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栖特种兵-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就看吧,好看的嘴角还噙着若隐若现的笑意。弄得彼得感觉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测一样,缺点瑕疵一览无余。

    看到自己的姐妹那副好奇宝宝的神情,白衣女子无奈一笑,对麦轲说,“是不是要介绍一下自己,两位不期而至的先生?”

    还没等麦轲回答,傍边那位路叔叔,或者路大哥,就急着吼起来:“快回答小姐!你们是干什么的?”他对彼得还可以容忍,对英俊小生从来没有什么好感。麦轲虽然堪称硬汉形象,依然被他划到了英俊小生的行列。

    看到彼得怒目圆睁,麦轲也是眉头微皱,那个红衣女子说:“路叔叔,你还是先下去吧。这里没事,有我呢。”

    这位不谐和因素一离开,气氛就大不一样了。白衣女子提议说,反正路上没事,大家随便聊聊。

    麦轲觉得左右不耽误赶路,聊就聊呗。他知道,别管打斗,还是说话,这条船一直就没有停过,这时已经出了港口,进入了主航道。

    现在他们也不坐着了。那个小丫鬟把前面的窗户打开,四个人一边凭栏远眺,一边漫无边际地聊天。漫无边际当然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是各怀鬼胎的。

    麦轲知道,这样的商船,这样的保镖卫队,这样看来养尊处优,又知书达理,性格开朗的女孩子,都非比寻常。

    彼得呢,虽然对那个红衣女孩刚见面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一进入航线,溪江两岸的景色一入眼底,原来的那丝羞涩马上就被他军事家的思维所取代,他把主要的注意力就放在对地形地貌的观测上了。

    这哥俩茫然不知的是,从他们大喊停船的那一刻开始,二人的所作所为都被这两个女孩尽收眼底。连一般人看不到的飞索渡人,也没有错过。

    由于二人的性格所致,比较文静的白衣女孩更多地注目英俊潇洒的麦轲;比较豪爽的红妆女孩则更喜欢粗犷浑厚的彼得。

    女人的直觉向来都比男人厉害,许多时候都是被直觉牵着鼻子走的。这不,现在四个人已经分成了两拨,麦轲和白衣女孩占据北边的窗子;彼得和红衣女孩挤在南面的窗子。

    彼得的大块,显然需要更大的空间。而空间被挤占的那位,却似乎甘之如饴,一反平时的泼辣。

    说一见钟情还太早点,互相好感却使他们的对话没有了处处提防的心机。功夫不大,麦轲和彼得就知道了他们的基本情况,也知道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和目的地。

