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惯例,乡试放榜的次日,要在府学明伦堂中举行鹿鸣宴。这是官方的宴会。而中举之后,私人的宴请更是不可胜数。新科举人们会忙的不可开交。

    天亮后,睡了个回笼觉起来的贾环洗漱完毕,正在房间里吃早饭时,长随钱槐一身青衣小帽,眼睛贼亮,满脸笑容的进来,行礼道:“小的给三爷请安。”

    “嗯。”贾环应了一声,笑着摇头。他昨天是昏了头,让钱槐和胡小四这两个家伙帮他守着看榜。他俩都不识字。结果还是卫阳的长随来通知消息。

    钱槐昨天晚上回到贾府里,打听了府里的消息,将情况和贾环说了一遍,“姨奶奶欢喜的差点得了癔症,幸好小鹊姑娘有准备。晚上吃饭时,姨奶奶就恢复正常。”

    贾环沉吟着点点头,随即失笑一声。他到没想到赵姨娘会高兴的和范进一样。人没事就好。

    钱槐笑嘻嘻的道:“三爷,现在府里上上下下都等着你回府呢。我今早出门,林管家还我问一声,说是好提前做准备。”

    贾环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喝着稀粥,“不着急。”

    他现在并不急着回贾府。毕竟,思想上的弯不好转。他得给贾府里的某些人留一点调整思想的时间嘛!

    …

    吃过早饭,贾环汇合了大师兄公孙亮、罗向阳,一起前往城北的顺天府府学参加鹿鸣宴。

    钱槐跟在三人身侧。挺胸收腹,走路有点像大公鸡,得意洋洋。三爷中举,他作为三爷亲近的长随,与有荣焉。

    公孙亮看得好笑。他换了一身蓝色儒衫,人才出众,感慨的拍拍贾环的肩膀,“贾师弟昨天晚上睡的如何?”他昨天也是醉的给人扶进房间中。

    贾环笑着点头,“还行。”

    罗向阳微微一笑。子玉和大师兄两人昨晚都是烂醉如泥。就他还清醒着。只是,在自己得意时,和失意的朋友一起喝酒,的确是件比较痛苦的事。

    三人一边说笑一边走着,抵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府学中。再过甬道、庭院到正中的明伦堂前。约上午十点半许,秋风送爽。

    此时,明伦堂前已经聚集不少新科举人,穿着各色的儒衫,聚在一起聊天、攀谈,高谈阔论,欢声笑语。不时的可听到相互恭维的祝福声。

    鹿鸣宴是官方举办的酒宴,但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宴会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吃喝,而是让新进的举人们相互认同年、同门、师生。这样的场合,每个人都是笑的意气风发,令人如沐春风。

    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一出现在明伦堂前立即就有被团团的围住,许多人过来打招呼。

    中了举人就是统治阶级,成为缙绅。同年是重要的关系网、人脉资源。而贾环今年十岁,公孙亮今年二十岁,罗向阳今年十七岁,这在一大群年龄二三十岁的举人非常的显眼,潜力巨大。

    一名熟悉典故的三十多岁举人恭贺道:“贾同年天资聪颖,十岁中举,乃是我皇周开国以来最小年龄的举人,足以名传天下。与前明诸位前辈相论。大涨吾辈脸面。”

    有人就问起典故。话题转到明朝的科举神童上。

    明成化七年四川乡试,十二岁的杨廷和中举。同年湖广乡试,杨一清中举,时年十四岁。明成化十三年广西乡试,蒋冕十五岁得中解元。明成化二十年,费宏十六岁中江西解元。

    成化年间是大明朝神童辈出的黄金时代,再加上李东阳、谢迁、梁储,除了名臣杨一清以外,其余所有人都担任过首辅,都是主导过明帝国风云的政治强人。

    而明朝唯一的宰相,张居正要不是时任湖广巡抚顾璘压了三年,十三岁就要中举。但即便如此,他也在十六岁于嘉靖二十六年通过湖广乡试。

    大明朝的神童阵容,无比的豪华!

