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营的驻地中,设有将领们的住处。论精致、奢华、舒适的程度,自是比不得城中的住处。京中将领,大部分都住在城南的正南坊,正西坊。

    此时,一干将校十几人,便是聚拢在耀武营参将荀阳的院子中。厅里,众将围坐在八仙桌前吃酒,闲谈。

    军中的厨子们接二连三的上菜:堆得满满的一碗肉,加红彤彤的辣椒;烤的金黄酥脆的全羊,飘着香气;炖的稀烂的山鸡;还有各种硬菜,管够。

    大碗装的高度白酒:太禧白。每人面前一碗。

    荀阳放下酒碗,咂咂嘴,道:“老乐,你是齐大帅的亲信。你说说看,大帅为何如此信重贾环?非要等贾环到京中才肯出兵?怕不仅仅是粮草的原因吧?”

    齐驰并没有公开表示要等贾环到京城才发兵。但他的幕僚,军中的高级将领们都明白:出征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准备好了。京营随时可以开拔。

    而齐驰私下里,一日数次问贾环的行程。这焉能不让人知道?

    又有一名游击不满道:“仗是兄弟们拼杀出来的。他一个文官管粮草,能是什么好鸟?”

    这话引得京营诸将一阵附和。

    雍治十三年,废太子叛乱。贾环随何相来京营游说,成功说动京营出兵平叛。出兵的乐白、谢鲸等人事后被天子贬到西南,受到齐驰的重用,加官进爵。

    当日之行,焦点在大学士何朔身上。贾环留给众将的印象是策士,巧舌如簧!

    乐白是猛将。临战时,必然冲锋陷阵。但同样的,能力、手腕都不差。国朝的参将就那么几十个。岂是那么好当上的?这时,笑骂道:“不为粮草为什么?咱们开拔后都吃沙子,喝西北风?没见胡兴斋操持的西域债不好卖吗?”

    主意是贾环出的。在书信中,告知齐驰、胡炽。

    西域债,由户部发行。以西域的矿产、土地作为抵押,发行3000千万银元的“白条”(债券),作为军费。约定三年后兑付,利息为3%。由胡炽的天顺丰承销(券商)。

    这个利息比京中,以信丰号等银号揽储(存款)的利息1。5%要高一倍。但,卖的并不好。陆陆续续只卖了1800万左右。

    一名参将哂笑道:“那种白条谁买?不是傻子么?”

    众将纷纷大笑,心中疑惑稍解。但对贾环此人,存有疑虑。并不看好。军需官若不能按时转运粮草,是要军法从事的。关键是,不要拖累将士们饿肚子。

    …

    五月十日上午,贾环抵达通州。在贾府子弟的簇拥下,坐马车前往京城。

    胡炽、曾季高两人带着随从在城南的明德门等候多时。贾环和胡炽是旧识。当日正是胡炽和伍观恒在澹云轩请他吃酒,请石玉华唱曲子。他提前前往江南接薇薇。

    “贾兄,别来无恙啊!”

    “胡兄…”

    明德门外的官道杨柳旁,胡炽热情的招呼着贾环,和他寒暄。贾环得体的应对着。再在胡炽的介绍下,和曾季高相互认识。

    胡炽看看贾环身边的贾氏子弟,笑道:“贾兄一路劳顿。我就不多打扰。晚上大帅在府中设宴,为贾兄接风洗尘!”贾家是京中世族,他不必安排。在外城来迎接,已经体现大帅的诚意。具体的事情,晚上再谈。

    贾环客气了几句答应下来,“岂敢。我一定到场。”

    一同到西城。道别之后,贾环前往四时坊的贾府。而胡炽,曾季高则是返回大时雍坊。

    马车平稳。胡炽微笑着问道:“季高兄以为如何?”

