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某些人并不知道,这种局势却如同薄薄的冰面,上面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沉默的洪流,即将喷涌而出!

    …

    八月底,城中针对贾环的风波越演越烈。

    大并泽位于敦煌城西南二十里。因为大并泽的存在,四周水草丰茂。吐谷浑一部占据着这里的牧场。

    名王伏重的驻地便是在这里。一顶顶的帐篷,如同蒙古包一样,在草原上蔓延开来。

    居中巨大的帐篷中,敦煌留守副将苗骐,正在和吐谷浑名王伏重饮酒。另有几名吐谷浑的贵族陪着。其中,便有苗副将宠妾的父亲。女婿和岳父差不多同岁。帐中美貌的歌姬跳着蹁跹的舞蹈。

    伏重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胡人,方脸,穿着精美的小口袖胡服,左衽。带着大头长裙帽。痛饮着烈酒,嘴角带着戏虐的笑容,“苗将军,想必这几日那位贾参议焦头烂额吧?”

    帐中诸人纷纷大笑。

    贾环有兼怀宝钗之作,天下尽知贾薛氏之名。和黛玉的婚姻,是雍治天子赐婚,并嫡,天下奇事,近千年来未有。同样是天下瞩目。林氏表妹的闺名,亦是天下皆知。

    这确实给他们提供骂人的方便啊!当然,这种士林之事。他们并不知道。是敦煌名士,月氏人慕延提供的。

    苗骐笑一笑,抿着酒,道:“过犹不及。已经有几日了。本将打算明日和王爷拜访贾环。我已经派遣解判官拜访贾环,等他那边的消息。”

    伏重微微沉吟,道:“苗将军的意思是逼和?”

    苗骐呵呵一笑,道:“王爷,闹的两败俱伤,对本将并无好处。”这便是他全盘的打算。他给贾环很大压力,并非是要和贾环“死斗”。而是以打促和。

    只要贾环放掉骨利,象征性的赔偿些损失,这件事便可圆满解决。当然,他会督促骨利不要去找郭家的麻烦。郭家毕竟是在为西征大军做事。

    伏重轻轻的点头。对于某些事情,口风丝毫不漏。

    …

    八月二十九日,贾环被“困在”敦煌城东驿站的第四日。

    解判官解参是牛继宗幕府中的核心师爷,春季时,龟兹兵败,他随着京营溃退到敦煌。在齐总督抵达西域前,西域最有声望的将领便是苗骐。解参便投在苗骐手下做事。

    上午时分,解参拉着昔日的同僚秦弘图一起拜访贾环,说明来意,“贾参议,苗将军想做一个中间人,吐谷浑名王想和贾大人谈一谈骨利的事情。毕竟,以和为贵。”

    贾环眼神微微凝视着解参,目光锐利,仿佛可以看透人心。令解参略感局促。

    半响,贾环冷冷的一笑,道:“好啊!”

    …

    八月三十日。晨光落在敦煌城中的大街上,拖出金黄色的影子。一行几十人的胡骑从城外疾驰而来。

    这伙人分成两拨。第一拨前往城东的驿馆,继续叫骂贾环。

    另一拨则是前往副将副中,和苗骐汇合。稍后,苗骐、解参、伏重、慕延一行近十人骑马前往城东的驿馆。

    他们抵达时,吐谷浑部的胡儿正在高声大骂贾环。

    “什么狗屁的贾探花?劳资草你祖宗十八代啊。有本事出来打我啊!”

    “垃圾贾环。欺负我们吐谷浑无人吗?赶紧放了骨利大人。否则,我们骂死你!”

    另有,若干辱及薛宝钗,林黛玉的言论,极其的不堪入耳。简直亵渎薛、林二人。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就这么被胡儿骂着!

    而驿馆中,不少西域布政司的文官都在饶有兴趣的听着胡人骂人。这都是最近几日的例行节目了!胡儿骂人,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关键是用汉语骂。而且,还知道贾环妻子的名字,编造出各种污秽、不堪的恶毒言语!

    苗骐、伏重轻提着马匹的缰绳,脸上带着笑意,自道路尽头,骑马缓步而来!