    白衣女子姓宁,芳名静蕊,来自西南最大最富有的传世之家。家主宁远志,是她的爷爷,静蕊是他最喜欢最器重的掌上明珠。

    静蕊出身长房,如果她是男子,理所当然地是将来的家主。但是爷爷对她的器重,却没有因此减少。

    这次,她实际是受命前往光州,从她二爷爷的手里接管那里的家庭产业。

    作为一个在内陆起家的大家族,宁远志已经很早就与时具进了。他不但把家族的产品通过溪江这条水上运输动脉转运到各个港口,而且在光州的出海港口开展了海洋贸易。

    所以宁家的经济并非闭塞的农业单一性;宁家的人也不是只知道死守祖业。

    那个红衣女子和宁静蕊是闺中密友,可是出身却大相径庭。她姓孟,芳名若飞,由于性格张扬,被宁静蕊戏称为“猛张飞”,她竟然欣然接受了。

    她的父亲是溪江船帮的帮主,势力范围涵盖整个溪江主流和所有支流,近年也扩展到了光州港口所至的外部海洋,尤其是对宁家的生意,一直是配套护卫的,不管是内河还是外海。

    也是这个原因,这次宁静蕊远行,护卫任务一如既往,由船帮担任。孟若飞本来不在计划之中,不知道谁透露了风声,被她知情,然后就非来不可。

    宁家长和孟帮主最后一合计,同来还真是利大于弊,也就默许了。不过,也给她定了限制,就是事事要听静蕊的指挥,不得任意妄为。

    虽然此二女性格和知识面都比同时代的其他女子好上许多,跟麦轲和彼得就没得比了。

    结果被这两个本来就口才出类拔萃的家伙一阵口若悬河,舌灿莲花神侃,很快就五迷三道,晕头转向了。

    时间不长,自己的底细被二人摸了个一清二楚;而对他们二人,则除了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是到光州去以外,别的就一无所知了。

    不过通过聊天,二人的直感似乎更清晰,已经相当肯定这二人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了。虽然也不时地流露出让人牙痒的坏人特质。

    随着认识的逐渐加深,几个人就如同老朋友似的没有什么禁忌了。百年修得同船渡什么的,不时地在宁静蕊的思绪中出现。

    正在这时候,彼得和若飞那边已经不聊天,改变了交流方式,二人比起武功来了。

    原来,她看到彼得渡河打架的水平都不错,不觉技痒,就要和彼得练手过招。

    彼得开始还觉得和女孩子动手,输了丢脸,胜之不武,很不情愿。架不住后者又是恳求又是威胁的死追乱打,最后终于就范。

    在麦轲和静蕊的参与斡旋下,确定比两场定输赢,一场文斗,一场武斗。也不用裁判了,输赢对这些人来说,一目了然的时候,也没有人赖皮。

    “女士优先。”彼得谦让,君子风度十足。

    孟若飞也不客气。一曲西南地区流行的小调《会情郎》,唱得如黄鹂清鸣,婉转缠绵,让人听得心旷神怡。

    歌声方歇,两位男士热烈鼓掌,大声喝彩。静蕊也赞到:“这妮子今天的歌声格外动听,真是超常发挥。”

    该彼得了。他唱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个某空间某时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既励志又令人伤感的名曲。

    麦轲喜欢这首歌的雄浑,所以就教了他的那些美国弟兄。彼得对麦轲信服到几近盲目的程度,凡是麦轲喜欢的,也必然也跟着喜欢,何况他还真觉得这首歌对他的脾气,拐弯抹角的地方不多,可以直着嗓子,大声嘶吼。

    不过,彼得也不缺乏触景生情,随机应变。他报他要唱的歌名的时候,令麦轲也意外了一下,竟然说是《滚滚溪江东逝水》,还瞎侃这是他临时创作,献给两位美女的。难道这个榆木疙瘩今天开了窍?

    滚滚溪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尾声的叠句“都付笑谈中”,两女陷入深深的震撼之中。就连麦轲都觉得此情此景,彼得的演唱甚至超过了原唱以及那个风靡网络的学唱。

    关键是彼得的声音太有厚度了,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伴随破浪前行的大船,气势磅礴,难以阻挡。非常有沙场大将冲锋破敌一往无前的气概。

    这样的气势既然连麦轲都感觉明显,两女就更是被极大影响了,甚至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敬服的意向。

    除了这个和麦轲的方向相同以后,二人还深深地佩服他的文学功底,这种走马立就的高才太罕见了。

    却不知道他只是抄袭别人的,最大的贡献不过就是改了一个字,使其应景而已。

    突然,一阵高声叫好从楼下传来,还有敲打兵器脚踏船板的杂乱声响。原来这些保镖和船员也被感染了。

    彼得如同加了高音喇叭的宏大歌声他们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前所未有地激动人心,他们听完以后也情不自禁地表达起自己的喜欢心情。

    “行了,这个不用评了,我认输就是。”孟若飞也干脆得很,没有废话直接认输。她的歌声,下面的那些听众可没什么反响,仅这一条就使她立于不胜之地。

    “第二场武斗,我出个主意,怎么样?”若飞问彼得。

    “没问题,都听女士的。”彼得嘴上答应的痛快,心里却嘀咕,“第一场也是你的主意好不好。”