    曾季高个子偏矮,三四十岁的模样,道:“太普通。比我想象的差很远啊。”闻名天下的才子,除了有北人的个头,比较高,并无特别出彩之处。与他想的大相径庭。

    胡炽微微一笑。贾环赶了一路,人能有精神才怪。不过,他是生意人,并不会当场说什么。

    …

    贾府。

    贾环回京,于宁、荣二府而言,自是极其的震动:三爷回京了。但贾环令贾蓉出面,并不召见贾府的众管家、管事。他暂时没有精力处理家务。

    消息,随即传到四大家族府中。还有其他交好的权贵府中。拜帖,向贾府汇聚。

    北园中,彩霞指挥着丫鬟们烧了热水。贾环泡澡放松,休息一个多时辰,消除旅途赶路的疲劳感,吃了些东西。带着张四水,到大时雍坊的齐府拜访。

    位于大时雍坊的齐府,这些天一直是门庭若市。朝廷派重臣,调大军进入西域,必定会是旗开得胜。京中很多人都将去西域视为镀金之旅。来齐府请托,想要在军中谋一个职位。

    张四水从袖子里拿出贾环的拜帖,摇摇头,道:“子玉,近日京中的报纸,一片欢欣鼓舞之声。然而,战阵之事,哪有如此简单?这些人想的太简单。”

    贾环沉静的笑道:“四水,要相信齐总督不会犯轻敌的错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张四水点点头。到门房处递交了拜帖。少顷,贾环两人进入齐府。

    贾环被一名地位颇高的老仆带着穿过齐府中长廊,院落,抵达一处精美、雅致的院落中。院中梧桐如盖,陪添夏日中的幽静。胡炽,曾季高等十名幕僚已经都在花厅中,三三两两,随意的坐着。相互间熟络的闲谈着。

    “哟,贾兄来了!”胡炽起身,迎着贾环,带贾环介绍着一圈齐驰的幕僚们。

    贾环并不会怵这样的场面: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微笑着应着,打量着,记忆着那一张张脸,这是他未来数年内的同僚。然后,在客席上落座。

    今晚是他的接风宴!

    而一名十七岁的青年,不管他身上带着多少“光环”,坐在一群中年人的上首,这还是很刺眼的。

    这时,一名瘦瘦的男子出声道:“在下久闻贾探花大名。大帅上书朝廷:臣不复汉唐故土,有死而已,生不入玉门关!敢问贾探花有何良策,可令将士们得知?”

    在那么一瞬间,花厅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贾环身上。带着各种意味。大抵以看热闹、看笑话的居多。

    这种刁难,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若以为这个题目很简单,那就太天真。

    第一,当前京中的舆论都乐于报道、憧憬国朝军队去西域的大胜。至于,齐总督的表态,只是助推这种舆论氛围而已。舆论不会关注到这种死战的决心!

    第二,军中将士都是不识字的。

    胡炽微微一笑,看着贾环。他并没有帮贾环解围。这是必须要经过的坎。竟然是接风宴,而大帅到现在还没有露面,其中的意思,颇值得玩味。

    曾季高坐在贾环的右手侧,可见其在幕僚们中的地位很高。他垂下眼睑,慢悠悠的,品一口茶。

    自古骄兵必败。他们刚才还在推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有很多:比如:沙场点兵,大帅训话;比如:派各级将校一级一级的传达。但难以让所有人都认同。需要交给大帅决断。那么,闻名遐迩的贾探花,可有高招?

    今天上午许,他在明德门见过贾环,多少有些失望。

    贾环神情沉静。这些事情、场面,他经历的太多,无所畏惧。对出声的程攸点点头,朗声道:“大帅可抬棺出征!”

    当年,伪清的中兴四名臣左宗棠带湘军出西域,抬棺出征,以示必死之意。三军将士用命,得以凯旋。齐总督完全可以效仿。战争,需要有马革裹尸的觉悟!一将功成万骨枯!

    七个字,让花厅中看笑话,相互交谈,略显喧闹的众人骤然的安静下来!这些人都是在西南战争上过了一遍的人物,自然知道贾环这个策略的精髓所在!

