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驰一身黑色便服,品着茶,让贾环先坐,赞许的点头,道:“子玉在敦煌这数月治理的不错!你说的那个跋忽勒去漠北之事,你和季高、文清说一说。”
贾环前几日将跋忽勒从挖矿的地方叫来,问了一番石玉华的情况,而黑衣新月卫探听到的另外一则消息,引起他的兴趣:拔野古孝德得伊林可汗之女宛国公主的青睐,却娶了同罗贵女乌尼日。其正是因为得到同罗族的支持,才坐稳联军的统帅之位。
贾环将他的设想说出来,“假设宛国公主不再青睐此人,拔野古孝德的正当性,统率力都将要大打折扣。另外,其援军可能延迟到来!于我军光复北庭有利。”
拔野古部雄踞漠北,实力雄厚,拥有控弦之士数十万。周军内部普遍认为:在丢失十万大军后,拔野古部在漠北与察哈尔、仆骨、喀尔喀争雄,依旧可以派出约五万军队来援。若是纠合四族联军,大约会有十万胡骑。
北庭不比北山这里的地势。以平原居多。到时候,就是骑兵对决。火器方阵,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胡骑冲不下火器阵列,但是,可以跑啊。
在草原上,有水草的地方就可以生存。当年名将徐达率部远征漠北,因轻敌冒进而被王保保打败。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始终没有找到蒙古人的主力,不得不遗憾的去世。北庭之战若是打成草原上的游击战,何时才能平定?
曾季高沉吟了片刻,点头道:“子玉,你有几分把握说服跋忽勒去草原搅局?”
如果宛国公主不再青睐拔野古孝德。那么,伊林可汗有两种选择。其一,任其自生自灭,不再过问。其二,派大军前来,接管指挥,将其拿下问罪。
而需要明确一点,拔野古部是否想占据北庭,决定着是否派援军前来。其内部未必没有争议。自古以来,都是统一漠北的部族才会攻击中原!
比如,汉时匈奴,唐时突厥。宋时辽金蒙古。现在漠北的情况是,还有数族争锋。
但,不管那一种,搅局肯定是对周军有利的。
贾环抿抿嘴,顿了一会,再笑道:“我试试。”
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间
贾环告辞离开后,书房中,齐驰徐徐的展开西域的地图,注目着北庭的土地。
昨日,从柔远城返回的副将乐白私下里和他透过底:拔野古孝德,年纪轻轻,却非常狠辣,恐怕不好对付。因而建议在开春之后,迅速的将其歼灭。不给其成长的时间。
齐驰轻叹道:“是要多管齐下啊!”
快是要快。但是周军的骑兵不足。冬季时,招募新军时,因汉民数量不足,通过胡汉之辩,招募了一批月氏、羌人胡骑。但新兵需要训练、编练。
所谓的胡汉之辩,即是在敦煌府学、县学、士林中通过辩论,达成共识:若胡儿仰慕汉族文化,愿意遵守汉礼,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字,可以认为他们是华夏的一部分。
当年,汉唐时,关中语言为官话。明朝时是以南京话为官话。而今,周朝以京城为官话。所以,华夏,允许有差异,但是要守基本的准则:汉语、汉服、汉俗。
正所谓: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作为情报主管杨渭话不多,目光落在地图上。
明年开春,大军将从瓜州出发,抵达哈密。再沿着吐鲁番盆地的沙漠出发,跋涉千里,抵达高昌。向北翻越过博格达山脉,便可进入庭州的核心区域:金满、轮台、浦类三县。
而拔野古部撤退的路线是:从哈密出发,往北越过折罗漫山,进入草原和大漠,再往西疾驰至庭州。
曾季高直言道:“大帅,贾子玉说的谨慎,以我观之,他肯定能说服跋忽勒去漠北搅局。而且一定会搅局成功。论起揣摩人心,阴谋诡计,我是甘拜下风。”
北庭之战的难度,不在于攻占庭州三县。而在于日后消灭四处流窜的胡骑主力。否则,庭州三县,难以耕种、放牧。则会造成后勤上巨大的压力。
“哈哈!”齐驰禁不住仰头大笑。贾子玉可是朝堂凶猛的政治风暴中杀出来的人物!
