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艺时代-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知道自己,仍期待着爱情,却不知道。可不可以拥有。
如果有人问:什么样的爱情最让人无可奈何?
那一定是,措手不及的爱情。
因为措手不及,所以没有丝毫准备,就像你在街上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了一片花海,满目缤纷,芳香沁人,却不知如何再继续前行。
画面转到褚青的正脸,镜头给得非常近,近到看电影的人,好像都在面对面直视着他的眼睛。
那个眼神,让所有观众都兴奋了起来。
按此时的人物情绪,就算他下一秒抱住女主角,然后激烈拥吻,甚至撕扯开衣服,倒在床上伴着轰轰的雷声翻滚纠缠……这都不会有人意外,反而会觉得很符合情景。
褚青却偏偏将那种极度压抑的疯狂和冲动,硬生生凿穿在他眸子里,又破碎到全身,整个人都显出一种非常分裂的状态。
他渴望,但是他不敢……
这样子的反差,让观众感到极其的颤栗和诧异。很多人忽然发现,这个貌不惊人的男演员,似乎总在不温不火的挑动着他们的情绪。
马达这个角色,台词少,又近乎面瘫,不容易出彩。在前面的戏份中,褚青虽然注重细节表演,却因为镜头太过零碎,始终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到这里,前面那些零碎的镜头,好像才一点点的拼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
周公子在片子里分饰两角,明丽张扬,一看就知道是好演技。褚青不同,他就像在石头里面长出来的青草,偶然一瞥,不以为意,细细回想,才觉出生命的味道。
而且,正是因为周公子的耀眼夺目,他的平实内敛才显得相得益彰。一个好似精致的细瓷,一个则是底下的架子,托的稳稳当当。
前排座位上,楼烨在开始的紧张过后,已经恢复淡定。他的英文水平尚可,简单的对话没有问题,周围观众的反应让他轻松而愉快。
特别是听那些人小声议论着自己的男女主角,让他颇为骄傲,还有闲心的想调*戏一下褚青。
“青子,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不知道,好话赖话?”褚青正认真看着,很蛋疼的被他打扰出戏,也听到后面几个人嘀嘀咕咕的,不禁好奇问道。
“他们在说你很适合穿黑色衣服。”楼烨笑道。
“啊?”褚青一怔,觉得这帮老外的关注点特奇葩。
楼烨一本正经道:“因为你眼睛太好看了。”
他无语,你说我个子高,身板瘦,皮肤白,哥都勉强接受。可穿啥颜色的衣服,跟眼睛好不好看有个毛线关系?
我念书少,你表骗我……
“你这身女朋友给打扮的吧?”楼烨没理会他嫌弃的表情,扫了眼他身上的黑色大衣,问道。
“嗯。”
“不错。”楼烨拍了拍他胳膊,笑道:“知道对方适合穿什么衣服,这种女人值得珍惜。”
“……”
褚青转过头,懒得搭理这货,思维根本就不在一个次元,没法沟通。
他晓得楼烨在拐着弯夸赞自个,却不怎么兴奋,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拍《苏州河》的时候,他演技的水准其实没达到要求,只不过是有周公子这样的对手。俩人互相较劲,才激发天赋血统,超常发挥,最后成功升级。
当时好像很碉堡的样子,现在回过头看,却都是些不成熟的表演。最典型的,就是他哪会还只会飙眼神戏,老觉得略显做作。
就刚才跟周公子那场,如果让他现在演,有多大突破不敢说。但起码会有更自然一点的诠释方法。
自然都是天成的,不刻意,别人看不出你是外放,还是内敛。能让人看出来的内敛,那不叫内敛……叫装。
电影已经放完快一半了,全场都在专注的看,反倒是主创这几个货,神叨叨的开脑洞,胡思乱想。
这天。马达主动来找牡丹,牡丹很高兴。
他把她带到一栋老楼里,按在那个破旧的沙发上,自己则坐在高脚架上。盯着她。老屋里很暗,外面的光线从没有玻璃的窗户中透过,把两个人静止成一副冰冷绝望的画面。
马达的任务就是寸步不离的看着她,直到同伙拿到钱。钱不多。真的不多,只有四十五万。
在楼下,牡丹听到这个数字。整个人都崩溃了。
“我真便宜!”她猛地推开他,又推翻了摩托车,撒开腿,疯了一样的跑。
“你去哪?”马达在后面疯了一样的追。
拍这场戏的时候,王玉差点累到虚脱,他得扛着摄影机跟着跑。这俩人真像疯了似的,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在乎,一个只想逃脱,一个只想追回。