    胡炽嘴角的笑容慢慢的扩大。果然是操纵舆论的高手!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曾季高猛然的睁大眼睛,看向贾环。他此时心中的情绪,可想而知。

    刚才发问的程攸目光复杂的看着贾环。他给贾环当了踏脚石、背景。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感觉。

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

    “子玉,果然才华横溢!我在京中苦等,今天总算是将子玉等来!”

    接风宴后,齐驰在书房中,和贾环闲谈,介绍情况。胡炽、曾季高作陪。

    齐驰方脸长须,一身灰青色的便服,身量中等,但气度不凡。坐在椅总。难掩言语中的畅快,惊喜。

    他邀请贾环去西域,真正看重的是贾环筹集钱粮、统筹的能力。胡炽虽然家资不菲,但供应大军,只怕力有不逮。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供应。军事上,他并不没有倚重贾环的想法。倒没想到贾环进京的第一策,便令他眼前一亮。

    贾环谦逊的道:“大帅谬赞。”

    掌管军权的总督别称,亦可大帅。巡抚称军门。

    齐驰笑着摆手,扭头问曾季高,道:“季高一向不服人。子玉如何?”曾季高是他得力的幕僚。擅长军务。

    曾季高拱手道:“舆论之事,大帅可多问贾子玉的意见。”说着,对贾环点一点头。心服口服,自是不会。但他认可贾环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盛名之下无虚士!

    齐驰大笑。

    闲谈几句,话题迅速的切到出征西域的事宜上。在贾环进京的这十天时间内,西域最新的消息已经传来:龟兹失守,牛继宗守城而亡。周军退守敦煌、瓜州、酒泉一线。于阗镇失守,只怕在旦夕之间。

    在西域的十万大军,支离破碎。只余三万余人。万幸的是,京营还有两营保证完整,加上溃败下来的将士,有近两万人。朝廷谕令榆林总兵王子腾收缩战线,准备策应西境。

    这其实已经是做了丢失河西走廊的打算。

    齐驰沉吟着,并未将心中的压力表现出来,道:“子玉已到,我今晚就上书天子,明日誓师出征!关山万里,大军到西域,只怕已是秋天。兴斋和子玉在京中筹措钱粮,可稍晚出发。”

    说着,看向贾环,道:“我离开京师的话,子玉的西域布政司左参议的官职恐怕要费些时日。”

    大军出动,当然不会如同刺猬一般的,团成一团走。而且还是在周朝的境内安全行军。必然是分批,分多路前进。京城距离敦煌四五千里。

    大军急行军,考虑各种因素,骑兵可在一个月内赶到。而步卒要两个月左右方才能到。这还是京营的速度。

    他在京城,自然一切好说。而他人离开京师的话,贾环的官职是否能尽快落实下来,就难说。国朝并没有考成法。贾环是夺情起复,若是到京城的第二天就复官,吃相未免难看。要被士林、舆论诟病。但他想贾环尽快赶到军中。

    贾环保证道:“大帅但可放心。贾府与殷天官有旧。我明日便去吏部走动。我与兴斋兄最多十日,便可处理好钱粮的事情,稍后,便会快马追上大帅的大军。”

    跑官这种事,对他而言,其实不难。圣旨拿在手上,要是还被人卡住,贾府的权势水分未免太多!