他力邀贾环来西域,而贾环亦没有让他失望。刚到敦煌,就创造出胜机。希望这次贾环的计策,同样能促使快速光复北庭。他认可曾季高的说法。贾环的性格是非常沉稳的。既然拿到他面前来说,说服那胡儿的概率很大。
“季高,开春之后,我们就要搬到龟兹了。”
瀚海千里。敦煌作为大军的粮草基地就不适合了。距离太远。就像北山战役时,长安、嘉峪关都不适合作为后勤供应地。而要以龟兹地区的物产为后勤,进而攻取北庭的庭州。再以庭州的人力、物力,征服整个北庭。
曾季高沉吟着点头。胸中酝酿着战略。
…
贾环离开瓜州城正中的总督府后,并没有连夜返回敦煌,因为跋忽勒就在瓜州城中。他将其从敦煌带来。
瓜州城内的驿站中,贾环随行的五十名家将们轮班出去吃酒,买东西。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马上就是春节。
午后时分,城中风雪愈急。寒风刺面。
贾环从街中回来。随行的钱槐手里提着酒食,到驿站的一间院落厢房中见跋忽勒。
跋忽勒换一身干净的茶色胡服,青色的长发束起,还是扎着他风骚的红头巾,白皙玉面,剑眉星目。正在厢房里打拳。虎虎生风。
见贾环一袭石青色的文士长衫出现在门口,他停下来,冷笑着用生硬的汉语道:“贾大人不怕我突然发难吗?”他是高手。十个贾环都不是他的对手。
贾环从容的一笑,提着食盒走进来,道:“你是聪明人!”做个邀请的手势。
在桌上将美酒佳肴摆好,等跋忽勒吃了几杯,贾环将青瓷茶杯放在小圆桌上,说明来意,“漠北拔野古部的宛国公主时年十七岁,花容月貌。我意欲放你去漠北,求娶宛国公主。”
跋忽勒冷眼看着贾环,一肚子怨气。任谁有他这样的经历,都会对眼前的汉官有怨气。“你就不怕我娶了宛国公主,说服拔野古部的可汗发兵攻入西域吗?”
贾环轻轻的一笑,很淡然的道:“尽管来。我欢迎!”
跋忽勒恨的咬牙,挑衅的看着贾环,桀骜不驯的道:“如果我不去漠北,中途逃走呢?”
贾环看了跋忽勒一眼,平静的道:“你听说过中原里夷十族的刑罚吗?等我朝大军打到吐火罗月氏国,你觉得我做不做的出来?”
“你…”跋忽勒眼中露出精光,突然间右手握起拳头,青筋暴起。他出身于月氏贵族。家世好,长的英俊,武艺高,自出生以来,做事、追美人无往而不利。此刻,却是心中憋屈的很!
追求石大家失败不算,她心中有喜欢的人。
贾环笑一笑,起身,强势的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允许你带着你的商队前往漠北草原。再借你十万银元作为初识资本。我只要你将宛国公主追到手即可。然后,你就自由了!当然,我要提醒你,漠北诸多胡儿。你未必争得过。”
跋忽勒冲着贾环的背影嚷道:“贾参议,你不用激将。我肯定能娶到宛国公主。但是,你要言而有信,不要滥杀月氏国的百姓。”
贾环没回头,停下脚步,身姿笔直,吩咐一声,“耐心等两天,即可出发。”再走进风雪中。
派跋忽勒去漠北搅局,复杂点说,就是曾季高分析的那样。简单的说就是截断拔野古孝德的后路。
宛国公主是拔野古孝德的后路。失去这个后路,他兵败,能往哪里逃?漠北,他是回不去的。这个刽子手,必须要为他屠杀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
大雪至正月初一才停下来。而后是雪融。
瓜州城中,充满着春节的气氛。大战带来的创伤,还没有完全的被抚平。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坚强的活着!
正月初六,瓜州城外的一间中档的酒肆中,秦弘图、柳逸尘、易俊杰三人围坐着一起吃酒,在这大战间隙中,放松着神经。开春之后,大军将跋涉千里,前往龟兹。
正月初四,贾环请西域军中所有的闻道书院子弟,计12人(在战争中已经死去3人),在瓜州城齐聚,吃年酒。给大家说起过此事。
易俊杰一脸的络腮胡子,因养伤,变得有点胖,感慨的道:“老秦,你现在又跟着子玉做事了。我们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想起雍治九年的那场水灾啊!”
