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耻家族-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掌握实权的那些领导,99%都是从基层一步步提升上来的,和这些家庭并无太多来往,甚至没有来往。

    这也是中国政治的一个优点,甚至是最大的优点。

    领导层基本就是一代换一代,每一代之间都没有私人和家庭之间的交集,哪怕是高干中的**,进入决策层的概率也非常之低。

    何况,中国的红色后裔,那也是几百个小圈子,因为长辈之间的恩怨,子女、孙子女之间终身不来往的情况太多……因为历史的因素,这种恩怨还非常普遍。

    总之,和美国那种布什家族、克林顿家族的风光程度,完全不能比。

    这顿饭,吃的并不愉快。

    徐腾忽然有点同情生活在这种家庭里的萧姐,每个月都要被浦姨教训几次,还真是满压抑的。

    饭局结束时,鲁先生来了。

    鲁先生和浦姨还真就是不对付的那种,不仅长辈之间有不和,他们两人的观念也相差甚多,简单来说,在浦姨眼里,鲁先生就是一个最坏的生意人,利用家族背景赚钱。

    鲁先生一来,浦姨就上楼了,连个招呼都没打,这位老太太倔的有点可爱,她倒是很喜欢夏莉和顾雪骊,将她们和萧姐喊上楼,打麻将去了——俗。

    这注定是一个很平淡的一天,一个很平淡的下午,就像是走亲戚的那种情况,明明没什么事,还得呆在亲戚家里,东聊西扯,浪费时间。

    徐腾、贺老、鲁先生、贺老和浦姨的外甥——萧姐的那位表弟,既不姓萧,也不姓贺的那一位,在南方某县当个副县长的那一位。

    四个男人,两位老先生,两位不满三十岁的年轻人,凑了一桌打桥牌。

    鲁先生来找徐腾,这是前些天就安排好的行程,要谈一谈富邦保险和民生银行合并的计划——这是鲁先生和富邦系那些股东的想法。

    听说徐腾来浦姨这里,鲁先生就直接到这边见徐腾,顺便见一见他的浦大姐和贺大哥。

    这会儿,这个情况当然不适合谈生意。

    四个人,聊起了国际经济局势,聊起了中国经济的问题——贺老最近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试图证明还是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模型更有优势,正好遇到徐腾这位世界首富,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很快,牌也不打了。

    四个男人干脆就专心讨论国际经济局势和中国经济。

    这么聊着,聊着,一直聊到天色渐黑时,徐腾、贺老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中美迟早要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冲突阶段,这就是守成超级大国和新兴超级大国之间,永远无法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相比徐腾的判断,贺老的思想更偏左翼知识分子,判断更激烈,甚至不排除中美会爆发中等规模战争,或者是代理人战争的可能性,而且是可能性极高。

    贺老的推测是这样的,美国很可能会避开中国周边区域,选择支持印度和越南的发展,使得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流失,造成中国失业率激增等问题。

    鉴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不排除中美会在幕后推波助澜,导致双方再度爆发军事冲突。

    同时,贺老也不排除中越,中国和东盟的其他国家,有在南海爆发区域军事冲突,以及美国重新挑起台湾问题,使得台海危机重新爆发,迫使国际资本彻底中国和台湾,回流到美国。

    很可惜,贺老不被重视久矣,现在最受重视的都是蒋宁远那样的,相信中美之间不会有严重冲突,相信美国不会破坏传统的国际秩序,相信美国不会危及世界贸易体系。

    这本来只是一个家庭聚会式的闲聊,贺老的很多观点,却给徐腾带来了很多撞击,让徐腾有一种强烈的紧张感。

    徐腾当然很清楚,在他能够预知的历史范围内,他的时间所剩无几,而在他的预知范围之外,中美可能迎来一个缓慢的冲突,也确实可能迎来一个极其激烈的冲突。

    即便是他也不知道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他只知道,美国不会接受失败,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美国衰落。

    他只是知道trump有极大的概率上台。

    这些年里,他已经竭尽所能,想要做出一点成就。

    他尽可能的走出去,尽可能的在海外兼并,尽可能的在东盟布局商业利益,尽可能的投资芯片和高科技产业,但以贺老的观点来看,他迄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微乎其微,并不能真正的改变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和父亲都是失败的。

