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国藩正在烦恼,不禁怒道:“好个屁!这小子一来。我就没有好过!”

    说过以后,才意识到,有失文雅,才勉强挤出一个笑脸说:“我没事,你去把他接上来吧,我参与你的会见!”

    丁善庆惊讶的嘴都合不上了!

    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吧?

    曾大帅竟然爆粗口?

    曾大帅竟然要见敌人的代表?

    他不敢多说,匆匆而去。

    下面等待的麦柯,也陷入了回忆。

    那还是麦柯第一次去光州。正住在一家客栈。

    谁知道今天晚上在客栈里等他回来的,却是一位不期而遇的不速之客。

    麦轲一看对方所报的名字。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原来这位客人自我介绍自己是曾伯涵,号涤生,特意来拜访他。

    曾国藩!他就是太平天国的头号大敌曾国藩。

    麦轲自从应承了穿越任务,最念念不忘的就是这位。心里数次起念,要突然出手把他干掉。历史上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除了内部的原因以外。几乎都是拜他一人所赐。若不是他建立的湘军,破坏了天国的大计,太平军早就饮马黑泷江了。

    这次,巧遇这个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我是否应该趁机把这麻烦解决?这个念头一次比一次强烈地冒出来。几乎不可遏止。

    这个问题太大了,没有了这个大敌,问题就变得不可预测,许多准备都没有用了。我不能冒昧行事。需要深思熟虑,尤其是需要祷告求神指引。

    于是他强行平静自己的情绪,走到客人等待的地方,和曾国藩见礼。

    一进屋,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站了起来,和麦轲打招呼,连声说冒昧打扰,深表歉意,只是时间仓促,又特别想和阁下谈谈,就不顾天晚,在这里等候。

    麦轲一边听,一边观测这位。果然和史书上记载的一样,颧骨高大的脸上长着一对三角眼睛,一幅奸臣模样。说话平稳清晰,到了重点,双眼睁得略大,一股凌厉的锋芒喷薄而出,据说这个眼神能把他手下的武将镇住,让他们胆战心惊,不敢造次。

    其实,这时候曾国藩也在给麦轲相面。这位熟悉《冰鉴》相术的大家岂可错过这个机会。他今天来是事有凑巧,本来他是为母亲生病而从北经返乡,又到这里来寻求洋药的。顺便看看老朋友,就是那位光州巡抚叶名琛。

    二人虽然一个是巡抚,一个是礼部侍郎,内外有别,却都是二品大员,而且还因为一个是瑚南人,一个是瑚北人,同属两瑚,有带一点拐弯的同乡关系,所以二人是经常往来的朋友。

    国藩一听玉琛提到麦轲这样一位奇人,就兴起见识一番的念头,所以问清楚麦轲的住处以后,就到客栈里等待。这位也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硬是等了一个多时辰。

    他不知道的是,他以为只是花了一些时间,实际上却可能会丢脑袋。他的脑袋去留,全在麦轲一念之间。

    这时曾国藩也结束了他对麦轲的相面。以前他察人,看不多几眼,结论就出来了。这次就怪了,看完以后,却更糊涂了。

    看麦轲头部,面阔额圆,口正鼻悬,是一幅正气凛然,杀伐果敢的雄霸气概。可是,看他眼神,虽然目朗睛明,符合面部结论;却从中透露出了一幅和平安详,慈悲为怀的模样。一将功成万古枯,心慈手软焉能成事?

    眼是心灵之窗,麦轲作为基督徒当然是神给他预备了宁肯舍己,也要多救几人的心,所以这种心态自然从他眼睛流露。可惜的是老曾不懂这个层面的东西,所以他就迷惑了。

    直到麦轲问他要谈什么事情的时候,他还没有绕出来。二人都知道今天的时间和情绪不太对,所以商定明天下午还到这里再见。老曾要去想清楚他的相术难题;麦轲则要决定是否现在就彻底解决掉曾国藩这个麻烦。