    齐驰点头,沉默的喝茶。看向窗外的明月。他的思路,已经飞向数千里之外的西域。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来征战几人回。

    …

    五月十一日,齐驰在京城北城外的京营大营誓师出征。

    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出京营,望西而去。整齐的脚步落在地面上,官道上尘土飞扬。两旁俱是送行人。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贾环和胡炽两人,在军营门口,目送大军,两人的随从俱在。贾环这次去西域:钱槐,胡小四,张四水,黄总旗等人都会待在身边。黄总旗在淮上招募了五十人。作为贾环的家将。

    此情此景,让人伤感。

    京营的将士,都是职业军人,优中选优。一部分人在京城娶妻生子。而国朝定鼎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早前京营将士的子孙,亦有优秀者进入京营中。而将校们的家人,不少就在京中。

    当日废太子叛乱,未尝没有控制京营家眷的想法。然而,京中居大不易,京营将士虽然待遇很高,从未克扣粮饷,但大部分人都住在外城,甚至是城外的镇中。而京中的军将府邸,基本都在南城外的正南坊,正西坊。

    都不在内城中。

    烈日炎炎。胡炽骑在马上,心中情绪涌动,不知道如何表达。耳边听到贾环吟诵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胡炽叹道:“自古就是征战苦。可又不得不为之。”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生离死别见的多。心里有触动,但不会影响自身的观点。再问道:“子玉,西域债在京中卖的不大好。你是想和晋商合作?”

    贾环承诺十天之内,销售完剩下的西域债券。但1200万银元,并非那么好销售。他已经将京中的门路都走遍,只卖出1800万银元。再多都没有。

    贾环点头,道:“兴斋兄,我打算以4。5%的利率,将债券包销给晋商,由他们帮我们卖。但卖出的西域债利率,不得高于市场价3%。”西南钱王的财力,智力,这是毋庸置疑的。胡炽能卖出1800万元的债券,非常的厉害!但论到金融手段,他的见识还是要胜一筹。

    胡炽微微皱眉,提醒道:“这样的话,只怕三年后兑付不起。”

    贾环笑一笑,自信的道:“兴斋兄,只要能打赢,占下西域,3000万元的本息,我们一定可以还得起。”

    占领了西域,能变现的东西实在太多。土地、人口、矿产资源、商税等等。甚至于发新债还旧债。

    胡炽看贾环一眼,想了想,最终答应下来。他觉得贾环可能是想先将银子骗到手再说。但,和晋商谈判的是贾环,丢的是贾环的信誉。和他无关。

    …

    西域债的售卖,很快便得到解决。以晋商的财力,吃下1200万银元的债券,不是难事。他们将获得54万银元的收益。并且,若是觉得风险过高,可以转让出去。

    事实上,这正是贾环要给晋商包销的原因。一般商人,谁敢和官府做生意?官府赖账怎么办?

    胡炽在京中,借助于齐驰的影响力,以其杰出的才能,在权贵、大族们中推销,卖出1800万银元的债券,殊为不易。但,除了权贵们外,京中其实还有很多银子掌握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富商手中。

    通俗点说:大户资金雄厚,但数量有限。散户资金少,但人多。真正算起来,股市里散户们的资金总额很惊人的。

    五月中旬,贾环都在京中和晋商领袖们见面。虽然贾环和晋商有过斗争:百川通被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但,晋商票号有三派。大体上做生意并不会有影响。

    在这忙碌的协商中,贾环亦在和京中的朋友,师长,同学们见面。

    “子玉,你不该去西域的。那里局势很艰难。”贾环到吏部找殷鹏“跑步前进”时,随口聊了几句,殷天官还笑着叮嘱他几句。而和卫大学士见面时,卫弘说话就要透彻得多。

    他不赞成贾环去西域。那里胜负未知,极其的危险。贾环在西域送命,都是有可能的!

    山长张安博对贾环的选择,并没有多说什么。他是一个很宽厚的长者。尊重贾环的选择。和贾环谈了半晚,言语中还是难掩担忧。而庞泽决定和贾环一起去西域。

    五月十七日的下午,贾环到吴王府上拜访。吴王不在府中。贾环检查了宁澄、宁淅的作业。正闲谈着,宁潇派紫儿来邀请贾环到厢房中一见。她有很多困惑!