那场水灾,铭刻在书院众同学的心中。
秦弘图高大,黑黑的,笑着举杯,道:“会的。”他本来在乐白帐下效力,后调到黑衣新月卫,这次又被调到贾环麾下。月氏人跋忽勒前往漠北,实施美男计、反间计,由他负责跟踪、传递消息、情报。
这事的意义,不在于他重新在贾环麾下做事。而是,贾环在西域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啊!
当前已经负责:后勤,舆论,代理内政。这一次是涉足情报部门。
柳逸尘晃着酒杯,笑道:“老易,别想了。还是想想晚上回去怎么应付你的胡姬吧!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乐啊!”
酒肆中顿时一阵哄笑。秦弘图、易俊杰纷纷举杯。理当如此!
开春至龟兹。而北庭之战,已经迫在眉睫!
第八百二十四章 风雨入龟兹
西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雍治十九年春,二月二十五日,上午。轮台县外二十里外的长亭内外,挤满了来迎接的将官、士绅、贵族、富商。
小雨飘飘。少顷,地平线外,出现一支打着大周旗帜的骑兵,奔驰而来。
“齐总督到了!”
小亭内外,官道上,来迎接的人们迅速的整理着列队。
当日午后,西域总督齐驰率领着十几万西征大军,并西域布政司的官吏,跋涉两千三百里,历时一个月,抵达西域的中心、安西重镇:龟兹。
时值清明前夕,春回大地。通往龟兹城的道路上,车队、骑兵、驼队,络绎不绝。
沿途的哈密、蒲昌、高昌、焉耆以及各山口的戍堡都留下了兵力。云骑军都指挥使、副将乐白在大军过高昌时,便率云骑军主力三万人攻入庭州。收复金满、轮台、浦类三县。并设防。与胡骑交战。
耀武营参将荀阳,李游击,伸威营游击杨纪,千总沈迁等人,行军礼,道:“参见大帅!”
被解救的汉人士绅俱是跪拜,“参见大帅!”自称有的是“下官”,有的是“学生”。西域这里,科举初开,若有秀才功名,便是地方上了不得的人物。
铁勒贵族们跪拜道:“草民等拜见总督。”
长亭内外,众人俯首。场面之盛大,尽显总督之威。
西域总督齐驰掀起马车的窗帘,吩咐道:“诸将请起!随本督进城。”再对汉人士绅们点一点头,放下车帘。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队伍继续前行。
一些信号、态度,就随着这简单的两个动作,在小雨中,传递出去。骑兵的马蹄,步卒的铁甲,拖着火炮的马车声,络绎不绝的回响在官道上。
荀阳、沈迁等将校起身,翻身上马,跟着大军队伍前行。
…
轮台距离龟兹约两百里。当日晚上,齐总督的车架在轮台县城中休息。
时隔一年,重新回到龟兹地区的西域布政司文官们感慨良多。在县城中休息时,相互串门。
“物是人非啊!”驿站中,左布政使韩伯安和几名来往密切的官员感叹着。
西域布政司286名文官、吏员跟着西征大军抵达。官员的数量有限,一府之内,不过9人。这其中检校、司狱还是不入流的官。主要是吏员比较多。而这些老练的吏员,可以在很快撑起整个西域布政司正常运转。
韩伯安作为西域布政司的文官第一人,他这声物是人非,不仅仅是感叹西域、龟兹的变迁,还有感叹官场上的权力变化。相比于当年,他头上多了一个总督。
一名官员微笑着道:“方伯何须忧虑。以西域之大,齐大帅必定会下放权力。敦煌不就交给马知府了吗?”
另有一名官员哂笑道:“方伯之忧,不在齐大帅。而在贾参议。没见和齐大帅作对的苗副将被发配金陵?”
方伯,是布政使的雅称。方伯为古时一方诸侯之长,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以此别称。韩伯安和贾环之间有心结,随着贾环来到西域,早被有心人得知。
几名官员心中冷笑。这小子为拍韩大人的马屁,口不择言。有些事,是能宣之于口的吗?
离开敦煌之前,韩伯安召见沙州府通判汪,找个由头,训斥了他一顿。原因是因为韩伯安看中了藏经洞里的一卷经义手稿,派人索要,被汪拒绝。这令韩伯安很不满。
而众所周知,汪学士和贾环走的比较近,分别是凉州士林的领袖。汪学士时常配合贾环的意图造势。这恐怕会被视作政治上的挑衅、政斗的开始。
韩伯安摆摆手,淡淡的道:“贾环虽然为布政司的左参议,但本质上是齐总督的幕僚。他只不过是一个高级吏员、佐贰官而已。本官和他并无间隙。”
这话说的非常假。冠冕堂皇。但在座的五名官员都听的出来,话中的意思。
韩伯安的想法:以贾环的“战绩”,他不可能不重视。但要说畏之如虎,那未必。布政使有布政使的尊严!
