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他记得在前世,李华的父亲可是闹过一阵子的。
吴小正这一世不希望这事不再发生,这样他又可以放心去学校逍遥了。
这就是吴小正的个性,啥事要么不干,干了就得干好。
杨贵平认为他很执着没错,甚至用一根筋来形容更准确。
“走,去你家喝喝茶聊聊天去。”
杨贵平有点不想在这呆了,他确实不喜欢这种太闹腾的氛围。
并且,他还有些事情想跟吴小正随便聊聊,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灵感。
又和吴小正相处了半天,特别是听了吴小正销售会议的杨贵平又有了些感触。
准确地说,是感触加迷茫。
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杨贵平从小就跟他姥爷相处得比较多。受他姥爷的影响,杨贵平早早就立志要从政,想要像他姥爷那样,在官场干出一番事业来。
在他姥爷的建议下,初入官场的他决定从基层踏踏实实地做起,湘水县就是他的选择。
杨贵平知道,凭他的家庭背景,他只需要稍稍有些政绩,就能比别人升得更快,会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让他去发挥。
可他到城关镇努力了大半年之后,他就有点迷茫了。
因为他发现,湘水县的城关镇这个地方实在是太穷了一点,一没基础,二没优势资源,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湘南地区蔬菜基地这一点。
可就算是这样,杨贵平还是没有放弃,他在努力挖掘能出政绩的地方。
杨贵平也意识到,要想出业绩,发展地方经济才是王道,所以在遇到吴小正之前,他也尝试过去挖掘一下乡镇企业、养殖户、种植户之类的,想尝试扶持起一些来,以带动地方的经济。
可他发现,他所挖掘的那些,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
直到遇到吴小正,他的那个食品加工厂计划才让他眼前一亮。
说实在的,他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的。以他的背景和能力,他对吴小正的扶持力度并不大。
可他发现,吴小正一直在给他惊喜。
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的农商合作计划,已经成为了杨贵平出政绩的大亮点。
可他觉得这样还是不够的。
身为地方官,他不能只凭一条腿走路,他必须发掘新的亮点。
遗憾的是,他还是找不到新的亮点。
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他今天听了吴小正的培训。
他发现,这个少年的眼光真的不是一般的长远,思维也不是一般的开阔,胆子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想跟吴小正聊聊,聊聊他的迷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
至于吴小正的年龄,又一次被他忽略了。
不是连孔子都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吗!
这一点杨贵平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这也正是杨贵平一直陪吴小正胡闹到现在的原因,他需要一个单独跟吴小正相处的机会。
第246章 送出去,请回来
两人在吴家坐下之后,杨贵平拉起了话题。
“你知道吗,我到城关镇后,第一个扶持的是一家养鸡场。在前山村那边,有一个养鸡专业户,我过去了解了一下,发现那户人家有想做大的意思,就给他找资金,并安排他去了省城的一家大型养鸡场参观学习……”
杨贵平用自嘲的语气说起了他的糗事。
他的第一次尝试结局有点凄惨。
当时,那个养鸡场在他的大力扶持之下,顺利开起来了,那户人家一口气就养了几千只鸡。
一开始还算顺利。
可两个月之后,那里的几千只鸡却在几天之间死了个精光,鸡场主基本上是血本无归。
而导致鸡死亡的原因就是鸡瘟。
“你发生鸡瘟的原因是什么不?那个鸡场主告诉我,他觉得前山村从来没有发生过鸡瘟,他嫌一只只给小鸡注射疫苗麻烦,还费钱,就干脆省了这一步。”
“我就想不明白,这么大的投资,那人怎么可以这么大意,我只能说他心真大!”