第七百七十二章 京中一二事(完)

    让我们将画面的镜头,稍稍的拉的远一些。

    贾环在京中不断的和故交见面时,京营已经出发数日。当贾环在吴王府时,京营大军正在前往西域的途中。

    漫长的官道上,数万大军行进,浩浩荡荡。此时大军已经出河北地界,即将抵达晋中首府太原。

    而京中来的快马,已经将剩余的1200万元西域债券销售完毕的消息送至大军中。

    行军途中,例行会有一段休息时间。下午的烈日照射在官道上,四处散坐着将士。

    趁着这个空隙,副将乐白带着亲兵到耀武营参将荀阳处串门,说话。此起彼伏的打招呼声不断。荀阳在一处小山坡下,四五名参将、游击正聚在一起闲聊。

    一名游击蹲在地上,道:“真是搞不懂,白条也有人买?这世道…”

    周边的将校俱是大笑,笑的前仰后合。

    前些时候在京中时,便是李游击嘲讽西域债的发行:那种白条谁买?不是傻子么?结果,还真的被贾环卖光了。

    乐白走过来,笑着聊几句,感慨的道:“咱们这个军需官怕是得罪不起。如此手段。到时候,得罪他的只怕要喝西北风,看着我们大碗吃肉喝酒。”

    众军官一阵附和。

    荀阳摇头。乐白这立场…。但,一个有本事的军需官,都转运使确实不宜得罪啊。

    相比于五月十日在京中,继齐驰的幕僚们对贾环的看法改变后,军中的将校看法,亦发生改变。向着有益的方向改变。

    …

    五月中旬,正是酷暑三伏天。顺着树荫,穿过吴王府内的庭院,各种树木:银杏、梧桐、菩提、榕树、桂树。石板铺就的地面,平整干净。精美的屋舍接连起伏。

    紫儿走在贾环前面半步,领着路。她身姿高挑、消瘦,穿着一袭青色的绣花长裙。窈窕如柳。俏丽,娇美。

    紫儿对贾环印象不佳。那年,她奉郡主的命令给世子送吃的,却给贾环拦住。但此时,却不得不和贾环说话,轻声道:“贾先生,郡主和傅翰林关系如冰…”

    贾环微怔。潇郡主出嫁时,他远在金陵。但,早就叮嘱了贾蓉代表他给吴王送了厚礼。不想她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傅正蒙此人的口碑很不错啊!

    紫儿只说了一句,带着贾环横穿后花园,抵达永清郡主未出嫁时在吴王府的住处的东厢房。这是潇郡主日常看书,待客的地方。

    屋中陈设精美,布局、格调带着少女的风格。宁潇正安静的在厢房中的小圆桌出沉思。一身精美的白裙,裙摆遮着她的绣花鞋。映衬着她美丽的身段。就如同一朵洁白的月季花,明丽的让人感到惊艳。而此时,她眉眼间带着深沉的忧伤。

    18岁的紫儿算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消瘦、高挑、窈窕。但她站在潇郡主面前,亦要黯然失色。

    脚步声传来。宁潇从沉思中惊醒。见贾环进来,起身,勉强的笑着道:“贾先生来了。紫儿,倒茶。”

    贾环微笑着点头,看到潇郡主如此沉郁的模样,心中不免唏嘘、感慨。这是多么出色的一个女孩子啊!天之娇女。偏偏人生最重要的际遇:婚姻出事。

    “郡主意气消沉,神情抑郁,是有什么难事?”贾环心中感慨,坐下来,主动问起。

    他不做心灵鸡汤很多年了。但,还是愿意在此时开导下潇郡主。

    宁潇苦涩的一笑,美丽的丹凤眼落在贾环的脸上,直言道:“贾先生,我瞧不上他…”随着紫儿送来清茶,宁潇的话匣子慢慢的打开。说着她和傅正蒙之间的事情。

    听完后,贾环苦笑,知道症结所在:傅正蒙有些问题,少年得志,与人期有染,贪慕权势。当然,正常人能娶到潇郡主,都会努力挽救一下,不愿意放弃。按照后世的标准,潇郡主是超级白富美。娶回家,人生至少少奋斗30年。但,跪地求饶,这格调,确实让人看不起。男儿膝下有黄金。