    。(未完待续。。)

    ps:  拙作《无量钱途》将于11/29上主站首页强推,并于12/1上架,期待各位新朋老友一如既往予以支持,预先感谢! /book/

    用最普通的手段,书写最离奇的人生故事!少年乔直被诱入一个庞大的跨时空操作中,让他人生再也离不开神奇。成功有好处;失败受惩罚。乔直在一套升级系统里,直接用金钱的数额衡量,卷入逐步升级的赚钱活动。从此,滔滔金钱为测量手段,滚滚衍生工具为制胜武器,阵斩铜兄铜弟、手刃钢铁巨人、袭杀原油巨鳄、打劫金融寡头、抢掠农牧酋长、横扫货币联盟!来美初期,被当作挡箭牌,和富翁公子结怨,却也因缘际会,结识了政治、经济、影视幽暗界人物,拍卖成功;进入印第安人保护地,和酋长结盟;然后,一天交易,赢取四十亿;结识神探,遇到空难,生死难测;系统触发自动保护机能,乔直死里逃生。接着去同学野餐,又被劫船,生死一线,故事逐渐展开。

第1364章 曾氏国藩涤生

    曾国藩也如同那个时代的文人一样,有名有号,其中一个他最喜欢的号,就是 “涤生”。

    原因是这个号是他的至爱,也就是他的夫人赠给他的。

    曾国藩少时艰辛,可以说没有他的夫人辅佐,就没有他后来名垂青史的曾国藩。

    因此,他对夫人一直铭感五内。

    尤其这个号,涤生,从他的观念上来说,他也分外喜欢。

    因为他自己也感觉到了脱胎换骨,整旧如新的状态。

    从此以后,步步高升,直到后来位极人臣。

    现在就更厉害了,皇上都跑到了他的府上。

    虽然整个情况,甚为狼狈。

    第二天上午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麦轲拜访了叶名琛。后者也没有摆巡抚的架子和排场,开了侧门,亲自出来把麦轲应接了进去,然后进入他的书房,分宾主坐下。

    历史上的叶巡抚,后来的两光总督,至死坚持一条,就不是不准洋人进入光州城。结果却被洋人打入城里,活捉了去。他实际是在为背后羸弱的满清顶缸。最后自己不但兵败被擒,还承担了所有的骂名。他被擒以后,宁死不屈,竟然被侵略者挟持到国外,承受了对一个高级官员最大的羞辱。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知识分子气节,最后不屈绝食而死。

    麦轲每逢看到这些,都不禁悲愤莫名。也不禁感叹中国人的气节,就这样被人骂了几百年的失败者,尚且有如此的节气,更别说那些被老百姓世代传颂的民族英雄了。

    这事既然让我碰上了,我就尽力让悲剧避免发生吧。从昨天他能出席彼得的婚礼来看,也许事情大有转机。

    于是。麦轲就向他提出要求。具体就是需要彼得派遣一条军舰送他回去,直到光西的桂港。他保证这条军舰和舰上的所有人员都遵守中国的法律。希望巡抚能够允准。

    叶巡抚一听就大摇其头,连说,行不通!行不通!

    接着向麦轲倒了一大桶苦水。原来他上头还有一个耆英,虽然是满清宗室成员,却是一位反复无常。权大无能的人。一会硬起来蛮不讲理;一会软起来又丧尽廉耻。我在他手下,有功全是他的,有错都是我。这还不说,关键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什么事情只要他插手,肯定坏菜。

    看来这位湖北大知识分子也从那些满清人那里学会了东北俚语,用的还挺地道。

    见叶名琛向他诉苦,麦轲也深表同情。这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的滋味确实难受异常。又和他商讨了许久,才弄出来一个变通的方法。

    这就是那个军舰不挂美国旗帜,不说自己是美国的船只,船员和士兵都穿便装,军舰本身也要伪装起来,出发和航行的时候要日宿夜行,而且要夹在船帮的船只中间。

    即使这样,麦轲知道。这位巡抚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不过,这样的风险才能显露当事人的担当和心意。

    最后对老叶对麦轲说。“老弟,我能为你做的就是这些了。倘若曝露了真相,你别说是我允许的。我还想这颗脑袋在肩膀上多呆几年呢。”

    麦轲则再一次给他吃定心丸,让他安心。心里却说,我是有意挽救你,否则你的脑袋还真保不了几年了。有你这次通融。够朋友,我一定保你摆脱原来的卑屈结局。

    确定了彼得和他一同回去,用军舰护航,麦轲回去的路上心情释然放松。再一次思考杀与不杀曾国藩的时候,忽然就有了答案。昨天睡觉之前。他花了一刻钟祷告,一直到刚才都没有得到圣灵明确的指引,现在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神让他穿越来这里,决不是轻而易举就改变历史,那不是神的旨意。如果简单地改变历史结局,就不用我们兴师动众了。我们来,主要是改变人。既然叶名琛开始改,曾国藩也能改。所有的人都能改变,只要神愿意。

