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栖特种兵-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的决战,是他们等待了千年的复仇之战,打起来更加大义凛然,一往无前!
而那些湘军,就没有这股决然之气了。
他们有同乡同学的纽带,比满清其它部队厉害,但是却远远比不上墨家军。
由此一来,几个回合下来,他们这些怕死的人,反而倒先死了不少!
时间不长,塔齐布也受了伤,不得不全线败退而回。
这一轮文攻武斗有点旷日持久,下一波有些迫不及待。
塔齐布败走,他们已经从另一边上来了。
正是堪称宇内无敌的纵横家多年积聚的战略纵队!
。
第1373章 名家出师有名(大改)
纵横家队伍开了过来,站定,然后走出两个人来。
这两个人看上去都是二十多岁,顶多不超过三十,面如明月,目若朗星,唇红齿白,笑容可掬,神态自然,让人一见,如沐春风。
二人来到阵前,对湘军一方拱手为礼。
左边的那个道:“后生晚辈,姓张命宇,先祖乃战国纵横家张仪是也。”
右边那个则说:“小子姓苏名宙,先祖乃战国纵横家苏秦是也,今天我二人来,是想和大家说说天下大事,新形势下的纵横之道!”
这个时候,湘军的学生军也上了场,领头的一位一看对方通了名报了姓,自然不肯输了礼仪,也上来做个自我介绍。
“老夫罗泽南!教书育人四十载,对儒家伦理小有心得,特来听听二位纵横家后起之秀之高论,请了!”
罗泽南乃湘军的创始人之一,更是植根于岳麓书院的闻名教育家,二人当然也知道。
随施礼道:“见过前辈!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足慰平生!小子们浅陋之见,不揣冒昧,就呈献在前辈面前,敬求指教。”
纵横家,不管什么时代,他们的交往对象都是各国政要,自然不能缺了礼数。
礼数尽到,二人上干货,这个时候就不能客气了。
苏宙侃侃而谈:“先祖讳秦,才华横溢,游说六国,结成同盟,同抗强秦,南北一线,连接六国,同服先祖,挂六国相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纵横一派,他占了一个纵字,成就高入云端的伟业,小子心仪之,心仪之!”
张宇道:“先祖讳仪,雄才伟略,深入强秦,说服君主,辩到群臣,连横大计,横空出世!东西为横,打断合纵,强固联合,各个强雄,逐一击破!纵横大家,他占了一个横字,为成就千古一帝,他功勋最伟!晚辈敬仰之,敬仰之!”
罗泽南听了,你们这不是内斗吗?
不是连横破了合纵,就是合纵破了连横,窝里斗个不亦乐乎,还有什么可吹的?
于是不屑一顾地问道:“以子之矛,攻彼之盾,可乎?孰胜孰败哉?”
罗泽南问完,哈哈大笑,你这个今版自相矛盾,也太傻了!岂不是把你们两个全都栽了进去?
哪知道二人只是微微一笑,早就胸有成竹了。
“呵呵!罗老先生请了!只要你在同一个时间,搞出一个六国纵向排列,另一个强秦与其对抗,我们就给你演示一下纵横术如何大发神威!如果你弄不出来,就别在这个问题了,空口说白话,空手套白狼怎么你也不懂。怎么样,罗老先生能不能准备我们需要的条件?给我们一个准话!”
罗泽南没有想到这二位还有这样一手,顿时傻眼了。
左想想、右想想,确实没有办法搞出来。
只好老老实实说:“不能!”
“好,我们知道了!这个问题是罗先生不靠谱!既然你连问题存在的条件都搞不定,我们也没有回答的问题的基础了,以后罗先生注意一些,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毕竟您德高望重。”
罗泽南脸色一片红。
突然心中一动,,我跟这两个人制什么气!
他们可是巧舌如簧,最善于翻手为云,覆手变雨,我干嘛和他们进行口舌之争?