    而潇郡主的问题在于她性格:独立、强势、理智。她不是小女人的性格。不能想象潇郡主撒娇的模样。她更多的是像女总裁。她对夫婿是有所期待的。

    傅正蒙急着证明自己,投靠华墨,得以提升仕途。但这简直是猪脑子一般的行为!智商急需充值。以潇郡主对政治的理解,肯认可他才怪!

    贾环想一想,叹道:“郡主如今有什么打算呢?”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当然,若是在二十一世纪,他肯定会建议潇郡主离婚。傅正蒙此人不值得托付终身。

    但,现在是在周朝。他怎么能这样劝?这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宁潇的名声还要不要?以后的人生怎么走?

    宁潇幽幽的叹口气,“既然相看两厌,那就不少见面吧。贾先生,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贾环脑子里第一时间浮出女频文的套路。别看国朝男尊女卑。那亦是要分人的。潇郡主对傅正蒙,自然是处在强势地位。这种装逼打脸,腹黑坑人,调教丈夫的套路不要太多。但小说终究只是小说。潇郡主是他的朋友。

    贾环宽慰道:“郡主还是和傅正蒙好好的谈一谈。若冰释前嫌,自是最好。若谈不通,郡主最好能约束他,要他和你商量着行事。”

    其实,冰释前嫌贾环自己都不看好。而改变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一个人的性格、习惯、思维,都是和他的环境,人生的经历有关。那么,他建议宁潇管着傅正蒙。

    否则,一个猪队友,天知道会来什么样的**?贾环是深有体会的!以傅正蒙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他很软。愿意为了权势,而违背内心。

    政治,就是琢磨人心。这是相通的。以宁潇的水准,肯定能把傅小白训的服服帖帖。

    宁潇轻轻的点头,“谢贾先生!”她在感情上的事,会愿意听一听贾环的意见。但傅正蒙若有贾先生十分之一的水准,她早和他认真的谈一谈了。和蠢人谈政治,很废口舌的。

    和贾环聊了这么久,吐尽心事,宁潇心情恢复一些,清泉似的凤丹眼中郁结情绪稍减,祝福道:“贾先生此去西域,万事小心,千万保重自己。望贾先生早日凯旋归来。”

    贾环笑一笑,道:“借郡主吉言。三年后,我三姐姐和沈于乔的婚礼,我必定返京!”

    宁潇禁不住微微一笑,时隔半年再相见,贾先生还是那个自信、振奋的书生!她的笑容,明艳如花,令人难以忘却。

    …

    辞别宁潇,贾环傍晚在吴王府中吃过晚饭。和吴王聊了聊西域的事情。

    吴王建议贾环在西域注意安全。别看满朝亢奋,以为大军一到,必然得胜。但恐怕未必。

    贾环谢过吴王,坐马车离开。心情微微有些沉重。别看他和潇郡主聊的不错,并给出建议,解决她的问题。但心中还是为她感到唏嘘,感慨。

    终结是要夫妻关系和睦,才是最好的啊!但,潇郡主的想法,只怕是对傅正蒙死心。她的人生,如何不令人感叹!

    回到贾府,恰巧湘云自史府来给他送行。等到现在。贾环上午去见过兵部尚书孟何。洽谈了粮草事宜。而吏部他已经去过。起复的流程还在走。他很快就要离开京城。

    北园中华灯初上,贾环和湘云在敞轩中,随意的落座,说着话。屋中寂静、凉爽。

    “宝姐姐在江南可好?”

    “林姐姐可好?袭人呢?”

    “三姐姐呢?”

    “宝二哥和琴妹妹怎么?”

