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王党的大势,不可阻挡。但,大周日报要压。这其实才是楚王党的核心组成部分。
韩谨作为楚王的谋主,其实是合格的。
最后,才是贾府在铸币中分一杯羹。
就算贾府这次没有拿到铸币的份额又如何?只要有权力,想开一间银行,拥有铸币权的银行,其实,又算什么难事?
…
朝堂上的权力圈子,商业巨贾的圈子,梨园戏曲的圈子,这些一个个京中的圈子交叠,组成着他的生活某些的部分。他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贾环远眺着群山,嘴角掠过一丝从容的笑。
第六百八十七章 银币(二)
云宾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云。二楼厅中,讨论的声音逐步的减小。
老成稳重,时年40岁的户部主事唐道宾负责解答权贵、巨商们对于朝廷铸币方案的疑问。对答如流。
心里倒是有些摇头。别看这些都是皇亲国戚、天下巨商,一个个身家百万以上,但谈起生意经来,和市井里小民,在某种意义上,差不多。
同时,心中对贾环的想法,有些疑惑。
唐道宾和贾环是同年,赵尚书要调人手办事,自然是优先找贾环的同年。赵尚书本来就与贾府过从甚密。唐道宾全盘经历了整个铸币政策的出台。
朝廷决定,由工部全权负责铸币,并在各地开设铸币局,满足各地的银币需求。这是为了防止劣钱的出现。必须将铸造流程掌握在朝廷手里面。
当然,各地的铸币局都在巨商们的地头上,技术保密这种事,就不要想了。他们想要拿,银子绝对能买的出来。但是,朝廷的规定是,划片负责。
谁负责的区域出现劣钱,谁负责回收、处理。第一次,没收存留在户部的保证金,第二次,抄家。
朝廷在雍治十六年,一共核定20亿银币的额度。这份额由诸权贵、巨商们分。每家要缴纳5%的保证金,存留在户部。这是周朝版的存款准备金。户部执行的央行的功能。
鉴于当前的策略是尽快推行银币,统一货币,所以,存款准备金利率低至5%。2017年,中国央行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5%。
但是,不管20亿的份额怎么分,说到底,还是个资格问题。按照户部初步拟定的名单,一共九家。但,唐道宾怎么都不觉得,贾府够实力进入名单中。
名单上,要么是天子,朝廷的机构,要么是巨商,贾府有什么实力呢?政治地位?通政使,还不至于和户部、工部比肩吧?经济实力?贾府能拿多少银子出来?三大皇商,四大财团,个个都是巨富。
都不够格啊!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靶子!
…
当把户部制定的规则都搞清楚之后,剩下的就是瓜分份额。
代表楚王前来的苏州巨商,矮胖疤脸的高之令,质问道:“唐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户部拟定的名单中,为何要加上贾府?这是什么道理?”
二十万两白银,换来的不仅仅是楚王的见面,还有今日的请柬,还有楚王的大旗。
言语得罪贾府几句,在高之令看来,不算什么。他的意思是,通过这个问题,给他争取更多的铸币份额。楚王并不在户部最初的名单上啊!