贾环说是左参议,手中握有一些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来自于总督。贾环终究只是个辅佐的角色而已。说话做不得数。西域军政大事,都由齐总督决断。
于齐总督而言,要保证政令通畅即可。下面的人的关系如何,肯定不会管!他又不会傻得和齐总督作对。那么,对贾环又有什么好畏惧的?
该训斥其政治盟友,就训斥了。
几人正说着话,这时,韩伯安的亲随在门外汇报道:“老爷,铁勒的居可大人求见。”
西域布政司驻龟兹。而龟兹城内外主要的民族便是铁勒、汉族。作为铁勒的贵族,居可和左布政使韩伯安有交情,很正常。
“这老货,怕是给齐大帅的表态给弄的慌了。”韩伯安随意的一笑,道:“请他到偏厅中去吧。”
众官员都会意的一笑。
今日在轮台郊外,齐大帅看都没看铁勒人一眼。再想想齐大帅入西域以来的政策,可知他是绝对的强硬派。北山的京观还在呢!
当日姑墨会战,两万铁勒骑兵反叛,至使国朝战败,损兵折将。齐大帅只怕是对铁勒人很不满啊!
…
上午时分,小雨未歇。
贾环骑在马上,披着蓑衣,跟着中军主力自轮台前往龟兹。两百里的距离,明日要至。大军迤逦。风雨无阻。行军之苦,大抵如此。
贾环微微有些走神。除开思考供应北庭大军的军需外,他还在想韩伯安索要藏经洞里文献的冲突!
这件事,汪学士做的对。这些前朝的经书,文献,都是朝廷、国家所有。要由朝廷组织人保护、修缮、研究。岂能这么凭白的给个人拿去收藏?
作为一个现代人,贾环当然是支持国家博物馆。可惜,站在韩左布政使的角度,他只怕当做汪学士在落他的面子。这位韩大人,治理内政水平不行,官场手段倒是玩的很溜。
官油子!
这时,总督府的小吏,章吏员看似随意的骑马到贾环身边,低声道:“贾大人,昨日铁勒贵族悄悄的贿赂布政司官吏数人。试图影响大帅,高抬贵手。听闻韩大人得了5万银元。”
贾环笑一笑,身姿随着马匹颠簸着,道:“章书吏有心了。改日请你吃茶。”
章吏员顿时眉开眼笑,“谢贾大人。”弯着腰,退开。他和贾环门下奔走的娄冻是关中老乡。
晚上在官道旁宿营时,钱槐打听消息回来,走进帐篷中,接过胡小四手里的水壶,咕噜咕噜的灌了一气,愤愤不平的道:“三爷,那些铁勒人简直是找抽!
什么意思?三爷你也是布政司的左参议。他们不拜码头,甚至给胡员外都封了重礼,而三爷你这里,礼数都不尽到。”
因为西域布政司的左右参政空缺。贾环的左参议,实际上是西域布政司的三号人物。而负责后勤的胡钱王,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贾环的副手。
在钱槐看来,这些铁勒人简直不把三爷放在眼里。太轻慢!主辱臣忧,他很不爽。
贾环坐在桌边,点着油灯,沉思着。这时,好笑的道:“那些铁勒人敢给我送银子?你家三爷可是颁布杀胡令的人。”接着,微微沉吟,轻声道:“西域布政司的问题很大啊!”
第八百二十五章 酒宴上的试探
雍治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清明节。
小雨纷飞。下午时分,绵延的大军,不断进入龟兹城中。长途跋涉,将士们显得疲倦。他们并无交谈,只是看着这座十几万人口的城市。充满了异域风情。
然而,带着斗笠,穿着蓑衣,背着毛毯、干粮袋、水壶、各种武器的士卒们,或骑着马沉默的骑兵们,在行走、顾盼的不经意间,显露出百战精锐的气势。虎贲之士!
十万大军入龟兹。
龟兹这里,并没有官方组织的欢迎仪式。因为,主官、贵族、士绅们都跟着到轮台迎接。此刻都在队伍的后面。然而,城中的汉家百姓自发的在城内长街两旁迎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倒没有!因为,龟兹在去年就已经光复。但,欢呼声,鞭炮声,时而响起!还有人激动的喊着口号!