    贾环忙谦虚道:“诸位前辈谬赞。在下受之有愧。”他脸皮还没厚到自比宰辅、名臣的程度,看看周朝的名臣齐驰,那是相当有水平的官僚。但,这种被人热捧的感觉很赞啊!(未完待续。)

今天就一更。

如题。

    抱歉,今天有点卡文。(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下)

    北直隶乡试共录取135名。而随着鹿鸣宴时间的临近,新科举人们陆续续到来。明伦堂前,贾环身边的圈子越来越来大。

    十岁的举人意味着什么,他们这些身在科场内的人岂能不知道?

    就算贾环押后三年中进士,进入官场时也才十三四岁。这个年纪进入官场,只要不出事,日后做到六部侍郎、尚书轻轻松松。

    而如果贾环会试成绩足够好,进入翰林院,绝对有望跻身宰辅之列,熬都熬到一个大学士出来。有着这样前程的同年,现在自然是要结交一番。

    稍晚时候来到明伦堂前的纪鸣看着人群中备受追捧,谈笑风生的贾环,眼中闪过继续羡慕,又有些自豪。他也曾是闻道书院的一员,是自己人。

    …

    不远处,看着贾环身边聚拢、谈笑的人群,汝阳侯之子肥头大耳的赵星辰冷哼一声,“国朝和前明的规矩可不一样!”此时,他正和朋友聚在亚元石赋身边说话。周边聚拢约二十多人。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名到第五名为五经魁。解元和亚元当然也是经魁。第六名叫亚魁。

    亚元石赋今年十八岁,容貌俊逸,神情略显狂傲,讥讽的笑了笑。心中很有些不舒服。

    …

    昨天出成绩前还和公孙亮等人打过招呼的上官昶正在和年龄已经三十六岁的今科北直隶乡试解元许轩等人聚在一起闲聊。这里,可要冷清的多。

    上官昶在考前就被公认有五经魁的实力。他这次考了北直隶乡试第二十四名。

    一名士子扫了贾环、石赋两个圈子一眼,笑着道:“二十岁中举,放眼天下都是可以称道的事情。贾同年十岁即名登桂榜。看来如齐总宪所言:闻名天下之日不远。”

    上官昶打趣道:“贾同年大出风头,就怕某亚元心中不满啊。我等今科同年,实力以许兄为最。潜力以贾子玉为最。而石同年以可兑现的潜力为最。”

    这话说的!众人哄笑。

    闻道书院的贾子玉潜力虽然大,但名次太低,不免让一些人有些说道,怀疑他的文章实力。而亚元石赋年方十八岁,乡试高中第二名亚元。说不定,明年春闺大比就能得中进士,所以叫做:可兑现潜力最大。

    这是一句玩笑话。

    三十七岁的许轩笑了笑。他是老成持重的性格,不愿意表露心中的想法。

    按理说,乡试解元才应该是所有同年恭贺的对象,聚拢的焦点。意气风发,领袖群伦的人物。但他这里可冷清的很。因为按照正常的逻辑:以他的年纪,等中了进士最快也是三十七八岁,进入仕途难有作为。

    然而,南北直隶作为科举强区,解元含金量十足。作为北直隶解元,天下瞩目。他有在明年春闺进入三鼎甲的信心。

    不过,他这一科的神(妖)童(孽)真多啊!