唐道宾还没回答,贾琏很不满的道:“高员外这是什么意思?我贾府难道不够资格参与铸币吗?这可是我环兄弟亲自向天子提出来的。”
以琏二少的性情,当然,很看不上这种苏州来的喜欢装逼又好色的土鳖。他是个讲究人。
高之令呵呵的笑了几声。
意思,在座的众人都明白:提出方案,就能多拿份额?小子,最终是要靠实力说话。
雕梁画栋的大厅中,镂空的雕花窗户开着,细碎的阳光透进来。八仙桌边,各自坐着师谊、路庸、殷无忌、汪鹤亭、马均泰、伍观恒、胡炽、刘子宁、宁镀等人。
户部初步拟定的是九家,但今天的请帖却是发了不少人。都是京中够资格来“竞标”的人物。
轻微的哄笑声响起。很显然,对于一些人而言,贾府长房的二公子,只是个小角色。
一时间,贾琏脸色很不好看。
三米开外,晋商票号百川通的殷无忌扬声,笑着道:“琏少爷,高兄的意思是,贾府不够资格参与今日的局面。且贵府两年前才被罚五十万两银子,此次户部要求缴纳5%的保证金,贵府怕是很有些困难。琏少爷开口要谨慎。”
殷员外将贾琏揉捏了一番。借着高之令的话头,更深一步,意图将贾府排斥在外。
厅中再次,响起一阵轻微的哄笑声。贾琏脸色变得相当难看:他、贾府被鄙视了。
唐道宾、纪鸣、何以渐分别看看坐在主位上,微笑着喝茶的赵尚书,忍了忍,没说话。
要说关系亲近,赵尚书与贾府交往甚密。通家之好。赵尚书都没有表示。他们也不好在这样重大的场合开口。
高之令的脸色微变。他踩贾琏几句,只是要为自己争取权益,而不是将贾府排除在外。但,殷无忌的话,却成了他挤兑贾府,令他有口难辨。
晋商的领袖路庸看看身边的殷员外,喝着茶。
隔壁桌子上的徽商,汪鹤亭、马均泰对视一眼:戏肉来了。他们俩当日在徽商会馆中商谈,就觉得到楚王派系对贾府似有恶意,果然如此啊。
其实,结合近来京中流传的消息,倒是很好理解殷无忌为何要坑高之令一把:自留地里长了杂草啊!百川通作为楚王的唯一赞助商,又岂能容忍苏州来的高百万在楚王党中插一脚?
胡炽心中冷笑,这种先将他人排斥出局,再行瓜分的商场伎俩,他自是看得一清二楚。他和贾环有些交情,二月份在京中还一起喝过酒。但如今赵尚书都不出头,他自是不会说话。
伍观恒则是悠闲的喝着茶。
…
座中,京中的三大皇商都在场:人称参商的,于家;经营长芦盐场的王家;经营南北货物贸易的刘家。
国朝的制度,皇商都是挂在户部名下,支应钱粮。皇商们与户部尚书赵鹤龄熟识。赵尚书原来一直在户部当官,一路从主事、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升上来的。
刘皇商刘子宁起身,抱拳道:“司徒老大人,如今天将中午,资格之事,可以先放一放,不如先由朝廷给大致的给各家划分下可认购的额度。”
赵鹤龄五十出头,一身正二品的绯袍,这个年纪做到户部尚书,可为年富力强。不过,赵尚书此人文士做派,技术官僚,性格并不怎么强势。捻须一笑,推辞道:“本官给出的初步方案,你等并不认同。还是你等自行先协商出来。”
当即,二十多人开始争论各自的配额。
争论到下午,依旧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只有大致的方案,那就是内务府的份额,必定是第一档次。户部、工部在第二档次,其余的怎么分,却是争论不休。
比如:西南钱王胡炽,他一人独占西南的市场,但是,西南的经济并不发达,给多少份额?
比如,广州十三行商,他们都是做海贸生意,影响力只在岭南,给多少份额?
比如,晋商一共十六家票号,如此雄厚的财力,他们要多少份额?给少了肯定不行。
那么,徽商呢?盐商们,一样号称富可敌国。而且,两淮盐税,在天下赋税的十分之一。属于国家需要倚重的对象。给多少?
比如,汉王府,天子要钱,皇族不能不要吧?
那再比如,楚王如此声势,很有希望等上太子之位,又是天子的嫡子,要分一份吧?
其中,还有争论的焦点:贾府能否有实力吃下朝廷分配的额度,是否需要排除在外?