杨贵平说起这事来,还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很是愤愤不平。
对此,吴小正啥话也没得说,只能当一个合适的听众。
杨贵平继续说起了那事。
“我后来又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想再去劝他重新再来,如果可以,我可以再想办法给他弄点资金过来……谁知那家人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次失败就把他们弄得灰心丧气。”
“一个星期之后,那家人竟然全家跑出去打工去了。”
……
对此,吴小正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贵平又说起了第二件糗事。
“其实你家不是我扶持的第一家食品加工厂,之前在邻村还有一家。可你知道吗,我帮他们弄了一笔扶持资金来之后,那家人竟然偷偷地用那笔钱盖了一座新房子,然后弄了一个简单的腌菜坊来应付我。”
“后来为了躲着我,看到我过去,竟然连门都不开。”
吴小正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心想,未来的杨市长原来并不那么接地气的。
在吴小正看来,他之所以有接二连三的失败,一方面是刚入官场的他还存在着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另一方面则是对乡下人的农民式狡诈还不够了解。
原来背景深厚的杨镇长起步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啊,如果不是遇到自己,他还在处于交学费的阶段。
杨贵平还在说他的糗事,这次在吴小正面前,他算是真正打开了心扉。
“还有一些小型的乡镇企业也是,我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人,为啥你这边能搞得有声有色,别家的就不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杨贵平很诚恳地向吴小正请教。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吴小正思考了片刻,才开始开口。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这边其实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顺利,在今天之前,吴敏霞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有一大堆,为此我们昨天下午到晚上就一直在开会,最后才统一思想……”
吴小正简单地说起了昨天会议的内容和经过,并且把自己逼迫吴敏霞他们去进修的事重点说了一下。
杨贵平若有所思,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人的问题?”
“准确地说,是人的知识、眼界、阅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很难发展做大。”
吴小正回答得很谨慎。
他说的其实是国内乡镇企业的通病。
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乡镇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一定时间内,这些乡镇企业对充分利用地方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吸收了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
但是,在吴小正的印象中,在全国多余牛毛的乡镇企业里面,真正能做大做强的并不多,到后世能够成为知名大企业的并不多,在内地省份更是屈指可数。
按照吴小正的理解,就是因为人才的缺乏,以及管理者的知识、眼界、阅历、经验的缺乏,导致这些乡镇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吴小正相信,如果不是有他在,单靠吴敏霞、刘志军、蒋丽华他们这些人的话,吴家的食品加工厂也顶多是在湘水县这里折腾一下,很难做大。
这就是内地落后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不只是缺钱,重要的是缺人才,越落后的地方越缺。
“那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杨贵平又问道。
这还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吴小正又思索了片刻,才说道:“几个字,把人送出去,再请回来。”
看杨贵平很是不解,他解释道:“其实你第一次尝试是对的,只不过你看错了人而已。”
吴小正指的是杨贵平扶持养鸡场的事。
在他看来,杨贵平的第一次尝试确实是对的。他除了给人资金扶持之外,还懂得把人送到大型养鸡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这实属非常难得。
杨贵平的这一举措,其实与后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小正认为,后世的这一项政策之所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就在于外出务工的人,在多年的外出务工过程中,已经在沿海发达城市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经验,眼界也开阔了许多,这样的人返乡创业之后,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几率也大了很多。
吴小正还记得,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路线的明确化,内地即将掀起外出打工的热潮,湘水县也不例外。
在未来的许多年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里走出去,走向沿海开放城市。
再到后来,乡下很多村子将会出现只剩老人和孩子的凄凉境况。
对于这种状况,吴小正没有任何对策,但他希望未来的杨市长能有所办法稍稍改变。
对于吴小正来说,湘水县毕竟是他的家乡,他也希望这里能兴旺发达,能不输沿海发达城市太远。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很久,杨贵平似有所悟。
第247章 师父家的不速之客
下午稍晚的时候,吴小正又骑着那台二八大杠,拉着一堆东西出现在了师父何云从家。
午饭后,杨贵平并没有在吴家待太久,和吴小正聊得心满意足之后就先行告辞走人了。
杨贵平走后,吴小正闲得无聊之下,便琢磨着去师父家。
走之前又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原因在于吴敏霞竟然掏出了一个bb机给他。
原来,一直联系不上吴小正的吴敏霞,一气之下就自作主张给他买了一个bb机,但又怕吴小正说她乱花钱,就一直没敢拿出来,直到吴小正要走了,她才咬牙拿出来,然后带点忐忑的眼神看着他。
吴敏霞现在对吴小正真的有点惧怕了。
吴小正哭笑不得。
在这个年代的小县城,bb机还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东西,可谓是年轻人的装逼神器,其珍贵程度只比砖头大的大哥大稍稍差了一点点。
可后世习惯了智能手机的吴小正连大哥大都看不上,哪里会看得上这破玩意?