    最后确定比试项目是暗器,打斗范围就是这条船的外表,包括顶部、桅杆、甲板、船舷,但是禁止进到船舱里面。

    确定了以后,若飞问彼得,“你用什么暗器?”彼得摊了摊手。他已经再一次到他的装备袋里寻找过,和他记忆的一样,里面没有东西可以当作暗器扔来扔去。

    “你可以用这个。”若飞从她的行囊中取出一个花包,给彼得配在身上。彼得觉得这个包的颜色太女性化了,不愿意接受,被若飞一眼瞪过去,顿时就老实了,乖乖地任凭她为他系在腰间。

    “这丫头够反常啊。她可从来没对任何男人假以辞色过。”静蕊看着耐心给彼得准备的若飞轻声对麦轲评论。“看来你那个弟兄恐怕难逃她的情网。不达目的,她是不会罢休的。”

    “这个恐怕难度不小。”麦轲虽然人在这里,心却跑到太平天国起义去了。“也许这些人可以成为我的帮助?”

第十章 彼得逮条大鱼

    一比暗器,彼得还真是马上落入下风。幸亏孟若飞特意挑选的只是弹子一类的暗器,没用那些削尖带刺的,更没用那些有毒的。

    时间不长,在仓顶,桅杆飞上跳下的彼得,就被暗器击中了八次之多,每次都留下一个明显的白点。在暗器上涂上白色粉末,这是麦轲出的主意,以免到时候赖账。

    首先轻身功夫彼得就略逊一筹。不是他的动作不灵活,也不是他不能跳那么高,这些都不在话下。

    问题是他吃亏在体型太大。多了不说,比若飞大个三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五十是有的。

    结果若飞可以从容钻过去的空间,彼得却被卡在那里,不但被她逃跑,而且还被她回过头来,一阵暗器猛招呼。他身上的白点大约有一半是这种场合添上的。

    这时候,他特别希望他能够使用麦轲曾经和他提过的缩骨功。如果能随意把身材变小的话,不但不会那样尴尬,说不定还会她个出其不意呢。

    难保不是她故意让我钻进去的。对!一定是。看她随后笑的那样开心,一副阴谋得逞的样子,就知道是早有预谋。

    其次彼得还真不是很熟悉暗器的使用。好不容易有反败为胜机会,结果准头和力度都没有掌握好,不是打偏了,就是太近了。

    总之一下也没有成功。这就怪不得别人了,熟能生巧,他从来没有练习过使用暗器当然不如她了。换换扔手榴弹试试?他能扔一百五十米。这个全美军记录至今无人能及。

    那边的孟若飞虽然每一次击中彼得都非常开心地大笑不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彼得痛苦之上,却在不住地暗暗郁闷。

    她计划得好好的,总想击中要害,让彼得躺在当场。偏偏每次都击中在预定的位置上,那家伙就是不倒。顶多也就是腿稍微拐一些。

    她不知道的是,彼得本来就膀大腰圆,关键要穴,有更多力量更大的肌肉群保护,他在特种部队所受的训练,包括增加全身体制和对特殊部位的重点防护,都使他的身体更能抵抗外来的打击。

    这就是为什么要害被击中八次,依然不倒的原因。

    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反正这场比斗毫无疑义,败的是彼得。这样,总成绩是一比一,平手。

    孟若飞意犹未尽,还想用别的方法再打,直到决出胜负。麦轲一瓢冷水泼了过去:“行了,没打过瘾以后再打,你们俩找个没人的地方,用什么方式打,打到什么时候都行。”

    若飞还想再争,麦轲说,“你看什么时候了,不饿呀。我可饿了。既然在船上,我负责给大家做饭好了,也算彼得和我对主人的感谢。”