…
夕阳中,户部与京中权贵、巨商们的会商结束,各自出来,一辆辆的马车、轿子,在随从们的簇拥下离开。
消息,迅速的在报社编辑们的报道下,于第二天传开。主流评论,这一场很混乱的协商,户部组织的相当不利,陷入争吵不休之中。
20亿银元的份额,即2亿两白银。铸造利润是4千万两银子。巨额的财富啊!谁不动心?
京中的气氛,逐渐的变得微妙起来。
第六百八十八章 银币(三)
夜幕徐徐的降临。京师外城东城的北湖湖面上,水波粼粼,湖鸟在夜色中掠过。环境幽静,迷人。
淡淡的暮色之中,楚王宁瀚,和韩谨一起,在湖畔边散步。随从们落在五米开外,远远的跟着。荆园里的喧闹,隐隐的透过丛林、树枝传来。
时至今日,雍治天子关于两位皇子闭门读书的禁令,早已经变得松懈起来。
晋王、楚王都在堂而皇之的见客。楚王自开春以来,就近乎公开的在荆园活动,开文会。
楚王宁瀚时年22岁,颇为英俊,身姿修长,气质文质彬彬,笑起来令人如沐春风。和其兄长,大他5岁的晋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处事风格。
月影映在湖上。两人漫步。韩秀才落后半步。楚王轻叹道:“韩先生,就这样招惹贾环好吗?”
今天云宾楼的消息,已经传回来。很明显,他的派系,正在针对性的打压贾府。就算不是他指使高之令、殷无忌的,贾环一样会把帐算到他头上来。
他的“好兄长”晋王为什么会一败涂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刘国忠擅自行动。据宫中的消息,此事,晋王只是知情。全部都是刘国忠一手操办。
他并不想犯这样的错误。楚王党的所有决定,都必须要他亲自拍板,才能执行。
他对招惹贾环,心里有点怵!
从政治力量的对比,从博弈的角度来说,他身为天子的嫡子,怵一个丢掉官职的文士,完全不用。但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贾环自出名以来,从来没有失败过!
这如何不让他心生忌惮?
夺嫡大势到如今,他的优势以及非常大了。其一,晋王势力不足。其二,天子在西苑,纵情声色。内有杨皇后,独孤贵人,外有永昌公主进献美女。还能活几年?
顺亲王,商贵人都已经死了。晋王,即便想要永昌公主停止进献都不可能。因为,那是永昌公主固宠的手段。
只要他现在顺势拿下太子之位,可以说,皇位基本就是稳的。在此之时,他的心态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绝对是不想节外生枝。
特别,还是招惹贾环这样的狠人、强人。
韩秀才一身青衫,头戴唐巾,读书人装束,国字脸上浮起笑容,胸有成竹,坦然的道:“殿下,我和殷无忌、高之令都私下里谈过。他们怎么选择,是他们的事。”
楚王没说话,等着韩谨的下文。
两人在湖畔边行走着。韩谨接着道:“殿下,近日贾府的报纸京城日报上连载一篇武侠小说:笑傲江湖。朝廷亦如江湖啊!贾环笑傲江湖,未尝一败!看着挺吓人的。
但是,我想要将贾府从发行银币的名单中排除出去,并非是要和他一较高下。而是,为殿下谋求利益。”
“哦?”