    至少,徐家还处于一事无成的状态,虽然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们已经为很多军工单位捐助了总额超过40亿rmb的科研经费,特别是针对国家暂时忽略的电磁弹射系统和舰船综合电力动力系统。

    徐总和徐腾想尽一切努力,投资龙芯,投资军工级cpu和宇航级cpu,不惜代价开发出国防国安专用的基于linux系统的操作系统,在欧洲收购aixtron公司,获取氮化镓工艺技术的重要环节,为国产相控阵雷达做出了一点点微小的贡献。

    这些事情全部加起来,也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离开贺家,返回瑞麟宅的路上,徐腾坐在车里,心情有点恍惚,甚至有一点迷茫,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根本无法改变大局的恶化趋势。

    他想,那些真正的大事,本来就不是他该做的事,轮不到他做,他要做的或许就是这些小事,一件一件,一千件,几千件,从细节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改变一个世界的命运。

    譬如,他可以让中国经济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让中国在7年后的2016年,既可以制造最高端的芯片,也能继续制造皮鞋,既可以制造十美元一双的皮鞋,也可以制造几千美元一双的杜嘉班纳女靴。

    他可以让中国在7年后,既可以制造几十万美元一辆的高端轿车,也可以制造几百美元一辆的电动车,既可以制造几亿美元一架的干线客机,也可以制造几十美元一套的飞机模型。

    这是他可以做到的。

    这么一来,美国经济就有大麻烦了,那种贸易逆差的程度简直不可想象,至于美国是用一场中等规模的常规战争,还是用一场核大战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不是他需要负责的工作……因为这种事,从始自终都不是他的责任。

    他的责任很简单,将中国外贸进口中最重要的芯片领域,每年2000亿美元的进口额削弱,至少80%的份额变成本国设计、本国制造。

    如果他能做到这一步,对日韩台新……这些美国的亚洲盟友,基本都要遭受经济上的重创。

    他的责任很简单,在最终的冲突到来前,尽可能的削弱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尽可能的利用资本力量牵制东盟。

    剩下来的事情,自然有该负责那些事的人负责,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军人,他们会有办法,坐在红墙内的领导,之所以能坐在红墙内,自然有他们的道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资本家也是有底线的

    在后海北路19号,贺家院子的这个下午,徐腾在反复思索后做出的决策,很可能会让整个世界陷入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试想,中国在2015年贸易顺差总额从3。7万亿,增加到5。4万亿,这意味着什么?

    试想,美国在2015年贸易顺差总额从8000亿美元,扩大至1万亿美元,这又意味着什么?

    某种程度上,很可能是世界末日。

    身为一个越来越成熟的银行家,徐腾当然很清楚这一点,但他相信,这不是他需要负责的问题,他负责投资,负责研发,负责制造新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因为他是爱国的民族资本家,这是他的职责。

    至于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职责,那是军人的事。

    这就是社会分工。

    人老了,其实是挺有趣的。

    贺老的忧国忧民,浦阿姨的絮絮叨叨,一对老夫妻相伴五十载,不时埋怨对方几句,愈发有着老人家的可爱。

    鲁先生是最不受这对老夫妻待见的人,很早就告辞离去。

    每个层次的世界都是这样,有好人,自然也有坏人,鲁先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徐腾不便评价,但至少在浦阿姨心里,鲁先生是走错了路。

    徐腾也不打算留在贺家院子用晚膳,贺家的菜过于北方化,老人家的口味也偏咸,他有点很难接受,中午就没吃多少。

    他和贺老,还有萧姐的表弟聊到傍晚时分,一直等楼上几位女士的牌局结束了,这就正式告辞离去,很得体,笑容随和,宛若深秋里的那一抹温暖阳光,高贵而明亮,总是让人很难不喜欢。

    男人在他这个年纪的英俊成熟,还有那种从容的风度,总是能折服很多女性。

    事实上,他还是太年轻,以至于很难让人相信他的成熟和精明,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学生气息,或者是一种青年学者的书生气息。