    马蹄声敲击在石板路上。踏踏踏。

    小院中,贾环一身石青色的长衫,坐在官帽椅中,神情冷峻,右手食指,轻轻的敲着扶手。咚咚咚。

第七百八十七章 俱是汉家臣妾

    城南的驿站独占大半条街,三间开的门面,穿过大堂便是成片的院落。

    晨光洒来。落在土砖黑瓦的院落中。门前的杨柳前,十一二名吐谷浑胡人正在叫骂。

    苗骐、伏重等人骑马前来,正骂的欢的胡儿纷抚胸弯腰行礼,必须的很温驯。形成极大的反差。“参见王爷、苗将军。”越发凸显出苗骐、伏重的威势。

    苗骐点点头,翻身下马。当先一步,走进驿站中。一行近十人在驿站驿丞的带领下,到贾环的小院。

    小院厅中,贾环正坐在客厅中,并没有起身。手边放着一碗温茶。袅袅飘起茶香。身后侍立着庞泽、张四水、黄观、钱槐、胡小四。逆着光线,神情未明。

    进门伊始,就有一种针锋相对的意味。

    苗骐心中暗自皱眉,看向解参。

    解参上前一步,拱手一礼,介绍道:“贾大人,这位是敦煌留守,副将苗讳骐苗将军。这位是吐谷浑部的伏重王爷。”

    苗骐脸上浮起微笑。带着长裙帽的伏重,方脸上却是带着轻蔑的笑容。想也是,一个正常人,被骂了五天,还无动静,能有多大的出息、能耐?他看不起这种王八。

    贾环面无表情,端坐在椅中,如青松挺直,刻意的一声嗤笑,“呵呵,王爷?哪里的王爷?可有我大周的封号?”

    厅中的气氛,在泾渭分明的两拨人中间,瞬间冷冻起来!

    伏重脸色沉下来,“哼,贾参议是故意找茬了!我吐谷浑部世代居住于西域敦煌、瓜州、哈密、高昌。本王与本部可汗乃是宗亲,如何当不得王爷的称号?”

    “啪!”贾环拍着扶手站起来,目光直视着伏重,气势逼人,斥道:“宗亲?哪里的宗亲?皇周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南洋诸番,东海之国,极天罔地,俱是我汉家臣妾!非我大周朝廷册封,安敢在本官面前称王?滚出去!”

    贾环手指着伏重的鼻子怒斥,慷慨激昂!厅中的驿丞、小吏、将士心中无不升起强烈的自豪感!天下四方之境,俱是我汉家臣妾!

    大周定鼎一百五十年,威压四方。只是近年来才开始衰落。牛继宗在天山南麓的姑墨之败,损京营两万,乃是国朝几十年的少见的大败。在此之前,大周威慑诸国!

    谁不以身为周民为荣?

    国家的强盛,国民自然有之荣誉感。比如,全球处在英帝国时期,英国人觉得自己是贵族。看别人都是乡下来的。而全球处在美帝国时期,美国人都以灯塔自居。认为美国的标准,就是应该是全球的标准。

    然而,贾环的这些话,听在伏重的耳中,却是极其的嚣张!伏重冷笑道:“可惜你的大周,在西域接连遭遇失败,现在连最后的据点都要失去!”

    伏重嘲讽完贾环,对苗骐拱拱手,“告辞。”他今天来驿站,本来就是苗副将的意思,出头谈一谈骨利的事情。但既然贾环如此嚣张,那他不奉陪了。等敦煌陷落后,看这小子是否还能如此嚣张?

    一干吐谷浑的贵族跟着伏重身后离开。其中一名圆肚子的胡人,四十多岁,是苗副将的便宜岳父,讥笑道:“狂妄无知的小子!还以为周朝是以前的周朝吗?”

    双方就此不欢而散。

    …

    小院中,人数减少,骤然间带着些许安静。

    苗骐看看离开的吐谷浑人,再回过头,英俊无匹,如若刀锋的脸庞上浮起苦笑,拱手道:“贾参议,这是何苦?此事难道就没有缓和的余地吗?”

    庞泽丑脸上浮起不屑的笑容。武将虚伪到这种程度的,他活了三十年未见。辱骂别人的祖宗、妻子,整整五天,还想善了?脑子里装的都是狗屎吗?智商余额严重不足。

    贾环看了苗副将一眼。

    实话说,此人的面目,到此时,都依旧是极其模糊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主张善待胡人,与胡人关系良好。一呼百应,短时间内可以纠集起2万胡骑。

    被委任为并不重要的敦煌留守,却在危难之时,挽救西域时局。稳住敦煌、瓜州一线的战局,守到朝廷西征大军到来。因功升副将。

    以副将的身份,和西域总督,朝廷重臣齐驰暗中唱反调。根源在于对胡的政策。致使军中意见不统一。

    然而,这些身份、面目,都已经与此时大局无关了!他将是过去式。

    贾环淡淡的道:“苗副将心中没点数?”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令苗骐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眼神渐渐的变得锐利、犀利起来,流露出战阵上厮杀后的气息,盯着贾环的脸庞。这是什么样的一个青年?