女孩子在前面奔跑,轻轻巧巧的身子,红色的运动服,每多跑出一步,他心里就被多凿了一下。那张平淡的脸上也终于有了波动,他以为自己所谓的爱情,根本比不上这四十五万,而此刻,他才知道,那不是所谓,那特么就是爱情。
女孩子一直跑到了桥上,下面是老绿色的肮脏的河水。
她说自己会变成一条美人鱼,再来找他,然后,在晨光初绽时,她跳了下去。
再然后,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褚青搓了搓脸,忽然不想看下去了,便碰了碰楼烨,小声道:“我出去一下。”
楼烨没问他干什么,只叮嘱道:“快点回来,一会还有媒体见面会。”
褚青点点头,侧身挪到过道,猫着腰小跑到门口。出了影院,被明亮的天色晃得不太适应,揉了揉眼睛,迷迷胀胀的。
他跑出来,不是因为不喜欢第二个故事,而是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想和一个人说说话。
褚青呼出一口气,摸出手机,拨了个号码。
“嘟……嘟……”
长而有节奏的等待音响在耳侧,他低头,瞄着影院门口的台阶,和正在等别场放映的十几个影迷,异常的冷清。
“喂?”
隔了一会,电话接通,那边人似乎很多,吵吵嚷嚷的,没等他说话,她就道:“我在片场呢,等会,我换个,换个地方。”
听筒里一阵吱吱响,稍时静下来,那个沙哑又带着小结巴的声音道:“今天怎么,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我在荷兰呢。”
“啊!我都忘了,电影节怎么样?”
褚青笑道:“地方不错,电影节也不错,还有,咱俩的片子正放着呢,他们非常非常的喜欢。”顿了顿,又道:“你也非常非常的棒。”
她也笑道:“那你,你先跑出来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啊。”他抬头看了看冷水色的天空,云朵悠荡着远去。
“你不开心?”
“没有。”
她沉默了片刻,道:“那,你想跟我说什么?”
褚青一呆,他也不知道想说什么,就这么跑出来了,不由自嘲的笑了笑,道:“我可能,可能想听你唱首歌吧。”
“……”
那边安静了好久,然后她缓慢的,轻轻的,哼唱着:
“我的眼前总是不断浮现你的脸,总想抓住你视线,可你总象风一样,吹过我身边……”
(感觉手好生,汗。)(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二章 HBF
电影还有十分钟结束的时候,褚青才回到座位,一手拄着脸颊,歪在椅子上。
荧幕里,马达终于在一家偏僻的便利店找到了牡丹,他问她,有没有带野牛草的伏特加。牡丹梳着马尾,脸上已经不再稚嫩,垂下的两缕头发遮住眼睛,灰败的嘴唇,像具没有生命的躯壳。
周公子的长相和身材,压根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可她用自己的灵动和光彩,牢牢的把持住观众的目光。
“你怎么了?”楼烨好奇的问。
“没怎么啊。”褚青偏过头,也很奇怪,自己无论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蛮正常的。
楼烨眼睛里透着“你丫就撒谎吧”的调笑,道:“你现在就像刚错过了一场爱情的样子。”
褚青摇摇头,学着他的口语风格,也笑道:“我可没错过,我的爱情始终在我女朋友那里。”
影片的最后,镜头仍然痴迷的对准那条老绿色的河水,渡轮在微波中起伏前行,夕阳迤逦。在这座城市里,有的人离去,有的人腐朽,一切都不会永远,不变的只有苏州河。
幕上开始滚动着一长串的演职员名单,灯光霍地亮起,一群人就像突然暴露在影院中,凝固着各式表情,似瞬间转换了一个世界。
“哗哗……”
隔了几秒钟,开始有人站起来鼓掌,紧接着,全场的观众都一一起身,使劲的拍着巴掌。没有人离开,他们感谢这部电影,感谢导演编织的这场梦境。
褚青被搞的很慌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脊梁骨一阵阵的发颤。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起码得先站起来,然后学着楼烨的样子。扭着身体冲观众席摆了摆手。
那一张张面孔,近的很近,远的很远,都如此清晰可爱,满满的肯定和欣赏,见他们挥手,掌声愈加如潮,冲刷着褚青的耳朵。
此刻,他还不敢确定,这种大场面。真的是给自己这些人的?