王师西定龟兹日。
别管什么“兵过如梳”,至少有一条:大周的军队会给大家留一条活路。而胡骑只会将他们的房子烧掉,掠夺他们的家产,将他们贬为奴隶,将他们的妻女奸银,将他们的父母杀害…
数不清的血泪、仇恨!
而龟兹城中,在整齐的大军步伐声中,长街两旁商铺、店铺中的铁勒商人们则沉默着。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时代已经过去了!
国朝大军于今日才到。但贾环委派的宣传小队,早就抵挡龟兹。这些铁勒人都知道官府的最新政策、动态。极其的强硬!比如:北山下的京观。比如:胡儿敢在城中拔刀者罪加三等。比如:周人自称煌煌上国之民…等等。
现在又重新成为汉唐时!杀汉民一人,则必有汉校尉率军前来问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杀唐人一人,则唐骑必至。大唐盛世、威压四海。
通俗的说,汉人现在在西域成为上等民族。
其他人,要么夹起尾巴过活:再想着仗着人多、刀多欺辱汉民,则不可能。要么,心慕上国,改服易俗,成为汉民。
城中的四海酒楼中,娄冻、郭灌、韩无功几人远眺着朝廷大军,心情激荡。
他们一路从于阗走到郅支满,再沿葱岭北上,至疏勒,然后东返,过巴楚、姑墨,至龟兹。这一路走来,他们倍加感到朝廷大军在西域的意义所在!
郭灌低声道:“大周万胜!”
“万胜!”隔着一条街,五十米开外的主街上,呐喊声爆发般的响起来!
西域总督齐驰,带着文武官员进城了!
…
十万大军入龟兹。那宏大的场面,开始沉默的军人,后来欢呼的百姓的情景,想必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无论是汉家百姓,还是胡儿!
同时,震慑着某些势力!观看周军入城的,并不单纯的是龟兹城中的百姓以及南北来往的商人。这其中有多少人是西域其他地区势力的间谍,不问可知。
西域很大,有:安西四镇,北庭,吐火罗,河中九国。而现在周军只收复了龟兹、于阗两镇。其余地区,还未光复。
二十七日入城后,总督衙门很快就接管了所有的权力。同时,西域布政司的官吏们重新开始工作:丈量土地,登记人口、户籍,田契,商契等。
百废待兴!
而北庭已经开战!龟兹地区必须尽管恢复生产,商业。并征收上各种税收,为大军征战提供钱粮。贾环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工作,熟悉着龟兹各处的情况。
新的生活正在徐徐展开。
…
三月十二日,休沐日。仲春之季,春和日丽。
龟兹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干冷。不过在春季上午时,柔和的春光下,二十多度,非常的舒服。
位于城西的总督府中,在上午时,显得有些喧闹。齐总督在今日宴请西域文武官员。算是入驻龟兹以来的第一场酒宴、盛会。不少商人、贵族都得到邀请。
贾环自己购置的小院中,距离总督府不远,临着坊中大街,可以眺望到龟兹王宫。
风情柔美的美丽胡姬在镜子前,帮贾环梳好头发,系好腰带,甜笑道:“三爷,好了。”
贾环微笑着点头。这名二十五岁的胡姬,是他在敦煌的侍女。由韩无功家帮忙购买的。据闻是敦煌城中某月氏贵人家的美妾。由奢入俭难啊!他将她从敦煌带来,照顾他起居。
“小晴,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你吩咐厨房一声。要去街上逛,让小四派人跟着。”
贾环叮嘱了侍女一句,带着钱槐,黄观,张四水出门,步行前往数百米外的总督府。
酒宴设在总督府二堂后的一处院落中。人声鼎沸。四五十人汇聚。还有仆人来往。
贾环一身石青色的文士衫,和总督府的幕僚们在厢房里闲聊。等待着酒宴开始。透过轩窗,可见胡炽、程攸几人,在院中和军中将校或胡人笑谈。
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绯袍官员带着一名胡人老者从门口转过来,笑呵呵的拱手一礼,道:“贾参议,这位是铁勒商人居可。他久仰你的大名,特意请在下领他来。”
来的是正四品的蔡知府,他和韩伯安关系交好。
或许是因为贾环当日在敦煌怒斥伏重的言语传扬开:皇周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南洋诸番,东海之国,极天罔地,俱是我汉家臣妾!非我大周朝廷册封,安敢在本官面前称王?