说实在的,他真的不喜欢这七八年之后注定就会被淘汰的破玩意,因为这东西只会打搅他悠闲的校园生活。
可他最终还是收下了,为的就是让吴敏霞安心,因为现在的他们确实还有点难以挑起重任,很多事还需要吴小正来指点他们。
“给自己和刘志军也买一个吧!”
吴小正说完这一句就走了。
现在既然公司的收益已起来,吴小正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钱。
然后他就出现在了何云从家。
在这里,他又发现了一个意外的来客。
竟然是他见过一面的梁正坚,湘水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他怎么会在这里?
因为尚不明白梁正坚和何云从之间的关系,吴小正稍稍有些意外。
不过他还是很有礼貌地跟梁正坚打了声招呼:“梁局长好。”
谁知道喜欢护犊子的何云从不乐意了,冒出一句:“对他不用客气。”
“啊?”吴小正有点纳闷。
何云从又冒出了一句:“按辈分,他应该叫你小师叔才对。”
“啊?”
吴小正差点笑抽了。
哇塞,原来咱师父这么牛逼,连堂堂公安局长都成了我的晚辈!
咱算不算也是有背景的人了呢?
吴小正偷着乐呵起来。
他算是看出来了,梁正坚虽然有点尴尬,但在师父面前半点不满的情绪都没有显露出来。
吴小正忍不住开起梁正坚的玩笑来:“小师侄,以后见到我要叫师叔啊!”
对于吴小正所表现出来的中二气质,梁正坚又尴尬得不行,却又没法反驳。
不仅如此,何云从竟然也板着脸开始撵人了:“你回去吧,我要教你小师叔功夫了。”
梁正坚很尴尬地告辞走人。
等他走后,吴小正忍不住八卦了一句:“他跟您是什么关系啊?”
“你师伯那一脉的徒孙辈,小官僚一个。”
何云从的语气很是不屑,看来他真是不喜欢官僚。
不仅如此,他又突然冒出来一句:“听说你弄了一家食品加工厂?”
吴小正有点惊讶,他记得自己没跟老头子提过这事。
应该是梁正坚刚才过来时提起的!
“嗯,是的,我今天还带了一些产品过来,给你和师娘尝尝呢。”
他今天确实从家里带了一些他亲手制作的食品,准备给师父师娘留一点,剩下的带去学校给那些住校的同学们尝尝。
何云从很认真地说:“你现在年纪还小,千万别沾染太多的铜臭味。”
吴小正所熟悉的说教又来了。
在前世,老头子时不时地就会说上一两句,话不多,但告诫的味道非常重。
吴小正正色道:“师父,我懂的,做人还是得有点人味。”
看得出来,何云从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他点了点头,说道:“准备练功吧。”
前世今生,吴小正第一次享受到了何云从亲自传授新内容的待遇。
靠,老头子果然藏私了!