    不但被改变的人能改,改变人的人也能改。我们这些人中也有一半需要有生命的改变;已经改变生命的,也需要在这个环境中成长。

    所有这一切改变,曾国藩其人,不管是他自己改变,还是使别人改变,都有重大的作用。

    所以,我决不能硬性割断历史,让历史向不符合神旨意的方向嬗变。因此,我不但不能杀他,而且要从现在开始,就努力用基督教思想影响他。他的人最终是否得救,我不知道,也无法改变他的结局,我的责任是让他知道我该告诉他的。

    他一边思考一边留意街道两旁的情景,发现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有很多前店后居的临街建筑,挤满了街道两旁。许多货物,各种服务夹杂在一起。

    抬头看看太阳,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他也走到了离他住宿的客栈不远的地方,就信步走进了一家经营饮食的小店。

    进去一看,咳,还真是巧了,曾国藩也正好在这里,大概二人的心思都差不多,一边吃个便饭,一边休息,然后就去参加下午的会谈。

    既然碰到一块,就一起吃好了。二人也不客气,就各自点了两个菜,开吃起来。酒也不喝,二人对下午的会谈都很重视,唯恐喝酒误事。

    这个小店烹调的显然是当地的菜系,虽然国藩事前要求多放辣椒,还是觉得偏于清淡。麦轲虽然各种菜系都能适应,口味上也是喜欢辣的。

    这时只见老曾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二寸多高,拔开顶头处的塞子,就向自己那边的菜上撒去。看那红红的细粉撒在菜上,麦轲才看清楚这是辣椒粉。开始还以为是鼻烟壶呢,甚至恶意地想到,这家伙不会是吸食福寿膏上瘾吧?

    老曾没意识到对方的恶意猜测,友好地请麦轲尝尝他的珍藏。麦轲试了一下,果然辣度大增,起码是原来的三倍!经老曾介绍,麦轲才知道,他这种辣椒粉是用一种叫朝天椒的品种制成。他是无论在家还是出门都三餐不离的。

    。(未完待续。。)

    ps:  拙作《无量钱途》将于11/29上主站首页强推,并于12/1上架,期待各位新朋老友一如既往予以支持,预先感谢! /book/

    用最普通的手段,书写最离奇的人生故事!少年乔直被诱入一个庞大的跨时空操作中,让他人生再也离不开神奇。成功有好处;失败受惩罚。乔直在一套升级系统里,直接用金钱的数额衡量,卷入逐步升级的赚钱活动。从此,滔滔金钱为测量手段,滚滚衍生工具为制胜武器,阵斩铜兄铜弟、手刃钢铁巨人、袭杀原油巨鳄、打劫金融寡头、抢掠农牧酋长、横扫货币联盟!来美初期,被当作挡箭牌,和富翁公子结怨,却也因缘际会,结识了政治、经济、影视幽暗界人物,拍卖成功;进入印第安人保护地,和酋长结盟;然后,一天交易,赢取四十亿;结识神探,遇到空难,生死难测;系统触发自动保护机能,乔直死里逃生。接着去同学野餐,又被劫船,生死一线,故事逐渐展开。

第1365章 文攻武斗并行

    其实,丁善庆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

    文的一手,就是调动了岳麓书院所有的资深老师,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出动,捍卫儒家正统道德!

    武的一手,就更加厉害了。

    丁善庆虽然本身武功不高,但是他的军事才能非常出色!

    他不但研究兵法,并且有军事专著,而且在他的常规学生以外,特别创立了一个武将班。

    这个武将班的特点就是,它的所有学生都是文武双全。

    甚为武将,武功高,顺理成章!

    既然来上学,那么文化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丁善庆将这个武将般称之为“儒将摇篮”,意思说,经过这个班一段时间的抚育,出去的毕业生,个个都是儒将!

    现在这些人,正好被派上了用场!