楚王站定,很有兴趣的看着韩秀才。他以为韩秀才和贾环有心结,所以才这么执着的去对付贾环。当日,贾环在天牢中,韩谨去探望贾环,他亦是知道的。
韩谨笑一笑,道:“天子不喜欢贾环。殿下踩贾环几脚,踩的越很,就越可以在天子面前赢的好感。”
楚王微怔。
韩谨再作揖行礼,诚恳的道:“殿下,夺嫡之局,到现在,已经变得逐渐的明朗。而晋王之所以失败,绝对不是因为他得罪了贾环,而是天子忌惮皇子势大。
晋王结党,勾连南南郡王、锦衣卫指挥使,宫中大太监,与宋大学士联盟,简直是自寻死路。
殿下若想要入主东宫,绝不能走这条路。天子不会允许任何一个皇子势力膨胀。避免出现当日的夺位之变。殿下要做的,其实是刷天子的好感。
而于臣子而言,不是接纳他们,而是要养望,通过大周日报,对外发声,发表政治主张。
如此,时机成熟,等天子觉得他需要一位太子时,殿下自然是首选。并且外朝无阻力。”
韩秀才的话,有事后诸葛亮的成分。晋王在前面试错过。但,分析到这个地步,拿出这样的策略,已经非常的令人信服。
楚王长舒一口气,正色道:“听韩先生一席话,令本王茅塞顿开啊!既然如此,便依先生之意。”
楚王看着文质彬彬,但他很有决断。既然对他有好处,那么得罪贾环这件事,便不会重要了。
但是…
韩谨道:“殿下,我与贾环交往多年,并不觉得他是神人。人力有穷时。接下来,要看事情的发展。当然,事情若不可为,殷、高二人不过是商人,皆可弃之。”
这话,很冷酷。
高百万,自诩很会做生意,扮猪吃老虎。智商很高。但他二十万两白银,加入楚王阵营,是对是错呢?
殷无忌,自诩为楚王的钱袋子。并巴结苏州党的核心人物黎宽,试图在楚王当政的时代,反超路庸,成为晋商的领袖。
这样出色的两个人物,自诩才智,能猜到韩谨此时的想法吗?
楚王心中的心事进去,抚掌大笑,道:“走,回先生的小院,痛饮几杯。”
…
贾琏和贾蓉、贾蔷三人一起回到宁荣街,径直到宁国府置酒,消愁。今天的事,环兄弟不在府中,他们去回政老爷亦无用。
会芳园的亭中,贾蓉吩咐小厮摆酒。
贾琏猛灌几口,颓废的道:“蓉哥儿,蔷哥儿,我心里难受啊!憋屈的慌。玛德,那帮老王八蛋,个个都是笑里藏刀,说话下着套,一环连一环。我根本不是对手。”
贾蓉给贾琏斟酒,劝道:“琏二叔,谁想到板上钉钉的事情,会被反悔?还要将我们贾府排斥在外。唉,那些人都是成精的。你不要太在意。这事,办不办的成,你都尽力了。我已经派人去往东庄镇给环叔送信。”
回来的路上,云宾楼二楼发生了什么事,贾琏都给贾蓉,贾蔷说过。贾蔷也劝道:“琏二叔,那些不要脸面,围攻你,后头肯定有人。等环叔回来,好好治治他们。”
贾琏郁闷的叹口气,道:“唉…,你们是不知道。环兄弟为纳林老板,将煤铺子卖给了晋商吕承基。咱们府上这蜂窝煤生意,基本算废掉。现在的利润大头,其实都在卖煤这一块。
光禄寺的少卿袁壕,早就派人知会我,皇宫里不再采购咱们府上的媒。而府上的人口越来越多。若不开源,只怕又要回到五年前的那种局面。我能不急吗?若是,拿下铸币的份额,利润够咱们府上嚼用的。”
贾蓉、贾蔷两人对视一眼,叹口气。
两府现在自是不缺银子:有南北货铺子,有薛蝌负责的行商,有信丰街的资产。还有,胭脂,冰激凌,拍卖会,会所。但,若是少了卖蜂窝煤这一块近万的利润,随着日后人口的滋生,两府的开销怕是会有些难啊?
最好是能拿下铸币的名额。但是…
…
户部尚书赵鹤龄在夜晚中,再次去大学士府卫弘府上拜访。书房中,清茶袅袅。点着檀香。
赵鹤龄叹口气,道:“卫相,一堆人吵来吵去,还搞出幺蛾子来,要把贾府的份额给断掉。唉…。。谋在于众,断在于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把方案交给他们去讨论,实在难成事。”
别看赵尚书性格不强势,但他心里,对今天的局面,还是相当不爽的。不给他这个户部尚书面子嘛!