在柏林可没这待遇……
《小武》和《苏州河》其实都是好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太过粗糙和沉闷,只有电影人会喜欢,后者却有着很商业化的表现形式,能圈住市场。
随后,有工作人员搬过几张椅子,放在台前。葛文站在旁边,招呼他们上来。并没有特意等观众都散场,非常随便的就开始了。
记者不多,一些是临近国家的,如比利时、丹麦、德国和捷克。跑来是凑热闹,为哪部电影写稿子全凭兴趣。另一些则是本地的记者,要敬业的多,几乎每场必看。
至于美国。他们还看不上这种小地方。
这是褚青经历的第一场媒体见面会,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大阵仗。那十几个记者就坐在第一排,神情闲散。有的连相机都没挂,摆出想跟你聊聊菜价的轻松状态。
葛文的椅子,跟奈安隔开一小段距离,他主持的经验游刃有余,端正又不失幽默。而且很会看人,不经意间就把问题转到较善言谈的奈安和楼烨身上,让过了闷闷的褚青。
他坐在最边上,看着两个同伴从磕磕巴巴到流利自若,以及记者们对这部电影的称赞,与有荣焉,特自豪。
倒是有人尝试跟褚青交流,可他的回答太过简短,中文不超过十个字,翻译成英文听着就更冷淡。他不是故意装高冷,确实不懂得如何机智的做水逼。
最后,一个栗色头发的姑娘,北欧来的高挑妹子,许是觉得素材太少,问了个略不靠谱的问题:“能不能说下你的人生目标?”随即,又补充了句:“至少要说三个。”
楼烨不禁扭头看他,期待着答案,因为从认识他开始,就没觉得这货有过什么人生目标。
褚青很认真的想了想,慢慢道:“拍戏,结婚,嗯……”他卡壳了一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第三个想不出来了。”
首映结束后,回到旅馆,楼烨和奈安的心情十分欢畅。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拿奖是肯定的了,但能否拿到最高的金老虎奖,还不敢打包票。
褚青则借了一部可以打国际长途的座机,给女朋友,呃,让她帮充点话费。
范小爷是很实诚的孩子,二话不说就给充满了……褚青其实特心虚,如果让丫头知道自己的手机是怎么爆掉的,分分钟飞过来咬死他。
…………
我们到国外,唯一可以放地图炮的,大概就是吃。
在一日三餐加小食闲饮上,俺们老觉着全世界人民真的是活在水深火热中,有种可怜又嫌弃,以及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会,褚青就对着一盆黏黏糊糊,据说是汤的玩意皱眉。尤其是他把勺子插进去,居然直挺挺的戳在汤盆里时,已经完全不想吃了。
这叫爱尔登肉汤,荷兰人对它的热爱简直无以复加,称之为有“妈妈的味道”。褚青想尝尝鲜,就要了一份,结果端上来一看,妈你妹!不就是豌豆炖香肠么,还特么是差点烧干锅的那种,里面的料都稀碎稀碎的……
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放弃喝进肚子,抬头瞄了眼对面的楼烨,丫正悠哉悠哉的吃着小乳酪,不由拿过一块薄煎饼,狠狠咬掉半拉。
楼烨这么矫情的货,居然喜欢乳酪这种东西。褚青在市集淘的那块黄金饼,都让他不声不响的给吃了。
话说首映过后的几天,他们就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
楼烨可能还会挑些感兴趣的片子去看看,褚青就实在没那语言能力,要么闷在旅馆睡觉,要么出去逛街,每天晚上照例跟范小爷煲国际长途。
丫头最近很得意,用她的话说,自己正在拍一部大戏。
《乱世飘萍》是清末剧,从戊戌变法讲到了武昌起义,气势倒是有了,至于剧情逻辑,说实话,忒惨了点。范小爷在里面演母女二人,还得跟四个男人拉拉扯扯的,对演技的要求很高。
每次通话,聊着聊着最后总能拐到这部戏上面。她会唠唠叨叨的给男朋友讲,自己如何如何的情绪饱满,演技充实,周围人又是如何如何的表示震惊以及赞赏。
然后丫头会用一种很委婉的语气暗示,快夸我呀,快夸我呀……
褚青夸她是无所谓了,愁的是每天还得不重样的夸。其实他对女朋友的另一份工作更为感兴趣,片方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把片尾曲交给她唱。