于是大声说:“空口白话有什么用,手底下才能见真章!来来来,让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只见张宇苏宙四只手同时摇动,异口同声地说:“不不不!能嘴说的干嘛要动手?那是下下之策,那是下愚的小人才做的事情!而且我们正说的高兴,绝不能转了画风!
不等罗泽南表示意见,二人又开始说了起来。
张宇说:“虽然由于你不能提供条件,使得我们无法现场给你来一个强大的展示,让你震撼一下纵横之术的魅力和暴力美,我还是要给你描绘一下如果你使用纵横之术的美好前景!”
苏宙说:“对对对!虽然效果差一些,对你们这些门外汉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样说吧,你知道你们和谐孔孟之徒的儒家弟子为什么报这个强大的国家搞得一团糟吗?你们想过吗?你们忏悔过吗?你们找到原因了吗?你们没有觉得你们总在一条臭水沟了翻船吗?你们没有看到总是跌倒在一块石头上吗?”
张宇趁苏宙喘气的时候,迅速接上:“就是因为你们不懂纵横之术!哪怕你们懂个十分之一,你们也不会这么惨!”
这时苏宙喘过来一口气,掷地有声地问:“我问你们的合纵在哪里?你们和谁纵在了一起?别说外部的力量,满清内部都被你们搞得四分五裂!”
张宇也是得理不饶人:“我问你们的连横在哪里?你们和哪些距离大清比较远的国度联合成一个力量,对付那些列强?没有吧?你们不但没有朋友,而且把满清建国之初的那些属国全都丢得一干二净!”
苏宙接着来:“你们不要找什么借口,说什么你们儒家有自己的一套,拒绝了我们的纵横之术,那纯粹是胡说八道!因为我们的这种战略是各个流派共同需要的,正如粮食和空气一样,你不会因为你的想法不一样,就能够拒绝这些基本的东西!”
张宇接着说:“我们的纵横术,不但是战略布局,而且是战略思维!你们没有这方面的思考,说明你们根本就没有这方面才智!当然不是因为你们太笨,而是因为只顾的当那些统治者的鹰犬,只会讨好他们,而把你们自己刻意变得愚蠢透顶!”
罗泽南被一通好骂,开始的时候,还想还嘴,后来一想,这两个年轻人说得就是那么回事!
也许到了现在这种状态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原因都复杂,事实就是事实!
他的脸色被骂得由红变白、又由白变红,本来想恼羞成怒,但是一想没有怒的理由!
罗泽南也是有脾气的!
一怒之下,手一挥,收兵走人!
不打了!
众人全都目瞪口呆,包括纵横学派的两个小家伙!
这时候,一声哈哈大笑传来:“你们这一走,我名家出师有名了!”
。
第1374章 农家草木皆兵(大改)
名家一上来,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不知道早年的名家就是这个做派,还是他们那些人总是面临死亡的威胁,不得不做出一些行为模式上的修正。
也就是说,他们那些做法,让曾国藩看着,非常的离经叛道。
不仅仅是不符合孔孟之道,而且也不符合其它比较严谨的流派。
因为他们打出来很多牌子,牌子上还都写着子。
麦柯一看就知道,那些写着字的牌子很像后世的标语牌。
上面的字数少则三五个,多则三五百。
“名可名,非常名!名家洞察定其名!”
嗯?这个标语牌上的前六字,是从道德经上来的!难道名家和道家的联系源远流长?
“无名天地之始,名家定名天地知。”
看来,没错了!
“有名万物之母,名家一出万物殊。”
这也是道德经上的,肯定是道家的渊源。
“名与身孰亲?二者相连不可分!”
嗯,等等,这个的来源何处?
也是道德经!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这个什么意思?
其是谁?
麦柯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存储器,发现这句也是来自道德经。
在看看上下文,这个其,说的就是道!