    许轩看了看右边人群正中谈笑风生、瘦弱的少年。

    …

    正被同年们的赞誉、溢美之词包围的贾环无暇去想:他此刻抢了今科乡试同年中最具实力的解元、亚元风头的事情。

    当然,就算有暇,贾环也不会去想这种无聊的事。做人,无需畏首畏尾!一个人,怎么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认可你?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众举人在明伦堂前谈笑。到鹿鸣宴时间后,赞礼官出来。众人依次进入明伦堂内。

    随后,乡试的考官们从后堂出来。总裁官、乡试提调官、乡试内外监试官、京中七品御史、巡按御史、外帘四所官: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监门官、巡绰官、督牌官等考官一个不落。

    计有:总裁官方望、新任顺天府府尹孙嘉、北直隶提学副使沙胜、巡按御史宇文锐、宛平县县令赵俊博等人。

    少顷,在优雅的礼乐中,雍治十年北直隶乡试鹿鸣宴开始。新科举人合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再向主考官,闻名天下的大文豪方望见礼,定下师生关系。

    而后,由五经魁赋诗,表达自己中举的喜悦之情。这是135名举人中五经魁独有的荣耀。五经魁赋诗之后,再饮上几杯酒,鹿鸣宴就算结束。

    贾环坐在堂中的酒案中,与身边的诸位同年相互致意、饮酒。鹿鸣宴算是官方酒宴,并非肆意痛饮的地方。酒菜也不行。但即便如此,酒宴中的气氛也是极好、微熏。

    等第五名、治尚书的保定府唐县举子邢正吟诵完他的诗文,坐在明伦堂上首的乡试总裁方望笑着问身边的同僚,“诸位以为如何?”

    看着满座年轻的士子,其中不乏少年,他很有些得意。这是他锐意打破以年龄作为录取标准之一的成果。

    顺天府府尹孙嘉笑着道:“望溪先生可是有天下神童尽入嗀中的感叹?”

    方望捻须大笑道:“当日我在金陵听闻京城贾青松之名,就曾有言,科举当以才学、文章为先,不应以年龄为界。”说着扬声问道:“宛平贾环何在?”

    喧闹的明伦堂中逐渐的安静下来。

    贾环起身离开座位,上前至堂中,向座师方望行礼,“学生见过老师。”刚才见礼献上金银绸缎时,他已经和天下文宗方望叙过座师和门生的关系。

    方望五十多岁,容貌清瘦,一身蓝袍,看着堂中气质沉静、稳重的少年,赞许的点点头,道:“沙叔治夸赞你:英资少年,雏凤清声。齐伯圭称赞你的才干,说你闻名天下之日不远。十岁中举,是国朝以来第一人。一朝成名天下知!然而,少年得志,不可矜持自傲,须踏实做学问,努力上进。不可自误。”

    贾环被单独拎出来给总裁官训话,这是极其看重他的表现。否则,谁耐烦和你细说?一众同年看着贾环的身影,都是羡慕无比。天下瞩目的北直隶解元都没这个待遇啊!

    贾环答道:“是,老师。”

    这时,坐在方望左手侧的北直隶提学副使沙胜将手中的酒杯一丢,长叹一声,“唉。吾恨不能为此子之师。望溪先生,在下先行告退。”说着,郁郁的离开明伦堂。

    按照常规来说,大宗师沙胜是可以成为贾环的老师。然而,偏偏贾环并没有参加去年的院试。他即便想要朱衣点额,也无从点起。这让他心中很遗憾。

    贾环心中有些感叹。他自是听得出来山长的这位好友是真的很欣赏他。只是,去年他病倒了,无法参加沙提学主持的院试。否则的话,他在官场伦理上,也算是沙胜的门生。

    底下的举人们都是一阵惊叹!贾子玉这下可真要名声大噪了。他以十岁的年纪中举,本来就是大事、趣闻。但凡士林中人不可能不议论他。而沙提学这声“恨不能为此子之师”感叹,只怕还要让他身上多几分传奇的色彩。

    估计时人的笔记要这样写:壬子年秋,北直隶乡试鹿鸣宴,时任总裁官方凤九唤环至堂中,温言嘉许、告诫之。提学沙胜慨然长叹:恨不能为此子之师。举座惊异。少几,环名传天下。

    方望笑一笑,顺势宣布鹿鸣宴结束。

    …

    鹿鸣宴之后,乡试的官方程序就算全部结束。下面就是考生们的私人时间。

    当天下午,主考官方望的驻所门庭若市,新科举人纷纷以私人身份登门拜访座师。贾环、罗向阳、公孙亮亦不例外。贾环很得大总裁方望看中,多说了三五句话。

    随后,三人各自去拜访各自的房师。同出一个房师门下的叫做同门。比同榜同年的关系更亲密一层。

    等到傍晚时分回到内城东的二月客栈里时,邀请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赴宴的帖子已经来了二十多份。见三人回来,店小二殷勤的来问:“三位老爷晚饭要吃点什么?”