范小爷唱歌的水准,充其量也就是KTV麦霸的档次,感觉不如元泉,也不如那个弹吉他的小姑娘。不过也好,起码以后再走穴,能有首自己的歌了。
这家店,还是他跑步时候发现的,在场馆附近,听说挺著名的,做些荷兰的特色美食。这货一直都想试试,但自己来吃,又会很内疚,索性装把大方,把同伴都拉过来,包括那个翻译,请了回客。
奈安坐在楼烨旁边,叫的食物已经端上桌,却没空搭理。她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人却兴奋的很。
《苏州河》的四场放映已经全部结束,电影节过半,每部片子也都拎出来遛了一遍。谁好谁烂,观众心里自有评判。
鹿特丹的规模和名声比不上三大电影节,但也是有不少片商的,北欧的多一点,而且齐全,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和冰岛,都有人过来。其他的,像法英德美这些高端集中地,片商就很少,实力也不强,小公司,抱着捡漏的心态来看看。
“瑞典和捷克的两家诚意最足,价格还能再提提。”奈安摆弄了半天资料,才归拢好放在一边,拿起勺子搅了搅肉汤。
“能到多少?”楼烨问。
“嗯,怎么也能有这个。”奈安比出三根手指。
楼烨似松了口气,笑道:“这一下就能回本了,还有小赚。”
“英国有家公司,想买断全球发行权,才给这个数,我脑子进水了才理他。”奈安吃了一大口肉汤,皱眉道:“这怎么跟粥一样?”
褚青不太懂他们在说些啥东西,反就知道跟钱有关。这俩人没明说,自己也不在意,没半毛钱关系。
他消灭了一块薄煎饼,觉得总算有对胃口的食物了,刚想叫服务生再上一份,就见门被推开,葛文拎着个黑皮包走了进来。
“嗨!”
他招了下手,想打个招呼,后面的话却不会说,只得尴尬地又招了下。
“嗨!褚,没想到在这里又见面了。”
葛文也看到了他,凑过来,笑道:“哦,你们都在这。”
褚青道:“那个,你也吃饭啊,一起吧。”说着又觉得不太对劲,小声问翻译:“他们老外不介意跟人拼桌吧?”
那翻译白了他一眼,嘀嘀咕咕跟葛文说了几句,葛文哈哈笑了几声,一屁股坐下。
“我经常来这里吃午饭,觉得这肉汤味道怎么样?”他利索的点了几样,又问褚青。
“还成,就是少放了只鸡,还有大枣、党参、桂皮……”
翻译揉揉脑袋,自动转换成了“味道不错,我非常喜欢。”
很快,葛文点的东西端了上来,他似乎有点急的嚼起薄煎饼,边吃边笑道:“不好意思,我一会还要去HBF基金,时间很赶。”
褚青没在意那个什么鸟HBF,楼烨却眼睛一亮,问:“葛文先生,你们的基金申请时间过了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买卖
1971年,一个叫希伯特巴尔斯的荷兰人,在自己的家乡鹿特丹创立了这个电影节。88年,巴尔斯去世,电影节便以他的名字设立了一个基金:HubertBalsFund,简称HBF。
HBF的资金来自于政府、赞助商以及票房,当然主要还是政府。因为荷兰人把它当成一项文化门面来做,用来刷国际印象分。
这个基金,只对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事业给予支持。而且跟欧洲其它的,如法国的南方基金,德国的世界电影基金相比,HBF是条件最少,门槛最低,也是最具慈善性质的一个。
世界上,第一个接受此基金资助的导演,叫陈楷歌。直到后来二十多年的时间,它一共资助了600多个项目,鹿特丹电影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可以说HBF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楼烨知道这个基金,但不太了解。他有个朋友准备筹拍一部电影,为钱苦恼了很久,这会正碰上葛文说起,就顺便问了一句。
“当然没有,我们一年有两次申请机会,第一次就是在电影节期间。”葛文擦了擦嘴,笑道:“你如果要申请的话,最好尽快,因为我们截止到闭幕前一天。”
“那申请都需要什么条件?”楼烨又问。
葛文吃的很快,面前堆的一小撮食物,都已消灭干净,看看时间还有一点,索性给他大概介绍了下:“条件很简单,你只要提供一份完整的英文剧本和拍摄计划就可以。如果审查通过,我们会按照不同的制作阶段,提供1万到5万美元的辅助金。”
楼烨点点头,心中有数,不再询问。
褚青本来也没在意,可听到有5万美元。立马就兴奋了,巴巴的问:“那个,谁都可以申请么?”