意思呢,大概就是道的大名,一直都在那里居高临下,俯瞰众生,一览群山小。
“道常无名。”
大道经常的状态是名声不显,不是没有名字。
这个不用查,麦柯也是知道出于道德经。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这个是道的描述了,极言因为道的大,反倒看不到它的形状,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就不知道有道这样的东西存在。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这个也是来自道德经,可以看作老子的强大气魄。
老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他在说,如果让道如同其它东西一样活跃起来,展现它的能量和作为,整个世界就都装不下它了。
为了不让它抹杀其它一切,老子就用一中最质朴的无名状态来把他镇住。
要说老子的气魄之大,古今中外一时无两。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老子继续以高屋建瓴的姿势表达自己的牛逼,说他这个无名之朴一招过去,那个被他镇压的道,就成了无欲无求的存在,从而世界清静了,其它各路没有道那么巨大的东西纷纷上场。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虽然以无名之朴镇住了,但是也不能太亏待,还是给它弄个名字,勉勉强强地叫它“道”。
“强为之名曰大。”
这个道,可说非常硕大。
“视之不见名曰夷。”
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无色。
“听之不闻名曰希。”
听不到的东西就是无声。
“抟之不得名曰微。”
摸不到的东西就是无形。
这三种状态,都是道之所有用无名来形容它的原因,
一个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摸之不着的东西,当然也就是无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嗯,这个牌子到目前为止字最多,还是关于给道命名的问题。
概而论之,老子说这个道也,有和无,是道的两种形态而已,如果从无这个角度去看,就可以看到道秒到巅峰;如果从有这个角度去看,又可以看到道精彩纷呈!因此,这两个事情,虽然说的似乎不同,却同指一件事,这个在一件东西上的让有何和无合二为一,才是幽深的玄妙存在。
“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有名家!”
老子的意思是……
嗯?这个不是老子的!
终于换了口味!
这个是孔夫子论语中的论点!
名正言顺,这才导致了名家的产生和存在,因为正名是一切成功干事的基础。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这个标语就是广告了!
意思是说,没有我这样名家给你定名,你连话都不能说,焉能成功?如何赚钱?谁信你?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慢着!这是夸孔子,还是贬孔子?
你们可是名家,不是什么都讲究个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吗?
原来你们极力作的之后,追求的是无名呀!
麦柯等人看到这里,对这个名家大概也有了了解,原来到了名的关键之处最后关头,还要把名深深藏起来,无名胜有名!
有意思!
这时候,一个十几个人和举得大幅标语牌上来了。
一眼就看出这块牌子的与众不同。
原来其它的牌子都是一句话,没有注明来源,唯独这个,上面明白注明这个东西来自公孙龙子的《名实论》!
看来是名家的集大成了。
这块标语牌竟然有一千多字!
麦柯方眼开去,这位可谓名家开始鼻祖式的人物讲的是名字和实际的关系。
原来名,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功能是表现名后面的实际。
所以,公孙龙子一上来就来了一套定义,其实这就是名了。
第一个定义,什么是物?
公孙龙子回答:“天地与其所产焉,物也!天地之形及天地之所生者,皆谓之物也。
第二定义,什么是实?
公孙龙子回答:“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
就是说,有一个东西,用来描述其所要描述的东西,而不过度,这就是实,也就是和实际情况相符。
他还举例说:“取材以修廊庙,制以车服器械,求贤以实侍御仆从,中外职国皆无过差,各当其物,故谓之实也。”
第三个定义,什么是位?
公孙龙子回答:“实以实其所实,而不旷焉,位也。”
为什么位很重要?
公孙龙回答说:“实者,充实器用之小大,众物之卑高,器得其材,人堪其材,庶政无阙,尊卑有序,故曰位也。”
这说明了,所谓位,就是各得其所,保持正常秩序。
第四个定义,什么是正?
公孙龙子回答:“出其所位非位,离位使官,器用过制,或僭于上,或滥于下,皆非其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也就是说,因为有非其位的弊端,所以要予以矫正。
简单说,这个正的功能,就是让人老老实实各安其位。
公孙龙子特别轮速了正的功能,他说:“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不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以正正于不正,则不正者皆正,以不正乱于正,则众皆疑之!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故正其实正矣,其实正则众正皆正矣。”
公孙龙子最后总结说:“必也正名乎!”