    麦轲也是吃的非常过瘾,普通的小吃顿时变成了美味。麦轲见老曾这么嗜辣,忽然想起自己带的调味品中也有辣这一味,其辣无比,即使比刚才吃的朝天椒粉也要辣十倍不止,是名副其实的“辣精”。

    于是,他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小型腰包中掏出一小瓶,也就是刚才老曾的那个十分之一。递给了对方。

    “涤生,你试试我这个,不要多放。”原来二人一番交往,颇觉有点对脾气,就开始熟悉地以号相称了。当然麦轲的号和名一样。

    一看这么个小不点,老曾没有太看上的眼,还不够我一口呢。出于礼貌,他也真没有多倒,也就一半吧,总得给朋友留一些才对。麦轲则心中暗笑。这下有笑话了,虽然不能把他就地解决,除掉后患,给你点苦头吃总可以吧。

    结果老曾果然吃了个大苦头。那半瓶辣精被这个嗜辣如命的家伙一口吞下。开始他还没当回事,咽到一半的时候,一团烈火“砰然”一声在他喉咙那里炸裂开来。霎时间。老曾的喉咙,舌头,口腔,嘴唇,肠胃都统统燃起大火。把个沉稳异常,遇事不慌的二品大员烧的一下子从坐位上跳了起来。

    只见老曾一边双脚跺地,一边用左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好像这样可以灭火一样。另一只手抄起自己碗边的凉水,一口就闷了下去。接着又把给麦轲准备的哪碗也照样干了。觉得连尽两大腕凉水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又急吼吼地要店家快送凉水过来。

    麦轲见他实在着急,又怕他把嗓子急坏,影响了后面的会谈,就从腰包里有掏出一个小瓶,递给老曾,“把这个喝了吧。”

    老曾是病急乱投医,顾不得多想,也忘记了刚才的教训。接过来就倒在嘴里,麦轲已经把塞子事先打开了。

    顿时。老曾就觉得一股清泉入口,顺着口腔,越过舌头,淌过喉咙,倾泻在肠胃里,霎时浑身上下。百孔千窍,一片畅快。刚才烈火一样的巨辣眨眼之间烟消云散。老曾浑身大汗,轻松下来,瘫在坐凳上。

    麦轲给老曾喝的药液和上次救宁佐用的药丸一样,别说是辣。就是剧毒都能解。不过剧毒不解会死人,这个巨辣却不会死人,时间长了,却可以让人失声。因此,麦轲还是给他用了药。

    这一下老曾再也不觉得辣劲不足了,稍微休息了一下,就对桌上的饭菜扫荡起来,那叫一个风卷残云。冰火两重天以后,他觉得胃口特别好。

    一会功夫,桌上的饭菜一干二净。剩下的半瓶辣精也不见了。麦轲亲眼见到对面的老曾鲸吞饭菜的时候,顺手把它揣进了怀里。真是嗜辣如命。

    麦轲忽然想起,这位老兄一生癣疥缠身,倍受煎熬,是不是跟他的这个饮食习惯有关。如果他一直呆在瑚南或许没事,问题是北经本来就干燥,他还继续吃辣椒,来个内外齐干,加倍刺激,起码是可以加重病情的。有机会要提醒他一下。

    饭后,二人同回客栈,一路走来,有如多年的朋友。麦轲对老曾说,这种辣精你如果喜欢的话,需要多少都可以向我要。不过,你如果还在北经居住的话,就应该少吃点,因为那里的气候不适合这种燥热之物。你不是说做什么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吗?这也是其中之一。

    二人的会谈虽然因为吃饭的插曲而使气氛大有缓和,但是在谈到实质问题时的对撞强度却没有丝毫减弱。麦轲也从以前的研究和今天的接触看出,眼前这位虽然比上午的广东巡抚更开放,他的开放只不过是在应用层面,而不是在根本的信念上。而对所谓“体”这一层面眼前这位可是坚定不移得很。

    对话是从光州的基督教信仰开始。老曾坦率地说,这些信仰对无知愚民来说也许有些作用,但是在孔孟之道宏大深远的传统面前,依然只不过是歪门邪道。

    好像一上来就针锋相对,直接碰撞难以避免。麦轲也只能暗中苦笑。看来什么时代都是这样,往往在没有被了解之前,基督教信仰就被拒绝了。

    “那么,涤生,你认为基督教和孔孟之道各自坚持的根本是什么?二者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吗?”

    什么?这个思路我还真没有涉及过!我知道孔孟所坚持的不少,可以基督教呢?在北经时我只是极端偶然地听说,到了光州才听名琛大略说说,一个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民间信仰,也不值得我太花精力去弄清楚吧。我可是中枢机构二品大员。

    他也只好照实说出,“我知道孔孟之道最核心的内容是“仁者爱人”;基督教我也不是太清楚,应该是“人人爱神”吧?一个虚无缥缈的神怎么去爱,爱神又有什么意义?”