    若飞的注意力马上被转移了,“好啊,好啊!我对船上的饭早吃腻了。”以前他们提到,这次远航到瑰港之前就已经有十天之久了。

    彼得打开他的装备袋,从里面拿出一套捉鱼的用具,包括一副鱼竿,一个鱼兜,和一根鱼叉。

    这套工具麦轲很熟悉,是特种兵水上演习和作战的常备用品。需要的时候,又能当武器,又能捉鱼解决吃的。看来这是彼得特有的,他的袋子里就没有这些。

    彼得把这些东西打开包装,在二女好奇的注视下,三下五除二地组装好,就跑去站到船尾,把挂着一个特殊鱼钩的鱼线向船后投去。

    麦轲则分工掌厨。他从他的袋子里掏处了一套轻便炊具,就在船头搭了起来。

    本来静蕊还想提醒他别在这里生火,以免引起火灾,船上的风一直就比较大,本来就不断的江风,加上船只顺流而下快速航行的冲力,明火很容易被风刮得乱跑。

    一看麦轲的操作,她就觉得没有必要了。原来根本就不需要点火。这款特种兵专用的炉灶,实际是两种能源都可以使用的。

    一种就是太阳能,只要白天,哪怕阴天,都可以集中太阳的热能,为做饭提供足够火源。

    如果是夜间或者条件不允许使用太阳能,则有一个核能电池,体积虽然只有一个钮扣大小,却能提供这样的炉灶连续使用十年的能量。

    况且如果必要和条件允许的话,它还能把太阳能转化成核能把使用掉的部分补充起来。基本上也就是说,他们带上这个,做饭吃是没有问题。

    静蕊旁边看得啧啧称奇,但是长久形成的文雅习惯,她也没有表现的大惊小怪。不过心里对他们的好奇更深了。

    幸亏那丫头不在,否则非得寻根究底不可。若飞早就跑去和彼得钓鱼了。

    殊不知,这边让此女惊讶,那边的若飞惊讶更甚。原来这会儿功夫,彼得已经钓了还几条鱼了。

    本来冬天鱼应该很不活跃,加上船行速度很快,一般的鱼还真跟不上。不过,彼得的鱼具可非同一般。他那个鱼钩看似普通,实际却是小型声纳驱鱼系统。

    它的驱鱼功能,不是把鱼赶跑,而是把鱼从别处驱来,自动上钩。五十米范围的鱼,无论大小,都被其致命吸引。

    经过前面的几条小鱼以后,当然是在彼得看来小,若飞可觉得很大了,怎么也有七八斤一条吧,这时终于来大家伙了。

    只觉得钓竿一沉,鱼线霎时绷紧,彼得庞大的身躯也被拉得探出船舷,若不是他的下盘扎实,就被拽出去了。他赶紧打起精神,双臂叫力,把身体重新站直,同时大声喊:“麦轲,快来帮忙!”

    麦轲飞跑过来,帮助彼得拽住鱼线,只见这条抗重拉力达到五百公斤的鱼线绷得笔直,发出轻微的吱吱声。麦轲也感到吃力,对若飞说,“快叫你路叔叔他们都来!”

    一会功夫,十大金刚都快速跑来,还有一些船员。他们都带着缆绳和鱼叉。

    众人望江中一看,只见小船似的一条大鱼在那里翻滚跳跃,水花溅起一丈多高。这些人都是长期在这条航线来往,这样大的鱼不但见所未见,而且闻所未闻。

    麦轲要求路叔分派五个人把彼得替下来。于是他们把那根鱼线绑在一根粗缆绳上,五个人分别拽住。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吃力,真不知道彼得是如何一个人坚持的。

    这时只见麦轲和彼得同时飞身而起,抬着一只巨大的铁钩,铁钩后面连着一条粗粗的缆绳。

    看到他们能够踏空而飞,众人目瞪口呆,这武功该有多高,望尘莫及呀。

    其实这只是这支顶尖特种兵的制式装备之一。他们的衣服都有飞翔的功能,一旦需要,只要一按那个特定的按钮,就能把这件看起来普通,也有同样的普通功能的衣服,变成飞人特有的翅膀,不过是无形的。