    大概是因为这些原因,等他要离去时,浦姨觉得挺遗憾的,没有好好和他聊一聊天。

    她在90年代退休时,原先也是科技部门的大干部,副部级的职称呢,虽说退休了这么多年,还是挺关心国内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会儿,浦姨有点后悔,不该听了萧姐的话,不该打了一个下午的麻将,应该和徐腾多聊一聊。

    在这位浦姨的心理,徐腾肯定算是好孩子,至少在生意人里面,算是难得的出淤泥而不染。

    有些事,大家都不会道破。

    徐腾承诺给萧姐的中华自然保护基金会捐款80亿,先期的30亿已经到帐,这个基金会既有准官方的资质,又有一套特殊的运营规则,严格来说,基本只会在这个大家族范围内挑选基金会的负责人。

    这是好事,以萧姐的背景,每年肯定还能通过其他途径募捐到几亿资金,肯定能做出不少事。

    浦姨执意请徐腾过来吃一顿便饭,就是想将丑话说在前面,问清楚,徐家到底想从他们这边要到什么好处,这个事,她没问徐腾,而是在楼上打麻将时,问了夏莉和顾雪骊。

    她会看人,相信夏莉这个孩子不会说谎。

    夏莉也确实没说谎。

    答案很简单,什么都别做。

    这让浦姨一张老脸羞的通红,她想啊,要是让她父母知道了,那得生多大的气啊,子孙不肖啊。

    所以,这会儿的浦姨是真尴尬,真心要请徐腾留下用晚膳。

    可是,徐腾是真的不愿意留下吃晚饭,老人家的口味挺咸的,对他这种江州人而言,实在是没办法适应。

    徐腾就这样笑容恬淡的挥了挥手,向他们这家人告辞离去,和夏莉坐车返回瑞麟宅。

    回去的路上,两人在后座相互倚靠着,头靠着头,手握着手,感慨又是一天的时光就这么毫无意义的流逝而去。

    洪姐负责开车,不时透过后视镜看一看这对小夫妻,心里当然是高兴的,其实,她是看着这两人在一起过日子,从不那么懂婚姻,慢慢的越来越懂婚姻,越来越恩爱,还一直能相敬如宾,从不争吵。

    好姻缘啊!

    洪姐为两人高兴。

    回到瑞麟宅,徐腾终于舒舒服服的和夏莉吃了一顿很合口味的烛光晚餐,正要去洗浴一番,早点休息,忽然接到了建行那几位领导的领导的电话。

    这是中汇公司那位主管银行业的副总,郑副总的电话。

    徐腾和这位郑总有过几次交往,一般到了首都,只要有时间,他还是会拜会对方,但也不算是很熟,华银财团这边,主要是李达霄和郑总很熟。

    “小徐啊,我听说你上午和建行的宋总见过面,谈的不是很愉快?”郑总大概是刚开完会,声音里有点疲惫,似乎也挺无奈,因为他就是支持华银财团接盘四大行外资股份的那位领导。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能将徐腾称之为“小徐”的人并不多,这位主管商业银行产业的郑总就是其中之一。

    “何止是不愉快,那是相当的不愉快,几位行长、副行长连我的午宴都没吃一口,一言不合就拂袖而去,尴尬啊!”徐腾也很无奈。

    “这段时间,我也想过了,强扭的瓜不甜,你看现在的价位如果合适的话,能不能将工行和建行的股份卖回来,或者是卖给其他投资公司接盘?”郑总显然是被工行和建行的领导说服了,华银财团和两大行的关系,这两年恶化的很厉害,已经不适合持有两大行的股份。

    这不是开玩笑嘛。

    徐腾从高盛、美林、淡马锡那边接盘三大银行的外资股份时,总计花了430亿美元,这只是表面上的价位,实际上还涉及到大量的交易筹码,否则,这些外资投行不可能在次贷危机的股价低谷期转让。

    一句话,就得卖?