“哦,当然,只要你的剧本够水准。”葛文笑道,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现在就有剧本,可以直接交给我。”
“啊,谢谢,现在还没有,我就问问。”褚青眨眨眼睛。
“OK。我也该走了,和你们共进午餐很愉快,闭幕式那天再见。”葛文结了帐,拿起皮包。
几人起身送了送,看着他出门,楼烨才奇道:“怎么着,青子,你想改行当导演了?”他清楚这货的德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一向自动屏蔽。刚才主动问话,肯定是有什么想法。
“不是,我当哪门子导演,是我女朋友。”褚青还没忘再点一份薄煎饼。道:“她刚签了部片子,那导演齁穷齁穷的,不知道啥时候能凑齐钱。我合计着,人老外白给的美元。碰上了好歹也试试,万一通过了呢,她也不用卖楼了。”
“那导演叫什么?”
“李昱。”
楼烨听着略耳熟。又问:“她拍过什么?”
“那不知道,以前说是在央视拍纪录片的,辞职不干了。”
“哦,想起来了。”楼烨恍然,道:“我还看过她的一部纪录片叫《姐姐》,非常细腻,很有实力的一个人,终于也按耐不住了。”
褚青乐了,道:“怎么你们圈子这么小?我说一个你就认识?”
“谈不上认识,没见过面,就是听说过。”楼烨又切开一块小乳酪,丫足足吃了三块了,也不怕变成黑胖子,道:“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只听说过,像贾璋柯我也没见过,但久仰大名。”
“大名个毛线,小眼睛小个子,一股老陈醋味儿。”褚青一点都不给老贾留面子,笑道:“要不改天我张罗张罗,咱聚聚?”
“那好啊,我把张园他们也叫上。”
楼烨和张园、王晓帅、路学常是同学,同为北影85届。贾璋柯则只是跟王晓帅见过一次,别人还都不认识。
褚青也不是当初的懵懂菜鸟,对他们的战斗史多少都有了解,不由舔了下嘴唇。好家伙,这帮人若凑到一块,再加上个吕勒,以及半调子的李昱,那算怎么个情况?
拍电影不被禁就会死星人大会?
吊!
…………
李昱一直觉得自己的运气足够好。
她十六岁就能在市级电视台混个主持人的工作,历练几年后,又不想干了,自己上京,也没遇到什么大困难。后来进央视,拍纪录片,还拿了几个奖,在业界算小有名气。
反正从小到大,都是她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直到她又习惯性的折腾,推翻以前的人生,鼓捣起了电影。
到这里,可能是早期人品消耗的太厉害,她的运气似乎走到头了。这片子从去年初就在筹备,奔波了一年多,资金不足,演员不够,什么都没完成,简直是乱七八糟。
她虽然还蛮拼的,连卖房子眼都不眨一下,可有时也会略微消沉,胡思乱想一番,也许自己真的没有拍电影的命。
而这一切,从撞到褚青开始,又都不同了。
李昱感觉那股好运又回来了,先是找到了自己的缪斯女神,然后这个家伙又从荷兰传来消息,说是去申请一个基金,若是通过,就可以拿下五万美元。
纪录片和电影的圈子毕竟不同,尤其她这种习惯了在国内体制中享福的,央视想拍个东西,还缺钱?