    名满天下的诗词大家,国朝的神童,时年十七岁。身姿挺拔,容貌普通,但神情沉静、坚毅。一看就知道心智坚定的人物。一身石青色的长衫,头戴唐巾,所配之物,俱是精美、华贵。自有一种摄人的风采。

    贾环并不畏惧苗副将这种猛虎似的气息。男儿自有男儿行,胆似熊罴目如狼。岂俱猛虎哉?

    贾环嘘着眼睛,扫他一眼,冷声道:“总督府行文,请军中将校、布政司官员,于今日上午辰时(8:00)到府学齐聚。违者军法处置。苗副将知道吗?”说完,不待苗骐有反应,便带着庞泽、张四水等人依次离开。

    沉稳,朴实如张四水,此刻,眼中露出嘲笑的神色。或许,这位苗副将以为局势尽在掌握中,此时还假惺惺的推出胡人在台前,想要与子玉“和解”。

    但是,子玉的布局已经完成,就差最后一步收网,怎么可能同意和解?

    是想太多,还是太年轻?

    再者,他和清楚贾环对他两位妻子的感情。西行时,时常挂念中病中的妻子。这样骂薛、林二人,真以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贾环做不出来?

    且等着吧!

    看着贾环一行人的背影,苗副将心中浮起极其不好的预感。总督府行文,他为什么没有收到?这不可能的。再往深里想一想,这行文,必然是在他和伏重等人往驿站来时,被送到军中的吧?。

    换言之,这意味着什么?今天早上的见面,根本就是早就计划的。

    再想一想,军中将校、文官齐聚在府学中,这又意味着什么?聚会上的任何一则消息,都将迅速的传遍敦煌城,并且,深入人心。

    苗副将头皮一阵发麻!

    刚才,贾环和伏重针锋相对。贾环在言语上占了些上风。但是,他心中并没有什么挫折感。和文官打嘴仗输了不是很正常?就说,贾环嘴上占上风,他能有多大的爽……感?

    然而,此刻,他发现,贾环的枪口,恐怕,至始至终都是对着他的!他后知后觉啊!

    “走!”苗副将低喝一声,带着亲随急急忙忙的出驿站,快马向府学奔去。

    额前冒着冷汗!

第七百八十八章 贾环的反击(上)

    汉唐时期,设州郡。周朝随明制,设府县。敦煌为沙州府首府。城中两条大街东西向并行,呈“回”字结构。沙州府学位于城北。一片片院落、屋舍沐浴在晨曦中。

    上午七点多,军营,城南的驿站中,不断的有人骑马或者坐马车前往府学中。如同一个个的小点,一条条细微的涓流,最终汇聚在州学明伦堂前的广场中。

    天下州学的规模,布局大同小异。大门进入,便是文庙,文昌庙等。过仪门,石板铺就的广场后,就是明伦堂。堂前的广场,原为州学里学生齐聚的地方。可容纳一两百人左右。

    此时,敦煌城中的文官武将们,正在不断的汇聚。月台上,总督府的幕僚程攸、杨渭都在,神情严肃。今日的结果,关系重大。若干随从侍立在月台旁。气氛微显凝重。

    州学的学子们列队站立。这些年轻的学子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据闻,贾探花要来。他们充满了即将见到传说中人物的感觉。而更多的,陆续汇聚来的,文官武将们则是一头雾水。都大约能猜得到有大事要发生,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

    与此同时,伏重一行二十多骑正在纵马出城。马蹄声踏在街道上。随即,出城。

    城外一片坦途,胡骑马速加快!但,胡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并无任何不适应。

    因军营中的动静,远远的看以看到不断的有骑兵进城。苗副将的便宜岳父慕容葱骑在奔驰中起伏的马上,开口道:“王爷,城中似乎出事。骨利那里…”

    骨利在狱中会不会招供呢?

    他作为部落里的贵族,知道一些事情。近日部落中来了一些特别的贵客!

    虽然敦煌城所有的人都知道贾环是在污蔑骨利,勾结拔野古部联军。但他们这些头人其实知道,这件事只怕歪打正着!