    可惜,这就是中国的生意场。

    徐腾今天的心情本来还凑活,这一下可就是跌到了谷底,他当然可以拒绝,但要是中汇公司给他穿小鞋,那可不是一般的小鞋,会出大事的。

    “我用三大行的股份换农行的股份,同时,中汇公司要剥离掉农行的一部分不良资产。”徐腾反应很快,事实上,他也考虑过这条退路,对华银财团,对四大行,对中汇公司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这也是可行的,那你明天和李达霄过来一趟,咱们仔细讨论一下。”郑总这句话就等于是同意了,给四大行和华银财团解套,这么继续纠缠下去,对谁都不是好事。

    同行是冤家,冤家还相互持股,这真是麻烦。

    徐腾只能认命了,不过,华银财团通过多家公司分散持股,总计持有工行12%的股权,持有中行接近20%的股份,持有建行17%的股份,全部换成农行的股份,搞不好会直接改变农行做为国有独资银行的股权属性。

    这笔交易到底要如何做,就看明天的谈判结果了。

    “对了,你今天是去贺老家里做客了?”郑总提前问一下,万一徐腾是因为和建行的事,跑去找人帮忙,他可得小心点。

    “没什么事,正常做客,吃顿便饭。”徐腾否认自己为了建行的事求援,没有这个必要。

    “反正呢,小萧给我打了电话,让我尽量调解,在给你打这个电话之前,我已经给宋行长打过电话,确实是无法调解。我个人认为建行那边提的几个交易呢,总体还是合理的,既然你都拒绝了,这个合作呢,我个人也觉得是没办法继续了。”郑总是绝不可能坐在徐腾这边说话的,无论何时都会帮着建行。

    这个道理就不用分析了。

    徐腾也没指望郑总帮忙,不坑人就行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腾确实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听着。

    听不到徐腾的回话,郑总又想了想,做了决定,“那我们就明天下午见面吧,我下午3点在办公室等你和老李,你放心,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我知道,我懂!”徐腾的心情有一点点的小沉重,因为当初接盘这些国内的银行股时,华银财团和徐家都牺牲了不少筹码。

    在国际资本市场,很多东西不是你有钱,你想买,你就能买到的,你手里要有东西交换,这就是筹码。

    徐腾将电话挂了之后,随即就给身在沪州的李达霄打电话,让李达霄连夜安排专机过来,明天一起去和郑总谈判。

    哪怕是对华银财团而言,这也是一个超级大的谈判。

    在2009年11月底的这个阶段,工行总市值是2700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50%,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一,建行的涨幅大致相当,总市值也超过2000亿美元大关,位居全球银行市值第二。

    是的,相比徐家和华银财团在2007年末至2008年12月期间,陆续收购三大行股份时的价位,这些投资已经翻涨了一倍。

    而且,徐家和华银财团是用杠杆收购,实际动用的资金不到70亿美元,堪称是小投资,大回报。

    那又如何。

    徐家放弃的筹码是入股美国银行的机会,在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证券的同期,徐家和华银财团全面建仓,在美国银行股价最低谷的阶段吸纳了大量筹码。

    在这一年里,美银股价从最低谷的3美元一路飙升到15美元,徐家和华银财团为了达成交易,被迫将手中的筹码半路卖给了高盛和淡马锡,才将三大行的股份收回。

    徐家当然被迫做出这个牺牲,就是因为郑总的一席话——所谓鼎力支持,时隔一年,屁股一调,就变成了所谓的强扭的瓜不甜。

    不甜你妈,fk!

    徐腾不生气才怪呢。

    他和徐总都很清楚,美国银行在次贷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冒险并购美林证券绝对是华尔街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场收购,而且也将是美国银行一跃而上,成为美国第一大金融财团的契机,堪称是哈佛商学院级别的经典案例。

    全球的投资机构都在抛盘,徐家疯狂收割筹码,还为美国银行提供融资,乘机拿下更多筹码。

    如果徐家长期持有这些筹码,到今天再转让,绝对是一次惊天的好买卖。

    即使不转让,徐家也将跻身美国银行的三大股东之一。

    fk!