吴小正立刻就有了这个感觉,兴奋地投入到了学艺中去。
之所以兴奋,跟打架是否厉害无关,而是前世养成的爱好和习惯,道理跟喜欢踢球的人,总希望自己的技艺更精湛一个道理。
看得出来,何云从现在对这个小徒弟确实非常满意,传授起来非常难得地有耐心。
这天的晚餐吴小正自然是在师父家的,他又动手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孝心。
吃过晚餐后,吴小正便带着一些瓶瓶罐罐往学校里奔。
他先去了一趟宿舍,把其中一些腌萝卜、酸辣白菜、老干妈之类的分发到了几个宿舍。
既然自家产这个,就应该让生活比较清贫的同学们也分享一下。
不过他的好心也会碰上小意外。
考虑到张远山比其他同学条件更艰苦,吴小正特意把几样食品单独给他准备了一份,可在送的时候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正憨,谢谢你的好意,但我真的不需要,你给其他同学吃吧。”
张远山的自尊心还是那么强。
这下吴小正有点不乐意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然被当成了狼肝肺。
张远山那可笑的自尊!
他开始直言不讳:“张远山,你的条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你想要自尊,但请你正确区分同情、怜悯和同学之情,如果你离这点都分不清楚,你那可笑的自尊就只能把你和同学们隔得远远的!”
吴小正发现,有时候还真不能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有的时候如果不把话说得直白一点,有些人就永远也不懂一些原本就很简单的道理。
没有理会张远山的呆滞,吴小正把几瓶食品隔在了桌子上,转身就离开了宿舍。
该再次逛逛书店了。
随着公司的正式起动,吴小正所展示出来的本事也越来越多,有很多人开始问他为啥懂这么多了,连杨贵平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确实该去买一些市场、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来装点一下门面了。
或许不是装点门面,而是实实在在地看一下,毕竟吴小正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知识,大多是在前世通过实践、培训零零散散地积累起来的,非常的不系统。
现在既然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好好看看呢?
因为这个想法,吴小正看遍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想法又被推迟了。
人生总是充满了变化。
第248章 仇恨的种子被深埋
吴小正悠闲的校园生活又开始了。
经过前一周的折腾和适应,他似乎已慢慢找到感觉。
最起码对他而言,上课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只要不影响同学。
当然,英语课除外。
少女萌的马老师非常的执着,上课时把吴小正盯得紧紧的,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就会拿着书本,边讲课边往吴小正那边走过去。
无奈之下,吴小正只好老老实实地从马老师拿来的那一大堆英语杂志里面找乐趣。
他甚至在怀疑:马老师这是要把我培养成英语老师的节奏吗?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切都回归了平静,连刘翼飞都变得老实了,没有干什么出格的事。
当然,不平静总是潜伏在平静之下的,只是吴小正不知道而已。
比如说周一大早,就发生了一件与吴小正相关、但他却不知道的事。
是跟祝翔相关的。
在上周六,因为祝翔砸向吴小正的那一饭盆子,谭主任执意要对他做记过处分,连祝翔的班主任来求情都没用。
记过处分是会记入个人档案的,会影响大学录取。
要冤不冤的祝翔不得以,一回家就把这事告诉了他父亲。
“你真是蠢死了,连个小屁孩也弄不过!”
一听说儿子在学校吃亏了,而且还是在一个初中生面前吃了大亏,祝厂长一听就来气。
生气归生气,这个残局还得他出面去收拾,最起码先保住儿子不受处分再说。
所以周一大早,祝厂长就开车带着儿子到了一中。
放下儿子之后,他就拎着一堆东西直接往黄校长家里奔。
祝厂长对黄校长家已经很熟了。
“有这事?”黄校长先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祝厂长,你先别急,这事谭宗明还没往上报,一会你跟我去办公室,先把情况问清楚了再说。”
黄校长跟祝厂长已建立了一定的交情,并且拿人家的手短,这点小事他自然得帮忙的。
不过黄校长还是有点头疼,因为谭宗明是属于那种很有原则的硬骨头。
谭宗明指的就是政教处的谭主任。
稍稍收拾过后,黄校长就带着祝厂长往办公室走去。
已经到了差不多上班的点了。
一个电话过去,谭主任就到了黄校长的办公室。
看到祝厂长的谭主任立即就明白了是这么回事。
这家伙又是来求情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谭宗明本能地有了一丝厌恶的情绪,但他虽然固执,但还是遵守规矩的。
他先把祝翔和吴小正之间的恩怨简单地向黄校长做了汇报。
祝厂长终于忍不住插嘴:“谭主任,我家祝翔说了,他是被冤枉的,是那小子先骂的他。”
谭宗明一听就火了。
这个祝厂长他已经忍了很久,并且他又不是他的领导,谭宗明没什么顾忌。
“你儿子是冤枉的?你说吴小正先骂的他,那你叫他找证人出来啊!”