    所以众人只能看到飞行的效果,不知道飞行的原因。他们以前听到的,武功最高水平不过是御物飞行。这样什么都不借仗,说飞就飞,也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二人临到大鱼头顶,合力举起铁钩,照着大鱼的头部奋力一扎。铁钩本身的重量,加上二人的冲力和力量,一下就刺透大鱼的头骨,尽根没入其中。

    大鱼受到这致命的一击,立刻断绝了生机。只是最后的临死挣扎,用尽它所有的力量,让它完全冲出水面,跳起一丈多高。不是二人反应迅速,差点就被撞到了。

    大鱼一死,余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大家同心合力,把这个被铁钩牢牢勾住的庞然大物弄到了船面。

    然后麦轲与船上的厨师等人一起,对大鱼剥皮,清洗,分割,留下一部分今天改膳,其他都放到储藏室保存。那里有事先准备好的冰块,可以保鲜一段时间。

    路叔和几位年纪较大的船员对这个大鱼反复辨认,也没有看出是什么鱼。看鱼皮似是鳄鱼,可是鱼头和鱼鳞否定了这种可能。说是鲨鱼吧,怎么跑到淡水河里来了,不是一直在海里称霸么?

    不过彼得和麦轲也没有太理会这个事情,他们知道也有这样的淡水鲨鱼,只是怎么这么大,为何在这里出现有点费解。留给太平天国建成以后的科学家去头痛吧。

    别看这个鱼块头特大,肉质却很鲜嫩。麦轲自己留下一部分以后,其余的都被路叔他们搬走。

    他留下的当然是最好的:一部分是鱼脑,一部分是鱼头下面半尺左右的脊背肉,这里的肉既结实,又丰厚。

    麦轲已经知道这条鱼大而不老,就没有到肚腹去割肉。至于鱼脑,是整个鱼头的精华,取这个部分是对那些成精的食客总结的美食经灵活运用,“宁舍一头牛,不舍鲤鱼头”,既然鱼头太大,用鱼脑代替鱼头也差强人意了。

    麦轲一边整理鱼块,把各种佐料备好,一边照看炉灶的火候,同时也联想到马太福音四章十九节经文的描述,但愿彼得这个捉鱼和那个得鱼一样,太平天国能得到众人的喜爱。

    很快,旁边两位望眼欲穿的女士就得愿以偿。经过特殊训练的麦轲对付这样的任务还是手到擒来的。

    他做的不过就是一个鱼脑羹,一个烤鱼块。结果就是这简简单单两道菜,让两位短时间内经历的震惊比一辈子都多的食客,又经历了新的震惊。

    烤鱼快那种前所未有鲜美味道让这她俩差点没把舌头咽下去。那种微微的辣味,让她们经历过大辛大辣考验的舌头很容易认可,进而感觉到这才是她们的最爱。毕竟那种暴辣的东西女孩子还是觉得太过了。

    抓住男人,就要抓住他们的胃,这句话当真颠扑不破;抓住女人的胃,是否能抓住女人,就需要经历来日方长的考验了。

第11章 吾州风云诡秘

    如果说烤鱼块表现了那道菜强势的美味暴力,攻城掠地,无往不胜;再吃另一道菜鱼脑羹的时候,则让二女体会到了什么是美食的柔情。

    被烤鱼块暴虐的舌苔肠胃,稍微一尝,就心甘情愿地竖起白旗,离开了刚才对鱼块的降服,伏倒在了鱼脑羹的面前。

    那种轻柔嫩滑的感觉,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拍抚怀中的幼儿,让她们兴奋无比的胃肠,霎时归于平静安详。