    中了举人,就是老爷。

    贾环笑着将店里的伙计打发走。他们三个现在不是要吃什么,而是要问去哪里吃饭?

    拜访完座师、房师之后,剩下的就是中举之后的狂欢、庆祝。整个九月都将是举人们的狂欢月。互相邀宴,还有寓居京师的同乡凑趣。名目繁多。

    此时,鹿鸣宴上的一幕,已经传开。仿佛浪潮,通过书信、口信、传言向京城四名八方、向北直隶、向天下十三布政使司扩散。这道浪潮所过之处,贾环留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银月如钩,梧桐清秋。九月九日夜,闻道书院中,欢声阵阵。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中举的消息已经传回闻道书院中。

    叶鸿云、吴讲郎、何经业、方讲师、罗讲师等人置酒庆祝。为贾环他们庆祝,为书院高兴。这三人都是书院的核心、精英。

    特别是贾环,十岁的举人啊!国朝第一份,必定是青史留名。他比前明的首辅、三朝元老、决定皇帝人选的杨廷和还要早两岁中举。前途不可限量。

    同学中,都弘、姚纬、柳逸尘、张四水、秦弘图、易俊杰、纪澄等人聚在书生食府酒楼摆酒,为贾院首、大师兄、罗君子庆贺。

    东庄镇北前坊49号的院落中,晴雯和如意两人正在欢快的收拾着衣物,不时笑闹。三爷中举了啊!三爷派了胡小四来通知,让她们明天找咸亨商行雇马车回贾府。

    晴雯看着卧室的陈设,突然有些伤感。在这里住了有大半年呢。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

    …

    胡小四早上坐马车出城到东庄镇通知三爷的丫鬟晴雯、如意两位姑娘,再回到京城中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替换了钱槐跟着三爷到灯市口的同福酒楼。

    钱槐则是回到贾府里,给二管家林之孝回话。回了贾府,在府里的库房中见着林之孝,笑嘻嘻的道:“林管家,三爷说:回府的事不着急。”

    林之孝一贯是不言语的人,这时禁不住苦笑着摇头,叹道:“我的三爷啊!这还‘不着急’?”老太太、老爷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如何能不知道上头主子的心思?他浑家就是府里的内官家。现在,府里上上下下都等着三爷回府。

    这是贾府当前的头等大事。

    “钱槐,你小子再去给三爷说说。”林之孝和颜悦色的将小厮钱槐打发走,想了想,去给贾府里管外事的贾琏说件事。(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值得、抢手

    重阳佳节,夜色深深。

    贾府西路凤姐院中,贾琏听小厮传了林之孝的话进来,在房中沉思,抿着温茶。

    王熙凤洗漱之后,换了身家居的衣裳,和平儿从房后转进来,见贾琏坐在圆桌边思考,笑吟吟的嘲讽道:“哟,琏二爷又在想哪个相好?我也不是不能容人的,你说出来,我明儿做主替你聘进来。”

    贾琏不想和王熙凤吵架,说:“凤姐儿,你别贫了。林之孝让环哥儿的长随钱槐问了他的意思,环哥儿说:不着急回来。嘿,这事头疼的很。”

    十岁的举人,前途无量。通俗点说,是抢手货。现在是贾府希望贾环回府来住。只是,有些弯不太好转,有些话不太好圆。

    贾环和贾府的“恩怨”,他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王熙凤挑了挑她漂亮的柳叶眉,哂笑道:“环哥儿心里对以前的事还是有点想法的。凭他什么想法,他终究是姓贾。”

    平儿插了一句,“奶奶,你和环三爷还有旧怨呢。”

    凤姐顿时哑口无言。这正是她这几天心里头烦躁的事情。以她对贾环的了解,贾环回来后,必定会“炮制”她,报仇雪恨。以贾环的手段,她躲是躲不过去的。

    凤姐郁闷的骂平儿,“你个死蹄子,偏喜欢说让我心情不好的话。我倒霉了,你好的了?”