谭宗明一爆发,就一发不可收拾。
“就算是冤枉的,那也是他活该,谁叫他那么蠢,不知道骂回去?非要一言不合就动手?他把学校当成了什么地方?街头游戏厅吗?”
祝厂长一下就有点懵。
谭宗明还在继续吼:“祝文,要我说,教儿子不是这么教的,他还是学生,别把他教成了一个小流氓!”
他连祝厂长也一并教训上了。
祝厂长的脸色变得铁青。
谭宗明这货又开始发神经了!
一边听着的黄校长忍不住偷着乐了起来。
说实在的,祝文那儿子也让他头疼,只是碍于情面,他不能不插手。
让他在谭宗明面前吃点瘪也好!
黄校长这么想着,然后出面打圆场:“谭主任,你先别动气,对于学生咱们还是得以教育为主。”
他的言下之意是处罚就先免了。
正在气头上的谭宗明不依不饶:“黄校长,祝翔这样的学生,不给点处罚让他长点记性,教育有用吗?你看他这样已经多少次了?”
谭宗明竟然连黄校长的面子都不给。
黄校长故作为难地看向了祝文。
祝文的脸色还是一片铁青。
这种油盐不进的硬骨头,要是在我厂里,我绝对直接把他给撸了!
他愤愤地想着,可为了儿子的前途不受影响,他必须得装出一副笑脸来:“谭主任,你就再给祝翔一次机会,我一会一定好好去教育他,要是他再犯的话,你再处分他行不行?”
祝文不得不低头。
换做是别人,他还可以财帛开路,但在谭宗明这硬骨头面前还真不行,他试过。
黄校长也开始帮忙说好话。
一番软磨硬泡之后,谭宗明终于做出了让步:“我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次就不给他记过处分了,但严重警告处分还是得给一个的!”
这话谭主任说得斩钉截铁,不再有让步的余地。
严重警告就严重警告吧,反正这个处分不会记入档案!
祝文认了,但心情非常糟糕。
让他不舒服的不是因为在黄校长那边花了财礼却没起到效果,他知道那家伙也是个老滑头,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他生气的是自己竟然被谭宗明教训。
这口气有点难以下咽,但却毫无办法可言,毕竟他的能量也还是有限的。
这口气必须得找回来!
祝文决定再去找一下儿子。
在第一节课后,祝文去了祝翔的教室,把儿子拉到一边,把处理的结果先告诉了他。
“最近在学校还是安分一点吧,要是再被谭宗明抓到把柄就不好办了。”
“可那事……”
祝翔还是有些不情愿。
祝文突然来气了,压低声音咆哮道:“你蠢死了!在学校没法弄,你就不知道想办法到外面去弄吗?你不知道去找你表哥想办法?”
因为在谭宗明那里受了气,祝文只好把气出到了儿子身上。
他的狼性教育理念就是这样的,可以破财,但绝对不能吃亏,吃了亏就得想办法找回来,否则儿子就会变成怂包。
一颗仇恨的种子就这么深深地埋下去了,正在扎根发芽,等待下一次的全力爆发。
而被仇恨者吴小正对此还浑然不知,他正优哉游哉地看着他的书。
第249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
吴小正的学校生活算是暂时回归了平静,可校外的事情却开始一件接一件的来烦扰他。
周一快放学的时候,他先是接到了一个传呼,他偷偷拿出bb机一看,是工厂那边的电话。
不是吴敏霞就是刘志军在找他!