蔡知府在介绍居可时,并未说他是铁勒贵族。而是说商人。
所谓贵族,就是在铁勒部族里拥有声望,话语权。掌握着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人。别看这老头六十多岁,老眼昏花。说不定家资百万,拥有大量的奴仆、商铺、牧场。
居可满脸皱纹,模样衰老,带着黑色的圆帽,身体干瘦,衣衫华美,抚胸行礼,道:“草民见过贾大人。小老儿久慕贾大人风采,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贾环本来就对当二五仔的铁勒人就很不爽。只看这个抚胸礼,便皱眉,冷淡的道:“回去把《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读熟了再来和我说话。”
贾环在总督府的幕僚中还是很有份量、地位的。四周响起一阵低笑声。
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都是蒙童读物。正所谓,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贾环的意思是,胡儿不知汉礼。说什么“久慕”?虚伪至此。
居可脸上的笑容顿了下。内心中极度不满。
蔡知府脸上的笑容淡下去,黑着脸,拱拱手,不发一语,带着居可离开。
他是带着韩大人的善意、试探来的。既然如此,那就罢了吧!
第八百二十六章 虚晃一枪
正厅中,文官武将们正各自聚在一起说话,品茶。桌椅、窗栏、走廊等处。
大致都穿着官服。红袍、青袍、绿袍都有。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左布政使韩伯安正在桌边品茶。几名品级相差不远的官员组成一个圈子。
这时,蔡知府过来,耳语几句,将方才贾环的反应告知,韩伯安脸色微变,轻声道:“嗯,我知道了。”
心中一声冷笑:此子骄狂的很!大概是来西域后,走的路太顺了吧!真以为自己成了齐大帅的文胆?
同时,下定决心。
现在,龟兹城中有流言:他和铁勒人勾结。以贾环现在拒绝和解的态度,对胡人强硬,和他敌对的关系,想必会在齐总督面前参他一本,诋毁他。
但是,等会宴会后,他就去求见齐总督。和齐总督详谈。他要让贾环重新认识下官场手段。不是谁都是他贾环眼中的木偶人。
西域不是你为所欲为的地方。
将脾气,收敛着点吧!
…
酒宴在正午时分开始。齐驰掐点到来,讲了几句后,便吩咐开宴。官面上的酒宴,一般不会有人开怀畅饮。当然,武将们除外。
二堂后的酒宴至下午一点许便散场。
左布政使韩伯安随后便求见齐总督。一名幕僚将韩伯安带到一间小院中。等候在耳房中。齐总督在这里会客。
刚等了一会,韩伯安在耳房中,看到贾环从小院的正厅出来,禁不住哂笑一声:先告状了!
贾环刚和齐总督谈完,出花厅时,注意到韩伯安等候在耳房中。遥遥的拱手一礼,便从门口出去。
他和韩伯安并没有什么话要说。从韩伯安训斥汪学士开始,这就决定了他的立场。因为,他和汪学士是政治盟友。更何况,韩伯安为的是一己之私?
所以,刚才酒宴前和韩伯安交好的蔡知府带着铁勒贵族居可来见他时,他没给好脸色、好言语。
在什么样的场合,作出什么样的、符合身份、立场的表态,这是基本的政治素养。贾环很清楚。刚才众目睽睽。
而且,对于铁勒人,贾环本就没什么好感。龟兹城内,最主要的民族便是铁勒,汉族。这几天普查,大致的人口数据可以估算的出来,铁勒人大概在八万人左右。
铁勒骑兵叛变,致使周军损兵折将,这罪责朝廷还没有追究,而铁勒人的头面人物,还大模大样的在自己面前行胡礼,贾环的看法、感官,可想而知!
若是普通的胡人,以抚胸礼,对他表示尊敬,他肯定不会嘲讽对方。教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这有一个过程。贾环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对居可的态度,说白了,是一个立场、感官、看法的问题。
…
韩伯安冷淡的点点头。片刻后,一名书吏过来请韩伯安进去。
小院的花厅不大,布置的非常典雅、精美。挂着字画,墙角有屏风遮挡。轩窗外的后院,则是小溪曲水,花开正艳。
齐驰正在喝茶,略作休憩。
他五十出头的年纪,穿着灰色的道袍,方脸长须,气度森严。国朝的定西候,正值年富力强时。海内名臣。将来必定是宰辅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