    伏重还冷着脸,养尊处优的他,何时给人骂过“滚出去”?冷冷的道:“他知道的有限。无所谓。回大并泽后,立即给本王召集族人。准备大战。敦煌要变天了。我们吐谷浑人将彻底的占据这片水草丰美的地方。

    哼,到时候,我要用那小子试试,究竟是刀利,还是他的嘴利?”

    此时跟着伏重的,俱是部落中的贵族和他的亲信。他说话肆无忌惮,再不掩饰。

    慕容葱等人都点头,纵马奔向敦煌城西南二十里的大并泽。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述的豪情:敦煌即将被吐谷浑人占有!

    吐谷浑人的野望,弥漫在这漫漫的戈壁上!

    …

    贾环带着自己的亲随,骑马从驿站抵达府学。随后,贾环翻身下马,走上月台,和程攸、杨渭几人轻轻的点头示意,再面向广场众人站立。八月底,清晨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时值雍治十八年八月三十日辰时!

    贾环所面临的局面,就是向看似强大的副将苗骐阵营,发起凌厉的反击!

    广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贾环的身上。大约有数百人:将校、文官、学子、城中缙绅、名流。人群中,微微有些骚动。但大部分都在等待贾环宣布消息。

    这里,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苗副将的表态,对贾环很不满。但总督府行文召集这次聚会。相当于为贾环背书,大部分还是愿意听一听贾环要说什么。

    微风吹过贾环石青色长衫的衣角。

    贾环环视着月台下的众人,并没有令大家等待太长的时间,朗声道:“今日我们大家在这里聚会,是要讲明白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吐谷浑胡商骨利的事情。”

    话音一落,场中立即响起一阵微微哗然的声音。

    毫无疑问,贾环说的太直白。而且,用的大白话,这对于一个文名满天下的人而言,实在有点自降身份啊!但,同时,迅速的抓住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胡商骨利的事情,是当前舆论的焦点。满城都在议论。

    月台上,庞泽、秦弘图两人脸上都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或许有些人都以为贾环最厉害的是他的诗词,无从模仿,天纵之姿。但他最拿手的,其实是白话文,演讲、鼓动。

    两人似乎回到雍治九年,战天斗地之时!那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贾环吐气扬声:“我在二十三日晚,调动总督府的督标营,派我的好友庞泽庞士元跟着刘千总,打破胡商骨利的府邸,将其抓捕归案。罪名是通敌罪。

    有的人讲,我这是污蔑骨利。还有的人讲,我是要打某位副将的杀威棒。

    但是,我要讲一讲被大家所忽略的事情。郭家是我选中的,给大军供应粮食、军需的商人,而胡商骨利,悍然到郭家勒索,要求嫁一个孙女为妾,并且赔偿他二十万银元的损失。

    为什么?郭家卖粮食给我,给大军做军需,触碰了他的利益。因为,骨利打算以:羊50银元一头,牛300银元一头的价格卖给我,卖给你们吃。

    你们要维护这样的胡商吗?要吗?”

    贾环高声质问,环视月台下广场上所有的人。月台下,总督府的小吏,在程攸的安排下,将当日投标的底稿,张贴在一张张木牌上,举着在台前,供众人观看。

    白纸黑字,证据确凿!

    广场中已经一片哗然!

    如果此时,贾环开场就“攻击”苗副将,只怕现场已经造反。苗骐在敦煌留守的五万大军中,威望很高。

    但是,只要智商正常的将校,都不会想维护高价卖牛羊损害自己看得见的利益的骨利。没有粮食吃,弟兄们打仗不得挨饿?除非是和其有利益关联。

    在证据确凿之下,是不会有多少将校、文官会昧着良心说话的!

    现场各种嘈杂的声音不断!

    而骨利有罪,损害军中的利益,则意味着此前发声的苗副将,支持错了人。这将有损于他的威望。

    场面正在向有利的方向行进。

    …

    此时,苗骐已经抵达府学。他并没站到月台上和贾环站在一起,以他的身份,当然可以。而他是选择和麾下的龙骧营、哈密卫、沙州左军营的将校站在一起。

    “将军…”

    “大人…”

    追随着苗骐的将校们有些着急。他们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此刻,广场中虽然在争论,但是场中的风向已经不对。

    贾环很阴险。

    他回避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骨利有罪,不错。但是,军中、郭家现在不是没有受到损失吗?而,贾环干了什么?他直接派兵,轰破了骨利的府邸,令其府中死伤数十人,将其抓走。并且,污蔑为骨利通敌。这可是抄家灭族的死罪。

    苗将军和骨利私交不错,难道不能说句话?至于,有传言说文官压武将,打杀威棒,谁敢保证没有?