那个湘军出战的将领,是一名文士,对这些东西了解甚深,一直在看这些,看到最后一句,掉头就走。
对方也太逗了,这不是本儒家学派大成先师的名言吗?还辩什么辩,打什么打!
于此同时,一波农家子弟兵已经上来,把多半边场地都弄成了百草园地。
。
第1375章 医家百病百草(大改)
农家大军显示了他们的职业特色。
首先农家是一个操作性为主的流派,他们的目标和方式,都是指导农业生产,因此,他们的学说,也是解决如何组成生产、如何符合农时的具体措施。
当然,他们也有政治主张,不过政治主张遭到了主流儒家的残酷打压。
因此,坚持政治主张的农家学派,就湮没在这种无情的斗争之中了。
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上古时期那种君王的实际作为,当然也许就是酋长。
那就是君王与民同耕,
农家学派认为农事活动是最重要的、最高贵的,因此君王亲躬力行,不但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一种敬虔行动。
麦轲看看时间已经过了不少,离找出解决的方案还差得太远,难道一事无成,就此结束?
否则你强调了半天农事的重要性,自己却远远离开,有什么说服力?
而且根据传说状态的历史,上古的那些贤君,都是这样作的。
即使是大夏国的开过君王大禹,也是如此!
他治水的功绩,可是不容否认的,而治水,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项重要的农耕活动。
尤其也可以看出孔孟之道的叶公好龙做派。
孔老夫子喊得声音最高的一个主张,不就是克己复礼吗?
怎么这么一项君王亲自参与农事的最大的礼敬行动,就不坚持恢复了呢?
不但不主张恢复,而且还对坚持恢复的农家,予以无情打击。
可见他们的克己复礼,实际上是一种克礼复己,行动整个和他们的口号相反。
农家当然也和其它流派一样,不可能抗拒统治者和儒家的合力镇压,只好不提政治主张,转而钻研技术。
因此,这不能算农学家没有大局观,只能说他们的大局观没有施展的条件。
因此,到今天为止,这派农学家的特点就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种流派。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数特多!
中华上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也就是主要产业就是农业,支持国家功能运行的也是农业,甚至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也是农村地主家庭培养出来的,起码是富农!
这些人在官府中占绝了统治地位,以至于发出一种强大的声音,除了农民以外,那些工商业者,不允许进入官员阶层。
因此,造成了死农工商四民,只有前两个团体,可以进入官僚体系。
今天他们来,也体现了他们人多的特点,别人都是四百人一个营队,偏偏他们光是主力军就是八百人,还是不少扈从军也来了。
一看对方来了这么多人,曾国藩只要派出两个学生营,凑够了八百人,然后山长丁善庆也只好赤膊上阵,来协调二个学生营之间的合作,在这之前,他们可没有练过这种一起上场并肩作战。
这两个学生营还没有站稳,那些农家子弟兵就冲了过来,
他们以抓紧农时只争朝夕的精神,一拥而上!
第一波人,大约有一百人左右,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
如和知道他们膀大腰圆?
因为他们都光着膀子呢。
光着膀子上战场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也角不多见。
正式历史记载里一个没有,小说者说里,也就三国时的许褚大战张飞的时候,光了那么一回,后来还被箭所伤,那个作者还嘲笑了他一顿,说不光膀子玩儿彪,就不会有事。
结果今天大家也都算开了眼界,这前排一个各个都光膀子,正好让大家见到他们的膀大腰圆。
他们手中的兵器,跟他们的光膀子形象很有关系,都是一柄头大铁锨!
最前面的头,大约五尺一个横面,然后就有三尺多长!
这种铁锨是专门哇河泥所用,一锨下去,能挖出五六百斤一坨河泥,然后扔到高高在上的堤岸上去,没有力举千斤的力气难以胜任这种高强度活计。
即使很厉害的男子汉,不过三五锨下去,就汗流浃背了。
穿衣服也得脱!