    贾琏笑着摇头。凤辣子也是有怕的人。他估计得有环哥儿那样凌厉的手段,才能驾驭得了凤姐儿。

    三人正说着话,外面小厮来回话,“琏二爷,大老爷让你过去。”

    王熙凤一边令平儿去拿衣服,一边抱怨道:“都什么时候了?晚上才见过又打发人来请。”她和贾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她也不是傻子,一味的要强。她想多留贾琏一会。

    贾琏换了衣服,从西边的角门出去,从仪门的甬道绕到东路,再进入垂花门内见他父亲贾赦。

    贾赦最近又买了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当小妾,唤做桃儿。今晚夜宿在她那里。这已经是他八月份以来的娶到屋里的第三个小妾。

    贾琏进了小院的前厅。灯火明亮。一名身姿丰润,容貌出色的少女带着两个丫鬟候在一旁侍候。贾赦正在塌椅上闭目养神。一身锦袍,神情阴沉。

    见贾琏进来,贾赦睁开眼睛,问道:“我听人说,环哥儿说他不着急回府?”

    贾琏懒得问缘由,环哥儿现在是府里上下关注的焦点,有点消息自然传的飞快,“是的,父亲。”

    贾赦道:“你明天去请他回来。”

    贾琏讪讪的笑了下。别看他说贾母、王夫人、贾政的弯不好转,但要他去贾环面前伏低做小,他的弯也不好转!他比贾环大好多岁呢。

    贾赦哼了一声,“你别在我这儿笑。我们府里好不容易出个读书人,难道眼看着给人逼走?你去将他请回来。这是我们贾府未来的顶梁柱。做不到,你别回来见我。”

    贾琏无奈的道:“是,父亲。”他再犟嘴估计就要给他父亲打了。但他心里无论如何都不相信他父亲的话。他父亲真要对贾环有那么爱护,他把名字倒过来写。

    贾琏走后,贾赦“嘿”的笑了一声。这些年,有人偏心,有人假正经,有人仗着娘家的势在贾府内跋扈。他在贾府里没什么存在感。现在,他要用贾环来落一落这些人的脸面。扬眉吐气!

    贾赦搂着小妾桃儿往卧室里走。

    …

    京城内城大时雍坊,卫府中。精致的一间小厅中,卫家父子在说着话。

    卫阳的爷爷卫弘是山……西布政使,但其父卫康是户部主事,六品京官。一家子与祖母住在京城中。

    卫康是名三十多岁的美男子,容貌清朗、俊逸。从容貌上看,俊美的卫阳绝对是遗传了他的基因。卫康问了卫阳关于贾环的事情,沉吟了一会,说道:“阳儿,有时间可以邀请他来家里坐坐。”

    卫阳没有中举,情绪不佳,“哦”了一声,道:“父亲,他们新科举人现在忙着。我看要等到十月份才有机会。”以他和贾环的关系,邀请贾环来家里做客并不难。

    卫康笑道:“多晚都行。到时候记得提前和我说一声。我要见见他。”

    卫阳意兴阑珊的“嗯”了一声。拉拢的套路嘛!