卫弘笑一笑,背负着双手,笑道:“他们不吵起来,很多事情不好办啊!还要辛苦延年一段时间,主持此事。务求办好。”
“不敢。下官分内之事。”赵鹤龄点头。卫相话里有话啊。当然,他心中早有预计。
第六百八十九章 银币(四)
三月初六的傍晚,消息传出。初七的报纸大肆报道,全城尽知。并且,随着真理报的报道,消息开始向天下流传。
京中微妙的气氛,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权贵,力量,参与到铸币份额的争夺中。户部尚书赵鹤龄每天晚上都在会客。各方都在不断的给他压力。局面纷杂、混乱,报纸上各种流言乱飞。
三月十日上午,位于崇文门外的徽商会馆中,一座座院落组成着会馆的格局。
偏南的一处幽静的院落中,两大徽商汪鹤亭、马均泰两人聚在一起喝茶。
春光的落在窗栏上。小圆桌上,几样精美可口的糕点,一个紫泥色的松干壶,茶香袅袅。厚厚的一叠报纸,随意的放在茶桌上。
马均泰坐在藤椅上,品着茶,叹道:“汪兄,这京中的情况,果然与江南不同啊!你看看,就报纸上报到的信息,京中权贵,基本都想在铸币的份额中分一口。
什么魏王、北静王、魏其候都冒出头来。听说赵尚书府上,说客如云。本来就我们几大商帮和朝廷衙门分了,现在倒好,闹这么一出。好家伙,蹦出这么多人来。”
又道:“你再看看这几份报纸,都在攻击贾府。嘿,真当贾府那通政使的牌子是白挂的啊!后面必定有人。晋商那帮人,胆子挺大的。听说,贾子玉还在东庄镇?”
当日,在云宾楼中,“围攻”贾府的,为首的便是高之令,殷无忌。殷无忌话最多。其余的人,推波助澜。
汪鹤亭点头,感慨的笑一笑,道:“是啊!稳坐钓鱼台啊。马兄,你有没有觉得,户部的初步方案,有点将贾府抛出来做靶子的意思?太惹眼了!”
马均泰奇怪的道:“不能吧?赵司徒不是与贾府交好吗?”
汪鹤亭微微一笑,“假设是贾子玉故意的呢?”
马均泰一愣,这可有点像贾环的风格啊,随即笑道:“那十五日的再次商议,可就有好戏看了。”
汪鹤亭笑呵呵的道:“不管怎么说,咱们徽商那份,不能少。”
马均泰点点头,“嗯。”这是底线。
…
三月十三日,雍治天子照例不上朝。文华殿大学士华墨带着群臣在皇极殿中参拜御座,然后散朝。
群臣三三两两的出了大殿,走在广场上,各自回衙门。
文渊阁中,武英殿大学士卫弘拿了一本奏章,到隔壁华墨的值房中。
…
暮春三月,京城郊外,风光正好。蜀王宁恪跟着皇室、勋贵的子弟们在郊外游猎回来,径直到吴王府中见永清郡主宁潇。
自传出蜀王求娶贾府三姑娘的消息后,吴王、吴王妃对蜀王宁恪的感官便好了许多。府中,一些细节,可以体现的出来。
随从们将猎来的野鹿、兔子、山鸡交给吴王府中的管家烹制。宁恪到后院里见永清郡主宁潇。
宁潇的作息,一般是上午处理府中的事务,下午是自由时间,晚上饭后,陪着母亲说话。此时,将近傍晚,宁潇正在住处院落的东厢房中,读书、写字。
侍女,丫鬟们环侍。保持着安静。
宁潇今日一袭葱绿水泻长裙,腰身纤细,身姿挺拔,比例极佳。裙下修长笔直的美腿,自是无人可以欣赏到其风情。漆黑如绸缎的长发写意的流泻在肩头。
面如美玉,目似清泉。如同腻脂白玉雕刻般的琼鼻,明眸皓齿的大美人。极其的惊艳。
宁潇一手扶着书案,一手拿着斑竹笔,在白纸上书写着,那日在小时雍坊里听到句子:王孙落魄,浮云生死,此身何惧?奋书生怒,教六军辟易。老魔小丑,岂堪一击!