    苗骐点点头,对四周众人,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他刚才在驿站已经恍然明悟,贾环的终极目标是他。心中难安。此时,见贾环的手段,心中反而安定下来。

    无非是想削弱他的威望!从而,达到帮助齐总督打压他的目的。但是,他和伏重、骨利的家人都沟通过,骨利并没有通敌的行为!

    苗骐走出来半步,站在所有将校的前列,仿佛军中的代言人,扬声道:“敦煌城中,众所周知,本将与骨利关系密切。贾参议言道骨利有罪。本将并不否认。

    但是,本将要问贾参议一句,为何以通敌罪污蔑骨利?破其府,杀其下人。好大的威风。恐怕,别有用心吧!”

第七百八十九章 贾环的反击(下)

    苗骐一句“别有用心”,立即让在场的许多文官、武将都对浮起些许联想!

    敦煌城中,之前便有传言:贾环是在立威!说的更深一点,是文官在试图压制武将!当然,国朝之大,任何地方都缺乏明眼人:贾环是在帮西域总督齐驰压苗骐!

    但是,不管贾环出于什么目的,足以影响到此刻广场上众人的感官:贾环抓骨利,确实是诬陷!

    骨利有罪,但并不是通敌罪。而且,别有隐情。那么,为骨利发声的苗副将自然不受影响。

    否则,苗副将支持高价卖军粮的商人,可知众将校心中的感受。嘴里或许不说,但心中,恐怕就不再拥护苗副将了。换言之,苗副将在军中的威望将跌落,影响力大减!

    但是,现在,自然不同。

    你搞别人,还不许别人反击?天底下没有这个道理嘛!

    一番话,苗骐迅速的扭转局势。化解贾环的攻击。

    …

    贾环站在月台上,距离苗骐约三五米的距离。苗骐说话时,全场喧闹的声音逐渐的安静下来。然后,众人的目光都落到贾环身上。这是两个当事人间的直接对话。

    站在贾环身后的张四水眼中带着朝弄。徒劳的挣扎而已!棋局走到现在,苗骐怎么做,都是错棋、臭着!

    贾环看了苗骐一眼,神情依旧沉静,翻出底牌,云淡风轻,“苗副将,你错了。我并非诬陷骨利。而是证据确凿。”说着,拍拍手。

    “啪啪啪!”

    声音,在上午的阳光、秋风中,很清晰,很清脆。有点想耳光的抽击声。

    “嚯!”贾环的话激的,广场上的众人响起一阵轻微的诧异声。证据确凿?

    这时,月台上,站在贾环背后,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渭上前半步,侧身做了一个手势。站在明伦堂屋檐处的几名黑衣人动起来。四人拖着几个麻袋到月台下。

    这四名黑衣人俱是穿着精美的黑衣,衣袖口绣着一轮弯月。这明显是有组织的。

    站在广场中的少数将校心中顿时有些恍然。隶属于总督府的密探,虽然隐蔽在暗中,但军中绝非没有人见过。而杨渭,更是有几个游击将军认出来。这和锦衣卫指挥使在京中很出名一样。

    麻袋倒出来,却是几名血迹斑驳的尸体。俱是男子。血腥之气,很冲鼻子。

    “哦…”

    广场中的众人反应极其的强烈。一则是因为尸体的味道太重。这幸好是在秋季。然而,不少府学学生都有呕吐的感觉。二则是这份证据,够狠!

    很多将校都在心中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下这位大军的都转运使,总督府的幕僚。

    杨渭环视全场,开口道:“本人杨渭,无须过多介绍。数日前追查混入敦煌的拔野古奸细。这几人便是。拷问之问,得知他们和骨利已经接触过。

    准备和吐谷浑部里应外合,夺取敦煌。而骨利本人随后亦在审讯中交代。审讯画押的文书俱在。铁证如山!”