    他的那位院首,确实值得京城大小豪门、文官武勋的拉拢。

    …

    同一时间,城西,许翰林府中。

    重阳佳节,登高望远,变插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官居詹事府左中允,兼职军机章京,前途无量的许澄结束和同僚的饮宴,回到家中,在美妾的服侍下拿热水敷脸,舒服的呻…吟了一声,派人将大儿子许英朗找进来。

    许澄扫了儿子脸上的郁结的神情,摆摆手让美妾先下去,说道:“这点挫折都受不起?”说话有浑厚、磁性的韵律感,很有说服力。他时年三十八岁,身处中枢要地,很得首揆军机处谢大学士的看中。

    许英朗苦笑一声,“儿子和父亲比不了。”

    许澄就点头,“恩。为父当年乡试一考即过,高中福……建乡试第四名。春秋经魁,确实比你强。”

    许英朗性子或怕,但此时只能无语的看着他父亲。因为,他父亲说的太有道理,他竟然无言以对。

    许澄拿掉毛巾,说道:“改天沐休之日,请你们书院的少年神童贾子玉来家里吃酒。”

    许英朗诧异的道:“父亲,这不是符合你往日的做派啊。不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吗?最近朝政纷争,你还有心思笼络贾环?

    他虽说不是山长张安博的弟子,但和弟子没多大区别。你就别想拉拢他了。我记得山长与何大学士交好。何大学士和谢大学士…,嘿嘿!”

    许澄摆摆手,“你不懂。”

    许英朗叹道:“好吧!”

    贾子玉名传天下,他父亲想要见见、笼络,实属在人之常情。十岁的举人。十岁啊!太骇人,太惊悚,太牛逼!不服不行。

    …

    京城中有几个大的闹市:棋盘街、灯市、城隍庙市、内市和崇文门。位于灯市口的同福酒楼的生意在北直隶乡试张榜后的第二天极其的火爆。

    酒楼二楼的一间包厢中,二十几名新科举人把酒言欢,每人身边有一位美人相陪。连贾环都不例外。坐中有贾环、公孙亮、罗向阳、纪鸣、邢正等人。

    众人高谈阔论,抒发中举后的快意。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正所谓,人生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国朝风气已经开放。士子中举之后纵酒狂欢,招妓娱乐都是常事。前些年金陵还有士子醉酒后落水的笑谈发生。

    贾环并不招惹身边的美人,倒不是装正经。人生能有几回得意时?实在是以他的年纪,招惹身边陪酒的美女,纯属自找苦吃。他和美人,谁吃谁都是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因而,贾环与同年把酒言欢,听着各地的消息。全国各地士林中的趣谈、轶事、名人入耳,令人眼界大开。心中的感慨如明月从海面上浮起。

    中举之后才知道中举的好啊!

    …

    第二天上午,贾环醉酒醒得早,从二月客栈出发,独自前往沙提学的府上拜访、致谢。

    沙提学在京城中不遗余力的帮他扬名,昨天鹿鸣宴上的感慨让他有些触动。之前因为要参加考试需要避讳。现在自是不用。他对名气并无追求,但心里还是很有些感激沙提学的提携。

    贾环前脚出门,只十分钟左右的光景,贾琏骑马带着几个心腹小厮到了二月客栈的门口。(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府!回府!

    沙提学家在外城南城的正东坊。贾环从崇文门出了内城,到正东坊沙提学家中拜访。在门房处递了贴子进去。很快就在外书房见着沙提学。

    书房布置的精雅、通透。字画、书橱、书桌陈列,充满了儒家文士的气息。

    北直隶提学沙胜今年五十多岁,穿一身浅灰色的儒衫,气度不凡。见着贾环,让他落座,笑着道:“子玉应当在和同年狂欢之时,怎么却来看我?”他当年也是中过举,知道中举后狂欢的情形。

    贾环说是十多岁,但他的心里年龄都三十多,起身向沙提学行礼,说道:“学生来谢先生赞誉。”用词讲究。

    沙胜轻笑着点头,明白贾环的来意,欣慰的道:“子玉有心了。”又直白的道:“老夫在鹿鸣宴上的感叹七分真心,三分功利。子玉十岁中举,势必将名留青史。若是我点你为秀才,史书定要记我一笔,慧眼识珠之名就没方凤九什么事。”