所以久而久之,凡是干这种活的,就习惯于不穿上衣了。
他们上来,平端这种阔大的铁锨,锨头平推,对准那些湘军学生兵的脖子,还没有近身,就是一股寒气冲到了脖子周围!
搞得他们脖子不由得缩了起来!
这种未战先怯的状态,气得丁丁善庆大吼一声!
“你们都是缩头乌龟吗?平时的豪言壮语都丢到你姥姥家里去了?全都给我脖子伸出来,就是死,也别当缩头王八!你们这些王八蛋!”
老头显然气得够呛,从来不爆粗的文雅老头,今天都狂飙粗口了。
那些学生兵也是没有经验,被那些农家子弟兵奇异的兵器和行为给吓得有点儿无所措手足,下意识地缩了脖子。
岳麓书院的最后产品,岂是真的孬种!
他们立刻一挺脖子,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可惜的是,他们这么一折腾,不但士气大受影响,而且也失去了先机!
结果,就听到咔咔咔响声连片,五六十颗人头给干净利索地铲了下来!
这些铲人的大汉,接着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接着举手扬锨,嗖嗖嗖,锨中人头飞了出去,漫天飘荡!
一时之间,双方的人全都傻了!
湘军被惊呆了!
农家子弟被吓傻了!
虽然他们用惯了这种平头铁锨,可是杀人还是第一次!
他们也没有想到,对方的湘军竟然如同泥雕土塑一样,竟然伸着脖子任他们铲。
一看真的铲到了人,而且效率特高,直接就铲死了,他们惊叫了一声,转头就逃!
有的甚至丢掉了他们的大锨。
这锨是他们吃饭的家什,不到万不得已,他们绝对不会离手的!
前排的一掉头,后面的也都顺势撤退了,这个结果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接着上来的,是医家队伍,他们一上来,就不问三七二十一,直接救人!
他们都是纯粹的医家后人,虽然也有自己的立场,有支持,有反对,但是见到有人受伤,需要他们的救治的时候,他们的眼里就只有病人了。
。
第1376章 商家通流有无(大改)
既然是上了战场,那就要两手准备,一手是杀人,一手是救人。
能不能杀人不论,救人的本领必须有。
本事不算全面的,就是那些只能救人不能杀人者。
全面发展的,他们救人肯定厉害,杀人也擅长。
当先一员大将,两手各有一柄飞刀,一边发号施令,一边两手都没有闲着,不时地发出飞刀。
这飞刀当然都是有明确的目标,不是杀人就是救人。
杀人的那些飞刀,就是本着那些想趁火打劫的湘军士兵,他们也不知道是打仗大糊涂了,还是别有用心,这些医家子弟本来是上来救人,他们却不问青红皂白,过来拿刀就砍,举枪就刺。
对这样的凶徒,那个耍着飞刀的大将,就不客气了!
一柄飞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无声无息地飞了过去,扎在了他的身上,制止了他的杀人行为。
至于这把飞刀落在何处,就靠耍刀之人的心情了。
当然这种心情是根据他的判断而调整的。
比如说,他判断那个即将挨刀的人心存杀人恶意,那就对比不起了,一刀直奔要害!
不是脑袋被齐脖子割断,就是心脏被正中刺透。
反正他这样一来,即使是大罗金仙想救他,也束手无策。
对那些昏了头的家伙,他的这柄刀,就奔胳膊大腿这样的非要害部位而去,死不了人,但是也不能继续危害了。
有的时候,甚至把他使用的武器给砍断就完了。
还有一种飞刀,不是杀人,而是救人。
比如止血呀,消毒呀,疗伤什么的,都属于这样一类。
每次飞刀一飞,一片刀光闪烁中,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众医家子弟就是一阵欢呼。
“好飞刀,华佗再世!”
“真厉害!刀到魔除!”
“好医术!起死回生!”
“华头儿,我就服你!”