在学校里想找台电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吴小正只好一放学就往张颖店里奔。
可他刚到张颖店里,张颖就告诉他,杨镇长给他来电话了,叫他回个电话。
麻烦事还真不少。
吴小正拿起了电话,准备挨个复电话。
张颖站在一边不动了。
她所好奇的是,城关镇那么年轻有为的一位副镇长,老是找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干嘛?还找得那么急。
张颖再次对吴小正的神秘产生了好奇心理。
吴小正没有理会她,准备先给工厂那边复电话。
接电话的是吴敏霞。
看来传呼是她打过来的,而且还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等吴小正回话。
“小正,省城那边的设备供应商联系上了,他们答应派人过来考察,时间定什么时候比较好啊?”
电话里的吴敏霞显得有点小兴奋。
吴敏霞自然很兴奋。
她也知道,现在制约食品加工厂发展的不是销售,而是产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引进高效的食品加工机器,那对工厂未来的发展绝对是好事。
因此她按照吴小正的指点,今天鼓起勇气跟省城那边的设备供应商进行了联系。
并且,她按照吴小正给的说法,要求对方派人过来考察指导。
当然,关于分期付款的事情她提都没提。
打电话时,吴敏霞的心情是很忐忑的,她生怕对方看不起这样的小生意。
出乎她意料的是,对方竟然爽快地答应了,还让她定考察的时间。
吴敏霞有点拿不定主意,因此她又把问题交回给吴小正。
“当然是越快越好啊!”
“那他们人过来之后呢?”
吴敏霞还是有点茫然,她不知怎么跟设备供应商的人去交涉。
关键是吴小正想分期付款,花少钱买多种设备。
“人过来后,你安排他们在县城最好的宾馆安顿下来,我找个时间会一下他们,至于其它的,你们听我的安排就是了。”
……
张颖听得有点懵。
这小子似乎在谈生意?好像又有省城来客?还要安排他们在县里最好的宾馆住下来?
这小子语气有点大啊!
好像一个大老板的样子!
吴小正没有理会张颖的懵,挂了电话的他也在发呆。
设备供应商愿意过来考察,这对工厂来说绝对是大好事。
但好事能不能成,得看吴小正把握住这个机会,顺利将对方说服。
作为一家刚起步、没有任何资本的新工厂,想要做到这点还是有难度的。
可这事真的很重要,吴小正必须精心准备和安排。
想了一阵之后,吴小正似乎有了主意。
他再次拿起了电话,准备给杨贵平打过去。
又是一件好事。
“小正,供销公司和国资办那边我都帮你联系上了,你看要不要跟对方去谈一下?”
吴小正一愣。
既然联系上了,那自然得见面谈啊!
莫非还另有隐情?
“什么情况?”吴小正冷静地问了一句。
“供销公司那边要价40万,似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点贵哦!”杨贵平道出了实情。
“40万?确实有点贵啊!”
这个价格确实有点出乎吴小正的预料。
按照他的估计,那个地方按现在的行情,应该30万左右就差不多了啊!
吴小正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不过轻易放弃不是他的风格,他对杨贵平说道:“还是约吧,先谈谈再说。”
“那就约明天下午吧,你放学后我来接你,直接带你去供销公司见他们肖总。”杨贵平竟然也有参与的意思。
看来杨镇长对我的事真的挺上心啊!
吴小正知道,这事杨贵平绝对会帮自己,只是没想到他会那么上心,这么快拉上线了不说,还亲自带我去。
这是好事,有杨贵平在,应该会好说话很多。
不过整件事对吴小正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40万的价格,确实是贵了一点。
放下电话之后,吴小正又认真考虑起来。
他先想到的是和杨贵平的关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