    贾环莞尔一笑。

    心里,对沙提学倒是有些新的认识。沙老先生在救灾时去过书院。他在书院时相当有派头。提学大宗师啊。倒没想到他说话会如此耿直、直爽。自有他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很高的做人境界。

    沙胜和贾环谈了大半个时辰,得知他并不打算参加明年的礼部会试,极为赞许,满意的让贾环离开。

    贾环心里多少有点哭笑不得。沙提学是不知道他那个隐蔽的愿望啊!他去考进士干什么?而且,考个举人都掉尾巴,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他明年要能考中进士,那简直是认为天下读书人都是白痴。这点自知之明他还是有的。

    出了沙府,贾环一路琢磨着沙提学的告诫:近日不要和韩秀才来往,一路往崇文门内的醉仙楼而去。

    今天中午,醉仙楼有同年设宴。

    …

    内城东,二月客栈中,贾琏带着心腹小厮昭儿、兴儿、隆儿、旺儿在客栈一楼大厅里眼巴巴的等着,心浮气躁。

    出面招待贾琏的是在咸亨商行里做事的朱宸。他原是书院的外舍生。这几天帮着贾环、公孙亮、罗向阳三人在二月客栈中收请帖。

    贾琏一直等到下午四点许,才见到钱槐扶着醉醺醺、一身酒气的贾环从一辆抵达客栈门口的马车中下来。

    看到贾环醉酒的样子,贾琏无奈的叹口气:得,今天算白跑一趟。贾环都醉成这样还怎么谈事情?

    就在贾琏准备离开时,扶着贾环到二楼的上房中的钱槐下来,笑着道:“琏二爷,三爷请你去房里说话。”

    贾琏惊讶“哦”了一声,跟着钱槐上楼,进了房间,就见贾环斜倚在椅子上,只是微醺的模样,顿时哭笑不得,“环哥儿,你这是装醉躲酒啊!”

    贾环呼出酒气,揉揉脸,道:“还是很喝了几杯。有点晕眩。不能见礼,请琏二哥见谅。”他才十岁的年纪,当然不会和大师兄、罗君子两人一样,每顿酒都是沉醉不知归路。他留了点余力。毕竟,醉酒对身体也不好。

    好在周朝也没有高烈度的白酒。否则,他三杯就倒,也不用提什么留有余地的话了。

    贾琏摆摆手,“你坐你的。环哥儿,府里让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回去?府里好做准备。”

    贾环就笑,看着富贵公子装束的贾琏,问道:“是谁的意见呢?”

    贾琏很有点无语,贾环这醉酒了脑子反倒越发的清醒,斟酌了下,决定说实话,“是我父亲的意思。”顿了顿,劝道:“但以我看来,老太太、老爷、太太都是希望你回府的。”

    贾环十岁中举。这是国朝瞩目的大事。贾府上下,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都得捏着鼻子认了。

    因为贾珍的死,他心中对贾环很忌惮。但他其实和贾环并没有什么大的过节。他已经想清楚:等贾环回府,好好和贾环结交一番,化解往事。

    贾环轻笑了一声,“琏二哥不用拿好话蒙我。我心里有数。这样吧,四天后,九月十五上午我会回贾府。”

    贾琏心里松口气,有些兴奋的笑道:“好,好。”刚才听贾环的口气他还以为贾环要拿捏下架子,倒没想到贾环同意的这么爽快。

    贾环笑了笑。贾府,他肯定是要去一趟的。大丈夫,恩怨分明!即便要走,绝不能累累如丧家之犬般的离开,而是要昂首挺胸,飘然离去。

    …

    贾环要回贾府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贾府内外。

    清秋的夜色,冷辉遍洒。夜色之中,贾府各处都在讨论贾环回府的事宜。

    贾府中路的东跨院中,贾政、王夫人、赵姨娘、周姨娘等人;

    贾府西路凤姐院、李纨院、贾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