那个耍飞刀的大将不骄不躁,只是对高呼的人微微点头,继续有条不紊地飙飞刀。
指挥整个战斗的麦柯,大喝一声:“华云!赶紧干活,比玩儿票了!伤员带下去,吧你们的对手搞掂下场!”
那个华佗的后人华云立刻停止了手中的飞刀,大吼一声:“得令!兄弟们,救人的继续救人,杀人的跟我来,让他们看看我们这双救人的手杀人的是不是也如同砍瓜切菜!”
华云如此一吆喝,大约有一半正在忙着治病的人,一跃而起,跟着华云去打架。
经过刚才一段紧急抢救,重伤员已经都得到治理,剩下的都是比较轻微的伤员,就不用着急了。
况且还有一半左右的医家子弟还在那里坚守岗位没动。
刚才这些人治病救人的时候,一个新的学生营已经到了。
这个学生营是湘军宿将杨载福率领,这个人就是后来的著名水军统帅杨岳斌,这个时候还没有改名。
他现在的地位,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也教书,今天看到天国方面的人马尤其是各个流派的人员不但都跳出了和儒家对阵,而且越来越厉害,他只好做回学生,带领一个学生营出战了。
可是没有想到,一上来就碰上了这个医家子弟兵。
医家子弟兵,打仗的本事大小不说,人家一上来就是抢救伤员,救死扶伤,送给他们一个天大的恩情!
这让血气方刚的杨载福和他的手下学生兵有劲没处使。
你总不能人家给你们的兄弟疗伤的时候搞突然袭击吧?
别说搞突然袭击了,就是疗完伤以后,你的兄弟好了,你就恩将仇报,马上就挥刀砍他们吧?
除了今天的这个特殊情况意外,杨载福也不认为儒家和医家作对的道理何在。
就是那个董仲舒闹的!
你干嘛提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
你留几家也好啊!
比如医家、农家、兵家,对了还有商家,甚至纵横家、阴阳家、道家,即使墨家也不错啊!
现在你还罢黜百家?变成了百家围剿你来了!
一个天国就把我们打得喘不过气来,那些各家各派还不来找我们算账?
其它都顾不上了,就说眼前吧,这医家怎么对付?
大还是不大。
杨载福想从曾国藩或者丁善庆那里得到指示,可是一眼看去,那二人都在看着别处。
他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二人大概也在那里纠结呢。
而且这罢黜百家也不是他们两个提出来的。
得了,自己决定!
有什么问题自己承担!
于是,他带领他的学生营走向前去,对着对方行个礼:“鄙人杨载福!谢谢贵方出手疗伤,感激不尽!有一个问题,如鲠在喉,不知道能否解惑?”
华云坦率地回答:“救死扶伤,医家天职,不必客气!有何问题请直言,必坦言相告。”
既然对方答应了,杨载福就直接提出了问题:“贵方觉得什么是医家和儒家的最大矛盾?”
这个问题他可没少琢磨,而且已经旷日持久地缠绕着他好几年了。今天终于问了出来。
华云哈哈一笑:“这个呀,我还真想过!儒家,不管说得多好听,做得多负责,但是他的实质是伤害人的生命,比如说,一个忠君思想,就不知道戕害了多少任命!而医家呢,则是以人命为大,以人命为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人命,不知道你知道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提出的一个主张,就是‘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医家的主张,可是儒家呢,你们的所作所为不但不在未病之前预防人生病,就是已经得救的,你们也不予治疗,更有甚者,你们的主张和行为就是得病的根源!因为你们所有的主张都是反自然、反天道的!到处都是疾病和病人就是你们推行儒家的必然结果。”
杨载福听罢,甚为无言,仔细一样,果然如此!
“回去吧!”
他对自己的属下一挥手,又对华云一拱手,回去了!
湘军连遭败绩,不但损兵折将,而且士气遭到极大打击!
就在这时,一股生命力最强的生力军上场了!
正是财大气粗的商家子弟兵。
。
第1377章 阴阳两极交泰(大改)
中华上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