    徐腾现在想想真心觉得自己太傻,他和徐总都犯傻了。

    虽然内心凌乱,翻腾着一阵阵的怒火,徐腾还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这个亏,他吃的有点大了,因为他和徐总都知道美国银行的市值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可没想到,恢复的速度这么快,这么猛,一年时间就从总市值370亿美元飙升回2000亿美元的级别。

    这个原因很简单,不是美国银行的财报有多么漂亮,前景有多么好,而是美国金融业惨遭重创,只剩下高盛和美国银行两根巨擘,还能继续维持良好的营收。

    第二天的下午3点。

    徐腾和李达霄准时抵达郑总的办公室,这是级别最高的央企,领导办公室却远不如徐腾的办公室那么旷阔奢华,很简单,就是普通的领导办公室。

    毕竟是准国家机构。

    郑总没什么大变化,还以前的那个样子,不高,也不算太胖,白净斯文,带着眼镜,五十多岁,头发就已经花白。

    见到徐腾和李达霄,郑总还是挺热情的,亲自为两人倒茶,热情的邀请他们坐下来。

    不管华银财团是什么级别,在中汇公司和郑总的眼里,还都处于小儿科的级别,至少郑总有这个错觉。

    正如以前的每次见面一样,郑总还是坐在自己的位置,看着办公桌对面的徐腾和李达霄,笑呵呵的示意他们喝茶,不用急。

    “小徐啊,其实我知道你们华银财团为了收购三大行的股份,付出了不少代价,总的来讲,这也是我们在决策上的一个失误,以为让外资入股就能提高我们的经营能力,有助于各家银行的国际化进程。”郑总倒是很坦诚,这本来就是决策上的重大失误,无缘无故让外资银行和投行大赚一笔,令国人诟病多年。

    这就像汽车产业的市场换技术一样,喊了这么多年,所有的技术进步,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努力,外资根本就是来赚钱的,傻子才帮你提高技术水平。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人,特别是领导层居然还迷信这一套,否则也不会自毁本国核电三代技术,力捧美日的ap1000,差点彻底失去在全球三代核电技术上的话语权。

    高铁算是这么多年吃的亏中的极少数成功案例,说到底也是某人的业务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及中国铁路行业自身的奋发努力。

    就拿建行以40亿美元的超低价位,向美国银行和淡马锡转让14%股权的交易来说吧,真要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几千万美元聘请国际咨询公司,从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挖一些高层职员,基本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所谓为了便于在美国上市,最后看来也是一场笑话,还不都回到a股了?

    反正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犯的小错还是挺多的。

    “你们华银财团能在一个合适的阶段,将这些股份收回,重新变成民族资本,这还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我们也没想到华银财团发展的这么快,现在已经和三大行水火难容。怎么说呢,同行是冤家啊!”郑总无奈的摇头,仿佛是真为徐腾和华银财团感到可惜。

    郑总似乎也挺为难,毕竟现在要谈的交易规模太大,纵然是他,想要逼迫华银财团低价割肉,那也是会闹出大事件,搞不好是能让他黯然提前退休的大事件。

    郑总挠了挠头,还是很慎重的继续考虑一番,才和徐腾提出交易的价码,“农行呢,现在还没上市,这就没办法按照对等的市值进行交易。这样,咱们按照净资产核算,对等交易!”

    徐腾现在要能打人,立刻就能给对方两个大耳光,对等你妹!

    当然,他这么绅士的青年银行家,素来是有风度的,不会打人。

    他就是这么静静的看着郑总,嘴角牵着一抹冷笑,终于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品了一口热茶,什么话也不说。

    逼急了。

    他就将三大行的这些股份交易给私募基金和海外投资机构,总还是有人愿意按照市值接盘的。

    届时,这帮人能说什么?

    他不要农行的股份,还不行吗?

    “老郑啊,你自己想想,我们会同意这个交易吗?”李达霄不用和对方太客气,一,两人很熟,二,华银财团还不是对方这个级别能欺负的。

    徐腾在这里呢,难听的话当然是李达霄来说。

    “确实啊,我这个提议也不太好。”郑总呵呵笑着,他就是试探一下李达霄和徐腾的反应,运气好,万一同意了,他不就是给国资委做了一笔好交易?