    杨渭的话音刚落,广场中的文官、武将们顿时一阵骚动,纷纷交头接耳。

    这时,是没有人关注站在军中将校前面的副将苗骐的。此时,他已经满脸灰色。

    而簇拥着他的龙骧营、哈密卫、沙州左军营的将校,有些人的脚步往后挪了挪,微微低头。

    贾环看看副将苗骐,凌厉的补一刀,朗声问道:“苗副将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庞泽一声哂笑,嘀咕道:“他还能有什么话说?”他身旁的秦弘图,张四水,黄观等人都是轻笑起来。

    证据这种东西,不是你说铁证如山,那广场中的众将校,文官们就都信事实如此。谁不是体制内的?不知道某些伎俩?拷问之下,什么口供拿不到。而当前西域的局势如此混乱,搞几具尸体很难吗?

    但是…

    要注意骨利犯的是什么罪?通敌。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可以换两个字:叛国!这是要夷九族的罪名。西域的文官、武将们,没有人愿意和这种事情沾在一起。大家的身家、家族都在中土。

    就算贾环确实是在诬陷骨利,但有总督府的背书,这就是铁案!众将“抛弃”苗副将,则是必然的选择!

    敦煌城中五万大军,支持苗副将的理由很多。比如:有的将士,想跟一个会打仗的将军;有的将士是出于被收留后的感恩;京营则是想复仇。有的是嫡系。

    但是,没有任何人会愿意跟着苗副将造反!

    然而,在此之外,还有一些明眼人,留意到杨渭话里的信息:吐谷浑部欲反。换言之,这是一个可以求证的信息。若是胡骑聚集,恐怕此事就是真的!

    苗骐抬头看着月台之上的贾环。阳光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眼中射出恨恨的光芒。贾环毁掉了他的权势根基,毁掉了他在军中的威望。让他再无可能和齐总督抗衡。

    苗骐恨声道:“本将识人不明。愧对诸位军中同袍。待齐总督回敦煌。本将自会向齐大人请罪。”说着,转身离去。

    很多人都意识到,敦煌城中的权力结构,恐怕立即要洗牌。而且,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吐谷浑部可能将反叛。那么,拔野古的联军呢?

    秦弘图看着苗副将离去的背影,微微一笑。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这种边将,玩心眼,怎么可能斗得过子玉?

    网收!

    程攸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事情办成了。大帅在敦煌,想要收拾但来不及收拾的人物军情紧急,上了瓜州前线就这么被贾环“打掉”。

    和一个要通敌的胡人牵扯不清,并且在大众广庭之下,为其辩护,苗副将的结局,不会太好。

    程攸看向身前一米处,贾环挺拔的背影。很是钦佩。贾环今日虽然握有底牌,但很讲究策略。先攻击骨利,展出白纸黑之的证据,取得了众人的信任,第二次再展露证据,攻击苗副将,说服力就强的多。

    曾季高来信,说贾环甫一抵达敦煌,大帅就极其的高兴,现在看来,不是没有道理啊!

    …。

    贾环镇定、从容、沉静的站在月台之上,目送着苗副将退场,二十多名嫡系、死忠的将校跟着离开。

    整个敦煌的局势,那冰封的一层薄薄的冰层,在此时,完全的裂开!但是,苗副将的离开,并不是结束!冰面下的喷涌的洪流即将冲出来!摧枯拉朽!

    贾环挟击败苗副将之威,高声道:“我有一些感慨在心中,埋藏了许久,不吐不快。整个敦煌,因为某些人,某些被采取的政策,就如同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充满了丑恶。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要厘清,确定,说明一个问题:何为华夏,何为蛮夷?”

第七百九十章 法令:汉儿不为奴!

    闻一多先生在名篇《死水》中愤慨的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揭露、讽刺、批判当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旧中国,流露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而对贾环而言,敦煌,甚至整个西域,就是这么一沟死水!

    自雍治十三年起,国朝对西域各地的征服,紧紧限于武功,而文治上,并未给西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汉语、汉服、汉俗、汉民都没有成为主流。

    还有很多功课需要补。

    而五军都督府牛继宗的兵败,更是令西域唱起“胡道昌汉无人”的曲子!胡焰嚣张!

    他并不想将这里让给“丑恶”来开垦!这里的每一片土地,都浸染着汉民的鲜血。这里的土地是汉唐故土,国朝曾经设置布政司,州县的地方。

    自古以来,开疆拓土,便会因功封侯。而丧师失地,必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青史昭昭!

    他既然来到西域,就绝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放弃!当逃兵!

    …

    贾环目光环视着广场上的数百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文官、武将、名士、州学学子、教谕。

    此时,众人都在认真的听着他的演讲。

    整个敦煌的局势,除了副将苗骐对军权的分割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破坏:苗骐主张对胡人怀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