    麦轲和彼得也吃了一些,没有如同二女那样觉得享受,只是还不错而已。他们对二女这样喜欢吃他们准备的食物,也略有感慨。

    这些东西对现代人来说,如果愿意,每天都可以吃到。而二女出身不是显贵,就是大富,却似乎是第一次经历,可以想像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多么低下了。

    待他们吃完以后,还剩下不少。本来若飞要留下顿再吃,却遭到彼得反对。说麦轲就在这里,什么时候想吃再烤新鲜的。

    鱼嘛,反正在水上航行,他什么时候都可以再去钓。不但新鲜,而且还可能换个品种,岂不两全其美。

    于是,他们就把路叔等人喊了上来,把这种没有吃完的美味和他们分享。这帮家伙可没有这四个人那样吃相文雅,每人抄起一块就大吃大嚼起来。

    当他们知道这是麦轲的手艺以后,都用绿油油的眼睛看着他。估计心没有被降服,胃也被收服了。

    麦轲看他们意犹未尽的样子,只好答应他们下次多烤点,让他们吃个够。

    那个大厨本来还自诩厨艺一流来着,吃完以后,马上甘拜下风,并且开始了他的锲而不舍的求师努力。

    有了麦轲这样出神入化的厨师近在眼前,若不抓住机会学一手至几手的话,他也别做饭了,干脆把自己练刀法的最软的豆腐找出来一块来,一头撞死算了。

    其实,他也太妄自菲薄了,他本来一直是宁家的“御厨”,也就是专门给静蕊的爷爷宁远志做饭的,这次和宝贝孙女同行,是照顾她一路饮食,而且到了光州就不回去了。

    傍晚时分,航行了一整天的大船,到达了原来预定中途歇息的吾州港。他们计划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继续航行。

    由于事先都作好了安排,而且和相关人等都打过招呼,船一靠岸,一个在那里等候的长袍人物就小跑着迎向前来。

    长袍没理别人,只对二女当头一揖,“欢迎两位小姐来吾州,守礼前来效劳!”

    “叔叔,您这样岂不折杀我!我该给您见礼的。”静蕊一边向旁边躲闪,一边给长袍行礼。

    那长袍也不多做解释,坚持把礼行毕。然后说了一句跟我走吧,就头前带路,去吾州那家最大的客栈。后面二女和麦轲彼得跟在后面。

    路叔和其他四大金刚也一起。既然二女前往,他们是一定要去的,毕竟二女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路上,静蕊贴近麦轲把那个长袍给他介绍了一番。

    原来他是爷爷那辈二房长子,名佑,字守礼,是吾州地区负责管理所有宁家产业的总管。

    吾州总管的职权很大,虽然没有他二爷那个光州总管大,他的权利和能支配的财产却是数一数二的。

    因为吾州正处水路枢纽,又是四周广袤地区的中心。周围地区,水上的船只都得听从他的安排。

    有反对他的,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因此,临行之前,爷爷特别嘱咐她途径吾州的时候别忘了给这位叔叔致礼。

    他们现在要去的这家客栈也是宁家的产业之一。

    麦轲一听这种情况,心里不禁升起一丝警觉。因为他和长袍见面的时候,只是一扫就看到他眼中一丝隐藏很深的阴狠。那可不是善类应该拥有的表情。

    他曾经研究过《殷鉴》,对观人术颇有心得,他在和兄弟盟同心契结那帮家伙结为兄弟的时候,曾经用这种方法试验过。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对自己的观人结果失望。

    当然建立了新的信仰以后,他的观人术有了大的调整。最主要的认识就是造物主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一个人如果良心不坏,人本善良的话,会如此这般地表现出来的。

    而人不能看到心,却能看到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的窗口。所以有洞察能力的,才得以从眼睛看透玄机。