    郑总在这种事情上的人生经验很简单,很多时候,你不试一试,根本不知道私企老板有多怂,试一试,吓一吓,很管用。

    当然,对华银财团就只能试一试,不能吓,否则最后被吓着的,搞不好是自己。

    “小徐,老李,咱们都不是外人。其实呢,建行那边抱怨几句呢,我是不当回事的,这次请你们来,主要是有领导在最近金融业改革会议上,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咱们国内比较大的国有银行,工行,建行,中行,交通银行,你们都有持股,比例还都不低,上面的意思是不利于正常的金融秩序……!”郑总原本想好了,只能试一试,不能吓,问题是他这么多年和私企打交道的惯性就是一试二吓,屡试不爽,忍不住就来吓徐腾了,结果话都没说完。

    “哪位领导?”徐腾变得很严肃,直视郑总,要对方给一个准确点的答案,他现在就去找领导当面交涉,只要不是正国级,他总能约到时间。

    “这个……说出来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是内部会议。”郑总后悔不迭,他就说吧,吓唬华银财团的结果,搞不好会将自己吓着。

    华银财团过去一直没有持有五大国有银行的股份,直到次贷危机爆发,华银财团收购了建行的外资股份后,有领导认为这个事不错,建议加快。

    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华银财团在五大国有银行中的四家都持有大额的股份,除了农行,只要是上市银行,华银财团的持股数额都不低于10%。

    这个问题,其实真没什么。

    华银财团所得到的回报不过是在每家银行都派有一位独立董事,别的好处基本没有,在中行那边,双方关系不错,华银财团可以内部融资,建行、工行和华银财团的实际关系早就差到了极点,一毛钱的贷款融资都拿不到。

    双方的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客户的问题上。

    很多人都想不到,高高在上的银行,为什么对大客户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就以电力系统为言,每年有多少工程款,多少业务流水,多少工资,多少住房贷款?

    华银财团和建行在电力系统的交战规模,堪称是白刃战的水准,都杀红眼了。

    过去,建行和工行在这方面也有激烈的竞争,很多单位经常是两个存折,工资卡是建行的,奖金卡是工行的,没有杀红眼,因为大家都有基本的成本核算问题。

    华银财团就不同了,东边不赚,西边赚,经常将价码抬的非常高,高到工行和建行都很难承受的水平。

    另一方面,华银财团是必须和四大系统搞好关系,玩的都是立体****往往和这些系统的某家单位,同时谈十几项合作,这里面的水就太深了,有些事做的很绝,工行和建行是真没什么好办法。

    这不是说四大系统的几十万家企事业单位,各种金融服务都被华银财团独家垄断,但也确实占了一半,剩下来的一半,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农行……还有各种地方银行都在哄抢,连各地的农合社都在拼命圈地,对于往年占大头的工行和建行而言,这能开心吗?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全国一半省市的供电局,现在的工资卡都是华夏银行的卡,这在过去是完全不能想象的事。

    为什么是这种局面,那就只有上面的人清楚。

    一定要问原因,那先问问国网公司是怎么收购智利电网公司30%股权,又是怎么挤入巴西电网市场,怎么挤入泰国市场的。

    这里面有很多事,国网都不方便出手,全部是华银财团负责搞定,还要帮国网融资,甚至要组成联合财团共同出资收购。

    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全部坦白从宽,那要几万卷纸才能登记清楚。

    这么多的事,基本只有一部分是银行能干的。

    这样的事,四大系统各不相同,多不胜数,无数的利益相互纠缠,十几年下来,最终在这几年形成了全面性的大突破。

    这里面的关系和共同利益,早已复杂到不是哪位领导发怒,说几句狠话就能改变的。

    难道你以为中汇公司的这些领导没干预过,难道你以为建行、工行没有反应过情况,难道你以为没有其他的领导指示过?

    改革很难啊。

    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是不可能放弃手里现有的利益,我现在天天过着吃肉的日子,你凭什么让我回到过去,继续过着喝稀饭的日子?

    徐腾不否认,下面的人在办事时,不排除有人急于求成,送钱送礼之类的,那你以为建行的业务负责人不送礼吗?

    华银财团现在还不够大,暂时只是拼命盯着四大系统,没有进一步的扩张,再过几年,你以为徐腾就会止步?

    全国这么央企,这么多大型国企,这么多优质的公司,华银财团一定会全面开战。

    别的不说,华银财团将央企、大型国企的盘口抢下来,工行的全球第一银行的地位就肯定保不住了。

    工资卡。

    工资卡,工资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