    这家伙还是不太离谱。不过如果就是这个水平,肯定最多得个中等评价。不但对基督教信仰不了解,对孔孟之道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人云亦云的程度上。我要给他加把火才行。

    “涤生啊,你说的也没有大错误。更确切地说,不论是基督教,还是孔孟之道,你都只答对了一部分内容。。(未完待续。。)

    ps:  拙作《无量钱途》将于11/29上主站首页强推,并于12/1上架,期待各位新朋老友一如既往予以支持,预先感谢! /book/

    用最普通的手段,书写最离奇的人生故事!少年乔直被诱入一个庞大的跨时空操作中,让他人生再也离不开神奇。成功有好处;失败受惩罚。乔直在一套升级系统里,直接用金钱的数额衡量,卷入逐步升级的赚钱活动。从此,滔滔金钱为测量手段,滚滚衍生工具为制胜武器,阵斩铜兄铜弟、手刃钢铁巨人、袭杀原油巨鳄、打劫金融寡头、抢掠农牧酋长、横扫货币联盟!来美初期,被当作挡箭牌,和富翁公子结怨,却也因缘际会,结识了政治、经济、影视幽暗界人物,拍卖成功;进入印第安人保护地,和酋长结盟;然后,一天交易,赢取四十亿;结识神探,遇到空难,生死难测;系统触发自动保护机能,乔直死里逃生。接着去同学野餐,又被劫船,生死一线,故事逐渐展开。

第1366章 谈判桌上交锋

    麦柯带领他的诸子百家团队,进入了岳麓书院的主讲堂,这里是全书院聚众辩书的地方。

    原来书院有个传统,虽然在最基本的原则上不能偏离,一些比较具体的原则上可以争论。

    即使是对于最基本的原则,如何理解、如何遵行上面,也可以各抒己见。

    总而言之,学术自由的风气很是浓郁。

    因此,这个大厅规模很大,能装下几百人一起论道。

    如果需要专题讨论,还可以进入大厅周围的小房间,加在一起,一共三十六个。

    根据双方的议定,双方的代表队都进到了这里,所有的学生也都来了。

    除了那个儒将摇篮班,那些人正在和羊种讨论,当然是动手动脚那种。

    见到老曾露出不服气的神情,直起腰来要反驳他,麦轲轻轻摆手说,你先别急,听我给你解释,我说你片面的原因。不对的话,你再纠正我。

    “首先,我说说你的孔孟之道坚持的核心是爱民,这个和整个孔孟之道的体系不符,和孔孟之道的遵行现状更不符。就说三纲五常吧。什么最大,其他的都要为其让路?”

    “当然是君为臣纲!”曾侍郎脱口而出。

    麦轲笑着望向他,“这你也知道吧,如果臣不对君仁、义、礼、智、信,绝对会被君杀的杀,罚的罚,甚至诛灭九族。这些人都是人吧,都是仁者爱人的对象吧?可是他们又都是“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的王臣”,必须遵守君为臣纲的根本原则。这个对不对,涤生?”

    “当然不错,最大的臣子也是拌君如拌虎呀。”老曾老实回答。

    “而对仁者爱人来说,这个顶多是对君的一条良好愿望。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不但不是唯一能作到这点的君王的最根本的原则,而且一般的都不是。你还能说这个是孔孟之道的根本吗?”

    老曾不吭声了,不但不肯定,连反对都不肯了,别管是作为曾涤生,还是作为曾侍郎。这个可是议论君王。掉脑袋的大罪。麦轲可以,他可不敢。

    “算了。换个话题,说说你的基督教信仰,什么是全面的根本主张?”闷了好大一阵,老曾主动转移了话题。

    “可以。不过我们记住一件事情,就是孔孟之道是服务君王的,这个已经很清楚。我们就拿这个主张来对比基督教信仰的主张。可以吗?”

    “先这样吧。”老曾无奈的回答。官场上的人,所有的知识分子,谁不知道这点?不知道的也有过。吃饭的家什早搬家了。

    “基督教有两大根本诫命:一条是爱神,一条是爱人。所以你所说的爱神,只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和日常生活缺乏联系的一面。知道你对基督教了解的太少了吧?”麦轲把个满清教授级的大知识分子,而且是专家级的高官说得脸色一阵阵发红。

    不过他也真是有求知之心,抓住关键问题问,“爱神是缺少生活联系,这是怎么回事?”