    这家客栈只有三层,即使如此,也是全城最高的房屋了。整个三楼都被清空,专门给这些人下榻。

    居中两间最大的给了两位小姐,左边是四大金刚入住,右边则给了麦轲和彼得。这样安排是长袍征求了小姐的意见以后作出的。他虽然对彼得这个老外不摸底细,也只是把他当作小姐的随从之一而已。

    当时外国人尽管不多,大家庭聘请来作保镖和通事什么的还是有的。至于麦轲,他根本没注意。

    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餐以后,他们就回客栈休息。

    二女对晚餐可说兴趣全无,还是中午那餐惹的祸,两相对比,按当时水平极为丰盛的晚餐,吃起来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长袍本来就严肃有余,餐桌上话就不多,只是开头的时候,祝贺小姐前往光州接替他父亲,成为家庭最大产业的主管,甚至他自己都要听从她的管理。

    这也难怪,他在他父亲的管理下毋庸讳言,谁接替他父亲当然把对他的管理也顺便接管了。他正郁闷呢,哪里有心情多说。如果不是未来的顶头上司亲至,他绝对没有心情出席的。

    二女无心用餐,主人无意多谈,所以晚餐尽管丰盛,也很快就草草结束了。

    到了客栈,麦轲也没有和二女多说什么,道了晚安就和彼得回到了他的房间。

    晚餐的时候,他再一次注意到了长袍眼底的那丝阴狠,那时他正在祝贺侄女的高升。

    身在异地他乡,他不得不分外谨慎,况且他也要保护二女的安全。不凭别的,就凭她们允许他俩搭船,还有话语言谈中流露的信任。凭他的鉴人术,他对二女的鉴定结果打分可是相当高的。

    他也没有和彼得过多交代,只是告诉他睡觉的时候保持警醒。彼得离开后,他想了想,从装备袋里拿出一个东西来,走到了房间的外面,安置在门前的一角,对准左面的方向。

    回屋以后,拿起一个扁圆型的小盒,对着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立着放在床前的小柜上,也躺下休息了。

    凌晨三四点的时候,麦轲听到一声轻微的脚步。他睁眼朝那个小盒望去,只见几个黑影正在轻手轻脚地向中间的两个房间潜行。

    原来麦轲用的是一套红外摄像仪,镜头正对着二女的住处。这款特种兵专用仪器,不但可以在夜间摄影,而且可以收到声音,让监视的人可以如同身临其境。

    此外,还可以用来传声。麦轲相信有他和彼得的保护,二女一般应该没有危险。因此他也没有起身,只是监视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几个黑影很快摸到了二女的门前,看了一下门号,似乎确定了是靠右边的那间,就开始了行动。麦轲知道那是宁静蕊住的。

    只见几个人分散开来,每个人前往一个保镖的房间,正好一人一间,除了没人去彼得和麦轲的房间以外。而且还特别精确,恰好是众多房间中这几间住人的。

    然后各个从腰里摸出一个一尺多长的软管,在管子的一头抹上一些唾沫,就无声无息地穿透窗户纸,把管子伸进房间里,然后这些人就用嘴对准管子露在外面的一头,用力吹去。

    麦轲知道,他们这是在使用迷药。一旦成功,所有的人都会被迷倒,然后就任他们为所欲为了。

    二女和四大金刚没有警觉,估计和他们认为在自己人的范围绝对安全有关。而那些人能成功,显然也和他们熟悉内情分不开。若不是麦轲这个异类参与,估计这个诡计就会如同谋划的那样得逞了。

    麦轲继续观察,这些人吹完,把软管收回腰间,又重新聚集在宁静蕊房间的门前,依然是脚步轻轻,沉默不语。

    又过了大约有半盏茶的功夫,听见那个似乎是头目的说:“应该可以了。主人只要求我们对小姐下手,别人我们就不造杀孽了。”

    他们都知道这种迷药的有效期不长,半个时辰之后被迷倒的就会醒来,跟没事人一样,只当是睡了一觉。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