿到的好处,就已经让他们活的很好了。
让这些公司全都正规化了,以后好处上哪拿。再说了,在政…府工作,就是一句话,“不做不错,少做少错”,万一这些公司正规化了,以后有人开始查山寨手机的事情,到时候倒霉的不还是他们。
既然那么做没好处,那就不去做好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在这片大地上,许多小作坊,就这样存在着。
现在正是低端功能机最好的时代,所以,广大的小作坊,都赚到了数不胜数的钱。
甚至,那些别的地方来进货的人。根本看都不看手机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台就拿多少台。他们的日子,就像是抢钱一样。
事实上,这些小作坊的老板,一般都没有什么技术,没有什么学历,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
就是找一群安…徽、四…川、东北的工人,看好他们,让他们每天能完成手机组装的任务就行了。
至于给这些人开多少工资,那也好说,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在两千零五年,最低工资差一点到一千。
所以,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十多个小时。老板好心的给一些加班费,不好心的,拿到的钱只是基本工资罢了。
而这些老板们,其实就是名符其实的资本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利润。
于是,他们便在村子里建起了一栋又一栋好看的小别墅。一家比一家的别墅气派,因为他们说到底,还是要和老乡们攀比,到底是谁家发展的好。
而像是豪车这样的东西,基本上每家都有一台。不过,后来发生了绑架之类的事情,他们就变得低调了很多,开着老破车,拎着个破包,四处联系业务。
当然了,经过一些人的美化,他们就成了有良心的资本家。
而他们,对于外来务工者的看法,无非就是这些人又懒又蠢,工作那么不努力,一个月还要开一千块钱给他们,简直了。
林彦策划的这款新游戏,叫做《智龙迷城》。这也是在他记忆里,一款十分火爆的手机游戏。
游戏的贩卖,基本上是按照,买断——月费——道具收费,这样的一个方向在转变。
之前随着千叶游戏手机首发推出的算款游戏,无论是《愤怒的小鸟》,还是《水果忍者》,亦或是《马里奥逃亡》,其实都是买断制的收费。
之所以会这样选择,是因为在手机发布的初期,千叶游戏不希望,在游戏玩家心里留下一个只要钱的印象。
买断制收费最纯粹,只要买了,就可以随便玩,因此,首发游戏都是买断制的。
而林彦现在要开发的《智龙迷城》,就是道具收费的范畴了。
在手机端,或者是在移动端,经过许多人仔细的探索,发现卡牌要素,在这些设备上是很受欢迎的。
而卡牌要素,也是能发展出成熟收费模式的。收费模式很简单,只要合成卡牌和开卡片就行了。
林彦在卡牌游戏方面,倒是很有心得,千叶有希也是,毕竟《命运游戏》,当初通过他们的运营,影响力就响彻日本,还流传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是否要盗版暂且不论,就是官方推出的外语版本,就多达十余种。
要知道,现在千叶游戏发布一款游戏,一般都还只是八语言版本呢。
已经,世界上主要的语言就这么多。开发再多,成本和收益就不成正比了。当然,千叶游戏的游戏,不是一直就只有八语言,其他的小语种版本,则是会直接卖断给这些地区的公司。
他们赚多少钱,赚没赚都和千叶游戏没有关系,千叶游戏需要做的,就是收卖断的钱就好了。
之所以千叶游戏不自己去运营,还是因为公司大了,如果投入到那些小语种国家,可能受益并不好。
而那些买断版权的公司,则是因为体量小,灵活,所以,他们还是能够获得利润的。
当然了,这些小语种的游戏公司,有时候也会制作一些游戏,找千叶游戏代理发行。还别说,偶尔他们还真能制作出一款稍微有点话题,销量上百万的产品。
他们因为体量小,有点类似于独立制作人,所以说,一款游戏大卖,就可以让他们瞬间就富裕起来了。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体量小,他们也只能选择在全世界都有销售渠道的千叶游戏来代理他们的游戏。
毕竟,他们就算再努力,基本上也卖不出他们所在的国家。
这大概就是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吧。
《智龙迷城》的定位,是一款轻度的休闲游戏。不过,按照日本游戏的传统,加入了一些角色扮演养成要素。
这是一款消除类游戏,和《宝石迷阵》差不多。不过,上面有一头龙,每种龙有自己的特殊技能,而没消除一次宝石,龙就会放一次技能。
林彦甚至还为这款游戏,设置了一个竞技场系统,就是玩家与玩家玩消除,然后看谁赢。
当然了,《智龙迷城》面向的是男性用户,而面向女性用户的消除类轻松玩耍的游戏,也是有的,那就是《开心消消乐》了。
别看这两款游戏名字差很多,但是,却很像。林彦也为《开心消消乐》这款游戏,加上了养成要素,和卡牌集换要素。
与《智龙迷城》相比,大概只是把帅气的龙,变成了软乎乎的美少女罢了。
游戏刚刚推出测试,却没有想到《开心消消乐》,居然有了一批稳定的男性玩家。
市场部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觉得这大概和他们会看小马,会看光之美少女是一样的原因。开心消消乐里头的卡牌少女,实在是太可爱了。让这帮成年大叔把持不住了。
毕竟,哪怕外表大叔,其实也是可以有一颗少女心的。
而这两款游戏,数据库实际上是联通的。也就是说,两款游戏的差别,其实只是皮肤上的差别,两个游戏其实是一款游戏。