她压根就没受过缺钱的罪,现在冷不丁自己单帮干,真有点蒙。海外的电影基金,这个概念对她来说,太过陌生和遥远,也从未想过要走这条路线。
所以李昱刚接到褚青电话的时候,还很迷茫,在他连番催促下,总算明白自己马上得做的事情:在两天内搞定一份英文剧本。
李昱听完就疯了,她比谁都想得到这笔钱,扔掉手头所有的烂事,急忙投入到这项工作。她的英文比较渣,翻译文字就更困难,只得找以前央视的同事帮忙。那些混迹在外语频道的,可都是大神,几个人苦熬了一天一宿。一句句的翻译,然后又理了三遍,努力在保持通顺的基础上,做到优美严谨。
本来她想发国际传真的,尼玛那得多少钱!褚青最见不得这种败家行为,让她注册了俩邮箱,互通一下。
话说这个年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拨号上网的原始状态……
她那边还算容易,褚青就特惨,跑遍了电影节场馆。总算借到一台电脑。等把剧本拿到手,离影展结束还有三天,勉强来得及。
同时,楼烨也给他那个朋友捎去了消息,可惜那哥们太不坚定,比不上李昱的汉子属性,居然已经放弃拍片了。
她传过来的是中英文两份剧本,楼烨也借机翻了翻,说已经预见到会是部好电影。
国内第一部同性题材的片子。是张园的《东宫西宫》,不过那是男男,这部是女女。楼导不太热衷此类题材,他更感兴趣的是男女之间的暧*昧。但不妨碍他对这剧本的欣赏。
葛文正忙着闭幕的事情,褚青不好意思为自己的私事打扰人家,就想着按正常程序走。在楼烨和翻译陪同下,仨人到了HBF的办公地点。也在这一小片区域,两间屋子,素白墙体。离远瞅跟个公厕似的。
负责接待的妹子很惊讶,还有人这么晚才来送剧本,一般都是在电影节刚开幕,甚至提前几天,就交上来了。评审们毕竟要一个个的审查,如果剧本太多,精力难免有限,先提交的总比后面的有优势。
小姑娘说明了一下还需要的材料,褚青又颠颠的去拍照片和复印身份信息。说真的,要不是因为女朋友有出演,早特么撂挑子不干了,以他那种懒得都不想活的性子,吃饱了撑的才会主动揽下这事。
前厅里,褚青正磨磨唧唧的填一份申请表,全是英文,不光看不懂,写起来更愁人。翻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教,最后实在觉得累,干脆扯过来刷刷几笔,帮他填好。
“对不起先生,您的资料填写不符合标准,麻烦重新写一份。”妹子笑嘻嘻道。
“哪块不符合?”
“您看这,申请人姓名和联系人姓名要一致。”她指着一处地方,又道:“而且身份这一栏,您也没有填写。”
“申请人,联系人,照片和身份信息都是要同一个人的,为了避免出现骗取资金的问题,我们工作人员还会随时跟进影片的拍摄进度,如果现实情况和资料上不一致,我们有权收回资金并追究法律责任。”妹子进一步说明。
褚青挠挠头,想想也是,人家又不傻,连个考评机制都没有,随随便便就白给你几万美元。
联系人那栏,填的是李昱,因为他可没当自个是功臣,哦,我给你拉来钱了,我就得怎么怎么着。他就一借花献佛的,五万还是十万的,也落不到自己手里,送人情就送个痛快,别小家子气。
听妹子这么一说,褚青比较愁,别的倒好改,就是身份那栏,怎么填呢?人家来申请的不是导演就是制片人,他写什么,演员家属?
别逗了!
没办法,褚青又给李昱打了个电话,大概说明下情况。
李昱想了想,道:“你就写制片人吧。”
“啊?”这货真被吓到了,不确定问:“你说我?”
“对啊,这本来就是你拉来的钱,做制片人也是应该的。”李昱理所当然道。
褚青忙道:“不是不是,我就是捎带手的,没帮上什么忙,再说能不能通过还不知道呢。”
“哎行了,你要不写那这钱就更没戏了,干脆也别申请了。反正你看着办吧,就这样,我挂了!”李昱压根没再给他推拒的机会,利索的消失。
他苦逼着一张脸,瞅了瞅楼烨,楼烨笑道:“你看我干什么?你这么年轻就当上制片人了,前途无量,说不定以后我拍戏还得找你投资。”
褚青翻了个白眼,玩蛋去吧,我买个房都得按揭,投个毛线!
无奈,只好在那栏写上了制片人的字样。这活计在他眼里,完全没有概念,就知道是管后勤的,那可能跟送盒饭的差不多……
此时,远在京城的李昱,挂上电话也觉得很兴奋,当然是因为资金可能有着落了。但更多的是,她有种预感,把这两口子都绑上自己的车,稳赚不赔,一定是笔好买卖!(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获
“哟,这么说你还成我老板啦?”
当天晚上,褚青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朋友,范小爷对他莫名其妙的新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