尤其明丽的丹凤眼中,闪着智慧与沉思的光芒。对于当前的局势,她有自己的理解,看法。此时的她,无疑是极美的。金色的夕阳从窗户中透进来,落在她雪腻的鹅蛋脸上,浸染着五彩之色。
宁恪在一名丫鬟的带领下迈过门槛。吴王府极大。但后院也不是他可以随意乱走的。笑着打招呼道:“潇妹,你又在读书写字了。幸而你今天没和我一起去踏青,挺无趣的。”
宁潇微微一笑,招呼道:“九哥来了。”搁下毛笔,一名俏丽的丫鬟上前,送上洗手的水。
宁潇的大丫鬟紫儿,身姿修长、高挑,约有170,和宁恪很熟悉,微笑着道:“殿下,怎么个无趣法?”
宁恪坐在临窗的椅子处,喝着茶,笑道:“一帮子人,满口铜臭。甚至,还有人公开说,权力,天子不许我们沾,钱还能不让我们赚?
潇妹,依我看,贾府八成会给踢出这次铸币的交易。贾环在朝廷中得罪的人太多。”
说起贾府,宁恪脸露惆怅。他求娶贾探春未成。京中,不少人笑话他看中一个庶女。
但是,他就算是亲王,出身又何曾高贵?以嫡庶去区分一个人,何其的愚蠢?
宁潇心中闪过贾环的话,忍着没照例安慰宁恪。九哥和探姐姐的事,她中立最佳。抿一口茶,接着话题,说道:“九哥,其实,贾府未必会出事。”
“哦?”
宁恪好奇的看着宁潇,随即,感觉到仿佛差点什么,然后,醒悟过来,潇妹没有照例安慰他几句,心中怅然若失,但理智上来说,是好事。苦笑道:“潇妹,你长大了!”
宁恪没头没闹的一句话,宁潇却是听的明白。只是,九哥这个“沧桑”的做派,让宁潇忍不住“噗嗤”一笑,一口茶呛着,咳嗽几声,好一会,才将气喘平。
宁潇笑道:“九哥,你还当我是小女孩吗?”又落落大方的道:“你和探姐姐的事,我保持中立。不过,感情的事,强扭的瓜不甜。”
贾环不愿意嫁他姐姐的话,她九哥的机会,很小。贾环的意志太坚定。
宁恪长叹口气。他还是爱慕着贾探春。他和探春见过几面,说过几句话。
宁恪看看明丽如花的宁潇,张张嘴,没说出话。他突然间发现,他和潇妹之间,曾经有的某种情绪。在此时,正在逐渐的淡去。或许,随着时间,将消散在风中。只剩下曾经美好的回忆。
宁恪怅然、洒脱的笑一笑,问道:“潇妹,你给我说说你的判断,贾府怎么会没事?楚王,晋商,宋天官,皇商,这些人都想吞掉贾府的份额啊。”
宁潇正要说,就见宁澄和宁淅两人气喘吁吁的从外面快步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姐,姐,贾先生给你的信。哦,九哥你也在。哈哈,今日射猎的收获如何?”
“澄哥儿,你今天没去踏青,原来是去东庄镇了?”