当然了,大多数玩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款游戏。毕竟,对于男子汉来说,女孩子软乎乎的游戏谁会去玩,而对于少女来说,傻小子们的恐龙游戏,他们也没有兴趣。
林彦从这两款游戏的发行上,看到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两款游戏的发布,给手游负责部门,带来了很大的现金流。就像是道具收费网游,取代了时间收费的网游一样,收入提高了很多。
于是,这更坚定了千叶游戏在手机上开发游戏的方向。当然了,和千叶游戏一贯的传统一样。
他们不会只开发单一类型的游戏,在一个平台上,他们不管是小众的大众的,赚钱的不赚钱的,他们事实上都会开发。
他们这么做,还是因为,他们要保证他们的游戏多样性,来吸引不同的玩家玩不同的游戏。
而那些第三方游戏厂商,还如同以前一样,有样学样,千叶游戏什么游戏火了,他们就推出一些类似的游戏。
而千叶游戏这回的分成模式,也是从道具里抽成了。千叶游戏还算是比较有节操,只抽三成。
但是,就算是这样,数款游戏积累在一起,千叶游戏智能手机这一款的软件游戏上,也迅速的开始盈利了。
这样一来,软件补贴硬件的压力,基本上就已经消除了。
林彦制作完《智龙迷城》,也能休息一段时间了。毕竟,他要做的,基本上只是打一个样子。要是事必躬亲,他早就累死了。
不过,哪怕是休息,林彦也没有闲着,而是在仔细思考,以后该制作什么游戏。
思考了许久,他把目光收回到了电脑身上。
要知道,《魔兽争霸》和《星际争霸》这两个系列,分别都已经出到了《星际争霸二》和《魔兽争霸三》了。
依托着这两款游戏附带的强大的地图编辑器,出现了许多有意思的地图。而现在刀塔也就是守护遗迹的原型作品已经出现了。
不过,他们制作的这个游戏,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一点,就是继承了《魔兽争霸三》的特性,操作难度和熟悉难度有些高。
在新时代,玩家们学习一个游戏的时间已经大大降低了。如果一款游戏,不能再前几分钟就让他们玩的风生水起,他们就要放弃了。
所以,像是《魔兽争霸》和《星际争霸》这种即时战略游戏,已经开始没有从前那么红火了。
不是游戏不好玩了,不是游戏变了,而是玩家们变了。在新的时代,自然就要有新的游戏形式。
所以,林彦手指落在键盘上,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了“《英雄联盟》策划书”的字样。
没错,就是《英雄联盟》,不管这款游戏,多么不受《刀塔》玩家的待见,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款成功的游戏,是一款风…骚了一个时代的游戏。
这款游戏,能够红火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游戏模式先进,是人与人的对抗,并且是多人与多人的对抗。
哪怕只有一张地图,因为有人的因素在,实际上,每场游戏的感觉都不一样。
而又因为有多个英雄的存在,每个英雄的特性都不同,所以,哪怕就是一个地图,整个游戏的节奏,用不同的人物相差也很大。
林彦打算让这个游戏,拥有一个独立的世界观,而千叶游戏的经典人物,则会通过皮肤来展示。(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高考
进入互联网大时代,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似乎信息变得无限多,不管是有用的信息,还不无用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大部分信息,哪怕是初看上去有用的信息,其实也没有什么卵用。
这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支离破碎的。如果不了解前因后果,哪怕再有用的知识,也没有什么用。
因此,林彦相比于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更加倾向于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入口,了解了某个资源,然后通过相应的专业书籍去了解。
第二个特征,则是语言的变迁。与许多年前,一个人或许一辈子都离不开方圆百里的文化圈不同,互联网时代,一个人可以足不出户,和全世界的小伙伴扯淡。
因此,方言就开始了逐步失落,直至消亡的命运轨迹。
有许多人心痛,有许多人担心,心痛担心这些优质的传统文化,会不会消失掉。
林彦认为,这种担心可以有,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就算是方言,其实它也一直在变化。语言知识一种工具,语言本身的形态并不重要,能够让人尽量无障碍沟通的语言就是好语言。
但是,作为语言载体的文字,其实对于语言本身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泰语,它实际上继承自京文和汉喃语。不过,因为历史原因,和某种程度上,汉字确实门槛比较高。所以,泰语进行了很彻底的拉丁化。
彻底拉丁化的泰语,就产生了一种变化,就是原先单个文字所代表的意思消失了,转而变成了词汇的意思。
比如说“明”这个字,他们光知道这个读音,但并不记得具体意思,要联系到“光明”这个词,才知道明是明亮的意思。
因此,有中国前往泰国的留学生,告诉她的同学,名字里“明”的发音是什么意思,“明”这个字,是日和月在一起,她的同学就觉得原来自己的名字这么浪漫。
因为汉语中有许多同音字,因此在拉丁化的过程中,许多同音字,都变成了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