    麦轲给他详细解释了基督教信仰中关于爱神和爱人的关系。圣经明确教导和要求。神是看不见的,爱神就是要爱看的见的人。在教会里爱弟兄姊妹,像耶稣那样爱世人,甚至舍去生命。同时这个爱,就是和耶稣示范的爱一样,在罪人不值得爱的时候去爱,爱到极致。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浅尝辄止。

    麦轲最后强调,这样爱的原则,爱的对象,爱的程度。爱的标准,都不是停留在想一想就得,而是充满每天的生活,作为生命的流露。而不是向孔孟之道一样,许多时候只停留在思想层面,只要熟悉原则就非常高兴了。

    一直侧耳倾听的老曾听到这话,不禁哈哈大笑。

    “麦轲,看来你也是误解大成先师的“学而时习乎,不亦乐乎”这句话了!”

    “不是不断地复习学过的东西,就让人很快乐吗?”麦轲疑惑地回答。他清楚地记得教他的老师就是这样讲的。

    “当然不是!那个“习”不是复习,甚至不是学习,而是实习或者操作的意思。学到的东西当然只有做起来才让人欣喜快乐。否则总是重复那些学习过的东西,脑袋不疼死就不错了,哪里来的乐!”老曾这时才算调整好情绪,“我觉得,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孔孟之道比基督教也不差呀,喔呵呵呵!”

    好,这个算你正确。麦轲暗衬,也对自己的中国文化修养不足略感歉疚。不过,光有实践联系,而没有关键问题上的正确,依然于事无补。

    别看曾国藩走的是和所有士人一样的路,学而优则士,他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虽然他作到了正二品大员,是中枢六部的礼部右侍郎,却一直没有止息要把学到的孔孟之道实行起来的想法。他可不指望他的那些满清同僚。即使汉人同僚,也多是附从之辈,想的最多的是不要冒犯那些满清宗室皇族。

    所以,当他和麦轲讨论到那个“习”的问题时,就把他这个多年的梦想给重新点燃。同时,这也让他有意无意之间,立定了今后他和太平天国对立到底的决心。

    看到他又陷入沉吟,麦轲继续刚才的比较和结论,“涤生,你现在是否同意了基督教的基本主张是爱人,而孔孟之道的实质是忠君,而不是你开始说的仁者爱人?”

    “我对基督教的理解现在改变了,同意你说的,基督教是有“爱人”这个要求。但是,有要求不见得能做到呀。我可是没少听人说,基督教对和自己信仰不同的人,惩罚可特别不客气。”

    “你说的不错,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首先知道二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然后再论解决的方法。”

    “这样的话,我觉得我可以同意你刚才说的。二者是有不同。”老曾没有在这个层面纠缠,接着问,那么,基督教怎样做到“爱人”的?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涤生,我先问你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你是赞同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未完待续。。)

    ps:  拙作《无量钱途》将于11/29上主站首页强推,并于12/1上架,期待各位新朋老友一如既往予以支持,预先感谢! /book/

    用最普通的手段,书写最离奇的人生故事!少年乔直被诱入一个庞大的跨时空操作中,让他人生再也离不开神奇。成功有好处;失败受惩罚。乔直在一套升级系统里,直接用金钱的数额衡量,卷入逐步升级的赚钱活动。从此,滔滔金钱为测量手段,滚滚衍生工具为制胜武器,阵斩铜兄铜弟、手刃钢铁巨人、袭杀原油巨鳄、打劫金融寡头、抢掠农牧酋长、横扫货币联盟!来美初期,被当作挡箭牌,和富翁公子结怨,却也因缘际会,结识了政治、经济、影视幽暗界人物,拍卖成功;进入印第安人保护地,和酋长结盟;然后,一天交易,赢取四十亿;结识神探,遇到空难,生死难测;系统触发自动保护机能,乔直死里逃生。接着去同学野餐,又被劫船,生死一线,故事逐渐展开。

第1367章 儒字核心人需

    “哈哈,这个问题还真没有确切的答案。我同意《三字经》教育幼儿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同意性相近,习相远,需要教育和良好的影响小孩才能学好;同时我对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也不是很反对,而且似乎越来越是这样。”

    “我觉得哈,涤生,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人性本善的一个矛盾。如果人性本来是好的,就不需要后来教导才变好;而且如果大家都好的话,那个恶的环境也没处可来,也不用换地方,挑环境的瞎折腾。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人性本恶造成的。”

    “我其实也不反对你这样说。也许三字经描述的是大成先师梦寐以求要恢复的状态吧,我想。”

    “有这种可能。克己复礼可是他老人家一辈子追求的。如果看看基督教的认识,就更有意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