众人一阵寒暄着。丫鬟们忙着端茶倒水。
宁潇接过书信,看着信封上飘逸的楷书:潇郡主亲启,环自东庄镇。拿小刀裁开书信,打开阅读。禁不住莞尔一笑,嫣然如花,递给宁恪,“九哥,你看。”
贾环给她写信,是觉得她处事比较理智,稳妥。贾环建议九哥在十五日派人前往云宾楼,在银币份额中分一杯羹。其余事情,他都已经安排好。
贾环怕九哥不肯接受贾府的示好,特意给她写信。
她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而刚才,九哥说什么来着?贾环的破绽卖的有点明显。但利益相关的那些巨商、权贵,还是会忍不住挤兑贾府,试图将贾府踢出局。
蜀王宁恪,读完之后,一声苦笑!
宁澄从宁恪手中拿过书信,道:“我看看,我看看。”今天在书院里,他和淅哥儿虽然见到贾先生,但对于局势,贾先生什么都没说,只是叫他们俩送一封信回来给他姐。
这样就解决了啊?
第六百九十章 银币(完)……美丽即是正义
三月十五日,京中的权贵,巨商们再次齐聚在云宾楼会商。
云宾楼的二楼,在九天后,再次在夜里重新摆设,满足会场的要求。不过,云宾楼的东家倒是非常乐意这样折腾。这完全是在给云宾楼打广告。
暮春时节,棋盘街的大道上,杨柳依依。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里本就是京城的闹市之一。
上午八点许,云宾楼门口,一辆辆马车驶过来,或者是各种款式的轿子。仆人们簇拥着主人进入五间开,雕梁画栋的云宾楼中。
而楼前也渐渐的热闹起来,正所谓: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但,区别于九天前,三月六日的会商,这次聚集在楼下的基本都是报社的编辑。如冷子兴那种小金融业的业主,并不在场。上一次,朝廷已经公布了基本的铸造、发行银币的规矩,现在剩下的不过是分蛋糕而已。这与他们无关。
上午八点半,贾琏、贾蓉、贾蔷三人带着小厮进了云宾楼一楼。大厅中,已经坐满各家的下人。
见贾府三人组到来,有些人哄笑起来。根据路边社报道,今天户部要定下最终的方案。显然,今天,贾府是要出丑的。
贾蔷很是不满,冷哼一声,环视一圈,看看是那些人起哄。贾蓉道:“琏二叔,看你的。”他们给环叔送过信,环叔派了长随钱槐回来,带了口信。
贾琏点点头,上了二楼。
二楼中,比一楼要清静的多。十几张八仙大桌,随意的摆开。上首的桌子,还是空着的。是户部、工部官员的位置。
贾琏扫一眼,就发现不同,今天的面孔比上次要多。比如:北静王的长史、蜀王府的太监总管、陕西富商景、松江府华亭县的富商李纶。而如师谊、路庸、殷无忌、汪鹤亭、马均泰、伍观恒、胡炽、刘子宁、宁镀等人都在。
贾琏坐到北静王府那桌上。魏其候侯府的都管家许管家亦在,笑着道:“琏二爷,今日贵府,可要小心咯。”语气,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别看,当日何大学士与魏其候有合作,将五军都督府对军队将领的考核、升迁划归到兵部。但,随后贾府、北静王等旧武勋集团,就推荐石光珠出任南安郡王空缺的都督同知。双方的关系,还是有些微妙。
众人相互寒暄着。
少顷,户部尚书赵鹤龄,带着户部、工部的官员、书吏二十多人过来。众权贵、巨商们纷纷起身见礼。
赵尚书坐在主桌上,四周的目光看过来,扬声道:“诸位,朝廷再次与尔等会商。今日一定要得出一个合适的方案来。”
皇商那桌上,刘皇商脸上微微露出苦笑,对于、王两皇商小声道:“不如户部定下来,我等执行的好。这般商量,又商量到什么时候去?”
两名皇商各自点头。这是主流的看法。
二楼大厅中响起一阵嗡嗡的声音。这时,贾琏站起来,拱手一礼,道:“赵大人,在下有一个方案。”
赵尚书脸上不动神色,笑着点头,“哦?但讲无妨。”
贾琏接着道:“近日来,各家对份额的分配,多有不满。究其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