    湘云叽里呱啦的问贾环,笑声不断,豪爽的姑娘。敞轩中充满着久别重逢的喜悦感。这便是史湘云。

    贾环的心情亦被感染到,想着,相比于潇郡主的际遇,云妹妹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没有婚书约束着她。望门寡还是可以出嫁。打趣道:“云妹妹,你只问宝姐姐、颦儿、三姐姐,不问问我吗?枉我从江南给你带礼物来。”

    史湘云微嗔道:“环哥儿,你别冤枉人啊。你的行踪,报纸上不都是?”说着,稍稍收敛起笑容,郑重的道:“环哥儿,你去西域,一定要平安的回来!宝姐姐,林姐姐她们等着你的。”

    贾环微笑着点点头。突然间,感觉到云妹妹长大了。

    …

    接下来的几日,贾环一直忙忙碌碌的。到吏部去打听下官职落实的消息;和纪尚书见面;去东庄镇和同学告别;与庞泽联系,准备出发的事宜;沈迁跑来拜访,想要参军去西域,他没同意,诸如此类的琐事。

    日子顷刻间过的飞快。五月二十四日,贾环的官服、官印、腰牌发下来。

    贾环联络了胡炽,准备带着各自的随从离京。此时,齐驰的大军,离开京城已经是十三日。只怕已经到了陕西地界。他们一行将快马追上。争取在张掖汇合。

    二十四的傍晚,贾环和贾蓉,贾蔷,贾芸等贾府子弟,管事一起吃过酒,交待好事情,进了垂花门,在大观园中徜徉。

    此刻,他的心思都集中在西域之事。从各方面反馈来的情况,西域的形势极其的危险。他到西域,如何打开局面呢?

    虽然,他不是主官,但亦要考虑,想一想这些事情。他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对敌的舆论战。第二,筹措钱粮,负责大军后勤。幸而国朝的银元在西域流通。否则,他募集到的银元,采购物资运送到西域都是千难万难。

    不知不觉间,贾环走过,栊翠庵、凹晶馆,站在达摩庵的山脚下。

    暮色深深。山林中的庙宇,并无钟声,早晚课。

    贾环踏上台阶。

    …

    夏日的晚风习习,吹动着树林。大观园中小河中蜿蜒,水波无声。月色流转在藕花上。稀疏的灯影映照在河流中。一副极美的夏夜图。

    达摩庵中,秦可卿一身素色的道服,坐在灯前,和丫鬟宝珠闲话。如今,她这里侍候的小丫鬟,婆子,一应用度都不缺。日子仿佛恒定般的走过。

    她心中惦记着环叔。但他回京后,一直忙着,并没有来看她。刀剑无眼,战阵上何其的危险?只是,她心中的担忧,亦无从诉说。

    秦可卿幽幽的轻叹一口气。

    这时,外头小丫鬟快步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法师,三爷来了。”

    “啊…”秦可卿惊喜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然后,小快步的往外迎着去。带起一阵香风。衣袂飘飘。

    庵堂中的布局,还是四合院布局。秦可卿从达摩庵后堂的寝室里出来,正迎着贾环在佛堂中,看着贾环挺拔的身姿,不知怎么的,她眼泪就禁不住流出来,“环叔…”

    秦可卿一头乌黑的长发,一身素色的道袍,有着别样的风韵。二十七岁的女人,依旧是娇媚的如同鲜花。国色天资。那细腻的温柔,如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在这一声呼喊,两行清泪中流泻出来。

    贾环看着微微光亮中的秦可卿,内心里都忍不住颤动了一下,走上前两步,温声道:“可卿,别哭。”轻轻的将她搂在怀中。拍拍她的背,安抚着她的情绪。

    秦可卿呜咽着道:“环叔,你别去西域。我时常做噩梦。梦到你满身插着刀剑,很可怕。”本来秦可卿的性子,是一句话,都要在心里过三遍。唯恐行差踏错。但这是时隔半年多的相见。而贾环又即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